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
- 格式:ppt
- 大小:568.00 KB
- 文档页数:11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王嘉俊、俞伟飞(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摘要:本实验运用有关仪器,通过恒定刺激法测出了我院两位心理班学生的重量差别阈限。
经过分析认为:利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阈限有准确、简便的优点,实验结果符合韦伯定律。
关键词:恒定刺激法、重量差别阈限一、引言恒定刺激法是费希纳提出的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该法的特点是只用少数的几个刺激,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恒定刺激法也因此得名。
由于此方法运用数学方法和测量技术,所以它给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以及精确表达提供了有利条件。
用该法测定差别阈限要呈现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
一般情况下,经常要确定一个能被感觉的某一个刺激强度为标准刺激。
变异刺激的确定,要视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和所确定的反应变量指标来确定。
差别阈限是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差别阈限定义为刚刚能感觉出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在实验心理学中,它定义为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之间的差别。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时,一般要求被试在比较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后作“正”、“等”、或“否“的判断。
这样在总得反应系列里就可以得到两个感觉上的转折点,它们分别就是差别阈限的上限Lu和下限L l.。
上限和下限可以用直线内插法求得,并进一步计算差别阈限DL。
公式如下:2LlLu DL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学习恒定刺激法,考察在重量变异刺激下差别阈限值是否符合韦伯定律,哪些因素影响了差别阈限的变化。
二、实验方法1、被试: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心理学班学生两名2、材料:高2厘米、直径4厘米的圆柱体一套,每套8个。
这套圆柱体的重量要求如下:100克两个,100±4克,100±7克,100±12克各一个。
遮眼罩3、实验程序:(1)取材料中重100克的圆柱体作为标准刺激。
重88克、92克、96克、100克、104克、108克和112克的圆柱体作为变异刺激,让被试吧变异刺激和标准刺激各比较20次,共140次,每对刺激呈现的顺序按随机原则排列。
关于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感觉差别阈限的实验报告黄煌(上海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上海,200438)摘要这是关于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感觉阈限的实验。
通过本实验学习研究人的重量感觉差别阈限,探究重量感觉差别阈限的个体差异,学习恒定刺激法的运用,加深对差别阈限的理解,并研究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与其结果是否符合韦伯定律。
实验验证了重量感觉差别阈限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差别阈限与被试的判断风格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恒定刺激法重量鉴别重量的差别阈限心理物理学1.引言恒定刺激法(或称固定刺激法,method of constant stimmulus)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由费希纳提出的传统心理物理法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在整个实验中始终应用若干恒定的刺激,并以随机顺序反复呈现这些刺激,来测定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用该法测定差别阈限时要呈现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
一边情况下经常确定一个能被感觉到的某一个刺激强度为标准刺激。
变异刺激的确定要视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和所确定的反应变量指标来确定。
这里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变异刺激的选取要做预备试验,从预备实验中选取少数刺激一般5~7个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要特别注意的是选定的刺激最大强度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5%。
选定的刺激最小强度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高于5%。
选定的呈现刺激的范围之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取距离相等的刺激。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时,一般要求在比较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后作“正”“等”或“否”的判断。
这样在总的反应系列就可以得到两个感觉上的转折点,它们分别就是差别阈限的上限Lu和下限Ll。
上限和下限可用直线内插法求的,并进一步计算差别阈限DL。
公式:DL=(Lu-Ll)/2韦伯定律:△I/I=KI K为刺激量,△I为差别感觉阈限,I+△I表示感觉到差别所需要的刺激量。
实验三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刘蓓100940091引言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值或最小可觉差。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是测量感觉阈限三种方法之一。
通常由恒定不变得5~7个刺激组成,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的概率达到95%左右,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的概率在5%左右。
用该法测定差别阈限要呈现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
一般情况下,经常确定一个能被感觉的某一个刺激强度为标准刺激。
变异刺激的确定,要视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和所确定的反应变量指标来确定。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用恒定刺激法来测定差别阈限,以更好掌握如何使用恒定刺激法。
2 实验方法被试:一名21岁女大学生试验仪器:重量鉴别器,白纸若干,眼罩一只。
实验程序:1取重量为100g 的圆柱体为标准刺激,取88g,92g,96g,100g,104g,108g 和112g 的圆柱体作为比较刺激。
用白纸制作出七张标签,分别标上1、2、3、4、5、6、7,依次代表上述重量。
让被试随机抽取350次,并保证每张签被抽取的次数均为50次。
2 将被试抽取的标签编制成顺序列表,并在之后的实验中将比较刺激按照此顺序呈现给被试,以保证刺激出现的随机性。
3 让被试坐在桌边,手心朝上,同时要求被试带上眼罩,给予被试指导语:“稍后你的手上会同时放上两个物体,请你比较两物体的重量,然后告诉我哪个更重或是二者重量相等”。
将变异刺激按照之前的顺序列表与标准刺激同时逐次放入被试左右手中,并注意平衡位置误差,例如代表88g比较刺激第一次出现时可置于被试左手,标准刺激置于右手,那么88g 第二次出现时就要置于被试右手。
4 记录被试比较结果,主试将被试报告感觉到的刺激比标准刺激重、轻、相等等情况分别记为“+”、“—”、“=”。
5 根据数据结果计算被试的重量感觉阈限。
3结果从实验数据看,无论比较刺激是重于还是轻于标准刺激,被试对比较刺激的评价结果几乎包含了所有可能结果,认为88g等于或重于100g,112g等于或轻于100g的情况也有出现,根据被试观点得出的实验数据用平均z分数法计算,统计被试“+”栏成绩,,由P-Z转换表得,刺激S/g P Z值88 8 -1.4192 26 -0.64 92g的平均Z, 0.9296 46 -0.1100 62 0.31104 72 0.58108 70 0.52 108g的平均Z ,1.81112 76 0.7192g所对应的平均Z分数为-0.72,108g所对应的Z值为0.91,则108 – 92 = 0.91 SD - ( -0.72 SD)得到SD=9.8,则MD = 92 + 0.72 * 9.8 = 99.1,由此,被试的感觉上限为99.1g.根据同样方法可得被试的感觉下限为92.7,所以(1)被试的重量感觉阈限为92.7~99.1,(2)不肯定间距=上限—下限= 99.1 – 92.7 = 6.4(3)差别阈限= 1/2不肯定间距= 3.2具体结果详见表1:表1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结果频数频率频数频率频数频率比较刺激(/g)+ + ——= =88 4 0.08 34 0.68 12 0.2492 13 0.26 26 0.52 11 0.2296 23 0.46 17 0.34 10 0.20100 31 0.62 15 0.30 4 0.08104 36 0.72 10 0.20 4 0.08108 35 0.70 11 0.22 4 0.08112 38 0.76 7 0.14 5 0.104 讨论从实验过程来看,用恒定刺激法测定被试的感觉阈限由于恒定刺激法要求的刺激数量较少,且被试事先并不会知道刺激的类型,这样就不会产生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增加了实验的准确性。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恒定刺激法是一种用于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恒定的刺激条件下测试被试者的辨别能力。
该方法在心理学、神经科学和消费者行为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探讨。
在此方法中,研究者通常采用二项判别任务(two-alternative forced choice,2AFC)的实验范式。
实验中,被试者需要在两个连续呈现的刺激中选择其中哪个比较重或轻,通常要求被试者在每个呈现周期内重复该实验多次,并记录被试者的准确率。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通常改变两个刺激之间的质量差异,以确定被试者能够检测到的最小重量差异。
恒定刺激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可靠的权威数据,弥补了其它方法中存在的种种不足。
主要优点如下:一、减少了试验结果的随机性由于恒定刺激法的实验程序比较固定,使得每一个实验过程都是按照相同步骤进行的,而被试者的操作也是标准化的,这就大大降低了实验结果的随机性。
可有效减少误差产生的影响,提高实验的精度。
二、测量范围广恒定刺激法可以在较小的差异水平下测量被试者对物体重量的敏感性。
事实上,这种恒定刺激的形式最适合处理小的变化,因此即使面对微小的重量差异,被试者的感知水平也可以得到科学的测量和分析,以进一步为研究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三、能够控制外部干扰因素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可以通过调节实验条件等方式控制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如尝试消除噪音、照明、视觉等干扰因素,避免被试者偏离实验者预计的目标。
这样,实验的准确性就能够保证,并且可以再次接受更多的实验。
四、易于控制处理变量在使用恒定刺激法进行实验时,不同处理变量的研究者可以采用相同的实验程序,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处理变量的影响。
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研究者可以使被试者重复实验,以确定他们触发的阈值差异是否存在变化。
这就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处理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总之,恒定刺激法是测试人体感官系统的一种有效方式,利用其独有的优点,可以得到更加可靠的实验结果。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1.引言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该法的特点是只用少数的几个刺激,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恒定刺激法也因此得名。
用该法测定可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用该法测定差别阈限时要呈现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
一边情况下经常确定一个能被感觉到的某一个刺激强度为标准刺激。
变异刺激的确定要视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和所确定的反应变量指标来确定。
这里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变异刺激的选取要做预备试验,从预备实验中选取少数刺激一般5~7个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要特别注意的是选定的刺激最大强度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5%。
选定的刺激最小强度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高于5%。
选定的呈现刺激的范围之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取距离相等的刺激。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时,一般要求在比较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后作“正”“等”或“否”的判断。
这样在总的反应系列就可以得到两个感觉上的转折点,它们分别就是差别阈限的上限Lu和下限Ll。
上限和下限可用直线内插法求的,并进一步计算差别阈限DL。
公式如下:DL=(Lu-Ll)/2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来重量差别阈限来学习恒定刺激法。
2.方法2.1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徐州师范大学本科生一名,19岁,女生,2.2材料高2厘米,直径4厘米的圆柱体一套,8个。
圆柱体的重量规格如下:100克2个,88克,92克,96克,104克,108克,112克各一个。
2.3程序(1)预备实验选定标准刺激为100克的圆柱体,然后在重88克,92克,96克,100克,104克,108克,112克圆柱体里选比较刺激五个,方法为;分别把重88克,92克,96克,100克,104克,108克,112克圆柱体与标准刺激100克的圆柱体做比较各20次,选出不低于95%感觉到比标准刺激100克的圆柱体重的和不高于5%感觉到比标准刺激轻的,为最强和最弱的刺激。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1 引言恒定刺激法由费希纳提出的传统心理物理法中最准确、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恒定刺激法的刺激通常由5——7个组成,并且在实验过程中维持不变。
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达到95%左右,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只在5%左右。
各刺激之间的距离相等,与最小变换法不同的是,恒定刺激法的刺激是是随机呈现的,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相等,约50——200次。
随机顺序可以根据随机数字表来排,也可以用抽签的办法来排顺序。
重量差别阈限是指刚好(或有50%实验次数)能让被试产生重量差异的两个刺激之间最小的重量差异值,在重量感受方面,具体表现为重量差异感受的变化与实际重量变化之间的不同步性。
恒定刺激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有三种: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本实验采用平均Z分数法计算。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来学习恒定刺激法。
2 方法2.1 被试某大学本科生一名,男,20岁。
2.2 材料重量鉴别器(其中含88g、92g、96g、100g、104g、108g、112g七个砝码)、眼罩一副2.3 程序①给不同重量的砝码编号,将88g编为1号,92g编为2号……以此类推,排出七个数字,用抽签法确定每个刺激呈现的顺序。
每个刺激呈现50次,当一个数字抽到50次以后,将写着这个数字的纸条剔除。
②对于排好的刺激呈现顺序,要平衡左右手差异,50次实验处理中,比较刺激要有25次放在左手,25次放在右手,减少由于左右手的差异引起的误差。
③让被试坐在桌边,戴好眼罩,伸出双手,展开,平放在桌上。
主试将标准刺激和比价刺激按照先前排好的顺序一次放在被试的手上,并要求被试判断,两者孰轻孰重,还是一样重。
要求主试尽量同时将两个刺激同时放在被试手上,力道适中,减少时间误差。
被试每做50组休息5分钟。
④用“+”、“-”、“=”记录被试的回答,统计数据,绘制表格。
计算本实验中被试的重量感觉的上限和下限,以及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2013232119 孙洁 13心理1班摘要:本实验为了通过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学习恒定刺激法,也为了探究差别阈限是否符合韦伯定律,采用了组内重复测量设计,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的差别阈限。
该实验中需要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七个变异刺激。
用随机的顺序让江苏理工学院应用心理学系的16名被试分别将每个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进行比较,一共有7组,每组比较10次,恒定刺激法可以测定重量差别阈限,通过使标准刺激在前和在后呈现的次数相等,可以使产生的顺序误差抵消。
研究结果表明该实验不能证明韦伯定律。
关键字:重量差别阈限恒定刺激直线内插法1.前言:感觉是物理刺激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感官就会引起一定的反应。
由于不同的刺激在不同的时间,作用于不同的个体都会产生不同的的感觉。
因此物理刺激这个概念是不能确切的表示个体的心理感受的。
这就需要引入阈限这个概念。
心理物理法主要用于对阈限的测量。
阈限可以分为绝对阈限和相对(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差别。
在统计学上把差别阈限定义为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50%的实验次数不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最小刺激强度之差。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等值,还可用于确定其他很多种心理值。
它对于测量那些不易随时改变强度的刺激比较方便,比如重量。
本次实验尝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的差别阈限。
运用此方法需要两类刺激,即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
在本实验中这几个变异刺激为标准刺激上下各三个数据,单位间距为4克;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是和标准刺激随机呈现的。
直线内插法是将刺激作为横坐标,以正确判断的百分数作为纵坐标,画出曲线,然后再从纵轴的50%处画出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一点,从这一点向横轴画垂线,垂线与横轴相交处就是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2013232119 孙洁13心理1班摘要:本实验为了通过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学习恒定刺激法,也为了探究差别阈限是否符合韦伯定律,采用了组内重复测量设计,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的差别阈限。
该实验中需要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七个变异刺激。
用随机的顺序让江苏理工学院应用心理学系的16名被试分别将每个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进行比较,一共有7组,每组比较10次,恒定刺激法可以测定重量差别阈限,通过使标准刺激在前和在后呈现的次数相等,可以使产生的顺序误差抵消。
研究结果表明该实验不能证明韦伯定律。
关键字:重量差别阈限恒定刺激直线内插法1.前言:感觉是物理刺激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感官就会引起一定的反应。
由于不同的刺激在不同的时间,作用于不同的个体都会产生不同的的感觉。
因此物理刺激这个概念是不能确切的表示个体的心理感受的。
这就需要引入阈限这个概念。
心理物理法主要用于对阈限的测量。
阈限可以分为绝对阈限和相对(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差别。
在统计学上把差别阈限定义为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50%的实验次数不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最小刺激强度之差。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等值,还可用于确定其他很多种心理值。
它对于测量那些不易随时改变强度的刺激比较方便,比如重量。
本次实验尝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的差别阈限。
运用此方法需要两类刺激,即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
在本实验中这几个变异刺激为标准刺激上下各三个数据,单位间距为4克;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是和标准刺激随机呈现的。
直线内插法是将刺激作为横坐标,以正确判断的百分数作为纵坐标,画出曲线,然后再从纵轴的50%处画出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一点,从这一点向横轴画垂线,垂线与横轴相交处就是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摘要:通过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
结果发现重量差别阈限存在个体差异且该实验结果受被试疲劳效应的影响关键词:闪光融合频率个体差异左右眼递增递减1.引言恒定刺激法(The 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i)也是由费希纳(G.T.Fcherner,1860)提出的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是测量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其他一些心理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采用该方法测定感受性时,一般只使用少数几个刺激,并且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感觉阈限时,刺激的呈现是随机的,每呈现一个刺激只要求被试答“有”和“无”或“轻”和“重”的次数计算阈限值,因此恒定刺激法又叫次数法。
2.1材料和仪器:实验材料为1套重量差别为4g的砝码,标准刺激为100g,眼罩一个。
88g、92g、96g、100g、100g、104g、108g、112g2.2被试:1名10级心理学专业男生,视力、听觉均正常2.3程序2.3.1排出各对刺激的呈现顺序:将7个比较刺激(包括一个100g的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配对,每对比较50次,总共比较350次。
为了消除顺序误差和空间误差,50次中标准刺激在先,五次比较刺激在先。
刺激呈现的顺序按完全随机的顺序进行。
并列出刺激呈现顺序表,随机顺序表的制作可以采用抽签、随机数字表或计算机产生数字的方法;2.3.2 为了保证把刺激呈现在同一位置,应在桌面上标出刺激呈现的顺序。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被试前臂的位置保持不变。
2.3.3呈现刺激时,两次刺激的时间不要超过1s,避免被试的第一个刺激的重量感觉消退;两次比较之间的时间间隔要在5s以上,避免两次感觉感觉的相互干扰。
在呈现刺激时,勿将刺激碰到被试的手。
2.3.4实验开始前,先向被试做示范操作:右前臂放在桌面上,用拇指和食指拿住刺激的上端,轻轻向上提起,使之离桌面约0.5cm,大约2s后放下,紧接着换第二个刺激,用同样的方法操作。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1 引言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它是指只用少数(5—10个)刺激,并且它们在整个测定过程中都固定不变。
所用的刺激要事先选定,一般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试一下被试的有关阈限值,然后将比阈限值强和弱的几个刺激确定为要用的刺激。
这些刺激中强度最大的应有90—95%的可能性被感觉到:强度最小的应有5—10%的可能性被感觉到,各刺激的强度之间最好是等差关系。
选好刺激后,要排一个呈现刺激的顺序表,各刺激呈现次数应相等,刺激呈现的顺序应是随机的,这种顺序可以根据随机数字表来排,也可以用抽签的办法来排序。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需要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比较刺激。
测定时,用随机的顺序让被试分别将每个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进行比较。
比较的方式可以是同时呈现两个刺激同时比较:也可以是先后呈现两个刺激继时比较。
同时比较时,因为两个刺激在空间的位置上的差异会出现空间误差。
继时比较往往又会产生时间误差,即因呈现刺激的时间先后不同所照成的感觉上的差异。
恒定刺激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有三种: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重量鉴别器的使用,学会如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
2 方法2.1被试某大学本科生一名,男,年龄为22岁。
2.2仪器或材料重量鉴别器一个眼罩2.3程序首先,用抓阄的方法随机选定7个比较刺激的出现顺序。
7个比较刺激各与标准刺激比较50次,共350次。
还要确定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的位置(即在被试的哪只手上:左或右)所以每个比较刺激各呈现25次左手比较刺激和25次右手比较刺激(例:若88克出现单数实验次数就放在左手,那么双数实验次数时就放在在右手,即88克第一次出现在左手,那么第二次出现就在右手)。
其次,从重量鉴别器中取出作为标准刺激的100 克的圆柱体。
再取出重88 克、92 克、96 克、100 克、104 克、108 克和112 克的圆柱体作为比较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