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第1次课
- 格式:ppt
- 大小:314.00 KB
- 文档页数:7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课程名称体育的功能与学校体育教师姓名郑传锋教研室公体第一教研室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2005—2006 学年第一学期,第7周,第一次课,2005年10月10-14日一、主要教学内容:体育的功能与学校体育二、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各项功能、运动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与作用,使学生在锻炼的同时学会合理、科学的锻炼方法。
三、重点和难点:各个学校功能的理解与应用,学会科学的锻炼方法。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板书、提问、互相交流。
五、教学过程:对学校体育功能认识的深化与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颁布的第一套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把“健身性”作为编选教材内容的基本原则,同时提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任务。
当时,人们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体育的健身功能和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社会性功能。
六七十年代,人们把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增强学生体质的原则。
此外,把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教学目的。
反映了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从单纯的健身功能和社会功能向健身功能、传递体育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转变。
应该说,这一阶段人们对学校体育的功能的认识,主要体现在生物学功能、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反映了当时我国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一代新人的总体要求,是当时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在学校体育中的必然反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这种大背景下,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认识同样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主要反映在,除了继续确认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外,开始重视和开发学校体育的健心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反映了人们对学校体育从单纯的重视生物功能,开始向多角度、多层次转变,逐渐形成了生物的、教育的、心理的、社会的多维学校体育功能观。
经过近些年的研究,比较公认的学校体育功能大体有以下几种。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论文——现代体育为什么起源于在西方这学期的体育我选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这门课。
这门体育课相对于别的体育课来说是室内的,所以没有跑步,没有汗水,没有太多的剧烈的运动。
它是安静的,是需要用心和大脑来思考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给我打开了体育的另一扇大门,让我了解了体育的历史、发展、人文以及它的社会的价值。
可以说,动态的体育学的是体育的外在的、力量的美,而静态的体育学的却是它的精神和实质,是它的内在的美。
用一种安静的方式,安静的心看体育,使我更加的热爱体育,更好的掌握了它的精髓。
我的论文的题目是:现代体育为什么起源于西方。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应该指出的是,什么是现代体育。
现代体育,就是要通过建立现代体育模式和方法来促进人的现代化,培养现代人。
那么现代体育也就是人的体育,就是体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育只有在参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才能实现现代化。
现代社会提倡的是以人为本,凡事要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在人类不断进行社会时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出现新的科学技术与新的理论知识,而体育在这一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找出缺陷与不足,及时的改进提高,实现现代化。
现代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现代体育已经成为了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实现人与体育的共同发展,才能体现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新形势下,体育的发展要根据人的发展来,实现其现代化。
那么,现代体育为什么起源于西方呢?这得从古希腊说起。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西方人文体育思想的摇篮。
半岛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使古希腊人形成了爱美和爱好运动竞技的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古希腊盛行的主要运动项目和奥林匹克竞技形式仍在世界流传;其体育词汇已融入各民族的语言之中,所形成的体育思想至今还在影响着当代体育的发展。
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的斯巴达城邦,一切活动都以军事为出发点。
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影响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进化发展的因素分析目录引言体育一词,源于西方,其英文本是physical education,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
体育可分为大众体育、专业体育、学校体育等种类。
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
从狭义上讲,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广义上讲,体育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由来伴随着人类文明而发生、发展的体育运动,始终循着两条逻辑线索前进,这两条线索或并行不悖,或交替领先,但始终保持着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关系。
这第一条逻辑线就是人类体育实践活动的线索,而第二条则是它的理论创造线索。
体育的实践活动线索体育运动所具有的强烈实践性,使之成为人类文化大千世界中极富动感和魅力的一部分,它是如此地生动诱人,以至“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它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在不同国度呈现其多样性,在不同时代展示其多变性,成为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共时”与“历时”的一个交汇点。
人们在记录这一逻辑线索时,尝试着运用不同的史学方法。
一种方法是按照生产关系的变化线索,把各个时代的体育资料填充到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去,如原始社会的体育、奴隶社会的体育、封建社会的体育等等。
这种研靠往往忽略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自身存在的逻辑关系。
因此往往套用一些似乎无可争议的概念,结果导致一些错误观念的形成,如“劳动创造了体育”、“体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职业体育是资本主义体育的标志”等等。
也有人尝试用生产力的变革过程来回眸人类体育发展的历史,如杨文轩教授说:“在古今中外的文明史中,全世界公认人类创造了三次文明的辉煌。
一是古希腊文明,它勃兴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二是曾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它是近代第一次现代化的代表,催生了户外运动;三是知识经济的代表美国,在第二次现代化的过程中,把竞技运动职业化、商业化推到极至,同时催生了休闲体育,使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国际竞技体育和以休闲健身体育为标志大众体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文化活动。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论文作业——中国体育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一学期,我选修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这门课。
一开始,我感觉这门课可能会很无聊,因为谈到人文社会学,我就想到了一堆难懂的大道理,但是,当我听了老师讲的第一节课后,我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我被课程所涉及的主题深深地吸引了。
在第一节课中,老师和大家探讨了体育的基本概念以及中国体育的发展现状,讲了很多在国内或国外的亲身的经历。
从老师的讲解中,我清楚地感受到了中国体育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当前和未来中国体育所面临的发展难题。
因此我受到的感触很大,所以我决定以《中国体育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主题,完成我关于本门课的论文作业。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休闲是通往幸福的大道,休闲给精英社会中的人们以发展智力、探求灵魂和寻找生命中真正快乐的机会。
在21世纪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渐上升的今天,体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个体的生活健康、满足个体的精神需求,更可以有效端正国民的人生态度、充实国民的文化生活。
为了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理念,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和一种财富基石。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体育的发展经历了许多的起起伏伏。
我们从中有所收获,也要有所反思。
一、辉煌的古代中国体育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诞生了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国古代体育。
中国古代体育是与中国社会历代传统文化同步发展的,无论是其形式、技法均有着鲜明的东方特色,流露出先民的聪明才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丰富多彩的中华体育文化,是支撑世界体育文化辉煌殿堂的重要支柱。
从生产实践、战斗技能中转化出来的体育项目,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体育以增强自身体格体能、娱乐为主的体育精神,虽然有些项目在历经朝代更迭后消失了,但它们对我国及世界体育的诸多项目有着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