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及检查周期
- 格式:docx
- 大小:19.36 KB
- 文档页数:6
职业病健康监护1.定义职业健康监护: 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
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医学检查及离岗后的医学随访检查。
2. 职业健康监护目的及要求2.1 目的a.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b.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c.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d.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e.进行目标干预,f.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职业禁忌证(occupational contraindication):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2.2工作程序a.用人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制订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计划。
b.用人单位委托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c.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并按照委托协议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用人单位提交健康检查结果报告。
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建议等。
2.3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分为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
2.4 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职业健康监护分为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应急健康检查和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五类。
a.上岗前检查上岗前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有无职业禁忌证,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
上岗前健康检查均为强制性职业健康检查,应该在开始从事有害作业前完成。
5.1铅及其无机化合物(CAS No:7439-92-1)5.2四乙基铅(CAS No:78-00-2)5.8氧化锌(CAS No: 1314-13-2)5.9砷(CAS No: 7440-38-2)5.10砷化氢(砷化三氢,CAS No:7784-42-l)5.11磷及其无机化合物(CAS No:7723-14-0)5.12磷化氢(CAS No: 7803-51-2)5.13钡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醋酸钡,CAS No:7440-39-3)5.14钒及其无机化合物(CAS No:7440-62-2)5.15三烷基锡5.16铊及其无机化合物(CAS No:7440-28-0)5.17羰基镍(CAS No: 13463-39-3)5.18氟及其无机化合物(CAS No:7782-41-4)5.19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CAS No:71-43-2)5.20二硫化碳(CAS No:75-15-0)5.21四氯化碳(CAS No:56-23-5)5.25 1,2-二氯乙烷(CAS No: 107-06-2)5.26正己烷(CAS No: 110-54-3)5.27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5.28三硝基甲苯(CAS No: 118-96-7)5.31二氧化硫(CAS No: 7446-09-5)5.32氮氧化物(CAS No:977099254)5.33氨(CAS No:7664-41-7)5.34光气(CAS No:75-44-55.35甲醛(CAS No:50-00-0)5.36一甲胺(CAS No:74-89-5)5.37一氧化碳(CAS No:630-08-0)5.38硫化氢(CAS No: 7783-06-4)5.41氯丙烯(CAS No: 107-05-1)5.42氯丁二烯(CAS No:126-99-8)5.43有机氟5.44、二异氰酸甲苯酯(CAS No: 26471-62-5)5.45 二甲基甲酰胺(CAS No:68-12-2)5.46氰及腈类化合物(CAS No:460-19-5)5.47酚(酚类化合物如甲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等参照执行,CAS No:108-95-2)5.48五氯酚(CAS No: 87-86-5)5.49 氯甲醚[双(氯甲基)醚参照执行,CAS No:107-30-2]5.50丙烯酰胺(CAS No:79-06-l)、。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范本职业健康检查是一种预防性检查,旨在帮助企业员工维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并提前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职业疾病。
虽然具体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周期可能因行业和工作性质而异,但以下是一个用于制定职业健康检查计划的范例,供参考:一、职业健康检查项目:1. 健康问卷调查:员工填写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的问卷,以便了解员工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潜在的职业健康问题。
2. 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视力、听力等的检查,以评估员工的基本身体健康状况。
3. 呼吸系统检查:包括肺功能测试、胸部X射线等的检查,以评估员工是否受到空气污染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4. 心脑血管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波、脑血流动力学等的检查,以评估员工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5. 肝肾功能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等的检查,以评估员工是否受到有毒物质的影响。
6. 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底、色觉等的检查,以评估员工是否有视觉疾病的风险。
7. 耳鼻喉科检查:包括听力、鼻窦、喉部等的检查,以评估员工是否有职业相关的耳鼻喉问题。
8. 骨骼肌肉检查:包括骨密度、骨骼X射线、肌肉力量等的检查,以评估员工是否有骨骼和肌肉疾病的风险。
9. 免疫系统检查:包括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的检查,以评估员工是否有免疫系统疾病的风险。
10. 职业病筛查:根据不同行业和工作性质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职业病筛查,如尘肺病筛查、职业性皮肤病筛查等。
二、职业健康检查周期:1. 入职前检查:新员工入职前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以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并评估是否适合从事特定的工作。
2. 定期体检:根据行业和工作性质的需要,制定定期体检计划,一般为每年一次或每两年一次。
对于一些职业风险较高的人群,如化工工作者、电焊工等,可以适当增加检查频率。
3. 特殊情况检查:如果员工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员工出现了健康问题,应当在特殊情况下进行额外的检查。
2023年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____年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在职业生涯中,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水平的提高,职业健康检查也越来越重要。
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职业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____年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和职业的特点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个基于常见行业和职业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建议:1. 办公室及行政工作办公室及行政工作通常要求长时间的坐姿工作,容易导致颈椎、腰椎等问题。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职业健康检查,包括:- 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本指标测量- 视力测试- 颈椎、腰椎等部位的X光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查- 心电图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糖、血脂等常规指标2. 金融行业金融行业的工作环境比较紧张,经常需要长时间工作,身体和心理压力比较大。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职业健康检查,包括:- 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本指标测量- 血液检查,包括血糖、血脂等常规指标- 心电图检查- 心理健康评估- 肝功能、肾功能等器官功能检查3. 建筑行业建筑行业的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容易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职业健康检查,包括:- 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本指标测量- 职业性尘肺病检查,包括胸部X光和肺功能检查- 职业性噪声暴露评估- 肝功能、肾功能等器官功能检查4. 医疗行业医疗行业从事与病人接触的工作,容易受到传染性疾病的威胁。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职业健康检查,包括:- 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本指标测量- 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查- 肝功能、肾功能等器官功能检查- 心电图检查- 心理健康评估职业健康检查的周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职业风险的程度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对于高风险职业,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职业健康检查;对于中等风险职业,建议每两年进行一次检查;对于低风险职业,建议每三年进行一次检查。
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和周期职业健康监护分为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五类。
1、上岗前检查上岗前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有无职业禁忌证,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
上岗前健康检查均为强制性职业健康检查,应在开始从事有害作业前完成。
下列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1)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到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2)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人员,如高处作业、电工作业、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等。
2、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长期从事规定的需要开展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应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健康检查的目的主要是早期发现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或劳动者的其他健康异常改变;及时发现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通过动态观察劳动者群体健康变化,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根据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目标疾病的潜伏期和防护措施等因素决定。
3、离岗时健康检查(1)劳动者在准备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岗位前,应进行离岗时健康检查;主要目的是确定其在停止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的健康状况。
(2)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90日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
4、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1)如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具有慢性健康影响,或发病有较长的潜伏期,在脱离接触后仍有可能发生职业病,需进行医学随访检查。
(2)尘肺病患者在离岗后需进行医学随访检查。
(3)随访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有害因素致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劳动者从事该作业的时间长短、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5、应急检查(1)当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及时组织健康检查。
依据检查结果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确定危害因素,为急救和治疗提供依据,控制职业病危害的继续蔓延和发展。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模版职业健康检查是一种常规性的体检活动,旨在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员工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预防与工作相关的各种职业病和健康问题。
下面是一个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模板的示例,以供参考。
一、职业健康检查项目1. 体格检查:- 血压、脉搏、呼吸频率测量- 体重和身高测量- 视力和听力检查- 心肺功能检查2. 心理健康评估:- 心理问卷调查- 心理测量和评估3. 职业病评估:- 职业病症状调查- 化学物质接触评估- 环境噪声测量- 物理因素评估(辐射、振动等)4. 肺功能检查:- 肺活量测量- 肺部功能评估5. 血液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 肝功能检查- 肾功能检查- 血脂检查- 血糖检查6. 尿液检查:- 尿常规检查- 尿蛋白检查- 尿糖检查7. 肝炎病毒筛查:-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查-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查-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查8. 色盲测试:- 色觉测试9. 职业暴露史评估:- 工作地点环境评估- 职业暴露史调查10. 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测量以上是常见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具体的检查项目可以根据不同职业、行业和环境的特点进行调整和补充。
二、职业健康检查周期模板职业健康检查的周期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工作风险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个一般性的职业健康检查周期模板。
1. 入职前健康检查:新员工入职前进行一次全面的职业健康检查,以评估其入职前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风险。
2. 定期健康检查: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定期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一般建议为每年进行一次。
3. 职业病筛查:根据行业的特点和职业病的发病规律,定期进行职业病筛查和评估,如化学品接触者进行定期的毒物检测等。
4. 特殊岗位健康检查:对一些具有特殊工作环境或高风险岗位的员工,如高处作业、辐射作业、噪声暴露等,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相应的特殊检查项目和周期。
需要注意的是,职业健康检查的周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特殊岗位、职业病风险较高、员工健康状况不稳定等情况下可以缩短检查周期,反之可以适当延长。
有害化学物质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及检查周期种类上岗前(职业禁忌证)在岗时期目标疾病1 应急2 离岗3 随访健康检检查查周期1 铅 1. 贫血 2. 卟啉病 3. 多一、职业病:职业性慢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1发性四周精神病性铅中毒二、职业禁忌证:同上岗前2 四乙(1)中枢神经系统器职业禁忌证:同上岗前 1 职业性急性四乙基铅中2基铅质性疾病 (2) 严重自毒主神经功能杂乱性疾病(3) 各种精神疾病3 汞及(1)中枢神经系统器(1) 职业病职业性慢 1 职业性急性汞中毒浓无机质性疾病性汞中毒(见 GBZ89) 2 职业性慢性汞中毒度化合(2)各种精神病(2) 职业禁忌证同上超物(3)慢性口腔炎岗前标 1(4)慢性肾脏疾病年;符合标准 2年4 锰及(1)中枢神经系统器(1) 职业病职业性慢2职业性慢性锰中毒1无机质性疾病性锰中毒3职业性慢性锰中毒;工龄化合(2)各种精神病(2) 职业禁忌证同上≤10 年随访 10 年;≥ 10物(3)严重自主神经功岗前年随访 15 年。
随访周期为能杂乱性疾病每 5年 1次。
工龄<5年,浓度切合国家卫生标准,能够不随访。
5 铍及(1)活动性肺结核(1) 职业病1职业性急性铍中毒1无机(2)慢性堵塞性肺病 a. 职业性铍病2同在岗化合(3)支气管哮喘 b. 职业性铍过敏性皮3职业性铍病;随访 10 年,物(4)支气管扩充炎、铍溃疡随访周期为每 1~2 年 1 次(5)慢性间质性肺病(2) 职业禁忌证同上岗前6 镉及(1)慢性肾小管 - 间质(1) 职业病职业性慢1(1) 职业性急性镉中毒1其无性肾病性镉中毒(2) 金属烟热机化(2)慢性堵塞性肺病(2) 职业禁忌证同上 2 职业性慢性镉中毒合物(3)支气管哮喘岗前 3 离岗时健康检查尿(4)慢性间质性肺病镉>5μmol/mol肌酐者,尿(5)原发性骨质松散镉>5μmol/mol肌酐者离症岗后职业性慢性镉中毒的发生; >10μmol/mol 随访6 年;尿镉 >5μmol/mol 肌酐者,随访 3 年,随访周期为每年 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