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结课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2.13 KB
- 文档页数:4
zigbee实训报告总结Introduction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旨在提供简便的无线连接解决方案。
本篇文章总结了我们参加的Zigbee实训的经验和成果。
1. 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让我们了解Zigbee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我们在物联网领域的实践能力。
通过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Zigbee协议栈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实训内容2.1 硬件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需要准备相应的硬件设备,其中包括Zigbee通信模块、开发板以及相应的传感器。
这些硬件设备使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2.2 Zigbee协议栈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Zigbee协议栈的结构和功能。
它包括物理层、MAC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TI的Z-Stack软件包进行协议栈的开发和调试。
2.3 网络拓扑建立我们学习了如何建立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拓扑、树型拓扑和网状拓扑。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路由协议和网络子树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网络层的路由表实现数据包的路由。
2.4 数据传输与处理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Zigbee传输数据。
通过配置和使用Zigbee的数据帧,我们能够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并在接收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
3. 实训成果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实际的操作。
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实验任务,我们熟悉了Zigbee技术的应用,掌握了Zigbee协议栈的开发和调试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使用Zigbee通信模块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并成功实现了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这些实践经验对我们今后从事物联网相关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4. 总结与展望通过参加这次Zigbee实训,我们对物联网领域的Zigbee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Zigbee协议栈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并实现了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zigbee实训报告总结本次zigbee实训报告总结本次实训报告旨在总结我们小组在zigbee实训项目中的经验和收获。
通过实际操作和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方案,提升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实训背景与意义实训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作为一种低功耗、低成本、自组网特性的无线通信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意义: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zigbee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与目标实训内容:我们小组在实训期间主要进行了zigbee协议的学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建立与调试、数据采集与处理等环节。
实训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演示,掌握zigbee协议的相关知识,能够熟练使用zigbee技术进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建立和数据采集,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实训过程与方法实训过程:我们小组通过课堂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实训。
在课堂学习中,我们学习了zigbee协议的相关知识,并进行了实验演示。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过购买zigbee模块和传感器设备,并使用相应的软件和工具,搭建了一个小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并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处理。
实训方法: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我们深入了解了zigbee协议的原理和应用,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实训成果与收获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小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并且在此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提升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训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了相关的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我们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团队合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zigbee无线网络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基于zigbee的烟雾检测系统设计人员:学号:学号:学号:学号:指导教师:2015年5月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设计意义与目的 (1)1.1 目的 (1)1.2 意义 (1)2 设计内容 (1)2.1 烟雾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1)2.2 设计方案 (2)2.3 结构组成 (3)2.4 实验所需器材 (3)3 实验电路图 (4)4相关模块的性能参数 (5)4.1 ZigBee核心板相关简介 (5)4.2 烟雾传感器性能参数 (5)5 系统主程序设计及流程图 (8)6 软件程序功能实现模块 (9)6.1 基于VB语言上位机程序控制 (9)6.2 ZigBee核心板下位机烟雾传感器程序 (11)7作品实物图展示 (13)8实验小组成员分工 (13)9实验总结 (14)10 参考文献 (15)11.小组成员评分 (16)摘要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之下,无线网络发展的越来越快,作为无线网络中的zigbee也是大受关注。
全民防火已成了生活中的话题,但是目前许多设计都是围绕大型火灾报警来建设,如商圈,会场,公共场所。
因此,我们就很有需要去研制一种相对简单、且经济实用的家用烟雾检测系统来适应市场的需求。
该设计是采用了烟雾传感器的实验火灾检测,传感器采用MQ-2型半导体可燃气体敏锐元件烟雾传感器完成烟雾的检测。
烟雾报警器是由烟雾信号采集,32芯片内部A/D转换,以及显示电路。
该设计主要是针对烟雾报警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及各模块的功能连接方式,以及系统软件怎么设计作了简单的分析和解答。
关键字:烟雾报警器;ZigBee;无线控制AbstractUnder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ireless network is more and more quickly, as the zigbee wireless network is also a big concern.The national fire prevention has become an issue of life, but now many of the design is built around a large fire alarm to, such as business, conference, public places. As a result, we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relatively simple, and the economic and practical household smoke detection system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the market.This design is to use the smoke sensor experiment of fire detection, sensor adopts MQ - 2 type semiconductor gas sensitive element smoke sensor complete smoke detection. Smoke alarm is made up of smoke signal acquisition, 32 chip internal A/D conversion, and display circuit. This design is mainly aimed at the smoke alarm system function modules and the modules of connection mode, and how to design a simple analysis system software and solutions.Key words: smoke alarm; ZigBee; wireless control1 设计意义与目的1.1 目的设计一个由ZigBee控制的烟雾报警器,可以对房间的烟雾进行检测,如果超过设定的浓度,采取相应措施。
ZigBee协议栈学习总结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猛,智能家居、智能工厂等应用逐渐普及。
而ZigBee协议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中的低功耗、近距离、网状网络通信协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ZigBee技术中,协议栈是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对ZigBee协议栈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一、ZigBee协议栈概述ZigBee协议栈是指在物联网中实现ZigBee通信的软件系统,它包含了多个层级,每个层级负责不同的功能。
ZigBee协议栈分为应用层、网络层、MAC层和物理层,通过这些层级的协同工作,实现了ZigBee设备之间的通信。
1.1 应用层在ZigBee协议栈中,应用层是最上层的一层,负责定义应用数据的传输方式和应用协议。
应用层通过上层应用与下层协议栈进行交互,将上层应用数据封装为ZigBee命令帧发送给网络层。
1.2 网络层网络层是ZigBee协议栈的中间层,负责实现设备的网络发现、路由选择和网络管理等功能。
网络层通过维护网络拓扑结构,实现了ZigBee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1.3 MAC层MAC层即介质访问控制层,是介于网络层和物理层之间的一层。
MAC层负责管理无线通信信道,实现了数据的可靠传输和统计信息的收集。
1.4 物理层物理层是ZigBee协议栈的最底层,负责处理物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物理层根据不同的频段和传输速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无线传输。
二、ZigBee协议栈的工作原理ZigBee协议栈的各层级通过相互协作,实现了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
协议栈从应用层开始,将上层应用数据经过各层的处理和封装,最终通过物理层进行无线传输。
在接收端,协议栈将接收到的信号依次经过物理层、MAC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解析,最终将数据传递给上层应用进行处理。
三、ZigBee协议栈的特点和优势ZigBee协议栈相较于其他通信协议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3.1 低功耗ZigBee协议栈采用低功耗设计,设备在待机状态下功耗非常低,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zigbee学习总结篇一:Zigbee协议栈学习总结典型的智能家居网络总体结构图智能家居系统模块整体框图Zigbee是一种标准,该标准定义了短距离、低速率传输速率无线通讯所需要的一系列通信协议。
基于Zigbee的无线网络所使用的工作频段为868mhz、915mhz和2.4ghz,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250Kbps。
Zigbee无线网络共分为5层:物理层(phY),介质访问控制层(mAc),网络层(nwK),应用程序支持子层(Aps),应用层(ApL)。
总体而言,Zigbee技术有如下特点:高可靠性,低成本,低功耗,高安全性,低数据速率Zigbee网络中的设备主要分为三种:1,协调器,协调器节点负责发起并维护一个无线网络,识别网络中的设备加入网络,一个Zigbee网络只允许有一个Zigbee协调器;2,路由器,路由器节点支撑网络链路结构,完成数据包的转发;。
Zigbee网格或树型网络可以有多个Zigbee路由器。
Zigbee星型网络不支持Zigbee路由器。
3,终端节点,负责数据采集和可执行的网络动作。
从功能上,zigbee节点应由微控制器模块、存储器、无线收发模块、电源模块和其它外设功能模块组成。
Zigbee/Ieee802.15.4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备:它们是全功能设备(FFD,FullFunctionDevice)和精减功能设备(RFD,ReducedFunctionDevice)。
FFD可以当作一个网络协调器或者一个普通的传感器节点,它可以和任何其他的设备通讯,传递由RFD发来的数据到其他设备,即充当了路由的功能。
而RFD只能是传感器节点,它只能和FFD进行通讯,经过FFD 可以将自己测得数据传送出去。
在Zigbee网络中大多是这两种设备,网络中结点数理论上最多可达65,536个,可以组成三种类型网络:星型、网状型和树型。
星状网络由一个pAn协调器和多个终端设备组成,只存在pAn协调器与终端的通讯,终端设备间的通讯都需通过pAn 协调器的转发。
zigbee学习总结篇一:Zigbee协议栈学习总结典型的智能家居网络总体结构图智能家居系统模块整体框图ZigBee是一种标准,该标准定义了短距离、低速率传输速率无线通讯所需要的一系列通信协议。
基于ZigBee的无线网络所使用的工作频段为868MHz、915MHz和2.4GHz,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250Kbps。
ZigBee无线网络共分为5层:物理层(PHY),介质访问控制层(MAC),网络层(NWK),应用程序支持子层(APS),应用层(APL)。
总体而言,ZigBee技术有如下特点:高可靠性,低成本,低功耗,高安全性,低数据速率Zigbee网络中的设备主要分为三种:1,协调器,协调器节点负责发起并维护一个无线网络,识别网络中的设备加入网络,一个ZigBee 网络只允许有一个ZigBee 协调器;2,路由器,路由器节点支撑网络链路结构,完成数据包的转发;。
ZigBee 网格或树型网络可以有多个ZigBee 路由器。
ZigBee 星型网络不支持ZigBee 路由器。
3,终端节点,负责数据采集和可执行的网络动作。
从功能上,zigbee节点应由微控制器模块、存储器、无线收发模块、电源模块和其它外设功能模块组成。
ZigBee/IEEE802.15.4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备:它们是全功能设备(FFD,Full Function Device)和精减功能设备(RFD,Reduced Function Device)。
FFD可以当作一个网络协调器或者一个普通的传感器节点,它可以和任何其他的设备通讯,传递由RFD发来的数据到其他设备,即充当了路由的功能。
而RFD只能是传感器节点,它只能和FFD进行通讯,经过FFD可以将自己测得数据传送出去。
在ZigBee网络中大多是这两种设备,网络中结点数理论上最多可达65,536个,可以组成三种类型网络:星型、网状型和树型。
星状网络由一个PAN 协调器和多个终端设备组成,只存在PAN 协调器与终端的通讯,终端设备间的通讯都需通过PAN 协调器的转发。
zigbee学习自我总结第一篇:zigbee学习自我总结1.Zigbee网络节点类型Zigbee网络有三类节点类型:即协调器Coordinator、路由器Router和终端设备EndDevice,其中协调器和路由器均为全功能设备,而终端设备选用精简功能设备。
2.Zigbee协议栈各层主要功能模块3.Zigbee网络节点地址Zigbee网络协议的每一个节点皆有两个地址:64位的IEEEMAC地址及16位网络地址.EUI-64(64-bit extended unique identifier)1)64-bit地址,又称为MAC地址或IEEE地址。
每个ZigBee节点都应该有全球唯一的64位IEEE地址。
这个地址需要向IEEE组织申请才能使用。
通信时,将待发送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设为此64位IEEE地址,从而实现数据包的正确投递。
2)16-bit地址,即网络地址,或称为短地址。
当一个ZigBee网络形成后,ZigBee网络内的每个节点,都会分配到一个16位的网络地址。
通信时,将待发送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设为此16位网络地址。
4.Zigbee协议术语配置文件(profile):Zigbee协议的配置文件是对逻辑组件及其相关接口的描述,是面向某个应用类别的公约、准则.通常没有程序代码与配置文件相关联.属性(attribute):设备之间通信的每一种数据像开关的状态或温度计值等皆可称为属性.每个属性可得到唯一的ID值.簇(cluster):多个属性的汇集形成了簇,每个簇也拥有一个唯一的ID。
虽然个体之间传输的通常是属性信息,但所谓的逻辑组件的接口指的却是簇一级的操作,而非属性一级.终端(endpoint):每个支持一个或多个簇的代码功能块称为终端。
不同的设备通过它们的终端及所支持的簇来进行通信。
PAN IDs:PAN IDs是用来在逻辑上分离在同一领域内的多个节点组。
这样不同组之间节点通信就不会干扰,且可以在同一通道channel上(zigbee2007不行,因为它通信时可以改变频率的)Pan id是16位,范围是0x0000~03fff。
zigbee实训报告总结在过去的几周中,我们团队一起参加了一项关于ZigBee技术的实训项目。
通过这个实训,我们学到了许多关于ZigBee网络的知识和技能,也获得了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本文将对我们的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并分享我们的收获和思考。
一、实训背景在本次实训中,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和搭建一个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该网络由多个终端设备和一个协调器组成,通过无线信号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我们需要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利用ZigBee协议进行网络布线和通信。
二、实训步骤1. ZigBee网络规划与拓扑结构设计在项目开始时,我们对实训环境进行了调研和布局规划。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了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并规划了每个终端设备的位置。
我们考虑到信号覆盖范围和设备之间的距离,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ZigBee协议配置与网络配置在网络规划完成后,我们进行了ZigBee协议配置和网络配置。
通过配置协调器和终端设备的参数,我们确保它们能够相互通信并建立稳定的连接。
我们调整了数据传输速率和功率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并设置了安全功能以保护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
3. ZigBee终端设备开发与编程为了实现具体的应用功能,我们需要为每个终端设备进行开发和编程。
我们使用ZigBee开发工具包进行开发,并编写了适应项目需求的程序代码。
通过编程,我们实现了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传感器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4. ZigBee网络测试与故障排除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我们对ZigBee网络进行了多次测试和调试。
我们使用专业的测试工具对网络的连通性、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估。
当遇到故障或问题时,我们采取了适当的排除措施,以确保网络运行正常。
三、实训收获与思考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收获和成果。
首先,我们对ZigBee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协议配置、设备开发和编程等方面。
其次,我们熟悉了实际操作过程,提高了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zigbee实训报告总结1. 引言ZigBee是一种低功耗、近距离无线网络通信协议,该协议在物联网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ZigBee技术,本次实训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操作和学习,以提升对ZigBee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掌握能力。
本文将对实训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2. 实践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ZigBee网络环境的搭建和设备的连接。
通过学习相关的ZigBee协议和通信原理,我们了解了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设备之间的关系,并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基本的ZigBee网络。
接着,我们进行了传感器节点的配置和数据采集,通过编程和调试,实现了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和采集。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ZigBee协议栈的相应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了相关的软件开发和调试。
3. 学习成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进行了简单的实践操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和调试,我们深入学习了ZigBee的原理和通信机制。
我们熟悉了ZigBee协议栈的各个层次,了解了其在物联网应用中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不仅掌握了ZigBee网络的搭建和配置技巧,还学习了相关的软件开发和调试方法。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感悟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ZigBee在物联网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ZigBee作为一种低功耗、近距离无线通信协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等领域,ZigBee技术都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应用空间。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用ZigBee技术,为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5. 结论通过本次ZigBee实训,我们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我们通过实验操作和学习,深入了解了ZigBee的通信原理和应用场景,提高了对ZigBee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ZigBee技术与应用
我们知道,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出现,将逻辑上的信息世界和客观的物理世界融合在了一起,改变了人与机器、人与自然的交互方式,它让我们触摸了自然、感知了客观的世界,而在其中,ZigBee是一种网络容量大、节点体积小、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用它来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很适合。
一.ZigBee技术
ZigBee是一种低速无线个域网技术(Low Rate Wireless Personal Network, LRWPAN),它适用于通信数据量不大,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分布范围较小,对数据的安全可靠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要求成本和功耗非常低,并易安装使用的地方。
它的特点主要是:(1)自动组网,网络容量大。
Zigbee网络可容纳多达65000个节点网络中的任意节点之间都可迚行数据通讯。
网络有星状、片状和网状。
在有模块加入和撤出时,网络具有自动修复的功能。
(2)网络时延短。
Zigbee的响应速度较快,一般从睡眠转入工作状态只需15ms,节点连接迚入网络只需30ms,进一步节省了电能。
(3)模块功耗低,通讯速率低。
模块最有较小的发送接收电流,支持多种睡眠模式,一个10AH的电池,在Zigbee水表中可使用8年。
Zigbee通讯速度最高可达250Kbps,适合用于设备间的数据通讯。
(4)成本低。
Zigbee模块工作于2.4G全球免费频段,所以只需要先期的模块费用,不需要支付持续使用费用。
(5)可靠性好,安全性高。
Zigbee具有安全可靠的发送接收机制,三种安全模式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发送。
(6)工作频段灵活。
2.4GHz频段在全世界范围内是通用的,而868MHz(用于欧洲)及915MHz(用于美国)。
传输的速率分别为250kbit/s、20kbit/s和40kbit/s三个不同级别。
二.ZigBee网络结构
按照OSI模型,Zigbee网络分为四层,从下向上分别为物理层(PHY)、媒体访问控制层(MAC)、网络层(NWK)和应用层(APL),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物理层,通过射频固件和硬件提供MAC层与物理无线信道之间的接口。
物理层还包括物理层管理实体PLME,提供调用物理层管理功能的管理服务接口,并负责维护物理层PAN信息库(PHY PIB)。
物理层通过物理层数据服务访问点提供物理层数据服务,通过物理层管理实体服务访问点提供物理层管理服务。
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层负责处理所有的物理无线信道访问,并产生网络信号、同步信号;支持PAN连接和分离,提供两个对等MAC 实体之间可靠的链路。
为设备的安全性提供支持,为设备的安全性提供支持,支持PAN链路的建立和断开,在两个对等的MAC实体之间提供一个可靠的通信链路。
网络层,网络层规定了网络管理、路由管理及网络内的消息传输方式。
网络管理是指通过建立网络、结点加入网络、网络地址分配等过程使网络结点相互认识的功能。
网络层提供了数据服务实体NLDE 和管理服务实体NLME的访问接口,比便应用层调用。
网络层数据实体与管理实体负责实现网络信息数据库的管理及维护。
应用层,应用层包括应用支持子层、应用架构、ZigBee设备对象以及厂商自定义的应用对象。
应用框架是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在应用框架中,应用程序通过应用支撑子层的服务访问点来完成数据收发。
应用支持子层提供了应用层和网络层之间的接口,由应用支持子层数据APSDE和应用支持子层管理APSME提供数据和管理服务;数据实体和管理实体分别提供相应服务。
三.ZigBee网络拓扑
ZigBee支持包含有主从设备的星型、树簇型和网型网络结构三种。
1. 星型网络
星型网络拓扑的最大优点是结构简单。
这种简单带来的优点是很少有上层协议需要执行、较低的设备成本、较少的上层路由信息和管理简便。
中心节点可以承担许多管理工作,如:发放证书和远距离网关管理等。
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中有一个称为网络协调器的中央控制器和若干个从设备。
协调器负责网络的建立和维护,它必须是
FFD节点,而且一般来说应该有稳定的电能供给,不需要考虑耗能问题。
从设备可以是FFD节点,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采用电池供电的RFD节点,它只能直接与网络协调器进行数据通信,而与其他从设备之间的通信必须通过网络协调器转发。
2.树簇型网络
树型拓扑结构适合在分布范围相对较大的应用场合,若干个叶节点设备连接在一个全功能节点(FFD)上形成一个“簇”,若干个“簇”再连接就形成“树",所以称为树簇型拓扑网络。
树簇型拓扑网络网络拓扑结构中的大部分节点是FFD,半功能节点(RFD)只能作为叶节点处于树枝的末端。
在这种网络中有一个主协调器,作为主协调器的节点,它有更多的资源、稳定可靠的供电特性等。
3.网型网络
网型网络是一个自由设计的拓扑,具有很高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是一个小的路由器,都具有重新路由选择的能力,以确保网络最大限度的可靠性,可以看出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的通讯路径不是唯一的。
网型拓扑与星型、树簇型相比,更加复杂,其路由拓扑是动态的,不存在一个固定可知的路由模式。
四.网络层的地址
在全球范围内,对于每一个采用IEEE 802.15.4规范的RF芯片,都分配了一个唯一的64位IEEE扩展地址序号。
该IEEE扩展地址通常是在从半导体厂家购买芯片时分配的。
当然,也可直接向IEEE申请地址分配。
因为IEEE扩展地址在全世界不重复,所以,使用该地址不仅可以在PAN内部通信,也可以跨越PAN通信。
在ZigBee的网络层规定了短地址的定义方法,被定义的地址就是网络地址,ZigBee规范中采用的网络拓扑基本上是树丛型和mesh 型的组合型拓扑,用树丛型拓扑来构筑ZigBee网络的阶层结构时,根据结点在阶层上的位置来决定结点的网络地址。
例如,地址“0”表示位于阶层结构塔的顶点的结点。
五.ZigBee技术的应用
随着ZigBee的进一步发展,采用ZigBee技术的无线网络应用领域逐渐出现在了很多方面,它可以应用在家里的照明、温度、安全、控制等各个方面。
ZigBee模块可安装在电视、灯泡、遥控器、儿童玩具、游戏机等用具中,例如在灯泡中装置ZigBee模块,我们想要开灯,就不需要再走到墙壁开关处,直接可以通过遥控便可开灯。
通过终端ZigBee设备可以收集家庭各种信息,传送到中央控制设备或是通过遥控达到远程控制的目的,这样就可以提供家居生活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在工业领域方面,利用传感器和ZigBee网络,使得数据可以自动采集、分析和处理,让操作变得更加容易。
它还可以作为决策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危险化学成分的检测,火警的早期检测和预报,高速旋转机器的检测和维护等。
在医学领域,借助各种传感器和ZigBee网络,可以准确而且实时地监测病人的血压、体温和心跳速度等信息,从而减少医生查房的工作负担。
还有助于医生做出快速的反应,特别是对重病和病危患者的监护和治疗。
在现代化农业领域,利用传感器可以将士壤湿度、氮浓度、PH值、降水量、气温、气压和采集信息的地理位置经ZigBee网络传送到中央控制设备当中。
使农民能够及早而且准确地发现问题,从而有助于保持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如果说Internet构成了信息世界,那么,无线传感器网络改变了我们的交互方式。
ZigBee技术的应用更是在现实社会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