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基于BIM-MES系统的建筑工业化设计-生产信息化管理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266.94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BIM网络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采用BIM网络技术,应重点设计相关的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完善整体系统的功能,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水平,确保在新时期的环境下能够利用BIM网络技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果和水平,确保整体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BIM网络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1BIM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以往的研究集中于BIM和其他领域的研究文献,如BIM项目管理领域、绿色建筑BIM、基础设施BIM和设施管理BIM。
通过BIM创作工具和BIM的建筑性能分析(BPA)工具,可以提供工程结构分析、建筑能源分析、施工进度和进度跟踪等服务。
国际建筑业分析师杰瑞在2002年提出的BIM成为行业标准术语后,BIM得到了广泛使用。
Autodesk的大型制图公司也积极推广和推荐使用BIM以及其从属软件应用,因此BIM的概念被用于建筑管理的行业。
作为一种提高工效和降低支出的方式,由于它的便捷性和创新性,使得它在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制定出全面的管理措施。
在BIM相关研究基础上,基于科学计量分析,BIM研究与新兴技术,如增强现实技术(AR)、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物联网(IoT)的结合也称为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重要方向。
学者们AR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结合在建筑和民用实践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
有学者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作为起点,总结了建筑管理行业中基于BIM-GIS集成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BIM与新兴技术的融合正备受瞩目,AR、GIS、物联网和其他新兴技术成为AEC行业范式转变的新驱动力。
2BIM技术特点2.1可视化线条绘制成图是较为常见的施工图纸呈现形式,普遍由设计人员进行二维平面图纸绘制,因设计人员个人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且建筑风格也未统一,致使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频繁出现错误理解而引发各类风险,给建筑工程项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系统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建筑行业也迎来了一系列的变革,其中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系统应用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将探讨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精细化管理的优势。
一、BIM技术概述BIM技术是一种建筑工程信息化的工具,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对建筑物元素进行建模和管理。
它不仅仅是一种3D建模技术,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系统。
BIM系统可以集成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管理等多个环节,使得各方在整个建筑过程中可以协同工作、共享信息,提高效率。
因此,BIM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
二、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1. 空间规划设计:基于BIM的精细化管理系统可以帮助设计师在建筑设计阶段进行空间规划。
通过模型的构建和分析,可以在不同方案之间进行比较,优化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空间利用效率。
2. 材料选择和成本控制:BIM系统在建筑设计阶段可以提供材料选择和成本控制的参考意见。
设计师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和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材料,控制建筑成本,并优化整个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1. 工程协调与冲突检测: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工程协调和冲突检测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耗时的工作。
而基于BIM的精细化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化进行协调和冲突检测,减少错误和纠正,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2. 施工进度和资源管理:BIM系统可以帮助项目经理进行施工进度和资源管理。
通过模型的构建和分析,可以实时监控工程进展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资源,避免资源闲置和浪费,提高施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运营阶段的应用1. 维护管理和设备运行监控:基于BIM的精细化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建筑物的运营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和运行监控。
系统可以提供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并进行预测性维护,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MEM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工程管理也不例外。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于改进工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MEM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展开研究,探讨其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和优势。
一、MEM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概述工程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工程项目进行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的系统。
而MEM (Micro-Electro-Mechanical,微机电系统)作为一种微型电机与传感器的组合,其在工程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MEM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则是将MEM技术与BIM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通过采集和分析MEM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结合BIM模型的信息,可以实现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控和预警,提高工程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MEM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 工程进度管理MEM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工程项目的进度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BIM模型的展示功能,呈现给管理人员。
这样,管理人员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项目的实际进度状况,并可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提高工程进度的控制和管理水平。
2. 工程质量管理通过MEM传感器获取工程项目各个部位的数据,结合BIM模型中的设计规范和验收标准,可以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
一旦发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系统可以自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3. 工程安全管理利用MEM传感器监测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如高处坠落、火灾等,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系统可以及时发出报警信息,通知监管部门和相关人员进行救援。
同时,通过BIM模型的展示功能,可以在施工前模拟危险场景,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信息管理与协同设计研究李澄慕春艳发布时间:2023-07-04T13:04:53.928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8期作者:李澄慕春艳[导读] 本论文旨在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信息管理与协同设计。
通过探索BIM技术在建筑信息管理和协同设计中的应用,重点关注BIM 技术在项目信息协同管理和团队协同设计方面的作用。
采用数据模型的建立与管理、BIM协同设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等方法,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共享与协同。
研究结果表明,BIM技术的应用在建筑信息管理与协同设计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为提高建筑设计质量、减少错误和冲突,以及提升团队协作效率提供了有效手段。
身份证号码:37010319870127XXXX 身份证号码:37028419810212XXXX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信息管理与协同设计。
通过探索BIM技术在建筑信息管理和协同设计中的应用,重点关注BIM技术在项目信息协同管理和团队协同设计方面的作用。
采用数据模型的建立与管理、BIM协同设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等方法,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共享与协同。
研究结果表明,BIM技术的应用在建筑信息管理与协同设计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为提高建筑设计质量、减少错误和冲突,以及提升团队协作效率提供了有效手段。
关键字:BIM技术;建筑信息管理;协同设计;数字化转型;前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传统的二维设计和纸质文档管理已无法满足复杂项目的要求。
而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和管理方法,通过数字化的建筑信息模型实现了设计、施工和运营各阶段的协同与集成。
BIM技术具有信息共享、协同设计、冲突检测等优势,已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实践中,BIM技术在建筑信息管理和协同设计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1.BIM技术概述1.1 BIM技术原理与特点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数字化的建筑信息模型的设计与管理方法[1]。
MEM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进步,MEM(Mechanical, Electrical and Plumbing)工程在建筑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协调MEM工程,一种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得以设计和开发,以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一、BIM技术在MEM工程中的应用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BIM技术通过模型数据的共享和协调,能够实现MEM工程各个专业之间的无缝衔接,从而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和冲突的问题。
同时,通过模型的可视化效果,BIM技术使得工程管理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工程的各个方面,提前预知潜在的问题。
二、MEM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求MEM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数据集成性:系统能够集成MEM工程的各个专业数据,并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
2. 工作流程管理性:系统能够按照工作流程自动分配任务和权限,提高工作效率。
3. 冲突检测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MEM工程中的冲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4. 数据可视化性:系统能够通过模型的可视化效果,展示MEM工程的各个方面,更好地指导决策和协调。
三、MEM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基于上述要求,设计一种MEM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路如下:1. 数据集成模块:设计一个数据集成模块,将MEM工程的各个专业数据进行整合和统一管理。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标准化和结构化处理,实现数据的高效访问和共享。
2. 工作流程管理模块:设计一个工作流程管理模块,根据MEM工程的不同阶段和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并将任务和权限分配给相应的工作人员。
通过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
3. 冲突检测模块:设计一个冲突检测模块,通过系统自动识别MEM工程中存在的冲突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同时,系统能够记录和分析冲突问题的发生原因,以便后续的优化和改进。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研究摘要:当前的建筑工程发展形势下所呈现的规模日渐扩大,呈现的作业环境也日渐复杂,这给接下来的工程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而为了进一步优化工程管理工作,有关企业需要转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思想,基于BIM技术支撑,构建智能化、现代化的管理平台。
在全面整合管理资源之后,优化管理过程,创新管理工作方法,以提高整体管理工作水平,驱动建筑工程事业实现稳定、有序地开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BIM技术;应用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信息管理方式,BIM技术将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的建筑信息紧密相连,使数据信息实时共享成为现实。
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明显提升,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望实现双提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应用BIM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重点研究BIM技术在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的应用策略及效果,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工作人员提供研究思路。
1BIM技术特点BIM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联合使用,建立建筑的信息化模型。
技术人员将施工数据输入到BIM系统内,确保模型与施工图纸一致。
应用BIM技术,为施工管理提供参考数据,建立三维立体模型,高效开展施工作业,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率。
分析BIM技术的特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可视化:在传统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对于项目的认知与了解不全面,利用CAD图纸的元素想象,建立建筑模型。
此种方式极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并且对人员素质要求高,人员必须具备高专业能力,并且只能应用到简单建筑结构中。
而BIM技术能将三维建筑模型直观地展示给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二,模拟性:BIM技术模拟性,在于推演不存在事物,利用参数设定自行模拟项目。
在此期间,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施工问题,优化调整施工思路,通过BIM技术模拟功能,消除不良质量影响。
建筑行业如何进行MES信息化建设?介绍MES(制造执行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监控制造过程的信息化系统。
在建筑行业中,实施MES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产利用和降低成本。
本文将讨论建筑行业如何进行MES信息化建设。
步骤1. 系统规划在进行MES信息化建设之前,企业应该进行系统规划。
这包括明确企业的目标和需求,确定使用MES系统的范围和功能,以及制定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2. 选择适合的MES系统选择适合的MES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来选择合适的MES供应商。
应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比较不同供应商的功能、性能、可扩展性、可定制性和服务支持等方面,最终选择最适合的MES系统。
3. 数据集成在MES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数据集成是一个关键步骤。
建筑行业涉及到多个部门和业务流程,因此需要将各部门和业务流程的数据整合起来,以实现全面的监控和管理。
数据集成可以通过与现有系统的集成、采集传感器数据和数据转换等方式来实现。
4. 系统实施和培训在系统规划和MES系统选择完成之后,企业需要开始系统的实施和培训。
这包括系统的安装、配置和测试等步骤,以及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使其能够正确使用和操作MES系统。
5. 运维和优化MES系统的建设并不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而是一个持续的工作。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运维团队,负责系统的运行、维护和优化。
通过持续的改进和优化,能够不断提升MES系统的效能和价值。
总结通过MES信息化建设,建筑行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管控。
企业应该进行系统规划,选择合适的MES系统,进行数据集成,实施和培训,并建立运维团队进行系统的运行和优化。
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获得竞争优势。
以上为建筑行业如何进行MES信息化建设的简要介绍。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及BIM 技术PPT课件•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概述•BIM技术基础知识•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实践•BIM技术在建设工程全周期管理中的应用目录•跨界融合:将BIM与其他先进技术结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及培训体系完善1 2 3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统建筑业面临着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急需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转型升级。
建筑业转型升级需求智慧城市建设对建筑业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信息化发展背景与趋势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提高管理效率通过数据分析等手段,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风险,增强风险控制能力。
增强风险控制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信息化水平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提升企业竞争力01030204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意义国内应用现状国内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造价管理等领域。
国外应用现状国外发达国家在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标准。
对比分析与国外相比,国内在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应用广度深度、数据共享与协同等方面。
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对比分析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挑战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数据安全风险高、人才短缺等问题是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机遇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旺盛、技术创新活跃等为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
BIM概念及特点介绍BIM(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数字化工具,用于表示建筑、基础设施和设备的物理和功能特性。
BIM技术特点包括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能够提高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营的效率和质量。
基于BIM-MES系统的建筑工业化设计-生产信息化管理技术周冲(中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70)摘要: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化技术打通设计、加工、装配的全过程信息渠道。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信息化在建筑业中的主要应用技术,工厂加工执行系统(MES)则是建筑工业化的构件生产具有重要的信息管理技术,本文重点讨论了建筑工业化工程总承包模式下BIM和MES的系统集成创新技术:基于BIM的工厂生产管理系统在构件生产过程中研发形成生产计划排产管理、生产调度管理、构件堆场管理和物流运输管理等十二个方面的模块信息化管理创新技术。
并指出研发以BIM-MES系统为基础的建筑工业化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技术将具有重要意义:可实现全产业链的技术集成和协同、各方信息共享共用、资源节省、成本节省、工期缩短、品质提升、精益建造。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BIM;MES;技术集成、信息共享引言推行建筑工业化的管理创新就是采用五化一体的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实现设计-加工-装配一体化,建筑、结构、机电、装修、厨卫部品、门窗部品、预埋预留部件一体化,各参与方各专业一体化协同,其中信息共享共用是一体化协同的基础,建筑工业化特征之一就是全过程管理信息化,BIM技术的研发应用可以有效实现信息共享共用、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支撑工程总承包一体化发展[1-5]。
通过建筑工业化工程项目的BIM模型,关联设计、深化设计(细部节点、预留预埋等)、加工生产、库存、运输、吊装安装支撑等技术及管理信息。
各阶段各专业信息前置汇总,各专业方案精细化、数据化、可视化、各专业互为条件,预判设计、生产、装配协同方案,优化设计及深化设计,满足设计-生产-装配一体化,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的信息对称、精准吻合要求。
1 建筑工业化BIM设计为满足在建筑工业化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下的设计-生产-装配一体化,建筑、结构、机电、装修、厨卫部品、门窗部品、预埋预留部件、支撑吊装安装一体化的要求,需要在BIM 设计阶段,策划构件设计、生产、装配协同方案,前置多方信息,信息数据汇总、有效协同,精细化技术策划。
BIM设计模型建模过程中,输入后续加工装配等多方信息与模型进行关联,建立可导出加工信息、运输信息、库存信息、现场装配、安装信息的BIM模型,关键信息包含一、项目信息:建筑结构信息;二、构件信息:构件型号及数量统计表、构件编号、构件形状及尺寸、混凝土方量、构件钢筋(钢筋型号尺寸及数量、钢筋间距、出筋位置、加工形式)、配套模具(型号、形状、数量)、物料(预留管、预留电盒、预埋套筒、拉结件、预埋螺孔、预埋吊件)、构件吊序、构件安装顺序、构件装车顺序、构件堆场顺序、构件生产顺序、一般说明(规范要求、容许误差、生产准则)。
三、内装信息:机电管线排布、装饰装修、门窗及部品。
ALLPLAN设计软件与目前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拆分、节点三维可视化等可以很好地结合,且该设计软件支持50种文件格式,软件接口和对接性强,便于信息共享和传递[6]。
结合工厂生产管理软件和现场终端应用软件,实现建筑产品设计、生产、装配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成本、进度、质量)应用。
ALLPLAN实现从建筑设计-构件拆分-预制深化设计-施工图生成,关联构件设计信息,可以对构建属性信息自动归集和生成报告,且可以构件三维可视化精细表达和展示(钢筋、预埋件、连接部位),通过ALLPLAN设计软件接口构件的工厂生产应用软件Unitechnik/SAA/Elliplan(Unitechnik6.0格式),实现设计信息到构件生产信息的传递和共享,避免了工厂生产信息建立时,大量繁琐数据信息的二次输入和输入的信息失真,达到设计生产一体化的信息共享。
2工厂加工执行系统 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的技术应用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在进行构件生产时,可以通过BIM模型信息建立构件的生产信息,在工程总承包管理目标要求下,工厂MES系统结合BIM信息,生成构件排产计划。
MES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是一套工厂车间执行层的生产管理技术与实时信息系统。
MES 可以提供包括计划排产管理、生产过程工序与进度控制、生产数据采集集成分析与管理、模具工具工装管理、设备运维管理、物料管理、采购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成品库存管理、物流管理、条形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人员、产业工人、专业分包)等模块,打造一个精细化、实时、可靠、全面、可行的加工协同技术信息管理平台[7-9]。
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按照构件拆分设计方案,对不同类型构件(剪力墙结构图体系的叠合板、内墙、外墙,框架结构体系的梁柱、叠合板和楼梯、阳台板等异形构件)进行标准化归并,制定生产方案,控制产能进度,依据构件生产工艺(清洗、喷涂、画线、定位、钢筋笼安放及组模、安放预埋件、布料、振捣、杆平、预养、抹面、养护、成型、脱模、调运、清洗、修补、成品入库),制定工厂加工信息化应用技术为:①自动依据所识别的构件尺寸形状定位画线;②部分边模自动安拆;③深化钢筋模型自动识别、智能化加工生产,通过BIM模型中钢筋成品型号及数量的识别,钢筋加工设备自动识别深化钢筋模型信息进行加工生产;④布料机依据构件型号、混凝土标号、料量需求,自动开启并精准控制布料位置和布料量;⑤鱼雷罐(混凝土运输小车)运输轨迹及卸料点的自动优化选取,均衡各生产线用料需求,与布料机及混凝土下料自动联动;⑥养护窑码垛机根据设定时间要求,记忆存储时间,自动识别存取相应构件;自动设定并调整控制养护温度及湿度;⑦构件翻转起吊工位感应构件,自动翻转;⑧生产工位移动远程控制调整;⑨生产工位全过程信息采集;⑩生产线全线系统联动控制。
3 BIM-MES系统集成创新技术BIM模型数据导入到计算机辅助制造管理系统,系统与自动化设备的可编程控制器(PLC)集成连接,构件信息自动转化加工设备可识别的文件,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生产。
基于BIM信息的工厂生产管理系统在构件生产过程中可实现多种模块信息管理:一、生产计划排产管理,由ALLPLAN设计信息导入中央控制室,通过明确构件信息表(项目信息、构件型号、数量等,项目现场吊装计划(吊装时间、吊装顺序)、产量排产负荷,进一步确定不同构件的模具套数(梁柱:宽度/高度/长度、主筋出筋形式、预留筋出筋形式;墙板:宽度/高度/厚度、边模上下及左右形式、开窗/开口形式、模具固定方式),物料进场排产(①混凝土:水泥、砂、石、外加剂、用水,②棒材钢筋、盘圆钢筋,预埋套筒,③用于吊装吊钩及临时支撑所需的套管预埋件,④预埋管线,⑤保温板、⑥拉结件,⑦门、窗及其配件),人力及产业工人配置,生产日期等信息。
二、生产调度管理:依据ALLPLAN提供的模型数据信息及排产计划,细化每天所需不同构件生产量,混凝土浇筑量,钢筋加工量,物料供应量,工人班组,同一模台不同构件的优化布置,依据构件吊装顺序排布构件生产计划,任一时期不同构件产量均需大于现场装配量。
三、构件堆场管理:通过构件编码信息,关联不同类型构件的产能及现场需求,自动化排布构件产品存储计划,三维可视化界面展示堆场空间、产品类型及数量,通过构件编码及扫描快速确定所需构件的具体位置;四、物流运输管理:信息关联现场构件装配计划及需求,排布详细运输计划(具体卡车,运输产品及数量,运输时间,运输人,到达时间等信息)。
信息化关联构件装配顺序,确定构件装车次序,整体配送。
五、材料库存及采购管理:实时记录构件生产过程中物料消耗,关联构件排产信息,库存量数据化实时显示,通过分析物料所需量,对比物料库存及需求量,确定采购量,自动化生成采购报表,适时提醒;依据供应商数据库,确定优质供应商。
六、供应商/分包的集成化管理:供应商/分包商(委托加工方、物料方、配套机具工装供应方等)依据深化设计模型的技术性协同,物料工具的集成化配套供应:依据构件三维深化设计模型,建立与构件编号相对应的物料及清单(匹配相应供应商/分包商)、物料配套集成供应时间(依据生产工艺工序,配套物料工种及数量)。
七、设备运维管理;工艺设备运行的负荷效能状况(满荷/正常/低荷),设备耗能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的自动排查,维修信息记录,设备运行三维可视化、远程监控。
八、产品质量管理:原材料性能参数信息实时录入,信息关联构件,加工的工序质量信息实时采集录入(尺寸精度、预埋件位置等),构件成品质检信息存储,实现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管理。
九、财务管理:动态成本管理、管理人员成本及产业工人成本、相关材料费用成本、模具成本、加工器具成本、构件运输成本、设备运维包括耗电、耗能等成本、税金等其他费用与构件生产信息实时关联。
十、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考勤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培训认证及晋级管理;依据排产计划和构件生产标准工率,自动化预估人力配置资源信息(班组种类、工种及工人数量、工人技能状况、工时)。
十一、生产全过程信息实时采集: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并采集各个生产工序加工信息(工序时间、作业顺序、过程质量等)、构件库存信息、运输信息。
信息汇总分析以供再优化及管理决策。
十二、生产报告:各个阶段产能评价、不同项目的构件,构件在设计、深化设计、具备生产条件、在生产、已生产库存、已运输、运输至现场、已吊装等不同的状态不同颜色显示。
整个工厂最佳产能状态。
原材料消耗清单,商务成本价格。
4 结语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管理创新就是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实现设计-加工-装配一体化、技术集成及协同,建筑工业化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研发以BIM-MES系统为基础的建筑工业化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技术将具有重要意义:可实现全产业链的技术集成和协同、各方信息共享共用、上下游高度协同一致,全产业链条上资源节省、成本节省、工期缩短、品质提升、精益建造。
推行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是国家战略要求,亦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1]樊骅. 信息化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 住宅产业,2015,08:61-66.[2]于龙飞,张家春.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5,04:73-78+89.[3]陈昕. 俞大有:BIM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作用[J]. 中国建设信息,2014,14:26-29.[4]李勇,管昌生.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与策略[J]. 工程管理学报,2012,04:17-21.[5]李恒,郭红领,黄霆,陈镜源,陈景进. BIM在建设项目中应用模式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2010,05:525-529.[6]何关培. BIM和BIM相关软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04:110-117.[7]邓汝春,郭孔快. 基于精益供应链的制造执行系统MES的研究[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12,04:114-120.[8]黄聪,杨国欣. 浅释运用精益管理体系,搭建S.MES系统平台[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5:60-62.[9]傅高峰,王龙,屈仁斌. SAP与MES系统集成研究与实现[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3:82-84.作者简介:周冲,男,1981年~,安徽寿县人,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邮箱:645255241@,研究方向:建筑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