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计划措施有效性管理评审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应急预案评审制度范本一、制度目的为了提高应急预案的质量和有效性,建立应急预案评审制度,确保应急预案符合公司需要,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并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所有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
三、评审流程1. 提交预案评审申请:相关部门或人员在完成应急预案后,需向应急管理部门提交预案评审申请,并提供所需的文件和资料。
2. 预审评估:应急管理部门对提交的预案评审申请进行初步审核,确保预案的完整性和合规性,并决定是否进入正式的评审流程。
3. 成立评审小组:应急管理部门根据预案的内容和涉及的领域成立相应的评审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专业人员、相关部门代表等。
4. 组织评审会议:评审小组组织评审会议,对预案进行全面审议和讨论。
评审会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对预案的背景和目的进行审核,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对预案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进行评估,确认各岗位职责的明确性和有效性;- 对应急资源和设备的调配和利用进行评估,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效率;- 对预案的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进行评估,确保措施的科学可行性和有效性;- 对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计划进行评估,确认培训计划和演练活动的有效性;- 对预案的更新和修订周期进行评估,确保预案的及时性和灵活性。
5. 提出评审意见:评审小组根据评审的结果和讨论,提出有关预案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并记录在评审报告中。
6. 审核评审意见:应急管理部门对评审报告进行审核,确认评审意见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7. 通知预案编制者:应急管理部门将评审结果和意见通知预案编制者,并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案的修改和调整。
8. 审核修改后的预案:应急管理部门对修改后的预案进行审核,确保修改的内容符合评审意见和要求。
9. 批准预案:应急管理部门根据审核结果,批准修改后的预案,并将其备案归档。
四、评审要求1. 预案评审必须全面、细致,要对预案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性。
2. 预案评审必须客观、公正,评审小组成员需根据预案的实际情况和目标进行评估,不受个人情感和利益的影响。
目录1管理评审计划(JL-P04-01)2管理评审会议通知(信息联络单) (JL-P04-02)3管理评审报告(JL-P04-03)4质量目标考评表(JL-P04-04)5会议记录(签到表) (JL-P04-05)6质量计划(JL-P04-06)7管理评审会议报告(各部门管理评审输入报告)(JL-P04-07)信息联络单78公司和各部门质量目标考评——管理评审输入资料之一质量目标考评表JL-P04-04 No.0701质量目标考评表JL-P04-04 No.0702质量目标考评表JL-P04-04 No.0703质量目标考评表JL-P04-04 No.0704质量目标考评表JL-P04-04 No.0705 □公司目标考评■部门:办公室目标考评考核期间:2006.8-2007.7月编制:日期:2007-08-10质量目标考评表JL-P04-04/7 No.0708会议记录(签到表)JL-P04-05 №.0701经营计划执行情况评价报告——管理评审输入资料之二JL-P04-07 №.管审01部门:办公室、质管部主题:经营计划、数据分析、过程业绩(一)ISO/TS16949标准规定,贯标的企业一定要制定经营计划,包括长期(5年)战略计划和短期(1-2年)生产经营计划。
因为,制定科学和可行的经营计划,是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质量目标的保证,对实现公司持续改进和稳定发展,提高竞争力,确保不断满足顾客的要求和顾客满意,具有重要意义。
在总经理的主持下,我公司制定了《长期经营计划》和《年度经营计划》。
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公司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公司历年经营情况分析,特别是对顾客要求、竞争对手和标杆数据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使经营计划更符合实际,具预测性和科学性,这就为计划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根据《经营计划控制程序》的要求,应定期对经营结果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评价和利用,总结出公司在生产率、经济效益、质量状况和绩效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这方面的工作由办公室、质管部执行;对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质管部每半年进行一次考评分析。
紧急情况应对评审记录表(全)评审信息
- 日期: [填写日期]
- 评审人员: [填写评审人员姓名]
紧急情况描述
请描述紧急情况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紧急事件名称
- 事件发生时间和地点
- 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 目前已采取的应对措施
紧急情况分析
请对紧急情况进行分析,包括以下方面:
- 紧急情况的原因和根源
- 紧急情况可能导致的后果和影响
- 相关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应对措施
请列出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并针对每个措施进行评估。
评估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 每个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实施每个措施需要的资源和时间
- 实施每个措施可能引发的风险和挑战
决策意见
基于以上分析和评估,对应对措施进行决策并提出相应意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优先考虑的应对措施
- 建议的调整或补充措施
- 初步估计的实施成本和时间
后续行动
请列出接下来需要进行的行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分配责任和任务
- 制定执行计划和时间表
- 预估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评审记录
评审人员请在下方签名确认对此紧急情况的评审记录已完成。
评审人员签名: [评审人员签名]
评审日期: [评审日期]
---
以上为紧急情况应对评审记录表(全)的内容,用于记录和处理紧急情况的相关信息,以便进行评估和决策。
请确保填写完整准确的信息,以便在处理紧急情况时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应急管理制度评审记录评审时间:2021年10月15日评审地点:公司会议室评审主持人:应急管理部经理评审委员:安全管理部经理、生产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评审内容:1. 应急管理制度的目的和背景评审人员对应急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和背景进行了评审,认为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公司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对措施,保障员工和公司财产的安全,确保业务的正常运转。
委员们一致同意这一点,并认为制度制定的背景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2. 制度的适用范围和对象评审人员对制度中规定的适用范围和对象进行了仔细评审,确认制度适用范围覆盖了公司所有的部门和员工,并且明确定义了不同应急级别的应对责任人员。
评审人员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地指导各部门在应急事件中的工作。
3. 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更新委员们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更新进行了详细的评审,认为预案内容丰富,包括了火灾、地震、台风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和应对措施。
同时,评审人员强调了预案的更新工作,提出了更新频率应当根据公司业务发展和环境变化的情况来定期进行。
4. 应急设备和物资储备评审人员对公司现有的应急设备和物资储备进行了检查,认为设备完善且运转正常,物资储备充足。
但也指出了一些小问题,例如部分设备已经使用较长时间,需要进行更新,以确保设备和物资的可靠性。
5. 应急演练和培训评审人员对公司的应急演练和培训计划进行了评审,认为计划形式多样,内容全面,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可以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并邀请外部专家进行评估,以及结合特定场景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员工的实战能力。
评审结论:经过本次评审,评审委员一致认为公司的应急管理制度完善且有效,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员工和公司财产的安全,评审委员决定:1. 加强应急设备的更新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2.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和环境变化进行调整;3. 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4. 加强内外部协调,建立更加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
、应急预案评审表标题,应急预案评审表。
一、应急预案概述。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单位制定了应急预案。
该预案旨在规范应急处置程序,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突发事件类型,列举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包括火灾、地震、爆炸、化学泄漏等。
2. 应急响应级别,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划分应急响应级别,明确各级应急响应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3. 应急处置流程,详细描述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流程,包括报警、疏散、救援、医疗救护等步骤。
4. 责任分工,明确各岗位人员在突发事件中的责任和任务,包括值班人员、安全员、消防队员等。
5. 应急资源保障,列举可能用到的应急资源,包括救援器材、医疗设备、通讯设备等,明确如何获取和调配这些资源。
三、应急预案评审。
1. 预案制定单位,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评审,及时更新和完善预案内容,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相符。
2. 评审内容,评审人员应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可行性、实用性进行评估,提出修改意见和改进建议。
3. 评审周期,应急预案评审应定期进行,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对于重大变化或新情况,应及时进行评审。
四、应急预案执行。
1. 培训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让相关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内容和流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应急预案宣传,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让员工了解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提高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 应急预案执行监督,建立应急预案执行监督机制,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预案得到有效执行。
五、应急预案总结。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定期进行评审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只有在平时的努力下,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管理评审报告Management Review Reports(编号:2021-001)报告整理:品质部会议日期:2021年10月20日报告•日期:2021年10月20日管理评审报告编号:QR-GM-0041、管理评审时间:2021 年10 月20 日8:00^12:002、主持人:公司总经理XXXX3、与会人员:公司各部门、车间负责人(详见与会签到记录)。
4、管理评审目的:评价公司实施保持IATF16949:2016质量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
5、管理评审结论:1.良好-可靠、合理,完全达到设定质量要求;注:2.合格-基本可靠、合理,并达到设定目标,建议持续改进;3.改进-控制方法存在不足,个别点未达到设定目标,需改进控制方法,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4.其它-因计划变更未实施等其它问题;管理评审综合评价:本管理评审报告涉及了上述15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评审,认为公司质量体系基本确保了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各质量目标已部分达成,实现了顾客满意。
会议得出的一致意见已经在本“管理评审综合评价”中阐明,报告中决策的需要提交对策的部署要请在规定时间提交相关对策,确保问题被及时有效的得到解决。
编制/日期:XXX 2021.10. 20 批准/日期:XXX 2021.10. 20管理评审会议报告评审内容与结果(Review Contents and results ) -.以往管理评审的措施的状况-2020年管理评审输出的改进项,经验证符合关闭。
二.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因素的变更 1 .质量体系文件变更-2017年12月公司依据1ATF16949:2O16标准建立了手册、程序文件等体系文件。
2020 年6月,公司logo 更改,对文件进行升级,目前为B 版。
文件适用于公司目前发展需 求。
2 .组织架构的变更 一无。
3 .客户变更及相关方、外部环境因素关注疫情影响。
三.顾客满意和来自相关方的反馈、保修绩效;顾客计分卡评审 1 .顾客满意2020—2021年顾客满意度调查实施良好,计划得分80,实际90分达成。
防范控制评审风险管理办法及应急预案
一、防范控制评审风险管理办法
评审风险是指评审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情况,包括评审内容的不准确或不完整、评审标准的不一致或过严、评审
过程的不规范或违规等。
为了防范、控制和管理评审风险,保障评
审活动的公正、公正和透明,流程中必须有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1.组建评审团队
评审团队的组建是防范评审风险的第一步。
评审团队必须由资
深的专家和相关领域的行业人士组成,确保评审过程中的公正和准
确性。
同时,还应确保与评审对象没有利益冲突和人际关系,以避
免潜在的失误或偏见。
2.明确评审目标和范围
在评审前,必须明确评审目标和范围,做好评审的准备工作。
评审目标必须与评审任务相关,并且要按照评审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3.审查评审申请书
评审申请书是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的基础文档。
评审申请书的
审查包括评审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是否符合评审规定的要求,
评审申请书及其附属文件中的任何问题都应在评审前得到解决。
4.制定评审计划。
XXX开发有限公司管理评审资料2019年12月编制:XXX部目录1、管理评审计划2、管理评审输入资料3、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含签到表)4、管理评审输出(报告)5、管理评审改进计划管理评审计划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转版运行情况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宣贯、运行情况1、公司管理体系策划情况:公司针对本次贯标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方案策划、标准知识的宣贯、手册及程序文件的制定等,公司体系宣贯工作比较顺利,公司体系转版运行基本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2、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整体的策划,总经理配置了人力资源,建立了贯标领导小组,并对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授权;按ISO9001:2015、ISO14001:2015、GB/T28001-2011标准对全体员工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从整体上强化了员工的质量意识,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打下了基础。
组织编写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支持性文件,并根据企业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编制了记录,经过反复修改、讨论,编写后的文件除组织会审讨论外,还组织了多次学习,培训和交流。
于2018年6月发布了A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并正式实施。
4、学习标准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文件化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贯标工作中的重要一步。
各部门认真学习《管理手册》,在体系转版运行过程中严格执行与本部门归口的《程序文件》,自体系运行以来,目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转版运行情况良好。
5、建立完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记录贯标工作要求我们将所做的工作留下记录,为此我们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中逐步完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工作a. 整理规范现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b.按ISO9001:2015、ISO14001:2015、GB/T28001-2011标准要求补充完善公司现有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c. 通过培训,规范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填写要求。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一、背景介绍。
应急预案是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工具,通过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可以有效地减少突发事件对组织和人员造成的损失。
本文旨在评审应急预案的要素,确保其完备性和实用性。
二、评审要素。
1. 事件识别和评估,应急预案中是否明确了各类突发事件的识别标准和评估方法,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应急组织和职责,预案中是否明确了应急组织的设置和各个成员的职责分工,以及应急指挥系统的运行机制。
3. 应急资源和保障,预案中是否明确了各类应急资源的储备和调配方式,以及对人员的保障措施。
4. 应急演练和培训,预案中是否包含了定期的应急演练计划和培训安排,以及演练结果的评估和改进机制。
5. 信息通信和协调,预案中是否明确了信息通信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机制,以及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方式。
三、评审方法。
1. 制定评审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评审的各项标准和指标。
2. 评审人员培训,对评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评审要点和方法。
3. 评审实施,由评审人员按照标准和指标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记录评审结果和意见。
4. 评审总结和改进,根据评审结果,总结经验教训,对应急预案进行改进和完善。
四、评审结果。
评审结果应当包括预案的合格性和不足之处,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并制定改进计划。
五、结论。
通过对应急预案的评审,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组织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同时,评审过程也是对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和提升,有助于组织持续改进和提高整体的风险应对能力。
、应急预案评审表标题,应急预案评审表。
一、应急预案概述。
应急预案是针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应急管理方案,旨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二、应急预案评审内容。
1. 预案编制依据,本预案的编制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2. 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3. 预案组织机构,明确预案的组织机构和责任人员,包括领导小组、应急指挥中心、各部门的应急小组等。
4. 应急预案流程,详细描述应急预案的启动流程、信息报送流程、应急响应流程等。
5. 应急资源保障,列出应急资源清单,包括人员、设备、物资等,并明确保障措施。
6. 应急演练计划,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包括演练内容、时间安排、演练目标等。
7. 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规定预案的修订和完善程序和要求。
三、应急预案评审结果。
1. 预案内容完整合理,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2. 预案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人员到位。
3. 预案流程清晰,操作规范。
4. 应急资源保障到位,演练计划合理。
5. 预案修订和完善程序明确。
四、应急预案评审意见。
1. 建议加强应急资源保障的实际操作性,确保资源的及时调配和使用。
2. 建议加强应急演练计划的定期实施,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建议加强预案修订和完善的频率,及时更新预案内容,确保其适应性和实用性。
五、评审人员签字。
评审人员,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六、应急预案评审结论。
本应急预案经评审合格,可供公司内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使用。
评审人员提出的建议将在后续的预案修订中得到落实。
应急预案评审表一、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编制依据。
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 地方政府有关文件。
3. 各部门相关规章制度。
三、应急预案编制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内发生的突发事件。
四、应急预案编制内容。
1. 突发事件的分类和等级划分。
2. 应急响应机制。
3. 应急资源的调配和利用。
4. 应急救援措施。
5. 应急通信和信息发布。
6. 应急演练和评估。
五、应急预案编制责任部门。
相关部门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更新和维护。
六、应急预案编制流程。
1. 确定编制组成员。
2. 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3. 制定应急预案草案。
4. 经过内部评审和修改。
5. 经过上级部门审批。
七、应急预案编制时间。
应急预案每年定期进行一次评审,及时更新。
八、应急预案编制结果。
经过评审,应急预案得到批准并在全单位范围内推广和实施。
九、应急预案编制评审人员。
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人员参与评审。
十、应急预案编制评审意见。
评审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全面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并确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十一、应急预案编制评审结论。
经过评审,应急预案得到通过并确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十二、应急预案编制评审日期。
评审日期,_____________。
十三、应急预案编制评审人员签名。
评审人员签名,_____________。
十四、应急预案编制评审结果报告。
评审结果报告将提交相关部门,并按照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2024年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____年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一、引言在21世纪初期,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情况,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了综合应急预案。
为适应当前形势,____年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经过多方协商和研究,作为指导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的工具,旨在提高综合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实施效果。
二、评审表要素2.1 应急预案指导思想和原则评价指导思想与原则的科学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是否能满足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应急需要。
2.2 组织领导评价组织领导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包括应急管理机构设置、领导协调机制、部门责任划分等。
2.3 信息收集与预警评价信息收集与预警机制设计的科学性和灵敏度,包括实时监测、预警发布、信息通讯等。
2.4 应急资源保障评价应急资源保障体系的完备性和灵活性,包括人员、物资、器材等资源的储备与调度机制。
2.5 危险源和风险评估评价危险源和风险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包括灾害类型、危险源点、脆弱区域等的明确和评估方法。
2.6 应急指挥与协调评价应急指挥与协调机制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包括指挥体系、决策支持、指挥员培训等。
2.7 应急预案与方案编制评价应急预案与方案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包括预案结构、流程及相关配套方案的编制。
2.8 应急演练与训练评价应急演练与训练机制的完善性和科学性,包括演练频率、演练内容、演练评估等。
2.9 应急救援与医疗救护评价应急救援与医疗救护体系的完备性和响应能力,包括救援队伍建设、救援设备配置、医疗救援制度等。
2.10 社会参与与宣传教育评价社会参与与宣传教育机制的有效性和广泛性,包括社会志愿者队伍建设、宣传渠道、教育培训等。
三、评审指标体系3.1 科学性评价要素是否符合应急管理的基本原理,能否支持科学决策和应对行动。
上玉集团有限公司管理评审资料2017年8月编制:综合部目录1、管理评审计划2、管理评审输入资料3、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含签到表)4、管理评审输出(报告)5、管理评审改进计划管理评审计划编号:CR-JL-9.3-01 2017-0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转版运行情况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宣贯、运行情况1、公司管理体系策划情况:公司针对本次贯标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方案策划、标准知识的宣贯、手册及程序文件的制定等,公司体系宣贯工作比较顺利,公司体系转版运行基本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2、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整体的策划,总经理配置了人力资源,建立了贯标领导小组,并对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授权;按ISO9001:2015、ISO14001:2015、GB/T28001-2011标准对全体员工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从整体上强化了员工的质量意识,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打下了基础。
组织编写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支持性文件,并根据企业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编制了记录,经过反复修改、讨论,编写后的文件除组织会审讨论外,还组织了多次学习,培训和交流。
于2017年3月发布了A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并正式实施。
4、学习标准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文件化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贯标工作中的重要一步。
各部门认真学习《管理手册》,在体系转版运行过程中严格执行与本部门归口的《程序文件》,自体系运行以来,目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转版运行情况良好。
5、建立完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记录贯标工作要求我们将所做的工作留下记录,为此我们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中逐步完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工作a. 整理规范现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b.按ISO9001:2015、ISO14001:2015、GB/T28001-2011标准要求补充完善公司现有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c. 通过培训,规范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填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