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并行处理—第一章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285.50 KB
- 文档页数:32
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论文。
它是本科学生开始从事工程设计、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毕业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其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1.论文结构及要求论文包括题目、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
1.1 题目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论文题目不应超过25字,不得使用标点符号,不设副标题。
1.2 摘要与关键词1.2.1 摘要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炼,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应包括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
1.3 目录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
1.4 论文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 绪论绪论一般作为第1章。
绪论应说明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文管类论文的绪论是毕业论文的开头部分,一般包括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
绪论只是文章的开头,不必写章号。
1.4.2 论文主体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论文主体的内容要求参照《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若干规定》第六条。
论文主体各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
1.4.3 结论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不加章号。
并行处理与体系结构哈工大复习提纲
一、并行处理
1.什么是并行处理
并行处理是指通过多台计算机、多个处理器、多核处理器等结构,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时完成多个任务,通过将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分别在多个处理器上同时进行处理,从而大大加快处理速度,达到快速处理数据的目的。
2.并行处理的应用
并行处理可以应用在多种场景:
(1)由于实时数据处理的迅速处理,可以将其应用在实时视频、社交网络等环境中;
(2)可以将其应用在科学计算和模拟仿真等高计算量计算中,对一些巨大的数据进行处理;
(3)可以将其应用于大数据处理,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对市场动态进行分析;
(4)可以将其用于虚拟化技术,比如提高虚拟机的性能。
3.并行处理的技术
并行处理技术追求的是极致的性能
(1)多处理器技术:多处理器技术是指将多台处理器相互协调、协同工作,来实现对工作的并行处理;
(2)多核处理器技术:多核处理器技术是指在单个处理器的结构中,将多个处理单元连接在一起,由多个处理单元同时完成任务,实现并行处理;
(3)虚拟处理器技术:虚拟处理器技术是通过虚拟处理器分配多个
处理任务。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及审查要点说明:此《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及审查要点》根据《哈工大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编写制定,重点考虑往届学生易出错的地方,仅供我院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时参考使用。
如有遗漏之处或与《撰写规范》不一致之处,以《撰写规范》为准。
特别感谢本要点的原始作者徐文福老师。
1 正文前的部分1.1 标题(1)字数不超过25字;若有副标题,则正标题+副标题字数不超过35字;(2)英文标题:封面及扉页均全大写;(3)采用名词性短语,不含标点符号;(4)标题字号应为黑体二号,且应注意中、英文标题之间以及作者名称之间的行间距。
1.2 首页及扉页(1)所在单位:深圳研究生院,Shenzhen Graduate School(在职工程硕士按实际所在单位填写);(2)用“Dissertation”不用“Thesis”;(3)工学硕士用“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工程硕士用“Master’s Degreeof Engineering”;(4)学校代码和密级的冒号应该对齐。
1.3 目录(1)目录里的“ABSTRACT”可以写成“Abstract”;(2)目录章节编号要求编到3级标题,即X.X.X;(3)英文摘要标题首字母大写“Abstract”。
1.4 摘要(1)为独立短文,不用“首先、其次、然后……”或“(1)、(2)、(3)……”;(2)摘要字数500~1000字,应主要反映课题研究背景,研究问题,解决方法及评估结果;(3)英文摘要做到无病句,无语法错误,尽量用简短句式,而不是复合句、长句型。
1.5 关键词(1)3~6个;(2)中文关键词用分号“;”分开;(3)英文用关键词逗号“,”,且所有字母小写。
2 排版要求2.1 页面设置(版芯)(1)A4标准纸(210mm⨯297mm);(2)版芯:150mm⨯(240mm±2mm),包括页眉、页码,每页约33行,33列;(3)行距:章标题上、下行距10mm(段前一行、段后0.8行);节标题上、下行距7-8mm(段前0.5行、段后0.5行);条标题上、下行距6-7mm(段前0.5行、段后0.5行);款标题上、下行距3-4mm(段前0.0行、段后0.0行)。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考研必备哈工大宋宝玉机械设计课堂讲义及课堂要求第一章绪论( 1 学时 )机械的组成及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基本要求:搞清楚“学什么”、“为什么学”和“如何学”这三个大问题,树立学好本课程的信心和决心。
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学习方法第二章机械及机械零件的设计基础( 2 学时 )设计机械及机械零件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或方法);机械零件的载荷与应力;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机械设计的材料选用、结构工艺性和标准化(部分内容自学)。
基本要求:1 )从总体上建立起机械设计和机械零部件设计的总体概念,即从机械的总体要求出发,引出对机械零部件的要求,根据零件的失效形式,拟定设计准则,用一定的设计方法来设计零部件。
2 )掌握关于机械零件的载荷与应力的基本概念,尤其要熟练掌握变应力、极限应力、许用应力与安全系数、接触应力的基本概念。
3 )掌握机械零件材料的选用原则和结构工艺性设计的基本要求,学会采用标准。
重点:1 )机械零件的载荷与应力的分类及变应力、极限应力、许用应力与安全系数、接触应力的概念和有关公式。
2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3 )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工艺性及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化。
难点:1 )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的极限应力与安全系数的确定。
2 )接触应力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3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4 )设计机械零件时的结构工艺性。
第三章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简介( 2 学时 )机械零件的常见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及其设计方法,机械零件的强度、刚度、精度、动态特性、可靠性设计。
基本要求:了解各类设计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第四章摩擦、磨损和润滑( 2 学时 )摩擦、磨损、润滑剂和添加剂。
基本要求:1 )了解各类摩擦的机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是了解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概念。
2 )了解各种磨损的机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