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26.91 KB
- 文档页数:2
一例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摘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腹部外科手术中最复杂手术之一,手术时间长,手术范围广,吻合口多,致使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为腹部手术之最。
术后易发生胃排空延迟症、胰漏、胆漏、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
采用腹腔镜切除技术,手术切口小,要求护理人员除加强常规护理外,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效预防并发症。
护理人员要着重于腹部体征、引流管的观察护理,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配合有效的心理指导。
关键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护理1935年美国的Whippie为1例壶腹癌病人施行二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940年Whippie施行了第一例一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获得成功。
此后,whippie 的一期胰十二脂肠切除术便成为治疗胰腺及Vater壶腹周围癌的经典术式[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腹部外科手术中最复杂手术之一,手术技术要求高、时间长、范围广、创伤大、吻合口多,致使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为腹部手术之最。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因黄疸进行性加重3个月,大便陶土色10d入院。
临床诊断:胰头癌。
入院经常规检查和心肺功能测定无异常,做好术前准备后在腹腔镜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切除了胃远端、胆囊、十二指肠、胰头和上段空肠,采用Child法进行消化道重建,即胰肠、胆肠、胃肠顺序的吻合方法。
术后带回T型引流管一枚,引出胆汁样液体;胰引流管一枚,一日后引出无色透明胰液;腹腔引流管二枚,引出血性引流液;胃肠减压一枚,引出胃内容物;留置尿管一枚。
术后4天排气、下床活动,7天拔除胃肠减压,14天拔除引流管,术后25天出院。
2 护理体会2.1 饮食护理术后胃肠减压7天,保持负压吸引,吸引力不宜过强,防止出血。
严密观察胃液颜色、性状和量。
术后第8天予清水50ml少量多餐試饮,无明显腹胀,术后第9天予糖水100ml少量多餐试饮,无明显腹胀。
术后第10天给予全流食。
腹腔镜胰体尾部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郑毅;白霞;许鑫;周默巍
【期刊名称】《临床肝胆病杂志》
【年(卷),期】2017(033)010
【总页数】3页(P1987-1989)
【作者】郑毅;白霞;许鑫;周默巍
【作者单位】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5
【相关文献】
1.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肿瘤切除术治疗胰腺实性假乳突状瘤临床分析[J], 冯华国;吴传新;冯毅;代国华;龚建平;江德全
2.经腹腔镜胰体尾部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肿瘤 [J], 朱峰;秦仁义
3.腹腔镜下胰体尾部切除术并发胰瘘的护理体会 [J], 韩桂英;黄洪军;郑小英
4.胰体尾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行腹腔镜切除术11例 [J], 朱加;杨岳;孙冬林;张丰
5.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在治疗胰体尾部占位性病变中的可行性 [J], 王璐; 宋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56•中华膜腺病杂志 2020年 12月第 20卷第 6期C h i n J P a n c r e a t o l,D e c e m b e r 2020,V ol. 20,N o. 6•短篇论著* K i m u r a法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厉学民程俊峰於敏李仓胡伟建周海华俞世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金华321000通信作者:厉学民,E m a i l:l x m2100236@ 163. c o m【提要】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1例行K i m u r a法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为胰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K i m u r a法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手术时间120 ~2丨0 m i n,术中出血量50 ~480 m l,无中转开腹。
术后住院时间7 ~ 26 d,未发生腹腔内出血,术后胰瘘3例,予非手术治疗后治愈。
术后病理学诊断为桨液性囊腺瘤14例,黏液性囊性瘤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
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6〜53个月,无肿瘤复发。
K i m u r a法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胰腺切除术;腹腔镜;保留脾脏;胰腺肿瘤D0I:10. 3760/l 15667-20200707-00106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脾脏功能的深入了解,对于胰体尾部良性或交界性肿瘤,目前主张行保留脾脏的腹 腔镜胰体尾切除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施行了 21例K i m u r a法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术,效果满意,现报 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I•一般资料: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2016 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21例行K i m u r a法保留脾脏的腹腔 镜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诊断为胰体 尾部良性或交界性肿瘤。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应用评述发表时间:2015-06-12T11:49:38.5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4年第12期(上)供稿作者:方宁波[导读] 腹腔镜外科手术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这一手术方法在胰体尾切除上也获得了重大突破。
方宁波(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332000)【摘要】腹腔镜外科手术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这一手术方法在胰体尾切除上也获得了重大突破。
与开放式手术相比较,腹腔镜在胰体尾切除手术中具有诸多优点。
但是由于医务人员操作水平的限制和并发症的干扰,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比例并不高,总体上处于探索阶段,无论在临床还是在理论研究中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近些年来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上做出了十分有价值的经验性探索,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手术方法,同时对手术并发症的处理和克服方面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胰体尾切除;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114-022011年10月到2014年3 月间,我们共实施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16例,获得了初步的阶段性经验。
对于手术的实施、术后康复,特别是并发症的处理与克服,我们做了一些探索研究。
总体来说,16 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其中保脾手术9例,切脾手术7例。
结合医学界的理论研究成果,我们简要阐述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的临床经验。
1 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的实施胰腺属于腹膜后位器官,与脾血管、肠系膜血管及多个重要脏器毗邻,手术难度较大,因而腹腔镜胰腺手术与其它手术相比开展较晚,且种类局限于晚期胰腺癌分期、囊肿引流等较为简单的手术。
近年来随着超声刀等新器械的出现及操作技术的不断成熟,使腹腔镜胰腺切除术成得以成功实施。
参考国内其他医务工作者的经验,结合我们的实践,一般来说,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的实施可以按照以下操作进行。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护理常规【概述】腹腔镜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
现经腹腔镜可行经腹(腹膜后)入路肾切除术、经腹(腹膜后)入路肾癌根治切除术、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经腹(腹膜外)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经腹入路肾上腺切除术、腹腔镜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瘘术。
【护理常规】[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手术创伤有关。
2,恐惧与焦虑:与对手术和癌症的恐惧有关。
3,潜在并发症:腹膜损伤、皮下气肿、出血、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
[护理目标]1,病人的营养失调得到纠正或改善。
2,病人恐惧与焦虑程度减轻或消失。
3,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或发生后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对该手术不了解,担心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情况,护士应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主动与其沟通,详细讲解该手术的方法、预期效果及优越性、安全性,解除患者顾虑,使其以最佳心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
2 .感染性病变术前使用抗菌药物。
3. 胃肠道准备:为减少术后肠腔胀气,术前2天禁食豆类、牛奶等易产气食物,术前晚及术晨灌肠。
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及前列腺摘除术术前给予清洁灌肠。
4.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术前检测血压的变化,遵医嘱用药如竹林胺;扩充血容量等。
6. 常规准备:(1)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如胸透、心电图、常规血、尿检查、B超、CT等。
(2)做好备皮、备血、皮试等术前准备,(3)术晨取下假牙、发夹等饰品;(4)手术前置胃管,(5)遵医嘱使用术前针。
二、术后护理1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给予低流量吸氧,每30min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一次,至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每2h检测血压一次,并做好记录。
2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
患者术后麻醉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暂禁饮食,因麻醉药物刺激及人工气腹术后6h可出现恶心、呕吐。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移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总结20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主要护理措施为:术前对患者全身状况作详细检查,重点纠正心、肺、肝等重要器官功能;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满足手术要求;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合理用药;切实作好引流管护理;持续胃肠减压;加强基础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标签:腹腔镜;胰腺十二指肠;护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头癌的标准术式,切除范围为胰腺头部、胃远端、十二指肠全部、空肠上段10厘米、胆总管远端和胆囊,清除相关淋巴结,然后行胰肠、胆肠和胃肠吻合,重建消化道,是外科最复杂手术之一,不仅创伤大,手术范围广,而且还有吻合口多,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而我院在腹腔镜下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更提高了手术的难度,因此,对于术后护理的要求极高。
现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20例施行该手术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
年龄28~74岁,平均52.4岁。
其中胆总管癌4例,胰头癌7例,壶腹部癌3例,胆总管下段癌2例,十二指肠降部癌4例。
术后发生胰瘘1例,腹腔出血2例,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胆漏及肺部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
患者经正确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
2术前及术后护理2.1心理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给病人简单讲解手术的大致过程及注意事项,使病人及家属对手术有一个总体的认识,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的参与到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去,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生命的重要,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术前准备:①术前检查心,肺,肝,肾功能纠正机体一般状态,使其具备良好的手术条件。
②对于体质弱者行肠外营养。
③术前戒烟,至少在一周以上,对于严重肺功能减退者,结合动脉血气分析,给予间断吸氧1—2ml/min,每天至少4h,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冒及肺部感染,指导患者进行胸式呼吸及掌握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和技巧。
1例行3D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ERAS护理发布时间:2022-09-18T07:12:07.044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2期作者:许文[导读]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是治疗胆总管中下段、十二指肠、胰头部以及壶腹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是腹部外科复杂许文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Ⅱ病区、疝外科湖北荆门 448000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是治疗胆总管中下段、十二指肠、胰头部以及壶腹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是腹部外科复杂、创伤大的手术之一[1],切除范围广,涉及脏器多,需清除周围淋巴结,且重建消化道复杂,术后并发症如感染相关并发症、胃瘫综合征、胰肠吻合口瘘等发生率极高,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与康复进程,同时带来沉重的经济与精神负担。
临床数据显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30% ~ 60% ,对患者手术疗效影响极大[2]。
临床中仅依靠外科技术难以实现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的控制,还需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
本研究以1 例胰腺癌患者行LPD 实施围手术期个体化快速康复外科 ( ERAS) 的护理策略为主线,积极完善和探索规范化、人性化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专业、全面、全程、优质的疾病专科治疗及护理。
结合前期的工作,总结出相对优化成熟的LPD手术流程及围术期ERAS护理管理策略,力求将ERAS理念贯穿于LPD 围手术期各个环节中,并注重个体化实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带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应激,从而达到加速康复的目的。
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刘传银,男,65岁,住院号:1112652;患者于2019-2-11,因“皮肤巩膜黄染1月余”入院。
查体: 上腹部隐痛。
患者精神食欲不佳,大便陶土色,小便刺黄。
血生化检查结果示:总胆红素335.9umol/L,直接胆红素298.1umol/L,谷丙转氨酶394.0U/L,谷草转氨酶209.0U/L,葡萄糖7.5mmol/L;肿瘤标志物 CA199 343.1U/ml。
腹腔镜胰腺手术术中护理要点与技巧胡晓乐;翟永华;胡三元;栾晓嵘【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22)008【总页数】2页(P582-583)【作者】胡晓乐;翟永华;胡三元;栾晓嵘【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250012【正文语种】中文胰腺位于腹膜后,十二指肠、结肠等重要脏器与大血管在胰腺周围,血供丰富,胰腺组织娇嫩、脆弱、容易出血,解剖位置较深,而且胰腺本身具有内外分泌功能,手术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1]。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康复快,已在腹部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2-3]。
与腹腔镜胃肠手术相比,腔镜胰腺手术起步较晚。
近年随着术者手术技术的进步、仪器设备器械的改进,腔镜手术得到较大发展,腹腔镜胰腺肿瘤局部切除、胰体尾切除术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4]。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我院已常规开展[5]。
腹腔镜胰腺手术操作过程较复杂,术中可能出现意外出血等[6],流畅、无缝的护理配合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笔者现结合我院经验,就腹腔镜胰腺手术中的护理配合要点与技巧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对待患者及家属热情认真,动作轻柔,操作熟练,术前进行手术访视及术前宣教,使患者获得与疾病相关的知识,详细讲解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7]。
1.2 熟悉病变部位的解剖结构、手术步骤及术者习惯根据手术方式对术中可能需要的设备、耗材、器械进行准备,检查仪器性能,并使之处于备用状态。
特殊器械设备:腔镜下准备不同型号的缝线,腔镜下bulldog夹、5 mm Hem-o-lok夹、超声刀,根据术者习惯准备术中特殊用物,我院常用的有内镜下切割缝合器及相应钉匣、自制无菌标本袋等。
1.3 麻醉与体位多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患者取分腿位,双腿分开约30度,脚下垫凝胶垫保护,束身带分别固定左、右膝盖,膝盖与束身带间加棉花垫保护,双上肢呈“人”字分开,并妥善固定,用约束带时注意保护皮肤及松紧适度。
腹腔镜手术健康教育腹腔镜手术前:1、手术前三天根据需要做擦洗一天一次,回病房卧床休息半小时。
2、手术前一天需要皮肤准备,皮试、抽血、家属签知情同意书。
3、术前一天晚上灌肠,晚上睡前口服镇静剂。
4、手术前晚饭照常食用,晚八时以后不吃,12时以后不喝水。
5、手术晨插导尿管,插管后有排便感,这是正常现象,因此不要紧张。
这些准备好,只要躺在床上休息,等待手术室接病人,家属在手术室门口等待。
腹腔镜手术后:1、关于饮食:手术后六小时不吃不喝,六小时后可以喝水,次日可以喝米汤、中午后可以喝鱼汤、放屁后可以正常饮食,以少食多餐,易消化为好,牛奶、豆浆产气手术后不宜吃。
2、关于卧位:手术后六小时去枕平卧,四肢可以活动,次日可以半卧位或随意卧位。
3、关于活动:鼓励早日下床活动,次日下午可以适当下床活动,下床时先坐起,感觉良好再下床,以能承受为好。
4、关于尿管:次日早晨可以拔尿管,尿管去除后自己用温水擦洗会阴,两小时左右下床解小便。
5、关于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呕吐、切口疼痛、腰痛是最常出现的症状,呕吐是药物反映,麻醉药最常出现的症状,呕吐时不要紧张。
1头偏向一侧,用盆接住,严重的患者应用止吐药。
切口疼痛手术后六小时可以注射镇痛药。
术后会有腹胀、肩疼,1-2天好转。
6、手术后家属需要做什么:每天晚上可以帮助患者用温水清洗会阴,帮助患者下床活动,观察输液情况,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出院指导1、手术后一个月门诊随访。
2、出院后休息一个月,禁盆浴性生活一个月。
全子宫术后禁盆浴性生活两个月。
3、出院后若有流血、流液要及时就诊。
4、根据出院带药情况服药。
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手术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手术的术中护理管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基本外科于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开展的10例经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护理管理经验。
结果 1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4.78+1.23小时min,术中出血为112.5+50ml,无术中中转开腹的病例,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结论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手术是胰外科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掌握相关专业新技术及手术配合过程,严格遵守无瘤原则,是确保患者安全、舒适、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
【关键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护理配合应用腹腔镜治疗胰腺体尾部占位性病变手术近年在世界各地获得创新性开展。
该手术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减少术中感染及住院时间,还有术中镜下显露视野清晰,便于组织显露等微创优势。
[1]我院基本外科于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共开展了10例经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手术,其中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4例,余6例为腹腔镜胰体尾加脾切除术,手术效果良好。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0例,其中女性4例,男性6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50+15.5岁,均经腹部彩超、CT、MR等检查诊断为胰体尾占位病变,可见囊实性肿块,边界均较清楚,包膜完整。
均于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手术,手术顺利,无术中中转开腹。
1.2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后取平卧分腿位,常规消毒铺巾。
建立腹腔镜5个操作孔开始手术。
腹腔镜进入腹腔后,首先进行全面检查,了解腹腔内有无肿瘤播散,再以超声刀切开胃结肠韧带,显露胰体尾,探查胰腺及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采用吊拉法拉起肿瘤右侧正常胰腺组织,处理脾动、静脉。
[5]应用内镜下切割缝合器(ECR60)切断胰腺。
自胰腺断端由右向左游离胰腺和脾脏,分别切断脾结肠韧带,脾肾韧带,直至整个标本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