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案例分享
- 格式:pptx
- 大小:4.24 MB
- 文档页数:6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案例及思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将城市各类地下设施集中管控的工程项目,它能够有效整合城市的水、电、气、通信等各项基础设施,并通过管廊内部布置各种监测、控制、维修设备,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
以下是一个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案例及相关思考。
案例: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市位于人口密集区,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为了解决城市设施管理和应急响应的问题,市政府决定规划和建设一条地下综合管廊。
该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目标是整合市内的电力、燃气、给水、排水、雨水、通信、供暖、消防等各类基础设施,并配备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设施的远程监控和快速维修。
设计思路:1.综合规划:首先,根据市区现有设施的需求和布局,制定综合规划。
确定地下综合管廊的走向、规模和建设时序,确定各类设施的接入点和布局,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
2.设备选择:根据不同类型的设施特点,选择适当的设备。
例如,电力设施需要选择可靠的变电设备和供电系统;燃气设施需要选择高效的供气设备和泄漏检测系统。
3.管线布置:根据综合规划确定的走向和设施需求,进行管线布置。
尽可能地减少管线的穿越次数,提高维护和维修的效率。
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用于未来的扩展和改造。
4.智能控制系统:利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设施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例如,通过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管道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5.结构设计:考虑到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和可能的自然灾害风险,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
例如,选用抗震、防水和防火的材料,设计合理的通风和排水系统。
6.配套设施: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和设施管理人员的需求,地下综合管廊要配备必要的配套设施。
例如,设置应急出口、消防设施和维修点,提供便捷的人员出入和维修通道。
7.环境保护: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
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噪音和污染。
同时,考虑地下水源和土壤的保护措施,预防地下水污染。
PPP项目成功案例择抄深圳大梅沙—盐田坳地下综合管廊燃气入廊案例一、综合管廊概况深圳大梅沙—盐田坳综合管廊于2007年由深圳盐田区城市管理局出资建设,2008年建成后一直由建设方出资委托深圳市永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综合管廊的养护,管线单位无须支付入廊费用,仅负责自有管线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泄漏报警器的维护保养等工作也由养护单位(深圳市永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
综合管廊穿越山体而建,长2.68km,高2.85m,宽2.4m,中间维修便道宽约1.0m,整体呈拱形,中间无防火隔断,没有泄压口,管廊两端各有一个人员出入口。
综合管廊两端设有专人看守,其中一端设有监控室,对综合管廊内的天然气泄漏报警器的运行情况实时监控,同时天然气泄漏报警器的运行情况也远传至天然气集团调度中心。
综合管廊内的设计管线有通信、给水、污水、天然气管线,但由于通信信号受屏蔽,实际进入综合管廊的只有给水、污水、天然气管道。
二、天然气管道以及通风系统设计天然气管道设计压力为0.3MPa,运行压力为0.15MPa,管材采用无缝钢管,外直径为426mm,壁厚为10mm,材质为10号钢。
管道为三层PE夹克钢管,采用焊接连接。
天然气管道置于混凝土管墩上,综合管廊内离两端人员出入口约100m处各设一个膨胀节,膨胀节与管道采用法兰连接。
综合管廊内天然气管道设置于单独的砖砌管沟内(称为天然气管沟)并加盖混凝土盖板保护。
综合管廊的人员出入口外墙旁设置了一个DN50mm的放散阀(自廊内天然气管道引出),管廊外距离人员出入口约10m处设置一个DN400mm的直埋阀,直埋阀另一侧的放散井内设置DN100mm的放散阀。
天然气管沟内沿管沟长度方向每隔100m设置一个泄漏报警器,为便于检测,泄漏报警器上方的管沟盖板由固定的混凝土盖板更换为可开启的不锈钢盖板。
综合管廊的送风机与排风机均布置在山腰的同一房间内。
综合管廊内设计有送风和排风系统,送、排风口并排设置在综合管廊中段的顶部位置。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案例及思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指的是一种将各种地下设施及管线(如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等)集中建设于一条地下通道中的综合地下工程。
它既能够实现地下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市区地上布线带来的视觉污染,又方便了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以下是一个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案例及相关思考。
案例: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市规划了一个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项目,旨在解决市区地下设施交叉布置、维护困难的问题。
该项目的设计目标是集中整合各种常规的地下设施,并为未来可能的新设施留出空间。
该市的地下综合管廊主要包括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等管线,同时还考虑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智能管道、充电桩等新设施。
设计团队进行了详细勘测,确定了廊道的宽度、高度和深度,并进行了管线的详细规划。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维护与管理的需求,设计团队还提出了可拆解、模块化的建设方案。
在设计中,该市还结合了地下综合管廊与市中心区域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并且合理布置了进出口、检修井等设施。
为了提高地下综合管廊的安全性,设计团队还采用了防火、防水等相关措施,确保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行安全。
思考:1.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应注重整体性。
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应考虑各类管线的布置、维护与管理的需求,尽量实现一体化的设计,方便日后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2.预留空间是必要的。
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各种新的地下设施需求。
因此,在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中,应预留一定的空间,以应对未来的发展需求,避免频繁地破坏地面建设。
3.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行安全对城市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设计方案应考虑相关的安全措施,如防火、防水、防盗等,确保管廊的安全运行。
4.设计要注重灵活性与可拆解性。
地下综合管廊是一个长期使用的工程,管线的维护以及新的设施的改造升级都需要方便操作。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可拆解、模块化的建设方案,为日后的维护与升级工作留下足够的空间。
盾构法综合管廊建设案例以盾构法综合管廊建设案例为题,列举以下10个案例。
1. 上海市综合管廊工程上海市综合管廊工程是我国首个采用盾构法建设的综合管廊工程。
该工程总长约50公里,主要用于集中管线布置、地下公用设施的统一管理和维护。
盾构法的应用使得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损害小,施工速度快,大大缩短了工期。
2. 北京市通州区综合管廊工程北京市通州区综合管廊工程是为了解决城市地下管线混乱、隐蔽工程维护困难等问题而建设的。
该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总长约40公里。
通过工程建设,有效整合了城市地下各类管线,提高了市政设施的统一管理水平。
3. 广州市综合管廊工程广州市综合管廊工程是广州市政府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项目之一。
该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总长约60公里。
通过建设综合管廊,整合了城市地下的电力、通信、燃气、自来水等各类管线,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杭州市综合管廊工程杭州市综合管廊工程是为了解决城市地下管线混乱、维护难题而建设的。
该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总长约30公里。
通过建设综合管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效率。
5. 成都市综合管廊工程成都市综合管廊工程是为了解决城市地下管线混乱、维护难题而建设的。
该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总长约40公里。
通过建设综合管廊,有效整合了城市地下的电力、通信、燃气、自来水等各类管线,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南京市综合管廊工程南京市综合管廊工程是为了解决城市地下管线混乱、维护难题而建设的。
该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总长约50公里。
通过建设综合管廊,有效整合了城市地下的电力、通信、燃气、自来水等各类管线,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效率。
7. 武汉市综合管廊工程武汉市综合管廊工程是为了解决城市地下管线混乱、维护难题而建设的。
该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总长约60公里。
通过建设综合管廊,整合了城市地下的电力、通信、燃气、自来水等各类管线,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合管廊工程创优案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下管道网络的建设越来越复杂,如何实现管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一直是一个难题。
综合管廊(Integrated Pipe Gallery, IPG)作为城市地下管道的一种新型形式,在城市地下管道建设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
以下是一些综合管廊工程创优案例:1. 秦淮河综合管廊:该项目位于南京市秦淮河北岸,全长约6.2公里,规划建设了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天然气管道和通信电缆等设施。
该综合管廊工程实现了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的集成化和标准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城市地下管道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2. 杭州市综合管廊:该项目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全长约18.6公里,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综合管廊工程之一。
该项目利用城市空间资源,集成了污水管道、天然气管道、通信电缆等设施,实现了城市地下管网的互联互通和共享资源,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北京市非车用综合管廊:该项目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全长约3.7公里。
该综合管廊工程建设了供电、供水、燃气、通信等管线和系统,利用空间交叉和共享,将这些管线集成在一起,提高了城市地下管网的空间利用效率,强化了城市地下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广州市市政综合管廊:该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全长约2.6公里,是广州市第一条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综合管廊。
该综合管廊工程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实现了城市地下管道系统的一体化管理,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综合管廊工程能够实现城市地下管网的集成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为城市发展和管理带来了诸多好处。
国内外综合管廊的5个案例介绍(1)蒙特利尔地下城蒙特利尔地下城(Montreal' Underground City)位于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威尔玛丽区地下,长达17千米,总面积达400万平方米,步行街全长30千米,是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案例之一。
地下城连接着10个地铁车站、2000个商店、200家饭店、40家银行、34家电影院、2所大学、2个火车站和一个长途车站。
地下城最深的地方上下可分五层,邮局、超市、酒吧、咖啡屋、美容美发店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整个建设历经60年。
每天有50万人进入地下城。
图1-1 蒙特利尔地下城平面位置图及实景照片(2)日本综合管廊日本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更加注重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综合管廊在日本开始兴建于1926年千代田,东京1958年开始兴建综合管廊。
较为典型的项目有东京临海副都心地下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总长度16公里,工程建设历时7年,耗资3500亿日元,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将各种基础设施融为一体的建设项目。
该项目为一条距地下10米、宽19.2米、高5.2米的地下管道井,把上水管、中水管、下水管、煤气管、电力电缆、通信电缆、通信光缆、空调冷热管、垃圾收集管等九种城市基础设施管道科学、合理地分布其中。
图2-2 日本综合管廊实景照片(3)上海张杨路1994年底,国内第一条规模较大、距离较长的综合管廊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初步建成。
该综合管廊全长约11.125公里,埋设在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下,综合管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断面形状为矩形,由燃气室和电力室两部分组成。
该综合管廊还配置了相当齐全的安全配套设施,建成了中央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
图1-3 上海市张杨路综合管廊照片图1-4 上海市张杨路综合管廊标准断面(4)广州大学城2002年,广东省在制订广州大学城规划时,确立了大学城(小谷围岛)综合管廊专项规划。
该综合管廊建在小谷围岛中环路中央隔离绿化带的地下,沿中环路呈环状结构布局,全长约10公里,管廊高2.8米,宽7米(分隔成2.5米、3米、1.5米三个舱)。
给⽔排⽔集锦:亚洲五⼤经典城市综合管廊案例1⽇本东京⽇⽐⾕1926年,⽇本在关东⼤地震以后的东京复兴建设中,完成了包括九段坂在内的多处长约1.8km的共同沟。
⽇本共同沟的总体发展⽬标是要在21世纪初,在县政府所在地和地⽅中⼼城市等80个城市⼲线道路下建设约1100km的共同沟。
⽽⼈⼝最为密集的城市东京,已提出了利⽤深层地下空间资源(地下50m),建设规模更⼤的⼲线共同沟⽹络体系的设想。
特点:采⽤盾构开挖,在⼤深度地下建设综合管廊⽹络系统。
2⽇本横滨MM21区横滨21区是⽇本第⼆⼤城市横滨的核⼼项⽬。
特点:集旅游、商务、购物、会议、展览、博物馆于⼀体的超⼤地下空间综合体规划项⽬。
3新加坡滨海湾新加坡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是有详细规划设计的:地表以下20⽶内,建设供⽔、供⽓管道;地下15⽶⾄地下40⽶,建设地铁站、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和实验室等设施;地下30⽶⾄地下130⽶,建设涉及较少⼈员的设施,⽐如电缆隧道、油库和⽔库等。
特点:容纳供⽔管道、通信电缆、电⼒电缆,甚⾄垃圾收集系统。
管廊距地⾯3⽶,全长3.9千⽶,⼯程耗资8亿新元(约合35.86亿元⼈民币)。
4中国⽩银市⽩银市为⾸批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之⼀,为⽢肃省域核⼼的重要组成部分,2区3县,⾯积21209km2。
市政管线现状为地下管线⽼旧、容量不⾜,管线权属众多,且存在多头管理与⽆⼈管理并存现象。
特点:总体布局结合⾼压线⼊地、地下空间和⼈防;⽆管⽹式超细⼲粉⾃动灭⽕装置;天燃⽓管道⼊廊;所有管线集中出舱。
5中国珠海横琴新区珠海横琴新区新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全长33.4km,⼯程直接建设投资约22亿元,内设通风、排⽔、消防、监控等系统,由控制中⼼集中控制,实现全智能化运⾏。
特点:⼀次投⼊最⼤、建设长度最长、辐射⾯积最⼴、纳⼊管线最多和施⼯难度最⾼。
地下管廊案例
地下管廊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等重要管线,对城市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地下管廊建设中,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经验,为今后的地下管廊建设提供参考。
案例一,某市地下管廊建设。
某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地下管线纷
繁复杂,因此地下管廊建设成为迫切需求。
在该市地下管廊建设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挑战是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松软,给地下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施工单位采用了加固土壤、降低地下水位等措施,确保了地下管廊的安全施工。
其次,由于城市道路繁忙,地下管廊施工对交通影响较大。
为了保障交通畅通,施工单位采取了夜间施工、临时交通管制等措施,最大程度减少了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最后,地下管廊建设需要与现有管线进行衔接,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
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新旧管线的无缝衔接,避免日后的漏水、漏气等问题。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地下管廊建设需要克服地质条件
复杂、交通影响大、与现有管线衔接等诸多困难,因此需要施工单位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的质量控制、周密的交通保障措施,才能确保地下管廊的安全建设和顺利运行。
总结,地下管廊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施工单位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系列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地下管廊建设提供参考,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希望各地在地下管廊建设中能够充分借鉴经验,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高效运行。
BIM GIS光纤传感云数据平台物联网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包头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情况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综合管廊建设体会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新技术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1243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现状概述1.国家政策层面•国发〔2013〕3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国办发[2014]2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61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国建设2000公里里程综合管廊。
•中央发布〔2016〕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2.27住建部陈部长主持召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对接洽谈会,市长、行长•2016.6.17 住建部陈政高部长在视察包头市新都市区综合管廊后召开视频电话会议,有167个城市的相关领导参加;要求燃气、污水等相关管线全部入廊。
•2016.7月,已安排112亿专项资金;要求每个月将管廊开工情况上报国务院•先后两批共计10+15个试点城市,2016年将共计建设里程2577公里综合管廊。
•PPP模式,优惠贷款利率为4.145%。
•总理工程2.地方建设情况:•山东、贵州、吉林、青海、宁夏、云南、内蒙古等22省涉及43个城市,共计105个综合管廊项目开工建设,总里程478公里•广东、甘肃、湖南、四川、安徽、浙江、吉林等28省76个城,目前305个综合管廊项目已立项,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总计里程1156公里。
•全国仍有101个城市233个管廊项目至今未进入项目前期,总计944公里•国内共计353个城市编制了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审批通过78个。
3、企业•设计单位:编制管廊专项规划、可研、初设、施工图•施工企业:组织社会资本与政府洽谈•资本方:组织低成本资金占领要地•运营商:在主要城市跑马圈地4、综合管廊会议(多多)•协会•出版社•社会团体•各种组织等等包头市综合管廊建设情况汇报•1.项目概况•2.设计内容•3.设计难点•4.施工工法汇总项目概况--中标通知书•在2013年9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指出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情况下,包头市结合城市自身发展目标及建设管理理念,成功申报并获批为国家首批十个国家级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之一。
XX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及运行管理案例分析地下综合管廊是一项以地下空间为发展对象,将城市各类地下管线和设施集中放置于一体,并战略性地规划利用地下空间,以便提高道路、供水、排水、给油、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工程的效率和可靠性,保护地表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的城市地下公用服务设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XX市是我国一个大型城市,近年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及运行管理在XX市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下面将从XX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管廊建设运维管理和管廊运行效果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XX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方面。
XX市作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科学合理,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再利用”的原则,结合城市更新改造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兼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管廊的位置、布局和功能,确保管廊的通达性和互联性;二是功能完善,管廊内设施齐全,包括供水管道、排水管道、天然气管道、通信光缆等各类管网,以便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维护;三是智能化,对管廊进行信息化建设,引入先进的监控、管理和维护技术,实现对管廊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其次,XX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维管理方面。
XX市积极推进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运维管理工作,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确保管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建设过程中,XX市注重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管廊建设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在运维管理方面,XX市建立了专门的管廊管理中心,对管廊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障管廊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PPP项目成功案例择抄河北石家庄正定新区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案例综合管廊是21世纪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避免了由于埋设或维修管线而导致道路重复开挖,由于管线不接触土壤和地下水,因此避免了土壤对管线的腐蚀,延长了管线的使用寿命,它还为城市的发展预留了宝贵的地下空间。
综合管廊的建设对优化城市环境,减少城市道路重复开挖对人民日常生活和交通带来的影响,推动新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将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2015年0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意见》规定,从2015年起,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的新建道路要根据功能需求,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旧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地下空间开发等,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今天,中心为大家推送石家庄正定新区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经验,希望能给拟实施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参与方有益的借鉴。
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
石家庄正定新区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2、项目背景。
依据石家庄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为了满足石家庄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将全面加快正定新区开发建设步伐,近年重点抓好30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开发建设。
正定新区位于滹沱河北岸,正定古城东侧地区,总面积约135平方公里。
石家庄市紧紧围绕“三年出形象、五年出规模、十年成新城”的总体目标,锁定“低碳、生态、智慧’’的定位,全面启动正定新区30平方公里的核心起步区建设,努力把正定新区打造成财智要素集聚、功能多元复合、生态人文和谐、水绿交融共生的创新动力之城、宜居活力之城和滨水魅力之城,使之成为体现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石家庄形象的新地标。
正定新区为新建城区,原用地为村庄及农用地,地下市政管网几乎没有,现状土地已基本完成收储,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