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不大事大煤不黑人黑——一个县煤炭局长的“发家”路
- 格式:pdf
- 大小:194.91 KB
- 文档页数:2
成也“黑金”、败也“黑金”的山西官场山西官场上常年来流传着一句“晋官难当”的段子。
近几个月来因腐败导致的山西官场地震。
“在这样的时候,重提‘晋官难当’,有着一种别样的思考。
”退休副厅级干部黄云说。
成也“黑金”,败也“黑金”山西民间半公开地流传着一个段子――“人说山西好地方,黄米黑煤实力强。
人说山西好风光,谁当领导谁心慌”。
不少山西人对煤炭都怀着这样一种矛盾的情怀。
据山西官场人士透露,当地落马的副处级以上贪官,很多都和煤炭有关。
煤之于山西,承载了太多东西,其间利益纠葛,很难理清。
在煤炭市场最火爆的年景里,整个煤炭产运销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分享了煤炭带来的利益。
据山西官方去年的一次通报,5年来,山西煤焦领域反腐斗争收缴各类违法违规资金380多亿元,处分党员干部4715人。
“有时候你会看到,一个科级,甚至股级官员,动辄都是涉案上千万,甚至上亿。
”山西某省级部门一干部说。
“相煎何太急”一名熟悉山西政情的人士说,山西本土干部,常常是既抱团又内斗。
“一些外来干部常常抱怨山西官场排外,本土干部则感慨‘相煎何太急’”。
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原太原市长张兵生短信拉票案。
当时山西的数十名重要官员都收到由张兵生下属发出的短信。
说张兵生拉票,其实并不准确。
因为短信发出时,张兵生已确定在晋升副省的选拔过程中成为失意者。
短信内容是攻击另一名颇具实力的候选人。
事件的最后结局,是张兵生被免职并被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而张兵生当初的竞争对手,虽然最后如愿晋升副省,但仕途也受到影响。
太原一名政界人士表示,张兵生与那名官员都是本地干部,“最后弄成势同水火,谁也不是赢家”。
此外,山西官场中某些人喜欢以官员籍贯划圈子。
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士说,近年山西爆发过不少案子,有些还是震惊全国的大案。
个别人居然就能“软着陆”,让外界一片惊讶,“其中圈子发挥的作用不小”。
官难当?爱当官?“晋官难不难当我不敢说,但临汾的官肯定是难当的。
”黄云说,临汾矿产潜在价值量为山西之首,各种地方利益盘根错节,“空降”领导很难理顺各种关系。
煤炭行业违反正确政绩观案例一、过度追求产量不顾安全的“拼命矿长”1. 案例详情。
有这么一个矿长啊,他就想着在自己任期内把煤炭产量搞上去,好让上头看到自己的“能耐”。
他完全不顾矿井下那些老化的设备,工人跟他反映说有些采煤机经常出故障,而且通风系统也不太灵光了,有安全隐患呢。
可这个矿长就像没听见似的,还一个劲儿地给工人加产量任务。
他心里就想着,产量高了,自己的政绩就好看了,说不定还能升职呢。
结果呢,有一天,矿井下因为设备故障引发了小范围的瓦斯泄漏。
幸好发现得还算及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但也有好几个工人因为吸入瓦斯受伤了。
这时候这个矿长才傻了眼,他之前追求的那些产量数字在安全事故面前啥都不是,而且因为这事儿,他还被上级狠狠批评,面临处罚。
2. 违反的正确政绩观点。
正确的政绩观应该是以人为本,把工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这个矿长只看到了产量这个数字能给自己带来的所谓“政绩”,却忽略了煤炭行业安全是根本的原则。
他没有意识到,即使产量暂时上去了,如果是以牺牲工人安全为代价的,那最终带来的是对企业形象的损害、对工人家庭的伤害,也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忽视环保搞生产的“黑烟厂长”1. 案例详情。
有个煤炭加工厂的厂长,他就想着把煤炭加工得越多越好,尽快把产品推向市场。
他呢,根本不把环保要求当回事儿。
厂里的煤炭洗选设备没有配备有效的防尘和污水处理设施。
每天生产的时候啊,那黑烟滚滚的,周围的居民都不敢开窗。
而且那些洗煤废水就直接排到了厂旁边的小河沟里,河水都变成了黑乎乎的脏水,鱼虾都死光光了。
当地环保部门来检查的时候,他就临时搞些小动作,比如停产几天做做样子。
环保部门一走,他又恢复原样继续生产。
他觉得只要自己厂里的经济效益好,产品能卖出去,自己就是有政绩的。
可是呢,周围的居民受不了了,不断地投诉,最后这个厂被强制停产整顿,厂长也被撤职了。
2. 违反的正确政绩观点。
现代的政绩观要求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国务院才能扳倒的小科长一个小小的地方科级干部竟然要国务院督察组督办才能扳倒!别不信,这位科级干部就是鼎鼎有名原山西省蒲县煤炭局局长郝鹏俊。
别看职位不高,他可是当代的陶朱公,仅其为老板的成南岭煤矿从2002年到2008年非法经营收入约7.1亿元;郝鹏俊非法获净利3.99亿元,郝及妻子、儿子、孙女等名下70余个账户存款1.26亿元,在北京、海南等地房产38套,价值1.7亿元。
真不知道当年蒲县的财政收入是多少,可他倒台后,当地就流传“蒲鹏俊跌倒,蒲县吃饱”的流行语。
好在他没熬到和珅那个地位上,不然百姓可不知道要遭多大的殃。
他这么多钱是一夜大风刮来的?当然不是,就是在众目睽睽下“长”出来的。
郝参与开办煤矿时间长达二十多年,蒲县人尽皆知,上级也三令五申严禁官员参股煤矿,但郝仍为企业实际控制人。
如果不是郝鹏俊仍在县煤炭工业局位子上,不知道还会聚敛多少钱财,登上什么福布斯富豪榜恐怕只是时间的问题。
二十年,众目睽睽之下。
什么帮忙,孔方兄。
“砂锅熬铜凭本事赢人”。
这是郝鹏俊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知道钱可通神,钱也确实帮他做到了这一点。
接近郝的人都知道他有通天本领,在其落马之前山西省市检查机关多次对其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但均没有实质性进展。
用郝的话:“我上面有人。
纪委没有来检查我,如果来了,同样能够摆平。
”因此,无论是开矿违规使用火工品,还是什么安全许可,还有违规采矿“挂股”一路绿灯。
钱摆平了上面的人,纪委又算老几?可是一起“襄汾溃坝”事故,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山西方面也开始高度重视,临汾市所有矿山企业停产整顿、排查隐患。
郝鹏俊也开始活动,辗转太原、北京等地。
“其目的是想通过关系,以解其燃眉之急,但这次因国务院调查组的督办,郝难以挽回颓败之势。
”就是说,没有襄汾溃坝事故,没有国务院调查组的督办,更重要的是他没了煤炭局长的位置,郝鹏俊会发好无损。
在记者采访中,接近郝的人都知道他有通天本领,在其落马之前山西省市检查机关多次对其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但均没有实质性进展。
山西蒲县煤管局长全家因贪污逃税被罚32010-04-24 07:10:00来源: 四川在线(成都)四川在线4月24日报道近日,山西煤焦反腐第一大案在蒲县一审宣判。
蒲县法院认定,原蒲县煤管局党总支书记郝鹏俊为一家煤矿的实际操纵人,犯逃税、非法买卖爆炸物、贪污、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20年,并处罚金8500万元;其妻,原蒲县民政局副局长于香婷,犯逃税、非法买卖爆炸物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8500万元;其妻弟于小红犯逃税、非法买卖爆炸物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5600万;他们所经营的成南岭煤业,因逃税、非法买卖爆炸物,被追缴逃税额1871.85374万元,处罚金人民币9860万元。
以上累计,仅罚金一项就高达3.2亿之多,创下山西各级法院判处的罚金刑最高记录。
宣判当日,郝鹏俊等当庭表示不服,提起上诉。
昨日,郝鹏俊等的辩护律师任显斌告诉记者,他正着手起草上诉的法律文书。
“官煤”富豪从最年轻干部到“十大富豪”郝鹏俊,男,1949年生,1976年任该县薛关镇镇长,成为全县最年轻的科级干部。
1987年,蒲县组建煤管局,郝鹏俊调往该处工作;1991年,郝鹏俊任新组建的地矿局局长,2002年任安监局长,2003年任煤管局局长。
因该县煤矿事故多发,2005年,郝鹏俊引咎辞职,赋闲在家一年多后退居二线,直到被抓。
郝鹏俊担任地矿局长至煤管局长期间,正值蒲县煤炭经济飞速进展时期,借助煤金推手,蒲县迅速由贫困县飞跃为年产煤炭2000多万吨、产值200多个亿的富裕县。
在蒲县大街上,宝马、奔腾、悍马等豪车比比皆是。
担任地矿局长前后,郝鹏俊已开始涉足煤炭领域,与人合资经营起成南岭煤业,并迅速跻身当地富豪之列。
在当地民间版的富豪排行版上,有人称其为蒲县首富,但记者调查发觉,郝鹏俊的财产规模在当地尽管稳坐富豪榜前十位交椅,却并不是首富。
郝鹏俊被捕,当地曾受过其恩惠的许多人都惋惜不已。
在他们看来,郝鹏俊是个乐善好施的好人。
煤老板为何无法成为企业家作者:南都周刊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0年第2期●南都周刊山西盛产煤老板,却鲜见企业家;煤老板为什么当不成企业家,因为煤老板一无商业文化内涵,二无信仰,三无创新精神,我们看待煤老板现象如同看待一场瘟疫,不明白如此野蛮的经济组织和经济现象如何在现代社会重演。
最主要的原因是,拥有煤炭开采权本身就不是一般商人所能做到的,而是商人逐利与官员寻租共生的结果。
煤老板之“罪”他们不是企业家,而成为暴发户与血汗工厂的代名词。
煤老板是三无产品,几乎成为无文化、无信仰、无创新能力的同义词。
如此巨大的道德与能力指责不是煤老板能够承担的,而是催生煤老板的土壤必须承担的罪责。
煤老板一无商业文化内涵,与煤老板能够联系在一起的不是诚信、不是企业家的破坏性创新精神、不是初始之初的战战競競如履薄冰,而是一掷千金购买豪宅,是品位低下挥金如土令人咋舌。
煤老板二无信仰,才有令人震惊的黑煤窑童奴现象,不仅违法使用童工,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满足,有基本道德信仰的人无法做出如此无底线的事。
煤老板三无创新精神,他们从政府那里获得煤炭资源,用简陋的方法挖掘,通过煤炭的稀缺性换取大把现金,我们没有看到小煤矿出现组织结构与管理结构的创新,更没有看到技术的创新。
我们看待煤老板现象如同看待一场瘟疫,不明白如此野蛮的经济组织和经济现象如何在现代社会重演,而没有手段去禁止这样的经济组织复制蔓延。
不经意间,煤老板正在以悲壮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继钢铁和航空上演了“国进民退”后,煤炭行业史无前例的大整合正在山西省热闹地进行着,山西省煤炭业正在进行一场“国进民退”的大整合。
2009年初,山西省出台了《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该规划明确提出,“到2011年,全省矿井数量减少到1 000处,矿井单井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年以上。
到2011年,形成三个亿吨级和四个5 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大集团煤炭产量占到全省的75%以上。
煤官跌倒财政吃饱作者:暂无来源:《华声·观察》 2010年第13期近日,山西蒲县原煤炭局长郝鹏俊贪腐案格外引人关注,央视报道,郝俊鹏在北京、海南的黄金地段拥有35套房产。
而山西蒲县检察机关发现,郝鹏俊个人的资产有七八亿元,是蒲县2010年确定的全县一般财政预算收入目标数值的两倍。
当地还流传一句话:煤官跌倒,财政吃饱。
这句“煤官跌倒,财政吃饱”太让人浮想联翩了。
其一,让人想起了当年的那句“和坤跌倒,嘉庆吃饱”。
今天的郝俊鹏其实就是蒲县煤炭领域的“和珅”,对他的贪腐——有关部门谓之为“违纪违规”,郝鹏俊作为蒲县巨富是人所共知的,他的财富来源更不是什么秘密,那么,他的上级领导们难道竟会一无所知?谁在纵容当代“和珅”“违规违纪”地聚敛了如此巨额财富?其二,令人想起了煤官聚敛财富的速度。
从煤官掌权到煤官跌倒,时间不过短短的十几年,十几年间他就能聚敛起如此高额的财富,如此财富聚敛的速度也未免太过惊人了。
我们知道,官煤勾结、权商结盟是煤炭领域重要腐败现象,而当官煤权商合二为一的时候,这种财富聚敛还有什么顾忌?其三,令人想起了煤官的能量。
在煤官掌权十几年的期间,国家有关部门不止一次地对官员参股和开矿进行过整顿,郝鹏俊本人也曾因2005年该县发生过矿难被免职(但次年马上就改任煤炭局党总支书记),但郝鹏俊的金钱帝国从来没有受到过丝毫的影响。
郝鹏俊的能量究竟有多强大?他的权力和关系触角还能伸到哪里去?其四,令人想起了煤官的胆大。
郝鹏俊的胆大不仅表现在他利用职权非法聚敛财富上,更表现在他对自己违规违纪的态度上。
郝鹏俊在北京、海南的35套房产全部都是以自己和妻子的名义购置的,丝毫不忌讳露富;另外,郝鹏俊一家人曾花2000万元用于公益事业,用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话说,这其实等于“自我举报”。
郝鹏俊为什么如此肆无忌惮?引人深思。
一个煤炭局长的"官煤"腐败轨迹:山西煤焦领域反腐第一案透视一个小小的县煤炭局局长,居然在北京、海南等地有房产35处,家财达数亿元。
山西省蒲县人民法院近期审理的蒲县煤炭局原局长郝鹏俊案,因为违规违纪资金高达3.05亿元,被誉为煤炭大省山西煤焦领域反腐“第一案”。
郝鹏俊一审被判20年有期徒刑,而以其为代表的“官煤”式腐败,折射出煤炭领域的制度和监管漏洞,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小局长”的大煤矿官居科级的郝鹏俊数亿家财令人们震惊。
专案组在郝鹏俊家查获的3.05亿元违规违纪资金中,仅北京、海南等地35套房的合同房价款就达1.7亿元;此外还有郝鹏俊本人及其亲属的存款1.27亿元。
不仅如此,经蒲县人民法院当庭宣判,郝鹏俊夫妻因逃税罪被处以巨额个人罚金,连同判罚成南岭煤矿的单位罚金,罚金总额高达2.6亿多元,堪称“天价罚单”。
专案组的调查表明,这些惊人数字主要来自郝鹏俊的大煤矿。
郝鹏俊先后担任蒲县地矿局长、安监局长、煤炭局长、煤炭局党总支书记。
这一连串与煤矿相关的职务,本该为国家矿产资源保驾护航,在郝鹏俊手中却成为私办煤矿的“保护伞”。
据蒲县人民法院审理查明,2000年,时任地矿局局长的郝鹏俊即开始经营蒲县成南岭煤矿。
当时,郝鹏俊以办理采矿许可证为名,让其他人出资2万元非法买克城镇张公庄村委一个叫后沟洼煤矿的采矿许可证,编造谎言替换成蒲县成南岭煤矿。
2004年,调任蒲县煤炭局长后,郝鹏俊更是肆无忌惮。
2005年8月,中纪委等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以本人或以他人名义已经投资入股煤矿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限期撤资。
为掩人耳目,郝鹏俊与其堂兄、妻弟签订了一份假退股协议,并依此向蒲县纪委进行了退股申报登记。
而在成南岭煤矿,他和妻子于香婷仍是“说了算”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也拥有绝对的煤矿财产所有权。
“我没有投资,老板是姐姐两口子。
我是他们雇佣在煤矿当法人代表的,每月给我5000元工资。
”郝鹏俊的妻弟于小红在法庭上说,煤矿的日常管理,包括用哪支采煤工程队、矿上的原煤销售到哪里、什么时间拉煤、价格多少都由郝鹏俊夫妻决定。
收入“灰黑”之道作者:李其谚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0年第12期山西省临汾市两名官员近期落马,但案情却截然不同:一个是到处索贿、受贿,充当“狼”的角色;一个是身在官场却默默做着有证煤矿的“煤老板”,一副“羊”的模样山西临汾原副市长周杰5月24日度过了48岁的生日。
这位曾经被誉为煤矿安全“神医”的官员,今后的多数生日将在狱中度过——在此前的一审开庭中,检方指控周杰涉嫌受贿230.28万元。
相对于周杰庭审的“低调”,临汾一位科级煤官的审判则“名声大噪”。
4月下旬,临汾市的蒲县煤炭局原局长郝鹏俊因逃税等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20年。
郝鹏俊被监察部门没收的35套在京房产和3.24亿元罚金,引发了人们的惊叹。
两人的案值差异极大,案情也截然不同:周杰的发财之道是索贿、受贿,其收入无疑是“黑色”;郝鹏俊虽然身在官场,却是一个有证煤矿的“煤老板”,其巨额财产来源于煤矿经营。
靠煤吃煤《财经国家周刊》独家获得的起诉书显示,周杰收受了新塔铁矿董事长张佩亮的贿赂后,对张佩亮的非法采矿视而不见。
最终导致了震惊全国的襄汾9•8溃坝事故的发生。
此次事故导致近28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600万元;新塔铁矿的非法开采,还造成了49万吨铁矿资源被破坏。
周杰所收的“黑金”主要来自煤矿。
2007年7月,周杰决定购买北京朝阳区“阳光上东”豪宅一套,合同价402.68万元,临汾百成实业公司董事长邓百城闻讯后,资助周杰200万元。
此后,周杰对邓百城在襄汾、古县的煤矿倍加“呵护”;2008年3月,周杰向临汾乡宁申南凹焦煤公司董事长马平提出“有一些票据需要处理”,拿出购买衣服、礼品的4万多元票据后,马平当场留下5万元;后周杰以同样借口要走马平2万元,但无票据。
5月25日,法院公布了周杰在法庭上的辩护。
“从主观上讲,由于分管工作的性质,当老下级和企业领导送给我钱财时,我总认为这是我与他们感情好,是我的人缘好。
”在法庭上,周杰有意识地想抹杀“受贿”与“人情往来”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