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08.50 KB
- 文档页数:12
河南2018年九年级上期中各地试题精选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1分) A.抨.击/怦.怦恣睢./关雎.玷.污/沾.光狼藉./慰藉.B.和谐./偕.老阴晦./教诲.拮.据/纯洁.堤.坝/提.防C.纤.夫/忏.悔清澈./车辙.荟萃./猝.然佝偻./褴褛.D.揩.油/楷.书辍.学/啜.泣破绽./淀.粉栈.桥/饯.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1分)A.浮想联翩莫名奇妙惊慌失措直接宵汉B.弛名中外生意昂然骇然听闻与日具增C.寻根问底踌躇满志无精打采问心无愧D.如愿以偿消声匿迹扪心自问更胜一畴3、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1分)A.我们应该读些能开辟人思想的书,并能读破五车,做一个“两脚书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B.他对事物的分析鞭辟入里,使我大开眼界,获益匪浅。
C.有些人从事研究工作时,搜集了大量的材料,但由于把握不住问题的中心,那些材料就成了无关宏旨的东西。
D.亚历山大对于如何解开线团一筹莫展,最终毅然决然的拔剑将其劈为两半,建立了自己的解结规则。
4、古诗文默写(8分)(1),窥谷忘返。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3)读诗,如同在倾听古人吟唱情感之歌:“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唱响了缠绵的爱情之歌;“,天涯若比邻”王勃唱响了真挚的友谊之歌;“烽火连三月,。
”杜甫唱响了深沉的家国之歌。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5),并怡然自乐。
5、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两句话,要求内容相关,句式整齐。
(2分)初中三年,光阴荏苒。
忆同学少年,良多趣味。
我们曾谈曹操青梅煮酒,纵论天下英雄;我们曾诵李白举头望明月,细诉思乡情怀;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 _______ _________;……如今,这些都如片片枫叶,珍藏在你我青春的诗集。
2018——201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字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20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风骚.(shāo) 分.外(fèn) 今朝.(zhāo) 浩瀚无垠.(yín)B.嘶哑.(yǎ) 妖娆.(ráo) 耸.立(sǒng) 叱咤.风云(chà)C.闪烁.(shuò) 坟.墓(fén) 凝.望(níng) 美味佳肴.(yáo)D.娉.婷(pín) 疲.倦(pí) 呢喃.(nán) 茅塞.顿开(sè)2.下面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沉浸家俱城原驰腊象略输文采B.沉吟戈壁滩拐弯末角一代天娇C.朦胧挖墙角弯弓射雕红妆素裹D.僵硬座右铭今非昔比温声细语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B.他喜欢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他遍查文献,寻章摘句....,最终完成精彩的博士论文,并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D.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考场上沉着、冷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软件,否则,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河南2018年九年级上期中各地试题精选语文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新的一年踏着qīng yíng()的脚步向我们翩翩走来,这新的里程荡漾着我们火热的情怀,róng huà()了严冬的寒意,燃起我们心中新的希望与期盼。
冬日的寒冷虽然刺透gǔsuǐ(),但窗外阳光依然明媚。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半个月过去了,风平浪静,然而老赵心里的愁闷却与日俱增....了。
B.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至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往往不以为然....。
C.智慧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
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
D.有人要卖马,牵骏马在集市站了三个早晨,仍然无人问津....。
( )3、下边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一则财富广告,用字巧妙,颇有意味。
请你分别说说两个加点“理”字的不同含义。
(2分)你不理.①财,财不理.②你。
答: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
一个人,如果后来成了人物,则他小时候的优点固然是优点,即便是缺点也无妨看作优点。
B、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许多有关人类起源、人类进化、地球生物环境的演变以及如何保护和科学利用地球资源的知识。
C、以基地组织为首的恐怖分子在世界各地制造的一桩桩流血事件,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D、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5、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你的积累完成相关的诗句。
(10分)(1)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2),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被誉为“妙手回春”的名句是:,。
(4)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两句是:,。
(5)学校文学社举行成语积累竞赛活动,主持人问:“当我们形容一处人迹罕至不受世俗沾染的美好环境时,常引用的成语是什么?”酷爱古诗文的小文同学应声答道:“是陶渊明笔下的。
河南2018年九年级上期中各地试题精选语文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19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驽(nú)钝喑(ān)哑静谧(mì)免冠徒跣(x iǎn)B、强聒(guō)不舍辍(chuò)耕襁(qiǎng)褓妄自菲(fěi)薄C、遐(xiá)想睿智( ruì) 怫(fó)然以彰其咎(j iù)D、社稷(jì)伫立(chù)留滞(zhì)亵渎(x ièdú)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2分登上这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聆听它沿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地,有哪一条江河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有哪一道大坝能如此众多的智慧?有哪一座建筑能如此壮美的崇高?有哪一项工程能如此伟大的传奇?A、积淀凝聚见证写满B、凝聚积淀写满见证C、写满见证凝聚积淀D、见证写满积淀凝聚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
C、一谈起学习经验,班长就夸夸其谈,真让同学们钦佩不已。
D、领奖台上,奥运冠军刘翔挥动双臂,神采飞扬,充满着民族自豪感。
4、填写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9分。
每一句错一个字概不给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②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③写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书写自己报效国家、御敌立功的豪迈诗句:,,。
④《沁园春.雪》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⑤《武陵春》中作者用比喻生动表现自己内心愁苦的句子是:,。
5、修改以下病句(4分)(1) 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2)王老师采纳并听取了同学们所提的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27分)(一)(13分)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3.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叶比作音符,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苇荡的诗情画意,让读者如身临其境。
14.三代同堂对社会(或人类)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5.“多数”(表示限制),说明当时大部分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如果去掉,表示人类祖先都是这样。
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6.(1)④段与⑤⑥段在结构上是总分关系(或是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
(2)⑤段和⑥段的说明内容是按照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的顺序说明的(或按照“研究”的时间顺序说明的)。
17.A生存能力强 B可以传授知识给后代
18.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19.D
20.(3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21.(2分)(1)向来,一向(2)通“披”穿
22.(3分)略
23.(3分)C
24.(4分)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并建立张楚政权;各郡县纷纷举事响应陈涉。
河南省周口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疱(bāo)官起讫(qì)恃(sì)才放旷B . 谮害(zèn)佯(yáng)装麾(háo)军回战C . 绰(chāo)取丞(chéng)相对(duì)答如流D . 西蜀(shǔ)禀(lǐng)请诈(zà)败而走2. (2分) (2016八下·无锡期中) 下列词语的拼音与书写有错的是()A . 分泌(mì)争研斗艳B . 旁骛不折不挠(náo)C . 狭隘(yì )旁逸斜出D . 锤练拈轻怕重(zhān)3. (2分)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它使沿线各国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同舟共济。
B . 5月9日于莫斯科举行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庆典活动,展示了中俄两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坚不可摧。
C . 说起燕赵大地,很多人会把那里的人同慷慨悲歌之士联系起来;讲到齐鲁之邦,大家常会把那里的人同风度翩翩的儒雅之士联系起来。
D . 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4. (2分) (2017九上·江苏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将适度消费、低碳发展等理念当作社会风尚,绿色生活才可能成为时代的名片,进而为我们的后代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B . 靖江宝卷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完整、原生态的传承的原因,得益于这方水土的良好文化生态。
C . 随着大型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的热播,让法治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高频词。
D . 我们要涵养“人心齐,士弘毅,敢争先”的靖江品格,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和宽广坚韧的人格魅力。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语 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八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注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 2分) A.汤匙./钥匙. 鲜.艳/鲜.为人知 鞠.躬/笑容可掬. B.虐.待/戏谑. 对峙./恃.才傲物 瑕.疵/闻名遐.迩 C.压轴./轴.承 差.别/差.强人意 称.赞/称.心如意 D.琢.磨/捉.摸 粗犷./旷.日持久 羞恶./深恶.痛绝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枯燥 渡假村 彬彬有礼 历史典籍 B.皲裂 雄赳赳 无稽之谈 无上光荣C.按捺 必需品 众志成诚 黯然失色D.报销 触摸屏 专心致志 不记其数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年轻人对影视明星毫无理性的顶礼膜拜....,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B.林教授刚才的发言精彩极了,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C.魔术师大变活人的表演令人啧啧称奇,真是无中生有....啊。
D.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了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②那么,他的人生轨迹不会美好③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④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⑤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A.②⑤①④③ B.④①③②⑤ C.④②⑤③① D.⑤④②③①5.古诗文默写。
(共10分)(1)《秋水》中含有成语“贻笑大方”的句子是。
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三大题,22小题,满分为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积累(17分)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艾青箴言人人喜欢听真话。
诗人只能以他的由(zhōng)(1)之言去摇(hàn)(2)人们的心。
诗人也只有和人民在一起,喜怒哀乐都和人民相一致,智慧和勇气都来自人民,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
人民不喜欢假话。
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miǎn)(3)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
人人心中都有一架(héng)(4)量语言的天平。
——节选自《〈艾青诗选〉自序》2.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⑴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其一)》)⑵▲,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⑷▲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⑸欧阳修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来描绘春天和夏天之景的句子是“▲,▲”。
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句子是“▲,▲”。
3.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5分)邻居王奶奶眼睛不适,医生给他开了“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
由于没有记清医生的话,王奶奶想请你看一下说明书,告诉她怎么用药。
请你根据以下内容,告诉王奶奶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90字以内)【药品名称】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
【性状】本品为无色至微黄色澄明液体。
【规格】每瓶13毫升。
【用法用量】滴眼,一次1—2滴,一日4—6次。
【注意事项】(1)本品仅限滴眼用,切忌口服;(2)滴眼时,切勿使容器瓶口触及眼睛,避免污染;(3)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眼红、疼痛等情况,应停药就医;(4)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二、阅读(48分)(一)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4分)在山神庙里刚坐下,没喝上几口酒,便听见草料场那边必必剥剥地爆响。
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语文版)说明:1.本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4.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学校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第一部分基础(28分)1.古诗文默写(10分)①□□□□□□□,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1分)②□□□□□□,□□□□□□,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2分)③庄子·秋水》中写出河伯“欣然自喜”原因的句子是:□□□□,□□□□□□,□□□□。
(3分)④默写杜牧的《泊秦淮》(4分)□□□□□□□,□□□□□□□。
□□□□□□□,□□□□□□□。
2.指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
()()(4分)A 以为莫己若.者/若.隐若现B 专.其利三世矣/专.心致志C 不治将益.深/精益.求精D 殚.其地之出/殚.精竭虑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
201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字体采用了汉简(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将汉简中的笔画和韵味有机地掺杂到“BEIJING 2018”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利,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字体不仅符合市场开发目的,同时与标志主体图案风格相协调,避免了未来在整体标志注册与标准字体注册中因使用现成字体而可能出现的仿冒侵权法律纠纷。
3.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会徽.()仿.冒()4.文段中画线句有两处用词错误,请改正。
(2分)(1)“”改为“”(2)“”改为“”5.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5字)(3分)按要求完成第6—8题。
期中考试后,学校准备分班级开家长会。
请按要求做如下准备:6.如果你是班主任,你在会议上将讲哪些内容?(至少写两方面)(2分)7.你的家长将出席会议并发言,事前你准备向家长提供什么内容?(至少两方面)(2分)8.如果你是家长会主持人,请你来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河南省周口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cháng tú bá shè________了二三十年。
(2)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qióng chóu liáo dǎo________ ,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
(3)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kè kòu________。
(4)年轻人想到老人今后的生活,说自己赚了钱要jiē jì________他。
二、默写 (共1题;共8分)2. (8分)根据课文默写。
①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②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________ 。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 。
④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⑤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 。
⑥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⑦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______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⑧中秋佳节,小方想给远方的朋友寄张明信片表达自己的思念和祝愿,请你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选出合适的两句推荐他:________ 。
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3. (7分)(2019·广州) 下图是文学名著《水浒传》连环画中的一幅,请仔细观察,并按要求作答。
(1)《水浒传》中鲁达的绰号是________,与上图内容相关的情节是________,(2)有人认为鲁达是个有担当的人,其他经典名著中也不乏有担当的人物形象,请从《西游记》《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作品中找出一个这样的人物,并作简要分析。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本试卷共八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然后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注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创.伤/创.新揣度./度.德量力息事宁.人/宁.缺毋滥B.粘贴./字帖.炫.耀/头晕目眩.数.一数.二/数.见不鲜C.家畜./畜.养屏.风/屏.气凝神妙趣横.生/飞来横.祸D.狭隘./谥.号讴.歌/呕.心沥血秣.马厉兵/相濡以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沉湎净化器众口铄金无上光荣B.寒暄绿茵场记日而待铤而走险C.慰藉栖息地众志成诚责无旁贷D.提纲电饼铛专心致志按步就班3.古诗文默写。
(共8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2)《无题》中用双关语表达对有情人的思念,后人又用这句诗表达无私奉献精神的名句是,。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4)《水调歌头》中作者由怀念弟弟转而感悟到人生的道理的句子是:,,。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
”(《水浒》)这两个人让林冲带上刀到白虎节堂,两人借故离开后,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
(2)走入《朝花夕拾》,我们可以追寻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
请你概括鲁迅先生在南京的矿路学堂毕业后和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分别做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并简述其原因。
我选做题5.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4分)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
其实,赛场上一句热情的鼓励是幸福;灯光下一次醉心的阅读是幸福;;。
只要用心体会,幸福俯拾皆是。
6.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共8分)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它的阅读史。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国全民阅读的情况,倡导大家积极读书,某校准备开展宣传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1)分析下图,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两条主要信息。
(4分)[注]综合阅读:指包括图书、报刊、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阅读。
数字化阅读:包括网络在线、手机、电子阅读器、光盘等形式的阅读。
①②(2)结合上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全民阅读情况的思考。
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
(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0题。
(共15分)母亲都有顺风耳①这几年,我和姐姐相继在城市里买了房。
73岁的母亲仍住在老家。
为了经常能和母亲团聚,每到周末,我都会和姐姐一起,回老家看看母亲。
②假日里,我和姐姐又一起回到老家。
我们在门前菜园一边种菜,一边闲聊。
我说:“这几年,我的颈椎疼得厉害,很不好受。
”姐姐说:“年纪轻轻,怎么会颈椎疼啊?”我笑着说:“我的颈椎疼得厉害,可能是因为经常对着电脑写作的缘故。
”③我和姐姐说话的声音不大,不料却被正在井边洗菜的母亲偷听到了。
母亲一边朝我们走来,一边问我:“怎么了,颈椎疼得厉害?”见母亲过来,我们立即停止了说话。
姐姐连忙小声说:“妈虽然年纪大了,可她耳朵却特别好使,她在偷听咱们说话呢!”④正说着,母亲已来到我们的身边,她用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颈椎,说:“是啊,年纪轻轻,怎么就有颈椎病了呢。
以后要多运动运动,不要总坐在电脑前写呀写,挣那么多钱干吗?”⑤在母亲眼里,我写作是为了钱,她却不知我写作的快乐,一篇好的文章出炉,那种精神上的享受,母亲是不知道的。
⑥又一个假日,我和姐姐又回到老家,只见母亲从卧室里拿出一台颈椎治疗仪,对我说:“我去镇上医院问了医生,医生说,颈椎病疼得厉害,会引起头晕,此类病手术会有风险,医生建议我还是给你买一台治疗仪比较适用。
”⑦母亲还没有说完,我竟生出了万般感触。
原来,上次在老家,母亲偷听我和姐姐的谈话,并悄悄把我颈椎病的事记在心头,还特地花了好几百元,为我买了一台颈椎病治疗仪。
⑧母亲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好几次。
去年暑假,母亲从农村来到我家。
吃过晚饭,我和妻子谈到城里买的蔬菜既不新鲜,而且还有残留农药。
我们在客厅说话,母亲在卧室里看电视。
没想到,母亲回家后,把门前的菜园扩大了一倍。
品种也从以前的青菜、萝卜,扩大到扁豆、丝瓜、青椒等二十多个品种。
现在,只要我们回家,或是村里有人进城,母亲都会准备好一大堆新鲜蔬菜,托人捎来,或自己送来,真是让邻居羡慕不已。
⑨母亲的耳朵喜欢关注儿女们的谈话,只要母亲在我们附近,我们说话的内容,总逃不过她的耳朵。
其实,这是天下母亲对儿女们爱的本能。
⑩前几年,父亲因病去世了。
年迈的母亲可能因为悲伤过度,耳朵越来越不好使了,有时我们和她说话,不得不抬高声调,可是奇怪的是,每次虽然我和姐姐说话的声音很小,但是她却听得一清二楚,让我很是费解。
⑪也许,母亲的爱,已全部集中到了她的耳朵上,她很在意儿女们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因为我相信,只有爱,才可以让母亲耳朵如此灵敏,只要她在我们身旁,哪怕我们有一丝动静,也逃不过她的耳朵。
7.本文写了“我”和母亲的几件事,请对这几件事进行补充概括。
(4分)①母亲听到“我”有病而担心。
②。
③。
④父亲去世后母亲听力下降却能听清儿女们谈话。
8.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第⑪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9.细读文章第④段,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3分)10.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14分)我们为何如此钟情于春节①在这个充满变量的世界上,我们是眼花缭乱的观望者,也是置身其间的推动者。
曾经走街串巷的叫卖声不见了,只需手指轻轻一点即可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电商火了起来;全家人乃至几家人守着一台电视机等待每天一集电视剧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多屏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仅早已多样化,而且信息芜杂难辨——“变”,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容不得视而不见,也容不得退避。
②然而,每到一年此时——除夕,国人都会集体迎来稳稳的“不变”:春节。
在这个节日里,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不约而同地将不同的时空与文化超越,以天干地支纪年,以传统习俗祭祖——这一既具有仪式感,又因人们太习以为常而几乎无视其仪式意味的节日,因为这份稳稳的不变,给人以安心的力量。
③不变的是它赋予人的可以被结结实实握在手心的归属感。
在返乡之前,你是上海写字楼里的金领,是珠三角某条流水线的女工,回到平时大多无暇顾及的内外六亲、发小、同窗身边,你是那个他们眼中的你:他们曾经注视并编织着你的童年与少年。
社会身份会改变,童年或少年的那个你其实一直都在今天的模样里。
更不用说,我们所返的“乡”仍然多少保留着至今具有价值的人情与礼数。
④不变的是它体现的长幼尊序的伦理观和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虽然春节里孩子玩得热闹,大人忙活得辛苦,但晚辈郑重地向长辈行礼,不会有丝毫怠慢。
中国人习惯于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尤其面对家族长辈,很难大声说“爱”。
拜年时那一句句朴素的祝福,恰恰饱含着晚辈浓浓的爱意和感恩之情。
如今,受时代之“变”冲击者,不仅是直观的信息传递方式、职业、生活方式等等,还有情感观、价值观、时空观。
春节,这一古老节日恰恰周而复始地提醒着我们,哪些不能变、不能丢。
⑤不变的是它在除旧布新之时的迎新祈福。
万象更新之时,人们重新回到熟悉的环境,体味着亲情的温暖,在整顿心情的同时,也再次汲取了面向未来的力量和信心。
当拜年者表达喜庆祥和的祝愿时,对方也会以祝福作答。
言为心声,每个人心中都涌动着美好祝愿,蕴含着对万物的感恩。
与天地和、与众人和、与己和,春节的迎新祈福不仅体现着今人对未来的乐观与自信,也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一体的世界观与古老智慧。
⑥一年前,一部外国人拍摄的关于中国春节的纪录片盛传于互联网。
这部纪录片表现了中国人候鸟归乡般的团圆情结与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家国观,让异域文化者从中直观地感受到一个既具备当代发展速度,又以传统文化精神凝聚人心、有序前进的国家。
“身在此山中”的我们,则似乎“不识庐山真面目”:虽然年复一年地制造着不断攀升的“春运”高潮,但或许很少问问自己,为什么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里,如此钟情于不变的春节。
⑦如今,我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而且所钟情的也不仅仅是春节——因为日渐觉醒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日渐强健的文化自信精神。
“二十四节气”去年成功跻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诸多传统节日多年前就有了自己的法定假期……它们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超越时空,终于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交汇,并给予我们一份稳稳的可以依靠、可以生发无限可能的精神力量。
⑧在稳步流淌、好似无始无终的时间面前,个体不过是既善变又倏忽即逝的瞬间。
因了这从时空隧道深处走来的文化传统,华夏子孙有了彼此相认的符码,有了可奢求恒久的精神宝库,以及身处变化与挑战而不惧未来的心灵力量。
而这正是我们钟情于“春节”的理由。
1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12.第⑥段中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3.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4分)14.现在,很多青少年没看过赛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可以淡化了。
谈谈你对此的看法?(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3分)(一)阅读下面两个选文,完成15--17题。
(9分)【甲】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选自《捕蛇者说》)【乙】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