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淡水”说课讲稿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4
珍贵的淡水-粤教粤科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淡水的来源和维护意义;2.能列出淡水的利用方法;3.能比较海水和淡水的差异;4.能提高个人和社会环境的节约淡水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淡水的来源和利用方法;2.比较海水和淡水的区别;3.了解淡水的珍贵性及其在人类生存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淡水的维护意义;2.淡水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A. 淡水的来源和维护意义1.引导学生回忆水的分类:海水、淡水;2.带领学生探讨淡水的来源:雨水、河水、湖水等;3.着重介绍淡水资源的极度匮乏、需要保护,让学生认识到淡水是珍贵的资源,应该更好地利用。
B. 淡水的利用方法1.概述淡水的利用场景:人们日常饮水、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2.对每个场景进行展开,细致介绍人们如何利用淡水;3.强调合理利用淡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节约用水,降低浪费。
C. 海水与淡水的分别1.导入问题“海水和淡水有什么区别?”,并请学生将自己的猜测说出来;2.给学生提供实验工具,让学生亲自比较海水和淡水的差异,发现降低浓度要花费很多时间。
3.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淡水和海水的差异,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帮助学生理解相同点与不同点。
D. 倡导节约用水1.引导学生思考用水如何环保,课堂提供一些环保用水的小技巧;2.提醒学生家庭和学校的办公室应该建设合理的用水体系,切实提高节水意识,哪怕地球上的水域是超过70%。
五、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淡水的理解。
通过比较海水和淡水的差异,学生能够发现淡水的价值,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利用用水资源。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述不够精准,还需要进一步抓住重难点,尽量让学生可以听懂学习,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
《珍贵的淡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粤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6课《珍贵的淡水》教材分析:第六课《珍贵的淡水》是《自然资源》这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通过对日常的生活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使学生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通过对资料数据的对比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地球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匮乏。
从而使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设计意图:从这一社会现象,引发一连串的争论,使学生了解地球淡水资源的匮乏,同时也关注自己身边的水资源。
从而树立保护水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心。
达到科学知识与人文思想相渗相融,与情感意识培养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1.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以及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匮乏。
2.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重点难点: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的方法,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匮乏情况。
2.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让学生知道如今污染水资源、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真正意识到保护淡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地球仪2、相关的图片、PPT课件。
学生学前活动:1、学生分组做好三个活动,记录好相关数据。
2、收集一些有关水的资料图片,写好报告。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PPT出示课本P28页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猜猜他们在谈论什么?(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珍贵的淡水)二、合作探究,建构新知1、导入:“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你们支持哪一种观点?你们的队名叫什么?你们的论据是什么?请大家分组讨论。
”2、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各队的观点。
(环保卫士队的观点是:“节约用水。
”黑暗之星队观点是:“地球上的水很多。
”正义之星队观点是:“淡水极少。
”(板书:各队的名称与观点)4、各组进行辩论。
环保队:“我们的观点是‘积少成多’,节约用水。
大家不要小瞧了一滴水,如果让它长时间滴下去,那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目。
《宝贵的水》优秀说课稿《珍贵的水》优秀说课稿篇1说教材:水,是生命之源。
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幼儿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对它有着非常情感。
随着社会的飞速进展,水污染的现象越来越严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
爱护水资源已经迫不及待。
针对以上状况,我认为进行“节省用水,爱护水资源”特别有须要从幼儿时期抓起。
为了让幼儿感知水和人类生活的亲密关系,懂得水的珍贵。
因此,我设计这节社会课《珍贵的水》。
说教学目标:1、了解水和人类生活的亲密关系,感受水的珍贵。
2、积极设想爱护水资源的方法。
3、情愿参加爱护水资源的行动。
说教学重点:感受水的珍贵,想出更多节水的方法。
说教学难点:幼儿节水习惯的养成。
说教法:1、观测法,利用视频观看干旱地区人们的缺水生活状况,知道水资源是有限的,体验水的珍贵。
2、争论法,看完视频,幼儿有了节省用水的信念后,充分争论,得出一水多用等节水方法,不但自己节省用水,还要带动四周的人也参与节省用水的行列,还要做一名优秀的小小宣扬员。
说学法:1、观赏法,幼儿观赏生动形象的视频,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解并描述,看到、听到全方位的感受到水的珍贵,从而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2、讲解并描述法,采纳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解并描述的空间,采纳鼓舞为主的原那么,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有机会的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留意提示幼儿用嘹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解并描述,并且留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解并描述的机会。
说活动流程:第一环节:简约谈话导入活动《水》,幼儿简约知道水是平常我们常见到又喜爱的,在这里老师援助幼儿归类、梳理、提升。
能够使幼儿对水的用途的认识更全面,更丰富,还渗透了初步的分类。
充分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谁都离不开它。
第二环节:看视频,了解水资源的匮乏和水资源的`污染状况利用视频观看干旱地区人们的生活环境。
尤其听到一年都不洗一次澡,看到8岁的孩子每次要背17斤水,走上十几里路,每天走十几次。
六年级下册科学《珍贵的淡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当地水资源的现状。
2、了解水污染的原因。
3、知道可以通过净化的手段让污水变清。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已有了一定的提高,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会收集资料和进行现状分析,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已经会制作简易净水装置,然后进行实验操作,最后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
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一定基础。
重点难点:1、通过观察,提出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2、利用身边的材料制成简易净水器,让污水变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以上一课时课前的事例为话题提出问题:面对这样的一些事实,我们应该怎么办?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上节课的回忆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新课教学1.水资源的季节分布差异对策——修建水库(1)教师展示上节课水资源季节差异的基本事实材料和结论,学生提出解决办法。
教师点拨评价之后,展示修建水库的最佳策略,并请学生尝试解释水库的工作原理。
教师小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
(针对问题找策略──对症下药,手到病除。
教师可以用打比方的形式将水库的原理形象化。
如,类似于家庭将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在需要的时候取出来用。
)(2)教师展示上节课水资源年际变化大的基本事实材料,学生提出解决办法。
参照前面的办法,学生自然会说需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教师展示我国大型水利工程分布图和长江的三峡、葛洲坝以及黄河的三门峡和小浪底景观图片,验证学生的结论。
2.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对策——跨流域调水教师展示上节课水资源空间差异的基本事实材料和结论,学生提出解决办法。
教师点拨评价,并展示跨流域调水的输水路线示意图,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三条线的源头与归宿,体会南水北调的重大意义。
(将修水库比作往银行存钱,那么跨流域调水就相当于向朋友借钱。
所以,对照水资源分布图说策略并不难。
这同样也是前面思维方法的应用与创新。
)3.水资源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1)问题:教师展示中国水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世界排名,以及生产、生活中的污染、浪费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珍贵的淡水教案范文
教案主题:淡水资源的珍贵及保护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淡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2.掌握淡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了解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受到的威胁。
4.掌握保护淡水资源的措施和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淡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2.淡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淡水资源的图片和图表。
3.PPT和教学课件。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10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淡水资源为何重要?
2.展示相关图片和图表,介绍淡水资源的意义及其在生活、农业和工业方面的应用。
第二步:知识传授(20分钟)
1.介绍淡水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介绍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其受到的威胁,如污染、过度开发等。
3.引导学生理解淡水资源的困境,感受其珍贵性和需求量的日益增加。
第三步:讨论与案例分析(30分钟)
1.分组让学生讨论:保护淡水资源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分析案例:污染源、水资源浪费等对淡水资源的影响,并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和讨论。
第四步:总结与归纳(15分钟)
1.总结保护淡水资源的措施和方法,如减少污染、节约用水等。
2.强调个人责任与行动,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淡水资
源的行动。
第五步:拓展延伸(15分钟)。
“珍贵的淡水”说课讲稿
泗城中心校白莉娟
尊敬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珍贵的淡水”。
一、说教材
“珍贵的淡水”是粤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可出示课本)。
属于“地球与宇宙”领域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范畴。
它和第7课宝贵的耕地,第8课保护生物资源,第9课矿产资源,第10课海洋宝库,共同构成了第二单元自然资源。
教材安排了3个活动。
活动1“积少成多”,让学生通过测量滴水情况,发现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感知积少成多;活动2“淡水资源知多少”,是通过对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了解地球的水资源分布情况,知道淡水资源的匮乏;活动3“我该怎样用水”,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制定用水计划,鼓励学生科学用水,了解节约用水的意义,培养其节水意识。
让他们对习以为常的地球物质——水“刮目相看”,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说学情
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生通过《走进水世界》单元的学习,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地球表面大部分都是水域,而且我们的周围目之所及都有水的真实存在。
既然地球上的水量如此之多,为什么还要保护水资源呢?这可能是大部分学生的想法。
三、说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一是科学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及淡水资源的匮乏。
二是能力培养目标,利用图表,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数据资料,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数据对比知道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匮乏。
难点是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四、说教学准备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分散突破重难点我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地球仪,量杯,水杯等教学器具。
根据教材的内容本课需要安排2课时进行,活动1.2为第一课时,活动3为第二课时。
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五、说教学流程
基于教材内容和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分为四个环节。
首先是谈话引入,“你认为什么是珍贵的?”学生可能回答“亲情”“友情”“时间”“健康”等等,这时老师说我认为淡水是珍贵的,同时板书“淡水”。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会感受到水无处不在,地球上的水很多,有什么好珍贵的呀?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设疑,激起学生好奇心。
PPT出示主题图进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活动1,“积少成多”。
波波说“‘水多的是,浪费几滴怕什么?’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做个试验。
”让学生收集水龙头1分钟的滴水量,教材让学生收集10分钟滴水,我考虑到耗时太长,学
生在收集滴水的同时进行其他活动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我让学生收集一分钟滴水。
一滴水对学生来说很平常,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收集1分钟滴水,然后计算1小时浪费多少水?1天呢?1年呢?(板书1分钟、1小时、1天、1年)如果全国人民每人浪费一滴水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这个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数据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知什么是“积少成多”,认识到浪费的可怕,从而意识到节约用水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活动2“淡水资源知多少”(板书)。
出示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既然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十分广泛,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是否说明地球上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呢?”(播放“珍贵的淡水资源”视频)通过视频的播放使学生理解水是生命之源,知道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咸水约占97.5%,淡水占2.5%, 而这2.5%的淡水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
有99.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真正可以利用的只有0.3%,不足全球总水量的万分之一。
接下来让学生根据PPT呈现的数据用彩笔在书上的表格里涂一涂,从而直观地感知淡水资源的严重匮乏。
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认识淡水资源是十分匮乏的,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进而揭示课题“珍贵的淡水”。
(板书“珍贵的”)第三个环节课堂巩固。
PPT出示美丽的风景和干旱水污染图片。
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国之一,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
本课不仅要学生获得相关知识,重要是要让他们的情感参与其中。
通过PPT的展示让学生感受水世界的美好和干旱、水污染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号召大家一起珍惜和爱护水资源。
随后让学生回家后调查一下周围的用水情况写有一份有针对性的倡议书,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准备。
第四个环节是总结提升,让学生各抒己见说本节课的收获,老师适当的给予评价总结。
接着PPT出示节约用水的宣传图片结束教学。
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回顾再次认识水资源的匮乏,理解淡水的珍贵,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同时用自己的语言说收获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说板书
再来说说我的板书。
通过谈话引出珍贵的淡水,同时板书“淡水”,给学生以悬念。
接着通过2个活动,大量的数据让学生感知“积少成多”及浪费的可怕,通过观看视频,动手涂一涂直观感知淡水资源的匮乏,从而照应开头“珍贵的淡水”。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由于经验不足,能力有限,说的不到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