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的尾巴》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19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松鼠的尾巴》【篇一】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多种用处,初步哺育爱慕自然的情感和观看动物特点的兴趣爱好及力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查字典,从字典中给词语中的词素选取适宜的义项,并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重点查检以下4个词语:收拢、跳动、无影无踪、顶用。
3、发展句子比拟,初步懂得句子有概括写和详细写的区分。
会用“安全”造句。
用“谁的尾巴可以干什么”句式练习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小节。
教学重点:抓住对词语的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照样子查检“课堂练习”-2中指定的4个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突破口:通过阅读二、三、四小节,分别概括出松鼠尾巴的三个特点和作用。
教具豫备:课文朗读录音、松鼠标本等。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要点:1、拂拭字词障碍,熟识课文。
2、学习理解词语的普通方法。
教学过程:一、启示谈话,提醒课题1、启示谈话小朋友,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小壁虎借尾巴》,还记得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吗?小壁虎后来借到尾巴了吗?它为什么没借到尾巴?2、出示松鼠标本,启示说说这是什么?松鼠的尾巴怎么样?[板书:毛茸茸](解释意思:毛细软,又多又密的样子)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
[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思索松鼠尾巴有哪些用处?2、自习课文,要求(1)自学生字,读准音、认清形(2)划出课文中的新词,读一读,然后按“课堂练习”-2的要求,照样子查字典理解下面4个词语的意思收拢跳动无影无踪顶用(3)自由读通课文(4)想一想读了课文,自己有哪些疑问?三、检查自习效果1、指名读课文,留意正音2、组织沟通自学生字新词状况,随机指导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方法(留意借助于“课堂练习“例题)3、组织沟通“课堂练习”4、组织提出自习中遇到的疑问四、导读课文第一节1、指名朗读,启示思索并说说小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毛茸茸、大)[板书]去掉“毛茸茸”,读读句子,与原句有什么不同?(留意引导通过比拟句子,初步熟悉概括写和详细写的区分)2、齐读第一节,要突出“毛茸茸”这个特点。
松鼠的尾巴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课《松鼠》。
本课主要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们活泼可爱的性格。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热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敏捷”、“乖巧”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他们对自然生态的关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松鼠的特点和性格,以及如何运用词语描绘动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松鼠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松鼠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强调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松鼠的外形特点。
(2)学生分享松鼠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5. 讨论与展示(1)小组讨论:松鼠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2)小组展示:通过图片、文字、表演等形式,展示松鼠的特点和性格。
6. 拓展延伸(1)学生课后观察其他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六、板书设计松鼠外形特点:敏捷、乖巧生活习性:善于跳跃、生活在森林性格特点:活泼可爱、温柔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松鼠的尾巴(),能帮助它们()和()。
2. 课后观察一种动物,了解它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松鼠》,让学生了解了松鼠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展示等方式,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