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书籍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10本书带你领略⼆⼗四节⽓10本书带你领略⼆⼗四节⽓“春⾬惊春清⾕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
” ⼆⼗四节⽓歌也许⼤家都会背,可是对于⼆⼗四节⽓我们⼜了解多少呢?今天荐书堂为⼤家找来了10本关于⼆⼗四节⽓的书,让我们谓春之开始,抚寒冬之尾,赏四季变幻之美,享⼆⼗四节⽓良⾠锦时。
⼀、沈善书《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之美》把对故知旧识的思念和着樱桃花酿成了酒。
这⼀坛往事,岁⽉替我们好⽣藏着。
我们知晓,故⼈若拂袖离去,经年相见,没有归期。
所谓流年安好,也只是短暂若烟。
如今光阴为我们倒这最后⼀杯樱桃酒,饮了,切莫再逃,因为我们没有多少青春可以拿来等待。
光阴如海,浮⽣往事细碎如浪花,然⽽掬起⼀朵,却是你我最珍贵的记忆。
原来,⽆⼈能抹去时光刻下的印记,翻阅《时光印痕》,共赏光阴这幅幽美画卷,领略⼆⼗四节⽓这良⾠锦时之美。
⼆、董学⽟、肖克之《⼆⼗四节⽓》《⼆⼗四节⽓》主要收录了有关⼆⼗四节⽓的⽂献资料,具有较⾼的资料价值。
主要收录有关⼆⼗四节⽓的⽂献资料,具有较⾼的资料价值。
重点就⼆⼗四节⽓的⾮物质遗产代表性内容和关系密切的发展、延伸内容进⾏了⽐较完整、系统的阐述。
三、朱伟《微读节⽓》⽆论何时何地,我们不能没有除⼣的年饭、新年的爆⽵、清明的扫墓、中秋的赏⽉,没有了它们,就没有了我们的⽇⼦……《微读节⽓》介绍了⼀代⼜⼀代的⽂⼈雅⼠从中吟花弄⽉,⼜随季发展出⼀整套诗意化的⽣活⽅式,诞⽣出⼤量的诗词歌赋,使本来平常的⼀个个⽇⼦都变得有滋有味,⽆论朝代更替、即使兵荒马乱也不被影响,⼀代代⼈复归为泥⼟,⼜⼀代代诞⽣,它们就⽀持着⼀个伟⼤的民族,有滋有昧地⽣⽣不息。
(推荐书单,提升阅读技能,欢迎常到荐书堂来看看~)四、王晓梅《⼀本书读懂⼆⼗四节⽓知识》为什么会出现“两头春”和“⽆春年”?你知道偷莱节吗?⼆⽉⼆为什么⼜叫“龙抬头⽇”?“春⾬似油,春雪似毒”这句谚语代表了什么意思呢?伏天为何要“吃⾯”?哪个节⽇被称为“东⽅的狂欢节”?你知道什么是“公秋”和“坶秋”吗?秋季⾷疗的“⼋⼈禁忌”是什么?为什么说“男不圆⽉,⼥⼩祭灶”?南⽅和北⽅在⽴冬⾷补上应有哪些差异?“⼈寒三候”显⽰了怎样的物候现象?《⼀本书读懂⼆⼗四节⽓知识》对⼆⼗四节⽓知识进⾏了深⼊的解读,是学习⼆⼗四节⽓知识的经典读物。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可以和孩子读一整年的书作者:吴海霞来源:《时尚育儿》2018年第04期《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是一套国内原创绘本,整套绘本分为学春夏秋冬共四册,你可以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线,和孩子读上一整年。
跟以往单纯从科普角度来讲二十四节气的读物不同,《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从小女孩牙牙的视角出发,用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展示二十四节气中的自然物候、风俗习惯等。
既有故事,也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科普知识,当然还有跟节气相关的经典诗词。
这样的内容设定,让这套书阅读层次更加丰富,同时阅读年龄也更加宽泛,孩子可以從3岁左右开始,读到小学毕业也不会觉得太浅显。
让小孩子觉得有趣给3岁左右的孩子读,可以沿着书中“牙牙的二十四节气故事”这条线,通过牙牙在一年中的活动,看见大自然四季之时不同而景亦不同的变化,在爸爸妈妈的适当指导下,学会观察周围的花草树木、飞乌鸣虫在一年中不同的样子。
让大孩子学会思考大一点的孩子,除了故事线外,可以通过这本书中的科普部分,了解我国古代人为什么会设定二十四节气?他们设定的依据是什么?二十四节气的设定对古人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更深层次的甚至可以带着孩子思考:在现代社会,二十四节气是不是已经过时了?除了给我们一些诗意的联想,它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什么意义呢?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不仅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次有意义的科学探索。
激发更广泛的兴趣探索这样一个“二十四节气”的课题,需要运用很多方面的知识,也是激发孩子学习热情的好机会。
比如有的孩子会在惊叹古人智慧的同时,对博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从一个“点”出发,以点带面,不断扩大孩子的视野。
另外,跟节气相关诗词的加入也为这套书增加了亮点,和孩子一起读一读、背一背,不仅能提高文学修养,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孩子对二十四节气更全面的了解。
与生活巧妙结合我们常说根植于生活品阅读,阅读才会更深入、更有趣。
读这套书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寻找生活中跟节气相关的事物。
24节气相关的作品名《春风唤醒》- 一幅描绘春天的风景画,通过展现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的场景,表达了24节气中的立春的美好。
《秋韵萧瑟》- 一首讴歌秋天的诗歌,以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气息为主题,展现出24节气中的立秋的独特魅力。
《冬雪初绽》- 一幅描述冬天的雪景画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色彩,展示了24节气中的大雪的神奇美景。
《夏日炎炎》- 一部以夏天为背景的小说,通过描述酷暑天气、炎热的阳光和人们的夏日生活,展现出24节气中的小暑的热情和活力。
《花开盛世》- 一幅展示春天花朵盛开的油画,通过生动的色彩和形象,表达出24节气中的芒种的花海美景。
《金秋时节》- 一本记录秋天收获季节的摄影集,通过捕捉秋季果实、农田和秋叶的瞬间,展现出24节气中的白露的丰收喜悦。
《冰雪奇缘》- 一部以冬天为主题的电影,通过讲述两个姐妹的冒险故事,展现了24节气中的立冬的冰雪神奇。
《夏之恋歌》- 一首以夏天为背景的歌曲,通过旋律和歌词,表达出24节气中的小暑的炽热和人们的夏日浪漫。
《春梦无边》- 一部以春天为主题的舞台剧,通过舞蹈、音乐和表演,展现了24节气中的惊蛰的生机勃勃。
《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部描绘秋天湖水景色的电影,通过水面倒影、秋叶和天空的融合,展现出24节气中的寒露的宁静美景。
《冬日温暖》- 一本关于冬天温暖事物的摄影集,通过捕捉温暖的阳光、暖色调的街景和人们的互动,展现了24节气中的小寒的温馨。
《春天的约定》- 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歌曲,通过歌词和旋律,表达出24节气中的春分的希望和新生。
《夏日芳华》- 一部以夏天为背景的电影,通过描绘炎热夏天的友情、爱情和成长,展现了24节气中的大暑的青春活力。
《秋韵》- 一幅以秋天为主题的油画,通过展示秋天的丰收、金黄的田野和秋叶飘落的场景,表达了24节气中的白露的宁静与和谐。
《冬日夜曲》- 一首以冬天为背景的音乐作品,通过音符和旋律,表达出24节气中的大寒的寂寥和深沉。
《春暖花开》- 一本关于春天花卉的摄影集,通过捕捉花朵盛开的瞬间,展现了24节气中的惊蛰的色彩斑斓。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读后感小学优秀作文10篇《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中,主人公牙牙来到乡下爷爷奶奶家,在这个黄河流域的小村庄,她体验到一年中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二十四节气变化,渐渐听懂了大自然母亲的语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读后感小学优秀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读后感范文一当我读完《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后,我受益匪浅,感受到了乡村浓厚的氛围,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悠远和博大。
春天,给我印象最深的当然是立春了。
立春到来,意味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要过年了。
牙牙家的乡村过年更是热闹,瞧,顽皮的熊孩子们身穿红褐色大衣,嘴唇笑得咧开,露出一排小虎牙,可爱极了。
大人们搬来一箱箱鞭炮,一个青年双脚下蹲,双手点燃鞭炮。
孩子们激动极了,个个双手捂着耳朵,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视线却又不想离开天空。
过了一会儿,五彩缤纷的烟火从天空绽放,如同天女散花一般,美极了。
看到这番情景,我想到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夏天,我最喜欢大暑了,乡村里的夜晚十分宁静,萤火虫从草木中飞出,尾部金光闪闪,如同一个精致小巧的灯笼。
萤火虫在空中翩翩起舞,似乎转身就变成了一位位舞者。
萤火虫的出现,预示凉爽的秋天不远了。
最丰收的节气,当然就秋天的秋分。
火红的石榴,紫红色的葡萄和橙黄的柿子,五颜六色的水果全都成熟了。
黄灿灿的麦田里,农民伯伯都在尽心尽力的收割麦子,大雁也结伴而行,飞向遥远的南方。
冬天,最盼望的就是下雪了。
最美的“花”莫过于雪。
树枝星状雪花从空中飘落,如同一只只晶莹透亮的白蝴蝶,在空中不停地飞舞,美得令人啧啧赞叹!这套书让我看到了生机盎然的春天,热闹非凡的夏天,硕果累累的秋天,冰天雪地的冬天,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点,更喜欢用这样美美的图书写出了对四季的热爱。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读后感范文二说到节气,就会想到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那就让我们走进《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来了解它们吧!立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代表新的一年开始,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
小学三年级必读书目《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秋》《成语故事精选》读后感五篇篇一冬天有三个月、六个节气,分别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冬就是走进初冬,初冬是冬天刚刚开始,没有那么寒冷。
小雪指的是冬天的第一场雪,雪下的不是很大,刚落地就融化了。
大雪时雪下的越来越多,地面开始有积雪。
冬至时天气逐渐寒冷,是北半球一年里黑夜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这一天要吃饺子,不然,小心你的耳朵被冻掉!小寒表示最寒冷的日子开始了。
大寒来临,天气寒冷到极点,地面积雪不化。
过完大寒,新的一年开始了。
这本书告诉了我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非常引人入胜。
篇二我阅读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秋)》。
这本书讲了秋天的6个节气,依次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每个节气的特征不同,让我告诉大家,立秋瓜果成熟;处暑时节制作荷花灯祭奠死去的人;白露的时候开始采摘棉桃,你还记不吗,有一首儿歌是秋风凉,雁儿叫,颗颗棉桃咧嘴笑,说的就是白露的时候哦;秋分时节是中秋节,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吃月饼的时候,天气如果好,还可以观赏月亮;寒露时候,一排排的雁儿拍成“一”字形或者“人”字形向温暖的南方飞行;霜降是秋天最冷的一个节气,挂了霜的红柿子又大又甜,你们知道吗?我就出生在2010年的霜降那天,天气特别特别冷。
秋天结束啦,寒冷的冬天准备好了吗?篇三冬天有三个月、六个节气,分别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冬就是走进初冬,初冬是冬天刚刚开始,没有那么寒冷。
小雪指的是冬天的第一场雪,雪下的不是很大,刚落地就融化了。
大雪时雪下的越来越多,地面开始有积雪。
冬至时天气逐渐寒冷,是北半球一年里黑夜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这一天要吃饺子,不然,小心你的耳朵被冻掉!小寒表示最寒冷的日子开始了。
大寒来临,天气寒冷到极点,地面积雪不化。
过完大寒,新的一年开始了。
这本书告诉了我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非常引人入胜。
篇四读了《二十四节气》这本书,我知道了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更知道了每个季节还有六个节气构成。
一、夏历先书《夏小正》目前我们能够找到的最早记录星象物候变化与一年中四季与月份关系的书是《夏小正》。
《夏小正》全文400 余字,它以全年十二个月为序,记载了每月的天象、物侯、民事、农事、气象等方面的内容。
古文《夏小正》用字简练,记载文字大多是二字或三字一句,再加上时间的推移今人读起来觉得有些难度。
但文字记载的星象位置经有关专家研究证明是从夏代到商代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在许多后来的著作中可以印证。
夏小正一书证明,我国古人对于星辰、北斗的变化规律研究已达到了当时的一个高度。
《夏小正》书中依据天空星象的位置,相对配合记载了物候变化,“雁北乡,獭祭鱼,鹰则为鸠,有鸣仓庚,鹰始挚,寒蝉鸣,陨麋角”等与现代所见七十二物候中的多处内容相同。
《夏小正》所记载的内容和所观察的范围是后来形成的二十四节气的基础,是古人在气象物侯方面取得的里程碑式的成就。
二、《逸周书》章节论述节气《逸周书》旧序中说“所言文王与纣之事,故谓之《周书》”。
说周代的事,那就是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
书中卷六第五十一章周月解和五十二章时训解,五十三章月令解,是对当时气象节气历法的一个全面记录。
其中,周月解文字不多,但叙述明确,“月周天进一次而与日合宿,日行月一次而周天,历舍于十有二辰,终则复始……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中气以著时应、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气:小雪、冬至、大寒;闰无中气。
斗指两辰之间,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
……夏数得天,百王所同,其在商汤,用师于夏,除民之灾,顺天革命,改正朔,变服殊号一文一质,示不相沿,以建丑之月为正,易民之视,若天时大变亦一代之事,亦越我周王致伐于商,改正异械以垂三统,至于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犹自夏焉,是谓《周月》以纪于政。
”这一章中所记载的中气,春三月只有春分是后来划定的中气。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书籍
1、余世存著;老树绘《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
2、高春香邵敏著徐明振李婧绘海豚出版社《这就是24节气(套装共四册)》
3、熊亮著《二十四节气》天津人民出版社
4、林帝浣著《时光映画:镜头中的24节气》九州出版社
5、张春著《此间的怦然:致二十四节气》
6、沈善书《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
7、朱伟《微读节气》
8、王晓梅《一本书读懂二十四节气知识》
9、许彦来《二十四节气知识大全集》
10、陶红亮《24节气知识全书》
11、申赋渔《光阴(中国人的节气)》高倩艺《二十四节气民俗》
12、若水:《花之绘:二十四节气花卉的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