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蛋白
- 格式:docx
- 大小:44.59 KB
- 文档页数:1
棉籽粕\棉籽蛋白\脱酚棉籽棉籽粕[棉粕]:棉籽经脱绒、脱壳、仁壳分离后,经预压浸提或直接溶剂浸提取油后获得的副产品,即为传统意义上的普通棉粕,他只强调粗蛋白和粗纤维,对游离棉酚以及氨基酸等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营养性指标没有强制性要求。
此种工艺还是以提油为主要目的,对棉粕的蛋白品质关注较低,依旧作为副产品来对待。
棉籽蛋白:由棉籽或棉籽粕生产的粗蛋白质含量在50%(以干基计)以上的产品。
按照此规定,粗蛋白含量在44%以上,水分在12%以下,或者其它含量,折算成干基之后粗蛋白在50%以上的棉粕,只要粗蛋白和游离棉酚符合要求即可被称作棉籽蛋白,对粗纤维和氨基酸指标没有强制要求。
实际上,按照《饲料原料目录》描述,根据当前的棉粕加工工艺,只要普通棉粕经脱酚后都能达到棉籽蛋白的要求。
目前棉粕脱酚主要是依靠高温压榨时,高温条件下游离棉酚与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使游离棉酚变成结合棉酚而达到脱酚目的或者依靠在棉粕中添加大量硫酸盐来脱酚。
此种脱酚工艺的缺陷主要有:高温条件下,造成蛋白变性和氨基酸破坏,氨基酸平衡性差,消化吸收率低,另外,游离棉酚变成结合棉酚后,表面上毒性消除,实际上棉酚并没有从棉粕中脱除,动物吸收后,很有可能在体内分解成为游离棉酚。
大量添加硫酸盐有很能造成饲料中重金属超标。
脱酚棉籽蛋白[脱毒棉籽蛋白]:以棉籽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经软化、轧胚、浸出提油后并将棉酚以游离状态萃取脱除后得到的粗蛋白含量不低于50%、游离棉酚含量不高于400 mg/kg、氨基酸占粗蛋白比例不低于87%的产品。
由此条目可以看出:脱酚棉籽蛋白要求则比较高。
首先加工原料为棉籽,而不能是棉粕,因为用棉粕加工,棉粕的氨基酸以破坏,脱酚棉籽蛋白的氨基酸和游离棉酚将不能保证;其次棉酚要以游离状态萃取脱除而非采用传统的方法将游离棉酚变性为结合棉酚而达到脱酚目的;再次脱酚棉籽蛋白对粗蛋白(湿计)、游离棉酚、氨基酸占蛋白比例等反映蛋白品质的指标都有严格要求。
2018.5鱼粉在鱼类饲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鱼粉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用于生产鱼粉的鱼类资源日渐枯竭,使鱼粉在世界范围内供不应求,寻求鱼粉的替代资源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植物蛋白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是理想的鱼粉替代品。
棉籽粉是相对较好的蛋白质源,全世界都比较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至今已在许多鱼类饲料中得到应用,如虹鳟、罗非鱼、斑点叉尾 、鲫鱼、鲤鱼及黑鲷等鱼类。
然而,棉籽粉中含有抗营养因子棉酚,另外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偏低,从而限制了棉籽粉的完美利用。
棉籽粉是棉花生产的副产品。
随着棉花生产和棉籽加工过程的改进,棉籽粉替代鱼粉越来越有吸引力。
棉花收货后,棉籽从棉纤维中分离出来,然后机械去皮,压榨或溶剂提取油脂。
脱脂的棉籽加工后就是棉籽粉、棉籽粕等。
但棉粕中含有抗营养因子,最重要的是棉酚,棉酚对鱼类肝脏、甲状腺和肠上皮黏膜均有影响,从而影响鱼类的生长,使其完全替代鱼粉受限,只能部分替代。
随着鱼类的生长,对棉粕中的抗营养因子适应性增强,抗营养作用减弱,例如尾重11克的虹鳟棉籽粉可替代小于10%的鱼粉,尾重40克时可替代30%,尾重60克时可替代60%。
为了减少抗营养因子、降低毒性、增加棉籽粉替代鱼粉的比例,棉粕要经过脱毒。
脱毒可用硫酸亚铁、高温处理及溶剂萃取,脱毒后的棉粕可有效降低养殖鱼类血液中棉酚的含量,有利于鱼类的健康生长。
如果养殖鱼类血液中棉酚含量过高,可使鱼体转氨酶活性增加,对鱼类肝脏不利,引起肝功能异常。
棉粕脱毒是制约棉粕利用的关键因素。
李树国1乔新国2(1.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2.内蒙古通辽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内蒙古通辽028000)态,如发现有水色变淡的趋势,则追施磷肥控制水质,防止老化。
(4)如检测发现水体氨氮含量超高、水色为蓝绿色,以蓝藻门的种类如鱼腥藻、束丝藻、颤藻、色球藻、隐球藻、腔球藻等为优势种,另有绿藻门、隐藻门种类,此时多为氮的积累过多造成的,可采用降氨氮的水质改良剂全池泼洒,在下风处杀藻,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复合芽孢杆菌或生物酵素,并使用不含氮的有机肥肥水或磷肥,半月左右可见好转。
棉籽蛋白资源开发研究进展赵小龙;刘大川【摘要】我国棉花资源丰富,棉花加工的副产物---棉籽经脱壳提油后的棉籽粕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50%。
棉籽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品质良好的植物蛋白资源。
介绍了棉籽蛋白的营养价值以及脱酚棉籽蛋白粉、棉籽浓缩蛋白、棉籽分离蛋白等产品的制备工艺及产品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等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棉籽蛋白产品目前在食品、饲料、发酵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
%Cotton is an enormous resource in China, and the protein content of cottonseed meal reaches up to 40%-50% after cottonseed oil is extracted. Cottonseed protein is a kind of vegetable protein with high nutritional value and good quality. The nutritional valueof cottonseed protein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of dephenolized cottonseed protein powder, cottonseed protein concentrate and cottonseed protein isolate were introduce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olubility, water retention capability, oil retention capabili-ty, emulsification and emulsion stability, foamability and foam stability of cottonseed protein product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cottonseed protein products in the fields of food, feed and fermentation were discussed.【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棉籽蛋白;制备工艺;功能特性【作者】赵小龙;刘大川【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23;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9;TQ936.2我国是世界上的产棉大国,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一。
棉籽蛋白用途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棉籽蛋白那些事儿。
你说这棉籽蛋白啊,就像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惊喜!它的用途可多了去了。
咱先说说饲料这一块,那可是很多动物的“美味大餐”呀!就好比家里养的鸡呀、鸭呀、猪呀,它们吃了含有棉籽蛋白的饲料,能长得壮壮的,就像咱人吃了营养餐一样。
你想想,要是没有棉籽蛋白给这些小动物补充营养,那它们能长得好吗?这棉籽蛋白不就像是动物们的能量宝藏嘛!
还有啊,在食品加工领域,棉籽蛋白也能大展身手呢!它可以被加工成各种食品,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味觉体验。
这就好像是一位隐藏在幕后的大厨,默默为我们奉献着美味。
虽然它可能不是主角,但少了它还真不行呢!比如说,有些面包里可能就有它的身影,让面包更加松软可口。
你说神奇不神奇?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棉籽蛋白,那得少了多少可能性呀!这就好比是做菜没有盐,总觉得缺了点啥。
它虽然不起眼,但是却在很多地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呢。
你说这棉籽蛋白是不是像个低调的英雄?
而且啊,棉籽蛋白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不小的贡献呢。
它可以让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减少浪费。
这就好像是把一块普通的石头变成了金子,多有意义呀!
你看,这小小的棉籽蛋白,用处却这么大。
它就像是生活中的许多平
凡事物一样,看似普通,实则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我们可不能小瞧了它呀!它在默默为我们的生活添彩,为各个行业助力。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珍惜和利用它吗?所以说呀,棉籽蛋白可真是个宝啊!。
棉籽蛋白磨粉车间操作规程01全脂低温脱酚棉籽蛋白生产工艺棉籽经过清理、剥壳、风选、调质、轧坯、干燥、脱酚等工段生产出全脂低温脱酚棉籽蛋白。
油脂和棉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油脂不溶于水,是典型的非极性物质;棉酚分子式带有多个—OH,棉酚可溶于水,属极性较强物质。
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利用甲醇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萃取棉仁中的棉酚,再经过负压低温脱溶后得到全脂脱酚棉籽蛋白,萃取液经过精馏、浓缩得到棉酚、棉子糖和甲醇,甲醇循环使用。
02主要生产技术2.1棉籽清理、剥壳2.1.1工艺流程2.1.2棉籽清理为了降低产品中的灰分和粗纤维,提高蛋白含量,清理尤为重要。
原料棉籽使用经过脱绒后的光棉籽,除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浮绒、灰分、杂质,原料本身有一部分不成熟籽粒。
传统清理工艺是采用风力清籽机除去这些杂质,达到清理目的,但由于风力清籽机是根据物料单位面积质量来实现轻重分离,而棉籽表面通常有一层长短不一的棉绒,会使同等品质棉籽质量不同,传统风选无法彻底将合格的原料选出,只能选出杂质、石块、浮绒,不能选出一些不成熟籽粒和同等大小的有机杂质。
本工艺根据物质比重的原理研发了比重式分选机,将其运用在棉籽清理中,将不同比重的棉籽按等级分离,选出不同规格的符合生产要求的棉籽,进行分类加工。
2.1.3棉籽剥壳剥壳是将棉籽外壳与棉仁分离开,并尽可能避免产生粉末,因此剥壳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剥壳设备。
目前针对棉籽剥壳的设备主要有圆盘剥壳机、齿辊剥壳机、刀板剥壳机。
本工艺选择刀板剥壳机,并在结构上做了改进,延长了设备的剥壳时间,改进后的剥壳机在剥壳的整仁率上高于其他设备,整仁率可达93%以上,粉末度小于3%。
2.1.4仁壳分离仁壳分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蛋白、灰分、粗纤维的指标好坏,同时也影响蛋白产品的出品率。
传统的仁壳分离工艺是绞龙筛和平筛两级筛选,都属于机械筛选,由于物料变化多样,因此造成分离不彻底,而且棉仁中夹有一部分游离的短棉绒。
脱酚棉籽蛋白脱酚棉籽蛋白是由棉籽经过剥绒、剥壳,在低温下一次性浸出油后再经过脱除有毒物质——棉酚后制成的一种高蛋白产品。
1.1 脱酚棉籽蛋白的营养特性1.1.1脱酚棉籽蛋白的营养概述脱酚棉籽蛋白作为一种优质蛋白饲料,粗蛋白含量≥50%、粗纤维≤8%、水分≤6%,其中粗蛋白的主要成分是球蛋白,约90% 左右,其次是谷蛋白。
超速离心可得2S、7S、12S三种球蛋白,其中2S存在于蛋白质体外面,约占30%。
1.1.2棉籽蛋白具有的营养优势1.1.2.1 干物质含量高。
由于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在风干状态下其干物质含量为93.6%,豆粕为89.6%,普通棉粕为82.9%,分别比豆粕和普通棉粕高出4和10.7个百分点。
1.1.2.2蛋白质含量高。
蛋白质含量超过豆粕或与其相当,而高于棉粕和其他植物性蛋白来源的饲料,与普通棉粕相比,粗蛋白(CP)含量和产奶净能(NEL)分别提高了31.95%和19%(表1.1),豆粕(饼)、棉粕(饼)、葵粕、菜粕和胡麻粕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40-45%、36-45%、30-33%、33-37%和31-33%。
表1.1 脱酚棉籽蛋白与豆粕和普通棉粕营养成分比较脱酚棉籽蛋白棉粕豆粕干物质DM(%)100 100 100净能NEL(Mcal) 2.036 1.710 2.210粗蛋白CP(%)59.25 44.9 53.8粗脂肪EE(%) 2.35 1.9 1.10粗纤维CF(%) 3.03 11.48 4.48粗灰分Ash(%)7.38 6.70 6.40 无氮浸出物NFE(%)27.65 35.02 34.22 钙Ca(%)0.98 0.20 0.35磷P(%) 1.39 1.15 0.701.1.2.3氨基酸组成较理想。
必须氨基酸含量高,尤其蛋氨酸+胱氨酸含量高于其他植物性蛋白质原料,可以弥补和平衡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含硫氨基酸的不足,赖氨酸和蛋氨酸的组成比例与理想蛋白质模式相似氨基酸含量丰富(表1.2),结构平衡,氨基酸总量为49.26%,分别比豆粕和普通棉粕高出8.32和16.06个百分点;氨基酸占总蛋白的比例为95.6%,分别比豆粕和普通棉粕高出4和14.7 个百分点,蛋氨酸+胱氨酸含量为1.49%,比豆粕高34.3%,比普通棉粕高22%;含硫氨基酸及赖氨酸含量也较高,赖氨酸的含量比豆粕略低但高于一般的棉籽粕,赖氨酸和蛋氨酸的组成比例与理想蛋白质模式相似;精氨酸为5.87%,比豆粕高10.8%,比普通棉粕高21.8%;异亮氨酸+亮氨酸为 4.66%,高于普通棉粕(3.7 %),与豆粕相当(5.01%);普通棉粕的EAA:NEAA为1.0:1.35,而脱酚棉籽蛋白为1:1.09,与理想蛋白质模式十分接近。
棉籽蛋白替代豆粕饲喂奶牛实验
一、实验目的:普通棉粕蛋白质含量比较高,,但是由于其中含有棉酚毒素,对奶牛的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北京中棉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利技术生产的脱酚棉籽蛋白其蛋白含量
53.23%,氨基酸组分比较全面,游离棉酚含量133mg/KG,毒性物质含量非常低。
为了验证其产品在奶牛饲料中的安全性和对产奶的影响,我场在牛群中作了脱酚棉籽蛋白替代豆粕的实验。
二、材料与方法:实验于2002年2月5日至3月5日,实验期一个月。
选择胎次、泌乳月相近的178头牛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9头,实验组用棉籽蛋白替代日粮精料中10%的豆粕,其它饲料成分及喂量不变。
对照组日粮组成及饲喂量与实验前相同。
实验组实验前后精料配方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牛群平均胎次、泌乳月比较:
实验前平均头日产是以2月份测的产奶量计算,有关数据见附表。
实验过程中共测奶两次,每头牛每次产奶量见附表。
三、结果:在30天的实验期内,通过两次测奶的结果可以看出该产品对奶牛产奶的影响:
从上表看出,实验期结束,实验组比实验前增加0.54斤头日产,而对照组比实验前降低了2.69折,这样实验组比对照组净增3.23斤头日产,增奶效果比较明显。
以上数据来源于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