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3.33 MB
- 文档页数:25
物流配送中心仓库布局设计手册第1章引言 (4)1.1 仓库布局设计概述 (4)1.1.1 基本概念 (4)1.1.2 设计目标 (4)1.1.3 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4)1.2 物流配送中心仓库布局设计原则 (5)1.2.1 安全性原则 (5)1.2.2 效率性原则 (5)1.2.3 灵活性原则 (5)1.2.4 可扩展性原则 (5)1.2.5 经济性原则 (5)1.3 仓库布局设计流程 (5)1.3.1 需求分析 (5)1.3.2 设计方案制定 (5)1.3.3 方案评估与优化 (5)1.3.4 设计方案确定 (5)1.3.5 设计方案实施 (5)1.3.6 设计方案验收与调整 (5)第2章仓库类型与功能区域划分 (6)2.1 仓库类型及其特点 (6)2.1.1 按照存储物品类型划分 (6)2.1.2 按照建筑结构划分 (6)2.1.3 按照作业方式划分 (6)2.2 功能区域划分 (6)2.2.1 入库区 (6)2.2.2 存储区 (6)2.2.3 出库区 (6)2.2.4 辅助功能区 (7)2.3 功能区域布局设计要点 (7)2.3.1 合理规划区域面积 (7)2.3.2 优化作业流程 (7)2.3.3 保证安全与合规 (7)2.3.4 灵活调整布局 (7)2.3.5 提高存储密度 (7)第3章仓库建筑与结构设计 (7)3.1 建筑设计基本要求 (7)3.1.1 功能区域划分:根据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需求,合理划分仓储区、装卸区、办公区、设备区等,保证各区域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7)3.1.2 建筑规模:根据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规模、货物存储量、吞吐量等因素,合理确定仓库建筑的长、宽、高,以满足存储、装卸、运输等需求。
(7)3.1.3 建筑形态:结合地形地貌、周边环境及企业需求,选择合适的仓库建筑形态,如3.1.4 建筑朝向: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光照等因素,合理确定仓库建筑的朝向,以降低能耗,提高仓储环境。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物流仓储配送中心规划篇一:配送中心规划配送中心规划一、配送中心基本储存能力仓容量的计算:1、根据附录一:《基础运营资料》可得(表一):(表一)2、因为:仓容量=(仓储运转量/周转次数)*安全系数;周转次数=出库量/库存量安全系数的设定:由(表二)给出: (表二)由此我们设定此配送中心的服务率为90%,容许此配送中心的缺货率为10%,则对应的安全系数为1.29。
将安全系数带来,通过计算可得下表(表三):(表三)因此:仓容量=1167+758+443+291+136+159=2954;所以,配送中心储区的仓容量为2954个托盘。
二、配送中心各区域的关联性分析(一)区域布置规划在此配送中心中,主要作业活动包括:入库、仓储、拣取、配货、出货、配送,贴标签的简单流通加工;所以可将配送中心的区域设置为七个,分别是进货月台、暂存区、拣货区、流通加工区、货架区、发货月台和办公室。
1、物料的作业流程各类货品进行不同的流程,其中包括收货、暂存、分拣、流通加工、入库及发货,依次记以序号1、2、3、4、5、6此配送中心的商品可为三类:A类商品:使用频率高的畅销商品。
在流通作业的过程中,整批进货和储存,然后按客户的订货单进行配货,再送到零售商店。
有约总品项数的20%单品。
此类商品的作业流程:收货→分拣→暂存→发货;编号表示为1→3→2→6B类:需要进行刷贴标签等简单的流通加工,货物流量约有8%,此类商品的作业流程:收货→分拣→流通加工→入库→发货;编码表示为1→3→4→5→6 C 类:需要进货检验的,货物流量约有5%,此类货物的作业流程:收货→暂存→检验→入库→发货;编号表示为1→2→4→5→6D类:无特殊要求的货物,可分拣后入库再等待发货,编号表示为1→3→5→6 ABCD四类货物所占的品项数分别为:A类货物品项数=3000*20%=600;B类货物品项数=3000*8%=240;C类货物品项数=3000*5%=150;D类货物品项数=3000*(1-20%-8%-5%)=201X由此可绘制物流强度从至表,如(表五)所示:由(表五),可绘制物流强度分析表,如(表六)物流强度分析表(表六)说明:其中(表六)中等级划分标准可用下表(表七)给出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标准(表七)根据(表六)可绘制出作业单位相关图,如(图一)作业单位相关图(图一)根据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标准(表七)可以知道:A为绝对需要临近,E为临近特别重要,I为临近重要,O为一般接近,U为临近不重要,X为了不能临近。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一.选取设计案例S公司就国内目前最大的汽车生产制造企业之一,近年来汽车销量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同时,公司对售后服务的业务发展也非常重视,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特约服务中心约900家。
为提高对全国范围内的经销商的服务水平和订单响应时间,S公司从2007年起先后在华南,华东,华北地区建设了全新标准的配件配送中心。
为满足业务发展需要,提高售后服务效率,提高对西南,西北地区的服务水平,S公司决定在西南地区建设配送中心,随着该项目的启动,如何科学的规划配送中心成了企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S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乘用车制造商之一,目前旗下拥有多个汽车品牌,共二十多个系列的产品阵容,覆盖了从顶级豪华车到经济型轿车各梯度市场,以及高性能豪华轿车,MPV,SUV等细分市场。
同时S汽车公司也是国内最早提出独立的售后服务品牌的车企业之一,为了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及客户满意度,同时也是为了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和订单响应时间,自2007年以来,S公司积极在华南,华东,华北等地按照精益标准建设售后配件配送中心,同时在2009年,公司根据对未来业务的规划,决定对华东地区售后配件配送中心进行优化,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即来源于该配送中心的规划和设计。
随着配送中心选址的确定,随之而来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同时结合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配送中心内部的存储区的规划,运作区的规划,设备及人员的配置,配送中心的内部的各功能区的布局设计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配送中心的运营效率,也密切的关系到公司的成本收入,因此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但目前对于这些问题还没有建立一套评估方法,通常是参照以往的项目作为参考,或者是一些业内典范型的配送中心作为参考,但这样的方法所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依靠经验的成分较多,缺少理论和数据的支持,因此缺少一定的说服力。
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寻找一种较为系统和合理的方法。
配送中心仓库布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配送中心仓库布局的基本概念,掌握仓库设计的原则和影响因素。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仓库布局,并分析其优缺点。
3. 学生能够掌握仓库货架摆放、物流路径规划等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配送中心仓库布局的设计与优化。
2. 学生能够运用分析工具,评估仓库布局的合理性,并提出改进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具体的仓库布局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物流行业的兴趣,认识到仓库布局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关注仓库布局中的人、货、环境安全。
3.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配送中心仓库布局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喜欢实践操作,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仓库布局基本概念:介绍配送中心仓库的定义、功能及其在物流体系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仓库布局设计原则与影响因素:讲解仓库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影响仓库布局的各种因素。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仓库布局类型及优缺点:介绍常见的仓库布局类型,如直线型、U型、S型等,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4. 货架摆放与物流路径规划:讲解货架摆放的原则和技巧,以及物流路径规划的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5. 仓库布局优化方法:介绍常用的仓库布局优化方法,如线性规划、网络流优化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6. 仓库布局案例分析:分析实际仓库布局案例,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5.4 配送中心平面布局设计一、作业区域设置配送中心的作业区域包括物流作业区及外围辅助活动区。
物流作业区如装卸货、入库、订单拣取、出库、出货等,通常具有物流相关性;而外围辅助活动区如办公室、计算机室、维修间等,则具有业务上的相关性。
经作业流程规划后即可针对配送中心的营运特性规划所需作业区域。
区域设置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1.能力需求分析确定所需的作业区域后,需依据各项基础需求分析资料,确定各区域的基本储存能力。
以下介绍仓储区和拣货区储存能力的估算方法。
◆仓储区能力估算仓储区的储运能力的估算方法可采用周转率估计法。
其计算公式为仓容量=(年仓库运转量/ 周转次数)× 安全系数利用周转率来进行储存区储存量的估计是一种简便而快速的初估方法,可适用于初步规划或储量概算的参考。
◆拣货区的储存能力规划规划配送中心拣货区的运转量,与仓储区估算方法类似,但是须注意仓储区的容量是维持一定期间(厂商送货期间)内的出货量需求,因此对进出货的特性及处理量均须加以考虑;而拣货区则以单日出货货品所需的拣货作业空间为主,故以品项数及作业面为主要考虑因素,一般拣货区的规划不需包含当日所有的出货量,在拣货区货品不足时则由仓储区进行补货。
其规模计算的原则及方法说明如下:①年出货量计算:将配送中心的各项进出货品换算成相同拣货单位的拣货量,并估计各货品别的年出货量,如果货品物性差异很大(如干货与冷冻品)或基本储运单位不同(如箱出货与单品出货),可以分别加总计算。
②估计各货品别出货天数:按各类货品别估计年出货天数。
③计算各货品平均出货天数的出货量:将各货品年出货量除以年出货天数。
④ABC分析:对出货量进行IQ分析,进行ABC分类,对各类货品制定不同的拣货区存量水准。
各类货品的存量水准乘以各类别的货品品项数,即可求得拣货区储运量的初估值。
2.区域面积的规划各功能区域面积的确定与各区域的功能、作业方式、所配备的设施和设备以及物流量等有关,应分别进行详细计算。
日用品仓储配送中心的规划与布局规划作者:十六班第一小组简介:由小组共同编制日期:2012/12/15目录一.项目背景 (3)二、规划目的 (3)三、规划要求 (4)四、配送中心规划详细参数 (4)任务一:计算配送中心的基本储存能力.仓库内以托盘作为基本储存单位,托盘尺寸为1200×1000×120mm,根据已知数据计算所需托盘数、规划仓容量。
(4)任务二:按照存储方案计算仓储区域面积。
(5)方案一:采取托盘就地堆码堆放一层。
(5)方案二:采取托盘就地堆码堆放二层。
(5)方案三: (5)任务三: (6)任务四: (7)五搬运设备的类型、厂牌型号和技术性能参数确定 (9)一.项目背景1、根据公司市场发展环境和总体战略,该仓储配送中心拟建于石家庄东开发区,拟建配送中心涉及的产品主要为日用品。
已知该配送中心东侧紧邻珠峰大道,西侧和北侧是园区内规划路,南侧是月台,出入库口在同侧.配送中心南北长64m,南北墙之间有7根柱子,柱间距8米,东西长度可根据仓储需要进行扩展,出入月台在同侧,位于配送中心南侧。
仓库高度8m。
仓库东西侧没有窗户,北侧有窗户,摆放的货架离窗户至少1m。
2、各种商品之间没有很大的影响,且均无特殊储存要求.3、规划期内产品结构不发生大的变化。
4、库内总品项数为5000余种,假定各供应商的品项数与出货量二、规划目的1。
为实际的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布局,从而建立起以药品为主要商品的物流配送中心2。
简化作业流程,各功能区域的位置关系相关联性较强3。
减少和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避免重复交叉三、规划要求1.配送中心的主要商品为日用品2.应综合考虑产品周转率、产品特性、包装单位关系条件等因素,完成库内布局方案设计。
3。
区内还需设有办公场所、休息场所、叉车停靠场所等场所。
4. 设独立拣选区满足其拣选出货要求.四、配送中心规划详细参数任务一:计算配送中心的基本储存能力。
仓库内以托盘作为基本储存单位,托盘尺寸为1200×1000×120mm ,根据已知数据计算所需托盘数、规划仓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