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油附子 种炮制品的工艺技术 尹茂才
- 格式:ppt
- 大小:9.62 MB
- 文档页数:33
附子炮制工艺综述【历史沿革】附子始载于《本经》,列入下品。
《本草经集注》云:“乌头与附子同根。
”《纲目》载:“初种为乌头,象乌之头也。
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
乌头如芋魁,附子如芋子,盖一物也。
”根据以上本草所载附子与乌头的原植物应为同一种,即主根称为乌头,侧根称为附子。
关于附子的产地,按《别录》载:“附子生犍为山谷及广汉,冬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
”据考证,犍为和广汉即今四川省犍为县和广汉市,目前仍为附子产地之一,其原植物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
《本草图经》龙州乌头图和《纲目》所附乌头、附子图均为本种。
【化学成分】附子为川乌子根的加工品,主含毒性较小的单酯类生物碱:苯甲酰乌头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胺(benzoylmesaconine)、苯甲酰次乌头胺(benzoyl hypacomne), 甚至被水解为毒性更小的胺醇类碱:乌头胺(acomne)、中乌头胺(mesacomne)、次乌头胺(hypacomne)。
从水提物中分得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tine)、尿嘧啶、华北马头碱、黄草乌头碱、尼奥灵和附子亭等。
从日本乌头所加工的附子中已分离出具有强心作用的微量有效成分dl-去甲基衡州鸟药碱(dl-demethylcoclaurine, higenamine), 此碱作用强烈, 稀释至10^-9浓度时仍显强心活血作用.又报道从附子中分出一种棍掌碱(coryneine), 具有升压和强心的活性。
附子含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塔拉乌头胺(talatisamine),和乌胺(higeramine)即是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demethylcoclaurine),棍掌碱氯化物(coryneine chloride),异飞燕草碱(isodelphinine),苯甲酰中乌头碱(benzoyl mesaconitine),新乌宁碱(neoline),附子宁碱(fuziline),北乌头碱(beiwutine),多根乌头碱(karakoline),去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附子亭碱(fuzitine),准葛尔乌头碱(songorine)尿嘧啶(uracil),江油乌头碱(jiangyouaconitine),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itine),去甲猪毛菜碱(salsolinol)等。
(转帖)(转载半部居士实地调研附子的采挖及炮制过程一附子历来被称为“百药之长”、“回阳第一要药”。
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使用附子来治疗阳虚、脱阳的方比比皆是,如著名的“四逆汤”、“白通汤”、“附子汤”、“附子理中汤”、“桂枝加附子汤”等等。
据统计,《伤寒论》全部112方中使用到附子共计10余方。
而对于中医扶阳学派(火神派)来说,附子如同一国之君一般,其重要性更是不可言喻。
在卢氏扶阳学派祖师爷卢铸之、卢永定老先生立法处方中,附子的运用占到全部处方的3/4以上。
但到了现今“卢火神第三代传人”卢崇汉先生,附子的运用却在减少,甚至有段时间卢火神已少用附子,是什么原因促使最擅用附子的卢火神少用自己的拿手好药呢?卢火神的回答是:“附子的质量在下降,附子的药效在降低,甚至还有副作用在增加!”附子的生长特性是:冬至一阳生时栽种,三月末打尖、去枝、修根(促进根茎和附子的生长),四月末二次修根,到夏至阳尽之时,附子已秉足天地一岁之全阳之气,也正是采挖之时,如不及时采挖附子将很快烂掉。
很早卢火神就想亲自前往附子的产地实地考察附子的生长、采挖以及炮制过程,探索附子药效下降的真正原因,谋求恢复附子功效的方法。
夏至刚过数天,我们一行7、8人随从卢火神一道前往附子的道地之地——江油中坝,实地调研附子的采挖及炮制过程。
已时左右,驱车到达中坝的河西大桥。
国家中药材公司中坝附子公司的汪总一行已在此等候多时,随及步行前往附近的田间观看采挖情况。
附子原图半部居士实地调研附子的采挖及炮制过程二汪总从事附子有关工作已近40年,对附子生长、采挖、炮制均有发言权。
据他介绍,中坝种植附子始于唐代,兴于宋代,盛于明清。
而到60年代时达到鼎盛,种植面积最多达5000余亩。
但从此开始衰退,近十多年更是快速萎缩,今年的种植面积仅为1200余亩。
当然收购价格也是一低再低,前几年甚至为每公斤三、四块钱左右,极大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近两年价格才略略回升。
江油附子的危局这是一篇迟来的报道。
去年通过合作伙伴Z厂长了解到,江油附子的种植地已从数千亩的基数大约锐减到五六百亩了,当然,这个数据还只是一个估算,没有经过严格的调查统计。
Z厂长是江油不可多得的老药工,这几年打交道下来,我感觉至少他所反馈的减产事实不会有假。
资料显示2017年江油附子种植地大约有4700亩,短短的2年间,种植地就锐减了数成之多,很难预料照这样的速度,明年的江油附子不知道还剩下多少?这可是扶阳的第一要药啊!要是绝产了,这些病人怎么办?能拿什么来替代?这是个严峻而又迫切的事情。
11月的南宁还不太冷,我记得那天中午刚好在办公室一起吃快餐,刘老师听完汇报后眉头都皱起来了,他说要马上安排去江油。
这些年忙着三和书院的工作,他不光回南宁屈指可数,仿佛大理的家也成了旅馆。
这次刚好是回南宁上书院的现场大课。
南宁之后的行程是重庆,他决定先走江油,再绕道重庆。
这么一算,整个11月份他几乎又在外奔波了。
大课结束后的午饭时间刘老师还见缝插针地安排了一个约谈,然后立即奔赴机场。
同行的还有林源集团的老总邹慧老师,她们在保护蕲艾,种植和经营蕲艾方面已经积攒了宝贵的经验,或对江油附子的重生有借鉴处。
厂长为附子的事情已经焦虑很久了。
几年前我还是从别人的嘴里听说他,2018年到江油实地看附子,第一次见面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别看外表像韩剧里收拾得齐齐整整的欧巴,但其实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川北汉子,性情豪爽,爱抽烟喝酒,酒是话匣子的钥匙,打开了滔滔不绝说的都是附子。
从附子的种植,采收,到五花八门的加工,鉴别,以及药效的研究等等,要是不打断他,能给你说几天几夜。
人家专门搞药快四十年了!一个人对附子的热爱,是装不出来的。
猜猜哪个是江油附子次日我们先到附子加工厂,厂里保存了各地的附子加工标本。
要不是内行指点,你完全无法分辨云南白顺片和江油白顺片的区别。
乍一看,两者就像一个妈生的,但仔细一瞧,内在是有明显区别的。
有关附子的炮制工艺就上十种,当然,其中猫腻也多。
附子GAP技术一、概述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来源于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为乌头A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别名蛾蛾花、铁花、五毒花。
乌头经人工栽培后,其分生的侧生块根(子根),称为“附子”。
为常用中药,根中含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塔拉乌头胺、去甲塔拉乌头胺、14-o-乙酰塔拉乌头胺、去甲猪毛菜碱、准噶尔乌头碱、棍掌碱、dl-去甲衡州乌头碱、卡拉可林碱、夫希林碱、森布辛碱甲、乙、丙、川乌碱甲、乙等。
乌头的块根由于野生和家种,生长部位不同,入药的功效也不同,野生乌头的块根无论是母根或子根,均称为“草乌”(Radix Aconiti Kusnezoffii),能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麻醉。
乌头栽培后形成的母根,称为“川乌”(Radix Aconiti),能除寒湿,祛风邪,通经络,止冷痛;乌头栽培后形成的侧生子根(附子),能回阳救逆,湿中止痛,散寒燥湿。
附子的加工品有白附片,黄附片,黑顺片,盐附子等,功效均与附子相同。
附子是四川特产药材之一,主产于江油市,宋代彰明县令杨天惠写的《彰明附子传》,说明已有800多年的栽培历史,彰明县现并入江油市;其次是陕西汉中。
近年来四川凉山州布拖县已发展成为四川附子第二大产区。
二、生物学特性(一)植物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60—150cm。
块根肉质,纺锤形或倒卵形,长2—4cm,通常2至多个连生,栽培种侧根通常肥大。
主根叫乌头,子(侧)根叫附子,表皮茶褐色至棕黑色。
茎直立。
圆柱形,青绿色,下部多带紫色。
上部被反曲柔毛。
叶互生,近卵圆形,坚纸质或薄革质,长6—11cm,宽9—15cm;3全裂,中央全裂片宽菱形,近羽状分裂,小裂片三角形,侧生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深裂,各裂片边缘具粗锯齿或缺刻。
总状花序顶生,萼片5,花瓣状,蓝紫色,花瓣2,有长爪,距拳卷,雄蕊多数,心皮3—5枚,离生。
蓇葖果,长圆形,果实成熟后向内开裂。
浅析附子的炮制方法及其药对减毒增效特点摘要:附子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具有抗击衰老、强心、抗炎、镇痛等功效。
但附子为有毒中药,对其临床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本研究通过文献阅读,从附子的炮制方法和附子药对角度对附子减毒作用进行梳理,为其临床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附子;炮制方法;附子药对附子是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其主要产地有湖北、四川、陕西、湖南等地,如四川江油所产的川附子就是道地药材[1]。
附子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被称之为“乱世之良将,回阳救逆之第一品”,其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附子具有强心、抗衰老、抗休克、抗心律失常、抗炎、镇痛等功效[2-5]。
1.附子的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附子成分中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多糖、有机酸、有机碱、蛋白质、醇胺[1]。
其中生物碱是附子所有成分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6]。
生物碱类既是其毒效成分,也是附子有效成分之一。
随着附子化成分学和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附子中的其他成分,尿嘧啶、多糖及微量元素也被证明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2,7]。
生物碱类特别是二萜类生物碱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二萜类生物碱可分为单酯型、双酯型、醇胺型生物碱三种。
这三者中毒性最大的是双酯型生物碱,因此临床中常以双酯型生物碱作为毒性评价的重要指标[1]。
2.附子不同炮制方法对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附子中含有的乌头类生物碱,既是其有效成分,也是其毒性成分。
为了保证附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附子一般需要经过炮制后才能使用。
附子的炮制历史悠久,早在汉代时期就有记载。
东汉《伤寒论》中就记载有“去皮”的净制方法,发展到宋代开始有“去须根”的制法[8-9]。
历代医药专著中有炮、炒、煨、蒸、煮等炮制方法[10]。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附子的炮制都是为了减少其毒性,并增加其疗效。
生附子经过炮制和加热煎煮后,其剧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则会转化为毒性较小的单酯型,可以实现减毒作用。
我(转帖)附子炮制过程,喜好用附子的医家请注意!江油附子,触目惊心自郑钦安宗师以来,中国各地的扶阳名医,多为得享八九十岁之修龄,甚至寿过百岁者。
扶阳名医之间,多有长期大剂量服用附子剂养生祛病的习惯。
若以每周服用二两附子来计算,毕生服用附子量,应至少达五百斤,多者更愈千斤以上,故长期服用附子之安全性,应不容置疑。
仲景先师之用附子,并不要求先煎,药不眩冥,厥疾不疗。
反观目前,同业几乎全有普遍共识,生附子之乌头碱,经加热转化为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后,毒性可减低近二千倍,故医者一般均会嘱患者先煎附子。
故此,现代附子剂的乌头碱水解度,肯定远高于仲景时代,毒性理应极低。
可是,在现实中,附子中毒的个案,时有所闻,甚至有所谓累积性中毒的报导。
而扶阳名家之间,亦常会为患者服用附子后,时而无效,时而呈现不类乌头碱反应的中毒表现所苦。
甚至因而打算在临床上弃用附子。
近日引起较多人关注的附子过度炮制问题,应只限于引发药效低下,而不能说明为何患者服用久煎之附子剂后,仍有异常反应频生的问题。
笔者原籍四川,曾任职临床脑外科医师,考研后专志研究中医,近年来之主攻重点,为扶阳方药治疗肿瘤。
因有文献指出,江油附子具独有药理成份,用于临床,呈特异之双向调节性,笔者考虑此或为川地之扶阳名家,领先发展出(病在阴者,扶阳益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 特殊用药心法的药理背景之一。
此外,笔者亦盼能对附子加工时的有效成份流失问题,有所跟进。
故于本年夏秋期间,返回四川江油,多次深入各江油附子农户查访,更自行动手炮制附子,试验药效,历时数月。
笔者初期和附子农接触时,其戒心普遍极重,连一句话也不肯多说。
直至笔者多次表明,只为自行生产优质附子,以求改善临床疗效,并多次一同下田,一同采购,甚至长期在其家中食宿与共,如是投身附子农与加工户群体一段时间,得其认同为自己人后,才得以听到真说话。
从而惊悉,目前附子之低药效和高毒性,是如何形成的。
其间之亲身见闻,触目惊心!近日网上报导,有附子生产厂方表示,废弃附子传统炮制工艺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传统的落后设施,达不到“现代化”的GMP标准要求,实况真的如此吗?先向大家介绍制附子的加工过程。
附子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附子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zc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种:①盐附子: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②黑顺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切成约0.5厘米的厚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到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③白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约0.3厘米的厚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至半干,以硫黄熏后晒干,习称“白附片”。
【古代炮制方法】汉代始有火炮法(《玉函》)。
晋代有炒炭(《肘后》)法。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用东流水并黑豆浸(《雷公》)的方法。
唐代有蜜涂炙(《千金》)、纸裹煨(《理伤》)的方法。
宋代有水浸(《圣惠方》);生姜煮(《博济》);姜汁淬、醋浸、以大小麦酿曲造醋浸(《证类》);烧灰存性、盐汤浸炒、黄连炒、姜汁煮(《总录》);黑豆煮、盐水浸后炮、醋淬(《三因》);童便浸后煨,作一窍人朱砂,湿面裹煨(《妇人》);童便煮(《痘疹方》);赤小豆煮、生姜米泔浸(《朱氏》);姜炒(《百问》)等炮制方法。
明代增加了煮制,蜜水煮,巴豆煮,防风、盐、黑豆同炒(《普济方》);青盐炒、猪脂煎(《奇效》);童便浸后炮(《理例》);姜汁、盐、甘草、童便同煮(《纲目》);盐、姜汁煮、黄连、甘草、童便煮(《仁术》);童便浸(《禁方》);盐、米泔水煮(《准绳》);麸炒(《保元》);炒制、甘草汤浸炒(《景岳》);醋炙(《济阴》);童便,甘草汤煮(《必读》)等方法。
江油附子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川产道地药材附子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应急防治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川产道地药材附子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T/CACM1020.46-2019道地药材第46部分:川附子DB51/T2560-2018川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附子DB51/T2472-2018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技术规程NY525有机肥料NY884生物有机肥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中国药典》2020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附子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reparata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4主要病虫害叶斑病、霜霉病、病毒病、白绢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蚜虫、蛀心虫、蛴螬(老母虫)等,主要病虫害及其发生危害特点详见附录A。
5防控原则树立中药材绿色生态栽培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从附子种植区整个生态系统出发,以附子重要病虫害为对象,综合考虑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各种因素,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选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辅以安全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环保的目的。
6农业防治田块选择应选用无病良种田块,适时对田块进行土壤深翻晾晒或轮作措施处理。
种前准备选择健康、无伤口、无发霉腐烂的种根作栽种材料,参考DB51/T2560-2018中规定的种根处理方法,栽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8-10min,将种根晾放至表面干燥后备用。
田间管理栽种规格、水肥管理等管理,参考DB51/T2560-2018或DB51/T2472-2018的规定,栽培中商品有机肥的选择应符合NY525或NY884中的规定,自制有机肥应确保腐熟后再投入使用。
四川道地药材附子的栽培技术附子为毛袞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侧根(子根),其加工品入药为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中止痛、散寒燥湿功效,主治亡阳虚脱、风寒湿痹、坐骨神经痛、腹屮寒痛、跣打剧痛等症。
附子主产四川江油、布拖,在两地均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2015年5月下旬至6 月中旬,四川江油基地的附子苗陆续出现枯萎死亡,部分田地枯萎死亡过半,枯死苗根部腐烂,给种植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加强栽培技术管理及□□间病虫害防治十分必要。
一、栽培技术1 •选地整地四川主产区栽培乌头,多采取在山区生产种根,在平地进行商品化生产的方法。
种根生产用地:选凉爽阳坡、玉米或小麦轮作6年以上、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紫色土地块。
经三犁三耙后,整平耙细,作1米宽的畦。
结合整地作畦,每亩施土杂堆肥2500-300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饼肥50公斤作基肥。
商品药材生产用地:宜在气候温和湿润的平地栽培。
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块,前茬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佳。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20〜25厘米,整平耙细,作1米宽的畦。
每亩施腐熟厩肥3500-4000 公斤、腐熟菜籽饼50-1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作基肥施入表土。
2.繁殖方法乌头常以块根繁殖。
种根繁殖:11月上中旬栽种。
株行距均为17厘米,穴深13〜15厘米。
一级块根每畦种植2~3行,每亩用种根12000-13000个;三级块根每畦种植4行,每亩用种根20000个左右。
将种根芽苞向下栽入穴屮,栽后每亩淋施人畜粪肥2000公斤,提沟土覆盖畦面。
栽植时在畦端密栽几个种根,以备后期补苗。
商品药材繁殖:常于12月上旬至中旬栽种。
一般用二级块根作繁殖材料。
株行距均为17厘米,每畦种植3行,每穴栽1〜2个块根,芽头向上立放于穴中央。
为便于修根,每穴栽两个块根时,应将块根脱落痕朝向畦中心,因为块根脱落痕一侧不会形成子根。
注意多栽一部分块根,以备补苗。
3.田间管理清沟及补苗:出苗前用竹耙将过大的土块耙到沟中打碎,再提到畦面耙平。
【引用】中药材附子全国性炮制加工标准中药材附子全国性炮制加工标准(转)发布日期:2009-04-09来源:网络整理作者:编辑员核心提示:中药材附子全国性炮制加工标准的详细介绍,还有黄精及中药炮制的煨法各种中医方面知识等。
近日场关中药材附炮制加工专题研讨会上业内专家、药师致表达对建立全国附炮制标准盼望场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承办关中药材附炮制加工专题研讨会日前四川西昌召开毒药材--附正确炮制和合理使用引起们关注来自全国各地专家、记者实地考察四川佳能达攀西药业有限公司附炮制加工现场听取布拖县民政府对附产业发展情况介绍;参观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中成药生产基地并召开相关研讨会议"附跟其药物不样不是只有般减毒增效作用它能抢救生命其炮制加工方法非常重要"我国资深中药专家金世元教授会上强调金世元老先生观点让场专家产生共鸣事实上附自古就被列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与参、大黄、熟地同列为"乱世良将"但附本身有一定毒乌头(川乌、草乌、附等)含乌头碱可致呼吸中枢麻痹引起心脏骤停但是经过炮制后毒成分大多会被破坏而强心成分依然保留下来;其用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各种休克有效率达86.5%因此附炮制加工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近几年附产品销售市场出现鱼龙混杂现象假货、劣货严重充斥市场或者是很多产品没有按照传统工艺炮制毒很大些既影响市场环境又给临床用药安全埋下隐患"附质量下降附药效降低甚至副作用也增加"使得附一传统经典药材难以发扬光大如何正确认识经典药材附建立附饮片炮制标准从源头上把控附质量并把真正有效附应用到临床上成为此次研讨会重要命题产地变迁"我没想到布拖(凉山州布拖县)附产量如此之大也没想到附加工会如此复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原副司长史宇广参观好医生药业集团旗下四川佳能达攀西药业有限公司附炮制加工现场后连连惊叹附为毛茛科植物乌头侧身块根用块根(当地习称"乌药")繁殖;每亩用种量200~250市斤附可加工为白附片、黑附片、盐附、黄附片、刨附片、炮天雄等品规附主产四川省江油、安县、凉山州布拖县等地有川附片之称但江油不能培育乌药乌药由青川和凉山州布拖县培育供给附生产历史上以江油产量最大江油附也过去成为们公认道地药材但现情况正发生变化布拖附正跃身主流"布拖种附已经近50年我们公司布拖发展附基地已经12年现我们的附产量约占全国附总产量的60%"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表示据介绍好医生药业集团采用"公司农户科研基地"的产业经营模式通过与布拖县合作培育和发展全国最大的GAP万亩附基地年产量达到400多万斤并从源头就开始对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而与此同时江油、安县等地的附却严重减产上世纪90年代前江油附的常年种植面积6000亩以上最高年产量600多万斤但由前几年附片价格低挫伤药农的种植积极导致江油附的产量连年下降有数据显示江油附产量由2003年的350多万斤下降到2006年的80万斤而2006年江油附下种面积也锐减减产已成定局金世元表示:"布拖的附有几特点首先布拖属西昌深山区的无污染绿地并且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其次其生产季节较长质地优良;还有就是产地加工有一套规范的加工方法"布拖附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其乌药种的纯正其无污染、无公害的生长环境具有不可替代;另一方面牵头合作的好医生药业集团也坚持规范加工炮制工艺标准空白因为附必须经炮制后才能使用,所以炮制流程的把握是关系到附质量的重要因素据解从古至今附的炮制方法经历炮(高温)制、童便制、盐制到明末清初基本上固定下来用胆巴水炮制的方法"查阅大量古籍以及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支持下佳能达攀西药业制定一套科学的附炮制工艺"好医生药业集团医学部总监沈咏梅介绍说中山大学药学院院长助理吴传斌教授建议:"产品要做到国际化必须自动化程度高一点硬件方面需要改造质量控制方面要更精确每一步都要有所控制可以保留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加一些技术改进保留原来药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技术改革关增效减毒尤其需要可控的程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区医院药剂科中药房主任林晓兰也认为必须有一非常规范的标准渗透到附的炮制加工过程中:"一般的企业做产品好的企业做标准要把标准建立起来比如搅拌搅拌多少次搅拌到什么程度都应该有很科学、规范的标准另外生产的生物碱的含量要控制什么范围内都要稳定和可控"而从目前来看关附的炮制全国并没有统一的炮制规范和标准导致很多问题存另外质量标准也不甚明确佳能达攀西药业质量总负责刘国忠表示:"《中国药典》(2005版)附项下仅设毒成分--乌头碱的限量检查仅控制附片的毒并不能控制附片的药效"认为乌头中总生物碱是有效部位因此用总生物碱含量来衡量乌头的药效大小是可行的"所以我们建议其项下增设总生物碱含量检查保证其药效"此外还有一重要的问题是附炮制中对胆巴使用的量的控制现有的质量标准中也没有规定到底该用多少胆巴?制附片成品残留多少胆巴成分才是合格产品?些作为制附片很重要的检测指标目前尚是空白"我们建议附项下增设胆巴含量检查生附炮制过程中需用大量胆巴浸泡然后漂洗但有部分厂家为提高附的产率减少漂洗次数甚至千方百计增加制附中胆巴的含量(胆巴十分便宜)样炮制出来的附不仅没有其应有的阳反而有胆巴的阴结果影响药效"刘国忠认为中国医保商会中药饮片分会秘书长李磊表示:"中药饮片中医药产业中处关键环节和战略地位但现实中相差甚远作为中药之根饮片的炮制必须重视减毒增效传承传统的同时进行技术创新应该抓紧标准研究突出品牌建设用好资源"对附的标准问题耿福能认为传统的工艺炮制要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看来附片的标准针对的还是一种感观、颜色上的控制是不够的必须用现代检测段来检测、控制里面的双酯型乌头碱"如果按照传统工艺我们能将双酯型乌头碱控制到一定程度它就是安全的"同时还表示:"我们的品牌做大以后当然要建立自己的标准能够领导行业的标准"精品药材同时耿福能表示:"中医药要振兴首先中药要先行药是医生的武器看病看得再好没有药去解决问题是不行的"而"附的质量下降附的药效降低甚至还有副作用增加"等问题正成为目前附临床应用的障碍作为肩负鉴别药材质量重任的临床药师来自北京、广州等地多家三甲医院的与会专家都表达对中药饮片质量的关注和对精品附片的渴求"不怕贵但一定要质量好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常务理事、积水潭医院中药房主任翟胜利表示:"附中药行业是大品种有毒也是处方上经常用到的品种我们来自临床的同仁都非常关心附的炮制加工到底如何用传统工艺进行加工质量究竟如何次我们看到很好"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李彩君提出精品药材的概念希望能有高质量的附精品药材推出她表示:"我们医院发动向老中医学习现附的使用量非常大说明附只要用得好治疗方面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西苑医院中药房主任李培江则强调附片质量必须实现可控和稳定"饮片的质量得靠医院药师来把最后一关一是看真伪然后是看优劣还有质量恒定我们特别希望饮片质量有稳定的状态"北京妇产医院药房主任肖艳萍指出所使用的胆巴的质量标准也要控制好她还说:"我国中药的资源非常丰富是不是都能达到精品是摆我们所有面前的问题药材鉴别主要靠药师的经验但关口要前移要从企业里就把好关"凉山州食品药品监管局余局长要求企业按照专家们的发展思路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运作史宇广则指出:通过地方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将布拖县打造成全国附第一大县确实保障广大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
生附子,天下最強悍霸道的回陽劑!...生附子,天下最強悍霸道的回陽劑!可惜兩千年來被經方所蒙蔽!附子產期在即,四川江油的附子即將於七月一日至三、五日之間開挖採收。
江油地質特殊,其附子品質藥效天下無雙。
唐朝由國家制定的藥典《新修本草》云:「天雄、附子、烏頭等,並以蜀道綿州、龍州者佳,餘處縱有造得者,力弱,都不相似。
江南來者,全不堪用。
」。
綿州即今之四川綿陽縣,江油市隸屬古之龍州與綿州。
江油附子的採收只有三、五天時間,採挖之時,如不及時,附子將很快於地下爛掉。
大陸的朋友請先預作準備,上網蒐集一下資訊不要錯過,生附子極容易受潮、發霉、蟲蛀、腐爛而變質同時藥性減弱,不可購置太多及買到庫存的隔年貨色!何以蟲蛀蟲不會中毒?據說老鼠偷吃生附子而仍然活蹦亂跳毫無中毒跡象。
百分之八十的江油附子成品都被外銷出口,尤其是特級品全數出口至國外,一、二級品也部分外銷,主要出口到美國、日本、韓國、台灣和東南亞一帶。
中國當地人反而買不到優質附子,買不到正宗道地的優質江油附片。
上等貨色全數被經方暴利集團賤價壟斷。
江油種植農戶卻至今仍然生活貧困。
附子收購價格極為低賤,甚至低到一公斤不到人民幣10元,甚至被殺到見骨4、5元。
農戶種植附子毫無經濟利益可言,必須間種玉米以維生。
所種之附子皆被聯合壟斷賤價搜刮,這些搜刮者剝削農戶辛苦血汗,吝於付出較高合理代價卻敢言憂心附子品質低落。
生附子的原料基本上為特級和一級泥附。
也就是大顆泥附子,一顆大泥附尚未切片曬乾可重約60公克以上。
價格約為每公斤十五元人民幣。
中國藥典2000年版中,嚴格規範生附子不能入藥,能入藥的必須是經炮製後的黑順片和白附片,而且用量限制為3到15公克。
附子的強心作用成分為附子苷,附子苷為一新化合物,具有明顯的強心作用。
據中國學者研究最佳煎煮時間為6小時;最佳給藥劑量為12公克。
請參見張宏、彭成、余成浩等之附子煎煮時間、給藥劑量與溫陽功效的相關性研究。
Study on Correlation between Decoction Time, Administration Dose and the Efficacy of Warming Kidney and Spleen Yang of White Prepared Lateral Root of Aconite烏頭鹼(Aconitine)系之生物鹼(alkaloid),其酸基如-OCH3及-OH基,經加水分解脫離後,即消失其毒性。
四川江油附子四川江油附子产于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为著名川产地道药材。
《药物出产辨》称附子“产四川龙安府江油县”。
江油附子为江油特产,栽培历史有1300多年,炮制历史亦逾千年。
中国民间一直就有“世界附子在中国,中国附子在四川,四川附子在江油”的说法。
江油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等功能。
2006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江油附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历史记载江油附子为著名的川产地道药材。
《唐本草》称:“天雄、附子、乌头,并汉蜀道绵州、龙州者佳。
……江南来者,全不堪用。
”《药物出产辨》称:附子“产四川龙安府江油县。
”四川省附子产量居全国之冠,年产量达50多万公斤,约有30万公斤可调供省外或出口。
据记载:1924年江、彰两县(今四川省江油县)附子产量曾达450万斤,解放前后常年产量为200万斤。
建国后附子生产得到较大发展,1968年四川附子产量达232万公斤,为最高年产量,其中江油县占四川收购量的98%。
江油附子具有片张大、有油面光泽和菊花心等特点,驰名国内外。
成分功效江油附子除具有一般附子的成分外,还独有江油乌头碱、新江油乌头碱等成分。
江油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
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
江油附子还有独特的保健作用,煲汤可以补阳、驱寒、除湿,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功效。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江油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
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3月23日起对江油附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江油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江油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江府发[2005]8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江油市太平镇、青莲镇、九岭镇、三合镇、彰明镇、西屏乡等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江油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亲历江油附子采收及试服生附子亲历江油附子采收及试服生附子亲历江油附子采收及试服生附子又到一年一度江油附子采收时间。
由于江油附子的采收只有三、五天时间,所以在这几天中必须赶到江油。
否则一过这几天,就很难买到真正道地的江油附子了。
(更多细节可参看去年拙文《随卢火神考察江油中坝附子》)5.12地震以后,曾经很担心作为重灾区的江油会受到很大损失,特别是唐家山等堰塞湖会对江油的附子种植基地产生毁灭性打击,庆幸地是这些堰塞湖奇迹般排除险情,避免了次生灾害进一步重创已经满目疮痍的重灾区。
路过江油所辖青莲镇(李白故里)时,看见公路两旁垮塌的房屋很多,即使没有垮塌的建筑物多半也是危房,前来救灾的军民正在拆除许多危房,而“李白故里”广场上全是搭建的帐篷和板房。
绵延几公里的新建板房快进入江油城区了,公路右边临近涪江边绵延几公里的新建板房。
城区里面虽然坍塌的房屋不多,但看得出来很多是危房,马路两边和广场上搭建的各式帐篷,不过来来往往的人表情很平静,基本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
附子采收今年江油附子种植基地只有部分田地平整后用于建设板房,影响不是很大。
但种植规模还是逐年萎缩,现今大概1300亩左右,估计共可采收生附子不到五百吨。
今年的收成很不好,附子个头特别小,可能与地震有关,天气与地气相应,地震后灾区一带气候与往年有很大不同,我在成都就感觉特别明显。
往年特级生附子(12头/kg以上)可占总产量10%,但今年最多达到5%,也就是说整个江油今年特级生附子也就不到25吨;一级生附子(12头/kg-17头/kg)估计有15%左右,也就不到75吨;剩下80%都是二、三级生附子。
一般来说,如果严格按照正规工艺来炮制,4.5到5吨生附子才可生产出1吨附片成品,今年江油附片成品总共也就100多吨。
工人正在清洗收购来的生附子从近两年江油附子的销售方向来看,80%的江油附子成品都出口了,特级全部出口,一、二级也有部分出口,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一带。
倪海厦:江油的附子行這次我受邀參訪中國藥材集團所屬的四川江油中坝附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因為正值夏至後附子的採收季節,所以我親自前往參觀當地附子的收成情形,看完後心中感觸良多,因為附子這味藥是經方的重心所在,而目前在市場上,附子的種類很多,讓人眼花撩亂,但是眾所周知的應該是以江油地區所生產的附子品質為最佳,之所以附子市場會如此凌亂,就是因為大陸會使用經方的醫家不多,吾深感經方之有待振興,值此之時,我當義不容辭為廣大的中國百姓盡一份心力,無論是對藥農,對藥商,對病人甚至於是對中醫師而言,附子的品質好壞都非常的重要,沒有好品質的附子就不會出現經方的真實療效,也因為如此,我將接受該公司的禮聘,義務的做該公司的顧問,我想我們應該從附子的源頭開始做起,保證有最好品質的附子出現在市場上,我常說一句話:「醫學上的知識佔一半,藥物的好壞佔一半,只有互相的配合運用,才可以將中醫學能達到的真正效果,展現出來。
」這將是我國億萬子民的福氣,我ㄧ生所研究的方向就是專門研究金錢無法解決的問題,錢可以解決的問題都很簡單,唯錢無法解決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我將之歸類為幾個重點方向:第一:讓藥農願意生產高品質的附子。
最好品質的附子是一顆一兩,十六顆為一斤,現在由於一般的中醫師不善於使用附子,因此藥材市場上種植附子並不賺錢,於是造成藥農無心種植附子,這種狀況必須改善,而這個工作就是我要做的工作,唯有推廣經方,讓世界上所有的中醫師都知道如何正確的使用附子,當市場上需求增加後,對藥農而言種植附子可以安家立業,自然會讓藥農自動自發的願意大量的種植品質優良的附子。
第二:生附子在收成後的製作過程保證,本公司製作的生附子流程是這樣的,先將剛採收的泥附子洗淨,然後切片同時去除外皮,所謂附子的烏頭鹼,其實大都存在於皮上,又要不經過為了保鮮的膽巴泡製過程,必須立刻進行低溫乾燥,這樣可以保證生附子的藥性存在,又沒有大量的烏頭鹼毒性,仲景醫聖在經方中使用生附子時,都是先去皮後破八片,再入湯劑中併煮,如此我們可以保證中醫師在使用生附子救危症時,使用的生附子都與當時仲景使用的是一樣的品質,治療效果自然是立竿見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