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8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郑新旺老师提供)(一)项目简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电子设计竞赛奇数年为全国赛,偶数年为省赛,要求学生在短短的四天三夜完成一个电子设计类题目。
诚毅学院每年5月组织报名,暑假7、8月组织为期两个月的培训,9月初参加比赛。
智能车队2012年获得福建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2013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一项,福建省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2014年获得福建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成绩在逐年进步。
(二)竞赛时间【每年的7月到9月】(三)指导老师1.郑新旺【个人简介】:男,实验管理中心电工电子实验室实验员,从事实验教学工作十年,指导学生参加电子类学科竞赛。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电子设计的实践水平,于2012年组建诚毅学院智能车队,于2014年协助组建诚毅学院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
迄今为止所带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一项,福建省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获得“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华南赛区二等奖五项,三等奖九项。
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得国家级项目一项,省级项目一项。
2.……(四)参加对象:在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本科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同时需要有一定的模电、数电、单片机及C语言编程等基础;有足够的业余时间投入比赛训练;善于和他人沟通,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有吃苦精神、钻研精神。
(五)培养形式:1.辅导讲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刚进入实验室的学生主要是基础培训,了解基本元器件知识和简单电路的焊接调试;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进行单片机基础教学及印刷电路板制作培训。
研究生电子竞赛和工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罗勇;王朋帅【摘要】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凸显.本文研究了研究生电子竞赛和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具体从研究生电子竞赛的目的、电子竞赛的备战过程、如何在竞赛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展开,找到了利用研电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2018年研究生电子竞赛的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期刊名称】《电气电子教学学报》【年(卷),期】2019(041)004【总页数】5页(P145-148,158)【关键词】创新能力;工科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实践【作者】罗勇;王朋帅【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1;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 引言“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研电赛”)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一,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意实践活动。
从1996年8月开赛,到2018年8月,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1]。
参赛规模从第一届13支队伍39人参赛到第十三届的2462多支队伍近万人参赛,在社会上产生积极的影响力。
从第七届起,“研电赛”扩大为"国务院学位办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共同主办,并邀请中国港澳台地区及环亚太各国和地区的代表队参赛,“研电赛”正逐步成为全球华人乃至世界电子设计人才的一次盛会。
“研电赛”采用自主创意和企业命题等方式,开展电子设计及应用竞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知识点及其实际应用的理解,促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2]。
相比于课堂学习,竞赛中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将更加深入,理解更深刻。
课堂学习最大的缺陷在于不清楚知识的实际应用,而通过竞赛可以完全避免这种问题。
(保密区域)第七届电工电子创新设计大赛决赛《简易直流电子负载》测试报告编号: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恒流电子负载系统设计摘要: 设计一台恒流(CC)工作模式的简易直流电子负载。
以MSP430F149单片机为核心。
通过AD采集电流检测模块测量到的电流信息, 算法处理后, 利用D/A输出模块控制V/I转换电路从而实现恒流。
并且将电压、电流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被测直流稳压源的负载调整率。
系统在工作中, 无论电子负载两端电压是否变化, 流过电子负载的电流为一个设定的恒定值。
关键词: 恒流;MSP430F149;V/I转换电路;数字控制Design of A DC Constant Current Electronic Load SystemBased on MSP430F149Abstract:Th.repor.i.base.o.th.desig.o..simpl.D.electroni.loa.o.constan.current .Th.syste.realiz.th.C.workin.mod.b.utilizin.th.MSP430F14.a.th.core,A.samplin.a n.detectiv.modul.t.measur.th.current,D/.outpu.modul.t.contro.th.V/.transfor.ci rcui.afte.bein.processe.b.algorithm.Besides,th.loa.regulatio.ca.b.automaticall .measure.b.processin.th.voltag.an.curren.samplin.data.Whe.th.syste.i.working,n .matte.ho.th.voltag.ove.th.loa.change,th.curren.throug.i.i..constan.value.Key Words:CC;MSP430F149;V/I transform circuit;Digital Control1.概述及方案选择在电路中,负载是用来消耗电源输出能量的装置。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以下简称系列大赛)为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以竞赛和奖励的方式,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实践活力。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系列大赛简介系列大赛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研究生为主体,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参与为支撑”的运行模式,打造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平台,努力探索利用社会资源协同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七年来,系列大赛围绕国家急需领域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设置了涉及智慧城市、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集成电路、能源体系、公共管理等重要领域的10项主题赛事,为50余万在校研究生提供了创新、交流、展示和就业的平台,已初步形成院系、学校、省级学位管理部门等层层组织参赛的活跃局面,在研究生群体中有了较强的号召力,在社会上也有了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
系列大赛秉承“以行业企业参与为支撑”的运行模式,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的办赛之路。
系列大赛得到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成都市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电子学会等社团组织和华为、中石化等知名企业深度参与,促进了研究生创新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
系列大赛将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下,努力办成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有贡献力的品牌赛事。
二、2020年主题赛事2020年系列大赛将举办下列8项主题赛事:1.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2.数学建模竞赛3.电子设计竞赛4.创“芯”大赛5. 人工智能创新大赛6.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7.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8.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各主题赛事介绍、赛程安排、赛事指南等,请见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网(以下简称“研创网”)。
三、建议与要求1.充分重视,激励师生系列大赛是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请各会员单位给予充分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研究生参赛,并对参赛研究生及其指导教师给予政策支持、物质保障和成果认可。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介绍————————————————————————————————作者:————————————————————————————————日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它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特点是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以推动其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
竞赛的特色是与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建设紧密结合,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以全面检验和加强参赛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运行模式为:“政府主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十六字方针,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参与积极性。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交流社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交流社区简介专注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切服务于电子设计竞赛,让参赛者在本社区自由交流,在赛场上我们是对手,在这里我们是朋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电子设计竞赛事业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该社区立志于做中国最大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论坛,以“方便广大电子爱好者,服务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宗旨,以“一切皆有可能,没有什么不可以”为理念,他们一直在努力,为了方便一切的电子爱好者!编辑本段章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章程一、总则1.指导思想与目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竞赛说明(竞赛科目:“和利时杯”电气操纵应用设计大赛)一、竞赛形式本项竞赛为集体赛,参赛者以团队形式参加本次大赛,每支队伍不超过3名学生和2名指导教师。
初赛时期:本项竞赛内容为电气操纵应用设计,初赛采纳处外作业、提交作品方式。
参赛队在指按时刻按初赛要求完成作品设计,并在指按时刻提交:A、作品申报表(见附件)电子档和纸质档各一份;B、初赛论文电子档:包括《竞赛要求》(见后文)中第(1)项“电子原理图设计制作”、第(2)项“自动螺丝输送机及平面二维移动机械手的PLC操纵编程”及第(3)项“完成给定方案的系统程序的编写”。
备注:电子档发送到大赛组委会指定邮箱,并刻录光盘一份连同纸质档一同寄至大赛组委会。
通过初审的作品和参赛队进入决赛。
决赛时期:决赛由工程演示、工程答辩、实操调试等环节组成,由评审专家组现场打分。
本项竞赛重点考察学生电气操纵应用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工程实践素养。
二、参赛人员参赛人员大赛面向全国全日制在校大学生(高职、本科、研究生)参赛队员大体知识要求◆电气原理图大体知识◆电气接线与安装大体知识◆PLC应用大体知识◆电机驱动应用大体知识◆人机界面通信大体知识◆自动操纵系统大体知识◆传感器应用大体知识◆气动技术大体知识三、操纵对象说明◆被控对象:所选被控对象为自动螺钉装配机械手装置。
自动螺钉装配机械手装置具有高效率、高靠得住性、性价比高等优势,在自动扮装配的电子行业、机械行业等各行业利用超级普遍。
因此选用该装置作为本次竞赛的被控对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该装置分为自动螺钉输送机和X-Y螺钉装配机械手,如图1:自动螺钉输送机X-Y螺钉装配机械手图1 自动螺钉装配机械手装置(一)自动螺钉输送机1、机构说明图2 螺钉输送机构说明图图3 锁丝扳电话构说明图4 辅助操纵电器图2、功能编号说明3、螺钉输送工作流程说明:(1)、料筒电机(M1)启动后,齿轮传动料筒转动把料仓里的螺钉回转,回转进程中螺钉自动掉入导料槽;(2)、直震器(ZZQ)和料筒电机(M1)同时启动,导料槽固定在直震器上,当直震器震动时螺钉料有序移动,同时毛刷电机(M2)启动,毛刷电机把掉入导料槽里不规那么螺钉扫出,余下螺钉规那么向外输送;(3)、当加料检测(PH1)传感器检测有料长达5S后,加料电机(M1)、直震器(ZZQ)全数停止工作,直到PH1在检测到无料后再次启动输送螺钉;(4)、等待网络通信(X-Y机械手操纵PLC-2)发来的螺钉装配信号等待工作;(5)、当取得装配信号或指令后,出料阀(YV1)得电动作,气缸后位(1B1)检测到位至少1S后复位出料汽缸(YV1);(6)、同时吹气阀(YV2)得电动作(把掉入透明管的螺钉吹到电批锁嘴上),吹气阀(YV2)得电至少2S后自动复位;(7)、锁丝扳手(BS)启动,锁丝阀(YV3)得电(气缸带动转动的扳手把螺钉锁在底板上),扭矩(NJ)抵达后,先复位扳手(BS)再复位锁丝阀(YV3);(8)、当锁丝阀(YV3)复位后气缸上位(2B1)检测到位,网络通信发出螺钉装配完成信号给(X-Y机械手PLC-2)。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是全国性的电子设计比赛,旨在推动电子设计教育与实践,培养电子设计领域的青年创新人才,推动电子产业的发展。
作为全国性的比赛活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不仅参与者众多,比赛的范围也非常广泛。
比赛的主题涉及电子设计的各个领域,包括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通信与网络、RFID技术、电磁
兼容与抗干扰、生物医疗电子、电源与电池管理、可穿戴电子等等。
参赛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比赛项目。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般分为省级赛和全国赛两个阶段。
在省级赛中,参赛选手需要提交设计方案和相关材料,经过初步审核后,通过现场展示和答辩来评选出获奖选手。
在全国赛中,省级赛获奖选手将代表各个省份参加总决赛。
总决赛采用现场展示和答辩的形式来评选出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的意义在于促进电子设计教育发展,推动电子设计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通过参加比赛,选手们可以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比赛还为选手们提供了展示自己创意和能力的机会,增加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也为电子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比赛鼓励选手们关注最新的电子技术和应用领域,推动电子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比赛,优秀的设计方案和技术可以得到推
广和应用,为电子产业提供了更新换代的动力。
总之,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是一项重要的比赛活动,对推动电子设计教育与实践,培养青年创新人才,推动电子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参加比赛,选手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电子设计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列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作为国内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赛事,旨在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提升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以下是该系列大赛的列表,供参赛者和有兴趣的研究生参考。
1.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比赛时间:每年9月- 比赛内容:研究生团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提出解决方案。
2.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比赛时间:每年7月- 比赛内容:研究生团队根据题目要求,设计并制作电子系统。
3.中国研究生智能设计大赛- 比赛时间:每年6月- 比赛内容:研究生团队针对智能设计领域的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4.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 比赛时间:每年5月- 比赛内容:研究生团队设计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机器人系统。
5.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 比赛时间:每年8月- 比赛内容:研究生团队针对能源装备领域的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6.中国研究生材料工程创新设计大赛- 比赛时间:每年10月- 比赛内容:研究生团队针对材料工程领域的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7.中国研究生环境科技创意设计大赛- 比赛时间:每年11月- 比赛内容:研究生团队针对环境科技领域的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8.中国研究生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大赛- 比赛时间:每年12月- 比赛内容:研究生团队针对网络安全领域的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9.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比赛时间:每年4月- 比赛内容:研究生团队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10.中国研究生物联网创新设计大赛- 比赛时间:每年9月- 比赛内容:研究生团队针对物联网领域的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正弦信号发生器(A题)一、任务设计制作一个正弦信号发生器。
二、要求1、基本要求(1)正弦波输出频率范围:1kHz~10MHz;(2)具有频率设置功能,频率步进:100Hz;(3)输出信号频率稳定度:优于10-4;(4)输出电压幅度:在负载电阻上的电压峰-峰值V o pp≥1V;(5)失真度:用示波器观察时无明显失真。
2、发挥部分在完成基本要求任务的基础上,增加如下功能:(1)增加输出电压幅度:在频率范围内负载电阻上正弦信号输出电压的峰-峰值V o pp=6V±1V;(2)产生模拟幅度调制(AM)信号:在1MHz~10MHz范围内调制度m a 可在10%~100%之间程控调节,步进量10%,正弦调制信号频率为1kHz,调制信号自行产生;(3)产生模拟频率调制(FM)信号:在100kHz~10MHz频率范围内产生10kHz最大频偏,且最大频偏可分为5kHz/10kHz二级程控调节,正弦调制信号频率为1kHz,调制信号自行产生;(4)产生二进制PSK、ASK信号:在100kHz固定频率载波进行二进制键控,二进制基带序列码速率固定为10kbps,二进制基带序列信号自行产生;(5)其他。
三、评分标准集成运放参数测试仪(B题)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台能测试通用型集成运算放大器参数的测试仪,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二、要求1、基本要求(1)能测试V IO(输入失调电压)、I I O(输入失调电流)、A V D(交流差模开环电压增益)和K C MR(交流共模抑制比)四项基本参数,显示器最大显示数为3999;(2)各项被测参数的测量范围及精度如下(被测运放的工作电压为±15V):V:测量范围为0~40mV(量程为4mV和40mV),误差绝对IO值小于3%读数+1个字;I:测量范围为0~4μA(量程为0.4μA和4μA),误差IO绝对值小于3%读数+1个字;A:测量范围为60dB~120dB,测试误差绝对值小于3dB;VDK:测量范围为60dB~120dB,测试误差绝对值小于3dB;CMR(3)测试仪中的信号源(自制)用于A V D、K CMR参数的测量,要求信号源能输出频率为5Hz、输出电压有效值为4 V的正弦波信号,频率与电压值误差绝对值均小于1%;(4)按照本题附录提供的符合GB3442-82的测试原理图(见图2~图4),再制作一组符合该标准的测试V IO、I I O、A VD和K CMR参数的测试电路,以此测试电路的测试结果作为测试标准,对制作的运放参数测试仪进行标定。
第7 项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一、赛项名称赛项名称: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英语翻译:Electronicproduct design and production赛项归属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检验参赛选手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与条件下实现对电子产品在规定设计方案(规定原理图与结构要求)下的工艺能力和职业素质,包括对常用电子产品制作工具的应用、电子产品的辅助设计能力、电子产品软硬件调试能力、电子产品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的操作技能、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安全、环保等意识,引导高职院校关注现代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技术应用方向,指导和推动电子信息类专业开展现代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方向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加快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1.竞赛方式本竞赛项目采取团队比赛形式,由同一所院校3 名选手组成参赛队;参赛选手应为2016 年在籍高职三年级学生,高职二年级学生不能享受保送本科政策;在校期间各科成绩总评为所在专业前20%,综合评定良好,并取得了所学专业的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每所院校限报2 个参赛队,不限男女,其中队长1 名。
参赛选手由所在学校推荐。
该赛项有三所以上院校参赛且达到6 个参赛队方可开赛。
竞赛由理论考核和技能竞赛两部分组成。
理论考核时长为90 分钟;技能竞赛时长为6 个小时;考核地点为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楼。
2.竞赛内容(1)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20%)理论基础知识考核范围及比例如下:电路基础(10%)、模拟电子技术(30%)、数字电子技术(20%)、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20%)及电子组装工艺(20%)等知识。
(2)技能竞赛(占总成绩的80%)全面考查参赛选手在基本电路设计、电路故障检测分析与排故、线路板绘制、电路板装接调试、微处理器编程和功能调试和职业素养等多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是与专业教学完全一致的典型工作任务。
Advances in Education教育进展, 2022, 12(6), 2113-2117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2 in Hans. /journal/aehttps:///10.12677/ae.2022.126322浅谈研电赛在二本院校人工智能教学中的促进作用——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陈刘奎,杨天棋,孙伟业,唐莉,李作进*重庆科技学院,重庆收稿日期:2022年5月25日;录用日期:2022年6月23日;发布日期:2022年6月30日摘要研电赛是研究生参赛和认可度较高的比赛,近几届研电赛中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参赛作品,本文通过所在学校举办和参赛过程中的人工智能教学带来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发现参赛经验、科研成果、研究生导师团队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二本院校的研究生培养、人工智能教学及研电赛参赛都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研电赛,人工智能教学,二本院校研究生培养The Impact of Chinese Graduate ElectronicDesign Competition to the Basic PublicUniversiti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Teach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 CaseLiukui Chen, Tainqi Yang, Weiye Sun, Li Tang, Zuojin Li*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ongqingReceived: May 25th, 2022; accepted: Jun. 23rd, 2022; published: Jun. 30th, 2022*通讯作者。
陈刘奎 等AbstractChinese Graduate Electronic Design Competition is a competition with high graduate participation and recognition. In recent sessions, more and mor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participating works. By hosting and participating the regional competition,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experience and problems brought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aching, and found that the participating experienc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graduate instructor team need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It was of significance for the graduate trai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organizing competitions of the basic public universities. KeywordsChinese Graduate Electronic Design Competi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aching, Graduate Training of the Basic Public Universities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licenses/by/4.0/1. 引言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由清华大学、华为和中国电子学会于1996年共同发起[1],经过了二十多的发展,该平台为电子类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有着巨大促进作用。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中国最大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项赛事。
该比赛旨在提高大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电子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交流。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自2000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届。
每一届的比赛都吸引了全国各大高校的优秀学生参与,比赛的参赛人数也不断增加。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性,主办方会组织专家组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奖项的评选和颁发。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电子设计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设计、电路与PCB设计、模拟与数字电路设计、通信系统与射频设计等多个方面。
参赛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参与不同的项目。
比赛通常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要求参赛者提交设计方案和模型,决赛则要求参赛者进行现场演示和答辩。
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参赛作品需要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或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对参赛选手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同时,比赛还为参赛者提供了与其他高校同学交流的机会,能够促进不同高校之间的学术合作和交流。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在中国的电子科技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比赛,可以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对于提高国家的电子科技实力和推动产学研结合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比赛可以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力的赛事。
通过参赛,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参与比赛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电子科技实力和推动产学研结合。
第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简介【竞赛背景】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的ED(电子设计)业被推到了产业“龙头”的位置,电子设计业开创以知识产权(IP)为核心的创新时期,标志着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走过了技术、资本竞争阶段,进入智力竞争的高级阶段。
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链中,ED(电子设计)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也是实现创新的重要手段。
复合型ED(电子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和引领时尚的根本保证,因此培养创新型ED 人才已是刻不容缓。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在中国电子学会的支持下,从1996年8月开赛,已成功举办了六届。
参赛规模从第一届13支队伍39人参赛到第六届的87支队伍350人参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得到了各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且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从第七届起,“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将扩大为“国务院学位办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共同主办。
除继续邀请高校和科研院所参赛以外,还将邀请中国港澳台地区及环亚太各国和地区的代表队参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正逐步成为全球华人乃至世界电子设计人才的一次盛会。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我国目前研究生范围唯一的高层次竞赛,为研究生科技创新提供了一个技术交流平台。
按照“扩大参与范围,提升比赛水平,提高知名度”的要求,从第七届起,赛事分两级进行:初赛设在6个分赛区(北京、杭州、广州、成都、西安和哈尔滨),以“选拔”和“推荐”参加决赛的参赛队和队员为主;决赛由北京清华大学承办,以面向全国人民展示电子信息领域最高的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为目的,所有被分赛区推荐参加决赛的参赛队和队员,以及全国团体(参赛队)和个人(参赛队员)的冠亚军都将被业界知名专家和主管领导接见和颁奖。
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决定:本届竞赛按“笔试”和“送展作品答辩”的方式进行,由竞赛组委会聘请的专家成立的全国竞赛“命题与评审委员会”承担大赛的命题与评审。
【竞赛组织委员会】主任刘汝林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副主任陈吉宁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Altera公司 XXXXXXXXX 副总裁汪劲松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孙玲玲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韦岗华南理工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教授胡应平北方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杨春玲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樊晓桠西北工业大学教授秘书长周祖成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竞赛命题与评审委员会主任倪光南中国工程院院士竞赛监督委员会主任刘春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第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秘书处暂设在清华大学东主楼9区324邮政编码:100084电话:传真:联系人:王新霞( )王强( )“Altera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说明一、竞赛时间:各分区赛时间:2010年7月上旬(具体见分赛区通知)决赛时间:2010年8月中旬竞赛地点:各分区赛地点:见各分赛区(北京、杭州、广州、成都、西安和哈尔滨)通知决赛地点:北京清华大学二、参赛资格:1.参赛代表队:参赛单位可以团体方式报名,也可以单独方式报名,最多3人组成一个参赛队。
2.参赛队员资格:凡目前注册的在读硕士、博士或博士后研究生,以及2009年6月30日之前注册的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后;2010年度前毕业不超过5年的硕士学位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录取为2010年研究生的本科生在提供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和学校证明后也可报名参加。
报名截止后,不能更换参赛队员。
3.有特殊情况的研究生培养单位,3名参赛队员中允许有1名是本科生,但必须事先向竞赛组委会申请并经过批准。
三、竞赛内容、形式和计分办法:1.竞赛内容主要考察参赛队员对电子信息学科当前研究方向的了解;对信息类学科研究生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以及EDA工具使用和IC/FPGA设计的综合能力。
2.竞赛按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组织。
2.1参赛队报名后参赛队和参赛队员即进入初赛阶段,获取支持竞赛的技术平台有利于尽快进入参赛作品的准备。
2.1.1分赛区组委会要求参赛队按照竞赛科目向分赛区命题和评审委员会提交竞赛项目演示视频文件(要求以影视压缩文档格式分辨率不小于320X240,时长不超过15分钟)和项目有关的论文。
2.1.2按照竞赛理论测试范围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分赛区组织的笔试。
2.1.3在规定的时间按照竞赛评审委员会的通知和要求,在指定时间和指定地点参加分赛区命题与评审委员会组织的分赛区答辩。
2.1.4由分赛区竞赛组织委员会推选该区参加决赛的参赛队和参赛队员。
2.2在分赛区初赛推荐参加决赛参赛队和参赛队员的基础上,大赛组委会的全国“命题与评审委员会”组织全国评审,然后大赛决赛承办单位组织本届大赛决赛。
2.2.1决赛阶段,全国命题与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参赛队和参赛队员按要求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参加决赛阶段的竞赛。
2.2.2决赛分笔试和答辩:2.2.2.1在准备答辩前(约半小时内)抽取试题做笔试,以考察参赛队员个人的知识面,内容涉及电子(电路与系统)、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存储和显示等)、光机电一体化和相关的电子物理机理。
2.2.2.2答辩在于评审参赛队的整体素质,队员介绍(或演示)参赛作品并回答专家提问,专家评定参赛队作品的水准、临场发挥和团体协作能力。
3.竞赛命题主要围绕信息与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的理论、算法和方法学;考察参赛队员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和设计语言进行系统级或电路级别的集成电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专业设计能力。
3.1命题范围涉及信息与电子设计的信号处理、通信与电子工程、微电子的电路与系统、光电子及其电子物理、网络与计算机、微波工程、机电一体化和图像多媒体等领域。
3.2题型有基础类、提高类和选作类的专业题型,也有综合设计类和可行性分析报告一类的题型。
3.3基本理论知识竞赛部分:参赛队员按个人参赛,采取集中时间、开卷方式进行(评审计算团体成绩时取各参赛队员个人笔试成绩之平均分);3.4项目竞赛部分:以参赛队为单位进行, 每队的参赛选手合作完成相应的题目(评审计算参赛队员个人成绩时加上队员所在参赛队团体项目成绩)。
4. 每个参赛队必须至少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安装好一种文字处理软件(如MSWord),以及参赛所需的EDA工具和上机软件系统。
5. 竞赛命题评审委员会于各项赛事初赛结束即开始评审工作,根据笔试的成绩和参赛项目(所完成设计的新颖性、思路清晰度、优化度、时序无明显缺陷和答辩表述能力等综合因素),以100分制进行打分,最后由分赛区命题评审委员会,给出各参赛队和各参赛队员的各项分数,决定参加决赛的竞赛资格。
6. 决赛阶段的笔试、项目答辩的具体时间见竞赛日程,具体地点将于报到后另行通知。
7.竞赛决赛成绩的计算(暂定):个人优胜奖的成绩评定:笔试成绩占60%,参赛队答辩仅以40%计入每个成员个人总成绩,拟取前40名。
团体优胜奖的成绩评定:参赛队队员答辩占70%,参赛队队员笔试的平均成绩占30%,拟取前40名。
决赛阶段最后竞赛成绩由竞赛命题评审委员会主任签字后交组委会。
四、参赛须知:1. 参赛的正式报名表提交截止时间为2010年6月2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也可在报名截止日之前把报名材料用传真或E-mail告知竞赛组委会,然后在开赛以前把正式报名材料寄送给竞赛组委会。
(报名表附后)2.参赛报名表均须加盖参赛学校或单位的公章(或研究生院公章)并有负责人签名或者副教授级别以上的导师亲笔签名的推荐函,否则视为无效。
3.每支参赛队须于递交报名表之后10天内向竞赛组委会邮汇参赛费,中国内地每位参赛队员为人民币500元,中国港澳台地区每位参赛队员为港币600元或人民币500元,国外每位参赛队员为100美元。
4、全国竞赛组委会为提前报名的参赛队和参赛队员准备了奖品:A、为最先报名参赛的前100个队,准备了200个组委会推荐参赛技术平台的核心板(价值900元),这样就可以为参赛队配置一个最佳的参赛环境!B、为最先报名参赛的前99个参赛队员,准备了100个加密U盘(容量不小于2G)(价值300元)。
以利于参赛队员保存竞赛文件!五、承办单位向参赛队提供以下赞助和方便:1.在初赛竞赛期间答辩当天,初赛承办单位向参赛队(1名领队和3名队员)提供免费用餐。
(初赛承办单位向参赛队和参赛队员提供的其他赞助和支持各分赛区可以自行安排!)2.在决赛竞赛期间,决赛承办单位向参赛队(1名领队和3名队员)提供免费食宿安排(具体内容视当时情形决定)。
对于希望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的院校和单位(原则上不接受个人申请)食宿费用自理,竞赛组委会视当时情况进行适当补贴。
3.竞赛组织委员会委员人选原则上由各参赛单位的领队推荐决定。
如有参赛单位领导希望出席并担任组委会委员,请在报名表中填写个人资料。
承办单位在竞赛期间向组委会委员提供免费用餐和住宿。
4.承办单位帮助参赛队预订返程飞机票或火车票(费用自理)。
平时用餐时间:早饭7:00~8:30,中饭11:30~1:00,晚饭17:30~19:00七、奖励办法(暂定)本届竞赛设团体和个人两类奖项,具体奖励办法如下。
1.团体优胜奖特等奖一名发给奖杯1座、奖金人民币18,000元第2名~第4名获团体金奖发给奖杯1座、奖金人民币8,000元第5名~第10名获团体银奖发给奖杯1座、奖金人民币5,000元第11名~第19名获团体铜奖发给奖杯1座、奖金人民币3,000元第20~40名获团体优胜奖发给纪念奖牌1枚、奖金人民币1,000元2.个人优胜奖一等奖3名各发给奖牌1枚、奖金人民币5,000元二等奖5名各发给奖牌1枚、奖金人民币3,000元三等奖12名各发给奖牌1枚、奖金人民币1,000元优胜奖20名各发给奖牌1枚、奖金人民币500元另,以上每位获奖个人均将同时获得获奖证书一本。
3、为避免重复获奖,个人在所在参赛队获团体奖又同时获个人优胜奖时,奖状两种都发,奖金只领一种,重复获奖的奖金用于增加个人优胜奖的数量。
4.为鼓励参赛选手,中国电子学会拟向参赛队员中竞赛成绩优异的队员颁发100份“电子设计工程师证书”。
向竞赛成绩优秀的队员(主要面向各个大区竞赛的优胜者)颁发180份“助理工程师证书”。
竞赛组委会向所有队员颁发国务院学位办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盖章的参赛证明;5.向获得优异成绩参赛队的前20名领队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金(1000元/人)和(主办和承办方盖章的)证书。
八、观摩办法希望以观察员身份参加本届竞赛的院校和单位可以派员进行观摩,每个单位可派1~2名,并于2010年6月30日前告知竞赛组织委员会。
观摩人员各项费用自理,承办单位将提供有关方便。
“Altera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组织委员会2010年1月28日“Altera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参赛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