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拟题技巧-材料作文的拟题技巧
- 格式:pptx
- 大小:9.10 MB
- 文档页数:45
材料作文拟题技巧【篇一:新材料作文的拟题(全)】新材料作文的拟题【教学目标】1.能根据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学会新材料作文拟题的3种基本方法2.熟练运用保险拟题方法3.学会拟写有新意的作文题目【教学重、难点】1.熟练运用保险拟题方法2.拟写有新意的作文题目【教学流程】一、明确拟题的重要性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花香蝶自来。
”标题在概括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旨、吸引阅读者兴趣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请大家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标题这些方面的作用。
示例:(1)标题对于文章,就如眼睛对于人,一双聪慧明亮的大眼睛,可以让人神采飞扬,让观者眼前一亮,神清气爽。
(可以让我们一睹人的精神面貌)(比喻)(2)好的标题是让人一见钟情的触发点,是让阅卷老师慧眼为之一亮的吸引点,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
(排比)(3)一个精彩的标题,会马上影响到阅卷老师对你的整体评价,会无形中就提高你的作文等级,会帮助你实现语文高分的梦想。
(过渡语)标题犹如眼睛,因此就让我们擦亮文章的眼睛,让文章的标题一“名”惊人,献给阅卷老师一份精美的见面礼!二、了解作文拟题的要求(一)作文评分细则解读2013江苏高考的作文评分细则上规定:不拟文题扣2分“自拟题目”是材料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要求。
它是我们经过审题、确定立意、选定文体等环节后必须面对的另一个环节。
就高考作文的评分细则看,没有拟写文章标题扣2分,好像分数值并不高;但从作文阅卷的实际情况看,自拟的这个标题的好坏,其潜在的价值远远不止2分。
下面就请大家做一回阅卷者,评价南通一模(下面根据材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心而拟)中的作文题目:1《美》(题目大而空泛)2《美美与共》(照抄材料中的句子,没有艺术性)4《美,人之共也》(化用《左传》名句“俭,德之共也”,巧点材料中的“共”字,富有新意)5《丹青难写是交融》(化用王安石的名句“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富有新意)6《赏人悦己,共沐春风》(巧用对偶,整齐凝练,富有创意)小结:(一)好的标题应该满足的要求(二)常见拟题的忌讳1、直接以材料中所给的话题为题目。
给材料作文拟题方法一、论题式标题1、论题式标题只规定了写作的范围,从标题中看不出观点,最常见的论题式标题为填空式,格式为:由说开去从谈起由想到的所填的内容应是对材料概括的短语。
任何材料都是由人(物)和事构成的,所概括的短语应是包含人(物)、事的主谓短语或偏正短语,如“鲁人徙越”,“鲁人欲游不用之国”,“鲁人的抉择”等,所补的短语最好用引号,表示特定涵义,可补足为:由“鲁人徙越”说开去从“鲁人欲游不用之国”谈起由“鲁人的抉择”想到的2、论题式还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形式,该标题的格式一般为:也谈(或)吗?所补充的内容仍为主谓短语或动宾短语,可补足为:也谈“鲁人徙越”鲁人徙越必穷吗?二、论点式标题标题便是全文的观点,论点式标题更能显示作者的能力。
拟定论点式标题也有一些技巧。
1、抓名言警句名言警句言简意丰,如能“妙手偶得之”,便能一下子让文章长出明亮的眼睛。
读完一则材料,由材料的实际意思,我们会突然冒出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瞬间的灵感,或直接用或采用其变式结构。
如上则材料,我们读完后,脑海里会突然冒出“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一成语,但鲁人到底去不去越地,不得而知,直接拟“英雄无用武之地”便欠妥。
我们应采用此成语的变式结构,如:英雄无用武之地英雄与用武之地“英雄”岂可到“无用武之地”(正面)“英雄”偏到“无用武之地”(反面)我们还可以利用材料中的关键的字词,由其提示寻找成语、名言警句。
如材料中的关键句是:“以子之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由此我们除想到上面的成语外,还可以想到“扬长避短”。
不能图省事,直接抄用“扬长避短”,最好利用成语补成一句精练的话,如:“扬长避短,成功之道”,“扬长避短,事业指南”。
我们不用“鲁人应扬长避短”,因为该标题局限于材料,标题太小,如把“鲁人”换成“人们”,该标题倒是可行的。
如果实在想不出可补足的短语,在成语的前边我们应该用“小议”、“浅议”、“试谈”等词。
材料作文拟题方法在写作文过程中,拟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一个好的题目可以为作文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使得文章内容更加有针对性和连贯性。
以下是一些拟题方法,供您参考:1. 从材料中提取关键词:阅读所给的材料,从中提取出一些关键词或关键短语。
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您确定文章的主题和角度。
从材料中提取关键词:阅读所给的材料,从中提取出一些关键词或关键短语。
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您确定文章的主题和角度。
2. 重新组织信息:将材料中的信息重新组织,形成一个有逻辑关系的结构。
您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方式重新排列信息,从而得出一个合适的题目。
重新组织信息:将材料中的信息重新组织,形成一个有逻辑关系的结构。
您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方式重新排列信息,从而得出一个合适的题目。
3. 建立对立观点:如果材料中呈现了不同的观点,您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观点作为题目,并在作文中探讨不同观点之间的利弊和解决办法。
建立对立观点:如果材料中呈现了不同的观点,您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观点作为题目,并在作文中探讨不同观点之间的利弊和解决办法。
4. 提问法:从材料中提取一个问题作为题目,然后在作文中分析和回答这个问题。
这种方式可以使得文章更具互动性和引人入胜。
提问法:从材料中提取一个问题作为题目,然后在作文中分析和回答这个问题。
这种方式可以使得文章更具互动性和引人入胜。
5. 主题总结法:将材料中的主题总结出来,并将其作为题目。
这样的题目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知道文章的内容。
主题总结法:将材料中的主题总结出来,并将其作为题目。
这样的题目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知道文章的内容。
总之,拟题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需要根据材料的特点和自己的思考灵活运用。
通过合理拟题,您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观点和写作能力。
希望以上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材料作文拟题的十个技巧(精选6篇)(1)切合文章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纲,要做到文题一致。
同时,文题还要和材料要点保持一致,不能偏离材料。
(2)符合文体要求。
如《生活中少不了关爱》《谈关爱》具有议论文的特征,如写《爱的故事》则是一个记叙文的题目。
(3)新颖、精练、有文采。
①新颖就是要做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②精练就是要做到简洁,一是题目要短,一般不超过8个字,二是要从小处入手,有针对某,不可太宽泛;③有文采,指标题要有内在的含义,还要有诗意有文学韵味。
失误一:“审材”失误,拟出的题目与原材料背道而驰,离“材”万里。
失误二:拟出的题目切入角度太大,属于典型的“大”而“空”。
失误三:题目中出现明显的偏离材料“内涵”的关键词失误四:题目拖沓冗长,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云。
失误五:题目平淡苍白,毫无文学某彩和美感。
1、标题用比喻,生动形象:《放手——风雨后的晴空》《挫折——人生的财富》《创造是腾飞的翅膀》《找准人生的靶子》、2、标题作比拟,情感细腻:《天空的期盼》《梦想在现实中起舞》《花开是泪的心碎了》。
3、标题巧反问,强调感情:《生于“问”?死于“问”?》《好高岂能骛远?》《敢问路在何方?》4、标题作仿拟,显出新意:《争渡,争渡,执着人生何处》《莫为他言遮望眼》《月若有情月长吟》《桃花源祭》《阅读深深深几许》《都是溺爱惹的祸》《上网,怎一个“禁”字了得》。
5、标题用对比,凸现主题:《与其坐而等,不如起而行》。
6、标题作对偶,整齐凝练:《坐下读书,站着做人》《诚以养德,信以修身》《血浓于水,理大于情》《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
7、标题作夸张,增强感染力:《那次转折打倒了我》《一花一世界》《魂断大观园》8、标题作引用,增强效果:《问渠那得清如许》《等待戈多》《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阳光总在风雨后》。
9、逆行拟题法和旧瓶装新酒:《不知足者常乐》《多摔一跤又何妨?》《感谢你——我的对手》《都云某痴,谁解其中味》《你快乐,我快乐》《勿为情所障目》。
材料作文要怎么拟题教你拟题的几种方法一、找关键词、句法即以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做文章的题目。
如:人生在世,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放手”,例如事情成功与否有时不受我们自己控制时,就应该承认自己有所不能,这时需要放手;不把现成的答案提供给别人,而是让他从错误中学到东西时,需要放手。
放手,不比坚持来得容易,它需要直面艰难抉择的勇气以及权衡得失的智慧。
这段材料中的关键词就是“放手”,那么我们拟题的时候就可以“放手”“学会放手”等为题目。
二、巧用对联法即借用对联,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意思,拟出新颖、富有诗意的题目。
如材料作文“研究生做模特”,不少学生拟出的题目是“研究生当模特该不该”“人各有志”这样平淡无奇的题目。
而用对联法,则可拟出“人生多彩路青春写华章”“走出定势思维冲破习惯势力”这样富有褒奖性、昂扬奋进的题目,言简意赅,语意互补,鲜活醒目。
三、巧用修辞法运用修辞美化标题,使标题靓丽耀眼,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比喻修辞法,使标题形象、生动、有趣;设问式修辞法,有意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去思索、追寻;反问修辞法,加强语意,使观点更肯定。
四、巧用借鉴法借用的对象可以是历史上和生活中的名人名作、歌词、电影俗语、名言警句、诗文等多个方面,凡是生活中自己非常熟悉的对象都可以成为拟题的素材和源泉。
此种方法既有浓缩凝练的长处,又把作品的诗情画意、哲理韵味带入标题之中,易于操作,而且容易出新,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心理共鸣。
如巧借名人:“当代保尔——张海迪”“新时代的‘焦裕禄’”。
巧借歌词:“我的未来不是梦”“平平淡淡才是真”“常回家看看”“把根留住”。
巧借名言:“生存还是毁灭”“有志者事竟成”“问世间情为何物”“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吹尽黄沙始到金”。
巧借诗文:“一蓑烟雨任平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小荷才露尖尖角”“横看成岭侧成峰”。
五、移植、化用法移植是指把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专有名词和行业用语植入题目之中,成为题目的一部分;化用则是在使用对联法的基础上化用名作名著、电影电视、戏剧歌曲等作品的标题或名句,包括对名言警句、诗文俗语的化用。
材料作文拟题方法介绍材料作文是指通过阅读一些相关材料,根据这些材料的内容进行写作。
在这种作文形式中,我们需要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来拟题并展开文章的写作。
以下是一些能够帮助你拟题的方法。
方法1. 分析材料在开始拟题之前,先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并分析其中的关键信息。
这些关键信息可能包括:- 主题或问题的核心要点- 不同观点或立场的分析- 统计数据或事实- 例证或案例通过充分理解这些信息,你可以更好地把握整体内容,为后续的拟题提供依据。
2. 确定主题在拟题时,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主题或问题来确定文章的主题。
确保将所提供的材料和其相关信息与你的主题联系起来,以保证文章逻辑和连贯性。
3. 提炼争议点通过分析材料中不同观点或立场的分析,你可以提炼出其中的争议点。
这些争议点可以作为你文章的论点或观点。
确保你的观点具备合理性和说服力,并能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进行支持。
4. 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扩展在拟题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材料中的内容进行写作。
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基于材料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或补充。
这样能够展现你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使文章更加丰富有趣。
5. 注意文体和结构最后,不要忘记为你的文章选择合适的文体和结构。
根据材料的性质不同,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写作方式,例如议论文、说明文或对比文等。
同时,确保文章有清晰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以便更好地组织你的观点。
总结通过这些拟题方法,你可以更好地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准确地把握文题,并按照合适的文体和结构进行写作。
同时,尽量避免引用不能确认的内容,以保证你的作文具备可靠性和真实性。
材料作文拟题常用方法归纳(一)保守拟题法这种拟题方法一般适用于带有材料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中明显带有“观点句”或“关键词”的材料作文及写作角度特别明显的“叙事类材料”作文,具体操作如下:1.用扩展或改造后的话题作题目(适用于带有材料的话题作文)如2009年天津卷以“我说90后”为话题的材料作文,考生可将话题做如下变形:《90后,想说爱你不容易》《90后,新时代的靓丽旗帜》《90后,让我欢喜让我忧》……2.直接将材料中的关键词当成题目的一部分(适用于带有观点句或关键词的材料作文)如2011年大纲卷“代买彩票”材料,考生可以很轻易地提取出关键词“诚信”,就此考生拟出以下题目:《为人格涂上诚信的色彩》《诚信的背囊岂能丢?》《回来吧,诚信》《利益诚可贵、诚信不可抛》……如2012年上海卷对“微光”的论述材料,考生可扣住这个关键词拟出以下题目:《守护微光的天使》《坚守心中的微光》《点亮微光》……如2012年大纲卷“放下顾虑”的材料,考生可扣住这个关键词拟出以下题目:《放下顾虑,成就自我》《放下顾虑,追寻成功》《放下顾虑,轻松前行》……3.题目要明确地告诉阅卷教师自己的写作角度(适用于写作角度特别明显的叙事类材料作文)如2012年课程标准卷“修船工与船主的故事”材料,明显有两个角度可写,故考生可拟出以下题目。
修船工的角度:《小善固可为》《分外的小事》《举手之劳,公德回归》《勿以善小而不为》……船主的角度:《懂得感恩,生活更加和谐》《让感恩之花开遍生活的每个角落》《懂得感恩,人格将更加高尚》……以上三种方法虽然显得有些死板,新意不强,但它绝不会偏题,更不会跑题,因为这样的拟题方法直接扣住了材料立意的核心词语,并且在题目上准确地告诉了阅卷教师,几乎等同于把论点当作了标题。
(二)创新拟题法创新拟题法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各种修辞、引用、化用、反弹琵琶等手法来拟题,具体操作如下。
1.拟题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比喻就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比方抽象的事物。
材料作文拟题技巧如果把一简文章比作一条龙,那么,题目就是这条龙的眼睛。
眼睛有神龙能飞,题目有神文增辉。
题好一半文。
题目拟得好,能获得好评,获得高分。
那么,如何拟好材料作文的标题呢?O1材料作文拟题原则一、着眼题旨、紧扣题意。
对作文材料要仔细分析,深刻理解,根据作文题意和要求,严格审题,再作拟题。
无论怎样拟题,都要围绕材料,绝不可脱离给定材料。
二、大题小拟、化整为零。
材料作文拟题不可贪大求全,可把材料主旨抽象成话题,再化大为小,小中见大,使内容集中、具体,中心明确。
三、限定字数,形象俏皮。
标题有字数限制,优秀标题一般为六至十个字,偶句且能对称最佳,可以给人视觉和听觉上的愉悦。
02材料作文拟题方法一、巧借书名添新意。
现在不少书名,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有不少人往往冲着书名买书,书名之魅力,可见一斑。
遇到精彩俏皮的书名,应该注意积累,并灵活运用,通过“移植”、仿拟,为我所用,为己增光。
如借鉴书名“从爱到爱的距离”,可拟题”从心到心的距离”;借鉴书名“晾晒心情”,可拟题“晾晒青春”。
二、巧借歌名妙应和。
不少流行歌曲的歌名和歌词富有思想性、哲理性,只要善借巧代,就能妙笔生花。
如“都是不诚信惹的祸”、"诚信之恋,一生不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我想有个家一一只小鸟的心声''等都带有流行歌曲的影子。
巧借流行歌曲拟题,可以使标题生动、亲切。
三、巧引剧名增亮点。
优秀的电影、电视剧是家喻户晓的,而其中的人物形象更是让人经久难忘。
如“离开诚信的日子”化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心灵深深''化用连续剧“庭院深深”,这些标题一下子就能抓住阅卷老师的心。
四、巧引古诗增诗意。
诗词名句,脍炙人口,引用诗歌名句拟题,警醒传神,使文题具有优雅的古典韵律之美。
如“众里寻他千百度”、“万紫千红总是春”、“横看成岭侧成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
五、巧用广告添时尚。
广告语是语言中的珍珠与钻石。
材料作文如何拟写题目新颖1. 运用修辞手法:比喻: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达材料的主题或核心观点。
例如,如果材料是关于挫折与成长的,可以拟题为《挫折是成长的磨刀石》。
拟人:赋予主题或相关事物以人的特征,使题目更加生动。
比如,关于环境保护的材料作文,可拟为《地球的呼唤》。
夸张:通过夸张的手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突出主题的重要性。
例如,探讨时间宝贵的作文,题目可以是《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极速列车》。
对偶:使用对仗工整的语言,使题目具有节奏感和美感。
如,关于诚信的作文,可拟为《诚以修身,信以立世》。
2. 设置悬念:提出一个引人好奇的问题,让读者想要知道答案。
例如,材料是关于探索未知的,题目可以是《那片未知的领域,隐藏着什么?》描述一个神秘的场景或情境,引发读者的探索欲望。
比如,关于历史文化的作文,可拟为《古老的遗迹,诉说着怎样的故事?》3. 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与常规观点相反的表述,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趣。
例如,如果一般认为成功需要努力,那么关于成功的材料作文可以拟题为《难道成功仅仅靠努力?》对常见的俗语或名言进行质疑或重新解读。
比如,针对“失败是成功之母”,可以拟为《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吗?》4. 结合热点话题或流行文化:将材料的主题与当前的热点话题或流行文化元素相结合,使题目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
例如,关于科技创新的作文,题目可以是《从〈流浪地球〉看科技的力量》。
引用热门电影、歌曲、书籍等的名称或相关元素。
比如,材料是关于友情的,可拟为《像〈老友记〉里的友情那样珍贵》。
5. 运用富有意境的语言:用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来表达主题,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例如,关于自然之美的材料作文,题目可以是《漫步在自然的诗行里》。
选择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作为题目,传达材料的深层含义。
比如,关于人生选择的作文,可拟为《十字路口的明灯》。
6. 从独特的视角出发:找到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材料,从而拟定新颖的题目。
例如,材料是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题目可以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舞步》,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角度出发。
题好一半文,花香蝶自来——材料作文的拟题技巧1、掌握材料作文拟题的三种基本方法。
2、通过精彩的作文题目的探究和感受,学习拟写精彩作文题目。
高考考纲规定:不拟文题扣2分,拟题不当扣1分。
“自拟题目”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要求。
它是学生经过审题、确定立意、选定文体等环节后必须面对的另一个环节。
就高考作文评分细则看,没有拟写文章标题扣2分,好象分数值并不高,但从作文阅卷实际情况看,如果自拟了一个标题,它的好坏,其潜在的价值远远不止2分。
必须明白拟题的重要性心理作用:先入为主,第一印象。
对于作文,首先跃入阅卷者眼中的是文题,题目的好与否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题目不好,也会影响到得分。
评分作用:不拟文题扣2分,拟题不当扣1分。
实际上,由于前二者的原因,如果不拟题或拟题不当,其隐性失分绝对不止一两分。
标题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标题是让阅卷老师慧眼为之一亮的第一点标题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标题也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目前我们拟题存在的问题:1.题目偏离材料的限定。
2.题目过大、宽泛,没有针对性。
3.题目过长,显得松散。
4、题目没新意,落入俗套5、题目没有韵味,缺少文采好标题的标准:(一)要准确鲜明。
标题应紧扣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标题决不能作摆设,更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应紧扣材料,有的放矢。
(二)角度要小。
(范围要小)不要太大太宽泛。
(三)要简洁凝练。
标题应短小精悍,醒目上口,给人广阔的联想空间。
(四)要新颖生动。
标题应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一新,激起阅读兴趣。
(五)要含蓄隽永。
标题应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又富有启发性。
例题解释●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正能量”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
现在,社会上对这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
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可称为“正能量”。
●你对“正能量”有何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之拟题的7个方法高考语文写作技巧之拟题的7个方法1.借助修辞。
将修辞方法运用到标题创写上。
各类修辞格能帮我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拟出精彩漂亮的标题,从而增强文章的文采与感染力。
2.套语借用。
议论文的标题有许多固定的用语,这些固定格式,不失为一种拟题方法,只是较为平庸些。
如《……论》或《论……》、《也谈……》、《由……联想到的》、《小议……》、《“……”小议》、《“……”之我见》、《读……有感》、《从……说起》、《驳……》3.引用化用。
是在材料或诗文、歌词、文章中采撷一句话,或依据写作需要,巧妙截取剪裁,重新组合,为我所用。
这句话能够揭示文章的写作方向,概括文章的主旨,同样可以显现作者的文化积累和语文素养。
如《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泥路留痕》、《留下人生的脚印》、《霜叶红于二月花》、《梅花香自苦寒来》、《阳光总在风雨之后》,或撷取材料,或取自诗句,或引用歌词,暗寓哲理,紧扣中心,为全文的着眼点所在。
4.哲理代入。
就是从所给材料中挖掘出一则道理、哲理,用充满哲理、思辩的词句或直接用一般哲学原理写出来。
如:《走过泥泞》、《磨难铸就成功》、《逆境,创造人生》。
5.诗意标题。
如2017年上海卷《忙兮忙兮奈若何》,写现代人对1 / 2忙的态度,运用楚辞中的标志词语“兮”,增强了文章题目的文学色彩。
2017年福建卷《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灯火阑珊”取材于诗句,点明一种突然明白的境界。
6.反弹琵琶。
对传统或普遍的言论观点进行反说,这样拟写标题,能使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如2017年广东卷话题是“语言与沟通”,本是阐述语言的作用,但有考生以《此时有声胜无声》为题,对中国传统的“沉默是金”作反驳。
作者巧妙地对白居易《琵琶行》中诗句“此时无声胜有声”进行反用,既彰显了文化底蕴,又显示了作者的机智。
7.设置意象。
如《走过一路泥泞》。
如2017年浙江卷《听泉》,用“泉”象征人们内心那种对民族、对他人、对生命的关怀,来说明人文对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