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接发球技术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乒乓球的技术分析和评价乒乓球是一项颇受人们热爱的运动,它简单易学,不仅能培养人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可调节情绪、锻炼头脑。
想要在乒乓球场上胜出,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接下来我将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乒乓球的技术进行一番分析和评价。
一、发球乒乓球的发球是比赛中最先进行的环节,发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接发球方的反击。
在发球中,借助转动球来进行控制和制造难度,是一项很有效的技巧。
常见的挑球、侧旋球、下旋球、后旋球等发球方式,在比赛中相当重要。
还有顶板球,其重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正手正手是乒乓球上手术中最主要的技术。
正手不仅要注意手腕的力度和柔韧性,还需要掌握好球拍的角度、手肘的弯曲度,以及体重的转移等方面的技巧。
正手拍球时,要保持手臂的放松,打出连续的攻击性,和稳定的防守命中率,从而让对手无计可施。
三、反手反手是乒乓球场上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技术,它在比赛中能为运动员带来很大的优势。
与正手相比,反手的力量和技术难度更大,但好的反手要求练习者能够感受网球的旋转方向、速度,还要具备较好的位置感。
要想在比赛中获得胜利,反手技术的好坏决定性因素就更为重要了。
四、步法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是十分繁琐和重要的。
选手的出路、进路和步距是三个最基本的技巧要素。
通过出路、进路的灵活转换和步距的调节,可以很好地防守、反击、攻击对手的正手和反手,从而赢得比赛。
五、球路球路是乒乓球技术的重要方面之一,可以通过控球、抽球、侧旋、上旋等技术手段,对对手进行制约和攻击。
在比赛中,准确判断对手的接球能力和预测对手的攻击意图,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在控球方面,乒乓球选手一定要遵循着力点背后的规则,与对手建立优美的交往关系。
六、心态心态对于乒乓球选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比赛时,选手不仅要具备出色的技能,还需要拥有良好的心态。
在比赛过程中,选手需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不断自我修正,及时进行心态调整,从而在保持正常心态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七、总结乒乓球是一项以技术为核心的竞技运动,技巧多样繁杂。
乒乓球反手台内拧拉接发球技术分析研究反手拧拉接发球技术作为当今国际乒坛一种较为流行的接发球方式,可较好地解决传统接发球技术对于台内小球只能搓、挑、摆短等被动局面,使比赛更早地进入欣赏价值最高的相持阶段,大大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美学欣赏价值。
相比于西方“横板正宗”,直板台内拧拉更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员伟大的发明与创新,同时也是我国人民伟大智慧在竞技体育领域的结晶与升华。
一、台内反手拧拉接发球产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分析据唯物辩证法原理可知,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和反映事物变化的主导性因素,事物发展的确定性趋势和不确定性趋势是一组对立统一的矛盾。
必然性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而偶然性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一定发生的、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凡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任何偶然性事件都不可能完全摆脱必然性规律的支配。
因此,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共处于事物发展进程的始终。
大多数人认为台内拧拉技术是比利时小塞弗训练时的游戏性动作,并非乒乓球理论工作者刻意设计的,而公认最早使用这项技术的是捷克乒乓球选手科贝尔。
科贝尔完成这个动作同样属于偶然,他在捷克少年队余暇时间玩球时偶然创造了该技术,但科贝尔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崭新的技术。
1990年欧洲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中,科贝尔使用这项技术战胜了丁毅、钱千里等欧洲强手后才意识到这个技术的价值。
科贝尔在非比赛性训练中偶然创造了这个技术,堪称乒乓球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偶然现象,但任何偶然事物产生的背后都隐藏着必然性,所以这个技术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1.偶然性――技术需求科贝尔秉承了欧洲选手相持阶段技术好的传统,而且和其他欧洲选手一样,台内小球技术相对较差。
于是,如何尽快将比赛推到相持阶段,就成为其技术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选手必须在台内短球和相持球之间找到一种过渡性技术。
世乒赛中国男团决赛接、发球论文摘要:强化以抢为主的战术思想,特别是加强发球抢攻的战术思想。
因此,在我们以后的训练过程中,应树立接发球抢攻的意识,让队员对同一性质发球采用强攻、抢拉等进攻得分手段,力争主动,以便在此比赛中能够判断清楚并果断上手1.前言在乒乓球比赛中,一个高质量的接、发球可以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是乒乓球中一门主动性很强的技术。
我们知道,比赛都是从发球和接发球开始的,而且,接发球与发球的比率基本对等,如果接发球出问题,不仅是直接失误丢分,而且也使自己的技术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心虚、畏惧,从而影响和丧失获胜的信心[1]。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第47至50届世乒赛中国男团决赛接、发球状况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有关乒乓球接、发球技术的研究资料和相关文献。
2.2.2 观察统计法观看47届至50届世乒赛男团决赛比赛视频,对运动员接、发球技术进行观察与统计,得出原始数据并进行分析与归纳。
3.结果与分析3.1 第47届世乒赛中国男团决赛接、发球中的各项数据统计分析3.1.1 对运动员比赛中接、发球得分情况的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此届世乒赛比赛中,运动员运用的发球手段之多,变化之多,尤其以逆旋转发球和正、反手侧下最多,在比赛中起到了积极主动的作用,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2]。
由比赛视频可知,摆短和抢拉是此届世乒赛运动员使用最多和得分最多的接球手段。
4.结论和建议4.1 结论(1)从研究的数据中得出,接、发球得分率高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基本上占上风,掌握着比赛的主动权,并且最终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2)运动员使用的发球手段之多,变化之多,日渐趋于细腻丰富,高质量的发球在比赛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3)抢拉和摆短是世界优秀运动员接发球的主要技术手段。
接球手段进一步主动化,由原来的被动防守朝着主动上手进攻方向发展。
并且抢拉技术的运用逐渐地超过摆短技术。
4.2 建议(1)加强发球旋转的变化,在转与不转之间多点琢摩,在这个基础上,控制球的落点,提高球的速度。
第1篇一、引言乒乓球作为一项全球性的体育项目,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喜爱。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状态,提高乒乓球运动的整体水平,本报告通过对某次乒乓球测试数据的分析,旨在为教练员、运动员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测试方法1. 数据来源本次测试数据来源于某次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共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30名运动员的测试数据。
2. 测试方法本次测试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发球速度:测试运动员在规定时间内连续发球的速度,以球的速度(米/秒)为评价指标。
(2)扣球速度:测试运动员在规定时间内连续扣球的速度,以球的速度(米/秒)为评价指标。
(3)接发球反应时间:测试运动员从接收到发球到做出反应的时间,以秒为评价指标。
(4)正手攻球成功率:测试运动员在规定时间内正手攻球成功的次数,以成功率(%)为评价指标。
(5)反手攻球成功率:测试运动员在规定时间内反手攻球成功的次数,以成功率(%)为评价指标。
(6)步法移动速度:测试运动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定动作的步法移动速度,以米/秒为评价指标。
三、数据分析1. 发球速度分析从测试数据来看,30名运动员的发球速度平均值为10.5米/秒,最高值为12.8米/秒,最低值为8.2米/秒。
其中,男性运动员的发球速度平均值为11.2米/秒,女性运动员的发球速度平均值为9.8米/秒。
从性别差异来看,男性运动员的发球速度普遍高于女性运动员。
2. 扣球速度分析扣球速度平均值为11.8米/秒,最高值为14.3米/秒,最低值为9.6米/秒。
男性运动员的扣球速度平均值为12.6米/秒,女性运动员的扣球速度平均值为11.0米/秒。
与发球速度相似,男性运动员的扣球速度也普遍高于女性运动员。
3. 接发球反应时间分析接发球反应时间平均值为0.35秒,最高值为0.5秒,最低值为0.2秒。
男性运动员的接发球反应时间平均值为0.38秒,女性运动员的接发球反应时间平均值为0.32秒。
初一年级乒乓球技术动作和技巧分析在初一年级的乒乓球训练中,技术动作和技巧是学生们进步的关键。
对于初学者而言,乒乓球不仅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更是一门需要掌握基本技术和策略的技能。
通过对乒乓球技术动作和技巧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们建立扎实的基础,为将来的进阶学习铺平道路。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主要包括正手击球、反手击球、发球、接发球、以及移动步伐。
每一种动作都是构建乒乓球技巧体系的基石。
首先,正手击球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击球方式之一。
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正手击球时,应重点关注握拍方式、挥拍动作的流畅性以及击球点的选择。
正确的握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稳定球拍,从而提高击球的准确性。
挥拍动作应该自然且连贯,避免用力过猛或动作过于僵硬,以免影响击球效果。
反手击球虽然相对正手击球而言技术要求更高,但同样是乒乓球的核心技能。
学生们需要学会如何调整握拍角度,以便在对方来球时迅速做出反应。
反手击球的练习中,强调手腕的灵活运用和击球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们可以提高反手击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使其成为对付对手进攻的有力武器。
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发球不仅可以为自己赢得分数,还可以通过变化发球方式来干扰对手的接球。
初一年级的学生应首先掌握基本的发球技术,例如侧旋发球、上旋发球和下旋发球。
在发球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注意发球的角度和旋转,以便能够在比赛中制造更多的变数。
发球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同时增强对比赛节奏的把握。
接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
良好的接发球能力不仅能够稳定比赛节奏,还能为自己创造更多进攻机会。
学生们在接发球的过程中,需要学会如何判断对方的发球旋转,并采取相应的接球策略。
比如,对于上旋发球,学生们应通过相应的反应和击球方式将球击回;对于下旋发球,则需要通过调整拍面角度来避免失误。
接发球的训练应注重提高学生的预判能力和反应速度。
乒乓球运动中的移动步伐同样不可忽视。
乒乓球比赛中常见失误分析与纠正方法乒乓球是一项精彩而受欢迎的运动,但是在比赛中,我们常常会犯一些失误,导致失去得分的机会或者被对手反击。
本文将分析一些乒乓球比赛中常见的失误,并提供一些纠正方法,帮助我们提高比赛水平。
一、发球失误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很多人在发球时经常犯一些失误。
其中一个常见的失误是发球过于轻松,没有给对手制造压力。
这种情况下,对手很容易将球接住并迅速反击。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加强发球的力度和变化。
可以尝试使用更快的速度和更强的旋转来制造对手的困扰。
另一个常见的发球失误是球的方向不准确。
有时候我们会将球发到对手的强项区域,这样对手就能够轻松地回球得分。
为了避免这个失误,我们需要在发球前仔细观察对手的站位和动作,选择一个对手较为不擅长的方向发球。
二、接发球失误在乒乓球比赛中,接发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然而,很多人在接发球时容易犯一些失误。
一个常见的失误是接球过于保守,没有积极主动地进攻。
这样的话,我们就失去了主动权,对手可以轻松地掌握比赛节奏。
要纠正这个失误,我们需要加强自信心,积极主动地进攻,给对手制造压力。
另一个常见的接发球失误是球的高度不准确。
有时候我们会将球接得太高或者太低,这样对手就能够轻松地进行反击。
为了避免这个失误,我们需要加强对球的控制能力,提高球的高度准确度。
三、回击失误在比赛中,回击是我们得分的机会,但是很多人在回击时容易犯一些失误。
一个常见的失误是回击力度不足。
这样的话,球的速度不够快,对手很容易将球接住并进行反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回击的力度,使球速度更快。
另一个常见的回击失误是球的方向不准确。
有时候我们会将球回击到对手的强项区域,这样对手就能够轻松地回击得分。
为了避免这个失误,我们需要在回击前仔细观察对手的站位和动作,选择一个对手较为不擅长的方向回击。
四、防守失误在比赛中,防守是我们保持比分的关键。
然而,很多人在防守时容易犯一些失误。
乒乓球常见的技术与战术分析乒乓球作为一项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广泛群众基础的运动,其技术与战术的发展与演变也是与时俱进的。
本文将对乒乓球常见的技术与战术进行分析,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项运动。
一、发球技术与变化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发球技术的变化可以制造出各种不同的旋转和速度,从而给对手带来困扰。
常见的发球技术包括正旋转、反旋转、侧旋球和平推球等。
正旋转发球具有向前旋转的特点,对手接球时容易出现上旋,给予对手的反击造成困扰。
反旋转发球则相反,球上旋程度较弱,使得对手的反击难度增加。
侧旋球则是在球的侧面增加旋转,使得对手的接球难度大增。
平推球则是发球时没有旋转,以欺骗对手。
二、进攻技术与战术乒乓球的进攻技术和战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前台进攻是指发球后双方球的接触点在自己的身体范围内,常见的技术包括正手推球、正手弧圈球、反手推球和短球攻击等。
正手推球是最为常见的技术,通过快速推球给对手造成攻击压力。
弧圈球则是在推球的基础上加入上旋,使得对手难以应对。
反手推球和短球攻击则在进攻时利用反手的特点给对手制造麻烦。
后台进攻是指接球点远离身体,常见的技术包括远台弧圈球、远台反手推球和弹击等。
远台弧圈球是在接到对方快速球时,通过远距离的弧圈球给对手一个出其不意的攻击。
远台反手推球则是在后场时使用反手进行快速推球。
弹击则是在对方球下旋时给予激烈的反击。
三、防守技术与战术乒乓球比赛中的防守技术同样重要,这需要运动员对对手的进攻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应对。
常见的防守技术包括搓球、削球和拉球等。
搓球是在对手发出的旋转球时,通过用球拍的动作让球产生反旋回击。
削球则是通过减少球的速度和旋转来降低进攻的压力。
拉球则是在对手的攻球过程中用力拉球使其球速变慢。
战术上,防守型选手往往会以削球为主,通过减少对手进攻的速度和旋转来破坏对手战术。
而进攻型选手则会选择更具攻击性的技术和战术,以迅速结束比赛。
综上所述,乒乓球的技术与战术是运动员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运动技能案例分析1. 引言运动技能是指在特定的运动项目中,通过训练和练所形成的动作模式和技巧。
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和结果。
本文将以乒乓球运动为例,分析乒乓球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探讨优秀运动员如何运用技能取得出色的成绩。
2. 乒乓球技术与技能乒乓球运动技术包括发球、接发球、进攻、防守、组合技术等多个方面。
乒乓球运动员要熟练掌握这些技术,并结合比赛情况进行运用,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乒乓球发球是比赛开始的重要环节,精准的发球可以让对手难以应对。
优秀的发球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出色的球感,以及对对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接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的核心技术,也是对手攻守转换的关键点。
优秀的接发球需要运动员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度和稳定性。
更进一步,运动员需要根据对手的发球方式和球路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应对。
进攻技术是乒乓球比赛中的主攻手段,这里包括直线进攻、横扫进攻、上旋进攻等。
优秀运动员在进攻时需要具备出色的把握球速、角度和旋转的能力。
同时,运动员需要不断提高进攻技术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以增加对手的难度和压力。
防守技术是乒乓球运动中的重要技能之一,包括抢网、反拉、侧拉、推球等。
优秀的防守者需要具备稳定的技术水平和对手进攻能力的准确预判和应对能力。
同时,防守者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和身体平衡能力,以保持持续的防守能力。
组合技术是运用多个技术手段进行配合和组合的技能,如搭档的快速进攻配合、控制球路的防守配合等。
优秀的组合技术需要运动员在团队合作中具备良好的沟通和配合能力,以及对比赛形势做出准确判断和相应调整的能力。
3. 乒乓球技能的形成与发展乒乓球技能的形成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和实践。
在训练中,运动员需要将技术动作拆解为基本动作,并进行反复练。
通过不断的练,运动员逐渐熟悉和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和节奏。
在实际比赛中,运动员需要通过与对手的对抗来巩固和提高技能的应用水平。
乒乓球比赛数据分析与应用乒乓球比赛作为一项备受关注且竞争激烈的体育项目,对运动员的反应速度、技术精度、战术智慧、体能耐力以及心理素质都有着颇高的要求。
通过对比赛数据的全面、深入和精细剖析,能够为运动员、教练团队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从而助推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优化训练方案,并为比赛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一、数据收集与类型1.技术动作数据-发球环节:包括发球的旋转强度、发球的落点控制、发球的变化类型(上旋、下旋、侧旋等)。
这些数据能反映运动员发球的多样性和迷惑性。
-击球动作:击球的力量、击球的节奏、击球的弧线等。
精准且有变化的击球是得分和掌控局面的关键。
-接发球技术:接发球的成功率、接发球的回球质量、接发球的方式选择等。
出色的接发球能力是争取主动的重要环节。
2.身体机能数据-心率波动:体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体能消耗和心理压力程度。
-体能消耗指数:通过监测肌肉的疲劳程度、能量代谢等,评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体能状态。
3.比赛表现数据-击球命中率:正手击球、反手击球、扣杀等击球方式的成功次数与总击球次数的比例。
-得分来源分布:根据不同的得分方式(发球直接得分、相持球得分、台内球得分等)进行统计,分析运动员的主要得分途径。
-比赛局次得分:记录每一局比赛的得分,观察运动员在不同局次的表现稳定性。
4.战术执行数据-进攻战术:主动进攻的时机把握、进攻的线路规划、进攻的得分效率。
-防守战术:防守的稳定性、防守的反击效果、防守的策略运用。
-战术变化频率:比赛中战术调整的次数和效果评估。
二、数据分析方法1.统计分析-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用于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例如击球命中率的均值和标准差,能反映运动员技术的稳定性。
-相关性分析:探究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比如发球旋转强度与得分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
2.视频分析-动作分解:通过慢动作回放和关键帧截取,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逐帧分析,找出细微的技术瑕疵。
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分析与评估方法研究随着乒乓球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和战术水平成为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
因此,对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分析与评估方法,为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参考。
一、乒乓球运动员技术分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其比赛表现。
乒乓球比赛主要包括发球、接发球、攻防转换等环节,因此需要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各种技术进行分析。
1. 发球技术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的第一环节,是控制比赛节奏和打破对手稳定发挥的关键。
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包括正手发球、反手发球、侧旋发球等多种形式,需要结合比赛情况,选择合适的发球方式。
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技术的分析,可以了解其发球的变化和技巧运用,为比赛中的发球得分提供依据。
2. 接发球技术接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环节,需要乒乓球运动员准确判断对手发球的旋转和速度,及时回击。
乒乓球运动员的接发球技术包括正手接发球、反手接发球、侧旋接发球等,需要灵活运用。
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技术的分析,可以了解其反应速度和准确性,为比赛中的接发球得分提供依据。
3. 攻防转换技术攻防转换是乒乓球比赛中的关键环节,需要乒乓球运动员在攻守之间快速转换,抓住对手破绽。
乒乓球运动员的攻防转换技术包括快攻、快推、快横拉等,需要灵活运用。
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攻防转换技术的分析,可以了解其反应速度和技巧运用,为比赛中的攻防转换提供依据。
二、乒乓球运动员战术分析乒乓球比赛不仅需要乒乓球运动员具备扎实的技术水平,还需要他们在比赛中根据对手情况制定合理的战术策略。
乒乓球运动员的战术表现直接决定了比赛胜负,因此需要对乒乓球运动员的战术进行分析。
1. 进攻战术进攻是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手段,需要乒乓球运动员通过变化节奏、寻找对手弱点等方式实施有效进攻。
乒乓球运动员的进攻战术包括高台、快攻、变化发球等,需要结合比赛情况选择合适的进攻方式。
浅谈乒乓球接、发球重要性作者:王乾来源:《成长·读写月刊》2017年第02期【摘要】通过分析接、发球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性,以更好的掌握接、发球技术,提高乒乓球竞技水平。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世乒赛男团决赛比赛视频中接、发球的得分率进行分析。
由于接、发球的质量与后面衔接球的优势与劣势有直接关系,因此接、发球技术的好坏对进攻的主动性及能否造成得分有重要的影响,是关系比赛胜负的关键原因之一。
所以,掌握好接、发球技术,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直接得分,或者能为下一板的进攻制造出良好的机会,是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乒乓球;接球;发球在乒乓球比赛中,一个高质量的接、发球可以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是乒乓球中一门主动性很强的技术。
蔡振华曾提出“接、发球一体化”的新观点,即接、发球以及下一板的衔接要融为一体,才算是一套完整的接、发球技术组合。
发球是乒乓球各类打法的重要技术,是先发制人,争取主动的有力武器。
目的是力求以发球直接得分或为抢攻创造条件,力争在前三板中见胜负。
接发球也是乒乓球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比赛中如果处理不当,一是直接失分,二是给对方提供了较多的进攻机会,更严重的是会造成自己心理上的紧张与恐俱,导致技术、战术运用混乱,甚至全局失败。
反之,如果处理得当,不仅可以直接得分,而且能破坏对方的进攻,为自己创造进攻的机会。
一、对运动员比赛中接、发球得分情况的分析从表可以看出在6种接球方法中,摆短与抢拉是世界优本届运动员运用最多的接球方法。
原因主要有:(1)乒乓球运动是一项控制与反控制的运动,接球员在回对方发球时,限制了接球方的进攻,接球员运用摆短回球技术,相应制约了对方的进攻,从中寻找战机;(2)运用正手摆短技术,增加接球的多样性,迷惑对方,造成对手心理上的压力;(3)接球方在能进攻的条件下,还是选择进攻,采取主动。
因为进攻是最好的得分与采取主动的手段,所以,运动员采取抢拉技术。
关于乒乓球发球与接发球技术的探讨孙科【期刊名称】《《文体用品与科技》》【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2页(P97-98)【关键词】发球; 接发球; 训练; 研究【作者】孙科【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河南郑州 453002【正文语种】中文1 、前言乒乓球运动中发球与接发球是最主要的技术,对乒乓球的发球与接发球技术的熟练掌握,在比赛中首先占有优势,为比赛结果创造了条件,避免比赛局面太被动,占了优势心理状态就会一直处在一个必胜的良好阶段。
当然,在战术上首先就战胜了对手,限制了对手发挥特长技术,抢下了板球,把被动化为主动,甚至直接拿下比分。
目前,乒乓球的比赛,主动抢先掌握主动权是现代比赛技术上的总体风格,提高发球与接发球的技术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主动进攻先发制人的必要条件。
所以,研究乒乓球的发球与接发球的技术,探讨技术提高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乒乓球发球技术分析2.1 、规范发球训练规范发球的种类有:发短球、高抛发球、下蹲式发球、正手发急球、反手发急球、反手急下旋发球、正手转与不转发球、反手转与不转发球、正手左侧上旋发球、反手右侧下旋发球等。
现在的运动员不规范发球主要的表现为:在端线里面发球,身体超出了最远的发球点,不把手掌伸平,乒乓球无法静止在手掌上,发球位置过低,抛球高度低于15厘米,上抛球时不垂直,抛球时球不稳发生旋转等。
这些不规范的发球只要是没有得到运动员及教练的足够重视,由于国际规则多次修改,教练及运动员对新规则不是很理解导致的,在比赛中往往因为发球不够规范而影响比赛成绩,所以运动员从开始训练的时候就要纠正错误的发球,发球训练必须规范化,从小抓起进行严格的训练,不断提高发球技术。
2.2 、发球质量提高训练提高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对乒乓球的兴趣浓厚才会在思想上思进取,对发球技术进行不懈的钻研和刻苦努力的练习,乒乓球里的发球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需要运动员坚持不懈的训练,日积月累,加上善于思考,发挥特长,才能摸索出属于自己独特的发球绝技。
伊藤美诚的技战术分析与研究伊藤美诚是一位备受瞩目的日本女乒选手,她以出色的球技和娴熟的战术而闻名于世,是当今国际乒乓球赛场上的佼佼者。
本文将对伊藤美诚的技战术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广大乒乓球爱好者和专业选手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首先我们对伊藤美诚的发球和接发球技术进行分析。
伊藤美诚的发球技术非常出色,她的发球速度快、变化大、位置准确,给对手制造了很大的压力。
她擅长利用发球来控制比赛的节奏,伊藤美诚的发球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给对手制造困扰,使得对手很难有好的回应。
在接发球方面,伊藤美诚的反击和抢攻能力都很强,她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对手的发球弱点,发动猛烈的攻势,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威胁。
伊藤美诚的发球和接发球技术是她制胜的重要 trojan。
我们来分析伊藤美诚的防守技术。
伊藤美诚的防守能力也是非常出色的,她不仅能够稳健地守住对手的进攻,而且还能够利用对手的攻势来反击。
她的侧身挡球技术非常犀利,能够及时准确地挡住对手的快攻,然后通过变向发动反击。
而且,伊藤美诚的拉扯球技术也非常出色,她能够通过拉扯球来改变比赛的节奏,给对手制造很大的困扰。
在防守对方快攻的时候,伊藤美诚的回击能力也非常出色,她能够通过拉扯球和侧身挡球来有效牵制对手,等待时机进行反击。
伊藤美诚的防守能力非常全面,给对手制造了很大的难度。
我们来分析伊藤美诚的心理素质和比赛策略。
伊藤美诚在比赛中的心理素质非常稳定,无论是在领先还是落后的情况下都能够保持冷静,不受情绪的影响。
她在关键的比赛时刻表现得尤为出色,经常能够逆转局势,取得胜利。
在比赛策略方面,伊藤美诚善于根据对手的特点和比赛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战术,经常能够想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策略来制胜。
伊藤美诚的硬实力也非常强大,她在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时也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压力。
伊藤美诚是一位在技术和心理素质上都非常出色的选手。
她的发球和接发球技术非常出色,能够通过发球控制比赛的节奏;她的进攻能力非常强大,能够在短时间内发起连续的攻势;她的防守能力也非常全面,能够稳健地守住对手的进攻;她的心理素质稳定,能够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
对王楚钦台内接发球技术运用的研究1 前言1.1 选题依据乒乓球运动自1904年传入我国后,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因乒乓球运动在我国的群众基础与普及度极高,国家乒乓球队竞技水平与比赛成绩在世界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乒乓球运动被称为我国的“国球”。
自第25届世乒赛优秀乒乓球选手容国团为我国夺得第一次世界冠军以后,这么多年以来,我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坛一直扮演着佼佼者的角色,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随之乒乓球赛事的发展,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对于优秀运动员技术特点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有关乒乓球项目研究的重点。
通过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接发球技术进行定量研究,有助于探索现代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为乒乓球的专项技术战术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王楚钦是国家乒乓球队的主力,目前排名第12,左手持拍,两面反胶,近台与远台技术全面,接发球能力出众,进攻能力强。
在比赛中,王楚钦的接发球技术质量较高且稳定,落点变化多,因此对王楚钦的接发球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具有价值的。
1.2 研究意义中国乒乓球队在乒乓球领域蓬勃发展超过50年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乒乓球“人才生产流水线”高速、稳定的运转,后备人才的供应和各种比赛方式已发展成为良好的技术生态。
另一方面,在乒乓球的创新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随着乒乓球项目的不断发展,相持技术已成为主流,前三板技术的训练逐渐被淡化,但比赛中的每个球都是从发球和接球开始的,因此接发球技巧仍然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研究王楚钦台内接发球技术的运用,能够为其他运动员的训练和提高起到很大的借鉴作用,全面分析王楚钦接发球技术,为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本文以王楚钦台内接发球技术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使用中国知网,以“王楚钦、台内接发球技术”为关键词,对本文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并将相关内容以笔记的方式整理和归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乒乓球接发球技术分析
潘峰
在乒乓球比赛中,相对其它的环节,如发球抢攻或相持,接发球的难度最大。
因为它完全受发球者的控制,而接发球对发球者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限制的方法,大大增加了接发球的不可预测性。
所以,不断提高接发球的能力,合理的把所掌握的技术运用到接发球中,是迅速提高比赛实践能力的关键。
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积极主动,抢先上手是总体战术的技术风格。
以此为前提,接发球则是体现比赛中由防转攻,攻防转换的最常用之处。
在相对被动的状态中,通过控制,达到相持,再力争转入进攻,争取主动应是接发球中的基本指导思想。
具体技术上的*作如下:
一、判断
正确判断是接好发球的首要环节。
判断上不出现较大的偏差,才能谈得上更好地运用接发球技术,避免有浑身解数,但由于判断不准而发挥不出来情况的经常发生。
1、对旋转的判断
乒乓球发球中常出现的旋转主要有左、右侧上下旋,转与不转。
通过发球者利用各种发球方式,将这些旋转性质表现出来。
如正反手,下蹲等。
在判断旋转性质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板形:一般情况下,发上旋球时,板形都比较竖,下旋球比较平、斜,这种特点与发球时要接触球的部位直接发生关系,因为发旋转球和不旋转球时,接触点比较靠近球的后中部;而发上旋和下旋时,向中下部和底部摩擦才可能比较转;
(2)动作轨迹:发下旋和不转球时,球与球拍接触的一瞬间,手腕摆动的幅度一般不是很大,并时常与假动作相配合;在发上旋和下旋时,手腕摆动相对大一点,这样容易“吃”住球,动作也比较固定,击球后常有一个停顿,即使加上假动作,也不会像发侧上旋和不转球那样连贯;
(3)弧线:上旋球和不转球的运行一般比较快,常有往前“窜拱”的感觉,发短球时容易出台,弧线低平;下旋球运行比较平稳,弧线略高,短球不易出台;
(4)出手:发上旋球和不转球一般出手比较快,并且突然,动作模糊;下旋球的出手相对要慢一些,因为要给球以足够的摩擦时间,才能使球产生强烈的下旋效果。
(5)分布:在接发球时,不断琢磨发球者发出球的旋转性质的随机分布和习惯也是重要,特别是在判断不清时,如在一轮发球中,发球者一般有几个转的,几个不转的,几个侧上,几个侧下,通常都出现在一轮中,以及开局爱发什么样的球,关键球如何发等等。
毫无疑问,面对当今世界乒坛花样翻新,变化莫测的发球技术,接发球者的猜测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想把每一个球都得清清楚楚,就不太实际了。
2、对速度和落点对落点的判断
(1)对长球的判断:一般情况下,发球者如果想把球发得很长,第一落点多在自己本方台面的端线附近。
如果力量差不多,球的运动速度,侧上旋和不转球明显要快于侧下旋和下旋,如果是发侧上,下旋斜线长球,要注意球的第二弧线有侧拐特点;如果是直线长球,要特别注意平推过来,或者是略带外拐的球,因为这种球除了有很快的速度外,容易发出线路比较直的球,客观上曾加了球的角度,给接发球者造成较大的难度;
(2)对短球的判断,由于发球者想要把球发短,手上就不能发很大的力量,要收住一点,所以,短球较难发挥速度的优势,比较多是考虑的落点和旋转。
在发短球时,第一落点一般距球网较近,可根据这一特点判断来球的长短。
在接短球时,要特别注意手不要过早的伸入台内,以免侧上旋短球的第二弧线往前“拱”,顶在板上,使手上失去对球的控制,以及来
球可能是“伞三角”位置,球是从靠近球网的边线出台,手来不及拿下来,对不准球。
(3)对半出台球的判断:对半出台球的判断是接发球判断中难度比较大的一项技术。
因为这种球往往容易造成接发球者的犹豫,是思路混乱,影响整场比赛的发挥。
在判断这种球时,一是视其旋转性质而定,侧上旋和不转球鼻侧下旋和下旋球容易出台;二是根据发球者的特点而定,要仔细研究发球者在发半出台球时,到底哪种容易出台,哪种不容易出台,是正手容易出台还是反手容易出台等,这样就会增加半出台球选择手段的针对性。
另外,在接半出台球,对长短的判断不是很清楚时,一定要有意识地“等”几个长球,并且出手要果断,用接长球的办法回击,哪怕是失误的危险性曾加。
这样,可以给发球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她不敢发模糊的半出台球,手上就要适当控制发力的程度,球的质量也会随之下降,从而是接发球从容一些。
二、接法
1、挑接
挑接是接短球的一种方法,分为正手挑和反手挑。
从目前优秀运动员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反手挑主要用于横板运动员。
挑接的基本动作的要领是:当球即将过网时,手伸进台内,同时,视来球的方位不同,选择不同的脚向前跨步,将腿插入台内。
以右手拍选手为例,如果是正手位就上右脚,如果是反手位,用反手挑,也可以上手臂的同侧脚,如果是侧身位,则上左脚,右脚适当跟上一点;再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后中部,以前臂发力撞击球为主;在击球一瞬间,手腕有一突然的微笑内收(正手)和外展(反手),适当给球一点摩擦,以保证准确性。
挑接是接短球的一种比较主动的方法,运用得好,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转入进攻。
在当今多数运动员以搓接为主的时代,再开始练习时,适当增加挑接的训练比重,将在今后的再提高过程中受益匪浅。
2、搓接
搓接一般多用于接短球,不提倡长球用搓接,这也是中国运动员技术打法风格所追求的。
由于搓球的动作小,出手快,隐蔽性强,在长期的运用实践中,运动员根据自身特点,对这一技术进行了很细致的分化,有快搓、慢搓、摆短、搓长、晃撇等。
(1)摆短
摆短是快搓短球的一种方法。
它最大的特点是出手快、突然性强,能有效的限制对手的拉、攻上手。
再用摆短接发球的时,有三点要特别注意:其一是在上升期接触球的中下部,以体现速度;其摆短二是手臂离身体要近一些,离得远,就很难控制这种精细的技术,影响准确性和质量;其三是手臂不要过早伸入台内,这样不能形成较合理的节奏感,难以体现摆短出手快的特点。
初学者要下功夫,反复体会以上三点,才可能把摆短练好。
(2)搓长
现在优秀运动员一般运用的搓长技术,是和摆短配合运用的快搓地线长球。
他是以速度和突然性取胜。
在搓长时,很重要的是手法要尽可的与摆短相似,以前臂发力为主,手腕的摆动不要过大,以免影响手上对球的感觉。
在练习时,初学者要注意体会在来球的上升期将球送出去的感觉。
(3)晃撇
晃撇一般是在侧身位,正手搓侧旋球、斜线球、常用来接短球与则身挑直线配合运用,可使对手不敢轻易侧身,进行有威胁的正手抢攻。
晃撇接发球时,最好能够再来球的最高点击球,球拍接触球的后中下部,手腕略有外展,向左侧前下方摩擦球,使球带有左侧下旋,落台后向外拐,让对手不容易对准球。
在以上所讲的搓接中,初学者应先掌握好快搓和慢搓的基本技术,待熟练后,在根据自
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把变化加进去,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3、拉接
拉接一般是用来对付长球的方法。
在拉接中,要特别注意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的本质区别。
手低于台面接触球,一般情况下就可以认为是第二时间,高于球台或基本与球台在一个平面上时,可认为是第一时间,此时拉接,容易发上力,能够保证一定的准确性,在时间上接触球时,就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时间上争取到了主动。
而在第二时间接触球时,就需要适当的调整,在力争压低弧线的同时,主要是要靠落点来控制对手了。
初学者在开始练习拉接时,要多注意练习在第一时间拉球,以体力会发力击球对旋转的感觉,带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有意识的练习第二时间拉接的手上感觉。
4、攻打
攻打在接发球中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技术,主要用来对付长球。
由于现代乒乓球技术竞技中,发球的旋转非常强,突然性和速度也今非昔比,给解发球攻打技术的运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以至于在现在的比赛中,运动员接发球时,使用攻打的概率已经很低,10个球中用不上1个已经相当不错。
但是,作为一个立志要打好乒乓球的人来说,不能因为难度大,就放弃不练。
毕竟,攻打最为乒乓球的一项主要技术,其在比赛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可谓,难度大,威胁更大。
5、接半出台球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半出台球的意识和胆量问题。
其运用技术的基本原则是能拉接,不要搓撇。
否则,将会非常被动的。
在运用拉接技术时,不要拉手过大,手臂向球台靠近,抬高,击球点一般在台面以上,重心拔起来,前移,以前臂和手腕的突然向前发力为主,整个幅度不要过大,有点近似于小前冲。
而在这些环节中,抬高重心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这种球,相对短球比较长,也可能会出台,并且比较顶,在运用挑接时,要给球一定的力量,有时挑这种球更像是突击。
这样才能克服来球的旋转,也才可能达到挑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