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零班、奥赛班)
- 格式:doc
- 大小:313.50 KB
- 文档页数:8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物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正确,有的有多个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1.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5 s末速度为v,第9 s末速度为-v,则质点在运动过程中( ) A.第6 s末的速度为零B. 5 s内和9 s内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5 s内和9 s内位移相等D.第8 s末速度为-2v2.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图( )A. B.C. D.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同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D.自由落体运动中“自由”一词只是说初速度为04.在一平直路段检测某品牌汽车的运动性能时,以路段的起点做为x轴的原点,通过传感器发现汽车刹车后的坐标x与时间t的关系满足x=60+30t-5t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30 m/s,加速度大小为10 m/s2B.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30 m/s,加速度大小为5 m/s2C.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60 m/s,加速度大小为5 m/s2D.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60 m/s,加速度大小为2.5 m/s2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A.乙车比甲车运动快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6.分析下列的运动,可将有下划线的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A.运动的汽车后轮 B.运动员体操表演C.刘洋在太空翻筋斗 D.绕地球运动的“嫦娥一号”飞船7.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0时,质点距坐标原点的距离为2 m,质点在接下来的第1个2 s内时,通过的位移是3 m,接着返回,在第2个2 s内位移为-3 m,在第3个2 s内位移也为-3 m,则在6 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是(原运动方向沿坐标系正方向)( )A.-3 m B.-1 m C. 5 m D. 2 m8.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1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大4.5 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A. 4.5 m/s2 B.-4.5 m/s2C. 2.25 m/s2 D.-2.25 m/s29.(多选)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当速度达到v时,改为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分别为x1,t1和x2,t2,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A.= B.=C.= D.v=10.(多选)某人在t=0时刻,观察一个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现只测出了该物体在第3 s内的位移x1及第7 s内的位移x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B.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C.不能求出前6 s内的位移 D.能求该物体加速度11.(多选)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A. B.C. D.12.(多选)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而言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C.我们说“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火车或他自己为参考系的二、实验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计14分。
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统招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6年8月5日到2016年8月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在考查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A. 跆拳道B. 20公里竞走C. 体操D. 跳水2.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 0,0B. 2r,向东;πrC. r,向东;πrD. 2r,向东;2r3.在赛车比赛中,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启动到15m/s的速度所用时间为0.1s,则此过程中赛车的加速度为()A. 150m/s2,方向与赛车出发的方向相同B. 15m/s2,方向与赛车出发的方向相同C. 150m/s2,方向与赛车出发的方向相反D. 15m/s2,方向与赛车出发的方向相反4.2013年8月,我国新研制的隐形战机歼−20,开始挂弹试飞。
在某次试飞中,由静止开始加速,当加速度a不断减小至零时,飞机刚好起飞,则此过程中飞机的()A. 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减小B. 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增大C. 速度增加越来越快,位移增加越来越快D. 速度增加越来越慢,位移增加越来越慢5.直升飞机竖直降落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能反映其运动的v−t图象是()A. B.C. D.6.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由静止从斜面顶端沿斜面滑下,该物体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v,则物体下滑到L4处的速度为()A. v4B. v2C. √3v3D. v√2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7.关于下面给出的物理量是矢量的有()A. 路程B. 加速度C. 瞬时速率D. 平均速度8.(多选)根据给出的速度、加速度的正负,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A. v 0<0、a>0,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 v 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C. v 0>0、a<0,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D. v 0>0、a=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9.环球网国际军情中心2011年8月28日消息:8月26日,歼−20战斗机在成都某机场再次进行试飞,在空中的歼−20姿态优美,做出各种机动动作.假设歼−20战斗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为t,升空飞行一段时间后返回飞机场,落地后以速度v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恰好停下,则()A. 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vtB. 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vt2C. 落地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2vtD. 起飞前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落地后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10.某人把一物体从足够高处以10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抛出,g取10m/s2,则()A. 1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可能为20m/sB. 2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可能为10m/sC. 每秒钟物体速度的改变量大小都相同D. 2s末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是40m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11.人们常用打点计时器作为测量时间和位移的工具,常见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两种。
上饶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零班、奥赛班)命题人:秦朝玲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其中第2、5、6、8题为多选题,共40分)1.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2.关于位移和路程及时刻和时间间隔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B. 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C. 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D. 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3.我校朱柯宇同学在2019年全国田径精英赛中获得男子大众组100米金牌。
邵阳教练为提高他百米赛跑的成绩,分析了朱柯宇同学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 朱柯宇同学在前7s 跑了49m,7s末到8s末跑了9.2m,共用10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朱柯宇同学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7m/sB. 朱柯宇同学在前7s的平均速度是10m/sC. 朱柯宇同学在7s末的瞬时速度约为9.2m/sD.根据本题已知条件,可以判断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m/s2,那么()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5m/s B.第3s初的速度比第2s末的速度大5m/sC.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大5m/s D.第3s末的速度比第2s初的速度大5m/s 5.如图所示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A. A、B两物体在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B. 3s内物体A的平均速度比物体B的大C. A、B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出发D. t=1 s时,两物体第一次相遇6.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7.将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下列图中错误的是()A. B. C. D.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书的形变,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B.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木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C.强相互作用存在于宏观物体之间,而弱相互作用存在于原子核内部D.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零班、奥赛班)一、选择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4分,7、8、10题为多选题,其余为单选题,共40分)1.国际单位制规定力学所选用的基本物理量是( ) A .长度、力、时间 B .长度、质量、时间 C .长度、力、质量、时间D .速度、加速度、力2.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它所受的合力的方向相同C .物体受到恒定的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D .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球用轻绳悬挂在光滑竖直墙上,绳与墙夹角α,绳中张力为T F ,则球对墙的压力大小不可能是( )A .tan mg αB .T sin F αC .sin mg αD .T cos sin F mg αα-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置—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1到3秒内,乙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 .1到3秒内,甲相对于乙的速度大小为2m/s C .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 D .在5s 内两质点速度方向一直不同5.两个共点力F 1,F 2互相垂直,其合力大小为F ,F 1与F 间的夹角为α,F 2与F 间的夹角为β,如下图所示,若保持力F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而改变F1,对于F2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保持α不变而减小F1,则β变小,F2变大B.若保持α不变而减小F1,则β变大,F2变小C.若保持F1的大小不变而减小α,则β变大,F2变大D.若保持F1的大小不变而减小α,则β变小,F2变大6.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重物,平衡时弹簧伸长了4 cm。
若将重物向下拉1 cm后放手,则重物在刚释放的瞬间的加速度是()A.2.5 m/s2 B.7.5 m/s2 C.10 m/s2 D.12.5 m/s2 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置于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通过一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一重力为G的钩码相连(两滑轮间的轻绳水平),现将滑块置于斜面上,滑块在斜面上匀速上滑,且发现在滑块运动过程中,斜面一直保持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G sinθB.滑块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G-mg sinθC.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为(M+mg)+G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朩为(M+m)g8.长木板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与木板接触面上装有摩擦力传感器,如图甲所示,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α变大),另一端不动,摩擦力传感器记录了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 f 随角度α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特零班1)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4分;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第1-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第8-10小题,每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在足球场上罚任意球时,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在行进中绕过“人墙”转弯进入了球门,守门员“望球莫及”,其轨迹如图所示。
关于足球在这一飞行过程中的受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B .合外力的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速度方向指向轨迹内侧C .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内侧,速度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D .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外侧,速度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2.将电量2Q 分为q 和(2Q -q),在距离一定时,其相互作用力最大,则q 值应为( ) A .5Q B .4Q C .3Q D .2Q 3.如图所示,a 、b 、c 、d 、e 为同一直线上的五个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都为L .处于a 、e 两点的点电荷的电荷量都为q ,处于a 点的为负电荷,处于e 点的为正电荷。
在c 点有一与直线垂直的均匀带电薄板,带电量为Q ,电性未知。
已知d 点的电场强度为2209kq L,则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 ) A .2209kq L B .22109kq kQ L L + C .0 D .22109kq kQ L L - 4.如图所示,曲线I 是一颗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 轨道的示意图,其半径为R ;曲线Ⅱ是一颗绕地球做椭圆运动的卫星Q 轨道的示意图,O 点为地球球心,AB 为椭圆的长轴,两轨道和地心都在同一平面内,已知在两轨道上运动的卫星的周期相等,万有引力常量为G ,地球质量为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椭圆轨道的长轴长度为RB .卫星P 在I 轨道的速率为v 0,卫星Q 在Ⅱ轨道B 点的速率为v B ,则v 0>v BC .卫星P 在I 轨道的加速度大小为a 0,卫星Q 在Ⅱ轨道A 点加速度大小为a A ,则a 0=a AD .卫星P 在 I 轨道上受到的地球引力与卫星Q 在Ⅱ轨道上经过两轨道交点时受到的地球引力大小相等5.如图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 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
江西省上饶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理科零班、奥赛补习班)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选题(1-7单选,8-10多选。
每题4分,共40分)1.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10s 末开始刹车,经5s 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12:a a 之比和位移之比12:x x 分别为A.121:4a a ⋅= ,12:1:4x x =B.12:1:2a a = ,12:2:1x x =C.12:1:2a a = ,12:1:4x x =D.12:4:1a a = ,12:2:1x x =2.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 作用下,a 、b 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一定受到4个力B .b 可能受到4个力C .a 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D .a 与b 之间没有有摩擦力3.如图所示,有一足够长的斜面,其倾角为30α=,将一个小球帖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若小球抛出时的动能为9J ,则该小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时的动能为A. 36JB. 27JC. 21JD. 12J4.暗物质是二十一世纪物理学之谜,对该问题的研究可能带来一场物理学的革命,为了探测暗物质,我国在2015年12月17日成功发射了一颗被命名为“悟空”的暗物质探测卫星。
已知“悟空”在低于同步卫星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 (t 小于其运动周期),运动的弧长为s ,与地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β(弧度),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悟空”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悟空”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C.“悟空”的环绕周期为2tπβD.“悟空”的质量为32s Gt5.如图所示,以为圆心的圆周上有六个等分点、、、、、。
等量正、负点电荷分别放置在、两处时,在圆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现改变处点电荷的位置,关于点的电场强度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移至处,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沿B.移至处,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减半,方向沿C.移至处,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减半,方向沿D.移至处,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沿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而质量不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小孔P 垂直磁场边界MN ,进入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并垂直磁场边界MN 射出磁场,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零奥班,无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0分;其中8-10为多项选择题.....,其余为单项选择题.....)1、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 )A.时间、位移、速率 B.速度、速率、加速度C.路程、时间、速度变化量 D.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2.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取9.8 m/s2B.在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处,g值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D.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越小3、下列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4、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x,则它从出发开始通过x/4所用的时间为( )A.t4B.t2C.t16D.22t5、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5∶1,甲从高H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高2H处自由落下,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B.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C.甲落地时,乙的速度大小为2gHD.甲、乙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6.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到达C点.已知物体经过B点速度是到达C点的速度的,AC间的距离是32.0m.则BC间的距离是:()A.8.0m B.6.4m C.24.0m D.25.6m7.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x=24t-1.5t2(m),根据这一关系式可以知道,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A.1.5 s B.8 s C.16 s D.24 s8、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2m, 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m, 那么可以知道()A.该质点的初速度是0.25m/s B.第三秒末瞬时速度是2.25m/sC.第二秒内的位移是1.5m D.质点的加速度是0.5m/s29.如图所示是某物体的x-t图像,则关于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s末物体开始反向运动B.物体6s内的路程是12mC.3s到6s内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D.6s内物体沿x轴做往返运动10、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前10 s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后10 s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B.前10 s内甲在乙前,后10 s乙在甲前C.20 s末两车相遇D.相遇前,在10 s末两车相距最远二、填空与实验(本题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七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3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周期为T=0.02 s的交流电源上。
2020-2021学年江西省上饶中学零班、奥赛班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体积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B. 加速度大,速度变化一定快C. 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2.如图是嘉兴市高中园区到上海虹桥火车站的线路图,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预计下午1:52到达”中的1:52表示时间B. “距离最短87公里”表示位移C. “1小时21分”表示时间间隔D. 由所给的各条路线的距离和时间能求出不同路径的平均速度3.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一致时,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就会减小B.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5m/s2比−2m/s2小C. 物体的速度等于0,其加速度也一定等于0D. 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度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4.如图所示,铁架台上竖直悬挂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弹簧下端挂有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用一个向上的力F托住钩码,使钩码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x,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 F=kxB. mg=kxC. F+kx=mgD. F=kx+mg5.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将货物由地面吊起,其运动的v2−x图象如图所示(取g=10m/s2).则前3m内与最后2m内拉力的大小之比()A. 12:7B. 22:17C. 22:23D. 18:236.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木块A质量为M,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当θ=37°时,木块恰能静止在斜面上.现将θ改为30°,在A与斜面间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圆柱体B,如图乙,sin37°=0.6,cos37°=0.8,则()A. A、B仍一定静止于斜面上mgB. 若M=4m,则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52C. 若A、B仍静止,则一定有M≥2√3mmgD. 若M=2m,则A受到的摩擦力为32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7.一质点沿着半径为R的圆运动了2.25圈,下列关于该质点的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路程为4.5πRB. 路程为√2RC. 位移大小为√2RD. 位移大小为4.5πR8.如图所示,图甲为质点a和b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图乙为质点c和d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A. 若t1时刻a、b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两质点第二次相遇B. 若t1时刻c、d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两质点第二次相遇C. t1到t2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b和d两个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 t1到t2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b和d两个质点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9.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图像c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的顶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江西省上饶中学零班、奥赛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所示。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 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 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 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2.7.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孟关良、杨文军在男子双划艇500m决赛中以101s的成绩获得金牌。
关于他们在决赛中的运动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最大速度一定为4.95m/sB. 平均速度约为4.95m/sC. 冲刺速度一定为4.95m/sD. 起动速度约为4.95m/s3.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A. 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 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 汽车的速度变化量在减小4.如图所示,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于桌面很硬,所以桌面没有发生形变B. 由于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对书本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上的弹力C. 书对桌子的压力,是由于桌子的形变产生的D. 书对桌子的压力就是书受到的重力5.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P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 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F=mgtanθB. F=mgtanθ C. F N=mgtanθD. F N=mgtanθ6.要使一粗糙的木块在水平木桌的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尽可能小些,下列措施中有效的是:①将木块和木桌的接触面刨光滑些②使木块的滑动速度增大③在木桌表面上垫一张平整光滑的铁皮④取木块表面积最小的那个面向下放在桌面上,减小与桌面的接触面积()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7.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表示时间的是()A. 早6h10min,列车从上海出发B. 列车一共运行了12hC. 列车在南京站停车10minD. 列车9h45min到达途中南京站8.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A. 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t=4s时,A、B两物体相遇C. 在相遇前,t=4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D. 在相遇前,A、B两物体最远距离20m9.图示是在平直公路上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的刹车性能时,动力车刹车过程与t之间的关系图象。
2019-2020学年江西省上饶中学零班、奥赛班、补习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如图所示,一质点在恒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质点的速度方向恰好改变了90°,则()A. 质点在M点受到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右B. 质点在N点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C. 质点从M点到N点的轨迹是一段圆弧D. 质点从M点到N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B. 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叫北斗导航系统C. 能量是守恒的,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D. 能量的耗散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能源的利用受这种方向性的制约,所以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3.如图,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方的A点处悬挂一光滑的木板AB,B端刚好在斜面上。
木板与竖直方向AC所成角度为α,一小物块自A端沿木板由静止滑下,要使物块滑到斜面的时间最短,则α角的大小为()A. α=10∘B. α=15∘C. α=30∘D. α=60∘4.如图所示,B为竖直圆轨道的左端点,它和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
一小球在圆轨道左侧的A点以速度v0平抛,恰好沿B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 v02tanαg B. 2v02tanαgC. v02gtanαD. 2v02gtanα5.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并将弹簧压至最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接触弹簧后即做减速运动B. 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C. 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等于零D. 当物块的速度为零时,它所受的合力为零6.一定质量的气体,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A. 气体的体积一定增大B. 气体的体积一定减小C.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D.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7.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半圆形碗的光滑表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球以角速度ω=√2gR是()A. 该轨道平面离碗底的距离为R2B. 该轨道平面离碗底的距离为R3C. O点与该小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D. 小球所受碗的支持力为3mg8.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其中直线1、2分别为两个不同电源A、B的输出电压关于输出电流的变化规律,图线3为某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且与两直线的交点分别为M(5.2,3.5)、N(6,5)。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零班、奥赛班)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其中第2、5、6、8题为多选题,共40分)1.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2.关于位移和路程及时刻和时间间隔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B. 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C. 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D. 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3.我校朱柯宇同学在2019年全国田径精英赛中获得男子大众组100米金牌。
邵阳教练为提高他百米赛跑的成绩,分析了朱柯宇同学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 朱柯宇同学在前7s跑了49m,7s末到8s末跑了9.2m,共用10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朱柯宇同学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7m/sB. 朱柯宇同学在前7s的平均速度是10m/sC. 朱柯宇同学在7s末的瞬时速度约为9.2m/sD.根据本题已知条件,可以判断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m/s2,那么()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5m/s B.第3s初的速度比第2s末的速度大5m/s C.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大5m/s D.第3s末的速度比第2s初的速度大5m/s 5.如图所示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A. A、B两物体在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B. 3s内物体A的平均速度比物体B的大C. A、B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出发D. t=1 s时,两物体第一次相遇6.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7.将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下列图中错误的是()A. B. C. D.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书的形变,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B.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木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C.强相互作用存在于宏观物体之间,而弱相互作用存在于原子核内部D.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
9.三个重均为10N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N/m的相同轻弹簧p、q 用细线连接如图,其中a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
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轻弹簧和细线的重量都忽略不计)A.4cm B.6cmC.8cm D.10cm1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大小。
设木块的质量为m,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且木板与水平桌面之间的摩擦不能忽略,不考虑滑轮的摩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板静止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MgB.木板做匀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MgC.木板做匀加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秤读数D.只有木板做匀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才等于弹簧秤读数二、实验题(11题每空2分,共8分;12题2+3+3分,共8分)11.(1)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①小车在B点的速度v B=________m/s;(该问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该问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一辆小车沿一条直线运动,车上放着盛水的漏滴,每隔2.0s滴一滴水,水在车行驶的路面上留下水滴的痕迹如下图所示,图中还放着一把刻度尺,其零刻度线与O点对齐,若从小车通过O点开始计时,则当滴下水滴G时,小车运动时间是________s,AH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本小题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2.某学习小组利用图示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经过止下方的光电门时,毫秒计时器能记录下小球的遮光时间。
(1)为了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小球应选择______。
A.木球B.钢球C.铝球(2)在某次测量中,测得小球的直径为d,小球下落高度为h时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t,则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率为______,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______用d、h、t 等物理量表示。
三、解答题(第13题10分,第14题10分,第15题12分,第16题12分)13.在抗震救灾中,一名训练有素的武警战士(可视为质点)从直升机上通过一根竖直的长绳由静止开始缓慢滑下(此时速度很小可认为等于零)。
在离地面18 m高处,武警战士感到时间紧迫,想以最短的时间滑到地面,开始以加速度大小为10 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该武警战士落地的速度不能大于6 m/s,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长绳的下端恰好着地。
求:(1)武警战士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距离;(2)武警战士下滑的最短时间。
14、蓝牙( Bluetooth)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无线电波).现有两同学用安装有蓝牙设备的玩具车甲、乙进行实验:甲、乙两车开始处于同一直线上相距为d=4.0m 的O1、O2两点,甲车从O1点以初速度v0=4m/s、加速度a1=1m/s2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乙车从O2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2=2m/s2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当两车间的距离超过s0=10m 时,两车无法实现通信,忽略信号传递的时间.已知.(1)求甲、乙两车在相遇前的最大距离;(2)求甲、乙两车在相遇前能通信的时间15.如图所示,质量=1kg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cos37°=0.8,取,乙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轻绳OA受到的拉力大小;(2)求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大小;(3)若物体乙的质量,缓慢增大物体甲的质量,当物体甲的质量时物体乙刚好开始滑动,求物体乙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6.如图所示,为车辆行驶过程中变道超车的情景。
图中A、B两车相距L=7m时,B车正以v B=4m/s速度匀速行驶,A车正以v A=8m/s的速度借道超越同向行驶的B车,此时A车司机发前方不远处有一辆汽车C正好迎面驶来,A车司机不得不放弃超车,而立即驶回到与B车相同的正常行驶车道。
不考虑变道过程中车速的变化和位移的侧向变化,则(1)A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刹车匀减速,才能避免与B车相撞。
(2)若A车驶回原车道时,司机估计会与B车相碰的危险,立即以大小为a A=1m/s2的加速度刹车,同时鸣笛发出信号提醒B车司机加速,B车司机经过t0=1s的反应时间后,立即以a B=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
(不计A车司机的反应时间)。
则:①B车加速后经过多长时间A、B两车速度相等;②A会不会追尾B车(请通过计算分析)。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D BD D C AD CD C CD C C二、实验题(11题每空2分,共8分;12题2+3+3分,共8分)11.【答案】0.25 1.0 14.0 2.1412.【答案】B 三、解答题(第13题10分,第14题10分,第15题12分,第16题12分)13. 【答案】(1)7.2m (2)2.4s【解析】(1)设最大速度为m v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2221222m m v v v h a a -+= 代入数据解得:12m/s m v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距离为:211144m 7.2m 220m v x a === (2)战士下滑的最短时间为:1212126s 2.4s 105m m v v v t a a --=+=+= 14. 【答案】(1)(2)4.8s 【解析】(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大。
即:v 0+a 1t 1=a 2t 1解得t1=4s所以两车相距最大距离为:(2)当两车的间距大于s0时,两车无法保持通信。
由题可知,两车的间距先增大后减小。
所以当时有:解得t2=2s;t3=6s。
即中间有t3-t2=4s的时间无法通信。
又当乙车追上甲车时有:即:解得t4=8.8s所以能保持通信的时间为t=t4-(t3-t2)=4.8s。
15.【答案】(1)(2)(3)0.3【解析】(1)(2) 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竖直方向,有:F OA cosθ-m1g=0,解得轻绳OA的拉力大小F OA=12.5N;水平方向,有:F OB-m1gtanθ=0,解得轻绳OB受到的拉力大小F OB=7.5N,物体乙受到OB绳的拉力和水平面的静摩擦力作用,且由平衡条件得:;(3) 当物体乙刚开始滑动时,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有由平衡条件得解得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
16.【答案】(1)87m/s2;(2)2s, 不会追尾【解析】(1)A车减速到与B车同速时,若恰未与B车相碰,则A车将不会与B车相碰,设经历的时间为t,则A 车位移:2A B A v v x t += ① B 车位移:B B x v t = ②A B x x L -= ③由①②③式代值解得:t =3.5s则A 车与B 车不相碰,刹车时的最小加速度大小:22848//3.57A B v v a m s m s t --=== (2)①设B 车加速后经过t 1秒两车同速,则:()101A A B B v a t t v a t -+=+代值解得:12t s =②A 、B 车同速时,若A 车未追尾B 车,则A 车不会追尾B 车,设两车同速时速度为v ,则: 15/B B v v a t m s =+=此过程中,A 车位移:()10'19.52A A v v x t t m +=+= B 车位移:01'132BB B v v x v t t m +=+= 两车位移差:'' 6.5A B x x x m L ∆=-=<故A 车不会追尾B 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