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76.03 KB
- 文档页数:2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1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需要遵循的原则1.1艺术性原则生态园林并不是简单地把一些绿色植物放到一起就可以,而是在设计时,要多注重带给人的艺术气息。
在植物景观配置中,一定要围绕整体、平衡、韵律、协调4大基本准则,因为这些原则能够充分体现艺术性。
要根据植物的形状、质地、色彩以及比例的不同,显示多样化。
同时,要注意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联系,体现出和谐的景观,使人们感受到平静、舒适、柔和及愉悦的美感。
在对质地、体量不同的植物进行配置时,要遵循平衡原则,使景观稳定、协调。
1.2景观性原则整体把握植物的布局,多利用一些美学上的原理,再加上人们对植物景观的观赏需求来设计。
此外,还应多注意植物和季节之间的关系,使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具有观赏价值,达到“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从而避免因季节变化使整个园林景观显得过于单调。
1.3生态位原则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位特性,避免与所在地域发生冲突,使结构合理及种群稳定、和谐。
不同的环境选用不同的植物,充分发挥出每一种植物不同的生态作用,利用植物生态作用的不同来改善不同的环境问题。
1.4生物多样性原则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园林的稳定、协调发展。
植物的种类越多,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时越简单,也越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
这种具有复杂性的景观不仅可以提高园林的魅力值,吸引更多人群,还可以发挥出多种植物最基本的生态功能,集美丽和价值于一身。
1.5因地制宜原则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想植物生长的茂盛,就必须选择最利于其生长的气候条件及土壤。
只有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进行植物配置,才能呈现出植物最好的状态,从而创造出最别致、最美丽的生态园林景观。
2生态园林设计中植被配置的具体方法2.1加强审核植物配置的设计图纸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结合植物的种类及数量、所在的地理环境、季节变化特点以及生态和谐等要素,绘画出合理的`植物配置图纸。
生态智慧园林理念在公园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生态智慧园林理念是指将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和规律融入到园林设计和建设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这种理念在公园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以下将从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景观设计公园景观设计中,应用生态智慧园林理念可以有效保护和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公园的生态价值。
以下是具体做法:1. 保持原生态在公园建设之前,需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该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保留原有植被和地形特征。
通过园林景观设计的方式,使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得以最大化的保护。
2. 绿色石化公园景观设计中,应用绿色石化的理念,绿化城市空间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调节城市的温度和湿度。
绿色石化设计,可以使城市自然界面得以最大化的保护和增强,形成自然而生、绿色环保的公园空间。
3. 水文设计水文设计是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地维护和调控公园中的水环境。
通过合理的水文设计,可以使公园水资源的储存、降低水平差和地形的均衡性得到合理的调节,保证公园水环境处于适宜的状态。
二、植物配置公园植物配置的选择和布局,对于公园景观的美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具体做法:1. 植物多样化在公园植物配置中,应引入多种不同生长习性和风格品种的植物,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美观度,同时提高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效益。
多样化的植物配置,能够有效增强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持公园生态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2. 按照自然生态规律配置在公园植物配置中,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在配置植物时尽量模拟自然,使公园景观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
遵循生态规律的植物配置,可以提供宜人的生存环境和合适的生长条件,提高植物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功能。
3. 在景观设计中凸显特色植物在公园植物配置中,应根据各个公园的特色和地域环境,选择适宜的特色植物,让公园的文化和历史得以体现。
同时,特色植物也可以提高公园的观赏性和与众不同的特性,增强公园的文化和生态品质。
对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的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城市绿化建设很快得受到重视。
科学家和园林专家提出,将园林植物引入城市,让植物发挥其生态功能,以改善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城市园林植物的基本功能是作为现代城市绿化建设的根本要素,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落实在方便于促进城市居民的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这一目标上。
所以,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根本目的决定了它应充实发挥的功能。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植物配置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生态园林的定义,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可以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场合;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经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创建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创造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一、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落叶与常绿相结合,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遵循四大原则:(1)统一的原则,植物配置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变化太多,整体会杂乱无章;没有变化,又会单调呆板。
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2)调和的原则,植物配置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产生协调感。
用差异和变化产生对比的效果,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
(3)均衡的原则,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厚重的感觉;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要根据周围环境,做到配置有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
论述生态园林设计如何对植物进行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保的认识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城市中,生态园林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将园林植物种入到城市中,不但可以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还可以净化城市中的环境污染,所以在城市周围种上植物是现代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生活保障,它有利于城市人们生活的健康安全。
因此,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是现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最重要的一道程序。
1 生态园林概述从字面意义看,生态园林就是对生态环境有促进作用的园林设计。
因此,生态园林主要有两个作用,首先是具有观赏性,因为它的设计具有艺术感,具有艺术美,可以用来供人们观赏,放松心情。
其次是它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作用,即生态功能,生态园林不仅在表面上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在为城市的绿化、城市生态平衡同样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
一般的城市生态设计工程包括植树、灌溉、栽花以及培草等,这些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城市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新鲜的空气,也可以吸附城市中各种嘈杂的声音等,优化人们生活的环境,让人们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
具体来说,生态园林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生态园林具有美化城市外在形象的作用,它可以对原有的环境进行外在的改造,有一种让人观赏的意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或是娱乐的场所;第二,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经过设计后城市环境中会形成一片片的人工植物群,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可以生活在一个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中;第三,因为植物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如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它能够对人们生活的环境进行有效的调节。
2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2.1 调和原则在生态园林设计中,选择的植物要遵循调和原则。
要使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外在环境,如建筑物等物质有着相互协调、相互撑托的作用,让人们对生态园林的设计有一种美的感觉,适合人们的观赏,也让整个生活环境有一种平静、舒适的氛围。
2.2 统一原则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对植物的配置也要遵循统一原则。
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的方式1.功能性配置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具备一定的功能。
例如,通过选择具有抗污染能力的植物来改善空气质量,通过种植耐旱植物来节约水资源,通过种植具有吸音隔离功能的植物来减少噪音等。
通过合理配置功能性植物,可以为园林增加更多的生态价值。
2.色彩配置植物的颜色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植物的颜色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例如,选择红色和橙色的花卉可以营造出热情和活力的氛围,选择蓝色和紫色的花卉可以营造出温馨和宁静的氛围。
通过合理配置不同颜色的植物,可以使园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3.高低错落配置在生态园林设计中,通过选择高低错落的植物配置方式可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例如,在园林的中央区域选择高大的乔木,周围选择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可以形成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
通过合理配置不同高度的植物,可以使园林更加丰富多样。
4.季节性配置生态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选择具有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来使园林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例如,在春季选择樱花和杜鹃等花卉,夏季选择蔷薇和玫瑰等花卉,秋季选择菊花和秋叶等植物,冬季选择松树和柳树等植物。
通过合理配置不同季节的植物,可以使园林四季皆有花开的美景。
5.生态环境适应性配置在生态园林设计中,要考虑到植物的生态环境适应性,选择适合生长条件的植物。
例如,选择喜阳光的植物种类来种植在光照充足的区域,选择喜阴凉的植物种类来种植在阴凉潮湿的区域。
通过合理配置适应生态环境的植物,可以使园林更加生态友好。
综上所述,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目标和环境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并通过合理的功能性配置、色彩配置、高低错落配置、季节性配置和生态环境适应性配置等方式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植物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息,还能提高空气质量等。
本文将从植物选择、种植、配置等方面进行植物造景分析,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一、植物选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根据园林设计的整体构思和环境特点进行植物选择。
植物的品种、高度、颜色等都需要考虑周全。
比如在露天、明亮的广场或者公园内,可以选择大面积盛开的草花、树木和灌木,来达到鲜明的视觉效果;而在密闭的小公园或花园可选择高度不同、各有特色的常绿植物、灌木植物,组成密集的植被,打造出一个人工的绿洲。
二、种植方式植物的种植方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展和园林景观的效果。
常见的种植方式有直接种植、盆栽、垂直种植等。
1. 直接种植直接种植就是将植物的根系直接与土壤接触,根据适宜的浇水和肥料管理,让植物自然生长。
直接种植适用于树木、草花和灌木等种类,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植物,同时也可以使景观效果更加自然真实。
2. 盆栽盆栽是将植物放在盆中进行种植,适用于需要移动性、整理性强的地方,比如室内场所。
盆栽植物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控制温度等,同时还需要定期更换盆土,营养不良的植株则必须补充适量的肥料和矿物质。
3. 垂直种植垂直种植是将植物根系按照一定的规格分层串联,在墙面或空旷的场所就可以种植出美丽的覆盖墙面和垂直绿植景观。
垂直式种植需要均匀的光线、空气和水分流动,以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三、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可以点缀出自然的美景,还可以为人们创造不同的空间体验。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创造出自然的景观,提高人们的身心愉悦感。
1. 多层次配置多层次的植物配置可以营造出立体感,为园林带来更丰富的造景效果。
比如,将高大的树木和灌木植物与矮小的草本植物相互配合,既可以保持视野的开阔,同时也营造出大自然的景致。
2. 色彩配置植物的颜色也是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生态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的方法1、季节性植物交互配置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应注重季节性,避免一年四季景色单调。
季节性植物交互配置,季相分明,草地、灌木、乔木搭配合理。
注重生态结构的多样性、层次性,进一步达到了植物群落的和谐自然,人工配置的鬼斧神工。
色叶木与花木、落叶与长绿叶充分的体现除了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与季相分明,春天"满园花香遮不住",夏天"绿树成荫人自凉",秋天"果实累累压枝头",冬天"寒梅傲雪绿叶脆"。
积极营造了自然和谐、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改善了周围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应。
2、注重植物色彩与层次配置生态园林艺术中,色彩是最基本的要素。
在园林建设中,应注重色彩学原理,注意色彩的协调、邻补与对比,进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例如,将枇杷、桂花、广玉兰等绿叶植物作背景,将红继木、红叶石楠、杜鹃等植物作近景,强烈的色彩对比下,给人们强烈视觉冲击。
在关注色彩协调因素前提下,还应注意植物与环境的协调。
拼花艺术中,花木的色彩、层次非常重要,合理的层次配置,就好比一件艺术品。
在生态园林建设中,也应注意植物的层次感,层次性植物配置,提高园林观赏性。
3、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合理配置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应该合理配置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比例,使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鲜艳的花朵,也能欣赏淡雅的绿叶,鲜艳与淡雅相互交融,使得园林景色更加怡人。
比如,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植物耐修剪且株从紧密,可与基础绿色植物相互配合,构造成美丽的镶边、图案等。
尤其是在住宅区绿色草坪广场背景下的基础性种植,能更加衬托彩叶植物的亮丽。
或配置颜色深浅不同的植物,淡绿色草坪与绿色樟树以及深绿色油松合理配置,就能形成层次感强烈的景观。
4、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交互配置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交互配置,在木本花卉基础上,合理搭配草本花卉,两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面提高植物搭配合理性。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摘要:我国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建设内容。
这项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的环境,而且能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
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因素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应该根据区域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生长的植物,还应该做好植物的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这项工程的作用,为施工企业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
本文就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分析探讨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正在不断的加快,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在进行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具备生态健康理念,才能促进园林景观工程,进行更好的发展。
但是很多设计人员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植物的配置问题,导致工程的生态效用下降。
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植物的配置,存在正确的认知,并且将其放到设计的主体位置,还要遵循设计的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植物的配置更加合理,充分发挥园林景观工程的效用[1]。
一、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原则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想顺利地开展植物搭配等工作,就要遵循因地制宜的配置原则。
首先要根据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配置,才能保证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工程建设区域内的水质情况和土壤等条件,并且尽可能的改善种植环境,才能保证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更加的健康。
设计人员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立体空间的搭配原则,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养分和光照等,对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的生态效果。
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做到物尽其用,才能促进植物进行更好的发展,充分实现节约资源的目标[2]。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摘要:随着城市生态形势日益严峻,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正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提升,传统的植物造景概念与内涵已经不能适应生态时代的要求,如何将生态的内涵斌予到植物造景中,如何构建绿地生态效益的生态园林成为园林工作者又一挑战。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园林植物造景的生态设计,其实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立足于以人为本、人的需求,结合生态系统中植物个体、植物种间、植物群落等各子系统动态循环关系,考虑与周边环境的生态相互作用,其本质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社会环境。
只有注重园林植物造景的生态设计,才能创造出生态园林;只有打造好生态园林,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
一、生态园林的内涵及核心1 生态园林的内涵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与动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从而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
从我国生态园林的起源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兼具观赏性和艺术性,既起到美化环境,创造宜人景观的作用,又能为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自身的新陈代谢,调节小气候,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要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能够赖以生存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2 生态园林中的核心内容生态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是通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来实现的。
生态效益的大小取决于绿量,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总叶面积的大小。
改善城市绿地的植物景观配植和空间结构,坚持以乔木为主体,乔灌草结构合理,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增加城市的绿量,使有限的城市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策略提纲:1. 植物配合建筑,增强生态氛围2.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3. 合理搭配植物色彩,塑造景观风格4. 植物空间布局的规划与布置5. 利用植被打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环境一、植物配合建筑,增强生态氛围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是为了体现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和谐统一,植物的配合可以强化建筑的生态氛围,同时增加人们对自然的感知与认知。
以北京奥森花园为例,园内的房屋与道路都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建筑风格,墙面上利用花草灌木加以装饰,不仅能够使墙面变得更加有生机,还能够提高墙壁的保温隔热性能,增加室内的舒适度。
二、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在园林设计中,应该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配置,以保证植物的生长良好,能够更好地完成绿化任务。
避免种植不适应该生长环境的植物,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命力。
例如,在北方的城市进行园林设计时,应该选择适合在冬季能够成活的植物,例如冬青等常绿灌木,它们能够在冬季时仍保持绿色,增加了城市绿化的覆盖率。
三、合理搭配植物色彩,塑造景观风格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颜色是非常重要的,合理搭配色彩可以塑造出不同的景观风格,增加空间的美感和趣味性。
例如,在园林设计时,可以根据场地的情况和人群的需求需要,选择不同颜色的花卉进行搭配。
如刚刚结束不久的突尼斯阿拉伯风情园设计,利用突尼斯文化的特点,使用多种渐变的花卉色彩如蓝色,白色,紫色等进行组合,创造出了一种纯真且梦幻的感觉。
四、植物空间布局的规划与布置在进行生态园林空间的布置时,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种类和颜色,更要符合空间的规划和需求。
例如,在小型园林设计时,应该将植物规划成一定大小的区域,以增加空间的利用效率,同时也更加方便植物管理和后期的维护。
五、利用植被打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环境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必须是结合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地方性习惯进行设计,这样才能真正地利用植被打造出一个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的生态系统。
例如,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以自然为主题,利用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植物进行空间的划分和区分,让人们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自然。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作者:李依纪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3期李依纪(广州博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摘要:生态园林是相对于传统园林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性4 大特点的新型植物生态群落的组合。
生态园林的景观设计讲究环境中的人类与自然界的动植物建立起和谐共生的新秩序,同时具有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
本文就如何通过最优化的植物配置设计,达到最美丽最适宜的生态园林景观效果。
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景观规划设计生态园林不是自然环境中绿色植物和花卉之间简单的堆积组合,而是各生态群落的艺术配置,形成一种美感,给环境中的人们以精神愉悦和心理层次的享受。
生态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要把握好各类型植物的合理配置,改革创新植物配置方式是对于传统园林技术的进一步的提升。
一个高品质的生态园林为人类创造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文明的生态环境。
用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多种植物。
1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概况1.1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生态园林的景观设计是一门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从而研究如何让建筑物、人和环境之间和谐相处进行的一门学科。
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法与原则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和尊重当地已存的自然植被基础上,再人为移入一些植物进行搭配,最终塑造出具有因地制宜的高品质风景园林,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使用者的多方面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仅要满足绿化的需求,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未来扩张发展的要求。
运用美学和生态学中的规划设计原则,合理科学地对乔木、灌木、花卉、藤本及草本地衣植物进行组合配置,以充分发挥植物对于妆点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愉悦人类心理状态等优点。
植物景观生态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对于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的研究经验越来越多,技术愈加成熟。
e景观农业JINGGUAN NONGYE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方法浅析―以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园区植物配置为例蔡诗华(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在倡导生态园林建设的前提下,系统地阐述了植物配置应遵循的相关原则,结合乌鲁木齐市的地区气候和自然植被状况,以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园区植物配置为例,探讨了生态学理论和景观艺术在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应用°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配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长,生态文明、绿色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园林植物绿化美化逐步成为良好生活环境的营造主体,人们更加关注绿色植物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环境$生态绿色发展是城市发展和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的永恒主题,生态园林建设在绿色发展的指引下,植物景观营造也成为城市绿化美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原则生态园林是基于传统园林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原理,通过乔木、、、的植物,成复层结构良好、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生物群落$植物生物相,、、土壤、环境要,逐步构成和的生态系统$其中,的植物为植物的主体,环境相,植物和景!造美的植物景观设计$(一)遵循植的原则植物的主体是植物,植物材料都随着自不断进化,在中逐步成环境相的特植物$环境下植物的构成为例,在适地、适树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下,避免植物种间和不1环境的不良结,生态良的植物材料运用到城市园林绿化美化建设中$(二)遵循植被环境影响的原则不文化景、环境和构成特点,基于人性化,构建的植物,我园林中造园,对于变化的,常常绿为主体,大白蜡、械%红海棠色为搭,并量增加榆梅%连翘%黄刺玫等观花灌木,塑造%色彩丰富%层次多变的植物景观风貌$在河湖边%旁挺拔直立的杨和婀娜姿的垂柳,活跃水边驳岸线的景色,丰富中驳岸倒!并量缀荷花%睡莲生植物及千屈菜%黄菖蒲等湿生植物富植物景观$在较为私密的庭院中,主要梅%紫丁香%欧荚',与庭院内的假山%跌水、置石%亭廊组合等建筑小品相协调,成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景致$草坪周围,成片地散植冠美的圆冠榆%白桦%五角枫%夏橡%皂荚%大白蜡,既有绿荫%又富有色彩$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外立常植五%植物,・富竖向绿化$较大的疏林草,植连翘%榆叶梅%刺玫丰富色彩,缀,丰富景观层次,扌成美的林景观$(三)遵循植物多样性的原则富的植物增植物的$近年园林绿化的经验来看,单一的绿化严重周边整体生态统的,时也为林有生物的防:作带来$在景观营造层,也要对植物进行不断补充和更,逐步构建生态的植物组团和植物$时,良好的植物植物有害生物的发生率,相应减少养护管理成本$()遵循文化景观相的的文化环境,园林%风景名胜、古典园林等,环境围相的植物进,营造环境文化特色相的景观环境围,,造境的植物景观$传统造园更注重境的,植物特有的和,的环境境,让人在景中受有的围,上拔;梅;%“下”$(五)尊重以“生态平衡”为主导的原则生态是指处于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的结构相互适应,量的和到相对,统的整体益$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时,生态景观环境更加注重与自然的貌和城市统一,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将绿地空间进行合理布局,按照300$见绿" 500$见园的要求,人园绿地面积,使城市绿地合理分布在城市$时结,电种、的植物,的生态,营河南农业2021年第14期HENAN NONGYE造不同的活动空间,满足不同人们的需求"如居住区绿地面积较少,人员数量较多,植物选择时应多选用光合效率高、植物适应性强的无毒无害植物,叶面指数和面积较大的植物可以增大光合面积,制造更多的氧气"二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园区植物配置分析(一)乌鲁木齐地区的自然状况乌鲁木齐市区三面环山,地势起伏悬殊,北部平原开阔,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温大,弓!不,全年平气温最热的是7—"月,平均气温25.7&;最冷的是1月,平均气温-15.2,0年平水量为294mm,水随高增,春雨占全年水的40%左右°乌鲁木齐是多风地区,大最多出现在春,干热是乌鲁木齐境内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乌鲁木齐市人区植物乌鲁木齐市人植物多,1"壬木数量较多,大部木数年,表1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园区常用植物品种类别植物品种常绿乔木云杉、樟子松、杜松爬地柏、叶白蜡、皂荚、黄金树、黄菠萝等;灌木有榆叶梅、毛樱桃、红瑞木、黄刺玫、连翘等"树种配置通常以落叶与常常绿灌木绿、速生与慢生相结合,乔木、灌木、花卉地被复层式种植的原则°早春配置开花乔木,营造了春花烂漫的景观,连翘喜上枝头,随后桃花、杏花、榆叶梅、毛樱桃等相继而开白榆、大叶白蜡、桑、小叶白蜡、李、雪柳、沙枣、裂叶榆、长枝榆、圆冠榆、倒榆、大叶榆、杏、白桦、苹果、n桃、械树、茶条械、阿勒泰n楂、n楂、桃、密叶杨、钻天杨、新疆落叶乔木杨、枫杨、红叶海棠、海棠、五角枫、火炬树、黄金树、梓树、馒头柳、垂柳、旱柳、龙爪柳、水曲柳、落叶松、金叶榆、刺槐、夏橡、法桐、暴马丁香、黄菠萝、白柳、金丝柳、楠梓丁香、柠筋械桃叶卫矛、红叶李、榆叶梅、蔷薇、宽刺蔷薇、野蔷薇、珍珠梅、风箱果、忍冬、水蜡、欧荚莲、香茶薦子、金银木、黄刺落叶灌木玫、毛樱桃、连翘、红瑞木、金刚鼠李、紫穗槐、紫叶矮樱、红丁香、紫丁香、带、n梅花、、丁香、紫叶李、八宝景天、芍药、大花萱草、金娃娃萱草、玉簪、郁金香、松地被花卉果菊、地被菊、天仁菊、黄菖蒲、千屈菜、马兰、常夏石竹、福禄考、波斯菊、紫花地丁、大花滨菊景观农业於JINGGUAN NONGYE生态系统稳定的小气候环境,特别适宜植物引种驯化,近年,°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成立于1948年,是乌鲁木齐市中面积最大最的、、一的综合型公园,占地面积约30hm4,绿地率为96%°园区、、、、莺尾广场、纪念碑场、音乐广场等功能区域"园内在植物配上多采用不规则的组团式栽植式,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打造原植物景观意°1.一:区°区是整个园区的灵魂和核心,位于区北侧入口,是以人工造,搭品丰富的植被花木,只见水波荡漾、柳依依,岸边亲水植物(柳、新疆杨、倒榆)的植物组团与〕本身完美融合,岸边植物倒影与湖中假山石相呼应,再加上中野鸭的游动,更增添观环自然野趣的情调°充展自然植被因地制宜、自然植被环境影响和植物多样性原则,观与自然交相辉映,自然、占的观°岛区域,则采用精品式植物方式,利用多样的植物品,打造岛丰富的相变化,合选用复叶、大叶、、叶,彳多光°人性计,边驳岸处式多样,采用太湖石自然式驳岸、木质亲水平台、台阶式亲水空间、驳岸式,吸游人们相足游、身水、水足岛°4.:念场°念场位于区域,场中1956年造的“新疆人念碑”,广场四周为四方形台阶°植物配置较好地遵循了意与一的原则,人的念意°念场的侧选用的和规则式,的环;同时新疆精的新疆杨和原榆相合,拟人的的意和精°植物观造,观游的市游和情,起情的和的°三、结语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绿色植物,植物富的质观,人们°因,园林绿化美化建设工植物性,计美、景观、人多方面,同时积于论的植物方式,限的空间中,尽可能多地打造丰富多样、层次的植物景观空间,用人工手法模拟和再造大自然,逐步!高质量发展,打造生态绿、环优美、宜居宜业的美好环°参考文献:⑴王兴岐.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J],现代园艺,2019(11).[2]张宝鑫,李晓光,成仿云•园林植物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中的展示及应用町冲国园林,2019,35(01).河南农业2021年第14期HENAN NONGYE。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园林绿化是指通过植被配置、景观设计、建筑物修饰等手段,以美化环境、改善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发展为目的的环境美化工程。
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占据了很重要的角色。
正确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能够提升公园、广场、街道等场所的观赏性和环境功能,更好地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闲体验。
一、植物配置的分析1. 根据地形和功能要求确定主要植物种类在植物配置时,应根据不同地形和功能要求来选择主要的植物种类。
例如,在平地和坡地上要选择适应性好、养护管理容易的植物;在防护林、防风林、景观林地区应选用能抵御风沙、叶面损伤或病害的耐旱乔木或灌木;在游乐场所、运动场等必须考虑季节变化,选择具有漂亮树冠和颜色的树种。
总之,在选择主要植物种类时要充分考虑地形、功能和美化作用的要求。
2. 按照生长习性和树型选择植物对于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下都会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树型。
在植物配置时,应根据生长习性和树型来选择植物。
例如,高大挺拔的乔木多选择开阔平均、土壤肥沃、底部光照充足的场所。
矮生灌木、灌木丛、悬崖峭壁、平台等则可以选择生长迅速的树种。
3. 植物配置要考虑空间和数量的利用在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目标区域的空间和数量利用。
例如,在狭窄的街道、绿地、广场等场所要充分利用空间,选择落叶乔木、足料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使其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最佳效果。
在大面积园林绿化中,可以适量增加小灌木和小树种的数量和密度,使植物更加密集,充分利用空间。
4. 植物配置要考虑与环境的协调性在植物配置时,应考虑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例如,在树木的选择上,如果一个新景点内,现有树木呈现一致性,一定要保持改区域的特色树种不变。
在建筑物、楼房、广场的周围选用与建筑物相协调的树种或花草,营造出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
二、树种选择的分析1. 根据植物生长习性确定合适的树种树种的选择一定要与植物的生长习性相对照。
对于土壤要求较高和适宜湿气多的树种,应选择适合湿地树种,例如楠木、水杉、杨树等;对于要求乾燥环境和强适应能力的树种,应选择适合水分缺乏的荒漠植物,例如花旗松、柏树、油松等。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09T11:32:46.8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作者:邓科艳
[导读] 提高园林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园林的作用,提高城市生活的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
本文对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进行了探讨。
邓科艳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生态园林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休闲的场所,净化城市空气。
在设计的过程中,植物的配置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保证设计的合理性,提高园林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园林的作用,提高城市生活的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
本文对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措施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植物的搭配,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为了充分满足园林景观的功能,相关设计人员应该遵守生态学及美学等原理满足人们对城市园林的需求,正确选择城市园林景观的配置方式,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实现城市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真正的作用,达到美化城市环境的目标。
1 植物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功能
1.1净化环境,保护生态
首先,园林植物具有净化作用,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和氧气含量得以平衡;它还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转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高空气质量,由此可见,它具有极强的空气净化能力;除此之外,它还能够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和,并且具有一定的防风固沙能力和水体净化能力。
其次,园林植物具有减少环境污染和调节城市气候的功能,它既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噪声污染,还可以减少光污染、热污染,它自身具有蒸腾作用,可以很好地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
再者,有一些植物具有特殊的敏感性,这使得它们成为了园林的天然评价、监测器,对环境质量起着监测作用。
1.2点缀环境,给人美的享受
园林植物除了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还具有观赏功能,它很好地美化了环境。
它具有健康丰富的色彩和各式各样的形态,可以释放人们的工作压力,可以缓解眼睛疲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它赋予了人们观赏美、享受美的全新内容;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植物文化”熏陶下,它提升了人们的审美趣味,丰富了人们的内心世界,赠予了人们一份内心的宁静。
此外,植物是不断变化的,它不是静中有动的物体,它的色彩、形态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动态美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美的最好追求。
1.3合理组织空间,优化整体布局
植物还具有建造功能,设计者可以通过对植物大小、形态、通透性、封闭性等因素的调整更加科学地组织空间,以优化整体布局;它的建造功能主要体现在它适用于空间的任意一个平面,可以是开敞空间或者半开敞空间,也可以覆盖空间或者封闭空间。
植物的建造功能是植物实现观赏功能的前提,它对整体布局和室外空间的构建具有指南作用。
2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措施
2.1合理配置观花植物与观叶植物
园林建设的第一标准是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将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合理的结合,提高植物配置的艺术效果。
这两类植物在高度、色彩上有较大的差异,如果单一的种植,园林景观的效果就会非常单调,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能够使园林景观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协调性,提高园林的艺术效果。
观叶植物的叶片形态与颜色都比较美观,如形态各异的松树、灌木等,观花植物应具备花型美观、颜色艳丽、花香浓郁的特点,如牡丹、杜鹃等,在园林中,观花植物有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大量的种植,丰富园林的色彩,也可以零散的栽植,起到点缀的效果。
在设置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嵌入的方式,将两种或多种植物混搭在一起。
观叶植物的选择应以灌木为主,与观花植物的高度差不应过大,保证一定的协调性,同时要合理的搭配颜色,保证颜色的丰富性和协调性。
2.2 确保层次性
为了能够对景观的单调性进行有效的克服,则可以通过花卉、地被植物以及乔木等植物的应用进行多层的配置处理。
对于具有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通过其分层、相间配置方式的应用,即能够使植物在景观方面具有多彩丰富的特征。
对于背景树来说,其通常需要高于前景树,以较大的密度栽植,在加深色调的情况下形成绿色平整,以此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例如,对丛植来说。
在一个树丛当中,可以采取8~9 或者3~5 株不同类型的树木在一起种植的方式,通过同艺术构图规律相符合,即能够在对植物群体美进行表现的同时对树种的个体美进行表现,是现今园林设计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可以作为背景或者主景等方式应用。
2.3 植物色彩的合理配置
在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色彩的配置主要有单色配置、双色配置、多色配置以及类似色配置4种。
其中单色配置通常是在大面积园林设计中使用,但形成的大色块景观容易给人以单调之感;双色配置讲究的是2种色彩之间的互补与配合,如红色与绿色,同时相邻植物间的补色配合也能达到活跃色彩的目的,如大红色与黄色;多色配置通常会给人以活泼、欢快之感,如在某处景观设置颜色各异的花卉,营造欢乐、喜庆的氛围;类似色彩配置通常发挥衔接作用,主要在园林设计中过渡空间时使用,使得景观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柔和,不会显得突兀,如花坛景观的花色由内向外或是由外往内循序展开,让观赏者感受到层次性与美感。
2.4 结合植物季节性变化进行配置
一年四季中植物的花朵、枝叶等颜色均会有变化,这一变化直接决定了整个生态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和各方面效益。
因此,在配置植物时还应充分考虑到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情况。
如相较于南方来说,北方的春季来临比较早,而秋季则比较来临晚,故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植物颜色变化,即便在相同地区植物颜色变化情况也可能不一样,常见的温度、降雨量等就会影响花木的生长与开花。
此外,在配置植物时注重强调植物的季节感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如春季植物开花,秋季植物结果,这2个季节都会吸引很多观赏者。
当前,很多城市生态园林景观都将重心放在某一个或2个季节,植物配置方面也显得单一、量小,针对这类情况,可以适当配置一些绿色草本植物,以此延长景
观的观赏时间。
2.5植物的配置要具有季节性
植物配置是一门艺术,既不能单调,也不能造作。
植物种植时理应结合四季考虑:春季时可选择桃花、丁香、榆叶梅等开花植物,给人繁花似锦的感觉;夏季时可选择木槿、栾树、紫荆花等乔木,实现绿树成荫的效果;秋季时可选择银杏、山里红、红枫等,实现颜色多变;冬季时,可以选择龙柏和松柏等,给人银装素裹的感觉。
植物的配置要和自然风光具有相似性,让游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配备的效果要实现三季有花和四季有绿的设计原则。
通常,树木的配置比例中,常绿植物要占1/3 左右。
除此之外,一些药用植物不能忽略,其配置具有经济价值,让游客游览时,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2.6用草本花卉拟补不足
在木绣球的前方可种植美人蕉,在樱花树下可配备万寿菊,这些组合的搭配都能起到四季常青的效果。
园林植物在配备时要注意植物的颜色,植物的花型和树冠的形状,还有植物的寿命、高度和生长优势等,使其之间的搭配效果协调,还要考虑构成植物的比例和游览路线间的相互关系。
在每个组合的设计中,充分结合周围的实际环境,掌握地面、水池和草坪间的内在联系。
总之,生态园林建设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所以应认真研究生态园林的设计艺术,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结合在一起,确保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科学合理,从而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园林景观,使城市更加美丽,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王佳丹.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J]. 现代园艺. 2017(24)
[2]胡荣.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探究[J]. 南方农机. 2017(22)
[3]刘琴. 探析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之艺术创新——以生态环境中人工营造为基点[J]. 知与行. 2017(11)
[4]高欢.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J]. 现代园艺. 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