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题目
- 格式:docx
- 大小:18.65 KB
- 文档页数:4
2015年高考作文最新猜想1作文辅导0413 16512015年高考作文最新猜想120、作文(60分)题目:《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请以其中的一个方面为话题行文,题目自拟,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字数800字以上。
一、题目解读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
圣人训。
】《弟子规》是从《论语?学而篇》所摘录出来的,完完全全都是儒家它的经典重要所在。
此地讲的‘圣人训’,我们狭义的来讲,可以说就是孔老夫子;广义来讲,我们都晓得凡是古圣先贤、列祖列宗,只要他们有好的典范,他们有立教于后世的,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我们都可以称为训诲、训勉。
所以我们此地所讲的,它是有范围的,所指的圣人是指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孔夫子他教我们应该如何从家庭、从自身做起。
【首孝弟。
次谨信。
】首先,最重要的我们要明了要从‘孝弟’着手。
我们都晓得,我们的身体是来自父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我们既然已经深深的明白,我们是从父母那里所来,我们就应该要知恩感恩。
能知恩感恩,这个孝心才会生得起来。
我们看看这个“孝”字。
孝,从它的造字由来,是一个“老”字,再一个儿子的“子”,也就是指儿子背负父母,背负年纪大的父母。
它告诉我们一个意义,就是代代相传。
我们要代代相传,我们就要效法父母,我们就要照顾父母,我们就要孝顺父母。
能孝顺父母,我们才能禀承父母的志节、父母的志向。
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也应该好好去落实,这样才能代代相传。
而不是我们现在当今人所感慨的是一代不如一代。
智慧树知到弟子规与人生修炼全部章节满分答案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对应章节绪论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2-10 23:59题目数 6总分数 12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12第 1 部分总题数:61【单选题】(2 分)《大学》的第一句是:( C )。
A.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B.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C.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D.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2 分2【单选题】(2 分)《道德经》作者是( B )。
A.孔子B.老子C.庄子D.墨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2 分3【单选题】(2 分)《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哪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 A )A.儒家B.道家C.法家D. 儒家和道家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2 分4【单选题】(2 分)菜根谭的作者是( B )A. 于孔兼B. 洪应明C.陆羽D.老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2 分5【单选题】(2 分)“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中的“首”的意思是:( C )。
A.点头B. 量词,指诗和歌C. 第一重要D.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2 分6【单选题】(2 分)首孝弟的下一句是:( A )A. 次谨信B. 泛爱众C. 圣人训D. 则学文正确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2-10 23:59题目数 8总分数 16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16第 1 部分总题数:81【单选题】(2 分)入则孝第一句话是( A )。
A.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B.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C.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D.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2 分2【单选题】(2 分)“业无变”的上一句是( A )。
小学生国学智力竞赛:题目及答案竞赛题目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六书”之一?A. 点B. 横C. 竖D. 撇2.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的下一句是什么?3. 以下哪个是《论语》中孔子的名言?A.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B.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C.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D. 所有选项都是。
4. 请问《弟子规》是由谁编写的?A. 孔子B. 孟子C. 诸葛亮D. 朱熹5.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诗经》?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D.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填空题1. 《大学》中提出,“所谓修身在于正其心者,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 《道德经》中提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 《庄子》中,“逍遥游”篇提到,“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 《增广贤文》中,“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 《中庸》中,“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答案选择题1. A. 点2. “苟不教,性乃迁。
”3. D. 所有选项都是。
4. C. 诸葛亮5. C.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填空题1. “正其心”2. “上善若水”3.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希望这份竞赛题目及答案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国学问答一千题1、《弟子规》的作者是谁?答:清朝李毓秀。
2、《弟子规》分为哪几部分?答:《弟子规》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五部分。
3、《弟子规》出自哪里?答:《弟子规》是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编纂而成。
4、《弟子规》的编纂特点是什么?答:三字一句,两句一韵。
5、《弟子规》所讲的“弟子”指谁?答:指圣贤人的学生。
6、“弟子规,圣人训。
”中的“圣人”指谁?答:指至圣先师孔子。
7、“泛爱众,而亲仁。
”中的“仁”指什么?答:指道德品格高尚的人。
8、“父母呼,应勿缓。
”下两句是什么?答:父母命,行勿懒。
9、用《弟子规》中的句子回答: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兄弟姐妹?答: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10、《弟子规》中关于惜时的是哪几句?答: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11、《弟子规》原文中说“做人最要紧的是道德、学问、才干、本领,这些比不上人家,就要不断勉励自己,迎头赶上”的是哪几句?答: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12、“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什么?答:精力有余,时间充足,应该多读书多学习。
13、《弟子规》中是如何讲朋友相处之道的?答: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14、《弟子规》中讲跟人交往,礼尚往来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15、“无心非,名为错。
”下两句是什么?答:有心非,名为恶。
16、“读书法,有三到。
”是指哪三到?答:心到、眼到、口到。
17、《弟子规》中哪几句话告诉我们放置书籍,应当有固定的地方,读完之后,要放回原处。
这样便于查寻,节省时间和精力?答: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18、父母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当恭敬地聆听,这才符合《弟子规》中的哪两句?答:父母教,须敬听。
19、“勿践阈,勿跛倚。
”中的“阈”指什么?答:门槛。
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第一篇: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o o o • o o o 1.对“经典诵读”的理解正确的是:A.好文章B.名家名篇C.国学经典和名著经典2.“国学经典”的是指:A.只是指“三百千”。
B.只是指“大学”“中庸”。
C.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慧结晶的古书。
• o o o • o o o • o o o • o o o 3.提出“经典诵读”的依据:A.积累语言。
B.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C.弘扬世界优秀文化。
4.“经典诵读”的内容:A.表现智慧结晶的古书。
B.从古至今的名家名篇。
C.一切表现智慧结晶的书。
5.“经典诵读”的教学是指:A.让学生不加理解地随意诵读课文。
B.不需要老师讲解。
C.需要老师指导学生诵读。
6.“经典诵读”教学具体是:A.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诵读。
B.课外的自由诵读。
C.在老师指导下有理解、有步骤的诵读。
• o o o • 7.对“经典诵读”的目的理解比较正确的是:A.弘扬优秀文化。
B.为将来的写作服务。
C.弘扬核心价值观。
8.“经典诵读”有效的途径是:o o o o oA.单一的高声诵读B.不出声的静静默读C.多种形式的诵读D.有理解的诵读E.老师指导下的有意训练诵读第二篇:经典诵读试题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C)。
A、《论语》B、《庄子》C、《孟子》D、《大学》2.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A)。
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D、清洗毛笔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D)。
A、《周易》、《论语》、《孟子》、《大学》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D、门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弟子规》测试题目附答案《弟子规》测试题目(附答案)《弟子规》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弟子规》的测试题目,欢迎参考!《弟子规》测试题目一、把正确答案的的序号填在()里。
(每小题2分共10分)1、“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孙敬和苏秦B、李白和杜甫C、程颐和程颢D、毛泽东和周恩来2、“太祖兴,国大明”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
()A、李世明B、朱元璋C、赵匡胤D、成吉思汗3、“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话是说()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4、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A、宋国B、鲁国C、赵国D、楚国5、《弟子规》曰:“但力行,不学文。
任已见,昧理真。
”那你知道“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A、岳飞B、吕蒙C、杨六郎D、戚继光二、看拼音,选择正确的读音。
(每小题1分共10分)1、父母教,须jìng听A、敬B、近()2、出必告,fǎn必面A、反B、返()3、事虽小,勿shàn为A、擅B、善()4、兄道友,弟道gōng A、恭B、公()5、言语忍,fèn自泯A、愤B、忿()6、不如人,勿生qīA、气B、戚()7、闻yù恐,闻过欣A、誉B、誊()8、倘掩饰,增一gūA、姑B、辜()9、天同fù,地同载A、覆B、复()10、言不huì,色不媚A、炜B、讳()三、请给下列各句经文选择正确的理解。
(每小题2分共20分)1、同是人,类不齐。
()A、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
B、同样是人,种类不一样。
C、同样是人,类别不整齐。
2、果仁者,人多畏。
()A、真正品行高尚的人,人们都心存敬畏。
B、果敢仁义的人,别人都害怕。
C、果断仁慈的人,人们都害怕他。
经典诵读试题祁川中心小学经典诵读比赛试题一、背诵题目:高年级组1、《论语两则》以学而时习之开头的第一段(第3页)2、《长歌行》(第4页)3、《陋室铭》(第16页)4、《增范晔》(第18页)5、《少年中国说》(第26页)6、《饮酒》(第53页)7、《礼记》一则(第97页)8、《观沧海》(第121页)中年级组1、《凉州词》(第3页)2、《清明》(第5页)3、《竹枝词》(第8页)4、《乌衣巷》(第9页)5、《蝶恋花》(第15页)6、《天净沙。
秋思》(第22页)7、《元日》(第37页)8、《别董大》(第38页)低年级组1、《三字经》的人之初——名俱扬(第3页)2、《三字经》的昔孟母——老何为(第3页)3、《三字经》的玉不琢——宜先知(第5页)4、《弟子规》的弟子规——则学文(的41页)5、《相思》(第55页)6、《送别》(第54页)二、朗诵题目六年级:李莹《行行重行行》(第67页)冀喜红《梁甫吟》(第54页)王蕊妮《木兰辞》(第130页)齐家乐《少年中国书》(第26页)五年级:桑静《陋室铭》(第16页)冀妙《长歌行》(第4页)冀引香《少年中国说》(第26页)陈迎莉《马说》(第95页)四年级:何举《凉州词》(第3页)朱瑞兄《蝶恋花》(第49页)凡宝燕《后庭花》(第23页)马潇涵《水调歌头》(第87页)三年级:朱颖慧《小桃红。
江岸水灯》(第59页)马龙辉《踏莎行》(第126页)桑旭《一枝花。
咏喜雨》(第25页)马婷婷《蝶恋花》(第51页)二年级:何文强《相思》(第55页)祁洁《三字经》(第1页)祁东升《三字经》(第3页)一年级:靳旭冰《三字经》(第1页)朱亚辉《三字经》(第2页)樊宝丽《三字经》(第3页)三、智力测试题高年级组: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出自那首诗?(《长歌行》)2、《夸父逐日》出自什么?(《山海经。
海外北经》)3、学而不思则罔的下一句是什么?(思而不学则殆)4、吾尝终日而思矣的后一句是什么?(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精卫填海》出自什么?(《山海经。
《弟子规》试题1一、填空题1、父母呼()父母命()2、读书法有三到()信皆要3、用人物()倘不问()4、行高者()人所重()5、不力行()长浮华()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我知道“文房四宝”是指()①笔、墨、纸、尺②笔、墨、纸、砚③笔、墨、纸、电脑2、好朋友欺负了别人,我觉得他很厉害,在班级里告诉其他同学他有多厉害,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①人不安勿话扰②人不闲勿事扰③扬人恶即是恶3、圣人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①孝②谨③学4、“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是说()①要坚持锻炼身体②要注意天气的变化③子女要孝敬父母5、如果父母有过失,你会怎么做()①常悲咽②谏使更③谨为去6、现代教育中提倡的“赏识教育”是要求我们()①人有短切莫揭②人不安勿话扰③道人善即是善7、“勿厌故勿喜新”意思是说()①不要讨厌老朋友,不要喜欢新朋友。
②不要厌弃老朋友,只喜欢新交的朋友。
③新旧朋友都不交。
8、“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话告诉我们()①恩欲报怨欲忘②善相劝行皆建③报怨短报恩长9、“同是人类不齐”的意思是说()①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
②同样是人,种类不一样。
③同样是人,类别不整齐。
10、“读书法有三道”这“三到”是()①口、眼、手②心、眼、手③心、眼、口三、判断题(意思正确的句子后面打√,错误的句子后面打×)1、每天下课,我就喜欢和朋友一起捉弄同学。
()2、学习的时候,我们的书桌上一定要摆放整齐。
()3、父母叫自己的时候不用立刻答应,父母让你做的事也不需要马上去做()4、“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意思是说:对于食物可以挑食偏食,吃东西也要吃得很饱。
()5、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6、“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是说:正在读着这本书时就不要想着那本书,这本书还未读完就不要再读另一本书。
()7、“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是说: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不需要相互关心爱护和尊敬。
部编版2021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读《弟子规》节选,完成练习。
冠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②紧切。
置③冠服,有定④位,勿⑤乱顿,致污秽。
(注释)①冠:___________。
②俱:___________。
③置:___________。
④定:___________。
⑤勿:___________。
(译文)(出门)帽子要戴正,扣子要系好,袜子和鞋都要穿平整紧凑。
(在家)衣帽都要摆放好,各自都要有固定的位置,不要乱丢,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
[1]请根据译文内容,猜一猜加点字的意思,补全注释。
[2]这段话所讲的事情中,哪些你还没有做到呢?以后准备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理解。
陪客钮儿在家,有客访其父。
父适他往。
儿邀客入,请客上座,己在下位陪之。
客有问,则谨答之。
客去,儿送至门外。
及父归,以客所言,告之于父。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父适他往。
()A.合适B.恰好C.舒适[2]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________________3. 重点段落品析。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最后一句“取之,信然”的“信”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问之”,别人问王戎的是什么问题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给这篇文言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平台: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弟子规》(一)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学情分析:《弟子规》是我们行动的准则。
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
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
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
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让孩子们从小学习中国文化的精髓,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目标: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教学难点:在实践中体会诗文的含义。
一、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
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
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
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二、出示《弟子规总序》,不同形式读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1、听老师读,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自读,解决不认识的字。
3、同桌互读。
4、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孩子迅速熟读,背诵。
三、通过故事讲解内容: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
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
比如:孔子、孟子等。
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
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
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
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
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
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
谨:谨慎。
做事要慎重小心。
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
一年级必答题目
1、首孝悌的下一句是什么(次谨信)
2、父母命的下一句是什么(行勿懒)
3、父母教的下一句是什么(须敬听)
4、出必告的下一句是什么(返必面)
5、事虽小的下一句是什么(勿擅为)
6、物虽小的下一句是什么(勿私藏)
二年级必答题目
7、贻亲忧的上一句是什么(身有伤)
8、谏使更的上一句是什么(亲有过)
9、孝方贤的上一句是什么(亲憎我)
10、贻亲羞的上一句是什么(德有伤)
11、业无变的上一句是什么(居有常)
12、须敬听的上一句是什么(父母教)
选手抢答题
一年级:1、背诵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有余力则学问)
2、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
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用弟子规的话是什么说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班级抢答题
1、用弟子规的话说说古代人们是怎么对待去世的父母的(丧三年
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2、小明平时老是挨妈妈的责骂,所以他说妈妈不爱他了,他也不
爱妈妈了。
你能用弟子规的话来劝劝他吗(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3、小明总以为小孩子做的事都是小事没必要告诉家里人,所以无
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告诉别人,他这种行为对吗?请你用弟子规的话劝导他(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二年级:
1、弟子规是怎么教我们照料孝顺父母的(冬则温夏则清jìng 晨
则省昏则定)
2、父母亲有时也会犯错,请用弟子规的话来说说我们应该对待父
母亲的过错(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tà无怨)
班级抢答题
1、小明因为很喜欢哥哥的铅笔盒,就把藏起来留着自己用,他这
样做对吗?用弟子规的话说说你的根据(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2、小红的爸爸生病住院了,她一放学就陪伴在爸爸病床旁,还为
他买药端饭,有时担心中药太苦了,还要亲口尝尝,再端给爸爸喝。
你想用弟子规的哪句话来夸她(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3、小明双休日老是不声不响的到外面去玩,平常外出回家了,也
习惯不告诉家里人。
你认为他这样做对吗?弟子规是怎么教导我们的(出必告返必面)
4、小明在外面做了错事,可他又不好好听爸爸妈妈批评教育。
你想用弟子规的那句话来劝告他(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需顺承)
三年级:
1、用弟子规的话来说说是怎么对待兄弟间的财物和矛盾的(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fèn自泯mǐn)
2、用弟子规的话说说我们要怎么和长辈说话的(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3、弟子规是怎么教导我们做事的(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四年级
1、弟子规是什么教育我们做好个人卫生的(晨必盥guàn 兼漱口便溺niào
回辄zhé净手)
2、弟子规是怎么教我们养成良好的站姿和坐姿的(勿践阈yǜ勿跛bǒ倚勿
箕jī踞jǜ勿摇髀bì)
3、对待别人对我们的批评和赞美弟子规是怎么教导我们的(闻过怒闻誉乐
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五年级
1、弟子规是什么指导我们对待饮食的(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2、弟子规是怎么教我们对待自己和别人的才能(己有能勿自私人所
能勿轻訾zī)
3、弟子规是怎么教导我们爱惜书本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