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单招历史模拟考试
- 格式:pdf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6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文科综合模拟试卷(二)文综历史试题24 .先秦史籍和文物铭文在记载周公旦主政西周期间进行“东征”等大事时,多称周公为“王”,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及其后的史籍中却记述为“周公代成王摄政” 。
这反映出A.中央集权的发展B.儒家影响的扩大C.贵族政治的衰落D.宗法制度的瓦解25.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
这些举措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26.宋初,朝廷重用士大夫,对宗室子弟优以爵禄,却严格限制其应举,宗室由此逐渐成为朝廷的负担,被讥讽为豢养。
后期朝廷转而鼓励宗室子弟应举和补官,使其融人士大夫群体,凭学识、品行赢得认可。
宋朝这些措施A.体现了理性施政的精神B.维护了科举程序公正性C.扩大了平民人仕的机会D.防范了宗室交结士大夫27 .据学者研究,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00 多人增至1200 多人。
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
这表明当时A.官员制衡机制初步建立B.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失序C.皇权专制制度得以强化D.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28.为适应西方外交代表驻京的需要,中国被迫设立总理衙门作为办理涉外事务的机构。
19 世纪70 年代后,该衙门的职权逐渐被有意识地转移给直隶总督所兼任的北洋大臣和两江总督所兼任的南洋大臣,尤其是李鸿章的直隶总督衙门实际上成了中国的“外交部” 。
这反映出当时A.列强势力集中在两江和直隶总督辖区B.地方实力派崛起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C.李鸿章处理外交事务的能力举世公认 D .天朝上国观念对中国外交仍存在影响29.表2 反映了1913—1918 年上海从国外进口金属原料的变化情况。
据表可推知,当时表2时间公吨银两每吨银两1913年125303 9575886 76.421914年121087 9279659 76.641915年82818 8601684 103.861916年94372 14011269 148.471917年80276 12566977 156.551918年92519 18130957 195.97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编《上海近代五金商业史》31.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曾依据米、面、油等货物价格实行工人报酬同步波动的“折实工资制度”,类似的举措也用于银行的储蓄业务。
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ー、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 中华民族发端于几千年前黄河中游地区,由若干民族集团联合、汇集形成且不可分割的多元一体的民族,所有中华儿女都自称是“炎黄子孙”。
其主要原因是A. 中华民族主体由炎黄部落融合发展而来B. 全体中国人都是炎帝和黄帝繁衍的后代C. “炎黄”生活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D. “炎黄”时期中华大地出现了最早的农耕文明2.“它”开创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后来的行政区域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
“它”是A. 皇帝制度B. 三公九卿制度C. 郡县制度D. 行省制度3.据史书记载,西汉刘贺是一个“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皇帝。
但近年对刘贺墓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有学者据此推断刘贺是一个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
这说明A.文献资料全是不可靠的 B.历史记载必须要用考古资料来印证C.评价历史人物难以公正 D.多种史料互证可以得到更客观结论4.宋太宗赵炅即位后,科举入仕的文臣的地位渐趋隆盛,宋朝以文治国之策得到贯彻。
宋朝以文治国之策A. 使南方经济得到发展B. 促进了世俗文化的传播C. 有利于防止武将专权D. 增强了宋代的国防力量5.下表为1133年中国与南海、印度洋地区之间贸易的情况。
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毕业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3分,满分7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广东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大量的华侨生活在世界各地,他们常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这一称呼与下列哪几位部落首领有关()①炎帝②黄帝③蚩尤④大禹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2. 汉武帝统治时,为了推行儒学教育,举办了太学。
下列有关太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古代最高学府B.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C.太学的办学地点在长安D.除学习儒家学说外,还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逐步融合。
下列改革中,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是()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4.宰相制度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宰相位高权重,往往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宰相制度被废除的朝代是()A.秦朝 B.汉朝C.明朝D.清朝5. 珠海有一处著名的旅游景区—圆明新园,它是按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建造的。
这座皇家园林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烧毁,烧毁圆明园的西方列强是()A.英军 B.英法联军C.法军 D.俄军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伟大的胜利,被日本占据50年的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日本人占据台湾50年所依据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7.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习技术—学习制度—学习思想的三个阶段,作为这三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A.太平天国、洋务运动、辛亥革命B.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五四运动C.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8.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1924年5月在广州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量军事和政治人才,这所军校就是我们常说的()A.广州军校B.黄埔军校 C.南京军校D.国民军校9. 见面时不再行跪拜之礼而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打招呼不再用“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这种变化最早应该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0.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
⼴东省2019年⾼中历史学业⽔平复习学业⽔平考试模拟测试卷(四)(解析版)⼴东省2019年⾼中历史学业⽔平复习学业⽔平考试模拟测试卷(四)(解析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单项选择题Ⅰ:本⼤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符合题⽬要求。
1. 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A. 世袭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D【解析】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包括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故ABC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秦朝统⼀后,在全国范围内推⾏郡县制,故D 符合题意,选D。
2.唐朝时有⼀读书⼈进⼠及第后,被分配到审议军国⼤政的部门⼯作,他应就职于A. 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吏部【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和对教材识记能⼒。
由材料“唐朝……审议……”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是门下省的职能。
所以答案选B。
尚书省——最⾼⾏政机构,负责执⾏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
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
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
3.罗马法的渊源是A. 《⼗⼆铜表法》B. 《查⼠丁尼法典》C. 《查⼠丁尼法学总论》D. 《查⼠丁尼新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铜表法》是古代罗马成⽂法的起点,是罗马法的渊源,故A项正确;《查⼠丁尼法典》是古代罗马法的总结和汇编,故B项错误;《查⼠丁尼法学总论》、《查⼠丁尼新敕》是《查⼠丁尼法典》的组成部分,故CD 错误。
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的任期是A. 3年B. 2年C. 6年D. 7年【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是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故C项正确;ABD错误。
广东省2019年高中学业水平复习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题(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城邦制D. 皇帝制【答案】A【解析】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目的在于拱卫周王室的统治。
郡县制和皇帝制是在秦朝开始实行的,城邦制是在古希腊时期实行。
2.元代统治者将过去的三省合并为一省,作为宰相机构,即A. 尚书省B. 门下省C. 中书省D. 行省【答案】C【解析】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C正确;尚书省是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一,尚书省“无事不总”,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
元代忽必烈制定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当时已经没有尚书省这一官职,故A选项错误;门下省是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一,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
忽必烈制定的行省制度中,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已经没有门下省,故B选项错误;行省属于元朝时期的地方机构,并不是把三省合为一省形成的宰相机构,故D选项错误。
3. 雅典公职人员产生的途径是A. 家族世袭B. 政府任命C. 民主选举D. 毛遂自荐【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
雅典公职人员产生的途径是抽签选举产生,即民主选举。
故本题选C。
4.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
”这说明《十二铜表法》A. 体现了成文法的进步意义B. 是人类史上最严峻的法律C. 标志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D. 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了成文法的进步意义——“比没有法律或随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故选A。
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民法大全》的出现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排除C项。
D 项并未从材料中体现,排除。
5.18世纪以来在英国行使最高行政权力的是A. 议会B. 内阁C. 国王D. 法院【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随着18世纪上半期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的行政权从国王转移至内阁,内阁行使最高行政权力,故B项正确。
2019年5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文科综合模拟试卷1.春秋时期,楚国与晋国交战于邲。
晋国大败,在逃跑途中,晋国的许多战车陷入泥坑,狼狈不堪。
楚国士兵不但没有乘机追杀,反而跑上前去教晋军如何抽去车前横木,以便冲出陷坑。
这反映了当时A. 战争破坏性得到控制B. 楚国以儒学作为治国理念C. 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D. 礼乐制度仍然具有影响力【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礼乐制度的影响,中国贵族文化的首要标志是“礼”,在春秋时代的社会,“礼”无处不在,在战场上,人们也要遵守“战争礼”。
春秋时代的战争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也就是仍不离开“礼”的约束,材料内容体现了战场上“礼”的表现,故D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春秋时代的战争礼,无法得出战争破坏性得到控制,故A选项错误;春秋时代儒学没有被作为治国理念,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春秋时代战争所共同遵守“礼”的体现,没有体现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的信息,故C信息错误。
2.西晋时,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以上,太子师傅增至6人,太子舍人、庶子、洗马等属官增至三四十人,都是由当时的名流担任。
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立即增加太子兵力,到宋文帝时“至实甲万人”。
梁朝太子精兵估计也不下万人。
这些史实表明,西晋南朝时期A. 太子掌控朝廷实权B. 官僚政治日趋完善C. 皇权诉诸亲缘维系D. 皇子争立现象频繁【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以上,太子师傅增至6人,太子舍人、庶子、洗马等属官增至三四十人”“立即增加太子兵力”“梁朝太子精兵估计也不下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能够出任太子舍人、中舍人者等基本上都是当时著名的门阀士族,或者是宗室或外戚等与皇室有密切关系者,因此可得出西晋南北朝时期皇权借助亲缘维系,故C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西晋南北朝时期太子卫兵、舍人众多,没有体现太子掌控朝廷实权,故A选项解读材料有误;官僚政治是指官吏的权力由皇帝授予、必须受制于皇帝及中央政府和上级官吏、官吏职务不得世袭的制度,材料没有体现官僚政治的内容,故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皇子争权夺位的现象,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
广东省2019届高考模拟卷(二)历史部分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本次考试选择题答案涂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答题区。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
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专制制度B.“罢黜百家”C.“三教合一”D.程朱理学13.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B.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C.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14.右图为北京贡院遗址,是明清两代举行会试的地方。
它见证了我国选官制度的衰败,该贡院的历史使命终结于A.戊戌变法 B.清末“新政”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15.“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歌曲反映的史实是A东北地区军民的抗战 B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C敌后战场的军民抗战 D正面战场的全面抗战16.“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文科综合模拟试卷(一 )24.春秋时期,楚国与晋国交战于邲。
晋国大败,在逃跑途中,晋国的许多战车陷入泥坑,狼狈不堪。
楚国士兵不但没有乘机追杀,反而跑上前去教晋军如何抽去车前横木,以便冲出陷坑。
这反映了当时A. 战争破坏性得到控制B. 楚国以儒学作为治国理念C.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D. 礼乐制度仍然具有影响力25.西晋时,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以上,太子师傅增至 6 人,太子舍人、庶子、洗马等属官增至三四十人,都是由当时的名流担任。
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立即增加太子兵力,到宋文帝时“至实甲万人”。
梁朝太子精兵估计也不下万人。
这些史实表明,西晋南朝时期A. 太子掌控朝廷实权B. 官僚政治日趋完善C.皇权诉诸亲缘维系D. 皇子争立现象频繁26.唐代开元钱币纠正了隋五蛛偏轻的缺点,恢复到西汉五蛛钱的标准重量。
政府逐步增设钱炉,打一大铸钱的数量,至玄宗天宝年间,钱炉打一充至 99 座,每岁铸钱三十二万一七千余贯,达到唐朝历史上的最高产量。
据此可知,官营铸币业的上述举措A. 使政府垄断了铸币权B. 促使盈利规模不断扩大C.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D. 满足了商品经济的需要27.下图为南京博物院所藏的《坤舆万国全图》,据专家研究,这是四百多年以前根据利玛窦所绘世界地图《舆地山海全图》重新绘制的。
《坤舆万国全图》在中国的传播A. 体现中国融入世界的意愿B.冲击了传统的华夏中心观C.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完善D.成为明末启蒙思想的资源28.以下为晚清“单位面积农产量指数”统计表:上述表格反映的状况A. 缘于列强的经济侵略B.不利于近代工业发展C.显示重农抑商合理性D.表明精耕细作的终结29.1876 年,中日就中朝关系展开论争,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综合两则对答可知A. 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 B 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C.清廷运用条约体系维护宗藩关系D.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30.1925 年,华北五所大学分别就辩题“中国宜用武力统一”举办辩论会,其中四所大学正方获胜。
2019年广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二)(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南朝的范缜写了《神灭论》反对佛教,崇佛的梁武帝亲自颁发《敕答臣下神灭论》,发动高僧、王公朝贵六十四人与范缜辩论,但朝廷始终没有禁止《神灭论》的发行。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儒家思想与佛教出现融合 B.佛教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C.当时社会的思想较为自由 D.政治与学术之间不存在矛盾2.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曾令天下长吏选择本道骁勇士兵填补京师禁军之缺。
又定兵样,分送诸道,“委长吏、都监等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都下(京师开封)”。
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A.保证禁军战斗力以解决边患B.强干弱枝以绝藩镇割据之弊C.内重外轻凸显京师政治权威D.内外相制维系国家政局稳定3.明初建房、骑马乘轿,应根据其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各有所限制。
嘉靖末年,逐渐发生了变化,“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往往重檐兽脊如宫衙然”。
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A.贫富差距的逐步缩小 B.等级限制受到冲击C.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D.专制制度日益衰落4. 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
这反映出A.当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B.元代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C.元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D.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5.西汉御史指出盐铁官营的目的,“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
”据此分析盐铁官营() A.具有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C.阻碍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6. 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