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测距仪的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7.46 MB
- 文档页数:92
用于相位法激光测距的电路系统设计激光测距是一种常用的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可以精确测量目标物体与测距仪的距离。
相位法激光测距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测量激光光波的相位差来计算距离。
下面将介绍一个基于相位法激光测距原理的电路系统设计。
1. 激光发射电路:设计一个激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可以通过电流控制二极管的发射光强。
使用一个恒流源以确保驱动电流的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添加一个调节电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激光发射的光功率。
2. 光电检测电路:将光电二极管作为光电检测元件接在测距仪上,用于接收激光反射光信号。
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流与光的强度成正比。
使用一个高增益的放大器将光电二极管产生的微弱电流信号放大。
3. 相位差测量电路:使用一个相位差测量电路来测量激光光波发射和接收之间的相位差。
该电路可以采用锁相放大器或频率调制技术。
在锁相放大器中,将激光发射的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将光电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作为待测信号输入。
锁相放大器可以精确测量相位差,并输出一个稳定的直流电压信号。
4. 距离计算电路:将锁相放大器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输入到距离计算电路中,根据相位差和激光波长的关系,计算出目标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该电路可以通过编程芯片或者专门的测距芯片来实现距离计算。
以上是一个基于相位法激光测距原理的电路系统设计。
通过精心选择和设计各个电路模块,可以实现高精度和稳定的激光测距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考虑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功率稳定性和其他实际应用需要的因素。
在激光测距中,相位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能够提供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测距结果。
相位法激光测距的原理是通过测量激光发射和接收之间的光波相位差来计算目标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在设计电路系统时,需要考虑到激光发射电路、光电检测电路、相位差测量电路和距离计算电路等各个环节。
首先,激光发射电路是相位法激光测距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驱动激光二极管发射具有稳定光强的激光光束。
《相位法激光测距仪设计》摘要:I.引言- 激光测距仪背景和应用- 相位法激光测距仪的优势II.相位法激光测距仪原理- 相位法基本原理- 激光测距仪系统构成III.相位法激光测距仪设计- 系统硬件设计- 激光发射器- 激光接收器- 数字鉴相器- 系统软件设计- 相位差计算- 距离计算IV.相位法激光测距仪应用- 军事领域- 民用领域V.结论- 相位法激光测距仪的优势- 发展前景正文: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测量物体距离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等领域。
相位法激光测距仪作为其中一种类型,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等优势,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相位法激光测距仪基于相位法原理,通过检测发射光和反射光之间的相位差来检测距离。
其系统构成主要包括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数字鉴相器等部分。
其中,激光发射器负责发射激光束,激光接收器负责接收反射光,而数字鉴相器则负责计算相位差。
在设计相位法激光测距仪时,需要考虑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在硬件方面,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需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度,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数字鉴相器的设计也非常重要,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相位差计算的准确性。
在软件方面,相位差计算和距离计算的算法需要优化,以提高计算速度和精度。
相位法激光测距仪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军事领域,相位法激光测距仪可以应用于侦查、定位、导航等方面,提高作战效率和精度。
在民用领域,相位法激光测距仪可以应用于土地测量、建筑测量、无人机导航等领域,为生产生活提供便捷。
总之,相位法激光测距仪具有显著的优势,其设计和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来自CSK的低成本3D scanner。
Very Impressive!在开始介绍原理前,先给出一些扫描得到的3D模型以及演示视频,给大家一个直观的认识。
视频链接相关的图片:扫描得到的房间一角(点击查看原始尺寸)扫描的我(点击查看原始尺寸)扫描仪实物本文结构1. 简单介绍了激光雷达产品的现状2. 激光三角测距原理3. 线状激光进行截面测距原理4. 3D激光扫描仪的制作考虑5. 参考文献简介-激光扫描仪/雷达这里所说的激光扫描测距仪的实质就是3D激光雷达。
如上面视频中展现的那样,扫描仪可以获取各转角情况下目标物体扫描截面到扫描仪的距离,由于这类数据在可视化后看起来像是由很多小点组成的云团,因此常被称之为:点云(Point Clould)。
在获得扫描的点云后,可以在计算机中重现扫描物体/场景的三维信息。
这类设备往往用于如下几个方面:1) 机器人定位导航目前机器人的SLAM算法中最理想的设备仍旧是激光雷达(虽然目前可以使用kinect,但他无法再室外使用且精度相对较低)。
机器人通过激光扫描得到的所处环境的2D/3D点云,从而可以进行诸如SLAM 等定位算法。
确定自身在环境当中的位置以及同时创建出所处环境的地图。
这也是我制作他的主要目的之一。
2) 零部件和物体的3D模型重建3) 地图测绘现状目前市面上单点的激光测距仪已经比较常见,并且价格也相对低廉。
但是它只能测量目标上特定点的距离。
当然,如果将这类测距仪安装在一个旋转平台上,旋转扫描一周,就变成了2D激光雷达(LIDAR)。
相比激光测距仪,市面上激光雷达产品的价格就要高许多:图片: Hokuyo 2D激光雷达上图为Hokuyo这家公司生产的2D激光雷达产品,这类产品的售价都是上万元的水平。
其昂贵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往往采用了高速的光学振镜进行大角度范围(180-270)的激光扫描,并且测距使用了计算发射/反射激光束相位差的手段进行。
当然他们的性能也是很强的,一般扫描的频率都在10Hz以上,精度也在几个毫米的级别。
相位式激光测距仪激光接收部分设计激光测距仪是一种测量目标物体距离的工具,其原理是利用激光束在空气中传播的特性,通过测量激光束的往返时间来计算出目标物体与测距仪的距离。
激光接收部分是激光测距仪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设计激光接收部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激光接收器的选择:激光接收器是接收激光信号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激光测距仪的灵敏度和测距范围。
常见的激光接收器有光电二极管(PD)和光电效应晶体管(APD)。
PD具有较高的响应速度和较低的噪声,适用于近距离测距场景;APD具有较高的增益和较低的噪声,适用于远距离测距场景。
2.光学系统的设计:光学系统包括透镜、滤波器等光学元件,其作用是将入射的激光束聚焦到激光接收器上。
在设计光学系统时需要考虑激光束的聚焦效果、散斑噪声等因素,以提高测距仪的测量精度和信噪比。
3.信号放大和滤波电路的设计:激光接收器输出的信号很弱,需要经过放大和滤波才能得到可信的测距信号。
放大电路可以采用运算放大器等电路实现,滤波电路可以采用RC滤波器或数字滤波器等实现。
通过合理设计放大和滤波电路,可以提高信号的噪声抑制和动态范围。
4.时间测量电路的设计:激光测距仪是通过测量激光束的往返时间来计算距离的,因此需要设计一个高精度的时间测量电路。
常用的时间测量电路有计数器、时钟等,可以通过采样和比较测量激光脉冲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来计算出往返时间。
在设计激光接收部分时,还需考虑以下一些技术细节:5.温度补偿:激光测距仪的测量精度受到温度的影响,尤其是光学元件和电子元件的温度变化。
因此,需要设计温度补偿电路,通过测量环境温度并补偿光学和电子元件的参考值,提高测量精度。
6.光路对齐:激光测距仪的激光发射和接收部分需要在一条直线上对准,才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需要设计一个精密的光路对齐机构,确保激光束的传输方向稳定。
7.防干扰设计:激光测距仪易受到外界光源干扰,导致测量结果偏差。
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系统方案一.系统主要功能(1)通过“脉冲测距法”来完成激光测距仪对距离的测量。
(2)完成面积测量,体积测量,连续测量,存储测量数据等功能。
(3)还可完成对测量距离的加、减运算。
二.主要技术资料1.电源:3伏直流电2.测量范围:5cm至200m,从前端起5cm,最大识别距离750m,不含目标板传统测量范围:白色砌石墙面,70m;水泥,50m;砖墙,50m。
最大测量距离由以下条件而定:(1)目标物表面的反射性(2)周围环境光照条件。
3.精确度:一般情况下,测量一次或多次的精确度为±1.5mm。
4.最小显示单位:1mm5.光束直径:在10m处小于6mm,在50m处小于30mm,在100m处小于60mm。
6.基本操作模式:单一测量,连续测量,计算/功能7.显示:液晶显示器,显示操作情况及电池情况。
8.激光:可见光,620-690nm,激光等级2级,输出功率<1mw。
三.系统测量原理激光测距仪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测量距离:脉冲法和相位法。
本系统采用脉冲法,需要对时间进行精确测量,采用了高精度时间测量芯片TDC-GP2。
在脉冲激光测距中,使用激光器对被测目标发射一个光脉冲,然后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光脉冲,通过用TDC-GP2测量光脉冲往返所经历2S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目标的距离,即:S=v*t/2,式中v为光速,v=3×108m/s。
1.TDC-GP2的时间测量原理1.1内部结构TDC-GP2内部主要有脉冲产生器、数据处理单元、时间数字转换器、温度测量单元、时钟控制单元、配置寄存器以及与单片机相接的SPI接口组成。
TDC-GP2的工作电压:输入输出为1.8~5.5V,核电压为1.8~3.6V,所以可以采用电池供电。
同时和单片机由4线的SPI相连,可以把TDC-GP2作为单片机的一个外围设备来操作。
通过单片机的控制由TDC-GP2采样脉冲激光的发射和接收,通过内部ALU单元计算出时间间隔,并将结果送入结果寄存器保存起来。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2)1.2 国内外现况 (3)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4)1.最小的单芯片系统的硬件设计; (4)2.液晶屏的硬件设计; (4)3.警告声光报警电路; (4)4.硬件功能测试程序。
(4)1.4 开发环境介绍 (4)1) 开发环境 (4)2) 运行环境 (5)第二章硬件介绍 (6)2.1 STC89C52概述 (6)图2-1 51单片机管脚图 (6)1 主电源引脚 (7)2 时钟源 (7)3 控制,选通或复用 (7)4 多功能I/O端口 (7)2.2 keilC51的开发环境 (8)2.2 Nokia/诺基亚5110 LCD (9)图2-2 Nokia5110显示屏 (10)2.3 GP2Y0A02YK0F红外激光测距模块 (10)1、距离测量范围: 20 to 150 cm (10)2. 信号输出类型:电压模拟信号 (10)3. 包装尺寸:29.5×13×21.6 mm (10)4. 功耗:标称值33 mA (10)5. 供电电压:4.5 to 5.5 V (10)6.精度和采集的AD位数以及转化计算公式相关,10AD一般能达到0.1CM (10)图2-3 测距原理 (12)图2-4传感器数值曲线图 (12)第三章硬件系统介绍 (13)3.1 红外激光测距的实现构想 (13)3.2 结构框图 (13)图3-1 结构框图 (13)3.3系统硬件结构电路图 (14)图3-2 整体电路图 (14)3.3.1 ISP电路 (14)图3-3 下载与擦除电路 (15)3.3.2 稳压电路 (15)图3-4 稳压电路 (15)3.3.3 显示模块Nokia5110lcd (15)图3-5 5110显示电路 (16)3.3.4 键盘 (16)图3-6 按键 (17)3.3.5红外激光测距模块 (17)图3-7 测距模块 (17)3.3.6复位电路 (17)图3-8 复位电路 (18)3.3.7 时钟电路 (18)图3-9 时钟电路 (19)3.3.8蜂鸣器电路 (19)图3-10 蜂鸣器电路 (19)3.4测距原理与测距方法的选择 (20)3 3.1相位激光测距 (20)3.4.2脉冲法激光测距 (20)3.4.3 激光三角法测距 (21)3.4.4激光的选择 (22)1. 采用红外激光的发光二级管,结构很简单,体积小,成本较低 (23)2. 对红外的调制很简单,能够实现编码发射 (23)3. 红外线不会通过阻碍物 (23)4. 具有低耗能,反应快的特点 (24)5. 具有极强的在干扰环境下工作的能力 (24)6. 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基本上对于人畜无害 (24)第四章软件系统设计 (25)4.1 系统软件流程图 (25)图4-1 软件流程图 (25)4.2 部分代码 (26)LCD部分 (26)c -= 32; (27)x <<= 3; (27)y <<= 1; (27)第五章实物制作与调试说明 (31)5.1 材料的选择 (31)5.2 电路板PCB的设计 (31)5.3 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32)5.4 单片机测试 (32)5.5 电路调试 (32)5.6 红外激光测距的调试 (33)第六章总结 (33)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这个项目的需求是不用进行接触测量,开发出运行快速,准确度高,而且具有能够忍受强干扰,体积小,重量轻的激光测距仪。
激光测距仪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激光测距仪的基本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构造特点和熟悉其使用技巧。
技能目标则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操作激光测距仪,进行实际测量并准确读取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激光测距仪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包括激光发射、接收和信号处理等方面。
其次,学生要掌握激光测距仪的构造特点,如激光器、接收器、显示器等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最后,学生要熟悉激光测距仪的使用方法,包括仪器的设置、测量操作和数据读取等步骤。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讲解激光测距仪的基本原理和构造特点。
其次,利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激光测距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我们还将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最后,结合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激光测距仪,进行实际测量,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和参考书,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材料。
其次,多媒体资料,如教学PPT、视频等,为学生展示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再次,实验设备,包括激光测距仪、测量工具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最后,网络资源,如相关、论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30%。
作业主要包括课后练习和实验报告,占总评的30%。
来自CSK的低成本3D scanner。
Very Impressive!在开始介绍原理前,先给出一些扫描得到的3D模型以及演示视频,给大家一个直观的认识。
视频链接相关的图片:扫描得到的房间一角(点击查看原始尺寸)扫描的我(点击查看原始尺寸)扫描仪实物本文结构1. 简单介绍了激光雷达产品的现状2. 激光三角测距原理3. 线状激光进行截面测距原理4. 3D激光扫描仪的制作考虑5. 参考文献简介-激光扫描仪/雷达这里所说的激光扫描测距仪的实质就是3D激光雷达。
如上面视频中展现的那样,扫描仪可以获取各转角情况下目标物体扫描截面到扫描仪的距离,由于这类数据在可视化后看起来像是由很多小点组成的云团,因此常被称之为:点云(Point Clould)。
在获得扫描的点云后,可以在计算机中重现扫描物体/场景的三维信息。
这类设备往往用于如下几个方面:1) 机器人定位导航目前机器人的SLAM算法中最理想的设备仍旧是激光雷达(虽然目前可以使用kinect,但他无法再室外使用且精度相对较低)。
机器人通过激光扫描得到的所处环境的2D/3D点云,从而可以进行诸如SLAM 等定位算法。
确定自身在环境当中的位置以及同时创建出所处环境的地图。
这也是我制作他的主要目的之一。
2) 零部件和物体的3D模型重建3) 地图测绘现状目前市面上单点的激光测距仪已经比较常见,并且价格也相对低廉。
但是它只能测量目标上特定点的距离。
当然,如果将这类测距仪安装在一个旋转平台上,旋转扫描一周,就变成了2D激光雷达(LIDAR)。
相比激光测距仪,市面上激光雷达产品的价格就要高许多:图片: Hokuyo 2D激光雷达上图为Hokuyo这家公司生产的2D激光雷达产品,这类产品的售价都是上万元的水平。
其昂贵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往往采用了高速的光学振镜进行大角度范围(180-270)的激光扫描,并且测距使用了计算发射/反射激光束相位差的手段进行。
当然他们的性能也是很强的,一般扫描的频率都在10Hz以上,精度也在几个毫米的级别。
激光测距仪方案设计激光测距仪用途多用于精密测量距离,能够完美替代卷尺、皮尺、盒尺。
广泛应用在家居测量、家电安装、室内装潢、测绘勘测、工业测控等行业。
不过在之前,多用于军事,用于地形测量,战场测量,坦克,飞机,舰艇和火炮对目标的测距,测量云层、飞机、导弹以及人造卫星的高度等。
它是提高坦克、飞机、舰艇和火炮精度的重要技术装备。
一、产品特色:1、长距离测量:500米,高精度:±1.5毫米(0.06英寸),高分辨率:1毫米2、多次测量距离加减自动计算。
3、3、面积、体积自动计算。
4、勾股法二次、三次间接测量。
5、20组测量数据存储读取。
6、多达100次的连续测量。
7、仪器顶部、底部测量切换。
8、操作错误代码提示。
9、超大屏幕LCD背光、四行显示(最后4次测量结果同时显示在屏幕上)、操作图标指示及蜂鸣音提示、单位符号全显示,直观明了。
10、米、英寸、英尺三种转速单位选择。
11、电池电量指示、电源手动/自动关机(3分钟)。
12、采用最新科技的微处理器技术和激光技术相结合,仪表更智能、更可靠。
二、技术参数:1、测量范围:0.1-80米2、分辨力:1毫米3、准确度:±1.5毫米4、激光等级:Ⅱ级5、激光类型:635nm,<1mW6、电源:1.5V(AAA)7号电池3节7、产品尺寸:113x56x30mm8、产品重量:140g(包括电池)9、标准配件:7号电池3节、保修卡、说明书10、标准包装:便携包+双吸塑三、操作提示:1、测量时将测距仪指向太阳或其他强光光源以及在测量浅色液体(如:水等)、透明玻璃、泡沫塑料或其他半透明、低密度物质时会导致错误、测量不准确。
2、在日光下或者目标反光过弱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反射板。
3、测试过程中请小心仪表发射的激光不要直射眼睛,测试结束后请即时套上保护套,仪表须放置在小孩接触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