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28.25 KB
- 文档页数:16
安徽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诗人笔下,神州锦绣。
曹操的“,”(《观沧海》)描写了水波荡漾、海岛巍然的景象;王维的“,”(使至塞上)展现了沙漠浩瀚,天地苍茫的风光;李白的“,”(《望天门由》)写出了万里长江冲破山峦,汹涌回旋的奇观(2)古人写水,常以游鱼入景。
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两句描绘了潭中百来条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画面;范仲淹《房阳楼记》中“,”两句描绘了水鸟时飞时停,鱼儿游来游去的景象。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题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
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
他在那云duān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
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
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
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我还下去戏他一戏”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zhàng,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节选自《西游记》)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云duān八旬.竹zhàng抖擞.3.小伟同学收藏有三枚(西游记)邮票(如下图),其中与选文内容相关的一枚邮票是(填写字母);按照小说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三枚邮票应排序为、、(填写字母)。
A天竺收玉兔B流沙河收沙僧C三打百骨精4.请从猪八戒、沙僧中任选一个人物,参照下面的示例,仿写句子。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题目】【正文】2023年的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包含了多个知识点和考点,让我们一起详细解析这些题目,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考试。
一、阅读理解本次阅读理解部分包括两篇短文,分别是《生活在未来的城市》和《读书的力量》。
1. 生活在未来的城市这篇短文主要描述了未来的城市可能会面临的挑战和变化。
文章首先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城市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然后,作者列举了一些例子,如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家居等,来说明这一点。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如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
文章最后呼吁人们要对未来城市的发展保持警觉,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2. 读书的力量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和价值。
文章开头指出了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对书籍的依赖度逐渐下降。
然而,作者认为读书的力量依然强大无比,它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激发思考,提高自身素养等。
通过举例和论证,文章深入剖析了读书对人的成长和修养的巨大作用,同时也表达了对读书的鼓励和推崇之情。
二、诗歌鉴赏本次诗歌鉴赏部分选取了《登鹳雀楼》和《静夜思》两首古诗,分别出自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和杜甫之手。
1. 《登鹳雀楼》该诗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态度。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九州”、“四海”,把作者的远大志向表现得淋漓尽致。
2. 《静夜思》这首诗写了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远方亲友的情景。
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和清晰具体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孤寂思念、深夜独处的情感。
特别是最后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简练而又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索。
三、修改错误本次修改错误题目选取了一篇文章,其中含有多处拼写和语法错误,考查学生对语言规范的掌握程度。
在这个部分,要求学生仔细审题,正确找出错误,并进行逐个修改。
通过辨认错误、分析原因、改正错误,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和语言准确性。
总结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综合了阅读理解、诗歌鉴赏和修改错误三个部分,考察了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默写。
(1) 诗人笔下,神州锦绣。
曹操的“______,______”(《观沧海》)描写了水波荡漾,海岛巍然的景象;王维的“______,______”(《使至塞上》)展现了沙漠浩瀚、天地苍茫的风光;李白的“______,______”(《望天门山》)写出了万里长江冲破山峦、汹涌回旋的奇观。
(2) 古人写水,常以游鱼入景。
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潭中百来条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画面;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水鸟时飞时停,鱼儿游来游去的景象。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9分。
2.3.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
4.四、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5分。
5.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ㅤㅤ入学时,老师一声“同学,你好!”的问候;百米冲刺时,同学们“加油!加油!”的呐喊;餐桌上,饭菜喷香可口;台灯下,纸笔沙沙作声;枝头上,嫩绿的新芽;田野间,金黄的麦浪……这些平常真实的点点滴滴,也许我们不曾深思,其实往往蕴藏着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让我们获得前行的力量。
ㅤㅤ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联系你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体验和发现。
ㅤㅤ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五、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6.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ㅤㅤ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
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
他在那云duān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
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试卷考试总分:142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1.(11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2)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4)_______________,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5)诗歌言志。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表现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豪迈。
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甘于奉献的精神。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8分)D.乙文通过“布袍脱粟、艺蔬自给”和胡宗宪的话,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作为淳安知县的海瑞生活的清贫。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②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5)包拯、海瑞在民间人称“包青天”“海青天”。
在“苍蝇、老虎一起打”的今天,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老百姓心中的“青天”应该是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8 分,共计36分)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4)皇帝知道老百姓讲的话是真的,为什么还要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呢?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当代青年正处在实现中国梦的年富力强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
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
从青年的身上看国家的未来,青年就是国家未来的象征。
《少年中国说》中少年强则国强的话语,激荡了一代中国青年的人生洪流,那时的青年是救国者,担任着拯救国民于水火之中的历史使命,今天的青年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锻造者,青年有梦想希望、责任担当,国家的美好未来就有保障。
2023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
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
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
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
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
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咏贫士》其五)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
(《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
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
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
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
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
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
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
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
“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
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部分校中考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睢》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元代的散曲。
B.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都是小说。
C.“三十而立”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四十不惑”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D.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凡事感激,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B.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在芬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沾到两、三滴。
C.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会当凌绝顶”(《望岳》)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D.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相识是杯醇香的酒,相逢是首优雅的歌。
2019年3月1日,临沂一中高中25级的同学们在母校举行同学聚会,作为组织者的张华却姗姗来迟,俨然成了不速之客....。
B.U16国少队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国际青少年邀请赛中,以0:6的比分惨败给捷克队,这场失利再一次让中国足球人深深感到差强人意....。
C.1月17日,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发生了3.1级地震,但影响不大,凉山风景区设施完善,房屋没有受损,景区内一切安然无恙....。
D.沂蒙地下大峡谷是一座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洞体长6100米,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地下河瀑布分外壮观,真是巧夺天工....。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古人常以花传情。
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望》)表达自己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感情;晏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抒发自己对年华易逝的怅惘与感伤;龚自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其五)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自己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
(2)“少年心事当拿云”。
十四五岁的我们遇到挫折困难时,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坚定信念(李白《行路难(其一)》);面对人生选择时,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远大志向。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3分)【甲】难道就是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zī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使你同我一样难分难舍。
【乙】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
我没有受到践踏。
我没有被弄得ji āng化。
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
我已经认识了你,现在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
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平庸()赐予()zī()色jiāng()化(2)下列短语类型与“难分难舍”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仔细观察B.载歌载舞C.百花齐放D.表达观点(3)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____________(国别)作家____________的《简·爱》。
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阅读中国古代诗文,常见“天下”二字。
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杜甫心系苍生的济世情怀;从《岳阳楼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范仲淹的开阔胸襟和崇高境界;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2)中国古代诗歌常常追求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写了友人离开后诗人的深情凝望,寓情于景,言有尽而意无穷。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甲】它以难zhē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节选自《艾青诗选·太阳》)【乙】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群星倦了,一颗颗地散.去……黎明——这时间的新嫁娘啊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从天的那边到来……我们的世界为了迎接她,已在东方张挂了万丈的shǔ光……(节选自《艾青诗选·吹【丙】光给我们以智慧光给我们以想象光给我们以热情创造出不朽的形象(节选自《艾青诗选·光的赞歌》)号者》)(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ē()掩召.()唤散.()去shǔ()光(2)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B.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C.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D.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3)【甲】【乙】【丙】三则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艾青“诗中有画”创作特点的一则是_________。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濉溪县联考中考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B.李明兴冲冲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物理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C.200多年来,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探险家不畏冰山阻挡,不畏风暴严寒,前仆后继....地奔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D.站在山顶四处眺望,只见经过退耕还林的山区风景秀丽,草木葱茏,进退维谷....。
2.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A.当我为前途感到迷茫时,老师的建议令我顿开茅塞。
B.面对生活的重压,我们不能颓废消沉,更不能自暴自弃,要将它化为前进的动力。
C.梦想绝不仅仅存在于梦境,只要我们一意孤行,朝着目标奋进就一定会成功。
D.我国商务部发言人郑重其事地重申:中美两国贸易谈判的原则必须是对等的。
3.请根据情境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手足”指同学,等等。
B.兰兰勇敢地制止了商场里的一个小偷的偷窃行为,李晓明夸赞她说“你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C.你到同学家做客,同学对你的到来表示欢迎说:“你大驾光临,我们家真是蓬荜生辉啊!”D.小华最近写了一幅书法作品想请教书法家王老师的指导,她恭敬的对王老师说:“请王老师斧正。
”4.下面在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敬词或谦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你可以说:“我在家里恭候您的到来。
”B.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可以说“请您留步”。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从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共10分,每小题2分)1. 小明是一位戏曲爱好者,周末经常去剧院观看各种戏曲表演。
他最喜欢的剧种是A. 京剧B. 评剧C. 黄梅戏D. 川剧2. 在剧院的演出时间表中,下午2点有一场京剧《红楼梦》,小明决定去观看。
这场演出的主题是A. 革命与时代B. 爱情与家庭C. 古代宫廷生活D. 民间传说故事3. 京剧是一种悠久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表演技巧和表演元素。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京剧的表演元素之一?A. 武打B. 串词C. 音乐D. 说白4. 据剧院工作人员介绍,这场京剧演出的角色扮演都非常出色,精彩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明对此深表赞赏,并决定以后多去看京剧,了解更多精彩的角色。
小明的态度可以用以下哪个词来形容?A. 激动B. 兴奋C. 热情D. 其他5. 在观看戏曲演出时,小明要时刻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
这是因为戏曲表演需要观众的全神贯注,不能干扰演员的表演。
下列哪个选项最恰当地概括了以上观点?A. 观众应该保持安静B. 观众应该大声喧哗C. 观众可以随意交流D. 观众应该喝彩助兴二、书面表达(共20分)请你以"我最喜欢的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字的短文。
三、面试技巧(共10分)请你以"如何准备面试"为题,写一篇至少100字的短文,介绍一些面试的准备技巧。
四、作文(共40分)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提示:请你写一封信给好朋友,介绍一次难忘的经历或者一部你喜欢的电影/书籍/音乐,其中你要详细描述你的感受和体会,并给出推荐原因。
五、其他题目(共10分)请您按照试卷要求完成其他题目。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10分)默写。
(1)诗人笔下,神州锦绣。
曹操的“,”(《观沧海》)描写了水波荡漾,海岛巍然的景象;王维的“,”(《使至塞上》)展现了沙漠浩瀚、天地苍茫的风光;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万里长江冲破山峦、汹涌回旋的奇观。
(2)古人写水,常以游鱼入景。
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两句描绘了潭中百来条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画面;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两句描绘了水鸟时飞时停,鱼儿游来游去的景象。
2.(12分)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ㅤㅤ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
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
他在那云duān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
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
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
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
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ㅤㅤ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zhàng,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
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
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
”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
”……ㅤㅤ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
(节选自《西游记》)(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云duān八旬.竹zhàng抖擞.(2)小伟同学收藏有三枚《西游记》邮票(如图),其中与选文内容相关的一枚邮票是(填写字母);按照小说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三枚邮票应排序为、、(填写字母)。
(3)请从猪八戒、沙僧中任选一个人物,参照下面的示例,仿写句子。
安徽2023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涣然冰释心旷神怡一愁莫展B. 恣意妄为孜孜不倦明察秋毫C. 意气风发面面俱到锱铢必较D. 脍炙人口一视同仁怙恶不悛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优良,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由于天气原因,比赛不得不推迟。
二、填空题(共10分)1. “_________,_________。
”是《论语》中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名言。
2. 请填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举头望明月,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 请解释文中“政通人和”的意思。
2. 文中“衔远山,吞长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四、作文(共40分)题目:《我眼中的家乡》要求:1. 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或人文特色;2. 表达对家乡的感情;3. 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2. 答案:C二、填空题1.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答案:“低头思故乡。
”三、阅读理解1. 答案:“政通人和”意指政治清明,人民和睦。
2. 答案: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四、作文作文部分需要考生根据题目要求自行创作,这里不提供具体范文。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中考试题和答案需要根据官方发布的材料为准。
安徽省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完成答案。
(1)早春时节,人们常说“燕子不回来”。
其实,也有其他的候鸟不回来。
(2)俄罗斯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境内有许多的湖泊。
这些湖泊是万鸟栖息之地。
洪水过后,湖泊之外,成千上万的野鸭、大雁、白鹤、斑头雁等候鸟便撤离这里,分别去到深山老林和遥远的南海过冬。
春天来到,在北方春意渐浓时,它们又跟着北风的指引,快乐地飞回来。
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啊!(3)有一年,江苏省第十七中学搞了一个跟踪观察活动,用了测距望远镜,记录下从深山老林飞离这里的大雁到南海的大雁之间的距离。
这个测距事件是很难的。
途中有无穷的沼泽地、湖泊,它们的距离蜿蜒曲折。
要想测清楚是个难题。
(4)天气渐暖时,第一只雄鹰向着自然公园的湖泊飞来了,这意味着更多的雅阁和斑头雁会跟着雄鹰的飞来而回到养蓝的湖泊。
(5)我们学校的同学早饭后,十几人在江边插起来望远镜,盼着第一只雅阁的飞来。
等了半个小时,终于等到了!这时候,我正吃着糕点喝着豆浆。
同学们激动的向我指出湖心上的小岛,只见那岛上飞来了一束阳光。
当时,我的筷子咬在牙齿上,手里的糕点放在嘴边。
再饶有兴味的糕点也吃不下去了。
我扔下吃御香园工厂制作的糕点,急向我的包里去抓放鱼缸里的文具。
过了两分钟,我的望远镜就是现在。
(6)望远镜是有名字的。
我叫它:“你真伟大!”因为用它,我看到了各种的水鸟。
看到小蓝鹭、紫背鸬鹚、白头鹤、蓝鸬鹚和四大家的雁。
并略略记下了这样的表现:白头鹤真是有礼貌!它蹲下时,两只脚尖并拢,“站岗”时,两翅膀恰好不交叉。
雅阁和斑头雁的携友是一对一对的。
很少见一只单独行动的。
(7)文具回来了。
同学们转过脸来仍精力望那小岛。
这时,绿波掀起,既有“噗嗵”的声音,什么都看不见了。
连一只小鸟也远远的看不见。
阅读以下问题,并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1. 俄罗斯境内的湖泊是什么种类的地方?- A.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B. 休养的好地方- C. 野鸟栖息的地方- D. 南海的规划地区2. 为了观察大雁的迁徙距离,需要用到哪个工具?- A. 望远镜- B. 测距仪- C. 指南针- D. 纪录仪3. 作者来自哪所学校?- A. 安徽省第十七中学- B. 江苏省第十七中学- C. 湖南省第十七中学- D. 广东省第十七中学4. 作者用望远镜看到了哪些水鸟?- A. 小蓝鹭、紫背鸬鹚、白头鹤- B. 绿波、四大家的雁、小岛- C. 雅阁、斑头雁、小岛- D. 文具、豆浆、电视答案1. C2. B3. B4. A第二部分作文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作文。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北国的冬天,即使穿上袜子还是会冻得受不了。
于是,北方的老百姓大多在北戴河、青岛等地过年。
这些地方不仅没有那么冷,而且还可以去游泳,吃上海蟹。
这样的年味儿是好。
有一年,我第一次去北戴河。
那里的天气比北京隐约要暖和。
早晨,我们一大早出发了,巴黎大酒店已经准备好接待来自北京的游客。
我们到了那儿,海滩上好多人。
年味儿越来越浓。
一整天我们玩得很尽兴。
傍晚,那些摊贩已经开始摆摊卖烤肉串、烤红薯、发糕、麻花了。
我胃口旺盛,想吃什么都有。
这时,我与家人来到一个说相声的地方,坐在第一排听相声。
那时的我还对相声并不感冒,但同行的家人说,相声是北京的一种传统艺术,你不能不听。
一个唐山人抢着给我们讲相声。
1. 为什么大多数北方的老百姓在北戴河、青岛等地过年?A. 那里的天气比北京更暖和B. 那里可以游泳,吃上海蟹C. 那里没有那么冷D. 上述都对答案:D解析:北戴河、青岛等地不仅气候较暖和,还有游泳和美食的条件,使北方的老百姓愿意去那里过年。
2. 作者第一次去北戴河的感受是什么?A. 那里的天气比北京要暖和B. 巴黎大酒店已经准备好接待游客C. 那里有很多人在海滩玩耍D. 上述都对答案:D解析:作者第一次去北戴河时,感受到那里的天气比北京要暖和,巴黎大酒店已经准备好接待游客,海滩上人流量很大。
3. 作者的家人要求他听相声的原因是什么?A. 相声是北京的一种传统艺术B. 作者本人对相声很感兴趣C. 作者的家人都是唐山人D. 上述都对答案:A解析:作者的家人要求他听相声是因为相声是北京的一种传统艺术,代表着特有的文化。
二、填空题请根据题目要求,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
1. 2019年是中国新中国成立____年。
填空:702. 我们六班共有52名同学,男生28名,女生____名。
填空:243. 小明和小红共有60本书,小明比小红多____本。
安徽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2023·安徽)默写。
(1)诗人笔下,神州锦绣。
曹操的“,”(《观沧海》)描写了水波荡漾、海岛巍然的景象;王维的“,”(使至塞上)展现了沙漠浩瀚,天地苍茫的风光;李白的“,”(《望天门由》)写出了万里长江冲破山峦,汹涌回旋的奇观(2)古人写水,常以游鱼入景。
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两句描绘了潭中百来条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画面;范仲淹《房阳楼记》中“,”两句描绘了水鸟时飞时停,鱼儿游来游去的景象。
【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
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澹、峙、圆、翔”故答案为:⑴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⑴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2023·安徽)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题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
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
他在那云duān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
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
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
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我还下去戏他一戏”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zhàng,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节选自《西游记》)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桐城市中考联考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2分)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
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
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
天是晴的。
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②①③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不仅迅速得到国际社会关注,并且业已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
B.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节目,使我对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C.本月首飞的C919大飞机是我国按照适航审定要求和主流市场标准自主研发的首款干线客机。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现在的年轻人经常熬夜加班,难免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的情况。
B.胡杨林边的那潭碧水,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沙漠中心。
C.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
D.月下的松树林里不时传来怪鸟的哀啼,令人不寒而栗....。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是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的积累为基础。
2023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理解(共30分)Passage 1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民间故事、传说和寓言是中国文化中瑰宝般的存在,不仅富有情趣,而且寓意深远。
下面是一则中国民间故事。
一天,大雨如注,雷电交加。
这时,一个老人拿着折断的乌龟壳赶进了一座庙。
这座庙原本是个小庙,只有一尊面貌严肃的乌龟雕像。
当老人走到庙前躲雨时,眼角瞟到破碎的乌龟壳,他坐在庙旁边沉思了很长时间。
翌日,他带着一座保存完好的乌龟雕像来到了小庙,取代了原本的乌龟雕像。
大家都为这尊新的乌龟雕像而感到惊讶。
后来,大家才知道,老人曾是一位有道德修养的道士。
道士见到破碎的乌龟壳后,觉得这庙里的乌龟应该受到保护,不能再被雨淋、风吹、日晒了。
于是,他决定用新的乌龟雕像来取代原本的那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保护文物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精神。
只有尊重历史、珍视文物,我们才能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1.为什么老人会换掉原本的乌龟雕像?A. 雨水破坏了乌龟雕像。
B. 乌龟雕像被雨淋、风吹、日晒。
C. 他想要一座保存完好的乌龟雕像。
D. 原本的乌龟雕像太老了。
(答案:B)2.这个故事的主旨是什么?A. 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
B. 老人想要一座新的乌龟雕像。
C. 这座乌龟雕像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D. 这座小庙只有一尊乌龟雕像。
(答案:A)Passage 2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刘翔是中国最著名的短跑运动员之一,他在国际赛事上获得了许多荣誉。
然而,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刘翔曾经面临过许多困难和挫折。
刘翔的短跑事业从小学时就开始了。
他非常喜欢短跑,认为这是他未来的梦想。
但是,由于天生腿部有些问题,使得他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他经历过一次次失败和痛苦,但他并没有放弃。
刘翔在年轻时的一次比赛中跑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绩,但却因为一次起跑失误而无缘冠军。
---安徽省临泉县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答案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咄咄逼人”的“咄咄”应读作()A. duō duō b. duō duò c. duō dòu d. duō dū答案:A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B. 妙不可言C. 漫不经心D. 轻歌曼舞答案:C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太冷,我不得不穿上了羽绒服和围巾。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性格孤僻。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 他不但学习努力,而且体育成绩也好。
答案:C4.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恳切B. 纷至沓来C. 谨慎D. 妩媚答案:C5.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河畔边的柳树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B. 她的歌声悠扬动听,仿佛天籁之音。
C. 他的书法功底深厚,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D. 我从网上看到了一则关于人工智能的新闻报道。
答案:C二、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句子中,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虽/能/万人敌,不/如/身/所/受B.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C. 夫/所以/患/其/胜/人/者,/为人/所/胜D. 吾/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心答案:C7.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虽然如此,但我不忍心看他这样。
B. 他虽然能够敌万人,但不如下棋。
C. 王师北定中原的那一天,家祭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我。
D. 我曾经探求古代仁人的心思,或许和这两种人的心思不同。
答案:D三、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30分)8.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省略)(1)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3分)答案:文章主要讲述了小明在雨中帮助老奶奶过马路的故事。
(2)小明帮助老奶奶过马路时,表现出了哪些品质?(3分)答案:小明表现出了乐于助人、关爱他人、有责任感等品质。
2023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2023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默写。
(1)诗人笔下,神州锦绣。
曹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描写了水波荡漾、海岛巍然的景象;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展现了沙漠浩瀚、天地苍茫的风光;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天门山》)写出了万里长江冲破山峦、汹涌回旋的奇观。
(2)古人写水,常以游鱼人景。
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潭中百来条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画面;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水鸟时飞时停,鱼儿游来游去的景象。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
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
他在那云duān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
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
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
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
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zhànɡ,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
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
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
”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
(节选自《西游记》)(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云duān( ) 八旬( ) 竹zhànɡ( ) 抖擞( )(2)小伟同学收藏有三枚《西游记》邮票如下图),其中与选文内容相关的一枚邮票是______(填写字母);按照小说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三枚邮票应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A天竺收玉兔 B流沙河收沙僧 C三打白骨精(3)请从猪八戒、沙僧中任选一个人物,参照下面的示例,仿写句子。
示例:孙悟空神通广大,勇敢无畏,是取经队伍的开路先锋。
3.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复兴学校在6月9日开展“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校学生会已联系好博物馆王馆长6月9日下午3点给全校学生做文物知识讲座,安排宣传委员李华同学提前一天打电话确认。
请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李华:①_________王馆长:李华同学,你好!李华:王馆长,打扰了!今天给您打电话,是想和您确认一下,②_________ 王馆长:没问题,我会准时参加的。
李华:谢谢您!我们期待着您的精彩讲座(2)在准备文物图片展览时,李华同学为“太阳神鸟”拟写了一段介绍文字,请你帮他修改。
太阳神乌金饰,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
它整体呈圆形,图案分内外两层,外层是四只首尾相接的神鸟,内层是十二支芒叶。
[甲]圆形图案象征太阳,四只神鸟、以及十二支芒叶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四季、十二个月等天象与物宜。
[乙]人们之所以称其为“太阳神鸟”,是因为它很可能象征着以太阳崇拜为中心的宇宙观的原因。
“太阳神鸟”是一件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物精品,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3)李华同学在标注“太阳神鸟”图片名称时,对使用楷书还是篆书有此犹豫,请你帮他选择其中的一种并简述理由。
(4)讲座结束后,李华同学就“青少年与文物保护”这一话题对王馆长进行采访,请你帮他拟写一个采访问题。
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地图侯发山①爷爷曾是地图绘制工程师,绘了一辈子地图,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
退休后,每天对着地图默默地看,有时还自言自语,嘀嘀咕咕不知说些什么。
家里有人的时候,总要给人家讲述地图上地名背后的故事。
②其实,这些在别人听来都是故事,发生在爷爷身上就是事故。
那时候,技术条件差,别说是卫星,航空测量都还是空白,需要带上平板仪、经纬仪,实地走访,测量,标记。
在河南嵩山测量的时候,被三只饿狼盯上了。
爷爷当时还是小青年,给吓得哆哆嗦嗦,准备给狼当干粮的时候,附近几个砍柴的山民及时赶来,凭借手里的镰刀和棍子吓退野狼。
在陕西榆林,正在工作的时候、天气突变,一时间飞沙走石,爷爷赶紧把衣服脱下来,打算盖到平板仪上,结果晚了一步,望远镜的一个镜片被石头打烂了。
几乎同一瞬间,爷爷下意识地扑到仪器上保护仪器,结果额头也被飞溅的镜片给划伤了。
他到当地医院治疗的时候,认识了那里的一名护士,后来结为伉俪。
奶奶曾感激地对爷爷说,若不是嫁给他,把她带进城里,她早被风沙给“吃”了——她的家乡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上,一年三百六十天,有二百多天都是风沙……③爷爷九十多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特别是奶奶去世后,免不了唠叨他的“想当年”。
④后来,孙子小兵考上了武汉大学,学的就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干的正是地图测绘。
比起爷爷,小兵这一代的测量技术有了飞速的提升,除了航空测量,还利用人造卫星拍摄地貌,足不出户,坐在计算机前就可以测绘地图。
⑤这天,小兵拿回来一张最新的《中国地图》。
爷爷两眼放光,戴着老花镜,趴在地图上瞅起来,边看边念叨:“黑龙江,黄河,长江……小兵,伶仃洋上咋有一座桥?新建的?”⑥“爷爷,这就是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海、香港和澳门的。
”⑦“这个桥建得好,建得好!”爷爷感慨不已,然后继续一点一点地瞅,“小兵,丹江口水库咋新增一条支流?我看看,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不对吧,若是支流、到天津这里应该入海啊。
是不是搞错了?”⑧小兵扑哧笑了,说:“爷爷,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⑨“南水北调?就是当年那个计划?”爷爷扑闪着昏花的眼睛,似乎有点明白了。
“对!”小兵忙不迭地点头。
⑩爷爷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又趴在地图上瞄起来。
忽然,他叫道:“小兵,榆林,毛乌素沙漠咋没有了?是不是忘记标了?”?“是啊,毛乌素沙漠呢?”小兵认真地瞅了瞅地图,皱着眉头说,“爷爷,要不,咱到榆林看一看?”?“好!古人绘制地图就是实地测绘,后人常常把地图命名为‘禹迹图’,顾名思义,大禹的足迹。
绘制地图就得眼见为实,哪像你们,唉!”爷爷说罢,又说,“只是我的腿不当家,怕是走不动。
”?“爷爷,我开车带您去。
”“中。
”爷爷爽快地答应了。
爷爷退休后,家人多次说要带他去旅游,他都拒绝了,说:“全中国我都跑遍了,山山水水都在我的心里。
”?小兵开车带着爷爷,到了榆林,到了毛乌素,望着茫茫无际的林海,爷爷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小兵忍不住说道:“爷爷,是真的,这是绿洲,不是沙漠!”?爷爷回过神来,说:“小兵,是不是你早就知道,故意骗爷爷来的?”?小兵憋住笑,说:“爷爷,我是知道,但还真没来过……现在都是通过遥感技术来测量和绘制的。
”?爷爷说:“今天的技术就这么神奇?”小兵点点头,自豪地说:“当然啦,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地图数据收集和分析,目前已经能够高度自动化地生成要素丰富的高精地图,甚至道路上的虚线都能显示出来……”?好半天,爷爷都没说话。
末了,他感慨了一句:“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2年第23期,有删节)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兵“皱着眉头”,可见他对新地图没有标出毛乌素沙漠感到疑惑。
B. 爷爷对“禹迹图”命名的解释,表明他对传统测绘精神的重视。
C. 爷爷重回榆林的情节与上文他在榆林的工作经历形成了呼应。
D. 小说以爷孙二人对话的形式推动故事发展,使叙事更加紧凑。
5. 爷爷“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回答。
6. 小说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故事”与“事故”能否互换?为什么?7.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8. 小说标题“中国地图”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材料一:①湿地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几乎涵盖陆地上所有相对固定的天然或人工水体,还包括水深低于6米的海域。
②湿地一定是绿色的吗?其实不一定,湿地还可以是红色、黄色、蓝色、白色,甚至是彩色的。
举例来说,位于渤海湾东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的盘锦红海滩湿地,就以“红”为特色。
这里生长着盐地碱蓬。
每年4月,它们钻出地面,在阳光和潮水的“洗礼”中不断吸取土地与海水中的盐分,颜色开始慢慢由嫩绿变为深绿,再到浅红、殷红,直至9—10月全盛期时,呈现出一片火红的色泽,让这片湿地宛如一颗镶嵌在辽东湾的红宝石。
③一般来说,湿地颜色主要受植物颜色影响,但也不能完全根据湿地名字来判断。
如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常见的红树林湿地,虽然叫红树林,但却是一片翠绿。
④湿地仿佛一个调色盘,大自然用它的丹青妙笔绘就了一幅幅斑斓的湿地长卷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湿地景观。
(摘编自《湿地是什么颜色的?》,《人民日报》2023年2月21日)材料二:①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功能,在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等方面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分布在城市中的城市湿地具有独特作用,是城市生态人文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湿地提供水源,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湿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为保持城市空气清新提供保障;湿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可以给城市提供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湿地为城市提供旅游、度假等休闲场所,为城市居民带来幸福享受,为城市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摘编自《什么是城市湿地?》,《人民日报》2023年2月22日)材料三:①最近,重庆梁平区获得了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荣誉——“国际湿地城市”。
没有大江大河的粱平,是怎么做到的呢?②“保留湖周林团,保护曲美岸线,我们更多地利用自然生态修复方式构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境系统。
”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主任说。
③“近年来,梁平以‘小微湿地+’为生态建设抓手,湿地资源成为塑造城市特质和乡村风情最为灵动的生态元素。
”梁平区区长说。
④“猎神村的不少梯塘昔年因开采石膏矿引起渗漏,这些年经过改造,得以重新蓄水,变身小微湿地,现在成了村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