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研课标说教材_图文.ppt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29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说教材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春天的故事》。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的学习,朗读与背诵,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课文的领悟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感受春天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他们看到的春天,引入本课主题。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 生字词学习:讲解本课生字词,让学生跟读、书写,并进行课堂练习。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句,进行语法和表达方式的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句,用生字词造句,并进行交流分享。
6.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并进行背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春天的故事2. 板书生字词:青、蛙、燕、花、草等。
3. 板书重点句型: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本课学到的生字词,写一段描述春天的短文。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小草绿了,小花开了,小鸟在树上唱歌,小青蛙从洞里跳出来,我们一起去郊游吧!2. 作业题目:背诵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春天的故事。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春天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提高了他们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并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反馈。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春天,鼓励他们用画笔或文字记录下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春天的故事”主题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一、教材简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编制的。
本册教材包括6个单元,共计30篇课文,其中8篇识字课和22篇课文。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认读生字,并且能够正确书写部分生字。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且能够通过阅读拓展知识面。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语和句子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5、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能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内容1、识字课8篇,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并且能够正确书写。
2、课文22篇,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通过阅读拓展知识面。
3、语文园地4个,旨在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建议1、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2、通过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拓展阅读和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实践能力。
4、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五、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可以采用听写、默写等方式进行检测。
2、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可以采用朗读、复述、对话等方式进行检测。
3、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可以采用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进行检测。
六、教学资源1、教学挂图:可以使用配套的教学挂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多媒体资源:可以使用配套的多媒体资源,如教学视频、PPT等,提高教学效果。
3、课外读物: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如《小王子》、《格林童话》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水平。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说教材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 汉字认读与书写:《语文园地三》中的生字词;2. 词语理解与运用:《语文园地三》中的重点词语;3. 句子阅读与朗读:《语文园地三》中的例句;4. 诗歌欣赏与背诵:《语文园地三》中的诗歌。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2. 理解并运用重点词语,提高词汇表达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汉字书写、词语运用、句子阅读;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读、诗歌的欣赏与背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有趣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利用PPT课件,展示本节课的生字词、重点词语、例句和诗歌,逐一讲解;3. 例题讲解:以《语文园地三》中的例题为例,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生字词的书写、词语运用和句子阅读练习;5. 诗歌欣赏与背诵:带领学生欣赏本节课的诗歌,并进行分组背诵;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提醒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生字词,便于学生记忆;2. 重点词语:用红色粉笔标注,突出重点;3. 例句和诗歌:用蓝色粉笔书写,清晰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2)用重点词语造句;(3)朗读课文,并背诵诗歌。
2. 答案:(1)生字词:略;(2)重点词语造句:例句;(3)课文朗读和诗歌背诵: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诗歌创作,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的信息凸显;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提供;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