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9
《药剂学》实验教学大纲(第二版)一、实验课程名称:《药剂学实验》二、课程代码:三、实验课程性质:独立设课四、实验总学时:34五、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六、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药剂学实验》林宁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七、本实验教学在培养实验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是整个药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药学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通过药剂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物剂型的设计及药物制剂制备、生产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并能对药物制剂的质量进行正确的评价,最终培养学生具有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八、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1、熟练掌握以下药剂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各种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使用。
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重计、显微镜、水浴箱、药筛、压片机、自动崩解时限仪、自动融变时限仪、溶出度仪等2、掌握大纲所列药剂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基本原理。
九、课程学时分配序实验项目学实验性质备注号1溶液剂的制备时2演示验证设计综合必做选做√√√√√√√√√√√√√√√√√√√√√√√√√√√√高分子溶液剂的制22备酊剂的制备和质量32检查混悬剂的制备45678910111222222222222222乳剂的制备散剂的制备颗粒剂的制备片剂的制备软膏剂的制备膜剂的制备栓剂的制备微囊剂的制备包合物的制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注射剂的制备脂质体的制备缓释剂的制备√√√√√√1314151617注:本课程具体内容安排允许随着实验室设备条件的改善而调整十、本课程所需主要仪器设备(100人量)各种常用玻璃器皿:足量自动崩解时限仪:3台自动融变时限仪:3台溶出度仪:3台压片机:3台栓模:20套水浴箱:10套十一、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药剂学实验》林宁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实验一、酊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1.实验目的(1)握超声波提取法制备酊剂(2)熟悉含醇制剂的含醇量测定方法2.实验内容用超声提取法制备橙皮酊并用测沸点法测定其乙醇含量实验二混悬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1)掌握混悬剂的一般制法(2)熟悉稳定剂的选择及混悬剂的质量评定方法2.实验内容分别用加液研磨法和微粒结晶法制备炉甘石洗剂和磺胺嘧啶合剂并检查其质量。
药剂学实验教学大纲第一篇:药剂学实验教学大纲《药剂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三年制药学专业学生使用)Ⅰ前言本大纲适用于三年制药学专业学生使用。
编写本大纲的目的在于以突出药剂学的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实用性与应用性,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操作、制备常用的药物制剂和对药物制剂进行质量检查与评定,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边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学时为60学时四、使用教材:药剂学,孙耀华主编。
Ⅱ正文实验一学习查阅中国药典的方法、称量操作的练一、教学目的通过查阅《中国药典》中有关项目和内容的练习,熟悉药典的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架盘天平、电子天平的结构、性能,掌握两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称重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要求㈠掌握教学室的要求。
㈡熟悉和管理好基本教学仪器。
㈢掌握两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称重操作中的注意事项㈣掌握各种量器的使用方法及1ml以下液体的量取方法二、教学内容㈠听讲教学室要求后,认真阅读。
㈡清点、洗刷基本仪器,熟悉排放秩序。
每次教学前必须阅读教学要求,直到每条均已习惯为止。
㈢按照下列各项要求,查阅药典,记录查阅结果并写出所在页数。
㈣称重操作、量取操作称取药物同组两人互相检查所选天平,量器是否正确,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实验二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一、教学目的:通过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和胶体药物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掌握液体药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典型例子的处方分析。
《药剂学实验》教学大纲19120790药剂学实验 1.5Pharmaceutics Experiment (0−3.0)预修课程:药剂学面向对象:药学专业三年级本科学生一、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作为药剂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药剂学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方式之一,其目的在于验证、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素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今后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熟悉或掌握主要剂型的特点、制备原理和操作技术。
2、熟悉或了解制剂研究和生产常用制剂器械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3、加深对药剂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掌握药剂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了解药剂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前沿。
二、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序号实验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h1注射剂及片剂处方设计对注射剂和片剂的处方设计、质量要求等今后相关的实验内容在学生中开展讨论和进行指导62注射剂制备及考察综合性实验制备维生素C的注射液;比较不同稳定剂和工艺条件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63 片剂制备及评价综合性实验制备维生素C片,进行包括崩解、硬度的试验考察。
比较不同制备工艺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
34 包衣片的制备(示教)了解包衣片的制备过程 35乳剂的制备和质量评价制备液体石蜡的乳剂,并进行乳剂类型和粒径的检查。
36 混悬剂的制备和质量评价设计并制备3~5种炉甘石混悬制剂并进行质量评价37肠溶衣片的释放度检查制备吲哚美辛肠溶包衣片,并进行片重差异、硬度、素片崩解时限和肠溶衣片释放度的质量检查38 软膏剂的制备及体外释药实验制备软膏剂并进行体外溶出实验 39 经皮渗透试验采用单室扩散池法、考察水杨酸溶液的家兔皮肤通透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310 栓剂的制备制备甘油栓和阿司匹林拴,学习和掌握置换价的测定方法和应用311 缓释胶囊的制备制备茶碱缓释胶囊 312 微囊的制备采用复凝聚法、主要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囊才制备微囊313 缓释胶囊的释放度测定考察茶碱缓释胶囊的释放度 214 脂质体的制备采用乙醚注入法、以磷脂、胆固醇为材料制备脂质体215 微球的制备采用乳化-固化法制备海藻酸微球 2三、相关教学环节安排1.采用多媒体、示教等辅助教学。
《药剂学实验》教学大纲(Phamaceutics Experiment)课程代码:1F14225 学分:2.0总学时:32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开课对象:生物工程专业一、目的要求选择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制剂类型,通过典型剂型的处方设计、制备和质量评价等实验内容,掌握和熟悉各类剂型的特点、制备原理、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提高学生对药剂学的理解,提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按照制剂生产涉及的各个岗位的职能与技能要求、生产工艺管理与质量控制要求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培养学生严格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敬业精神、专业的技术能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能力。
使学生走向职业岗位后,能够适应与药剂学相关的各类工作,适应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单位对药学人才的需求。
二、实验项目实验一学习和使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1.实验类别:专业基础2.实验目的:通过查阅《中国药典》(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中有关项目和内容的练习,熟悉药典的使用方法。
3.实验主要内容:按照实验指导书要求,分组查阅药典并写出所在药典部数、页数及查阅结果。
4.实验类型:基础5.实验要求:必修6.主要仪器:配备有多媒体的实训室,同时通过课件、网络和实训器具组织教学,结合实训操作训练(或案例),达到实训目的。
7.实验技能:通过纸质、电子版、网络等途径,掌握《中国药典》等资料获取的能力。
8.研讨内容:1)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溶液百分比浓度表示方法有哪几种?2)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中最低装量检查的方法有哪些?3)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怎样规定细粉、最细粉及极细粉?4)2010年版《中国药典》共分几部,每部各记载了什么内容?5)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凡例、正文、附录、索引各指什么?1实验二药物的增溶与助溶1.实验类别:专业基础2.实验目的:理解助溶和增溶的基本原理,能合理选择助溶剂和增溶剂进行难溶性药物的助溶和增溶操作。
《药剂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中文名称:药剂学实验英文名称:Pharmaceutics Experiment适用专业:药剂专业课程类别:专业必修开课时间:第5学期总学时:48总学分:2二、课程简介(字数控制在250以内)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该实验课是与药剂学理论课程配套的重要实践部分,其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制剂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素质。
通过典型剂型的处方设计、制备和质量评价等实验内容,掌握和熟悉各类剂型的定义、特点、制备原理、方法、设备和操作技术,使学生能更好掌握药剂学基本剂型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相关课程的衔接预修课程(编号):并修课程(编号):药剂学(2)四、教学的目的、要求与方法(一)教学目的巩固药剂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制剂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素质。
(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典型剂型的处方设计、制备和质量评价等实验内容,掌握和熟悉各类剂型的特点、制备原理和操作技术,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药剂学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三)教学方法以两人为小组,在实验室动手实验方式完成实验课程。
综合实训过程中,单人进行操作考核。
五、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第1章溶液型和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6学时)1.1 掌握溶液型和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1.2 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中的各项基本操作;1.3 掌握混悬型液体制剂的质量评定方法;1.4 熟悉按药物性质选用合适的稳定剂。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混悬型液体制剂的稳定原理和附加剂。
第2章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6学时)1.1掌握乳剂的制备方法;1.2熟悉乳剂类型的鉴别;1.3乳剂稳定性参数K E值的测定方法;1.4掌握混合乳化剂HLB值的计算公式。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乳剂的稳定性评价方法。
药剂学实验大纲药剂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因而实验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印证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还培养学生掌握药剂的制备技术和生产实践的能力。
熟悉常用各类剂型的处方设计原理及质量考核,熟悉常用制剂器械的性能与操作,使理论与实际结合。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今后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实验一酊剂和流浸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用渗滤法制备酊剂和流浸膏剂的方法;制备合格的橙皮酊和大黄流浸膏。
2、握酊剂中含乙醇量的测量方法;了解流浸膏的质量标准。
二、实验内容:(一)橙皮酊(Tmctura Aurantii)制备(二)大黄流浸膏三、思考题1、橙皮酊和大黄流浸膏均用渗滤法制备,其差异在哪里?制备中应注意什么问题?2、本实验两个制剂都含有乙醇量的规定,其意义何在?实验二液体药剂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一些常用液体药剂的配制掌握各类型液体药剂的一段制备方法,及其质量评定的方法。
2、了解影响各类液体药剂质量的因素及其稳定措施。
二、实验内容:(一)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1、不同处方的水杨酸钠合剂的制备及稳定性观察2、浓碘酊的制备3、思考题:(1)配制浓碘酊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操作中应注意什么?(2)碘化钾在碘酊中起何作用?(二)胶体型液体药剂的制备1、胃酶合剂的制备2、思考题胃蛋白酶合剂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才不至于有大量沉淀析出?(三)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不同稳定剂对炉甘石洗剂稳定作用的比较:(四)乳浊型液体药剂的制备1、液体石腊所要求的HLB值的测定。
2、思考题:(1)测定油类要求的“HLB值”有何实际意义?(2)乳化剂“HLB值”的含义是什么?乳剂的类型和稳定性与乳化剂的HLB值有何关系?实验三软膏剂的制备及不同类型软膏基质体外释药试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各种类型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和各组分的作用。
2、通过对不同类型软膏基质体外释药试验,了解选择软膏基质对不同用药目的的重要作用。
《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对象] 中药学(对外交流)、中药学(知识产权保护)、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实验学时] 45 学时一、实验教学任务和目的《中药药剂学实验》是与《中药药剂学》理论课程密切结合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为主的、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旨在提供中药药剂的制备与相关实验技能的培训。
实验内容包括各种剂型的制备及其质量检查。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典型药剂的制备,掌握各类剂型的特点、性质、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等,以验证、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为创制新的中药药剂、剂型与工艺打下初步基础。
(2)通过实验与教学见习,了解生产药剂常用设备的结构、性能,以及使用与保养方法。
(3)训练操作技术,培养正确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实事求是的记录习惯和独立总结实验资料的能力。
(4)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查阅并分析有关实验内容的文献资料,培养查阅和使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散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散剂制备工艺过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包装。
(2)掌握含特殊成分散剂、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
2、实验内容(1)冰硼散的制备(2)苯巴比妥散剂的制备3、实验仪器乳钵、普通天平、药筛(120目)等。
4、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二液体药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溶液性液体药剂的基本制备方法。
(2)掌握溶液剂、混悬剂和乳剂中附加剂的使用方法。
2、实验内容(1)碘酊或复方硼酸钠溶液(2)胃蛋白酶合剂(3)复方硫磺洗剂(4)松节油擦剂或液状石蜡乳3、实验仪器烧杯(50ml)、玻璃漏斗(6cm、10cm)、量筒(100ml)、乳钵、普通天平、玻璃棒、滤纸、电炉等。
4、实验学时5学时实验三常用软膏剂基质的制备1、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不同类型软膏基质的制备方法。
(2)根据药物和基质的性质,了解药物的加入方法。
药剂实习大纲与鉴定一、实习目标药剂实习旨在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巩固和深化所学的药学理论知识,掌握药剂学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为未来的药学研究和药品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基础理论学习复习药剂学基本原理,包括药物的剂型、制剂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
学习现代药剂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纳米制剂等。
实验操作技能实验室基本操作,如药品称量、溶液配制、设备使用和维护等。
剂型制备实验,包括片剂、胶囊剂、注射剂、软膏剂等常见剂型的制备。
制剂质量控制实验,学习如何进行药品质量检查、稳定性和有效期试验。
生产实践参观药品生产企业,了解药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和车间管理。
参与药品生产的某个环节,如原料药的预处理、制剂的生产线操作等。
药品研究与开发学习新药研发的流程和方法,包括药物筛选、药效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等。
参与实验室的研究项目,了解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的基本流程。
药品管理与法规学习药品管理相关法规,如《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
了解药品的市场监管和药品流通的基本知识。
三、实习方式实习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即在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技能方面采取集中授课和实验操作,而在生产实践、药品研究与开发方面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相应的实习单位。
四、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大学三年级或四年级的暑假期间,共计4-6周。
实习地点包括本校药学实验室、合作的药品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等。
五、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实习考核包括实习报告、实验操作、生产实践报告、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其中实习报告占30%,实验操作占20%,生产实践报告占20%,研究成果占20%,平时表现和出勤率占10%。
最终成绩合格者将获得实习证书。
六、实习效果与反馈实习结束后,学生需提交实习报告和成果总结,由实习导师和实习单位共同评价实习效果。
同时,学生需填写实习反馈表,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反馈,以便对实习内容和方式进行改进和优化。
《药剂学》综合实验教学大纲一、实训目的和要求药剂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学科;其教学过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它的实践教学是整个工业药剂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扩展,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思维、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直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观察、搜集、处理实验数据及撰写实验报告等能力,为今后独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该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巩固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各剂型的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要求及合理用药方面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适应与药剂相关的各类工作,以适应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单位对药学人才的需求。
二、适用专业及层次本教学大纲适用于高职层次药学、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学生。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按教务处关于课程的统一规定,本课程考核方式是操作技能测试。
2、本课程考试办法:考试的评分标准为平时成绩、操作技能测试成绩相结合,所占比例为平时成绩30%、操作技能测试成绩70%。
实训项目一低分子溶液剂的配制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药物溶解理论和方法。
2、掌握液体药剂的常用溶剂和附加剂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3、认识在本实验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能规范使用这些玻璃仪器。
4、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配制方法。
5、了解外用液体制剂的生产环境,了解外用液体制剂的职业操作规范。
二、实验内容1、在实验室帮助学生认识量筒、烧杯、表面皿、刻度吸管、研钵等仪器,并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2、在配制药剂前,提醒学生注意,不要让药剂溅入眼睛里,药剂配好后,立刻贴上标签,以免误饮。
3、介绍生产企业和医院的外用液体制剂的生产环境,介绍外用液体制剂的职业操作规范。
4、在实验室帮助学生完成碘溶液剂的配制,提示配制注意事项。
《药剂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药剂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pharmaceutics课程编码:学分: 2总学时:36适用专业: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医药学基础、天然药物化学及相关实验课程等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药剂学兼属于药物应用与工艺学学科的范畴,具有综合性强、应用性强、创新性强等特点。
药剂学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他是与《药剂学》理论课程密切结合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为主的、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旨在提供药物制剂的制备与相关实验技能的培训。
实验内容包括各种剂型的制备及其质量检查。
通过实验课不仅能印证、巩固和扩展教学内容,还能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各类剂型的基本操作和实际技能;2.掌握常用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3.掌握常用剂型的处方设计-制备-质量检查-评价分析方法;4.为今后开展药学工作及开发新剂型、新制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实验一溶液剂2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溶液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2)熟悉溶液剂的质量评定方法。
2.方法原理溶液剂的制备方法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仪器:烧杯、量筒、漏斗、研钵、玻棒等。
材料:碘、薄荷、硫酸亚铁、蔗糖、乙醇水等。
4.掌握要点助溶剂、分散剂的使用。
5.实验内容(1)复方碘溶液(2)薄荷水(3)硫酸亚铁糖浆(4)碘酊实验二高分子溶液剂2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高分子溶液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2)熟悉高分子溶液剂的质量评定方法;2.方法原理胶体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及分类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仪器:烧杯、量筒、漏斗、研钵、玻棒等。
材料:CMC-Na、胃蛋白酶、橙皮酊、HCl等。
4.掌握要点高分子的溶解过程。
5.实验内容(1)CMC-Na胶浆(2)胃蛋白酶合剂实验三混悬剂2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2)熟悉混悬剂的质量评定方法;2.方法原理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及分类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仪器:烧杯、量筒、漏斗、研钵、玻棒等。
材料:沉降硫黄、甘油、硫酸锌、氧化性、氢氧化钙、氯化钡、硫酸钠等。
4.掌握要点分散法和凝聚法的操作5.实验内容(1)复方硫磺洗剂(2)钡餐(3)白色洗剂实验四混悬剂稳定剂的质量考察2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混悬剂常用稳定剂的类型及性质;(2)熟悉混悬剂的稳定剂的选用方法;2.方法原理混悬剂的稳定性相关因素,稳定剂的选用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仪器:烧杯、量筒、漏斗、研钵、玻棒等。
材料:炉甘石、氧化锌、甘油、Tween80、CMC-Na等。
4.掌握要点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在混悬剂中的应用。
5.实验内容炉甘石洗剂的稳定剂的筛选实验五乳剂2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乳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2)熟悉乳剂的质量评定方法;2.方法原理乳剂的制备方法及分类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仪器:烧杯、量筒、漏斗、研钵、玻棒等。
材料:液体石蜡、阿拉伯胶、明胶、氯化钠、Tween80、Span80等。
4.掌握要点干胶法、湿胶法、两步乳化法等操作。
5.实验内容(1)液体石蜡乳剂(2)氯化钠复乳实验六乳化某物质HLB值的测定2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乳化某物质HLB值的测定方法(2)熟悉乳剂常见稳定剂;2.方法原理表面活性剂的HLB值的计算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材料:橄榄油、Tween80、Span80等。
仪器:烧杯、量筒、漏斗、研钵、玻棒等。
4.掌握要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和性计算5.实验内容乳化橄榄油所需HLB值的测定实验七注射剂2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2)熟悉注射剂的质量评定方法;2.方法原理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仪器:烧杯、量筒、漏斗、研钵、玻棒、G4垂熔玻璃漏斗、安瓿熔封机等。
材料:维生素C、焦亚硫酸钠、碳酸氢钠等。
4.掌握要点手工拉封操作5.实验内容维生素C注射液实验八散剂2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散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2)熟悉散剂的质量评定方法;2.方法原理散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仪器:研钵,药筛,天平,放大镜等。
材料:麝香草脑、薄荷脑,氧化锌,樟脑,硼酸,硫酸阿托品,1%胭脂红乳糖,乳糖,滑石粉,香精等。
4.掌握要点混合的基本操作。
5.实验内容(1)痱子粉(2)硫酸阿托品倍散(3)维生素C口服散实验九颗粒剂2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2)熟悉颗粒剂的质量评定方法;2.方法原理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仪器:研钵,药筛,尼龙筛,烘箱,天平等。
材料:维生素C,糊精,糖粉,酒石酸,乙醇等。
4.掌握要点湿法制粒的基本操作。
5.实验内容维生素C颗粒实验十片剂2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片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2)掌握旋转压片机及单冲压片机的工作原理(3)熟悉片剂的质量评定方法;2.方法原理片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仪器:研钵,药筛,尼龙筛,烘箱,天平、旋转压片机等。
材料:维生素C,糊精,糖粉,酒石酸,乙醇、硬脂酸镁、滑石粉等。
4.掌握要点旋转压片机的操作。
5.实验内容(1)维生素C片实验十一栓剂2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栓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2)熟悉栓剂的质量评定方法;2.方法原理栓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仪器:烧杯、量筒、漏斗、研钵、玻棒等。
材料:甘油、明胶等。
4.掌握要点栓模的使用。
5.实验内容甘油明胶栓实验十二软膏剂2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2)熟悉软膏剂的质量评定方法;2.方法原理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及分类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仪器:水浴,研钵,烧杯等。
材料:红霉素、水杨酸,CMC-Na,甘油,苯甲酸钠,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液体石蜡,三乙醇胺,十二烷基硫酸钠,苯甲酸钠,Span80,氯甲酚等。
4.掌握要点研合法、熔合法、乳化法的操作要点。
5.实验内容(1)水杨酸软膏(W,W/O,O/W)(2)红霉素软膏实验十三软膏剂体外释药速率的测定2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琼脂扩散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2)熟悉软膏剂体外释药速率的测定常用方法;2.方法原理琼脂扩散法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仪器:试管,烧杯等。
材料:水杨酸软膏(3种,由实验11制得),三氯化铁,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琼脂等。
4.掌握要点琼脂扩散法的基本原理5.实验内容不同基质水杨酸软膏的体外释药速率的测定实验十四凝胶剂2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2)熟悉凝胶剂的质量评定方法;2.方法原理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分类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仪器:试管,烧杯等。
材料:水杨酸、卡波姆940、PEG2000、PEG200 、PEG4000、PEG400等。
4.掌握要点凝胶形成的基本原理。
5.实验内容水杨酸凝胶(卡波姆基质、PEG基质)实验十五包合技术应用2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包合技术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2)熟悉包合物的质量评定方法;2.方法原理包和技术的原理级包合物的分类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仪器:恒温水浴,磁力搅拌器,干燥器等。
材料:β-环糊精,薄菏油,无水乙醇等。
4.掌握要点饱和水溶液法的操作。
5.实验内容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
实验十六固体分散技术应用2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固体分散技术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2)熟悉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定方法;2.方法原理固体分散技术的原理及固体分散体的分类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仪器:蒸发皿,干燥器,紫外分光光度计,溶出度测定仪等。
材料:布洛芬,PVPk30,无水乙醇,二氯甲烷等。
4.掌握要点溶剂-熔融法的操作。
5.实验内容布诺芬固体分散体实验十七综合性开放实验(含考核)4学时1.实验目的熟练运用所学药剂学知识进行处方设计、分析及制备工艺设计;2.实验内容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固体制剂等随机处方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70%期末考试成绩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