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存货
- 格式:ppt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1
存货发出方法的有
存货发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出库单发出方法:通过出库单记录存货的发出情况。
发出的存货需要填写出库单,包括存货的名称、数量、规格、金额等信息,并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批签字后进行发出。
2. 领用单发出方法:适用于公司内部部门之间的存货发出。
领用单需要填写领用人的姓名、部门、存货的名称、数量、规格等,以及日期和审批签字等信息,领用人签字后进行发出。
3. 销售发货单发出方法:适用于存货的销售发出。
销售发货单上包含销售的客户信息、存货的名称、数量、规格、单价、金额等内容,并由销售人员或相关负责人签字后进行发出。
4. 调拨单发出方法:适用于公司内部不同仓库或部门之间存货的调拨发出。
调拨单需要填写调拨的仓库或部门、存货的名称、数量、规格等信息,并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批签字后发出。
5. 生产领料单发出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领取存货的发出。
生产领料单需要填写生产部门、存货的名称、数量、规格等信息,并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批签字后发出。
这些方法都是常见的存货发出方式,不同行业和企业可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出方法。
第一节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及核算一、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一)存货的概念,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存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1.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存货的范围关于存货的范围需要说明以下几点:第一,关于代销商品的归属;第二,关于在途商品等的处理;第三,对于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
应注意的是,代销商品应作为委托方的存货处理;已对外销售暂时保管的存货,不作为销售方的存货;工程物资不属于存货;专项储备物资也不属于存货。
【例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存货的有()。
A.发出商品B.委托代销商品C.为在建工程购入的工程物资D.未来约定购入的商品E.包装物[答疑编号1003010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E二、存货入账价值的基础及其构成(一)存货入账价值的基础存货应当以其成本入账。
(二)存货成本的构成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1.采购成本一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的费用。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存货成本。
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等。
2.加工成本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3.其他成本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如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设计费用等。
(三)下列费用不应当包括在存货成本中,而应当在其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2.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3.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
发出存货的4种计价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发出存货的 4 种计价方法,这可相当重要呢!
咱先说先进先出法呀,这就好比排队买东西,先到的先被“处理”。
比如说咱仓库里有一批苹果,先放进去的那些苹果,等要发货的时候就先被发出去。
就像有个商店,先进的货肯定先卖出去嘛,多简单易懂啊!
再看看个别计价法,这就跟咱对每个人特殊对待似的。
比如说一批货物里,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标识,咱就能精准地知道每个的成本。
就好比一群孩子,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能分得清清楚楚呢!
还有加权平均法,嘿,这就好像把所有的东西放在一起,平均一下它们的价值。
就像你把一堆糖果的总价格除以糖果的总数量,得到一个平均价。
这多实在啊!
最后是移动加权平均法,就像是随时在更新平均的“情报”。
每进一次货,或者发一次货,就重新算一次平均。
就好比你每次考试后都更新一下自己的平均分,多形象呀!
我觉得呀,这 4 种计价方法各有各的用处,都得好好掌握,根据不同情况去选择,这样才能让存货管理变得妥妥当当的呀!。
发出存货的计量及相关处理一、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企业可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企业会计准则已取消后进先出法,不能再采用。
1.先进先出法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1)定义: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2)计算公式: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3.移动加权平均法(1)定义: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
(2)计算公式: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的存货单位成本4.个别计价法逐一辨认并确定各批发出存货的成本,计算最准确,工作量最大。
二、例题讲解甲公司3月份A商品有关收、发、存情况如下:(1)3月1日结存300件,单位成本为2万元。
(2)3月8日购入200件,单位成本为2.2万元。
(3)3月10日发出400件。
(4)3月20日购入300件,单位成本为2.3万元。
(5)3月28日发出200件。
(6)3月31日购入200件,单位成本为2.5万元。
要求:(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A商3月份发出存货的成本和3月31日结存存货的成本。
(2)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A商品3月份发出存货的成本和3月31日结存存货的成本。
(3)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A商品3月份发出存货的成本和3月31日结存存货的成本。
存货的发出计量(一)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例6】假定甲公司2×12年12月份存货的收、发、存资料如下表所示。
表4 甲公司2×12年12月份存货的收、发、存资料日期收入发出结存数量数量单位成本数量单位成本12月1日结存30 2.00 30 12月7日购入20 2.20 50 12月15日发出40 10 12月20日购入30 2.30 4012月25日发出20 20 12月31日购入20 2.50 40 甲公司期末存货40单位的价值,可计算确定如下:第二批购货:20单位按每单位2.30元计算,其成本为46元;第三批购货:20单位按每单位2.50元计算,其成本为50元;期末结存存货总成本为96(46+50)元。
使用先进先出法时,逐笔计算收、发、结存的成本如表5所示。
表5 甲公司2×12年12月份先进先出法下成本计算表日期收入发出结存数量单位成本总成本数量单位成本总成本数量单位成本总成本12月1日 30 2.00 6012月7日 20 2.20 44 30 2.00 6020 2.204412月15日30102.002.20602210 2.20 2212月20日30 2.30 6910302.202.30226912月25日10102.202.30222320 2.30 4612月31日20 2.50 5020202.302.5046502.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
计算公式如下: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的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例7】甲公司月初A产品结存金额1 000元,结存数量20件,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本月10日和20日甲产品分别完工入库400件和500件,单位成本分别为52元和53元;本月15日和25日分别销售该产品380件和400件。
存货发出核算的方法一、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个别计价法:也叫实际法。
2、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当期利润库存价值。
3、加权平均法:也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的存货成本。
4、移动平均法:也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进货的成本加原有存货的成本,除以本次进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粗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5、后进先出法:自2007年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不再使用该种方法。
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某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某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适合于真正的手工账的情况)。
二、计划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或产品成本差异,下同)科目,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
如:大中型企业中的各种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
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或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采用计划成本法对存货进行核算是指日常的会计处理,会计期末需要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将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调整为实际成本。
调整的基本公式如下: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成本差异(其他略)二、毛利率法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金额乘以前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销售毛利=销售金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例:某商场月初纺织品存货146000元,本期购货850000元,销货1200000元,销售退回与折让合计10000元,上季度该类商品毛利率为25%,计算本月已销存货和月末存货的成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存货管理,规范存货发出流程,确保存货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存货的发出管理,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第二章发出原则第三条存货发出应遵循以下原则:1. 计划性原则:根据生产计划、销售订单和库存情况,合理安排存货发出。
2. 经济性原则:选择最经济的发出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 及时性原则:确保存货及时发出,满足生产、销售和客户需求。
4. 准确性原则:确保存货发出数量的准确性,防止差错。
第三章发出流程第四条存货发出流程如下:1. 需求申请:生产部门或销售部门根据生产计划或销售订单,向采购部门或仓储部门提出存货需求申请。
2. 审核批准:采购部门或仓储部门对需求申请进行审核,确认库存情况,必要时进行采购或调配。
3. 发出准备:根据审核结果,准备所需存货,并核对存货清单。
4. 发出执行:由指定人员进行存货的发出,并在《存货发出单》上记录发出数量、单价、金额等信息。
5. 验收确认:接收部门对发出的存货进行验收,确认无误后签字确认。
6. 账务处理:财务部门根据《存货发出单》进行账务处理,更新存货账簿。
第四章监督与考核第五条公司设立存货管理监督小组,负责对存货发出流程进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六条对存货发出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第七条对存货发出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公司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章附则第八条本制度由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存货发出财务管理制度,公司旨在确保存货管理的高效、透明和合规,从而提升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及核算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存货是不可或缺的资产之一。
为了准确计价和核算存货的取得和发出,企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及核算的相关问题。
一、存货的取得与计价存货的取得包括购买、生产和捐赠等方式。
对于购买来的存货,一般采用购入成本来计价。
购入成本包括货款、关税、运费等直接与购买存货有关的费用。
而生产的存货,则需要计算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对于捐赠的存货,由于没有直接的购入成本或生产成本,可以根据公允价值或捐赠者估计的价值进行计价。
二、存货的发出与计价存货的发出可以是销售、赠送或报废等方式。
对于销售发出的存货,一般采用发出成本来计价。
发出成本包括销售成本和销售费用。
销售成本由存货的购入成本或生产成本、直接销售费用和分摊的间接销售费用组成。
销售费用包括销售人员的工资、广告费用等。
对于赠送发出的存货,一般根据公允价值或者捐赠者估计的价值进行计价。
对于报废的存货,其发出计价一般是以存货原值或者净残值为基础进行计算。
三、存货的核算方法存货的核算方法主要有先进先出法(FIFO法)、加权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LIFO法)等。
先进先出法是指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在计算发出成本时,以先购入的存货的成本为基础。
加权平均法是将期初存货和本期进货的成本加权平均,作为发出存货的成本。
后进先出法则是指最近购入的存货先发出,其成本作为发出成本。
不同的核算方法会导致存货计价的不同,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核算方法。
四、与存货相关的会计准则在存货计价和核算过程中,企业需要遵循一定的会计准则。
比如,根据中国财务会计准则,企业在计算存货原值时,应当包括与存货直接相关的购买成本、生产成本和其他与存货直接相关的费用。
同时,如果存货的净残值低于原值的时,需要将存货减值准备列支。
五、存货计价与核算的重要性存货的计价与核算对企业决策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
正确计价并及时核算存货的成本,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
小企业的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1、个别计价法
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完全按照该存货所购进批次或生产批次入账时的实际成本进行确定的一种方法。
需要对每一存货的品种规格、入账时间、单位成本、存放地点等做详细记录。
适用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或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者制造的存货的计价,以及品种数量不多,单价较高或体积较大,容易辨认的存货的价格。
如房产、船舶、飞机、重型设备及珠宝字画等名贵物品。
2、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购进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进存
货数量)
由于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往往不能除尽,为了保证期末结存商品的数量、单位成本与总成本的一致,应先按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然后倒减出本月发出商品成本。
此方法方便易行,使用于存货收发比较贫乏的企业。
但是由于存货的计价在月末进行,平时无法提供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和金额,不利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