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29.86 KB
- 文档页数:6
安徽名词解释安徽安徽,简称“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中部地区省份之一,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下游中游、黄河中下游地区。
大陆轴线横跨东经114°5′53.4″-119°38′3.7″、北纬29°41′23.8″-34°38′35.9″。
毗邻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湖南7个省份,东南濒临上海,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和长江经济带桥头堡之一。
安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
境内发现的贾湖文化遗址,据推测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安徽地处江淮平原和华东山区交界处,自古以来,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曾是南方的粮仓之一。
安徽是中国的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
安徽有黄山、九华山、庐山等著名的山岳景区,被誉为“山水之家”。
安徽的文化遗产中,黄梅戏、徽剧、皖剧等剧种闻名遐迩,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另外,安徽还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徽菜的发源地,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烹饪技艺而闻名。
安徽是中国的工业大省之一,拥有发达的电力、石化、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
合肥、芜湖等城市是中国重要的产业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
安徽的汽车、电子、新材料等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制造2025”的样本之一。
安徽还是中国的旅游胜地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除了著名的黄山、九华山等山岳景区外,徽州古村落、庐州古城、徽州文化发祥地等文化景点也是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总之,安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发达工业和旅游资源的省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地位。
安徽人民以其勤劳勇敢的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安徽,位于中国东南部,东临江浙沪,南接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连山东,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
安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徽州文化”和“皖江文化”两大文化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安徽地形地貌多样,有黄山、九华山等名山和巢湖、长江等大湖,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
同时,安徽还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大省之一,以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为主,是全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
近年来,安徽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合肥、芜湖、安庆等城市为中心的多个经济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总之,安徽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欢迎您来安徽旅游、投资、发展,共同探索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的无限可能。
1.安徽简称“皖”:源于春秋时期古皖国,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又称皖山。
2.徽商:徽商文化是安徽的骄傲,也是中国和世界的骄傲,300年前,古老的徽州大地上,曾经上演过一幕徽商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历史剧,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之总称(并不是指所有安徽商人)。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
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3.A.徽商流长的原因:1、与日俱增的人口和山多地少的客观环境压力,这正如明嘉靖年间微州一村妇所说的:“吾郡在山谷,即富者无可耕之田,不贾何待。
”2、丰富的物产、便捷的水路交通刺激徽人经商;3、徽人思变精神的内部动力加上当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外部契机。
而其三者,最主要的也是最本质的是徽人的思变精神。
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打破“重农抑商”,冲破世俗偏见,才使许多徽民变为徽商,与正是这种转变才产生了徽商的鼎盛。
B. 徽商产生条件1、古徽州处“吴头楚尾”,属边缘地带,山高林密,地形多变,开发较晚。
汉代前人口不多,而晋末、宋末、唐末及中国历史上三次移民潮,给皖南徽州送来了大量人口,人口众多,山多地少,怎么办?出外经商是一条出路。
2、丰富资源促进了商业发展。
徽商最早经营的是山货和外地粮食。
如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建筑、做墨、油漆、桐油、造纸,这些是外运的大宗商品,茶叶有祁门红、婺源绿名品。
外出经商主要是经营盐、棉(布)、粮食等。
3、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
4、明清是我国商品经济较发展的时期,明清已有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徽商鼎盛之时。
4.徽文化: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安徽省情概况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安徽清初属江南省,康熙6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
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公元前722—前481年)曾被封为伯国,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安徽位于东经114°54′一119°37′与北纬29°41′— 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
2006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593.5万人。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
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分别流经我省长达416公里和43O公里,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
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
境内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
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安徽地处暖温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全省年平均气温14-16°C,南北相差2°C左右;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
安徽襟江带淮,吴头楚尾,承东启西,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无缝对接的纵深腹地。
安徽交通便捷,公路密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300公里;铜陵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安庆长江大桥连接南北,公路和内河运输能力分别居中部地区第2位和第3位;京沪、京九、亚欧大陆桥等铁路纵贯境内,全省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326公里,居华东首位;空中交通拥有合肥、黄山、芜湖、安庆、蚌埠、阜阳等6大机场。
介绍安徽作文说明文安徽省(简称“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合肥市,位于华东地区,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
下面是我整理的介绍安徽作文说明文,欢送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介绍安徽作文说明文1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回安徽老家,中途在省会合肥转车,爸爸的朋友吴叔叔到车站接我们,建议我们到安徽名人馆看看。
记得小时候妈妈曾跟我讲过许多名人的故事,其中有很多都是安徽人。
于是,我们兴致勃勃地接受了叔叔的建议。
天下着蒙蒙细雨,空气格外清新怡人,更增添了我们参观名人馆的兴致。
一路上,叔叔热情地介绍着合肥近几年的开展,不知不觉,我们就到达了名人馆。
名人馆是一个二层楼高的古代阁楼式建筑,一层前厅有名人馆的简介。
馆里陈列着从上古时期到清朝末年的五十名安徽籍名人的蜡像,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穿越时空,对各个时期的名人进行了一次探访。
有三过家门而不入、降服肆虐洪水的大禹,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和庄子,楚汉争霸时期的谋略家范曾和张良,三国时期鼎足一方的军事家曹操,创造麻沸散的医圣华佗,铁面无私的“青天〞包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抗击倭寇、为民除害的戚继光,诲人不倦的理学家朱熹,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清朝重臣李鸿章,修筑中国第一条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拥有亿万家产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等等。
这些名人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戚继光,因为在戚继光展区,我们还观看了立体小电影?戚继光抗击倭寇救仙游?,声光电组合而成的画面,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看起来特别生动感人,我连着看了两遍。
名人馆的正中央,展示的是赤壁之战的壮阔场景,波涛汹涌的水面上,曹操立于船头,手握宝剑、目光如炬,对岸堤上周瑜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我仿佛听到了如雷的战鼓、震天的杀声。
走知名人馆,叔叔问我有什么感受,我说:“我骄傲,我是一名‘徽’姑娘。
〞介绍安徽作文说明文2一个下雨天,我和外公外婆去安徽的木屋村旅游,跟着旅游团坐了大约5个小时的大巴车,终于到了安徽。
安徽省介绍一、概况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原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两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
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
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
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
亳州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部,古寿春(今寿县)在春秋战国时曾为楚国首都。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面积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
其中:淮河流域6.7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6.6万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万平方公里。
二、区划人口安徽位于东经114°54′~119°37′与北纬29°41′~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
安徽现设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巢湖、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17个省辖市,5个县级市,56个县。
2007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6757万人,常住人口6118万人,城镇化率38.7%。
三、地理位置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安徽清初属江南省,康熙6年(公元1667年),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
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公元前722—前481年)曾被封为伯国,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
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分别流经安徽省长达416公里和430公里,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
安徽省简介
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中国东部,介于东经
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布政使司东西分置而建省。
省名为“安庆府”与“徽州府”合称之简称。
安徽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5%。
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组成。
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800平方公里。
省域与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江西、山东接壤。
安徽辖江通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
地跨长江、淮河南北,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文化、新安文化、皖江文化三大文化圈。
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亦儒亦商,辛勤力耕,赢得了“徽骆驼”的美称。
[1]
安徽大地锦绣多姿,文化古迹甚多,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安徽与江苏、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2014年获得中国最幸福的省份荣誉,被列入中国首个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全国创新试点省份。
安徽简介安徽,简称“皖”,为内陆省份与六个省相邻,属华东地区(六省一市-苏、浙、皖、闽、赣、鲁和沪),经济上属中部经济区;兼跨长江、淮河,是国内南北地理交汇过渡地带。
省会合肥市。
【地理位置】安徽位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
跨长江下游(江西湖口划分中、下游)、淮河中游(洪河口分上中游、中渡分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全省总面积13.96万km 2,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面积居全国第22位。
自北向南依次为:淮河流域6.7万km 2,长江流域6.6万km 2,新安江流域0.65km 2。
安徽省地貌剖面示意图(沿屯溪至萧县一带)【行政区划】安徽省会合肥市,共有17地级市,5县级市,45市辖区,55县。
中文名称:外文名称:别名:下辖地区:政府驻地:面积:人口:方言:气候条件:著名景点:省树:省花:省鸟:安徽Anhui Province 皖17地级市,5县级市,56县合肥13.96万km 26740.8万(2008年末)北方官话、吴语、徽语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黄山九华山天柱山,西递宏村,黄山松黄山杜鹃灰喜鹊序号地级市区号邮编车牌总面积(km)总人口(万)备注(县级市)合肥0551230000皖A 7266487蚌埠0552233000皖C 5917353芜湖0553241000皖B 3317227淮南0554232000皖D 2121239马鞍山0555243000皖E 1686120淮北0561235000皖F 2725214铜陵0562244000皖G 111375安庆0556246000皖H 15398610桐城黄山0559245000皖J 9807156阜阳0558236100皖K 9775955界首宿州0557234000皖L 9787605滁州0550239000皖M 13987440天长、明光六安0564237000皖N 17976696宣城0563242000皖P 12340274宁国巢湖0565238000皖Q 9423453池州0566247100皖R 8272155亳州0558236800皖S8523576【历史渊源】省名由来安徽于公元1667年(清康熙六年)始建省(原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两省),从安庆、徽州各取两个首字,简称“安徽”。
安徽省地级市简介安徽省(16个地级市)合肥⼤湖名城创新⾼地(合肥)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城市之⼀,也是长三⾓城市群副中⼼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东连滁州市、马鞍⼭市,南接芜湖市、安庆市,西依六安市,北靠淮南市。
合肥市总⾯积11445.1平⽅公⾥(含巢湖⽔⾯770平⽅公⾥),截⾄2016年末,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设有4个开发区,城市建成区⾯积428平⽅公⾥。
合肥境内有丘陵岗地、低⼭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候,四季分明,⽓候温和。
区号:0551,车牌代码:皖A景点:包公祠、李鸿章故居、⼤蜀⼭、吴王遗踪、植物园、滨湖森林公园等。
芜湖皖江明珠创新之城(芜湖)芜湖,简称“芜”,别称江城,安徽省地级市、双核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确定的长三⾓⼤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创客之城,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合肥都市圈核⼼城市。
芜湖地处长三⾓西南部,南倚皖南⼭系,北望江淮平原。
是华东重要的⼯业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截⾄2015年,芜湖市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4个国家级开发区,总⾯积6026平⽅公⾥,全市常住⼈⼝365.4万⼈。
截⾄2015年末,拥有普通⾼等院校10所,在校⼤学⽣16.29万⼈。
区号:0553,车牌代码:皖B景点:⽅特旅游度假区(已建成四期)、天门⼭、鸠兹古镇、⼤⽩鲨海洋公园、丫⼭风景区、马仁奇峰、赭⼭公园、雕塑公园等景区。
蚌埠⽂化摇篮帝王故⾥(蚌埠)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
是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第⼀个设市的地级市(公元1947年元旦)。
下设蚌⼭区、禹会区、淮上区、龙⼦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
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
蚌埠,总⾯积5952平⽅公⾥,总⼈⼝376万多,境内⼭⽔相连,四季分明。
安徽省各地级市简介安徽省各地级市简介1.合肥市合肥是⼀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闻名海内外。
地处长江中下游江淮丘陵地区中部,江淮分⽔岭南测,巢湖之滨,淝⽔穿流⽽过,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
她同时也是全国知名的园林城市、科教城市。
⾏政区划。
现辖4市辖区,3县。
市辖区:庐阳、瑶海、蜀⼭、包河。
.3县:长丰、肥东、肥西。
合肥市辖瑶海、庐阳、蜀⼭、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并赋予合肥⾼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
全市⾏政辖区总⾯积为7029.48平⽅公⾥,其中巢湖⽔⾯⾯积233.4平⽅公⾥;市区总⾯积838.52平⽅公⾥,其中巢湖⽔⾯⾯积72.93平⽅公⾥,新增南岗镇⾯积91.95平⽅公⾥,新增烟墩乡⾯积106.78平⽅公⾥,市区建成区⾯积为224平⽅公⾥。
省会城市,安徽地理中⼼,交通枢纽地带,在经济⽅⾯依赖国家扶持发展,勉强做做安徽的⼤哥哥,合肥市不⼤不⼩,⼈⼝众多,交通拥挤,不过最近⾼架地铁的修建将会让合肥更上⼀个层次。
2.芜湖市芜湖境内有芜宁、芜铜、皖赣、淮南、宣杭五条铁路⼲线交汇联接。
芜湖港为长江沿岸第四⼤港,裕溪⼝港为中国第⼀座机械化内河煤港,芜湖长江⼤桥2000年建成。
芜湖也是宁芜铁路的终点。
安徽的兴起最快的城市,最近经济发展速度赶超合肥,马鞍⼭,适合宜居!安徽东部最具魅⼒城市。
3.马鞍⼭市是安徽省下辖的⼀个地级市,是中国⼗⼤钢铁基地之⼀,全国卫⽣城市,全国园林城市。
马鞍⼭港为安徽境内4个长江⼀级港⼝之⼀。
市内有佳⼭、⾬⼭、翠螺⼭等九座⼭峰和⾬⼭湖等⾃然风光,形成“九⼭环⼀湖”、“园中有市,市中有园”的独特风貌。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东流⾄此回。
两岸青⼭相对出,孤帆⼀⽚⽇边来”。
马鞍⼭作为诗仙李⽩晚年所钟意的寓居终⽼之所,⼀直是市民的骄傲。
李⽩墓位于当涂县⼤青⼭,在采⽯矶风景区有李⽩⾐冠冢。
李⽩国际吟诗节于每年农历九⽉初九在马鞍⼭市举⾏。
安徽省矿产资源简介安徽省介绍安徽省位于华东地区西北部,东经114度52分–119度39分与北纬29度23分–34度39分之间。
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
与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江西、浙江六省接壤。
兼跨长江、淮河。
现辖6地区、19市、59县。
有汉、回、畲等民族,人口共56l8万人。
包括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地、皖中平原(包括巢湖平原,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皖南山地(黄山、九华山等)。
名山有黄山(光明顶)l841米,九华山(十王峰)1342米。
安徽省矿产资源安徽省的成矿地质条件得天独厚,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生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建国后40多年来,安徽省省累计发现各类矿产96种,矿产地2000多处,已探明工业储量的矿产有67种,矿区711处.其中以煤、铁、铜、硫铁矿、水泥用灰岩和明矾石的探明储量居多,除煤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7外,其余5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均居全国前5位,是安徽省的优势矿产。
在此基础上建设起来的能源、钢铁、有色冶炼、化工、建材等产业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全省矿产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达1.92万亿元(不含石油、铀矿和地下水),在全国居第10位.一、安徽省能源矿产已发现7种,有煤、石煤、石油、天然气、地热、铀、钍等。
已探明工业储量的有煤、石煤、石油3种。
其中煤炭尤为丰富,保有储量246亿吨,居全国第7位,华东第1位,探明的煤炭储量99%赋存于淮南煤田和淮北煤田,淮南煤田含煤地层面积5451平方公里,淮北煤田含煤地层面积9651平方公里,其中淮南市和淮北市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分别占全省51%和18%.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淮南市和淮北市已成为全国的重要能源生产基地。
目前,探明的煤炭资源已开发利用的仅占1/3,开发矿区达105处,还有2/3的煤炭储量尚未被开发利用.已探明的石油主要分布在天长市。
二、安徽省黑色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铁、钒、钛、锰、铬等5种。
安徽,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内陆的一个省份,简称皖,建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府、徽州府(府即今歙县)两府首字合成,因安徽潜山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
安徽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华东地区,经济上属于中国中东部经济区。
省域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地貌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
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
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区,江淮台地丘陵区,皖西丘陵山地区,沿江平原区,皖南丘陵山地五个地貌区,在气候上属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地跨长江、淮河南北,拥有徽文化(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等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
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
[1]中文名称安徽外文名称Anhui Province、Anhui别名皖(简称),吴头楚尾、江淮之滨行政区类别省所属地区中国华东下辖地区16地级市6县级市43县级区56县政府驻地安徽合肥市庐阳区长江中路221号电话区号0550至0566邮政区码230000至247000地理位置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淮河中游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7,002万(2013年)方言江淮官话、中原官话、赣语、吴语气候条件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著名景点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徽州、巢湖、琅琊山、天堂寨、八里河机场新桥国际机场等5座民用机场火车站合肥站、蚌埠站、阜阳站等车牌代码皖A至皖S省会合肥市著名高校中科大、合工大、安徽大学等历史名人朱元璋、桓谭、张辽、李鸿章等简称皖重要城市合肥、芜湖、淮南、蚌埠、黄山等安徽省在气候上属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
在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
其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
安徽又地处中纬度地带,随季风的递转,降水发生明显季节变化,是季风气候明显的区域之一。
[4]春秋两季为由冬转夏,和由夏转冬的过渡时期。
全年无霜期200~250天,10℃活动积温在4600~5300℃左右。
年平均气温为14~17℃,1月平均气温零下1~4℃,7月平均气温28~29℃。
全年平均降水量在773~1670毫米,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的特点,夏季降水丰沛,占年降水量的40~60%。
[4]安徽自民国9 年(1920 年)最早的商办公路——泗县至五河和民国11 年(1922 年)第一条官办公路——安庆至集贤关建成通车后,至民国26 年(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公路里程达到5731 公里。
[10]1949~1952 年,全省通车公路里程恢复达5055.8 公里,路况也有所改善。
1957 年10 月,潜山通往岳西的公路竣工,全省实现县县通汽车,通车里程达到8328 公里。
[10]1964 年5 月建成全省第一条渣油路面——合(肥)安(庆)路合肥至舒城段(4k ~50k)长50 公里。
1985 年开始,进一步对以合肥为中心,通往16 个地市的18 条干线公路计1793.7 公里进行拓宽改造,至1987 年已完成合(肥)淮(南)、合(肥)六(安)、合(肥)浦(口)、合(肥)蚌(埠)、蚌(埠)阜(阳)、蚌(埠)宿(县)、芜(湖)宁(南京)等路的全部或部分路段,计达533公里。
1987 年全省通车里程达28581 公里,晴雨通车里程达25629 公里,占总里程86.67%。
[10]至2012年,公路客车营运班线14857条,其中跨省班线1714条,跨区班线2567条,总营运里程271.692万公里。
铁路安徽省内的铁路自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修建芜湖至广德铁路时起,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商办安徽省铁路有限公司成立,议定招收股本银400 万两修建芜湖至景德镇铁路,仅完成芜湖至湾32 公里铁路路基和桥涵,因资金缺乏而停建,这是省内最早修建而未完成的铁路。
[11]20 世纪30 年代,商办江南铁路公司和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为开发皖南交通和淮南煤炭资源,分别修建了江南铁路(南京至宣城孙家埠)和淮南铁路。
[11]至1949 年10 月1 日,共修筑铁路696.1 公里。
1976~1987 年,津浦、陇海双线和淮南部分双线相继建成,蚌埠东区段站和淮南西编组站先后建成投产,芜湖枢纽芜湖东编组站部分交付使用,皖赣(火龙岗至贵溪)、阜淮(阜阳至淮南)铁路相继建成。
至1987 年,省内铁路有跨省的津浦、陇海、宁芜、皖赣、长牛、符夹铁路和省内的淮南、水蚌、芜铜、青阜、阜淮、淮张和在建的商阜13 条线路,运营里程1537.7 公里,正线延展长度2038.3 公里。
[11]安徽省主要铁路线有京沪线、陇海线、京九线、青阜线、阜淮线、阜六线、淮南线、宣杭线、皖赣线、宁西线、宁铜线、沪蓉线、铜九铁路、合九铁路等等。
水路安徽水运条件优越,长江淮河两大川流横贯省境,天然地将全省划分为淮北、江淮之间和江南三个自然区。
全省水域面积广阔,大小河流有300 多条,总长度约1.5 万多公里,通联全省81%的市、县,能与9 个省市相通。
[12]安徽省港口一览表淮河流域主要港口长江流域主要港口一级港口:蚌埠港、淮南港、阜阳港一级港口:芜湖港、安庆港、马鞍山港二级港口:凤阳港、凤台港、利辛港二级港口:铜陵港三级港口:怀远港、五河港、寿县港三级港口:池州港民航中国的民用航空始于20 世纪20 年代初。
民国9 年(1920 年)5 月8 日,京(北京)沪(上海)航线的北平——天津段通航,是中国最早开通的民用航空航线。
[13]安徽省的民用航空,始于民国18 年国民政府交通部沪蓉航空线管理处,辟沪汉航线自上海,经南京、安庆、九江至汉口,在安庆长江水面设置机场。
[13]1952 年组建安庆航空站,安庆机场复航,没有开办航空业务,主要供沪汉线革新型飞机备降、加油用,1954 年因长江发大水淹没机场而停航。
1956 年,合肥组建航空站,修复三里街机场,1957 年1 月1 日,上海——合肥——徐州——北京航线通航。
1957 年,安徽组建阜阳航空站,翌年3 月2 日,安徽省内第一条航线合肥——阜阳通航。
1958 年合肥成立中国民用航空安徽省管理处,处、站合一。
同年组建芜湖、屯溪航空站。
1977 年12 月,合肥骆岗机场建成启用,为国家一级机场。
三叉戟、DC —9 等大型客机加入安徽境内航线飞行。
1980 年3 月15 日,民航总局改为国务院直接领导。
[13]安徽省机场一览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阜阳西关机场黄山市屯溪国际机场安庆天柱山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亳州机场(规划)蚌埠机场(规划)芜湖宣城机场(规划)【安徽省情介绍】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
介于东经114(25'~119(50'、北纬29(25'~34(40'之间,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国土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6%。
1999年末全省总人口6237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95%。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47人,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3.4倍。
全省共有17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15个省辖市,2个行政公署),107个县级单位。
安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平原、丘陵、山地相间排列,其中以山地、丘陵为主。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北绵淮北平原,东迤江淮丘陵,西卧大别山脉,南迭皖南群峰。
淮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面积3.8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0~40米。
江淮丘陵横亘于江淮地区中部,面积3.64万平方公里,岗沟相间,一般海拔40~100米。
大别山区,婉蜒于鄂豫皖边境,面积1.19万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0个,其中主峰天柱山海拔1488米,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
皖南山区位于安徽南部,面积2.66万平方公里,以黄山、九华山为主,山峰海拔1000米上。
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为省内最高峰。
沿江平原属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2.61万平方公里,一般海拔10~20米,河湖星罗棋布。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淮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全年平均气温在14~17(C之间,由南向北递减,淮北和大别山区在15(C以下,沿江以南南部在16(C以上,其他地区在15~16C(之间。
全省年平均无霜期为200~25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770~1700毫米,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
全省日照充足,光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00~2500小时,适合多种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繁衍。
安徽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湖泊众多,水域辽阔。
长江自江西湖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中南部,至和县乌江进入江苏省境,全长416公里,俗称“皖江”。
长江流域在安徽境内面积6.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皖河、滁河、青戈江、水阳江,还有巢湖水系和龙感湖、大官湖、菜子湖、升金湖、黄湖、泊湖、武昌湖等湖泊。
其中,巢湖水面784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淮河自洪河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北部,至嘉山县洪山头入江苏洪泽湖,长430公里,在安徽流域面积6.69万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有颖河、西淝河、涡河、浍河、淠河,还有城东湖、城西湖、瓦埠湖等万亩以上大湖。
新安江源出休宁、祁门的两条支流,在屯溪合流后称新安江,向东流经歙县街口,注入浙江新安江水库,总长194.3公里,流域面积6500平方公里。
安徽矿产资源品种多,分布广,产量大,且资源配套情况好,矿产分布相对集中,伴生、共生矿产多,在全国尤其是在华东地区十分突出。
目前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5种,已探明储量的达67种。
其中,煤、铁、铜、硫、磷、明矾、水泥石灰岩等20多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
现已探明煤炭储量246.54亿吨,居全国第7位;铁矿储量299.9亿吨,铜矿储量384.9万吨,均居全国第5位;硫铁矿储量5.64亿吨,居全国第2位。
安徽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全省共有野生植物3200余种,许多植物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工业、食品、化工、药材的原料。
在农作物中,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山芋、大豆、玉米、高粱、大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烟草、麻类、蚕桑、茶叶、水果、蔬菜、药材等。
林作物主要是木材、毛竹、油茶籽、板栗、松脂、油桐等。
全省野生动物近500余种,饲养动物主要有猪、牛、羊、马、驴、骡、鸡、鸭、鹅、兔等家禽家畜,水产主要是鱼、虾、蟹、贝类,其中鱼类有170多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