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牙疼的诊断规律
- 格式:pdf
- 大小:77.02 KB
- 文档页数:2
牙痛中医辨证【正文】对于牙痛的中医辨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辨证。
一、病因分析1.外感因素:a.外感风寒:牙齿感觉冷痛,寒冷加重,伴有恶寒、畏寒等症状。
b.外感风热:牙齿感觉灼痛,疼痛剧烈,伴有发热、口干、咽痛等症状。
2.内伤因素:a.脾胃虚弱:牙齿感觉胀痛,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伴有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b.气虚血瘀:牙齿感觉隐痛,疼痛不骤,伴有乏力、面色晦暗等症状。
3.其他因素:a.气血不和:牙齿感觉刺痛,疼痛频繁发作,伴有情绪波动、易怒等症状。
b.肝郁气滞:牙齿感觉胀痛,疼痛呈周期性发作,伴有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等症状。
二、辩证分型1.风寒牙痛:症状特点:牙齿感觉冷痛,寒冷加重,伴有恶寒、畏寒等症状。
辨证要点:辨寒邪有无,寒邪入牙,治疗重点是祛寒散寒。
2.风热牙痛:症状特点:牙齿感觉灼痛,疼痛剧烈,伴有发热、口干、咽痛等症状。
辨证要点:辨热邪有无,热邪炽盛,治疗重点是清热解毒。
3.脾胃虚牙痛:症状特点:牙齿感觉胀痛,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伴有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辨证要点:辨脾胃虚弱,脾胃失调,治疗重点是健脾益胃。
4.气虚血瘀牙痛:症状特点:牙齿感觉隐痛,疼痛不骤,伴有乏力、面色晦暗等症状。
辨证要点:辨气血虚弱,气血运行不畅,治疗重点是益气活血。
5.气血不和牙痛:症状特点:牙齿感觉刺痛,疼痛频繁发作,伴有情绪波动、易怒等症状。
辨证要点:辨气血不和,情绪失调,治疗重点是调和气血。
6.肝郁气滞牙痛:症状特点:牙齿感觉胀痛,疼痛呈周期性发作,伴有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等症状。
辨证要点:辨肝郁气滞,情志不畅,治疗重点是疏肝理气。
三、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考附带的牙痛中医辨证病例以及相关的中药处方。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牙医执业许可证:指经过相关教育和培训,并通过国家考试获得的医生执业证书,取得合法牙医执业资格。
2.中医辨证论治:中医学中一种通过辨别病情、分析病因、辨证施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中药处方:中医治疗中所使用的草药配方,根据患者病情和辨证施治的原则,选择合适的中药组合而成。
自我判断和缓解牙痛和牙龈炎牙痛和牙龈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
虽然在应对这些问题时最好就医,请牙医的建议,但在等待就医时,掌握自我判断和采取缓解牙痛和牙龈炎的方法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自我判断和缓解牙痛和牙龈炎的有效方法。
一、自我判断牙痛的原因和程度牙痛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蛀牙、牙髓炎、牙周炎等问题引起的。
因此,自我判断牙痛的原因和程度很关键。
1.注意疼痛的位置和程度:牙痛通常集中在一个或几个牙齿上,痛感可能会从轻微的钝痛到剧烈无法忍受的疼痛。
2.观察是否有其他症状:例如,如果伴随有发热、肿胀、流脓等情况,可能是细菌感染导致的牙齿问题。
如果牙痛伴随着牙龈出血或发炎,可能是牙龈炎引起的。
3.回想饮食和生活习惯:过度食用甜食、常吃硬食物、不正确的刷牙习惯等也会导致牙痛和牙龈炎。
二、自我缓解牙痛和牙龈炎的方法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一些自我缓解的方法可以帮助减轻牙痛和牙龈炎的不适感。
1.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牙线: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牙线有助于清洁牙齿和牙龈,预防和减轻牙龈炎。
刷牙时要使用软毛刷,并采用正确的刷牙技巧。
2.漱口:用温盐水漱口可以减轻疼痛和消炎。
每天漱口两到三次,可以有效缓解牙痛和牙龈炎的症状。
3.避免食用过热或过冷食物:过热或过冷的食物会刺激已经受损的牙齿和牙龈,加重疼痛。
避免食用过热或过冷食物,有助于缓解牙痛和牙龈炎。
4.使用止痛药:如果牙痛无法忍受,可以适量使用一些非处方止痛药,例如对乙酰氨基酚。
但不建议长期过量使用止痛药,应尽快就医。
5.保持口腔清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对预防牙痛和牙龈炎非常重要。
刷牙后,注意用牙线清洁牙齿之间的间隙,同时使用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洁。
6.积极调整饮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糖分、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口腔健康。
7.避免过度用力刷牙:刷牙时不要用力过猛,避免刷牙时牙刷刺激到牙齿和牙龈。
8.放松心情:牙痛和牙龈炎与精神状态有一定关联。
牙痛等级划分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等级分为:0 度:不痛;Ⅰ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II度:中度痛,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III度:重度痛,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Ⅳ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不同种类的牙疼痛感程度不同,因此等级也并不完全相同。
比如智齿冠周炎疼痛属于中度疼痛,大概在Ⅱ级左右。
在所有牙痛类型中,牙髓炎的疼痛程度最高,其严重程度已达到III级甚至是IV级。
此外,不同人的体质不同,对于痛觉的感知程度也会不同,因此即使是相同的疾病,每个人的痛感等级并不相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牙痛症状请及时就医。
牙疼诊断详述*导读:牙疼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一、诊断:1、仔细询问病史,了解牙痛的性质、程度和时间。
是尖锐痛还是钝痛、酸痛;自发痛还是激发痛;阵发痛还是持续痛,有无夜间痛;部位局限还是放散。
能否明确指出患牙。
尖锐自发痛:见于急性牙髓炎、尖周炎、牙周脓肿、龈乳头炎和冠周炎;三叉神经痛、髓石、上颌窦炎急性和干槽症。
自发性钝痛:见于慢性龈炎、创伤颌。
激发痛:见于牙本质过敏、2-3度龋、牙髓充血咬合痛:见于急慢性根尖周炎、创伤颌、不同金属修复体的流电作用。
2、检查牙齿,有无龋坏,注意邻面和上颌八的颊侧,下颌七的远中颈部等隐蔽部位。
有无隐裂、高度磨耗、楔状缺损、畸形中央尖、急性舌侧窝、未垫底的深龋充填体、外伤露髓等。
急性根尖周炎时,牙齿松动、叩痛明显。
慢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边缘性牙周膜炎、创伤性根周膜炎,可有轻叩痛。
牙周及附近,龈乳头炎有龈乳头红肿及食物嵌塞;冠周炎多见于阻生牙,龈瓣红肿,化脓;牙周脓肿、逆行性牙髓炎可探到深牙周袋;干槽症剑拔牙窝内舞会坏死物,骨面暴露,腐臭。
慢性根尖周炎可有瘘管。
急性牙槽脓肿、牙周脓肿、冠周炎范围块大时可有龈沟肿胀、波动,附近及面部肿胀。
上颌窦炎局部压痛,脓涕。
上颌窦肿物局部膨隆,多个牙松动、血性鼻涕。
3、牙髓活力检查判断牙髓情况;X线对诊断龋齿、根尖周病变、髓石、肿物、埋伏牙都有重要价值。
牙痛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是许多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由于人体口腔结构及神经支配的复杂性,不同病因引起的疼痛性质、范围、持续时间是不同的,需要作出严格的鉴别诊断。
关于牙痛的病变类型,目前,国内、国际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为了便于区分牙痛的原因和对症治疗,以下汇集了各种牙痛的特点,以期对临床诊断有所帮助。
二、分类:1 。
牙体硬组织疾病引起的牙痛主要包括深龋、牙隐裂、楔状缺损、慢性磨损等。
临床上很容易找到相应的病灶位置。
1.)深龋食物嵌入的压力,冷、热、酸、甜、化学刺激,都会产生较为剧烈的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会立即消失或持续一小段时间后消失。
快速判断牙疼及缓解牙疼的办法日常预防保健很重要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你知道自己是哪种牙疼吗?快跟松鼠哥一起来判断吧。
快速判断自己是哪种牙疼?牙齿敏感牙齿敏感的症状一般是对冷热酸性等刺激性食物的反应比较强烈,牙齿会有酸痛的感觉,但是基本不会影响正常生活,还可忍受。
龋齿龋齿最初没有什么感觉,牙体龋洞较大时,患者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或食物嵌塞入龋洞时会感觉牙疼。
中龋患者在刺激因素去除后牙疼立即停止,深龋的话一般需要5-10分钟后疼痛才会消失。
急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一般是由于深龋,使牙髓受到感染而发炎而引起的。
急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1)自发性阵痛,即在没有外界刺激下也可出现牙齿的疼痛,并且能持续一定时间。
(2)遇到冷热刺激疼痛加重(3)夜间疼痛更加明显(4)不能明确定位是哪颗牙齿疼根尖周炎根尖周炎一般是牙髓炎严重却未治疗或治疗不当引起的,或者是牙齿受到急剧的外力撞击时,根尖周组织也受到猛烈的创伤而造成的。
根尖周炎的症状(1)钝痛、咬合痛,患牙有浮起、伸长感(2)疼痛为持续性、自发性的,牙位明确(3)牙龈肿痛,出现脓肿或瘘管(4)患牙叩痛剧烈,甚至松动,有时牙冠会变色牙周炎症状(1)牙龈出血、肿胀呈暗红色(2)牙龈溢脓、萎缩,或伴有口臭(3)牙齿松动移位,而且经常是临近牙齿一起松动(4)患者常感咬合无力、钝痛缓解牙疼的方法牙疼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牙一疼就拔可不好,用这些东西抹一抹,就能减轻痛苦。
大蒜大蒜消毒抗菌,对因发炎过敏引起的牙疼非常有效,而且操作简便。
将一颗新鲜的大蒜切开一个口子,轻轻涂抹到疼痛的牙齿上面,牙疼就能迅速缓解。
最好不要将大蒜涂在牙龈上,太辣易产生不适。
花椒花椒对于缓解神经性牙疼和发炎性牙疼都有效。
花椒加水煮沸5分钟,放温后加入花椒5倍量的白酒即可。
煮好花椒水放凉,用棉签蘸一些压在疼痛处,能快速缓解疼痛。
用剩下的也别扔,装入瓶中下次还能用。
冰块用冰块冷敷是最常见的方法,可用于缓解神经性牙痛。
牙痛的症状表现有哪些牙痛是常见的口腔问题之一,它可以导致疼痛、不适和功能障碍。
牙痛的症状可以因不同原因而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牙痛表现和可能的原因。
1. 锐痛或刺痛牙痛常常表现为剧烈的锐痛或刺痛,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蛀牙:蛀牙是牙齿表面的细菌感染所致,当细菌腐蚀牙齿组织时,会导致剧烈的疼痛。
•牙龈炎:牙龈炎是牙龈组织发生炎症的疾病,当牙龈发炎时,会伴随着剧烈的痛感。
•牙髓炎:牙髓炎是牙齿内部组织发生感染和炎症,会引起刺痛和灼热感。
2. 持续或间断性疼痛牙痛可以是持续的或间断性的,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牙周炎:牙周炎是牙龈周围组织的炎症,会导致持续的慢性疼痛。
•牙齿过敏:有些人对冷热刺激或甜食敏感,这可能导致间断性的牙痛。
•牙齿磨损:如果牙齿表面磨损,暴露出敏感的牙本质,会引起持续的疼痛和不适感。
3. 牙齿松动牙痛还可以表现为牙齿的松动感,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牙周病:牙周病是口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当牙周组织发生炎症和感染时,会导致牙齿松动。
•牙齿移位:如果牙齿的位置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周围组织的松动感。
4. 牙龈肿胀和出血牙痛还可以伴随牙龈肿胀和出血,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牙龈炎:牙龈炎是牙龈组织发生炎症的疾病,会导致牙龈肿胀和易出血。
•牙周病: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之一就是牙龈肿胀和出血。
5. 牙齿敏感牙痛还可能表现为牙齿的敏感感,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牙本质暴露:牙齿本质是牙齿内部的一层组织,如果被暴露出来,可能会对刺激产生过敏反应。
•牙釉质磨损:牙釉质是牙齿的最外层保护层,如果受到磨损,牙本质就会暴露,引起敏感。
6. 面部肿胀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牙痛可能会导致面部肿胀,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牙周脓肿:牙周脓肿是由于牙齿根部的感染扩散至周围组织,引起脓液积聚而导致的面部肿胀。
•根尖周炎:根尖周炎是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如果感染严重,可能会导致面部肿胀。
以上列举的症状只是牙痛可能出现的一部分,具体的症状还取决于引发牙痛的具体原因和个人情况。
牙痛诊断标准
一、疼痛部位
首先需要明确疼痛发生的具体位置。
牙齿的疼痛可能出现在一颗或多颗牙齿上,或者是牙齿周围的软组织如牙龈、牙周膜等部位。
有时,疼痛可能会放射到头部、颈部或上肢,需要仔细鉴别。
二、疼痛性质
牙痛的性质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牙痛有锐痛、钝痛、跳痛、灼热痛等。
锐痛通常表现为突然的刺痛,钝痛则是持续的隐痛,跳痛表现为搏动性的疼痛,而灼热痛则是因为炎症引起的疼痛。
三、疼痛时间
牙痛的持续时间也是诊断的重要参考。
短暂的疼痛可能是由于食物刺激、口腔干燥等引起的,而长时间的疼痛则可能是牙周炎、根尖周炎等疾病引起的。
四、病史调查
详细的病史调查也是诊断的重要步骤。
需要了解患者的疼痛史、用药史、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牙痛的病因。
五、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是诊断牙痛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牙齿的外观、牙龈的颜色、质地,探查牙周袋的深度,以及牙齿的松动度等,可以初步判断牙痛的病因。
六、X光检查
X光检查是诊断牙痛的重要辅助手段。
通过X光检查可以观察到牙齿
的形态、牙根的情况,以及牙槽骨的病变等,有助于判断牙痛的病因。
七、实验室检查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以辅助诊断。
例如,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血糖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综合考虑以上信息后,可以对牙痛进行诊断。
同时,还需要注意与其他类似的口腔疾病进行鉴别,如三叉神经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等。
在诊断过程中,应保持谨慎,避免误诊和漏诊。
16种牙痛鉴别诊断牙痛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可能由多种不同的原因引起。
在进行牙痛鉴别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16种常见的牙痛鉴别诊断:1. 龋齿:龋齿是牙釉质被细菌侵蚀导致的,常表现为牙齿表面的疼痛和敏感。
2. 牙周炎:牙周炎是牙龈和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常伴有牙龈红肿和出血。
3. 牙髓炎:牙髓炎是牙齿内部神经和血管组织的感染,表现为持续性的剧痛。
4. 牙龈退缩:牙龈退缩会暴露牙颈部分,导致牙颈过敏和疼痛。
5. 牙齿磨损:牙齿磨损可能会引起敏感和疼痛。
6. 牙齿错颌:错颌问题可能会导致牙齿不正常的接触和咬合,从而引起疼痛。
7. 牙槽骨炎:牙槽骨炎是牙齿周围慢性炎症,常伴有牙齿松动和疼痛。
8. 牙合不正:牙合不正可能会导致牙齿之间的过度摩擦和疼痛。
9. 倒牙:倒牙是指牙齿倾斜或移位,可能引起疼痛和不适。
10. 牙周脓肿:牙周脓肿是牙根尖部的感染并形成脓液,常伴有肿胀和剧痛。
11. 牙齿矫正器不适:佩戴牙齿矫正器可能会导致疼痛和不适感。
12. 牙齿折断:牙齿折断可能会引起剧痛和牙齿表面的敏感。
13. 牙齿过敏:某些牙膏或食物可能会引起牙齿过敏,导致疼痛和敏感。
14. 牙根吸收:牙根吸收是指牙齿根部组织的异常吸收,可能引起疼痛和牙齿松动。
15. 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的溃疡性炎症,可能会导致疼痛和不适。
16. 颌关节紊乱:颌关节紊乱可能会引起面部疼痛和咀嚼困难。
鉴别诊断牙痛的过程中,牙医会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口腔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患者应及时就诊并告知牙医详细的病史,以便更准确地鉴别诊断牙痛的原因。
中医的牙痛分型与鉴别简介牙痛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中医具有丰富的经验来分型和鉴别不同类型的牙痛。
本文将介绍中医的牙痛分型和鉴别方法。
牙痛的中医分型1. 寒凉牙痛:这种牙痛多见于寒冷的季节,表现为牙齿发冷、患处疼痛剧烈,可伴有龋齿、牙龈肿痛等症状。
常见的疾病分型包括寒凉牙龈炎、虚寒牙冷病等。
2. 热症牙痛:这种牙痛多见于炎热季节或体内有热毒时,表现为牙齿发热、患处红肿疼痛,可伴有口臭、流脓等症状。
常见的疾病分型包括热毒牙痛、火热牙痛等。
3. 湿热牙痛:这种牙痛多见于患者体内湿热偏盛时,表现为牙齿患处湿润、疼痛阵发性明显,可伴有口苦、口臭等症状。
常见的疾病分型包括湿热牙痛、淤血牙痛等。
4. 血瘀牙痛:这种牙痛多见于牙齿遭受外伤、血液循环不畅时,表现为牙齿患处疼痛刺痛,可伴有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症状。
常见的疾病分型包括血瘀牙痛、牙痛出血病等。
中医的牙痛鉴别方法1. 病史鉴别: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牙痛的起病时间、发作频率、症状变化等,可以初步判断牙痛的分型。
2. 舌诊鉴别: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形态、厚薄等特征,以及舌体的颜色、形状等,可以判断牙痛的归属和体质特征。
3. 脉诊鉴别: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了解脉象的弦滑、细数等特点,可以判断牙痛的分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4. 症状鉴别: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如口干苦、牙齿松动、龈出血等,可以进一步确定牙痛的具体分型。
结论中医在牙痛的分型和鉴别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方法。
通过病史鉴别、舌诊鉴别、脉诊鉴别和症状鉴别,可以帮助患者准确分型、明确病因,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
建议患者在牙痛发作时及时就医,并寻求中医的专业帮助。
牙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牙痛就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症状。
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及做针对性的检查,才能确定牙痛的病因,区分不同类型的牙病或非牙源性疾病所引发的牙痛。
一、病史要点(一)现病史1、疼痛的时间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发作间歇时间;有无夜间痛,就是否夜间疼痛比白天2.疼痛的部位就是局限的、可定位的,还就是放散的或不定位的疼痛。
如疼痛就是放散的,须明确放散的范围。
3.疼痛的性质就是自发痛还就是激发痛。
如为自发痛,就是阵发性还就是持续性,或为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就是锐痛、钝痛、跳痛、酸痛、胀痛还就是烧灼样疼痛。
4.疼痛的促发因素牙痛的发作或加重就是否与以下因素有关,即温度刺激(冷、热),化学刺激(酸、甜饮食),机械刺激(触摸口腔颌面部某一部位,即“扳机点”),体位及头位的变化,说话、咀嚼、大张口、吞咽动作、气压变化(高空飞行)、精神情绪变化等。
5.近期就是否正在接受牙病治疗。
(二)既往史牙齿邻近组织的病史有无上颌窦炎、化脓性中耳炎、颌骨骨髓炎、颞颌关节痛、颌面部肿瘤。
(三)全身情况就是否接受过头颈部放疗;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冠心病、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症、癔病;就是否正处于月经期、更年期。
(一)视诊及探诊1.疼痛侧上下颌牙齿有无龋坏应仔细检查牙齿的隐蔽部位,如邻面近颈部、与邻牙的重叠或相嵌处、义齿基牙、不良修复体边缘的牙齿、冠套已破损的牙齿。
2.牙有无充填物,充填物边缘与牙体就是否密合,有咬殆接触的上下颌牙就是否有不同金属的充填物或修复体。
3.牙体缺陷有无牙颈部楔状缺损(wedge—shapeddefect)、重度磨耗(attrition)、牙隐裂(crackedtooth)、畸型中央尖(abnormal central cusp)、牙釉质内陷(dens invaginatus)、牙折(tooth fracture)、4、牙周情况有无牙周袋(Periodontal Pocket),牙龈乳头有无红肿或坏死,牙周有无红肿面部及口腔内唇颊沟、上腭有无肿胀,张口度就是否正常,有无已感染的拔牙创面。
牙痛的辨证分型
牙痛是多种口腔疾病的常见症状。
其发病总因火热所致。
临床辨证应分清实火、虚火,实火有风火、胃火之别。
虚火为肾虚火旺。
治疗宜疏风清热、通络止痛。
针灸治疗以局部取穴与循经远道取穴相结合。
实证用泻法,虚证用平补平泻和补法。
辨证分型:
1.风热牙痛牙痛阵发性加重,龈肿,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减,受热则痛重,形寒身热。
口渴。
舌红苔白干,脉浮数。
2.胃火牙痛牙痛剧烈,齿龈红肿,或出脓血,甚则痛连腮颊。
咀嚼困难,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而燥,脉弦数。
3.肾虚牙痛牙痛隐隐,时作时止,牙龈微红肿,久则龈肉萎缩,牙齿松动,咬物无力。
午后加重,腰脊酸软。
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54快乐养生 2019.04坊间有“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的说法。
这种说法虽然近乎玩笑,但也表明牙痛的司空见惯和人们对其的不甚在意。
其实,造成牙痛的原因有很多种,它们都需要由牙科医生来确诊。
忽视牙痛的感觉只会让健康隐患更为严重。
美国某专业杂志网站近日盘点了牙痛的14个原因。
1.蛀牙:蛀牙是牙齿中的洞,它是牙齿坚硬的外表面(牙釉质)被腐蚀所造成的。
起初,蛀牙可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但它最终会导致牙痛,特别是洞变得非常大和靠近牙齿内侧的神经。
蛀牙造成的疼痛是临床患者抱怨牙痛最主要的原因。
2.运动量大:发表在《斯堪的纳维亚医学与运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从事耐力训练的三项全能运动员其牙釉质被腐蚀的风险要高于运动量较小的同龄人。
而且,这些运动员每周的训练时间越长,他们更有可能有多颗蛀牙。
牙医推测这可能与长时间的锻炼所造成的唾液缺乏有关。
3.补牙的填充材料脱落:如果在补过牙的区域施加了过多的力,或者填充材料分解破裂,就会导致它们脱落。
填充材料底部或周围被腐蚀也会导致它们破裂。
当食物残渣进入空隙并产生压力时,就会造成牙痛。
4.脓肿:当食物颗粒夹在牙齿缝隙之间,你又继续咀嚼,就会把食物颗粒进一步推入牙龈。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就会引起炎症和疼痛。
严重时,它还会沿着牙龈线形成脓肿,食物残渣在这里腐烂,滋生感染。
如果对脓肿不加以治疗,就会造成牙龈疾病。
5.牙齿折断破碎:牙痛也可能是牙齿破裂或断裂引起的,通常不什么样的牙疼就是病⊙王萌是整颗牙齿,只是一小块。
咀嚼质地坚硬的食物有可能造成牙齿折断破碎。
如果破裂的牙齿没有完全分离开来,当你咀嚼食物的时候,它就会移动位置,造成疼痛。
6.智齿:如果智齿从尴尬的位置露出了牙龈,或者它们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就会造成牙痛。
一旦智齿捅出牙龈,牙龈炎症或感染的风险就会上升,因为牙刷和牙线都难以清理到这个位置。
患者会感到疼痛和不适,但这种牙痛的严重程度并没有严重的蛀牙那么厉害。
上列牙痛诊断详述
*导读:上列牙痛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根据症状与包括影像学检查可以诊断,上颌窦穿刺更可以直接了解有否炎症,以及炎症的轻重。
上列牙痛的鉴别诊断:
1、牙齿遇冷热痛:牙齿遇冷热痛原因主要是因为刺激牙髓的问题, 牙髓内有神经,通常在牙齿的牙本质及牙釉质的保护下不会有冷热刺激痛,当牙釉质受损或是牙龈萎缩后牙根暴露后,缺乏保护的牙齿就会因各种冷热刺激而疼痛。
2、牙龈痛:牙龈炎是由细菌的入侵造成的,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胀痛,继续发展侵犯硬组织,产生牙周炎症。
因为此病是由病牙引起的,预防应从防治病牙入手。
1.积极防治龋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龋病列为世界性三个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可见龋病防治的重要性,特别是我国龋患者已达总人口的一半左右。
预防方法包括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氟是有效的防龋剂,用含氟牙膏,有一定的减少龋病发生的作用。
2.积极防治牙周炎,一年至少一次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
3.平时多吃青菜、水果和粗粮,晚睡前尽量不吃零食,特别是甜食。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上列牙痛的诊断,上列牙痛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上列牙痛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口腔医学考点:牙痛的检查要点
口腔医学辅导名师结合多年的辅导经验和历年真题考察的考点,系统的整理了一套口腔医学考研辅导资料。
这套辅导资料能帮考生系统的复习相关口腔医学知识点,详细内容如下:
1.视诊口腔内患者所述疼痛侧上、下颔牙齿的牙体疾病(龋、发育异常、外伤牙折、磨损、楔状缺损、牙隐裂等)、充填体和修复体体、阻生牙、拔牙创、牙龈乳头红肿、牙龈红肿和脓肿、龈颊沟及面部有无肿胀、开口是否受限等。
2.探诊牙体疾病探诊、牙周袋探诊。
3.叩诊垂直及侧方即诊。
4.咬诊正中及侧方咬合检查。
5.松动度检查。
6.扪诊可疑患牙、根尖部、颌篱肿胀部位的覆地和范围,颌下淋巴结扪诊。
7.温度测试冷和(或)热测验。
8.牙髓电活力测验有无异常。
9.x 线检查充填体与髓腔的距离,充填体与洞壁间是否存在密度降低区;有无邻面龋髓石、牙内吸收、牙外吸收、牙根纵裂、根折;根分歧及根尖周有无病变,牙槽嵴顶及根周骨硬板有无破坏;有无阻生齿及埋伏牙压迫牙根,上颌窦及颌骨内有无肿物,颞下颌关节X 线片有无异常变化。
10.其他必要时,请有关科室会诊,以除外心脏、血液、精神等全身性疾病。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
预防与康复·专家门诊编辑/杨丽伟****************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
牙痛确实是令人难受的事,人们可根据不同表现,来判断是哪种牙痛,患了哪种牙病。
持续性疼痛持续疼痛,敲击牙齿或咬物时疼痛明显,说明炎症侵入牙根尖。
这种情况治疗比较麻烦,急诊原则是“减压引流”——也就是在牙齿正中开一个淋菌的分泌物直接传染到眼部造成的。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一般在出生后2~3天发作,患儿发热、怕光、流泪,因疼痛而哭闹不已。
眼睑高度红肿,结膜高度充血、水肿,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从眼中溢出,称为“脓漏眼”。
成人淋菌性结膜炎,其症状与新生儿相似,但病情相对较轻。
全身治疗可采用静脉滴注青霉素、头孢霉素,或口服诺氟沙星。
局部治疗要清洗结膜囊,眼内滴加青霉素,或使用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滴眼液。
没有“沙子”的结膜炎有人认为“沙眼”是因为眼睛进了沙子,其实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角结膜炎,由于睑结膜表面有沙粒状粗糙不平的外观,因此称为沙眼。
沙眼可出现急性感染,潜伏期为1~2周。
症状有结膜充血、结膜乳头增生、流泪、怕光、异物感、分泌物增多,多见于上眼睑。
沙眼可转为慢性,造成睫毛倒生、结膜结疤、眼睑内翻等症状,严重的可在角膜形成血管翳(角膜缺氧、炎症等原因留下的创伤后遗症),严重影响视力。
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常用利福平、金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磺胺和氧氟沙星滴眼液等。
急性期或严重沙眼患者,除局部用药外可口服四环素或磺胺类药(如磺胺嘧啶)。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家庭医药 201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