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力及空气浮力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13
大气压浮力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大气压浮力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大气压力的性质及其对物体的浮力产生的影响;2. 掌握利用大气压力产生浮力的实验方法;3. 分析实验结果,并探讨与理论值的偏差产生的原因。
实验器材:1. 一个圆柱形透明容器;2. 一根塑料管;3. 一块胶皮膜;4. 一张纸;5. 一本厚书。
实验步骤:1. 将圆柱容器内充满水,确保不留空气。
2. 将纸张平放在容器上方,然后用塑料管轻轻将胶皮膜压在纸张上,使气密封闭。
3. 将书平放在胶皮膜上方,然后用手按住书,减小胶皮膜面积,使其与容器内的水产生浮力。
4. 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胶皮膜上方的部分水形成一个凸起。
5. 可以用手指轻轻触碰这个凸起的水面,可以明显感觉到水面的弹性。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可以发现胶皮膜上方的凸起部分是由于大气压力在水面上产生的浮力所导致的。
当手指触碰到凸起的部分时,可以明显感受到水面的弹性。
实验原理:浮力是由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上升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液体的密度和被浸没物体的体积有关。
在本实验中,胶皮膜上方的凸起部分的浮力来源于大气压力在水面上的作用。
大气压力对水面产生的压力使得水面产生一个向上的力,从而形成浮力。
当手指触碰到凸起的部分时,可以明显感受到水面的弹性。
实验分析:根据理论计算,大气压力对水面的压强大约为10^5Pa,因此,在实验中产生的浮力应该与这个数值相当。
然而,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的偏差,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不精确或设备问题造成的。
此外,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控制其他因素,如水面的平整度和温度等,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大气压力对水面产生浮力的作用。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进一步优化实验方法和控制实验条件,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也通过实验观察到了水面的弹性,加深了对浮力的理解。
这对我们进一步探索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和浮力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压强、浮力单元复习一、学习要求:压强的基本概念复习液体压强的公式及其应用复习大气压强的测量及相关复习浮力的基本概念复习阿基米德原理及浮力的计算复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复习二、要点揭密1.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支承面相垂直.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支承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的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面,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3)单位:如重力、摩擦力等其他力的国际单位一样,是N.(4)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2.压强(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2)计算公式: p=F/S上式为压强的定义公式,可普遍适用于固体、液体以及气体,式中F为压力,单位用N;S为受力面积,单位用m2,p即为压强.(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Pa.1Pa=1N/m2它表示每m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4)在生产和生活中,如果要减小压强,可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如果要增大压强,则可以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但从实际出发,压力大小往往是不可改变的,则减小压强应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应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3.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3)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ρgh式中ρ为液体密度,单位用kg/m3;g=9.8N/kg;h是液体内某处的深度,单位用m;ρ为液体压强,单位用Pa. 由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ρ、深度h有关,跟液体重、体积、容器形状、底面积大小等其他因素都无关.由公式p=ρgh还可归纳出:当ρ一定,即在同一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成正比;在不同的液体中,当深度h相同时,液体的压强p与液体密度ρ成正比.(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如果只装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船闸、锅炉水位器、马路涵洞等就是连通器原理的应用.4.大气压强(1)产生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能流动,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1atm=76cmHg=1.013×105Pa。
【化学知识点】空气的八个作用
1、空气能助燃;
2、空气是地球上的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3、空气有压力;
4、空
气有浮力;5、大气能阻挡来自宇宙空间的各种射线;6、来自宇宙中的陨石与流星大多数
进入大气层后也被熔化;7、大气还使我们能生活在即不太冷又不太热的环境中;8、空气
是宇宙排列物质的空间。
空气,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混合气体,因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
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
而成。
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的体积分数约为0.934%,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4%(2021年数据),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的体积分数约为0.002%。
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直到后来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
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又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空气里还有氦、氩、氙等稀有气体。
在自然状态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空气中的氧气对于所有需氧生物来说是必须的。
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绿色植物
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
此外绿色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空气几乎是
所有植物所需二氧化碳的唯一来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外表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 P=F/s,式中 p 单位是:帕斯卡, 1 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2是 1m 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 ;5.增大压强方法: (1)S 不变, F 增大; (2)F 不变, S 减小; (3) 同时把 F↑, S ↓。
而减小压强方法那么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8.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 P=ρ液 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 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 m。
〕10.液体压强公式: P=ρ 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
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
1 标准大气压=× 105帕 = 76 cm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15.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流 體 力 學流體靜力學(流體的靜力平衡)浮 力水的壓力 表面張力(存在液體表面的線張力)液壓機毛細現象流體動力學大氣壓力命題焦點9.1→靜止流體的壓力090101流體的作用力1. 何謂「流體」?──可以流動,隨容器改變其形狀的物質,包含液體與氣體。
流體(fluid )A fluid is a collection of molecules that are randomly arranged and held together by weak cohesive forces and by forces exerted by the walls of a container. 2. 流體力學的分類:(1)流體靜力學:研究靜止流體的壓力與平衡問題。
(2)流體動力學:研究運動中流體其壓力、速度與受力之關係。
※所謂『靜止』是指巨觀狀態下的靜止,在微觀世界中,只要不是溫度絕對零 度,分子一定會運動。
3.力學分析三步驟:(1)選擇適當的受力物 (2)分析受力﹐畫出力圖(3)分析力造成何種結果﹐列方程式 4.本章會學到四個力或力的衍生物理量:(大氣)壓力; (液體)壓力; 浮力; 表面張力。
090102壓力(Pressure)1、壓力的定義:單位面積上所受的正向力 F P A= 平均壓力 某點壓力 意義 單位面積上的正壓力某一點上的壓力F P =F 2. 標準單位(SI 單位): 2Nm=牛頓平方公尺 = Pa (帕斯卡)3、壓力的來源: 種 類 氣體壓力 氣體壓力 液體壓力 來 源 氣體的重量 氣體的碰撞 液體的重量 章 別 第九章 第十一章 第九章 類 別大氣壓力密閉容器內的氣體壓力水壓/液壓4.腦筋急轉彎:什麼力不是力?5.壓力的方向性──純量還是向量?090103 靜液體的壓力1、靜「液」體的壓力公式:(氣體不適用)版本 國中版高中版公式 P hd =P hdg =或g P h ρ=單位 公斤重/平方公尺牛頓/平方公尺備註d 或ρ:液體的密度 h :距液面的深度2.加速坐標系中距液面h 處的壓力P g 'h ρ=(1)加速度為a u :P=ρ(g +a)h (2)加速度為a v :P=ρ(g -a)h(3)加速度為a s 或a t :P=h3.靜液體的特性:(1)在靜止的液體中,某一點受各方向的壓力相等(2)在靜止液體中,距液體表面等深度的各點,壓力相等【口訣】:同一種液體,同一高度,壓力相同 4.進階思考: 三容器在桌面造成的壓力何者最大?三容器內的液體在容器底部造成的壓力何者最大? 容器甲及丙對水的力為何?命題焦點9.2→大氣壓力090201大氣壓力:1、壓力的來源:種類氣體壓力氣體壓力液體壓力來源氣體的重量氣體的碰撞液體的重量章別第九章第十一章第九章類別大氣壓力密閉容器內的氣體壓力水壓/液壓【進階思考】:用容器裝入大氣,裝之前是大氣重量造成的壓力,裝入容器以後是碰撞造成的壓力,之間如何轉換?2. 大氣壓力的量度──托里切利實驗基本原理:大氣重量所造成的壓力 =水銀柱的重量所造成的壓力【進階討論】:托里切利真空中含有少量的汞蒸氣。
云是通过什么方式在天空中漂浮
云在天空中漂浮的原理主要是由于大气压力和浮力的作用。
具体来说:
1. 大气压力:大气压力是大气层对地面或物体产生的压力。
在地球大气层的底部,压力较大,而随着高度的增加,压力逐渐减小。
在离地面较高的地方,大气压力较小,因此云能够在大气压力较小的区域漂浮。
2. 浮力:浮力是指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当云形成时,水滴或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大的云滴或冰晶。
由于云滴或冰晶的密度小于周围空气的密度,因此它们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作用。
当浮力大于云滴或冰晶的重量时,云就能够漂浮在空中。
3. 气流:气流是大气中气体的流动。
当气流上升时,它将云托起,使云能够在空中漂浮。
此外,气流还可以影响云的移动和形状。
综上所述,云在天空中漂浮主要是由于大气压力和浮力的作用。
大气压力较小的区域使得云能够漂浮,而浮力则使
云滴或冰晶能够克服自身重量。
气流可以影响云的移动和形状,但不是云漂浮的主要原因。
大气压强小实验江苏潘富海地球周围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是有压强的,这个压强我们把它叫做大气压强。
认真做一做下面的实验,就会体验到大气压强是确实存在的。
一、倒不满水的杯子实验器材:玻璃杯1个细长颈玻璃瓶1个水实验步骤:1.将瓶子里加满水。
2.把玻璃杯倒扣在瓶口上。
3.把瓶子与玻璃杯同时倒置过来后,把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水从瓶中流入玻璃杯里了吗?水会从玻璃杯里溢出来吗?图1 4.向上提一下瓶子,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的水面时,瓶子中的水又会流入到杯子里一些,直到玻璃杯里的水没过瓶口时,瓶子里的水就会停止流出。
(如图1所示)实验现象:当瓶口在玻璃杯中水面的上方时,瓶子里的水就会流入到玻璃杯里,只要瓶口低于玻璃杯口边缘的高度,玻璃杯里的水就不会倒满。
现象解释:装满水的瓶子倒置时,水会从瓶子里流入到玻璃杯里,在玻璃杯里的水没过瓶口时,瓶中的水再流出,瓶内气体的压强会小于大气压强。
当瓶内气体的压强与瓶内水柱的压强之和等于大气压强时,瓶内的水便不再流动;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水面时,空气由瓶口进入瓶内,瓶子里的水又会流出来,直到瓶口再次被玻璃杯内的水没过,瓶内的水又会停止流动。
二、压住筷子的报纸实验器材:卫生筷1双报纸1张实验步骤:1.把卫生筷放置在水平桌面的边缘,使筷子粗端在桌面上,细端约三分之一的长度露在桌外。
(如图2甲所示)甲乙图22.把报纸折叠成两层后平铺在桌面上,用手压报纸,把报纸与桌面间的空气尽量压出,使报纸与筷子接触处的缝隙越小越好,最后报纸展平并压实在桌面上。
3.用手掌或其它较硬的杆状物迅速击打卫生筷露在桌面的部分,卫生筷就会被折断。
(如图2乙所示)现象解释:报纸被压实在桌面上时,报纸上面整个面都与空气接触,而报纸下面只有一部分与空气接触。
当击打筷子时,筷子对报纸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会使筷子处的报纸突然向上移动,报纸向上移动的越快,进入报纸下面的空气速度就会越大,而这时报纸上面的空气几乎是不动的,这样报纸下面的气体压强就会比报纸上面的气体压强小,再加上报纸的面积又比较大,所以报纸会受到一个向下的很大的气体压力,这个压力会把筷子在桌面上的部分牢牢的压在桌面上,当有外力击打筷子露在桌面外的部分时,筷子就会断裂。
八年级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
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1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ρ液<ρ物>ρ物ρ液>ρ物(3)、说明: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浮= G则:ρ液V排g =ρ物Vgρ物=( V排/V)?ρ液= 2 3ρ液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浮= G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空气浮力知识点归纳总结空气浮力是指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向上的力,这种力是由于物体所受到的空气的压力产生的,导致物体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浮力。
空气浮力是一种非接触力,它不需要与物体直接接触就可以产生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物体都受到空气浮力的影响,比如气球、风筝等。
二、空气浮力的原理1. 阿基米德原理空气浮力的产生是由阿基米德原理所解释的。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在一个静止的不可压缩流体中,被浸没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斥的流体的重量。
在空气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由于其排斥的空气所产生的,这个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有关。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空气时,其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物体将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空气时,其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物体将浮起。
2. 空气的压力空气浮力的产生与空气的压力有关。
在大气中,由于空气的重力作用,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当物体置于不同高度上时,受到的空气压力也不同,由此产生了浮力。
在大气中,物体受到的压力主要包括大气压力和动压力。
大气压力是由于大气的重力作用所产生的,而动压力是由于空气的流动所产生的。
这两种压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了空气浮力。
三、影响空气浮力大小的因素1. 物体的体积空气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通常情况下,体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大,而体积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对较小。
这是因为体积大的物体所排斥的空气量较多,从而受到的浮力也相对较大。
2. 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密度也是影响空气浮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密度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对较大,密度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对较小。
这是因为密度小的物体所排斥的空气量相对较大,而密度大的物体所排斥的空气量相对较小。
3. 空气的密度和压力空气的密度和压力也是影响空气浮力大小的因素。
当空气的密度和压力增大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也相应增大;当空气的密度和压力减小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也相应减小。
在不同的高度和气压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也不同。
四、应用与实例1. 气球的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浮力的原理来实现飞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