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的体位摆放
- 格式:ppt
- 大小:208.00 KB
- 文档页数:7
医院老年康复护理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患病情况、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评估意识状态、肢体肌力及肌张力。
3.评估管路位置及固定情况。
4.评估皮肤完整性。
(二)康复护理要点。
1.协助患侧卧位。
(1)患侧肢体在下,健侧肢体在上。
(2)头部垫枕,后背垫枕稳固支撑。
(3)患侧上肢外展90°前伸旋后,双手托出患肩,保持其向前伸展。
(4)患侧下肢髋、膝屈曲,健侧下肢采取舒适体位,勿压患侧肢体。
2.协助健侧卧位。
(1)健侧肢体在下,患侧肢体在上。
(2)头部垫枕,后背垫枕稳固支撑。
(3)患侧上肢肩屈曲,肘、腕、手指关节均伸展放于枕上,高于心脏水平。
(4)双腿间垫枕,患侧下肢在前稍屈曲放于枕上,踝关节同时垫起,健侧下肢在后自然屈曲。
3.协助仰卧位。
(1)头部垫枕,患侧肩胛下垫薄枕,使两肩处在同一水平,肩关节外展与身体成45°。
(2)患侧肘、腕、手指关节均伸展位,掌心向上。
(3)在患侧髋下、臀部、大腿外侧垫薄枕,膝下垫软枕与床面成5°~10°。
4.协助床上坐位。
(1)嘱其保持上身直立,后背垫枕支撑。
(2)打开床上餐桌,上面放置软枕。
(3)将上肢置于餐桌的软枕之上,手指自然伸展。
(4)在患侧下肢外侧垫软枕,膝下垫软枕与床面成5°~10°。
(三)指导要点。
1.告知良肢位摆放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告知变换体位时防止管路受压、扭曲、打折及滑脱。
(四)注意事项。
1.注意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每2h变换一次体位,预防压力性损伤。
2.少用仰卧位和半卧位,多采用患侧卧位。
3.避免足背受压造成足下垂,掌心及足心避免任何物品刺激。
偏瘫患者良肢位如何摆放(二)引言概述:在偏瘫患者的护理中,良肢位的正确摆放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地维持良肢的功能,促进肌肉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合适的床位选择、良肢的抬高、正确的枕头使用、肢体转位以及紧缩畸形的预防。
正文:一、合适的床位选择:- 床垫的硬度选择适中,能够提供适当的支撑和舒适性。
- 床垫的高度应与患者的身高匹配,便于良肢的自然放置。
- 床面平整,避免起伏或沟槽,以免压迫或限制良肢的放置。
二、良肢的抬高:- 使用枕头或垫子将良肢抬高,保持与患者身体的平行。
- 抬高良肢能够减少血液淤滞,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水肿和挤压伤。
三、正确的枕头使用:- 使用适当高度和硬度的枕头,使头部和颈部与脊椎保持自然对齐。
- 把枕头放置在头部下方,使头部稍微后倾,避免压迫面部和头部血管。
四、肢体转位:- 每2-3小时左右,将良肢轻轻移动一下,帮助保持良肢的灵活性和关节的正常运动。
- 使用轮椅时,定期帮助患者改变坐位,避免长时间静坐导致压疮和肌肉萎缩。
五、紧缩畸形的预防:- 定期进行康复运动,以保持良肢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 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或支具,以防止肌肉收缩和畸形的发生。
- 定期进行理疗和康复治疗,帮助患者保持良肢的功能性。
总结: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对于康复和护理至关重要。
合适的床位选择、良肢的抬高、正确的枕头使用、肢体转位以及紧缩畸形的预防都是保持良肢健康的重要措施。
以上所述仅为参考,具体护理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偏瘫体位摆放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来聊聊偏瘫体位摆放这事儿啊!你说这偏瘫患者呀,就像是一艘偏了航的小船,那体位摆放可太重要啦,就好比给这小船重新调整方向。
咱先说说仰卧位吧。
这时候患者的脑袋可不能歪着,得正正的,不然不就像那歪脖子树啦!肩膀下面要垫个小枕头,让肩膀舒舒服服的,别耷拉着。
胳膊呢,自然地放在身体旁边,手心朝上,就像在跟天空打招呼似的。
腿也要摆好,膝盖下面垫个软乎乎的东西,这样腿就不会那么累啦。
这仰卧位就像是给患者打造了一个安稳的小窝。
再讲讲侧卧位。
这侧卧位就像是给患者找了个舒服的依靠。
患侧在下面的时候,脑袋要枕好,胳膊往前伸,手就像在探索新世界一样。
健侧的腿在前,患侧的腿在后,弯一弯,多惬意呀!要是患侧在上面呢,那胳膊也要摆好,不能让它受委屈呀,就像给它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睡觉一样。
这体位摆放可不简单呢,就跟咱每天要好好吃饭睡觉一样重要。
你想想,要是摆得不好,患者得多难受呀,就像你睡觉姿势不对,第二天起来浑身不得劲似的。
这可是为了让患者能更好地恢复,能更舒服地度过每一天呀!
你说这体位摆放是不是很关键?就好像给偏瘫患者搭了一座稳固的桥,让他们能更顺利地走向康复的彼岸。
咱可得重视起来,不能马虎
呀!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小的细节,它们能发挥大作用呢!就像那小小的螺丝钉,看着不起眼,可没了它机器还真运转不起来呢!所以呀,一定要认真对待偏瘫体位摆放,让患者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用心,让他们在康复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顺!这就是我想说的,大家可得记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