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资 产-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个别计价法和先进先出法
- 格式:pdf
- 大小:218.91 KB
- 文档页数:8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中华会计网校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讲义7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考点一、个别计价法
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优点: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
缺点: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发出成本分辩工作量大; 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考点二、先进先出法
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
种方法。
优点: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
缺点: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
接近于市价:期末存货成本
在物价持续上升时,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发出成本:1元
库存成本:10元 发出成本低、利润高、期末资产高
【例题·多选题】发出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其特点是( )。
A.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的存货成本之前转出 B.可以随时结转存货的发出成本。
个别计价法是指每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按该存货购入或生产的实际成本分别计价的方法
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
1、先进先出法:即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货的成本。
比如:3月1日购买A产品3个,单价:8元/个;3月5日购买A产品9个,单价:7元/个;3月初A产品余2个,单价:10元/个。
3月发出A产品8个。
这发出的8个A产品计价为:2*10+3*8+3*7=65元2、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为权数,计算出平均单价,从而计算出期末存货和已销存货成本的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公式如下:存货平均单价=(月初存货实际成本+本月全部收进存货实际成本)/(月初存货数量+本月全部收进存货数量)3、个别计价法:每次(批)发出存货成本=该次(批)存货发出数量×该次(批)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成本。
发存货的计价方法是
根据企业的存货管理政策和会计准则,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先进先出法(FIFO):按照存货进入仓库的时间顺序,先出售最早进入的存货,将其成本计入销售成本,结转至损益表。
2. 后进先出法(LIFO):按照存货进入仓库的时间顺序,先出售最近进入的存货,将其成本计入销售成本,结转至损益表。
由于LIFO法计价时出售的是最近进入的存货,因此当存货价格上涨时,LIFO法会导致成本更高,利润更低。
3. 加权平均法:根据存货进入仓库时的数量和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平均成本,将平均成本计入销售成本,结转至损益表。
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能消化价格波动对利润的影响。
4. 特定成本法:根据存货实际的成本,将成本计入销售成本,结转至损益表。
特定成本法适用于存货数量较少且存货成本差异较大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存货性质和行业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并遵循会计准则的要求。
在选择和变更计价方法时,应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合理的解释,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充分的披露。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精读: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初级会计实务》考点精读: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实务中,企业发出的存货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又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企业应当根据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方式、企业管理要求、存货性质等情况,合理地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
如果企业选择实际成本法核算,则在存货发出时,要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中作出选择。
下面就实际成本核算说明存货发出的计价。
(一)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是假定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方法特点:采用个别计价法,存货的成本计算比较合理、准确,但在存货收发频繁的情况下,工作量繁重,适用范围很小,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者制造的存货等,比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以购入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这种方法强调一种观念:排序。
就好像排队一样,谁在前,谁优先。
方法特点: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比较繁琐,存货收发业务比较多、而且单价不稳定时,工作量比较大。
先购买的原材料,先发出去。
在物价持续上升的情况下,价格是不断往上升的,因为后面的价格一定高于先前购买的价格。
那么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发出的原材料价格偏低,所以发出的成本低,那么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当期利润就上升了;同时,后留下的存货由于价格是比较高的那部分,因此,企业存货成本高估了。
反之,亦然。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存货的计价方法是指企业对存货进行成本计价的方法。
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利润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是先进先出法(FIFO)。
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先进入库存的存货也先出库存,因此最先进入库存的存货成本被先分配到成本费用。
FIFO法能够使企业在通货膨胀时减少盈利,而在通货紧缩时增加盈利,因此适合于价格稳定或者上涨的情况。
其次,其次是后进先出法(LIFO)。
LIFO法与FIFO法相反,它假设最后进入库存的存货最先出库存,因此最后进入库存的存货成本被先分配到成本费用。
LIFO法能够使企业在通货膨胀时增加盈利,而在通货紧缩时减少盈利,因此适合于价格下跌的情况。
另外,加权平均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所有存货的成本加总,然后除以存货的数量,得出平均成本。
之后,将平均成本分配到出售的存货上。
加权平均法能够平滑成本波动,适用于价格波动较为剧烈的情况。
此外,还有特定标准成本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实际成本和实际数量计算出的存货成本。
特定标准成本法适用于生产成本较为稳定的情况,能够准确反映出实际成本情况。
最后,还有零库存成本法。
这种方法假设企业不会存储任何存货,因此成本只在存货出售时计算。
零库存成本法适用于服务型企业或者生产周期短、存货周转快的企业。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利润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市场情况,以及各种计价方法的优缺点,从而选择最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考点 3)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治理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直接影响发出存货本钱、结存存货本钱和经营成果的计算结果,选择并采纳合理科学的计价方法是合理精确计算本钱和经营成果的根底。
企业应当依据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方法、存货的性质、企业治理的要求等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发出存货本钱的计算方法,以合理确定当期发出存货的本钱。
实务中,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本钱核算,也可以按方案本钱核算。
如采纳方案本钱核算,会计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本钱。
(提示)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可比性〕。
(例题·多项选择题)〔2022 年〕以下各项中,企业可以采纳的发出存货本钱计价方法有〔〕。
A.先进先出法B.移动加权平均法C.个别计价法D.本钱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答案)ABC(解析)选项 D,不是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而是存货期末计量的方法。
〔二〕个别计价法假设:实物流转与本钱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识别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确定的单位本钱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本钱。
(优点)计算精确,符合实际情况;(缺点)存货收发一再时,工作量较大。
(适用范围)不能替代使用的、为特定工程特意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教材例 3-33)2022 年 5 月,甲公司 D 商品的收入、发出及购进单位本钱如表所示。
D 商品购销明细账金额单位:元〔三〕先进先出法假设: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本钱和结存金额。
(提示)在物价延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本钱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本钱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教材例 3-34)承(例 3-33)假设甲公司 D 商品本期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如表所示。
初级会计职称辅导: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如采纳打算本钱核算, 会计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本钱。
企业应当依据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方式、企业治理的要求、存货的性质等实际状况, 合理地确定发出存货本钱的计算方法, 以及当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本钱。
对于性质和用途一样的存货, 应当采纳一样的本钱计算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本钱。
在实际本钱核算方式下, 企业可以采纳的发出存货本钱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1.个别计价法。
亦称个别认定法、详细识别法、分批实际法, 采纳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详细工程的实物流转与本钱流转相全都, 根据各种存货逐一识别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 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本钱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本钱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 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本钱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本钱和期末存货本钱的根底。
个别计价法的本钱计算精确, 符合实际状况, 但在存货收发频繁状况下, 其发出本钱辨别的工作量较大。
因此,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工程特地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供应的劳务, 如珠宝、名画等珍贵物品。
2.先进先出法。
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淌假设为前提, 对发出存货进展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纳这种方法, 先购入的存货本钱在后购入存货本钱之前转出, 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本钱。
详细方法是:收入存货时, 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 根据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本钱和结存金额。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本钱, 但较繁;假如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 其工作量较大。
在物价持续上升时, 期末存货本钱接近于市价, 而发出本钱偏低, 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 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 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本钱加上月初存货本钱, 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本钱, 以此为根底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本钱和期末存货的本钱的一种方法。
简答题1.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适用性如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1分)先进先出:适用于物价基本稳定,存货收发业务频率不高的企业(1分)月末一次加权平均:适用于存货收发比较频繁的企业(1分)移动平均:不适用于收发比较频繁的企业(1分)个别计价: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火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计价,以及品种数量不多,单价较高或体积较大,容易辨识的存货。
(1分)2.金融资产的分类有哪些?以及他们对应的业务模式是什么?①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1分)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分)③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分)业务模式1:收取合同现金流量(1分)2:出售金融资产(0.5分)3:两者兼有(0.5分)3.简述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范围是怎样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成本法(1分)、权益法(1分)。
成本法适用于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1分)权益法适用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产生重大影响(1分)或共同控制(1分)的长期股权投资。
4.简述固定资产的特征?(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分)(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2分)(3)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
(1分)5.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影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因素有哪些?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在实务中,通常是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内按月进行的,对折旧额进行计算并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计入有关成本或费用的过程称为计提折旧。
(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2分)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1)固定资产原价(原始价值越高,企业各期应分摊折旧额越多)(1分)2)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越多,应计折旧额越少)(1分)3)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年限越长,各期折旧额越少)(1分)6.无形资产有哪些基本特征?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并能为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1分)(2)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1分)(3)无形资产具有可辨认性(1分)(4)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1分)具体包括:商标权、土地使用权、专利权、特许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1分)计算题1、(A)某公司于2005年1月1日购入一项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为550万元,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存货的发出计价方法一、先进先出法(FIFO法)先进先出法是指在计算存货成本时,假设最早购入的存货最先被消耗掉。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能够较好地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尤其适用于货物的同质性较强的行业,如食品、石油等。
该方法的计算步骤如下:1.将存货按照购入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2.当有存货发出时,按照编号顺序计算存货的成本;3.将计算得到的存货成本分配给相应的发出存货。
以一家超市为例,假设批进货数量为100个,进货成本为10元/个,当有10个存货发出时,先进先出法的计算如下:编号存货数量存货成本110010200发出存货:编号存货数量存货成本110100存货成本计算:消耗存货的数量为10个,按照先进先出法,最早购入的10个存货的成本为100元。
二、加权平均法(WA法)加权平均法是指将全部存货的成本汇总计算平均成本,然后按照平均成本进行计价。
这种方法可以平摊存货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大的行业,如电子产品、时尚品等。
该方法的计算步骤如下:1.将存货的数量和成本分别加总;2.通过总成本除以总数量,计算出平均成本;3.将平均成本分配给相应的发出存货。
以同样的超市为例,其中一时期进货数量为100个,进货成本如下:50个存货的进货成本为10元/个,另外50个的进货成本为12元/个。
当有10个存货发出时,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如下:存货数量存货成本50105012总存货数量=100,总存货成本=(50*10)+(50*12)=1000+600=1600平均成本=总存货成本/总存货数量=1600/100=16元/个发出存货:存货数量存货成本1016存货成本计算:消耗存货的数量为10个,根据平均成本计算,10个存货的成本为10*16=160元。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资 产知识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个别计价法和先进先出法● 详细描述:1.个别计价法。
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
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例题:1.某企业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2010年3月1日结存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20元;3月15日购入甲材料28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25元;3月31日发出甲材料200公斤(该批材料为3月15日购进的材料)。
按个别计价法和先进先出法计算3月份发出甲材料的实际成本的差额为()元。
A.400B.500C.1000D.1400正确答案:C解析:先进先出法下本期发出甲材料的成本=200X20=4000(元);个别计价法下本期发出甲材料的成本=200X25=5000(元);两种方法下计算结果相比较其差额=5000—4000=1000(元)。
2.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
2010年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0元;2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
2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元。
A.10 000B.10 500C.10 600D.11 000正确答案:C解析:先计算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00X100+300X110)+(200+300)=106(元/公斤),再计算月末库存材料的数量=200+300—400-100(公斤),甲材料的库存余额=100X106=10600(元)。
3.某企业采用毛利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
该企业2012年1月份实际毛利率为20%,本年度2月1日的存货成本为1200万元,2月份购入存货成本为2800万元.销售收入为3000万元,销售退回为300万元。
该企业2月末存货成本为()万元。
A.1300B.1840C.2110D.2200正确答案:B解析:2月末存货成本=1200+2800—(3000—300)X(1—20%)=1840(万元)。
4.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期末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自制半成品成本为35万元,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11万元,预计产成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50万元,铕售费用为6万元。
假定该库存自制半成品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
2012年12月31日,曱公司该库存自制半成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2B.4C.9D.15正确答案:A解析:自制半成品加工为产品的可变现净值=50-6=44(万元)。
自制半成品加工为产品的成本=35+11=46(万元)该自制半成品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产品发生了减值,所以自制半成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46-44)5.某企业采用毛利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
该企业某年1月份实际毛利率为30%,本年度2月1口的存货成本为1200万元,2月份购入存货成本为2800万元,销售收入为3000万元,销售退回为300万元。
该企业2月末存货成本为()万元。
A.1300B.1900C.2110D.2200正确答案:C解析:销售毛利=(3000-300)X30%-810(万元);2月末存货成本=1200+2800-(3000-300-810)=2110(万元)。
6.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在存货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将会使企业的()。
A.期末存货升高,当期利润减少B.期末存货升高,当期利润增加C.期末存货降低,当期利润增加D.期末存货降低,当期利润减少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存货的先进先出法。
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在存货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发出存货的价值降低,期末存货价值升高,销售成本降低,当期利润增加。
7.A企业按先进先出法计算材料的发出成本。
2012年10月1日结存甲材料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0元。
本月发生如下有关业务:(1)4日,购入甲材料1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5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2)6日,发出甲材料160公斤。
(3)8日,购入甲材料14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98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4)13日,发出甲材料260公斤。
(5)21日,购入甲材料16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1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6)26日,发出甲材料60公斤。
10月末结存的材料成本是()元。
A.13400B.12100C.13200D.12200正确答案:C解析:期末结存的成本=200X100+100X105+140X98+160X110-16000—26260—6360=13200(元);或(160—40)X110=13200(元)。
8.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9.某商业企业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2013年10月初存货成本为900万元,售价总额为1350万元;本月购入存货成本为4500万元,相应的售价总额为540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4500万元。
该企业本月销售成本为()万元。
A.3600B.900C.2175D.45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核售价金额法。
(1)进销差价率=[(1350-900)+(5400-4500)]/(1350+5400)=20%;(2)已销商品的成本=4500×(1-20%)=3600(万元)。
10.在物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下列各种存货计价方法中,能使企业计算出来的当期利润最小的计价方法是()。
A.先进先出法B.移动平均法C.加权平均法D.以上三种方法均可正确答案:A解析: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在物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接近市价,而发出成本偏高,利润偏低。
反之,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11.下列各项中,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计价方法有()。
A.先进先出法B.移动加权平均法C.个别计价法D.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正确答案:A,B,C解析: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据。
选项D不属于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而是存货期末计量的方法。
12.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
2009年9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300元;9月7日购入甲材料35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310元;9月21日购入甲材料4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29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290元;9元28日发出甲材料500千克。
9月份甲材料发出成本为( )元。
A.145 000B.150 000C.153 000D.155 000正确答案:C解析:发出材料成本=200×300+300×310=153000(元)。
13.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甲材料的成本,2007年2月1日,结存甲材料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10元;2月1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
2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元。
A.10 000B.10 500C.10 600D.11 000正确答案:D解析:剩余的原材料的数量=300-(400-200)=100(公斤),剩余的都是2月10日购入的原材料,所以月末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00×110=11000(元)14.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
2006年3月1日结存A材料200吨, 每吨实际成本为200元;3月4日和3月17日分别购进A材料300吨和400吨,每吨实际成本分别为180元和220元;3月10日和3月27分别发出A材料400吨和350吨。
A材料月末账面余额为( )元。
A.30000B.30333C.32040D.33000正确答案:D解析:3月10日发出材料成本为200*200+200*180=76000元;3月27日发出材料成本为100*180+250*220=73000元;则A材料月末账面余额为(400-250)*220=33000元.15.企业业采用进先出法核算存货成本时,如果物价持续上升,那么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发出存货成本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低估库存存货的价值。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存货成本时,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 出存货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的价值。
16.甲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存货的发出计价。
2014年12月初,甲公司结存材料20000千克,单位成本为1.5元,12月份甲公司发生如下与存货有关的事项:1日,生产领用材料15000千克;3日购入材料30000千克,单位成本为1元;15日,购入材料40000千克,单位成本为l.2元;29日,生产 领用材料60000千克。
则甲公司12月末结存材料的成本为( )元。
A.18000B.22500C.67500D.90000正确答案:A解析:l2月1日生产领用材料的成本=15000 x1.5= 22500(元);12月29日生产领用材料的成本=5000 x1. 5 +30000 x1+ 25000×1.2=67500(元);甲公司12月末结存材料的成本=(40OOO-25000)x1.2=1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