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制图
- 格式:ppt
- 大小:2.85 MB
- 文档页数:37
数字化制图要求引用标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5791-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95《1:50000区域地质图图例》GB 958-89《铀矿地质勘查测量图件编绘规范》EJ/T 1120-2000《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总则1、编绘图件时,必须熟悉本要求、有关规范及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2、图件要以准确的原始资料为基础,及时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工作,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各种图件应突出主题,层次分明。
3、各种图件,必须做到及时、准确、齐全、清晰、统一。
4、图幅要求整洁,字体大小适当,颜色统一。
5、图件数字比例尺:选用宋体,高12mm,宽10mm (比例符号必须用半角)。
6、图件线条比例尺:选用宋体,高8mm,宽7mm;线段:X=20,Y=15,线型为90-0,线宽0.1mm,长度40mm。
7、图件坐标注记采用公里为单位,选用宋体,高5mm,宽4.5mm。
8、坐标线及高程线:黑色,线宽0.15mm,线型为1-0,X=Y=10,且必须用“键盘输入线”功能画线,尽量不用投影变换生成坐标。
9、图名要确切、简短,置于图框外顶部。
用黑色,图名距图幅两边大于50mm,字大小根据实际而定。
10、图外框线与内框线间距为12mm,外框线宽为1.5mm,内框线宽为0.15mm。
A3或更小的图件,可适当酌减少。
坐标线及图框线应采用“数字输入”,不能使用鼠标画制。
11、地层等符号用黑体,高4.5mm,宽4.0mm,尽量直接输入,不用子图库中符号,花岗岩可用子图表示,且应垂直向上,不旋转。
12、主要构造应有编号,构造编号字体用黑体,高4.5mm,宽4.0mm,数字编号须用下标表示(如F800 )。
13、图例中应包括图内所给的各种符号及色调,地形图上的惯用符号可不列出,图例与图幅内容一致,尽可能使用最简明的技术语言。
图例排列顺序一般先地层—地层界线—产状—构造—矿物、蚀变—工程—其它,最后为工作范围。
地质制图过程和方法地质制图是一种地质学研究方法,也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事务,旨在收集、组织、评估和绘制地质地貌信息。
地质制图能够提供有关活动构造、结构、火山、构造等地质地貌和矿物质的准确信息。
不同的地质制图方法可根据任务的复杂性和对象的细微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
首先,地质制图主要包括实地勘测和绘制设计两个步骤。
实地勘测是地质制图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包括直接观察和拍摄地质地貌,收集地质数据,如火山、构造、结构等,以及对地质样品进行实验检测,获取有关矿物质信息。
其次,完成实地勘测后,有关信息必须经过编辑和整理,以便便于绘制地质制图。
绘制设计的内容包括运用专业的绘图软件绘制地质地貌图像,使用地质符号和地质文字提供相应的解释,以及绘制地质制图等。
此外,地质制图也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横切面地质制图和竖切面地质制图。
前者是以横截面的形式制作的地质地貌图像,主要用于记录岩石的层理、岩性等资料;后者是以竖截面的形式制作的地质地貌图像,主要用于记录不同层段的地质结构和活动构造。
在地质制图过程中,有一些常见的方法可以用来提高地质制图的精度和可靠性。
首先,地质勘探者在实地勘测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客观、严谨、细致地收集地质数据;其次,地质制图者应根据实地勘测结果,使用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软件绘制精确的地质制图;最后,勘探者和地质制图者应该不断完善和更新地质地貌图像,改进既有的地质制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以上是地质制图过程和方法的基本概念。
地质制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事务,需要勘探者和制图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绘制出准确的地质制图,为科学家和社会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AutoCAD地质制图的比例尺设置比例尺通常指图上距离与地面上相应距离之比,其表示方法主要有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图解比例尺、面积比例尺等。
地质图所表示内容的繁简程度与图件的比例尺有关。
一般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内容越概括,以突出总体规律或提供背景材料为主;比例尺越大,所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按比例尺的大小,可将地质图分为:小比例尺地质图、中比例尺地质图和大比例尺地质图,矿山地质图和大型工程地质图等常常采用大比例尺地质图。
手工绘图时,是在一定大小的图纸上(一般最大只能是 1 189 mm ×841 mm的0#图纸或加长图纸)按照一定比例尺来绘制各种地质图的,也就是说先确定比例,再按比例进行绘图。
在使用Aut oCAD绘制地质图时,也可以用类似手工制图方法,首先根据实际得到的工程测量数据,在Aut oCAD绘图系统中换算成实际图形的计算机表示,再根据实际情况,在图形上添加或者编辑各种图形要素,得到一幅综合地质图,然后再用绘图仪或者打印机将绘制好的地质图形打印出来,实现地质内容的图形表达,这就是所谓的“按比例绘制地质图” 工作方式。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用户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图形的编辑及整饰上,不够注重理解实际测量得到的数据与计算机图形的表示以及计算机图形表示与实际出图之间的关系,常不能精确有效地表示图形的比例尺问题。
使用Aut oCAD进行地质制图时,一般是在模型空间中进行的,那么Aut oCAD的比例如何确定? 这是困扰绝大多数人的一个问题。
我们经常听说的是“ 在Aut oCAD中按1∶1绘图” ,即绘图时采用以m为单位直接输入尺寸大小数据。
其实要弄清楚Aut oCAD的比例,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搞明白“ 绘图比例” 、“ 打印比例” 及“ 图纸比例” 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可。
1绘图比例首先,Aut oCAD使用的比例是“足尺比例” ,也就是说无论多么大的坐标值,在Aut oCAD中都可以表示。
地质辅助制图系统研发地质辅助制图系统(Geological Mapping System)是一种专门用于地质勘探、矿产勘探和地质调查的辅助制图工具,其作用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地质调查、勘探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和制图,以实现地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地质辅助制图系统研发是地质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地质辅助制图系统在地质调查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地质勘探、矿产勘探和地质调查工作中,需要对所获得的地质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进行地质图的绘制。
传统的地质制图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效率较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质辅助制图系统应运而生,它可以通过数字化处理和分析地质数据,实现地质图的自动生成,大大提高了地质制图的效率和精度。
地质辅助制图系统在地质调查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地质辅助制图系统的研发对地质调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质辅助制图系统可以提高地质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地质制图工作需要大量的手工绘图,而且反复修改的次数较多,工作效率较低。
而地质辅助制图系统可以通过数字化处理地质数据,自动生成地质图,大大减少了人工搭配的时间和成本。
地质辅助制图系统可以提高地质图的精度和质量。
地质制图需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而地质辅助制图系统可以实现对地质数据和地质图的追溯和追踪,确保地质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质辅助制图系统可以实现地质数据的共享和交流。
传统的地质资料是以纸质图件的形式存储和传播的,而地质辅助制图系统可以将地质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提高地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地质辅助制图系统的研发涉及地质科学和信息技术两个领域。
地质辅助制图系统需要对地质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这就需要地质科学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和信息技术知识。
地质辅助制图系统需要利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地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进行地质图的绘制。
常用的地质绘图软件一、地质绘图、矢量化、CAD软件1. Geomap 3.2地质绘图软件包版本3.2平台Windows 98/NT/2000/XP简介:GeoMap3.2适用于制作各种地质平面图(如构造图、等值线图、沉积相图、地质图等)、剖面图(如地质剖面图、测井曲线图地震剖面图、岩性柱状图、连井剖面图等)、统计图、三角图、地理图、工程平面图(公路分布图、管道布线图等)多种图形。
GeoMap地质制图系统能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与开发、地质、煤炭、林业、农业等领域,也是目前国内在石油地质上应用较广的CAD软件之一。
相关软件还包括以下几个专业制图系统:GeoCon 油藏连通图生成系统、GeoCol 综合地质柱状图编辑系统、GeoMapD油藏开发制图系统、GeoStra地层对比图编辑系统、GeoMapBank 网上图文资料库管理系统、GeoReport地质多媒体汇报系统OE目标评价软件。
2. MAPGIS版本6.5平台Windows 98/NT/2000/XP简介:图形矢量化及编辑软件,是一个大型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对数字、文字、地图遥感图像等多源地学数据进行有效采集、一体化管理、综合空间分析以及可视化表示。
可制作具有出版精度的复杂地质图,能进行海量无缝地图数据库管理以及高效的空间分析。
具有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
3. NDS测井曲线矢量化版本4.16平台Windows 98/NT/2000简介:测井曲线矢量化,NDSlog、Ndsmap等4. SDI CGM Editor版本2.00.50平台Windows简介:CGM绘图工具,包括图形转换及拼图。
与Larson CGM Studio相比,有以下优点:1、Larson将已作好的CGM文件,作为整体导入,不能修改; 2、Larson添加的热区不能在同一文件的对象之间跳转。
而这些SDI CGM Editor都可以。
5. SDI CGM Office版本2.00.50平台Windows简介:显示CGM v1 - v4, ATA, CGM+, PIP, WebCGM ,dwg/dxf, pdf, ps, hpgl, plt, emf, tiff, jpeg, png, bmp & xwd 文件。
地质制图过程和方法一、地质制图的定义地质制图是指研究地质现象,根据地质测量、化验、观察、推断等,结合实施工程前期勘探、勘察、评价,用图形表达地质矿产、岩溶、液体等空间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以及结合地质资料编制地质对象描图的一种制图技术。
二、地质制图的过程1、预备工作地质制图首先要进行预备工作,具体方法是弄清楚抽图任务,识别实施图的范围,搜集有关资料,熟悉地勘情况,然后确定制图尺度,以及BL数值、仪器使用以及有关的规范使用等。
2、测量和资料搜集然后是实施测量,根据图任、勘察结果,实施测量和资料搜集,这个就是制图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包括中央线测量、抽坐标点测量以及抽点化验、资料搜集等,这个步骤可以最大程度收集地质制图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当然也要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做到及时修改和核实。
3、制图有了足够的测量资料之后,便可以开始进行制图。
常见的地质制图方法有:打印图,即用绘图仪等工具将调查数据处理成图样,然后在纸上打印出来;平面贴图,即在平面图上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将地质元素按照对应的符号贴上去;数字制图,是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地质制图,使制图更加精确准确和有效;三维模型,是一种将调查数据模拟成立体的技术,反应地质现象的真实性更强;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将地理信息存储、处理、分析的一种系统。
4、编写报告完成制图之后,编制地质制图报告,报告包括图任、工作内容、调查结果、制图步骤、制图总结等,报告中需要具体地描述图任各个环节的工作,最后总结一下制图的整个过程。
三、地质制图的意义地质制图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既可满足勘探资料调查的要求,又可提供地质调查、研究、勘探对地质矿产、土地规划、工程建设、自然灾害预测等活动的概念支持。
地质制图是研究地质结构、研究地质构造、研究成矿地质特征的重要数据和依据,是地质研究的起点。
它的完成,不仅可以全面反映地质情况,还可以结合分析,为地质构造变化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材料,从而为地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探索提供重要帮助。
A 地质类专业CAD制图规范A.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地质类专业各设计阶段地质图的绘制。
本规程适用于黑白图、彩色线条图、彩色充填图的绘制。
A.2 引用标准和规范(1)DZ/T0156-95 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2)DZ/T0157-95 1:50 000地质图地理底图描绘规范;(3)DZ/T0159-95 1:500 000、1:1000 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图编绘规范。
A.3 一般原则(1)图件绘制应遵循主体突出原则,将图件主要信息清晰表达,线条主次分明,字体端正清楚,易于读图。
(2)图件绘制应遵循精确原则,图件绘制必须精确到位,有所依据,符合实际,切忌盲目绘制。
(3)图面整体应遵循美观大方原则,布局紧凑、协调,令人赏心悦目。
(4)图件的精度应与地质测绘的比例尺相适应匹配。
(5)图件中的文字不可过大或过小,一般规定文字最小不可小于2.5mm,小于该值则文字不易识别。
除特殊情况外,文字字体一般采用宋体,宽高比为1.0。
(6)地质图上的软弱夹层、岩脉、断层、裂隙、滑坡、喀斯特洞穴、泉、井、试验点、取样点、长期观测点、地质点、勘探点及剖面线等,均应分别统一编号。
A.4 主要图件元素的绘制要求A.4.1 图框图框可分为两种情况:(1)双框线:包含内框线和外框线,内框为线宽0.1mm的黑色细线,外框为1mm黑色粗线,内外框相距10mm,见图A-1。
图A-1 双框线(2)单框线:单框线仅一条框线,为1mm黑色粗线。
A.4.2 标题标题分为总标题和分标题两类:(1)总标题为整体图件标题,位于整体图件上方正中,距离图框推荐20mm,可适当调整,其长度为北图框边长的四分之三为宜,最长不得超过图框边长。
字高20~10mm,字间距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字体为宋体、黑体。
(2)分标题图件中各局部独立图形的标题,位于图形上方正中,字高8~5mm,字间距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字体为宋体、黑体。
A.4.3 比例尺(1)比例尺均放置于标题正下方,与标题对应也分为总比例尺和分比例尺,总比例尺字高8~5mm,分比例尺字高5~4mm,其与标题间距可适当调整。
工程地质制图规定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地质制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以直观、准确的方式呈现地质信息,为工程设计、施工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为了确保工程地质制图的质量和规范性,制定一套明确的制图规定是必不可少的。
一、制图的基本要求1、准确性工程地质图所表达的地质信息必须准确无误。
这包括地质体的位置、形态、规模、产状等要素的测量和描绘要精确,地质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要详实,避免任何主观猜测和随意性。
2、清晰性图面应清晰易读,线条粗细适中,符号和标注大小合适,颜色搭配协调。
不同类型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要用易于区分的符号和颜色表示,避免混淆。
3、完整性制图内容应完整涵盖工程所涉及的地质范围和主要地质问题。
除了基本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等,还应包括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等相关信息。
4、规范性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制图,确保图件的格式、比例尺、图例等符合统一要求。
二、制图的比例尺1、选择原则比例尺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以及对地质信息精度的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大型工程或地质条件复杂的项目应采用较大比例尺,如 1:500 1:2000;而对于区域性的规划或初步勘察,可采用较小比例尺,如 1:5000 1:10000。
2、精度要求在选定的比例尺下,图上的最小尺寸应能清晰表达地质要素的特征。
例如,在 1:1000 的比例尺中,地质体的宽度小于 1 米时可能难以准确表示。
三、图件的种类1、工程地质平面图展示工程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分布、地质构造、地下水分布等平面信息。
2、工程地质剖面图沿工程轴线或特定方向绘制,反映地质体的垂直分布和变化情况。
3、钻孔柱状图详细记录钻孔内各地层的深度、厚度、岩性特征、物理力学性质等。
4、原位测试成果图包括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的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
四、地质符号和图例1、符号的标准化采用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地质符号,如地层代号、构造符号、岩土类型符号等。
CAD地质制图的总结CAD绘制各类地质图的步骤及注意事项CAD绘制平面图注意:地质绘图要求精确,特别是一些点的卡定,是不能有丝毫的误差的。
关于如何衡量地质图上的精确度,其实很简单,就是x,y,z。
地质图由点线面各种元素结合而成,而其中以点的定位最为重要,以下将在不同情况下对一些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平面图的绘制步骤:1、在综合平面图上选取需要绘制的勘探线,在任意一端选取一个开始点。
开始点应是勘探线与综合图上的一个整数坐标线的交点为好。
2、勘探线平面图中的勘探线是一条平直的线段,所以坐标线在勘探线平面图中的走向一般都是倾斜的。
以开始点为基准,就可以开始绘制勘探线平面图了。
3、绘制时所需的数据:1)以开始点为起点位置,测量勘探线的长度。
2)测量勘探线与坐标线的夹角,用于判定在勘探线平面图上的坐标线位置和角度。
3)之后根据勘探线长度及结合综合图上的孔位位置,绘制勘探线平面图的外框大小。
剖面图的绘制步骤:在勘探线平面图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绘制勘探线剖面图了。
其步骤如下:1、剖面图就是根据勘探线在综合图上的位置而切一条剖面线,然后根据勘探线穿过的地层,在勘探线下绘制不同的岩性条纹而后最终成图。
在综合图上观察勘探线所经过的地形,需记录的数据:勘探线上各控制点的高程及其与开始点的距离、勘探线经过的地层分界位置、以及一些重要的地物的位置。
2、根据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画出勘探线上的地形变化,一些地层分界处、地物位置等。
(在此提醒,如果还需落钻孔或其他元素,请先不急着给剖面线上条纹,以为在绘制剖面线时,往往会出现某个点的不注意而导致制图误差,或高或低的情况在绘制剖面线时时很常见的问题,而修改起来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我想有过类似经历的同道们也很明白那种感受吧。
所以,我们的口号是,坚持从大到小的原则,绝不贪功冒进,不然产生的后果会让人很郁闷的。
)钻孔钻线在平面图上的落法:在平面图上,所谓的钻孔钻线投影,就是把钻线上的各个点垂直的投影到地表平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