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同伴互助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18.14 KB
- 文档页数:3
教师同伴互助与专业交流引言:教师是社会中一群崇高而伟大的职业,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成才、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要使命。
然而,教师在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教育资源不足以及教学理念的更新等问题时,常常感到孤军奋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教师们开始重视同伴互助与专业交流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教师同伴互助与专业交流的意义、方式以及获得资源的渠道,并总结其对个体教师和整个教师群体的影响和作用。
一、同伴互助的意义教师同伴互助是指教师之间通过分享经验、交流教学方法和解决问题来共同提升教学能力的过程。
同伴互助的意义在于弥补个体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不足,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与进步,并帮助教师建立起彼此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同伴互助的方式同伴互助有多种方式,包括面对面的交流、组建专业学习团体以及利用科技手段进行远程互助。
面对面的交流可以通过教研活动、教研组会议等形式来实现。
组建专业学习团体可以是年级组、学科组或者跨学科的团队,团队成员可以共同研究教学问题、制定教学计划等。
利用科技手段进行远程互助包括通过在线教研平台、微信群、论坛等方式,在异地的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助。
三、专业交流的意义教师专业交流是指教师在同行之间开展的、涉及专业领域的交流活动。
专业交流的意义在于提供了跨学科、跨区域的交流平台,促使教师之间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通过专业交流,教师能够了解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宽自身的教育视野。
四、专业交流的方式专业交流有多种方式,包括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学科交流等。
在学术会议上,教师可以与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
学术报告则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前来学校作专题报告,为教师提供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启示。
学科交流可以通过参加教育培训、学科研讨会等形式来实现,从而与其他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与学习。
五、获得资源的渠道教师同伴互助与专业交流需要获得资源的支持。
获得资源有几种渠道,包括学校、社会和互联网等。
小学英语教师同伴互助活动记录范文As an English teacher in a primary school, I have had the privilege of participating in various peer support activities. These activities have not only enriched my teaching experience but also provided me with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challenges and best practices of English language instruction at the elementary level. In this essay, I will document my experiences and the key takeaways from these collaborative efforts.One of the most impactful peer support activities I have been a part of is the regular co-planning sessions with my colleagues. These sessions typically involve a group of English teachers from the same grade level or subject area who come together to discuss lesson plans, share resources, and brainstorm innova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During these meetings, we engage in in-depth discussions about the specific learning objectives, content, and activities that will be most effective for our students.For instance, when preparing for a unit on vocabulary development, we collaboratively reviewed the list of target words and exploredvarious mnemonic devices, interactive games, and hands-on activities that could help our students retain and apply the new vocabulary. By pooling our collective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s, we were able to create comprehensive lesson plans that catered to the diverse learning needs of our students. The co-planning sessions also provided a platform for us to address any challenges or concerns we had encountered in our individual classrooms, allowing us to learn from one another's successes and missteps.Another valuable peer support activity that I have participated in is the peer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process. This involves observing a colleague's lesson and providing constructive feedback to help them improve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I have found this to be an incredibly insightful experience, as it has allowed me to gain a fresh perspective on my own teaching methods and identify areas for growth.During the peer observation process, I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witness a wide range of teach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 I have observed colleagues who excel at creating a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while others have demonstrated exceptional skills in differentiating instruc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diverse learners. By observing these best practices in action, I have been able to adapt and incorporate new techniques into my own teaching repertoire.Moreover, the feedback I have received from my peers has been instrumental in helping me refine my teaching approach. My colleagues have provided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pacing and flow of my lessons, the clarity of my explanation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my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is feedback has allowed me to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and implement targeted change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my instruction.In addition to the co-planning sessions and peer observation activities, I have also participated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orkshops and seminars organized by my school district or the local teachers' association. These events have provided me with opportunities to learn from experienced educators, explore new teaching methodologies, and stay up-to-date with the latest trends and best practices in English language instruction.For example, I recently attended a workshop on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The workshop facilitator shared a wealth of digital tools and resources that could be used to engage students, 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 and promot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 was particularly impressed by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activities and online assessment platforms that were demonstrated during the workshop. Upon returning to my classroom, I was able to immediately implement some of these strategies, which have since greatly enhanced the overall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my students.Furthermore, I have found immense value in the informal peer support networks that have developed among the English teachers in my school. During our daily interactions in the staff room or in the hallways, we often engage in spontaneous discussions about the challenges we are facing or the successes we have experienced in our classrooms. These informal conversations have served as a valuable source of emotional support, as well as a platform for exchanging practical tips and strategies.For instance, one of my colleagues recently shared with me a highly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to struggling students. By breaking down the text into smaller, manageable chunks and incorporating visual aids, she was able to help her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s and key details. I was eager to try this approach in my own classroom, and it has since proven to be a valuable addition to my teaching repertoire.Overall, my experiences with peer support activities have been immensely rewarding and have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my growth as an English teacher. The collaborative nature of these activities has fostered a sense of camaraderie and mutual support among the teaching staff, which has been particularly valuable during challenging times.Moreover,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from my peers, observe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and receive constructive feedback has been instrumental in helping me refine my own teaching approach. I have been able to incorporate new strategies, adapt best practices, and fine-tune my instructional methods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my students.As I continue to navigate the ever-evolving landscape of English language instruction, I am grateful for the invaluable support and guidance provided by my colleagues. I firmly believe that the collaborative efforts and peer support activities that I have been a part of have not only enhanced my teaching skills but have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overall success and well-being of the students in my care.。
2024年小学教师同伴互助个人计划一、背景简介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小学教师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教学任务的繁重、学生素质的多样化、家长期望的增加等等,给小学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制定了2024年小学教师同伴互助个人计划。
二、目标设定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2.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师团队合作氛围;3.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实现共同成长和提高。
三、计划内容1.同伴观摩交流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观摩一次其他老师的课堂,了解其他老师的教学特点和优点,吸取借鉴经验,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观摩课堂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也可以由学校统一安排。
2.小组共同备课每个学科教师可以组成小组,一起进行备课,共同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可以利用周例会或者下放班会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和研讨,互相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并且要求每个小组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备课,由小组成员轮流主讲。
3.互助指导每个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同伴来进行指导,帮助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
可以通过定期的面对面交流,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
同时,鼓励教师之间相互探讨和解答教学中的问题,建立一个互相帮助和相互支持的氛围。
4.定期评估和总结每学期结束时,由学校组织评估小组对个人计划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也鼓励教师个人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四、计划实施1.宣传推广学校要通过校园广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个人计划的内容和目标,让全体教师了解并积极参与。
也可以邀请其他学校的教师来学校进行经验分享,吸引更多教师参与进来。
2.安排配套措施学校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条件,如提供课堂观摩的机会、开放备课时间、提供教学资源等,为教师们的互助提供良好的环境。
同时,也要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小学班级团队工作总结范文
小学班级团队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们班级展现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取得了许多令人骄傲
的成绩。
在这里,我想对我们班级的团队工作进行一下总结。
首先,我们班级在团队合作方面表现出色。
在课堂上,我们会互相帮助,共同
解决问题。
每当有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总是会伸出援手,一起努力解决问题。
在小组合作的活动中,我们也能够很好地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感到温暖和快乐。
其次,我们班级在团队比赛中取得了一些令人惊喜的成绩。
无论是体育比赛、
知识竞赛还是文艺表演,我们都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每个人的想法,这让我们的团队更加团结。
最后,我们班级在班级管理方面也展现出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在班级活动中,
我们会共同商讨活动方案,分工合作,共同筹备。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也会共同维护班级的秩序,互相监督,让班级更加和谐。
总的来说,我们班级在这学期里展现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取得了许多成绩。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继续保持团队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让我们的班级更加团结,更加和谐!。
教师总结教学团队合作总结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并且重视团队合作。
在过去的教学生涯中,我有幸参与了多个教学团队合作项目,并且从中收获良多。
通过这些经历,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团队合作的技巧和心得,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首先,团队合作能够将每个成员的优势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在教学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专长和经验,正是这些不同的优势相互补充,使得团队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
在我们的团队中,有的老师专长于教学设计,有的老师擅长管理班级纪律,有的老师善于解决学生学习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能够根据每个成员的专长来分工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其次,团队合作能够促进团队成员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教学工作中,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彼此的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团队讨论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这种互动不仅能够促进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也能够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最后,团队合作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和完善的教育服务。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团队合作在教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可以最大化地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促进团队成员间的交流与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
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重视团队合作,不断提升团队合作的水平和效果,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的团队合作越来越顺利,教学工作越来越出色!。
教师总结团队协作情况汇报近期,我们教师团队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此,我将就团队协作情况进行汇报,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首先,我们教师团队在教学内容的准备和设计上展现出了良好的协作态度。
在共同备课的过程中,大家积极讨论,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共同设计出了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同时,我们也在课堂教学中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其次,在学生管理和辅导方面,我们也展现出了团队协作的优势。
在学生问题辅导上,我们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帮助学生解决了许多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在学生管理上,我们也相互配合,共同维护了良好的班级纪律和秩序。
此外,在学校活动和会议中,我们也积极参与,共同策划,形成了团队的凝聚力。
在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中,我们积极承担角色,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在学校会议上,我们也积极发表意见,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然而,团队协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沟通和协调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有时候因为信息不畅通,导致工作出现偏差,影响了整体工作效率。
同时,团队中个别成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保证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为了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加强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调,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及时了解团队的工作进展和任务分配。
其次,加强团队成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每个成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
最后,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励团队成员发挥自己的特长,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我们教师团队在团队协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我相信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够更上一层楼,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小学教师结对帮扶活动总结8篇篇1本学期,我校积极响应上级文件精神,开展了小学教师结对帮扶活动。
该活动旨在通过优秀教师的帮扶,促进新教师的成长,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活动基本情况本次帮扶活动于本学期初启动,历时一学期,涉及全校所有小学教师。
活动以结对帮扶为主要形式,通过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促进新教师的成长。
同时,学校还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如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教学观摩等,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帮扶措施及成效1. 教学指导与交流:优秀教师每周至少与帮扶对象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其教学进展及遇到的困难,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通过这种方式,新教师不仅得到了专业上的指导,还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2. 观摩与实践:学校组织了多次教学观摩活动,让新教师有机会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学习其教学方法和经验。
同时,学校还鼓励新教师积极参与观摩后的评课和议课活动,以便及时总结经验,反思不足。
3. 专题讲座与培训:学校邀请了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新教师举办了多个专题讲座和培训活动。
这些讲座和培训涵盖了教学技巧、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多个方面,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三、教师成长与收获通过本次帮扶活动,新教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课堂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他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同时,帮扶活动也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在帮扶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新教师在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上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培训。
此外,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部分教师参与帮扶活动的积极性有所下降。
因此,建议学校在未来的帮扶活动中,应更加注重个性化指导和参与度的提升,以确保帮扶活动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五、总结与展望小学教师结对帮扶活动是我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教师同伴互助工作总结篇一:教师同伴互助心得体会在本学期学校开展的“教师同伴互助”活动中,我与同组的吴国明老师结成了互助,我们已经由原来的帮教中“升华”上来。
我和吴国明老师都积极主动地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方法,我们从中受益良多。
现对本学期同伴互助工作作出几点心得体会,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教学观念达共识结合新课程,新教育教学观念,在互相学习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
认真备课。
平时备课和同伴互助的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作业。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课件。
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二、教学模式同商榷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
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物理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另外要加强说课和评课,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在这一阶段里,我们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煅炼自己,对听的每节课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把所有评价都记录在听课本上,再进行二次反思,不光是对自己,而且也针对同伴老师的课。
通过一学期的同伴互助的活动,我们已逐步树立起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和教科研水平。
增强了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集思广益共提高在教学上,有疑必问。
在疑问之处,都积极征求同伴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同伴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教师同伴互助的主要方式方法论述发布时间:2021-06-11T11:34:51.54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5期作者:韩云飞[导读] 教师同伴互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韩云飞漯河市召陵区邓襄镇洼张小学漯河市 462000摘要:教师同伴互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国对于教师同伴互助的研究也开始重视,本文从同伴互助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目前同伴互助的主要方式方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同伴互助;教师专业发展;互助主要方式一、同伴互助概念的引出与发展著名学者道尔顿与莫伊尔将同伴互助界定为一种专业发展的手段,认为同伴互助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分享知识,相互提供支持。
随着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深入,作为一种互助成长的学习模式,同伴互助已开始在教学的其他领域有所应用。
“同伴”也开始突破原先的教师同事的概念,泛化为具有相等或类似的身份和等级,来自于相同或相似背景并追求相同或相似目标的社会群体。
在最近的十五年里,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得出一个结论,教师们认为传统的发展形式无法提供持续的合作机会、反馈和他们需要的改进课堂教学的帮助。
与此同时,多种同伴互助方式开始出现,研究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学校在世纪之交开始从传统的教师发展形式向基于学校的教师发展形式转变。
国外关于教师同伴互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二个方面:1.同伴互助的类型。
按是否有明确的目的,分为有特定目的的参与和无特定目的的参与;按内容侧重点不同,分为技术性指导、合作性指导、认知性指导和挑战性指导;按互助的风格不同,分为“照镜式”互助,合作式互助和专家式互助。
2.同伴互助的方法。
国外对教师同伴互助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观察法。
美国教学视导与课程开发协会将教师间的课堂教学观察分为三个步骤,即观察前会议、教室观察、观察后会议。
二、国内同伴互助的现状我国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开展有着坚实的历史基础,我国早已关注到了教师间同伴互助的作用,只是提法不同,发展不完善而已。
教师结对帮扶工作总结(优秀10篇)教师结对帮扶工作总结篇一“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
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
同时,用心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和争取外出去听课学习的机会,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方法。
在各种培训中,为期最久,对我影响最深的莫过于──青年教师培训。
在本次培训中,我的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多的帮忙,所以在那里我要对我的指导老师说声“谢谢”。
透过这次培训,我觉得我进步了不少而且我有以下的心得体会,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教师应具备:一、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师德修养。
有人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必须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所以我在教育教学当中时时刻刻都注意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高质量的教育,务必有高素质的教师,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爱是教育的基础”。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构成。
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
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二、不断加强学习,自我完善。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务必不断加强学习,终身学习,学高为师,教师是教育者,也务必是学习者。
教师的继续教育就是很好的策略。
现代的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而且更就应是受教育者,要处处丰富自己的知识,时时为自己“充充电”,要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不断超越自己,以“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三、更新教育观念,鼓励创新。
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有良好的教育观念,而且应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旧观念,使其适应社会需要。
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活动助我成长校本研修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有有效途径。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 我们必须重视校本研修,努力通过校本研修助力教师的成长。
我校特别重视校本研修,我也从中不断受益,不断成长,特别是我校的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活动,更是使我受益非浅。
在同伴互助的研修活动中,我校主要是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磨课。
教研组内的磨课,是对教师集体备课的一种形象化说法。
它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为目标,指定教学内容,通过集体性的推敲和研磨教学设计,不断提升教学行为。
在这种磨课的过程中,我对教材的把握、知识的把握更加准确,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更加合理、科学。
每经历一次这样的“磨课”活动,我都能感觉到自己又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成长,我的教学在这种磨课过程中越来越成熟。
现实中,很多教师也是从“磨课”开始走向名师和专家的。
例如,我校的一周学科教学磨练活动,让教师针对平时教学中发现的或存在的问题,在研磨中化解。
我校每周一次的校本研修活动安排在周一上午,也就是每周的第一时间段,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教师通过一周的学科教学磨练活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这一环节中,要求各备课组长每周确定一位中心发言人,就本周课程的重、难点及易混、易错点等作简要分析,并向本组成员抛出问题与困惑,供组内成员讨论,进行“同伴互助式”教研。
活动中,老师们带进的问题一般有三种:一是前瞻性的,即本周教学中将会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这是我们所极力倡导的,它体现了教研活动为本周教学实践服务的要求;二是反思性的,即过去一周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与困惑,对引导教师善于及时自我反思具有积极的意义;三是综合性的,即课题研究中碰到或自身平时关注、思考的问题,有利于强化教师的课题意识和研究意识。
通过以问题作话题,以话题带氛围,以氛围促实效,教师的“同伴互助”和专业成长有着更为实在的平台。
在教学设计磨练中,我们一个教研组的教老师,通过反复研讨,准确把握教学规律,从而共同设计出教学过程。
同伴互助反思提升——暨徐汇区小学音乐学科“规划式教学”探究的阶段小结徐汇区求知小学——汪佳知时间:2010年6月12日下午13:30——16:00地点:徐汇区教师学院2号楼201室出席:全体小学音乐教师主持:徐汇区小学音乐教研员——黎蓓华主题:同伴互助,反思提升——暨徐汇区小学音乐学科“规划式教学”探究的阶段小结本次教研活动为本学期第五次教研活动,内容分为三个板块:各校级教研组交流“规划式教学”教研组活动开展情况、中心组交流“规划式教学”教研组活动开展情况、区总体情况简结。
一、各校级教研组组长交流教研组活动开展情况我区六大教研组组长针对本学期开展的活动进行总结,第五教研组组长耿坚老师介绍本组成员,总结本学期小组活动主要围绕探讨“规划式教学”,从如何制定单元目标为切入口,规范单元目标撰写,强调课时目标由浅入深,充分渗透二期课改精神,要求各校上传一份单元目标(一人一份),通过小组成员集体学习、反复探讨等形式,进行修改再上传。
最后,耿坚老师针对自己小组本学期的工作提出展望,希望组内发挥特色校的优势,促进共同发展。
组长姚梅老师介绍第一教研组是一个突出同伴互助,相互协作的集体,强调成员间的合作与提升,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毫无保留分享自己经验、交流信息,提倡说真话、说实话的教研氛围,从而提高组内教师综合教学水平,姚梅老师希望组内老师能达到互惠互利,共同提高,力求发展,互助“共赢”。
组长亓睿虹老师提出“在学习中提高”的教研活动目标,第六教研组是一个常规工作重规范,重点工作求实效的教研小组,教师成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规划式教学”要求,认真备课,完善各单元的教学规划,在平时的活动中重视组内交流,从而达到优质资源共享,根据组内情况,亓睿虹老师提出教师的学案质量还须提高。
组长钱颍蓓老师所带领的第四教研组就像是一个和谐大家庭,组员间通过学习、反思、促成长,教师发挥各自所长,通过集体备课帮助青年教师完成自我完善,通过集体学习“规划式教学”,更正“老教师”的教学误区,组员间共同协作,共同进步。
小学教师工作总结与同事合作共同促进学校
发展
答案:为了支持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小学教师需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通过与同事合作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务必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与同事密切合作,共同分享教学资源和经验,相互支持,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在工作总结方面,小学教师应该每天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定期与同事进行教学经验分享和教研活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课程评估和学生反馈,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与同事的合作,小学教师可以互相交流教学心得和教学方法,共同研究解决教学难题,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同时,可以共同规划教育教学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这不仅可以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还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教师互帮互助工作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教师互帮互助工作总结教师互帮互助工作总结(通用8篇)教师互帮互助工作总结篇1校本研修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研修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而明确的目标定位则是校本研修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计划的颁布,新教材的推行,新的课程理念的逐渐渗透,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以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等,这些都要求教师问彼此合作,共同提高。
(一)同伴互助方式之一——磨课“磨课”是对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形象化说法,往往由集体开展的“备课一上课、听课一评课”三个环节组成。
“磨课”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过程,从目标的制定到具体实施,再到最后的总结评价,正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
在“磨课”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是集体参与讨论、策划、修订和完善,它反映了集体的意志和智慧,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氛围,自动构成了一个能动的“磁场”,带动每一个成员自主地参与并自如地运行。
“磨课”虽然有它相对封闭的运行流程,但一个流程的结束同时意味着新的过程的开始。
所以“磨课”还有一个研究行为继续跟进、研究轨迹螺旋上升的形态。
在“磨课”中,有两种方法值得推广:第一种是“一课多人上”,即同一堂课由几位教师同时执教,而且执教者的地域跨度越大,往往执教风格和思路差异越大,研究探讨的价值也就越大,这样的磨课,往往能让执教者之间更好地进行取长补短、借鉴改进、优化整合,有利于教改的不断深入;第二种是“一课一人多上”,即一堂课由一位执教者上几次,每上完一次,都有一个集体探讨和修改教学方案的过程,然后重新执教,纵向对比成败得失,并进一步修改完善,不断优化,不断超越。
这两种磨课方法,都采用了"比较法"的研究策略.不管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都有利于将教学研究推向深入。
(二)同伴互助方式之二——沙龙“沙龙”原意是指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高雅人士的小型聚会。
本文指教育工作者或教育研究者之间主题性的小型教育研讨活动。
这样的研讨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要有一个合适的主题;二是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师或专家;三是要有~个主持人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四是要围绕主题开展自如深刻的对话,参与者之间没有绝对的权威,大家各抒己见,时常有思想交流、智慧碰撞、观点交锋;五是最终应该形成对讨论主题的阶段性的看法或认同,这是众人观点和智慧的有机整合。
小学教师同伴互助总结
学校的教学工作要想有一个长足的发展,没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是不行的,教师双方能够做到一起研究教材和教法,共同商讨问题,为随时交流提供可能。
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互助双方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便于整个帮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规范常规工作:
学校制定了常规工作跟踪制度,要求互助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及其听评课等方面给予关注和指导,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改进的地方都要细致地了解并且提出合理的建议,以帮助这些新手教师能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岗位,在日常工作中能规范操作,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也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从收交回来的跟踪表可以看到各位教师成长的足迹。
在今后的日常教学工作中,继续做到:多学、多练、多问、多想、多听、多评。
主动学习、虚心学习,不断地努力,加快成长步伐。
二、课堂教学展示
在本次活动中,教学部门的人员以及各学科特约评委全程参与了讲课说课、评课活动。
程序如下:首先是课堂教学,然后结合实际教学进行说课,最后与所有听课人员进行教研。
1.积极性高,教研氛围浓
自通知下发后,各位教师认真备课,精心选课题,做到以新课标为纲,查阅各类资料,向师傅和同组的教师请教,制定出切实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有的老师牺牲休息时间,晚上加班加点备课,制作课
件,为设计一个教学环节不知请教了几位教师,不知花费了几个晚上的时间,讲课前在本年级进行了多次试讲,不断地修改教学设计,做了一系列大量工作,各年级的老师也积极配合他们进行试讲。
这种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称赞。
上完课后有关人员与新教师面对面进行教研,大家认真负责,教研氛围浓,所有评课教师都以科学、公正,以对自己对执教人负责的态度,既肯定优点又指出不足,毫无保留地谈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值得发扬。
不仅是青年教师得到锻炼,凡参与本次活动的教师均有所提升,这是此次活动的根本目的。
2、成长足迹: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了这几位青年教师的基本功日益扎实,这并不是一节课就可以练就的,而是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
可喜的看到他(她)们驾驭课堂,把握教材能力都有所提升,能围绕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
并且都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制作了课件辅助教学,收到较好效果,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探究知识。
3.不足之处:
当然,通过课堂展示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例如教材挖掘不够或者太深,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创新意识不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不能充分体现,教师讲的多,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少;学生参与意识不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投入;教师不能做到关注全体学生,忽视了师生互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处理欠妥当,不能很好的抓住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等等。
我们不回避问题,在教研时
都面对面提出了每个人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进一步思考:
讲课结束了,但师徒共进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在于一节公开课的展示,而最重要的在于师徒之间的随时交流与切磋。
所以,我们的思考还要延续:
1.作为指导教师,传什么、帮什么、带什么。
根据青年教师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指导教师一要带德,二要带才,三要带教,四要带研。
2.认认真真学习,扎扎实实工作。
要多听课、多思考、多改进,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指导教师的工作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扬弃,在继承老教师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条件创造性实施教育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努力追求自身教学的高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