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压力容器划分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2
压力容器的基本类型及结构1. 压力容器的分类压力容器有多种分类方式,这里仅介绍按其安全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
依据安全的重要程度(安全的重要程度是由其压力凹凸、介质的危害程度以及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来决定的),将压力容器划分为三类,即第一类容器,第二类容器和第三类容器,其中的第三类容器最为重要,要求也最为严格。
其具体划分如下:(1) 低压容器(另行规定的除外) 为第一类压力容器。
(2) 以下状况之一为第二类压力容器:1) 中压容器(规定为第三类的除外) ;2) 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3) 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容器;4) 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5) 搪瓷玻璃压力容器。
(3) 以下状况之一为第三类压力容器:1) 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中压容器或制定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等于0.2MPam3的低压容器;2) 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的中压容器或制定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干等于0.SMPam3的中压反应容器或制定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等于10MPam3的中压储存容器;3) 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4) 高压容器。
依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注明,易燃介质是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下限之差值大于等于20%的气体。
介质的毒性程度则参照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的规定,按其最高容许浓度的大小分为以下四级:最高容许浓度0.1mg/m3,为极度危害(Ⅰ级) ;容许浓度为 0.1~1.0mg/m3的,为高度危害(Ⅱ级) ;容许浓度为1.0~10mg/m3,为中度危害(Ⅲ级) ;容许浓度为10mg/m3的为轻度危害(Ⅳ级) 。
又依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除液化石油气气瓶划入第二类庆力容器外,其它气瓶(包括有缝和无缝的) 均划入第三类压力容器,液化气体槽车、超高压容器、特种材料容器、特别用途容器也属第三类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常见分类标准一、使用年限:一般设计使用年限为10-15年,对高压容器,一般为20-25年。
二、按压力分(一)内压容器低压容器0.1≤P<1.0MPa中压容器 1.0≤P<10MPa高压容器10≤P<100MPa超高压容器P≥100MPa(二)外压容器容器内部压力小于外部压力,其中内部压力小于一个绝对大气压(0.1MPa)的外压容器叫真空容器。
三、按管理分(一)一类容器(属下列情况之一)1、非易燃或无毒介质的低压容器。
2、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分离容器和换热容器。
(二)二类容器(属下列情况之一)1、中压容器2、剧毒介质的低压容器。
3、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贮运容器。
4、内径小于1米的低压废热锅炉。
(三)三类容器(属下列情况之一)1、高压、超高压容器。
2、剧毒介质但最高工作压力P w与容积V的乘积大于0.2MPa.m3的低压容器或剧毒介质的中压容器。
3、易燃或有毒介质且P w×V≥0.5MPa.m3的中压反应容器,或P w×V≥5MPa.m3的中压贮运容器。
4、中压废热锅炉或内径大于1米的低压废热锅炉。
注:1、剧毒介质:指进入人体量小于50克即会引起肌体严重损伤或致死的介质。
如:氟、氢氟酸、氢氰酸、光气、氟化氢、碳酰氟等。
2、有毒介质:指进入人体量大于等于50克即会引起人体正常功能损伤的介质。
如:二氧化硫、氨、一氧化碳、氯乙烯、甲醇、氧化乙烯、硫化乙烯、二硫化碳、乙炔、硫化氢等。
3、易燃介质: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10%或爆炸上限和下限之差值>20%的气体。
如:一甲胺、乙烷、乙烯、氯甲烷、环氧乙烷、环丙烷、氢、丁烷、三甲胺、丁二烯、丁烯、丙烷、丙烯、甲烷等。
四、按作用原理分(一)反应容器主要用来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容器。
如反应器、发生器、反应釜、分解锅、分解塔、聚合釜、高压釜、合成塔、变换炉、蒸煮锅、蒸球等。
(二)换热容器主要用来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容器。
如废热锅炉、蒸发器、加热器、硫化锅、消毒锅、蒸压釜、蒸煮器、染色器、换热器等。
什么是三类压力容器的解析三类压力容器指的是一般情况下具备了压力和介质指标范围内的要求的压力容器,比如常见的有各类材质反应釜,储罐及换热器等。
为了便于安全监察和管理,按容器的压力等级、容积、介质的危害程度及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用途,把压力容器分为三类:一类容器、二类容器、三类容器。
中文名:三类压力容器外文名:third class pressure vessel一类容器(1)非易燃或无毒介质的低压容器;(2)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分离容器和换热容器;二类容器:(1)中压容器;(2)剧毒介质的低压容器;(3)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贮运容器;(4)内径小于1米的低压废热锅炉。
三类容器(1)高压、超高压容器;(2)剧毒介质且Pw×V≥200升。
公斤力/厘米2的低压容器或剧毒介质的中压容器;(3)易燃或有毒介质且Pw×V≥50000升.公斤力/厘米2的中压反应容器,或PW×V≥5000升,公斤力/厘米2中压贮运容器;(4)中压废热锅炉或内径大于1米的低压废热锅炉。
第三类压力容器(下列情况之一)(1)高压容器。
(2)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3)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大于或等于10MPa·m3);(4)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大于或等于0.5MPa·m3);(5)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pV大于或等于0.2MPa·m3);(6)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7)中压搪玻璃钢容器;(8)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9)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10)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3);(11)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压力容器工业生产中具有特定的工艺功能并承受一定压力的设备,称压力容器。
按压力等级分类:压力容器可分为内压容器与外压容器。
内压容器又可按设计压力(p)大小分为四个压力等级,具体划分如下:低压(代号L)容器0.1 MPa≤p<1.6 MPa;中压(代号M)容器 1.6 MPa≤p<10.0 MPa;高压(代号H)容器10 MPa≤p<100 MPa;超高压(代号U)容器p≥100MPa。
(1MPa=9.8Kg)按容器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
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
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
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
在一种压力容器中,如同时具备两个以上的工艺作用原理时,应按工艺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来划分品种。
按安装方式分类:固定式压力容器:有固定安装和使用地点,工艺条件和操作人员也较固定的压力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时不仅承受内压或外压载荷,搬运过程中还会受到由于内部介质晃动引起的冲击力,以及运输过程带来的外部撞击和振动载荷,因而在结构、使用和安全方面均有其特殊的要求。
上面所述的几种分类方法仅仅考虑了压力容器的某个设计参数或使用状况,还不能综合反映压力容器的危险程度。
压力容器的危险程度还与介质危险性及其设计压力p和全容积V的乘积有关,pV值愈大,则容器破裂时爆炸能量愈大,危害性也愈大,对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的要求愈高。
按安全技术管理分类:《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采用既考虑容器压力与容积乘积大小,又考虑介质危险性以及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的综合分类方法,以有利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
该方法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1.第三类压力容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高压容器;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10MPa·m3 );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0.5Pa·m3);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乘积大于等于0.2MPa·m3 );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3);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
静止设备的分类(一)按设计压力分类1.常压设备:P<0.1Mpa;2.低压设备:0.1 Mpa≤P<1.6Mpa;3.中压设备:1.6Mpa≤P<10Mpa;4.高压设备:10Mpa≤P<100Mpa;5.超高压设备:P≥100Mpa。
注:P<0时,为真空设备(二)按设备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类1.反应设备(代号R)2.换热设备(代号E)3.分离设备(代号S)4.储存设备(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三)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即按设备的工作压力、温度、介质的危害程度)分类1.一类压力容器(1)非易燃或无毒介质的低压容器;(2)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分离器外壳或换热器外壳。
2.二类容器(1)中压容器;(2)剧毒介质的低压容器;(3)易燃或有毒介质(包括中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反应器外壳或贮罐;(4)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5)搪玻璃压力容器。
3.三类容器(1)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中压容器和P*V 大于0.2 Mpa*m3的低压容器;(2)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大于等于0.5 Mpa*m3的中压反应容器和P*V大于等于10Mpa*m3的中压储存容器;(3)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4)高压容器、超高压容器。
(四)按结构材料分类1.金属2.非金属(五)按设备重量等级分类1.小型设备(重量小于或等于40吨)2.中型设备(重量大于40吨小于等于80吨)3.大型设备(重量大于80吨)(六)按介质安全性质分级1.易燃、易爆介质(易燃介质亦即爆炸危险介质)2.介质毒性的分级(1)极度危害(I级)其最高允许浓度不大于0.1mg/m3(2)高度危害(Ⅱ级)其最高允许浓度不大于0.1mg/m3<C≤1.0 mg/m3(3)中度危害(Ⅲ级)其最高允许浓度不大于 1.0mg/m3<C≤10 mg/m3(4)轻度危害(Ⅳ级)其最高允许浓度不大于C>10 mg/m3。
压力容器划分标准有三类(压力容器的压力等级、品种、介质毒性程度和易燃介质的划分)
1.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
(1)高压容器;
(2)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3)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 乘积大于等于10 MPa•m3);
(4)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 乘积大于等于0.5MPa•m3);
(5)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pV 乘积大于等于0.2MPa•m3);
(6)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7)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8)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 MPa)
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9)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
(10)球形储罐 (容积大于等于50m3);
(11)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 m3)。
2.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二类压力容器
(1)中压容器;
(2)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3)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4)低压管壳式余热锅护;
(5)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3.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除去第二类、第三类中提到的部分)。
1、压力容器类别、品种和压力级别是如何划分的?答:一、压力容器类别划分方法:(1)基本划分: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应当根据介质特性,按照以下要求选择类别划分图,再根据设计压力p(单位MPa)和容积V(单位L),标出坐标点,确定压力容器类别。
(2)多腔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多腔压力容器(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夹套容器等)按照类别高的压力腔作为该容器的类别并且按照该类别进行使用管理。
但是应当按照每个压力腔各自的类别分别提出设计、制造技术要求。
对各压力腔进行类别划定时,设计压力取本压力腔的设计压力,容积取本压力腔的几何容积。
(3)同腔多种介质压力容器类别划分:一个压力腔内有多种介质时,按照组别高的介质划分类别。
(4)介质含量极小的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当某一危害性物质在介质中含量极小时,应当根据其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按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决定的介质组别划分类别。
(5)特殊情况的类别划分。
二、压力等级划分: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划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四个压力等级:(1)低压(代号L),0.1MPa≤p<1.6MPa;(2)中压(代号M),1.61MPa≤p<10.0MPa;(3)高压(代号H),10.0MPa≤p<100.0;(4)超高压(代号U),p≥100.0MPa。
三、压力容器品种划分压力容器按照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划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
具体划分如下:(1)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反应器、反应釜、聚合釜、合成塔、变换炉、煤气发生炉等;(2)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等;(3)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分离器、过滤器、集油器、吸收塔、铜洗塔、干燥塔、汽提塔、分汽缸、除氧器等;(4)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形式的储罐、缓冲罐、消毒锅、印染机、烘缸、蒸锅等。
三类压力容器划分
1、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
(1)高压容器;
(2)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3)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乖积大于等于10MPa• m3);
(4)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乖积大于等于0.5MPa• m3);
(5)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PV乖积大于等于0.2MPa• m3);
(6)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7)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8)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9)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
体、低温液体)等;
(10)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3);
(11)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 m3)。
2、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二类压力容器:
(1)中压容器;
(2)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3)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4)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5)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3、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1、2、规定除外的)。
压力容器的压力等级、品种、介质毒性程度和易燃介质的划分
一、按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分为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四个压力等级,如下;
1、低压(代号L)0.1MPa≤P<1.6MPa
2、中压(代号M)1.6MPa≤P<10MPa
3、高压(代号H)10MPa≤P<100MPa
4、超高压(代号U)p≥100 MPa
二、按压力容器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为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
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
三、介质毒性程度的分级和易燃介质的划分如下:
1、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程度和易燃介质的分参照HG2066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
炸危险程度分类》的规定。
无规定时,按下述原则确定毒性程度:
○1极度危害(Ⅰ级)最高容许浓度<0.1mg/m3;
○2高度危害(Ⅱ级)最高容许浓度0.1~1。
0mg/m3;
○3中度危害(Ⅲ级)最高容许浓度1。
0<10mg/m3;
○4轻度危害(Ⅳ级)最高容许浓度≥10mg/m3。
10.1.6容器主要受压部分的焊接接头分为A,B,C,D四类,如图10-1所示
a)圆筒部分的纵向接头(多层包扎容器层板层纵向接头除外)、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的环向接头、各类凸形封头中的所有拼焊接头以及嵌入式接管与壳体对接连接的接头,均属A类焊接接头。
b)壳体部分的环向接头、锥形封头小端与接管连接的接头、长颈法兰与接管连接的接头,均属B类焊接接头,但已规定为A,C,D类的焊接接头除外。
C)平盖、管板与圆筒非对接连接的接头,法兰与壳体、接管连接的接头,内封头与圆筒的搭接接头以及多层包扎容器层板层纵向接头,均属C类焊接接头。
d)接管、人孔、凸缘、补强圈等与壳体连接的接头,均属D类焊接接头,但已规定为A,B类的焊接接头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