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育学》第二章胎儿期(胎儿期的发育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987.50 KB
- 文档页数:19
《人体发育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人体发育学是康复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本教材系统介绍了人体发生、发育、成熟及衰退这一生命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全书共十章,重点阐述了婴幼儿期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言语、认知功能及情绪情感发育特征、影响因素、异常发育和发育评定。
此外,还全面介绍了胎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以及成人期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特征、影响因素、异常发育或疾病以及发育维护。
它的任务是通过了解人体生理功能、运动功能以及心理社会功能的发育过程及其规律,加深理解康复治疗技术的形成,促进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提高康复治疗效果,促使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生活活动能力。
本课程为康复治疗专业德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要有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2.教学中应以全面、整体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来指导教学的全过程。
3.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课程内容适当联系人体发育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强化知识的整体性。
传统讲授法仍然是人体发育学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讲授基础上,根据课堂实际需要,合理适当改革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述2学时第一节概述、正常发育规律 1学时知识点:人体发育学的概念、研究范围与发展简史,人体发育学的基本理论,学习与研究人体发育学的意义,生长发育的分期及特征,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体格发育,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神经与心理发育第二节异常发育、发育评定1学时知识点:运动功能障碍,行为障碍或异常,言语和语言障碍,学习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重症身心发育障碍,体格发育评定,神经心理发育评定,运动发育评定本章小结重点:人体发育的概念,人体正常发育的规律,人体异常发育的表现,人体发育评定难点:人体发育的评定思考题:1.人体发育的概念2.如何判断人体发育异常?3.怎么进行人体发育评定?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第二章胎儿期发育2学时第一节胎儿期发育规律 1学时知识点:胎儿宫内发育分期,胎儿发育进程及发育特征,胎儿期生理功能发育,胎儿期运动功能发育,胎儿期行为发育,胎儿发育的监测第二节胎儿发育的影响因素1学时知识点: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胎教本章小结重点:胎儿期发育规律,胎儿发育的影响因素难点:胎儿期发育规律思考题:一、简答题1.胎儿期发育的规律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影像胎儿发育的因素有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第三章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1学时第一节粗大运动发育规律、粗大运动发育评定1学时知识点:反射发育,姿势运动发育,影响粗大运动发育的因素及异常发育,评定内容及方法,常用的评定量表本章小结重点: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婴幼儿粗大运动的发育评定难点: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评定内容及方法思考题:1.如何进行婴幼儿粗大运动的发育评定?2.影响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评定的因素?3.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规律包括哪几个方面?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第四章婴幼儿期精细运动发育1学时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精细运动发育评定1学时知识点:手功能发育,视觉功能发育,手眼协调能力发育,影响精细运动发育的因素及异常发育,评定的目的,手功能发育评定方法,视觉功能评定,眼协调功能发育评定,标准化心理测验量表评定本章小结重点: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婴幼儿精细运动的发育评定难点: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评定内容及方法思考题:1.如何进行婴幼儿精细运动的发育评定?2.影响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评定的因素?3.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规律包括哪几个方面?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第五章婴幼儿言语语言发育2学时第一节言语语言发育规律1学时知识点:语言概述,言语功能发育的生理基础,婴儿期前言语行为,婴幼儿言语的发生发育,婴幼儿语言发育的特点,婴幼儿语言发育的影响因素,婴幼儿语言功能的异常发育第二节言语功能发育评定1学时知识点:言语功能发育评定,构音障碍运动功能评定,其他评定本章小结重点:婴幼儿言语语言发育的规律、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婴幼儿言语功能发育评定难点:婴幼儿言语功能发育评定思考题:1.如何进行婴幼儿言语功能的发育评定?2.影响婴幼儿言语功能发育评定的因素?3.婴幼儿言语功能发育规律包括哪几个方面?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讨论式第六章婴幼儿期认知功能发育1学时第一节认知功能发育规律、认知功能发育评定1学时知识点:认知功能概述,认知功能的发育,婴幼儿上肢功能与认知发育的关系,游戏与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影响认知功能发育的因素及异常发育,新生儿认知功能发育评定,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评定本章小结重点: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的规律、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评定难点: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评定思考题:1.如何进行婴幼儿认知功能的发育评定?2.影响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评定的因素?3.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规律包括哪几个方面?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第七章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育3学时第一节概述、婴幼儿基本情绪的发育1学时知识点:情绪情感发育的意义,婴幼儿情绪情感发育的特点,情绪情感发育的阶段;哭,笑,恐惧,兴趣,愤怒第二节情感引发的社会功能发育1学时知识点:情感引发的婴幼儿依恋,情感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情感与亲子交往的发展,情感与同伴关系的发展第三节情感发育的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情绪情感及其社会功能发育评定1学时知识点:情绪情感发育的影响因素,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异常发育,评定方法,评定内容,婴幼儿社会功能发育评定本章小结重点:婴幼儿情绪情感发育的意义,婴幼儿情绪情感发育的特点,婴幼儿情感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婴幼儿情感发育的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婴幼儿情绪情感及其社会功能发育评定难点:婴幼儿情绪情感发育的影响因素,婴幼儿社会功能发育评定思考题:1.如何进行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育评定?2.影响婴幼儿情绪情感发育评定的因素?3.婴幼儿情感引发的社会功能发育包括哪几个方面?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启发式第八章学龄前期与学龄期3学时第一节学龄前期1学时知识点:生理发育特点,运动和动作发育,言语发育,认知发育,个性特征和社会功能发育,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心理发育的指导第二节学龄期1学时知识点:生理发育特点,动作和运动发育,言语发育,认知发育,个性特征和社会功能发育,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心理发育的指导第三节学龄前期与学龄期的异常发育1学时知识点:学习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本章小结重点:学龄前期与学龄期的发育特点以及异常发育难点:学龄前期与学龄期心理发育的指导思考题:1.婴幼儿学龄前期与学龄期的发育特点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案例式第九章青春期2学时第一节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发育 1学时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发育特点,青春期的心理发育特点第二节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因素与异常发育 1学时知识点: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异常,青春期心理卫生问题,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发育的维护本章小结重点: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的发育特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因素与异常发育难点: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发育的维护思考题:1.举例说明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发育特点2.结合实例说明如何进行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发育的维护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案例式第十章成人期发育3学时第一节青年期1学时知识点:青年期生理发育特点,青年期心理发育特征,青年期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及其心理卫生问题,青年期心理发育的指导第二节成年期1学时知识点:中年期生理变化特点,中年期心理变化特征,中年期的家庭生活与职业适应,中年期的人际关系,中年期生理与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异常表现,中年期心理变化的指导第三节老年期1学时知识点:老年期生理变化特点,老年期心理社会特征,老年期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常见疾病,老年期心理变化的指导本章小结重点:青年、中年、老年的生理发育特点以及心理社会特征难点: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的心理变化指导思考题:1.举例说明成人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特点以及指导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案例式(二)课程实验教学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讨论/实验;1.占平时成绩权重:考勤20%、作业20%、讨论20%、实验报告40%。
人体发育学胎儿期(1)
人体发育学胎儿期
胎儿期是婴儿发育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胎儿的器官和系统开始形成,生理功能逐渐完善。
本文将从胎儿期的几个阶段入手,介绍胎儿期的发展特点。
一、胚胎期到胚胎早期
胚胎期是从受精卵形成到妊娠第8周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胚胎会逐渐发育出许多器官系统,包括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在胚胎早期,胚胎的大小约为米粒大小,妊娠一周以后,开始形成基本的身体构造,发育成三层胚突,未来器官开始分化。
二、胚胎中期到胚胎后期
胚胎中期是从妊娠第9周到第12周之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大部分器官系统已经形成,婴儿开始有自主心跳和运动。
此时,性别也已经确定,产生第一批血液细胞的肝脏已经生成,血液系统进入有血红蛋白时期。
接下来的胚胎后期是从妊娠第13周到第16周的阶段。
这个阶段,胎儿脸型已经形成,并且皮肤也变得更透明。
妊娠16周后,胎儿的听力和嗅觉器官已经形成,可以听到母亲的心跳和呼吸声。
三、胎儿期的晚期
自胚胎后期末期12-13周以后,小婴儿体重逐渐增加,增加的速度渐渐变快。
胎儿期的晚期是从妊娠第17周起到足月为止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胎儿在体重和身长上逐渐增长。
与此同时,肺部和免疫系统发
育逐渐完善, ready出生。
总之,胎儿期是婴儿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妈妈的保健非常重要。
保证避免吸烟和饮酒,充分休息,保持合理饮食是重要的措施。
若走私妊娠期需要有医生的指导和关爱,以确保胎儿早日见到世界上美好与光明的一面。
人体发育学复习资料《人体发育学》目录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第一节概述一、概念二、研究范围三、发展简史四、基本理论五、学习和研究人体发育学的意义第二节正常发育规律一、生长发育的分期及特征二、生长发育的规律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四、体格发育五、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六、神经与心理发育第三节异常发育一、运动功能障碍二、行为障碍或异常三、言语和语言障碍四、学习障碍五、精神发育迟滞六、孤独症七、重症身心发育障碍第四节发育评定一、概述二、体格发育评定三、神经心理发育评定四、运动发育评定第二章胎儿期发育第一节胎儿期发育规律一、胎儿宫内发育分期二、胎儿发育进程三、胎儿期生理功能发育四、胎儿期运动功能发育五、胎儿期认知发育第二节胎儿发育的影响因素一、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二、胎教第三节胎儿发育的监测一、胎儿发育监测的途径二、胎儿监测方法及内容第三章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第一节粗大运动发育规律一、反射发育二、姿势运动发育第二节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一、影响因素二、异常发育第三节粗大运动发育评定一、评定内容及方法二、常用的评定量表第四章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一、手功能发育二、视觉功能发育三、手眼协调能力发育第二节影响精细运动发育的冈素及异常发育一、精细运动发育的影响因素二、精细运动的异常发育第三节精细运动发育评定一、精细运动发育评定内容和方法二、常用康复评定量表第五章婴幼儿言语语言发育第一节言语语言发育规律一、语言概述二、言语功能发育的生理基础三、前言语行为四、言语的发生发育五、语言发育的特点第二节影响言语语言发育的因素及异常发育一、语言发育的影响因素二、言语语言功能的异常发育第三节言语语言功能发育评定一、言语功能发育评定二、构音障碍运动功能评定三、其他评定第六章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第一节认知功能发育规律一、认知功能概述二、认知功能的发育三、上肢功能与认知发育的关系四、游戏与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第二节影响认知功能发育的因素及异常发育一、影响认知功能发育的因素二、异常发育第三节认知功能发育评定一、认知功能发育的评定方法二、认知功能发育评定量表第七章婴幼儿情绪情感发育第一节情绪情感的发育规律一、情绪情感发育的意义二、情绪情感发育的特点三、情绪情感发育的阶段四、基本情绪的发育五、情感引发的社会功能发育第二节情绪情感发育的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一、情绪情感发育的影响因素二、情绪情感的异常发育第三节情绪情感及其社会功能发育评定一、评定方法二、评定内容第八章学龄前期与学龄期第一节学龄前期一、生理发育特点与心理发育特征二、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及其心理卫生问题三、心理发育的指导第二节学龄期一、生理发育特点与心理发育特征二、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及其心理卫生问题三、心理发育的指导第九章青春期发育第一节生理及心理发育一、生理发育特点二、心理发育特点第二节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一、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二、生长发育的异常第三节生理及心理发育指导一、合理营养二、注重体育锻炼三、生理卫生知识教育四、促进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第十章成人期第一节青年期一、生理发育特点与心理发育特征二、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及其心理卫生问题三、心理发育的指导第二节成年期一、生理发育特点与心理发育特征二、中年期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三、中年期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及其心理卫生问题四、中年期心理发育的指导第三节老年期一、生理发育特点与心理社会特征二、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及其心理卫生问题三、心理发育的指导一、重点难点(复习要点)格塞尔设计的《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是最著名的行为发育测量方法出生时的平均头围32-34cm1岁左右头胸围交叉,一般营养状况好的小儿头胸围交叉出现早婴儿最先出下中切牙,一般6岁左右先出第一磨牙(又称6龄齿),12岁后出第二磨牙,17岁后出第三磨牙胎儿在宫内的发育是人的整个发育过程的初始环节和重要阶段胚胎期(受精后3-8周)是胎儿器官,四肢和其他生理系统分化,生成的最重要时期,即关键期,也是胎儿发育的最敏感期外胚层发展成皮肤,头发,指甲和部分牙齿,感知器官和神经系统;中胚层发展成肌肉,骨骼,泌尿,血液和循环系统;内胚层发展成消化系统和其他内部器官和腺体正常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最快是妊娠中期到出生后18个月之间。
人体发育学胎儿期(一)在人体发育学中,胎儿期指的是从受精卵形成以后,到婴儿出生之前的整个过程。
在这个阶段中,受精卵逐渐分裂成为胚胎并进一步发育成为胎儿。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人体发育学胎儿期的内容。
一、月经期和孕早期在月经期间,卵子排出受精后,逐渐形成为胚胎。
此时胚胎很小,大小差不多只有卵子的25%左右。
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胚胎开始分裂形成许多细胞,同时,它也逐渐向子宫移动。
此时,胚胎即将进入孕早期。
孕早期是受精卵进入子宫壁后的第一周,这时,胚胎的细胞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胚芽,其大小通常只有2-3mm。
这个小小的胚芽中有一些已经分化出部分胚胎组织。
这一阶段的发育速度非常之快,此时,胚胎需要对自身未来的成长做好某些基本的生理准备。
二、孕中期孕中期是指胚胎进入第二周到第八周的时候。
这个阶段内,胚胎的体积开始加速增加,各个器官也开始出现并且逐渐成型。
在孕中期的第二周,胚胎的组织和器官已经初步形成,同时它身上也已经形成脊柱、胃、肝、肺、肾、肠等。
在这个阶段,胚胎最重要的器官是脑,此时的胎儿其实是一个非常小的小球。
虽然胚胎已经有了很多健康发育所需的基本器官,但是他们都还没有完全成形。
三、孕晚期孕晚期指的是从第八周开始直到胎儿出生的时候。
在这个阶段中,胎儿的身体依然在不断的发育和成熟。
在孕晚期,胎儿的大小不断增长,从20周时的大约6.5英寸(约合16厘米)左右增长到出生时一个平均新生儿的大小,即长约20英寸(51厘米),大约重7-8磅(约3.2-3.6千克)。
在孕晚期,胎儿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其中包括肺部的发育和心脏的发育。
此外,胎儿还需要不断吸收携带氧气和养分的胎盘中的最后几批晶体管血液,同时免疫系统也在这个时候建立。
总结:胎儿期是人类生命重要的一段,它在这个阶段中需要不断吸收携带氧气、养分、抗体以及稳定精神的供给,使其在这个时期的有了健康发育。
在这个时期内的发育不仅会影响胎儿的身体发育,更会在其以后每一个发展阶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体发育学》第二章胎儿期胎儿期发育规律人体发育学第二章胎儿期发育规律人体发育学是研究人类生命从胚胎发育到成熟的整个过程的学科。
胚胎的发育过程是一个神奇而又复杂的过程,其中胎儿期是整个发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本章将着重介绍胎儿期发育规律,探讨胎儿期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发育规律。
1. 发育的基本特点胎儿期是指受精卵发育为胚胎,然后经过不断分裂和发育逐渐形成胎儿的过程。
在胚胎期之后,胚胎就进入到胎儿期。
胎儿期一般从受精后第八周持续到妊娠结束。
在整个胎儿期内,人类胚胎的发育呈现一系列规律的变化,主要包括器官形成、生长发育和功能的成熟等方面。
2. 胎儿期的发育规律胎儿期的发育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器官形成在胎儿期早期,各种器官和系统开始逐渐分化和发育。
在第四周左右,原始中胚层衍生出内胚层和外胚层,内胚层又发展为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等器官,外胚层发展为神经系统、皮肤和附属器官等。
到了第八周,胎儿的主要器官已经形成,开始进入生长发育的阶段。
(2)生长发育胎儿期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胎儿从最初的胚胎状态逐渐发展为一个具有完整器官系统的胎儿。
随着时间的推移,胎儿的身体不断增长,各个器官和组织也逐渐成熟。
在胚胎期和胎儿期早期,头部发育较快,随着孕周的增加,其他部位的生长速度也逐渐加快。
(3)功能的成熟除了形态上的发育,胎儿期还包括功能上的成熟。
在胚胎期,器官的基本结构已经建立,而在胎儿期,这些器官开始逐渐发挥相应的功能。
例如,胚胎期后期胎儿的心脏就开始跳动,开始有血液循环;肝脏开始分泌胆汁等。
总的来说,胎儿期的发育规律是一个复杂而又协调的过程,不同器官和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着胎儿的正常发育。
3. 胎儿期的重要性胎儿期是整个人类生命发育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胎儿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他的后续生长发育和成年后的健康状况。
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应该加强对自己和胎儿的保健,保证胎儿在胎儿期得到充分的营养和保护。
人体发育学胎儿期-V1正文:一、胚胎期(第1周-第8周)在这个阶段,受精卵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腔,并开始分裂。
经过数天的细胞分裂和发展,形成囊胚,随后分化成胚球和晚期囊胚。
在第4周,胚胎开始出现脊柱、心脏、肠道和四肢的初步形态。
在第8周,胎儿的大小约为2.5厘米,大多数生殖器官已经形成。
二、胎儿期(第9周-出生)在这个阶段,胎儿继续生长和发育。
体重逐渐增加,皮肤变得更厚,眼睛和耳朵也逐渐成熟。
在大约20周时,胎儿可以听到声音,并开始产生嗓音。
在第24周左右,神经系统的大多数发育已经完成,眼睛可以看到周围的环境。
在第28周时,胎儿的大小约为38厘米,体重约1000克。
在此后的几个月里,胎儿将快速增长,准备出生。
三、生命初期生命初期包括了出生后前三个月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婴儿开始展示出个人特征,如性格、嗜好、偏好等等。
这段时间不仅对婴儿生理上的成长,还有对感官的认知、社会技能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
四、婴儿期(第4个月-第12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运动和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
婴儿能够坐起、翻滚、爬行和拾取物体。
他们开始发声表达和理解简单的语言,也能够认识和识别一些简单的物品。
五、幼儿期(第1~3岁)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学习行走、奔跑、跳跃和爬到高处。
他们也开始理解简单的数量、颜色、形状和互动关系。
在社会交往方面,幼儿开始学习合作、分享和沟通。
六、儿童期(第4-11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育成熟。
他们开始有了更强的牙齿和骨骼,使他们更容易进行体育活动。
同时,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和社交能力也在得到显著提升。
七、青春期(第12-18岁)青春期是一个在身体、情感和社会层面上都发生巨大变化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发育成熟,生殖器官的发育达到成熟水平。
同时,他们也逐渐获得自我认知,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认同和未来的规划。
人体发育学第章胎儿期ok(1)人体发育学是对人类生命发展过程的研究。
在人生命的发展过程中,胎儿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胎儿期指的是从受精卵转化为胚胎开始,到婴儿在母体内完成发育的阶段。
本文将重点介绍人体发育学第章——胎儿期的相关内容。
1. 胎儿期的时期划分胎儿期是从受精卵分裂开始到婴儿在母体内发育成熟为止的整个阶段。
胎儿期一般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前期从受精至子宫内膜插入开始,大约为3~8周;中期从第9周至第24周;后期从25周开始到分娩为止。
2. 胚胎的形态发生在胚胎期间,胚胎器官的形态和构造逐渐发生变化。
从近端到远端的结构有头部、颈部、躯干和四肢。
体腔也渐成形,头、颈、胸、腹和盆腔已分别形成头前腔、咽囊、胸腔、腹腔和盆腔。
人体发育学研究发现,人体的器官系统在胚胎期已经完成60-70%以上的器官发生。
特别是在器官分化早期,外在因素会造成先天性缺陷的发生,胚胎时期受到损害的器官后期仍无法恢复,因此胚胎期对妊娠结果和新生儿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
3. 胎儿的重要器官发展在胚胎期的时期中,胎儿的主要器官都开始形成,其发育和成熟非常重要。
最初发育的器官是神经管和心脏。
在胎儿期中,心脏开始发育、成熟,胎儿的心率也随着逐渐加快。
另外,肝脏、脾、肾脏、胃等器官也开始逐渐成形。
与此同时,胎儿的四肢、眼睛、耳朵、口腔等器官也逐渐形成。
这些器官的发育成熟对保证胎儿的健康和发展非常重要,相关的疾病和异常情况都可能对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
4. 胎儿的营养来源和代谢功能胎儿的营养来源主要是母体的血液,而胎盘负责胎儿和母亲之间的物质交换。
通过胎盘的交换,胎儿可以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氧气等。
同时,胎儿也通过胎盘将产生的代谢产物传递给母体,由母体代谢。
胎儿的代谢水平较低,或者说是有所限制,所以母体的代谢会对胎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人体发育学第章胎儿期,是人类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
本文从胎儿期的时期划分、胚胎的形态发生、胎儿的重要器官发展和胎儿的营养来源和代谢功能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
胚层时期以前(妊娠最初2周)称为孕卵,胚层时期(第3~5周)称为胚胎,第6周后称为胎儿。
胎儿发育过程中,在发育的各个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第1月末(受精后2周):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并开始发育。
第2月末:胚胎已具人形,头大,眼、耳、鼻、口可辨,早期心脏形成,循环系统开始活动。
第3个月末:四肢稍能活动,外生殖器已发生。
第4个月末:皮肤发红透明,上有少许胎毛,可见皮下血管。
骨骼系统进一步发育。
外生殖器已经分化,可辨男女。
可能听到胎心音,亦可能自感胎动。
第5个月末:皮肤暗红,表面覆以胎脂。
头和身体长出毛发,并开始出现吞咽运动,胎心音可听到。
第6个月末:眉毛和睫毛开始生长,脏器及皮下脂肪开始发育,皮肤有皱纹。
第7个月末:皮下脂肪少,面部多皱纹,形如老人。
全身有胎毛,头上有毛发,指(趾)甲未达指尖。
阴唇已发育,睾丸已降入阴囊。
如出生,能啼哭,会吞咽,但生活能力弱,须有特殊护理方能生存。
第8个月末:皮肤深红,面部胎毛已脱落,出生后如有适当护理,可以生存。
第9个月末:皮下脂肪多,面部皱纹消失,出生后能啼哭、吮吸,生存机会甚大。
第10个月末:为足月胎儿,体重一般约3kg,身长50cm左右。
皮下脂肪发育好,皮肤呈粉红色,胎毛已退,指(趾)甲已过指(趾)尖。
能大声啼哭,有强烈的吮吸反射,四肢运动活泼。
胎儿身长及体重逐月增长,但身长增长较平均,体重则因胎次、性别等条件的影响,差异甚大,为了便于记忆,可用下列公式计算:5个月以前:身长(cm)=妊娠月数的平方;体重(k)=妊娠月数的立方×2.5个月以后:身长(cm)=妊娠月数×5;体重(k)=妊娠月数的立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