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考点20 金属的化学性质(含金属与酸图像)
- 格式:doc
- 大小:308.81 KB
- 文档页数:10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附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R活动性比Cu强C.金属R可能是铝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2.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的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反应后甲、乙、丙三种金属均显+2价),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3.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和稀硫酸反应;将Y放人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 > Z > Y B.Y > X > Z C.Y > Z > X D.Z > Y > X4.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Ag、Cu、Mg B.Cu、Mg、Zn C.Ag、Cu、Zn D.Ag、Mg、Zn 5.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则滤渣的组成为A.铁B.铁和铜C.铁和银D.铁、铜、银6.有X、Y、Z三种金属,把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减少并放出气体,X、Z无变化;把X、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Z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Y、Z B.Y、X、Z C.Y、Z、X D.Z、Y、X7.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铝片、铜丝均能在空气中燃烧B.铝合金门窗是用纯的金属铝材料制成的C.人类使用铝的年代早于铜、铁D.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作保险丝8.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等质量X、Y、Z三种金属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X最活泼B.金属Y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大于XC.若金属Z是Fe,则金属X一定是AlD.金属Z反应掉的稀盐酸一定最少9.化学学习小组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后,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有错误的是()A.碳能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具有还原性,用焦炭可冶炼铁B.SO3、CO2、CO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可用NaOH溶液吸收C.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某些酸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D.C、CO、CH4、C2H5OH均能作为燃料使用10.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图中一定错误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A.B.C.D.11.某工厂废液中含有 Fe(NO3)2和 Cu(NO3)2两种溶质,取部分废液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测定所得溶液中某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同时得到以下结论:①图中纵坐标表示 Cu(NO3)2的质量②a 点时溶液中有三种溶质,b 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③c 点时烧杯中有两种金属单质,d 点时烧杯中有三种金属单质④完全反应后烧杯中溶液呈浅绿色⑤完全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4 个B.3 个C.2 个D.1 个12.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对三种未知金属展开探究:(1)将它们编号为:X、Y、Z;(2)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3)取X、Z大小相等的颗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H2SO4中,发现Z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X快.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A.X>Y>Z B.Z>X>Y C.X>Z>Y D.Z>Y>X13.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有X、Y、Z三种金属,把足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只有X、Z。
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Y>X>Z B.Y>Z>X C.X>Y>Z D.X>Z>Y2.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质的种类、金属单质种类均为3种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两者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相等C.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3.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X Y Z B.X Z Y C.Y Z X D.Z Y X4.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A.CH4+2O2点燃CO2+2H2O B.3Fe+2O2点燃Fe3O4C.NaOH+HCl═NaCl+H2O D.H2CO3═CO2↑+H2O5.为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各组试剂不可以的是( )A.Fe、Ag、Cu(NO3)2B.Fe、Cu、AgNO3C.Fe、CuSO4、AgNO3D.Fe、Cu、Ag、HCl6.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不可行的是()A.Fe、Ag、CuSO4溶液B.Cu、Ag、FeSO4溶液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7.将锌粉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
滤渣的成分是A.Zn B.Cu C.Zn、Cu D.ZnSO4、Cu8.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容器底部有固体。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 MnO2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氧气B.加水稀释盐酸C.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D.将足量粉末状的铁和镁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产生氧气的质量相等,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B、向浓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酸性,pH不可能大于7,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C、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开始不生成沉淀。
稀盐酸消耗完,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沉淀的质量不断上升,完全反应后不变,故选项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D、将足量粉末状的铁和镁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中氢元素来源于稀盐酸,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应相等,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故选C。
2.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操作的是A.向碱溶液中加水B.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D.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向碱溶液中加水,pH减小,但是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反应需要时间短,最终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饱和前的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增大,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考点8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选择题18.(2019·山东潍坊)向m克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m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Ag、Cu、FeB.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NO3)2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答案】B【解析】加入锌粉后,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218份质量的银,溶液质量减少;锌把硝酸银反应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增加;锌把硝酸铜反应完,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硝酸锌,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56份质量的铁,溶液质量增大。
因为所得滤液的质量仍为m,则一定会发生锌和硝酸铜之间的反应,可能会发生锌和硝酸亚铁之间的反应。
所以该过程中至少发生两个化学反应,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铁;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铜和硝酸亚铁。
故选B。
9.(2019·山东济宁)(2分)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別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见右图,分析图象所得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Fe>ZnB.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Mg<Fe<ZnC.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Mg>Fe>ZnD.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Fe<Zn【答案】A【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及图像分析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Zn>Fe,A错误;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Mg24,Zn65,Fe56,B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的氢气完全来自于硫酸,因此氢气的质量多,则消耗的硫酸质量大,故C正确;根据三种金属和酸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后的硫酸镁、硫酸亚铁和硫酸锌溶液质量关系为Mg<Fe<Zn,D正确。
2019年中考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真题汇编(含解析)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可以与稀盐酸、稀硫酸等稀酸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涉及金属与酸反应问题的图像题,侧重于考查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氢气的质量(或体积)、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等相关量的变化关系。
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读懂图像本意,审清图像内涵。
准确理解并应用图像中的相关信息,正确解题。
如图1,图中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生成氢气的质量。
当金属与稀酸溶液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氢气的质量越来越大,此时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上升的直线(如图1中OA段所示),且生成氢气越快,这条直线的斜率越大(即“坡度越陡”)。
因此,从图像上看生成氢气的快慢只须看“坡度陡、坡度缓”,“坡度越陡”表示生成氢气越快,线段OA的斜率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关。
金属活动性越强,线段斜率越大。
“坡度越缓”表示生成氢气越慢,金属活动性越弱,线段斜率越小。
当金属与稀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将不再变化,此后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水平直线(如图1中的AB 段所示)。
生成氢气越多,这条直线表现在图像上就越高。
因此,从图像上看生成氢气的多少,只须看“线高、线低”,“线越高”表示生成氢气越多,“线越低”表示生成氢气越少。
综上所述,解决这类问题时,一般需要用到下列规律:1.在温度、金属颗粒大小和稀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生成氢气就越快;生成氢气越快,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
2.当金属的化合价相同时,对于相同质量的金属,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生成的氢气越多,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例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几次实验的锌的用量不等,但稀硫酸的用量相同。
锌的用量(X轴),生在氢气的体积(Y轴)(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关系如图2,下列关于实验结果描述错误的是()。
2019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19金属的化学性质1. (2019•江苏连云港)已知:金属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不能;将Y 、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O B.Y能将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Y>【答案】D【解析】Al、Mg都能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4Al+3O2=2Al2O3和2Mg+O2=2MgO,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表示为O或2O3;根据“金属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不能”判断比Y、活泼,Y不能将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将Y 、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 溶解并产生气泡,无变化”判断、Y、的活泼性:>Y>;在自然界中大多以单质形式存在。
故选D。
2.(2019•北京)下列金属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的是()A.Ag B.Fe C.n D.Al【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Ag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故选项正确。
B、Fe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3.(2019•重庆).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分析】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结合图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则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到盐酸反应完,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①对;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当反应完,会恢复到原温度,②不对;气体的体积不会一直增大,③不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氢元素的质量不变,④对;故选:C。
(共14套)全国通用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资料汇总(含所有考点)附所有章节知识图谱思维导图第01讲_金属性质知识图谱常见的金属知识精讲一.金属的分类1.在冶金工业中金属可分为(1)黑色金属——铁、铬、锰(因它们或其合金表面常有呈灰黑色的氧化物而得名)。
(2)有色金属——除铁、铬、锰以外的金属(以铜、锌、铝、钛为例)。
2.有色金属有60多种,又可分为九大类:(1)重金属:ρ>4.5g/cm3的金属,如铜、铅、锌等。
(2)轻金属:ρ<4.5g/cm3的金属,如铝、镁等。
(3)轻稀有金属:锂、铍等。
(4)难熔稀有金属:钨、钛、钒等。
(5)分散金属:稼、锗等。
(6)稀土金属:钪、钇及镧系元素等。
(7)放射性金属:镭、锕等。
(8)贵金属:金、银、铂等。
(9)碱金属:钾、钠等。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1.铁(1)纯铁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为7.86g/cm3,熔点1535℃,沸点2750℃,铁是电和热的导体。
铁能被磁体吸引。
在磁场的作用下铁自身也能产生磁性。
(2)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材料。
2.铝(1)铝是分布较广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和硅,是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
(2)纯铝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较软,熔点较低为660℃,密度较低,为2.7g/cm3,导电性很好(仅次于Cu),在电力工业上它可以代替部分铜作导线和电缆。
铝有很大的延展性,能够抽成细丝,也能压成薄片成为铝箔。
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铝粉跟某些油料混合,可以制成银白色防锈油漆。
(3)铝是最常见的金属之一,虽然利用时间比铜、铁晚,但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
3.铜(1)纯铜呈紫红色,故又称紫铜。
密度较大,10.5g/cm3,熔点1083℃,有极好的导热、导电性,其导电性仅次于银。
(2)铜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耐蚀性,是优良的电工用金属材料。
三.金属的物理性质1.状态——常温下除Hg外均为固态。
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1.【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用2Mg+TiCl42MgCl2+Ti来冶炼金属钛,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由方程式:2Mg+TiCl42MgCl2+Ti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C。
2.【2019年浙江省嘉兴市】科学兴趣小组对金属R的活动性探究时发现:将R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同时生成正二价的盐: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R+MgCl2RCl2+Mg B.R+2AgCl RCl2+2AgC.R+2HCl RCl2+H2↑D.Al+RSO4AlSO4+R【答案】C【解析】将R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在金属活动顺序中R在氢的前面;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说明R在Zn的后面。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金属活动顺序中,R在镁的后面,R不能置换出氯化镁中的镁,故A错误;B、因为氯化银不溶于水形不成溶液,所以R不能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故B错误;C、在金属活动顺序中,R在氢的前面,在化合物中显+2价,R+2HCl RCl2+H2↑能够反应,故C正确;D、铝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显+3价,与R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RSO4Al2(SO4)3+3R,故D错误。
故选C。
3.【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将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而乙表面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甲丙乙【答案】C【解析】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甲的活动性最强,乙、丙的活动性较弱,即金属活动性甲>乙、丙;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丙>铜;而乙表面没有变化,说明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即铜>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丙>乙。
2019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笔记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Mg +O22MgO2Mg +O22MgO注:MgO:白色固体4Al +3O22Al2O34Al +3O22Al2O3注:Al2O3:白色固体3Fe+2O2Fe3O42Cu+ O22CuO注:CuO:黑色固体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酸→盐+ H2↑置换反应H2SO4+MgMgSO4+ H2↑2HCl +MgMgCl2+ H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3H2SO4+ 2AlAl23+ 3H2↑6HCl + 2Al2AlCl3+ 3H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H2SO4+ZnZnSO4+ H2↑2HCl +ZnZnCl2+ H2↑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H2SO4+ FeFeSO4+ H2↑2HCl + FeFeCl2+ H2↑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当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M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置换反应Fe+CuSO4==Cu+FeSO4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2Al+3CuSO4Al23+ 3Cu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无色Cu+ 2AgNO3Cu2+2Ag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注意:①CuSO4溶液:蓝色FeSO4、FeCl2溶液:浅绿色②Fe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考点二、置换反应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两种;物质种类是单质与化合物考点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019 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1.( 2019黄冈)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Zn+H 2SO4=== ZnSO 4+H2↑B.Ba(OH)2+H2SO4=== BaSO 4↓+2H 2O△C.4Fe(OH)2+O 2+2H 2O=== 4Fe(OH) 3D.2HgO==== 2Hg+O 2↑2.(2019 安顺)“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①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③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 2019深圳) CuO 粉末与 H2 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所需 H2 可由 Cu 与稀 H2SO4 反应制得B.反应过程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C.发生的反应为 CuO + H 2 Cu + H 2OD.该反应说明 H2 具有还原性4(2019 黄石)用盐酸与金属单质反应 ,探究锌、镁、铜的金属活动性。
下列有关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A.铜片表面可以观察到气泡B.锌片的试管比镁片的试管更热C.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刺顺序为 :镁>锌>铜D.三支试管中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不同5.( 2019金华)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检验,这样设计的依据是()A.铁、铝有不同的物理性质B.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反应C.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D.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6.( 2019 北部湾)下列金属不能跟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是()A.银B.锡C.铝D. 镁7.( 2019河南)右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棕色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40:7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在污染空气8.( 2019赤峰)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铁B.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C.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黄金和假黄金(C u-Zn 合金)D.用稀硫酸可以验证Cu和Ag 的活动性9.( 2019赤峰)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1.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丙>甲>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金属完全反应,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金属乙反应的氢气质量最先达到最大值,其次是金属甲,最后是金属丙,即金属乙最先反应完,其次是金属甲,金属丙最后反应完,因此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的关系为丙>甲>乙,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如图所示曲线平行于x轴时,生成的氢气质量达到最大值,三种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甲最大,其次是乙,最小的是丙,即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题意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若金属元素的符号为M,与稀硫酸反应的通式为2442M+H SO=MSO+H↑,设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金属的质量为m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为m氢气,根据方程式可知m=2mx金属氢气,则有2m=mx金属氢气,已知甲、乙、丙三种金属的质量相等,则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x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成反比,如图所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关系为甲<乙<丙,C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由题意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若金属元素的符号为M,与稀硫酸反应的通式为2442M+H SO=MSO+H↑,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氢气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硫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生成的氢气质量越大,消耗的硫酸质量越大,如图所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2019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18•金华)硫酸铜溶液能用于植物灭菌治病.配制好的溶液,若用铁制容器盛放,铁制容器内壁上会产生2.(2018•济南)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3.(2018•上海)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A C D26.(2018•杭州)用三块相同的铝片(均已去除氧化膜)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取第一块铝片,放入稀硫酸中,有明显的现象实验2:取第二块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实验4:将实验3中的铝片取出,洗净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现象7.(2018•桂林)a、b、c三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Mg充分反应,生成等质量的H2,反应消耗a、b、c的分子数)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向含有少量NaOH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9.(2018•济宁)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得到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关系(见图).请根据图象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四种金属与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比:10.(2018•自贡)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四个实验.从所述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是12.(2018•海南)小明为了比较X、Y、Z、W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稀盐酸、Z的硝酸盐溶液和W 的硝酸盐溶液,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能反应,“﹣”表示不能反应,“空白”)13.(2018•日照)用实验探究Al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若提供的试剂只有:CuCl2溶液、AlCl3溶液、Al、Cu16.(2018•南京)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18.(2018•岳阳)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Fe和Al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19.(2018•眉山)往200g 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己知反应的先后顺序和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FeCl3+Fe=3FeCl2 CuCl2+Fe=FeCl2+Cu.图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0%=6.75%,故20.(2018•深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3.(2018•荆门)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27.(2018•佛山)已知:2Al+Fe2O32Fe+Al2O3;2Na+2H2O=2NaOH+H2↑.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28.(2018•孝感)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30.(2018•衡阳)在AgNO3、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31.(2018•绥化)用廉价金属回收贵重金属是工业生产中的一道重要程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了模拟实验.向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银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32.(2018•十堰)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根据实验分析,以下结论错误的是)二.解答题1.(2018•天津)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填字母).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填序号)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 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8%的生铁的质量是t.2Fe+3CO2.(2018•宁波)一瓶未贴标签的粉末状常见金属R,为了测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金属粉末,m=(2)该金属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已知R的化合价为+3价,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g3.(2018•遵义)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金属性质的实验:研究一:金属与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打磨后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试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测得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请根据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变化,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等因素影响.研究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过程中的相关变化.(1)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铁勺”变“铜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图2描述相关变化曲线,一定不正确的是.4.(2018•枣庄)老师在课堂上做钠的性质实验,先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可以看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再放入滴加过几滴酚酞试液的水中,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反应后产生一种气体,经检验其密度最小且具有可燃性.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1)钠的物理性质(答出一条即可);(2)解释任一处划线现象的原因;(3)如果在实验室中制取该反应产生的气体,收集方法为;(4)反应完毕,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为;(5)反应完毕,向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现提供固体NaOH、CO2、乙醇和必需的仪器,并査得如下资料.请设计一个“看得见”NaOH与CO2反应的实验..5.(2018•陕西)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细铁线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学式是.(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填“a”、“b”或“c”).(3)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增大,据此推断,试管内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填“增大”、“不变”或“减小”).6.(2018•遂宁)根据下列图示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的名称.(2)图中固体中含有的物质(化学式).(3)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铁比银活泼,没有锌活泼,会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不会置换出硝酸锌中的锌,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会产生无色气体,所以铁是过量的,然后结合题中的问题进行解答.解答: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铁比银活泼,没有锌活泼,会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不会置换出硝酸锌中的锌,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会产生无色气体,所以铁是过量的.(1)经过操作①后分离出了固体和液体,所以操作①是过滤;(2)通过推导可知,固体中含有的物质Fe、Ag;(3)步骤②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答案为:(1)过滤;(2)Fe、Ag;(3)Fe+2HCl=FeCl2+H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加强训练即可完成.7.(2018•长春)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在黄铜(铜锌合金)片和纯铜片中,硬度较大的是,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能产生气泡的是;(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3)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Al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纯金属的硬度大,锌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进行分析;(2)根据铁生锈的原理进行分析;(3)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会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解答:解:(1)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纯金属的硬度大,所以硬度较大的是黄铜,黄铜中的锌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能产生气泡的是:黄铜;(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3)取少量滤液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硝酸银,向AgNO3和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Al粉,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银、硝酸铝.故答案为:(1)黄铜,黄铜;(2)氧气、水;(3)硝酸铜、硝酸银、硝酸铝.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度不大,注意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8.(2018•大连)某合金由铝、铁、铜三种金属组成.现要测定一定质量该合金中铝的质量.设计以下流程并实验.(1)通过以上实验也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判断依据.(2)为什么要向合金粉末中加人适量的稀硫酸?(3)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称量上述流程中哪些物质的质量?如何确定铝的质量?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能与酸反应的排在氢前面,不能与酸反应的排在氢的后面,活泼的金属能把不活泼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金属活动性的顺序及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及试剂的作用并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解答:解:(1)根据金属的活泼性顺序:铝>铁>氢>铜,所以向三种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铝、铁能够反应产生硫酸铝和硫酸亚铁,而铜不反应,得到的滤液再加入过量的铝,铝和硫酸亚铁反应产生硫酸铝和铁,因此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铁强,且位于氢前,而铜位于氢后,因此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可以把铝和铁都溶解;(3)要测定混合物中铝的质量,需要知道混合物的质量、分离出铜和铁的质量,剩下的为铝,因此需要测量的量有:称量步骤①中的铜的质量、步骤②中加入铝粉的质量(假设为a),和铁铝混合物的质量(假设为b);铁的质量可以通过铝和硫酸亚铁的反应关系利用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与铁的关系进行计算.故答案为:(1)铝和铁都能和硫酸反应,铜不能和硫酸反应,说明铝和铁都位于氢前,铜位于氢后;铝能够和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铝比铁活泼,因此说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铝>铁>铜;(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可将合金中的铝、铁恰好溶解,既能测量出铜的质量,还能保证步骤②中所加的铝只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继而确定铁的质量;(3)称量步骤①中的铜的质量、步骤②中加入铝粉的质量(假设为a),和铁铝混合物的质量(假设为b);根据铝与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出铁的质量(设铁为x,剩余的铝为b﹣x,参加反应的铝质量为a﹣(b﹣x),利用二者的比例关系计算,此处过程可不写)因混合物质量已知,铜和铁已测出,则铝的质量可知.点评:本题以实验设计流程的形式让学生去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决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金属活动性的顺序意义.9.(2018•吉林)根据下面部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回答:(1)上述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2)按年代最早被广泛使用的金属是;(3)已知:①X+H2SO4=XSO4+H2↑ ②Y+2ZNO3=Y(NO3)2+2Z 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填字母序号)A.Cu、Hg、Ag B.Fe、Cu、Ag C.Mg、Zn、Fe.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10.(2018•衡阳)金属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具体位置是.铝比铁活泼.但铝比铁的抗腐蚀性能强,其原因是.铝既能与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铝与氢氡化钠溶液反应(提示:水也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时,所消耗的NaOH和HCl的质量比为.11.(2018•新疆)某工厂欲从含有CuS0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图:(1)操作Ⅰ的名称是,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之外还有.(2)加入过量A物质的化学式是.(3)加入适B物质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要回收铜并得到硫酸亚铁,可以加入过量的铁,再用稀硫酸将过量的铁除去,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解答:解:(1)由操作过程可知.操作Ⅰ是将固液分离,操作名称是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之外还有漏斗、玻璃棒.(2)由于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氢气.由题意可知,要回收铜和得到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A物质是铁,最后再加入过量的B应是稀硫酸,将过量的铁除去,所以A的化学式是Fe.(3)由上述分析可知,加入适B物质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故答为:(1)过滤,漏斗、玻璃棒;(2)Fe;(3):Fe+H2SO4═FeSO4+H2↑.点评:本题考查了铜的回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分析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12.(2018•南宁)“铁、锌、铜、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性.(2)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填“大”或“小”).(3)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4)将等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別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金属X是(填化学式,下同),反应后可能已经反应完的金属是,﹣定有剩余的金属是.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2)根据合金的性质比组成其纯金属的性质优良进行分析;(3)根据锌会与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铜、银进行分析;(4)根据三种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结合化学方程式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解答:解:(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2)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大;(3)锌会与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铜、银,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13.(2018•包头)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A和固体B对滤液A所含的溶质有以下几种猜想:①Mg (NO3)2、AgNO3、Cu(NO3)2②Mg (NO3)2、Cu(NO3)2③Mg (NO3)2、AgNO3④只有Mg(NO3)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填标号),其理由是.14.(2018•河南)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1)铝比较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2)农业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含硫酸铜),请用方程式解释.(3)探究实验:分别用不同量的锌加入到一定量的Mg(NO3)2、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和滤液成分的探究.①若向所得固体上滴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含有的金属为.②猜想:滤液中溶质为Mg(NO3)2、Zn(NO3)2、AgNO3,请分析该猜想不合理的原因.。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向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有气体生成B.溶液中有氯化铜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D.溶液质量一定减小2.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C.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 ,可能有Zn(NO3)2和AgNO33.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矿石资源4.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和稀硫酸反应;将Y放人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 > Z > Y B.Y > X > Z C.Y > Z > X D.Z > Y > X5.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假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百姓,下列对真假元宝的鉴别办法中错误的是A.加盐酸B.看颜色C.用火烧D.测密度6.为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各组试剂不可以的是( )A.Fe、Ag、Cu(NO3)2B.Fe、Cu、AgNO3C.Fe、CuSO4、AgNO3D.Fe、Cu、Ag、HCl7.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该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C.溶液的总质量D.生成氢气的质量8.向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FeCl3B.过滤后得到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C.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可能会增加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会减少9.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 +2AgNO3=M(NO3)2+2Ag。
9.(2019·郴州)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的是()A.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B.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C.产生大量气泡D.溶液质量增加【答案】B【解析】铁的金属活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有蓝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CuSO4 = Cu + FeSO4,A.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法正确,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从反应方程式得出产物中没有气体,所以不会出现大量气泡,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得出56份的铁会置换出64份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14.(2019·乐山)将1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a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B. 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C. 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D. a的取值范围:a≥8【答案】A【解析】设与10g CuO 反应的H2SO4 的质量为x ,消耗的铁的质量为y ,生成Cu 的质量为z 。
CuO ~ H2SO4 ~ Fe ~ Cu80 98 56 6410g x y z80/10g=98/x,x= 12. 25g80/10g=56/y,y =7g80/10g=64/z,z= 8g因为生成铜为8g,即a=8g ,那么加入的铁粉也应是8g ,与稀H2SO4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8g -7g =1gFe + H2SO4 FeSO4+ H2↑56 981g xx=1.75g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2.25g+1.75g)/100g×100%=14%根据计算判断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4%;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a的取值范围:a≥8。
9.(2019·济宁)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稀硫酸的质量关系,见右图。
分析图像所得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Fe>ZnB.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Mg<Fe<ZnC.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Mg>Fe>ZnD.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的质量:Mg<Fe<Zn【答案】A【解析】由于图像中的纵坐标不是时间,故无法通过图像判断金属活泼性,错误;等质量的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产生的氢气多,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Mg<Fe<Zn故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生的氢气中氢元素质量等于稀硫酸中氢元素质量,因此产生氢气越多,消耗的稀硫酸越多,所以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Mg>Fe>Zn ,正确;由于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逸散到空气中故产生的氢气的量就是溶液的减少量,所以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的质量:Mg<Fe<Zn,正确。
9.(2019·金华)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可获知物质的性质,从物质的状态、颜色、温度变化、有无沉淀或气体生成等方面可寻找物质发生变化的证据,分析各种证据能加深对物质变化和变化规律的认识。
请回答:(1)将锌粒放入稀硫酸中,锌粒表面产生气泡,产生该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经引燃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支持铁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最主要证据是 。
【答案】(1)Zn+ H 2SO 4 = ZnSO 4+H 2↑ (2)产生黑色固体【解析】(2)铁和氧气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所以,铁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最主要证据是生成新物质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
19.(2019·重庆) 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流程对铜矿冶炼铜时得到的一种黑色固体进行探究。
(1) 分离出白色沉淀的操作I 的名称是_________。
(2) 红色固体为单质,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反应③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A 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过滤 (2)2C 22CuO Cu CO +=+↑高温(3)CuO+H 2SO 4=CuSO 4+H 2O(4)CuCl 2、HCl【解析】(1)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操作是过滤;(2)反应①中红色单质是金属铜,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两种黑色固体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知反应物是碳粉和氧化铜;(3)反应②是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和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水;(4)反应③有2个反应,其一是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另一个是过量的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由于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A 中的溶质是氯化铜(CuCl2)和氯化氢(HCl)。
19.(2019·重庆)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使用了多种材。
(1)探测器上的五星红旗含有一种叫聚酰亚胺的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探测器使用的铝合金硬度比纯铝的硬度______(填“大”或“小”)。
(3)探测器广泛使用了Al、Fe、Cu,利用它们完成下列实验:①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②将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片表面有明显变化③将打磨的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片表面变红实验①中没有明显现象是因为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______(填化学式)薄膜。
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③中铁片足量,充分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变为______________色。
【答案】(1)合成(2)大(3)Al2O32Al+3FeSO4=3Fe+Al2(SO4)3 浅绿【解析】(1)由题意可知聚酰亚胺是高分子材料,故该材料是合成材料;(2)合金和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优点是硬度大、强度高,耐腐性能好;(3)实验①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其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将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片的活动性比铁的强,故铝能把铁从FeSO4溶液中置换出来,同时生成硫酸铝,即2Al+3FeSO4=3Fe+Al2(SO4)3;实验③将打磨的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能把铜置换出来故铁片表面变红,同时铁片足量,因此硫酸铜被反应完,都转化为了硫酸亚铁,故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6.(2019·怀化)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锡的绿色回收,设计如下工艺流程。
已知:42Sn SnCl 2SnCl +=(1)塑料属于_____________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SnCl 2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3)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_____________(填“强”或“弱”);固体A 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5)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
(回答一点)【答案】(1)有机物 (2) +2 (3)弱 铜 (4)242SnCl Sn SnCl =↑+通电分解反应 (5)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回答一点)解析:(1)塑料属于有机物。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SnCl 2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2。
(3)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弱,根据42Sn SnCl 2SnCl +=可知锡参加了反应,而铜不反应,固体A 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铜。
(4)根据流程图可知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42SnCl Sn SnCl =↑+通电,其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5)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的主要优点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回答一点)19.(2019·南京)2019年1月3日嫦峨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月背的神移面纱。
“鹊桥”号上伞状通信天线是用表面镀金的钼丝编织面成的金属网。
这种镀金钼丝纤维只有头发丝四分之一细,其性能稳定。
“编”出来的金属网既强韧,受得住发射飞行外力“折腾”、又能在太空中收放自如,可以说是”刚柔并挤”。
(1)钼能制成细丝,是利用了钼的性。
(2)钼丝表面镀金,原因之一是利用了金的化学性质。
(3)我国的钼矿储量非常丰富,用辉矿(MoS2)制备钼的过程如下:①完成过程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oS2+702 2MoO3+4②过程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1: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答案】(1)延展(2)不活泼(3)①SO2②MoO3+H2高温MoO2+H2O MoO2+2H2高温Mo+2H2O 置换反应解析(1)钼能制成细丝,说明金属钼具有良好的延展性;(2)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一般不与氧气等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可将其镀在钼丝上,增强天线的抗腐蚀性能;(3)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发生改变可知,横线上的物质分子由1个S 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即其化学式为SO2;②第一阶段反应时MoO3在高温下被H2还原为两种氧化物,且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1: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oO3+H2高温MoO2+H2O;第二阶段是由第一阶段生成的MoO2与氢气在高温下继续反应,生成Mo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oO2+2H2高温Mo+2H2O;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因此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3.(2019·南充)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南充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南充城市夜景流光溢彩,有些发光材料是在铝合金中加人碳纤维制得,这种发光材料是______ (填“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2)嘉陵江上大桥众多,大桥的钢制拉索和护栏上都涂有特殊涂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钢铁生锈。
钢铁生锈就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 )南充市许多公交车换成了嘉陵吉利新能源汽车,这种公交车几乎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