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护理培训课程
- 格式:docx
- 大小:802.12 KB
- 文档页数:3
母婴护理课程教学大纲引言:母婴护理课程旨在帮助准父母和新父母获得关于婴儿护理、喂养和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本教学大纲将详细介绍母婴护理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以及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重点和教学方法。
一、课程目标A. 帮助准父母和新父母了解婴儿基本需求以及照顾和照料婴儿的技巧。
B. 提供关于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辅食添加等方面的科学指导,培养正确的喂养习惯。
C. 介绍新生儿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知识,帮助家长掌握监测婴儿成长的方法,并了解纠正常见异常情况的技巧。
D. 培养家庭与医护机构等资源协作的观念,以利于婴儿的全面发展和最佳护理。
二、课程内容A. 婴儿的基本需求1.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行为表现2. 婴儿的触觉、听觉和视觉发展3. 婴儿的睡眠和休息需求4. 维护婴儿个人卫生的方法和步骤B. 婴儿的喂养1.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科学方法2. 人工喂养的准备和技巧3. 辅食添加的时机、方式和注意事项C. 婴儿的健康管理1. 婴儿的生长曲线及其监测方法2. 常见疾病预防和常识3. 婴儿的常见异常情况和处理方法D. 亲子互动和早期教育1. 婴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互动2. 婴儿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3. 帮助婴儿养成良好习惯及培养独立性三、学习重点和教学方法A. 学习重点1. 掌握基本的母婴护理技巧和知识2. 理解婴儿的生长和发展规律3. 培养正确的喂养和护理习惯4. 了解并处理婴儿常见问题和异常情况B. 教学方法1. 前期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和多媒体展示,向学员介绍相关知识和技巧。
2. 实践操作:通过实操课程,让学员亲自体验并掌握母婴护理技能。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员掌握处理常见问题和异常情况的方法。
4. 互动讨论:组织学员之间分享经验和交流,提高互动和学习效果。
结论:母婴护理课程的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准父母和新父母掌握婴儿基本需求、喂养和健康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积极参与课程,学员将能够更好地照料和照顾婴儿,并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x母婴护理教案课程名称:1+x母婴护理
课程目标:
1. 掌握母婴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了解新生儿和产妇的生理特点和护理需求
3. 培养学员的责任心和爱心,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课程大纲:
第一章:母婴护理基础知识
1. 母婴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新生儿和产妇的生理特点
3. 母婴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第二章:新生儿的护理
1. 新生儿的喂养和哺乳技巧
2. 新生儿的日常护理
3. 新生儿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第三章:产妇的护理
1. 产后的生理变化和恢复
2. 产后的饮食和营养
3. 产后的心理调适和情感支持
第四章:母婴健康管理
1. 预防接种和儿童保健
2. 母婴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3. 母婴运动和健身指导
教学方法:
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图示、视频等形式,使学员全面了解母婴护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操作、案例分析等形式,使学员熟练掌握母婴护理的操作技巧。
3.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课程评估:
1. 课堂表现:观察学员的课堂参与度和实践操作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作业完成情况: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员对母婴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母婴护理师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目标母婴护理师是负责新生儿和婴儿的日常护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其工作内容包括喂养、洗澡、更换尿布、安抚、监测婴儿的生长发育等。
母婴护理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完成婴儿的生活和健康护理工作。
本培训计划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培训课程,帮助学员掌握母婴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母婴护理师。
二、培训内容1.基础理论课程(1)母婴护理基础知识(2)新生儿生理特点与护理(3)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4)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5)新生儿早期发育的研究2.实践技能训练(1)新生儿护理器械的使用与新生儿常见护理技能(2)新生儿喂养、洗澡、更换尿布等日常护理技能(3)新生儿护理中的急救技能培训(4)新生儿常见疾病监测与处理3.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1)新生儿心理特点与认知发展(2)有效的沟通与协调能力(3)婴儿安抚技能4.职业道德与规范(1)母婴护理师的职责与规范(2)与家庭成员的合作与沟通(3)卫生管理与安全意识三、培训方法1.理论课程采用课堂授课的形式,结合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由专业的母婴护理师和医学专家担任讲师,保证理论知识的全面传授。
2.实践技能训练设置实验室和实训场地,结合模拟患者和真实病例,通过师傅示范、学员模仿、反复练习,使学员掌握必备的护理技能。
3.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开展角色扮演、心理剧等教学活动,帮助学员了解婴儿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并提高他们的沟通技能。
四、培训时间与周期本培训计划为期3个月,每周培训5天,工作日为培训时间,每天8小时,即每周40小时的培训时长。
五、培训考核与评价1.课程结业考试学员需要参加培训结束时的理论与实践考试,通过考核才能取得母婴护理师培训结业证书。
2.实习实训评价学员需要完成规定的实习实训任务,由导师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3.综合评价学员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实践技能、成绩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优秀者将获得培训结业证书。
一、课程名称:母婴护理实训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母婴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学生能够掌握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方法。
- 学生能够熟悉产妇的产后护理要点。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新生儿的脐带护理、洗澡、换尿布等日常护理操作。
- 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产妇的产后生理和心理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母婴护理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母婴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新生儿的日常护理- 脐带护理- 洗澡- 换尿布- 新生儿抚触3. 产妇的产后护理- 产后生理护理- 产后心理护理- 产后营养指导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通过观看母婴护理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母婴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2. 讲授:- 讲解母婴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介绍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示范:- 教师现场演示新生儿的脐带护理、洗澡、换尿布等操作。
4. 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1. 复习:- 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讲授:- 讲解产妇的产后护理要点。
- 介绍产后生理和心理问题及处理方法。
3. 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母婴护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 模拟演练:- 学生模拟产妇和新生儿,进行产后护理操作演练。
5. 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实训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母婴护理基本概念和原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进行新生儿日常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对产妇产后护理要点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母婴护理相关教材和资料。
2. 模拟新生儿和产妇的道具。
3. 母婴护理操作视频。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训,学生能够掌握母婴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母婴护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母婴护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新生儿和婴儿的护理技能和知识,帮助他们成为专业的母婴护理人员。
该课程将介绍基本的婴幼儿护理原理和实践技巧,涵盖婴儿健康、喂养、卫生和发育等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目标1.了解婴儿的生长和发育规律,掌握婴儿护理的基本原则。
2.掌握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掌握婴儿喂养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
4.学习基本的婴儿卫生保健知识,包括洗澡、更换尿布等。
5.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沟通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婴儿的异常情况并与父母沟通。
三、课程内容1.婴儿生长和发育- 婴儿各阶段生长发育特点- 婴儿的运动发展- 婴儿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2.婴儿护理原则- 温度调节和防护- 规律作息的养成- 婴儿的安抚技巧3.婴幼儿常见疾病- 婴幼儿感冒和发烧的处理 - 婴儿腹泻及其护理- 婴儿湿疹的防治- 婴幼儿口腔卫生4.婴儿喂养- 母乳喂养的基本技巧- 人工喂养的准备与操作- 婴儿辅食逐渐添加- 防止婴儿吮吸指头习惯5.婴儿卫生保健- 婴儿皮肤护理- 婴儿口腔卫生- 洗澡和更换尿布的正确方法6.观察与沟通- 观察婴儿的异常表现- 与父母的有效沟通四、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通过讲解婴儿护理的知识点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层次思考和交流。
4.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婴儿护理的实践操作,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5.模拟演练:通过模拟婴儿护理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
五、考核方式1.期中考试:设立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实践操作:考核学生通过婴儿护理实践操作的能力。
3.课堂表现:考核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4.论文撰写:鼓励学生针对特定课题撰写婴儿护理方面的论文,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1.主教材:《婴儿护理教程》2.参考资料:- 《婴儿护理实用手册》- 《婴儿喂养与护理宝典》- 《母婴保健手册》- 网络相关文章及研究报告七、教学评价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婴儿护理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并且能够在实践中把握婴儿的需求,并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婴儿护理小儿推拿(母婴护理培训)一、教学内容1. 婴儿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喂养、洗澡、换尿布、婴儿按摩等。
2. 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手法,包括头面部、颈部、背部、四肢等部位的推拿操作。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婴儿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婴儿的基本护理工作。
2. 使学生了解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手法,能够运用推拿手法缓解婴儿的不适。
3. 培养学生对婴儿的爱心和耐心,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儿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手法。
难点:小儿推拿的操作技巧,婴儿护理中遇到问题的应对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婴儿护理模拟人、小儿推拿模型、教学视频、PPT等。
学具:笔记本、笔、推拿按摩油或乳液。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婴儿护理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婴儿护理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婴儿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喂养、洗澡、换尿布等。
讲解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手法。
3. 示范与练习:教师演示婴儿护理和小儿推拿的操作,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操作技巧。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婴儿护理基本原则和方法2. 小儿推拿基本原理和常用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出婴儿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简要说明其重要性。
答案:婴儿护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保持清洁、保暖、舒适和安全。
方法包括喂养、洗澡、换尿布等。
这些原则和方法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婴儿的健康和舒适。
2. 作业题目:请描述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手法,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答案: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按摩婴儿的身体部位,刺激其经络和穴位,以达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常用手法包括推、揉、摩、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学生是否掌握了婴儿护理和小儿推拿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拓展延伸:1. 深入了解婴儿心理和生理特点,提高婴儿护理的质量。
母婴护理师培训教程1、母婴护理师应具备的素质母婴护理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比如诚实守信,勤奋上进,有耐心和细心,能承受压力,有团队精神,还要具备服务意识,了解社会文化知识,遵守法律,崇尚爱心,善待年老和脆弱人群,能和孕妇及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沟通。
2、母婴护理师培训要点(1)体质观察与技能:注意监测孕妇的身体状况,如体重、血压、体温等,要求母婴护用护者熟练掌握影响生育健康的乳房检查技术、分娩准备技术、胎心率、宫内监测技术和早期新生儿护理技术等;(2)营养学:了解哺乳期妇女的营养需求,学习母婴护理师的营养知识,学习产后恢复理论知识,护士可以提供哺乳期妇女饮食改善建议,以提高妇女和婴儿的营养状况;(3)新生儿的护理:要求母婴护理师学会基本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比如急救、助产术等,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及发育。
(4)母乳喂养:为了帮助母亲恰当\u201c喂养\u201d婴儿,母婴护理师要让孕妇切实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正确了解并掌握母乳按摩气包及诱导技术,对婴儿情绪进行有效疏导。
3、学习母婴护理师的技能(1)急救技能:学习急救课程,掌握紧急处理临床病例的基本常识,母婴护理师要熟悉认识孕期和分娩期的急救技能。
(2)心理技能:了解哺乳期妈妈的心理特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情,帮助妈妈应对分娩的压力,促进母婴健康。
(3)护理技能:学习护理孕产妇,掌握症状、风险及危险因素识别、诊断分析、预防护理、管理护理技能,要求护士可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采取合理护理管理。
4、如何顺利通过母婴护理师资格考试(1)理论学习:要求考生掌握全面的母婴护理师培训知识,包括孕产期管理学、护理学、新生儿及婴幼儿护理、母乳喂养等;(2)做好准备工作:充分掌握和理解考核要求,了解母婴护理师专业能力考核的考核内容,以此结合自身制定准备考试计划,提高考试成绩;(3)制定训练计划:考前要进行充分的实操演练,坚持实操训练,加深对学习成果的记忆,做到知识灵活运用,提高临床护理技能;(4)考前终极复习:结合个案和病例,复习母婴护理师考核内容,针对性练习究竟护理技能,。
母婴师培训目标和计划一、培训目标1.了解母婴的基本知识:母婴健康知识、营养知识、生长发育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等。
2.掌握基本的母婴护理技能:包括婴儿喂养、洗澡、抚触、睡眠等护理技能,以及产妇的产后恢复护理。
3.学习基本的心理护理:学会理解婴儿的行为和情绪,能够有效沟通与婴儿,提供良好的心理护理。
4.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包括责任心、耐心、细心、亲和力等职业素养,以及应急处理能力、沟通技巧、协调能力等工作技能。
二、培训计划1.理论课程:(1)母婴健康知识:包括孕期保健、产后护理、婴幼儿常见疾病防护等。
(2)营养知识:包括孕期和产后饮食、母乳喂养、婴幼儿辅食营养等。
(3)生长发育知识:包括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各阶段的发育指标和注意事项等。
(4)心理健康知识:理解婴幼儿的心理特点、情绪表达和行为发展,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2.实践课程:(1)婴儿护理:学习婴儿的洗澡、喂养、换尿布、抚触等基本护理技能,并在实践中熟练掌握。
(2)产妇护理:学习产后产妇的身体恢复护理,如乳房按摩、腹部按摩、阴道恢复等。
(3)心理护理:通过观察实习、模拟场景等方式,学习如何理解婴儿的情绪和行为,并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
3.技能练习:为了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培训中还将进行婴儿护理、产妇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技能练习,加强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
4.案例分析:培训中将结合真实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帮助学员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核评价:通过知识测试、实践技能考核、综合评价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价,确保其母婴护理的能力和素养得到提升。
6.实习锻炼:为了让学员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培训结束后还将安排实习锻炼,让学员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实践应用所学内容。
7.持续跟踪:母婴护理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培训结束后,还将建立学员档案,进行持续跟踪指导,确保他们在工作中能够不断成长和进步。
以上就是母婴师培训的目标和计划,通过系统的学习,实践和考核,帮助学员全面掌握母婴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其从业能力和素养,为他们在母婴服务领域的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带教式母婴护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母婴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孕期保健、分娩护理和产后恢复等方面的内容。
2. 学生能够了解新生儿的特点和护理要求,掌握新生儿日常护理的基本技能。
3. 学生能够掌握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和技巧,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孕期自我护理和保健,为母婴健康提供支持。
2.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操作,包括洗澡、换尿布、拍嗝等。
3.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并能够解决常见的问题和困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母亲和新生儿的关爱意识,增强责任感和同情心,尊重生命,珍爱家庭。
2. 学生通过学习母婴护理知识,增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带教式母婴护理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学生处于青春期,对家庭和亲情有较强的感悟,有利于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以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母婴护理基础知识- 孕期保健:孕期营养、运动、心理调适、定期检查等。
- 分娩护理:分娩过程、产程分期、分娩方式、无痛分娩等。
- 产后恢复:产后生理变化、康复锻炼、心理调适、母乳喂养等。
2.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常见生理现象等。
- 日常护理:洗澡、换尿布、拍嗝、新生儿抚触等。
- 常见问题及处理:新生儿黄疸、湿疹、脐炎等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3. 母乳喂养- 母乳的好处:营养、免疫、情感交流等方面的优势。
- 喂养技巧:正确含接、姿势、拍嗝、挤奶和储存等。
- 常见问题及解决:乳头疼痛、乳腺炎、奶量不足等问题的处理。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母婴护理基础知识,包括孕期保健、分娩护理和产后恢复。
母婴专业培训课程
母婴专业培训课程是指为了提升母婴护理人员的技能和知识而设立的培训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母婴护理人员更好地照顾婴儿和孕妇,提供专业的母婴护理服务。
母婴专业培训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婴儿护理:包括婴儿喂养、换尿布、洗澡、安抚等基本护理技巧。
2. 婴儿健康与发育:了解婴儿的生理发育过程,学习如何观察婴儿的身体状况,提前发现和处理常见的健康问题。
3. 孕妇护理:包括孕期饮食、运动、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孕期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
4. 婴幼儿心理发展:学习婴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规律,以及如何通过游戏和互动促进婴幼儿的全面发展。
5. 母乳喂养:学习母乳喂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解答母乳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6. 婴儿疾病与急救:了解常见的婴儿疾病,学习基本的急救技能,提高处理急救情况的能力。
7. 家庭护理与家庭教育:掌握给予家庭综合护理建议的能力,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母婴专业培训课程可以由相关机构、医院、学校或专业培训机构提供。
参与培训的人员可以是已经从事母婴护理工作的人员,也可以是想要进入母婴护理行业的人员。
母婴护理国家级课程
国家级的母婴护理课程是指在国家层面上推出并认可的母婴护理培训课程。
这样的课程通常由专业的机构或组织负责开展,目的是提高母亲和护理人员对于婴儿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新生儿及其母亲得到良好的护理与照顾。
国家级母婴护理课程通常涵盖以下内容:
1. 产前护理:如营养指导、产妇保健、孕期体验等;
2. 产后护理:如乳房护理、婴儿喂养、婴儿健康知识等;
3. 新生儿护理:如婴儿换尿布、洗澡、睡眠等;
4. 婴儿安全:如预防意外伤害、如何正确用品护理等;
5. 母婴互动:如母亲和婴儿的情感沟通、亲子关系发展等。
国家级母婴护理课程注重专业性与科学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员了解和掌握关于母婴护理的最新知识和技能。
毕业后,学员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证书,成为合格的母婴护理人员,能够为母婴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母婴护理又称"月嫂",当今社会家庭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有着高专业知识与传统经验并存的职业月嫂,受到不少孕产家庭的追捧。
现代孕产市场呼唤着,职业月嫂,不论你年龄大小,只要技能在身,月薪直追白领。
家庭妇婴护理期盼着专业助理员,只要用心服务,掌握技能,就业无忧。
下面就让姆爱佳产后健康管理中心为您简单讲解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宝宝护理内容:
1、入住儿科专家对宝宝进行健康评估;
2、专业护理团队24小时一对一提供各项照护服务;
3、每日为宝宝沐浴抚触被动操,并做眼耳鼻、脐部、臀部、皮肤特别护理;
4、观察宝宝黄疸、发烧、腹胀、腹泻等症状,发现异常情况协助送医就诊;
5、宝宝啼哭、睡眠观察,帮助宝宝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并根据需要为宝宝调整正确的睡姿;
6、根据指定的喂养方案,为宝宝进行科学喂养,每次吃奶后正确拍嗝,减少溢奶、呛奶的发生;
7、宝宝红臀、湿疹时措施护理;
8、俯卧抬头、精细动作训练、听力训练、触觉训练等,锻炼早期感觉统合教育等。
妈妈产后护理内容:
1、伤口观察,包括剖宫产后的腹部切口和平产后额会阴侧切伤口。
2、生命体征的监测,每日测量体温、体重、血压等情况并做好记录,入住第一周提供擦身服务及协助绑腹带。
3、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的指导。
4、每日护士、妇产科医生查房,观察伤口愈合、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
5、高级营养师根据产妇身体状况随时调配月子餐,每日菜单不重复,保证营养素综合全面,真正现烧,一日6餐,3正餐,3点心。
6、产后抑郁疏导,体型恢复及训练,根据产妇不同阶段提供包括乳腺疏通、肩颈舒压、足浴暖宫、利水排毒、产妇泰式洗头,免费洗衣服(内衣内裤除外)。
7、指导产妇为宝宝做SPA,被动体操和各种功能训练。
姆爱佳产后健康管理中心于2011年成立,总部位于国际创新之都——合肥,是安徽省专业从事产后健康管理连锁运营的机构,为产后妈妈提供产后恢复,体质调理,科技美肤等一站式产后恢复服务。
7年的市场历练实践累积经营管理经验,近千位理疗技师,专家老师超过百人,为加盟门店运营管理提供标准化操作程序,方便加盟门店复制姆爱佳产后健康管理中心的成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