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7年级上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亚洲之声》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4
环球之旅——亚洲之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各个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形成旅游知识和文化素养意识;2.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与人沟通时遵从文化差异和礼仪;3.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完成科学、创新的任务;二、教学内容1. 亚洲国家及文化介绍介绍亚洲常见的国家及其代表性文化和风俗习惯。
2. 旅游景点介绍介绍亚洲各个国家的代表性旅游景点。
3. 文化交流实践提倡学生按照各自的文化特点,为外国游客做一个旅游推荐计划(比如在自己的城市)。
4. 亚洲之声主题制作一个主题为“亚洲之声”的旅游广告宣传片,展示亚洲特有的文化和风光。
三、教学计划教学环节时间安排亚洲国家及文化介绍1个课时旅游景点介绍1个课时文化交流实践2个课时亚洲之声主题1个课时四、教学步骤1. 亚洲国家及文化介绍1.让学生听一段有关亚洲各个国家的简介,特别是重点介绍一下亚洲的文化和风俗习惯;2.小组活动:学生自由组合起来,分工合作,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国家进行更深入的调研和阐述;3.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一位同学为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
2. 旅游景点介绍1.教师向学生介绍亚洲各个国家的代表性旅游景点;2.小组活动:学生自由组合起来,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亚洲国家的代表性旅游景点介绍;3.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
3. 文化交流实践1.教师向学生介绍亚洲特别的文化特点和礼仪;2.小组活动:学生自由组合起来,分工合作,拟定一份旅游推荐计划并向外国游客介绍,每个小组的推荐目的地分别为一个亚洲国家和友好城市;3.真实演练:让不同组之间互相表演自己的“旅游推荐计划”,学生要学习和遵循异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表达方式。
4. 亚洲之声主题1.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电子广告,以及如何制作广告宣传片;2.小组活动:每个小组进行亚洲之声的海报设计和宣传广告制作,并录制一份亚洲之声的宣传短片。
3.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互相进行点评和评选。
音乐教案-环球之旅_初中音乐教案_模板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亚洲之声总目标:通过各种艺术活动,了解日本音乐、朝鲜音乐、印度尼西亚音乐、印度音乐特征。
教时分配:二教时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樱花》,体会日本特色的都节调式。
(2)通过律动和表演,感受朝鲜、印尼音乐的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学生聊轻松话题:长假中开心快乐的事?(旅游)(2)全班学生成立旅游团,去亚洲各国旅游,最后评出最佳音乐小导游。
二、朝鲜民歌(投影朝鲜族风情照,学生猜测旅游的第一站地点)1、教师提问学生:有没有熟悉的朝鲜民歌?师生共同演唱2、欣赏歌曲《清津浦船歌》投影问题:(1)歌曲的情绪?(2)随音乐数拍子,感受强弱规律3、复听歌曲,随音乐打拍子,感受朝鲜音乐特点:有明显的三拍子倾向三、日本民歌《樱花》(多媒体投影樱花图片)1、教师介绍樱花:属于蔷薇科,春季开花,春日相邀赏花是日本一种传统民俗风情活动。
2、欣赏歌曲:投影问题:a 歌曲的速度?b歌曲的旋律特点:c 歌曲中出现的音:3、学生讨论交流4、演唱歌曲(1)学生哼唱旋律(教师语言启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演唱)(2)演唱歌曲(3)学生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尝试感受三、印尼歌曲《星星索》(投影印尼著名建筑和大海,学生感受大海的辽阔,为以下的教学作准备)1、学生欣赏歌曲,用身体语言表达对歌曲的感受2、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意境。
[1] [2] 下一页课题《送别》课时1课型综合课教学目的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2了解作曲家李叔同3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教具电子琴[1] [2] [3] [4] 下一页课题《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具录音机、多媒体、钢琴教学目的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音乐教案环球之旅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亚洲之声总目标:通过各种艺术活动,了解日本音乐、朝鲜音乐、印度尼西亚音乐、印度音乐特征。
教时分配:二教时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樱花》,体会日本特色的都节调式。
(2)通过律动和表演,感受朝鲜、印尼音乐的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学生聊轻松话题:长假中开心快乐的事?(旅游)(2)全班学生成立旅游团,去亚洲各国旅游,最后评出最佳音乐小导游。
二、朝鲜民歌(投影朝鲜族风情照,学生猜测旅游的第一站地点)、教师提问学生:有没有熟悉的朝鲜民歌?师生共同演唱2、欣赏歌曲《清津浦船歌》投影问题:(1)歌曲的情绪?(2)随音乐数拍子,感受强弱规律3、复听歌曲,随音乐打拍子,感受朝鲜音乐特点:有明显的三拍子倾向三、日本民歌《樱花》(多媒体投影樱花图片)、教师介绍樱花:属于蔷薇科,春季开花,春日相邀赏花是日本一种传统民俗风情活动。
2、欣赏歌曲:投影问题:a歌曲的速度?b歌曲的旋律特点:c歌曲中出现的音:3、学生讨论交流4、演唱歌曲(1)学生哼唱旋律(教师语言启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演唱)(2)演唱歌曲(3)学生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尝试感受三、印尼歌曲《星星索》(投影印尼著名建筑和大海,学生感受大海的辽阔,为以下的教学作准备)、学生欣赏歌曲,用身体语言表达对歌曲的感受2、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意境。
3、师生配合演唱歌曲,律动演唱表达歌曲意境。
四、小结三个国家的音乐特征五、反馈:听三首歌曲录音,判断国家六、由学生评价最佳音乐小导游,颁发导游证。
七、欣赏三个国家的器乐片断,拓展本课内容。
(投影三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形状,简单文字介绍)音乐教案环球之旅这一教案。
人教版音乐初一上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一)亚洲之声》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位《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学习目标】1、情绪态度代价观:议决开展欣赏、歌唱、律动、听辨等丰裕的传授活动,启发、变动学生体验、感受亚洲国度各具特色的民歌的美,领会音乐无版图的独特魅力。
在美妙动人的歌声中让学生自我感知只有民族的才是最美的、最具生命力的,唤醒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酷爱之情。
2、历程要领:议决西席引导、学生剖析、讨论、实践等学习历程与要领,充分变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已掌握的与本课有关联的相关知识和技术,锻炼学生的剖析、表达、以及联合协作的能力。
以抵达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本课所学知识内容的目的。
3、知识与技术:议决这一课时的学习,明白东亚、东南亚几个国度(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的民歌,领会它们各具特色的音阶、音调特性以及鲜明的民族特点。
学会演唱日本著名的民歌《樱花》。
【课本剖析】《亚洲之声》这一单位主要是议决对亚洲的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印度、泰国这几个国度的民歌的欣赏演唱和器乐的明白和欣赏来明白亚洲音乐的基本环境与特点以及亚洲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联。
本单位涉及的亚洲国度较多,各国的衣饰、民俗习惯、地理气候各不相同,音乐形态也就相差迥异、各具特点,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纳,第一课时宜从较易理解和接纳的民歌开始。
【学习资源计谋剖析】初一学生想象力丰裕、好动、有猛烈的表现欲。
六年的小学学习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对歌曲情绪表达的认知,也储存了一定信息量的其他知识。
因此本课时从学生已知的浅易的地理知识入手,让学生在西席这位’导游’的领导下,随着歌声的翅膀举行边欣赏边剖析探究似的学习,然后再举行歌唱、律动、听辨等传授活动和能力训练,最终使学生抵达自我总结评价的目的。
本课时主要采取欣赏、剖析、讨论、比拟、实践等学习要领,连合多媒体课件传授帮助手段,充分发挥西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抵达预期目标。
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2、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唱日本民歌《樱花》以及了解日本的民俗风情日本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难点:总结音乐特征。
教学方法:视听与语言介绍及歌唱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采用提问导入新课师:就世界范围来讲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生:亚洲师: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同学一同来了解我们亚洲的民俗风情及其亚洲的音乐特点,首先让我们到日本来看看吧。
(放映有关日本民俗风情的幻灯片)师:介绍《樱花》,从花名,名花,日本国花,介绍日本赏樱的民俗(樱花节)以及讲述樱花节的由来,展示对樱花的喜爱与赞颂,赏花的欢乐。
师:欣赏一次歌曲,分析歌曲写作的特点(一字一音为主)二、学唱《樱花》欣赏日本传统音乐《春之海》师:播放歌曲,并欣赏音乐的同时介绍或想象春日赏樱的活动。
师:学生小声哼唱,注意句未长音的长度。
师: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学唱歌曲。
师:采用集体演唱,小组唱,上下句接唱等方式进行。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日本民歌它到底有什么特征呢?生:好的,它的主要特征是:1、运用了日本传统的都节调式。
2、歌词与乐音的关系大多为一字一音。
师:现在有个游戏请同学们来做一做,就是将“3、4、6、7、i”这个都节调式的五声音阶填入下面的括号中来现场创作音乐。
生:好的,师:非常好,这位同学具有非常好的音乐创作灵感,对他的精彩表现给予掌声鼓励。
师:下面让同学们欣赏一首日本传统音乐《春之海》,它是一首尺八与筝的二重奏,该曲作家是日本民间音乐名家。
尺八是中国传入日本的竖吹乐器,是日本重要的传统吹奏乐器。
筝也是日本重要的传统乐器。
师:欣赏完这首优美动听的乐曲之后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
师:日本传统音乐包括:日本的传统音乐包括神乐、雅乐、伎乐、能乐歌舞伎等形式,大都为歌、舞、戏剧的综合体。
初一音乐《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教科书第五单元第二课,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亚洲传统音乐知识。
因为亚洲音乐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折射出亚洲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多彩生活,他们发端于东方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植于人民的生活。
东方各国的音乐艺术是亚洲各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创造出来的,因此作为中国人,作为亚洲人的一份子,应该去了解、学习亚洲音乐,并传承它们,真正做到弘扬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
本节课主要选择了日本、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的音乐使学生对亚洲传统音乐有个初步的认识:(1)《樱花》是一首日本民歌,音乐采用独具日本特色的“都节调式”。
(2)介绍印度和印度音乐。
(3)《划船歌》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音乐以长短音的结合与切分、弱起等形成节奏方面的特点,充满活力与生机,并有着丰富情感。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初一年的学生通过小学六年的音乐学习,对亚洲传统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和辨别能力,但在深层次的理解作品内涵方面,能力还较弱。
特别是在流行音乐盛行的当今世界,他们平时更多的是接触流行歌曲,对传统音乐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理性认识,鉴赏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设计思想:本堂课的教学过程通过教师引导,以学生聆听音乐为主,通过分析、讨论、实践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以学生为本。
通过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已掌握的与课本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锻练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已达到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掌握本课所学知识内容的目的。
针对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特点,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法、体验法、合作法、模仿法。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接触或熟悉亚洲几个主要国家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使学生体会亚洲民间音乐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地区音乐的艺术魅力。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分析,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环球之旅——亚洲之声教案
环球之旅——亚洲之声
教学目标:
1、能专心聆听日本、印度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
2、能对有关音乐作品的情绪、风格进行简单的评述,并能哼唱某一首音乐作品的音乐主题。
3、能自信、大胆地参与各种音乐表现活动。
教学重点:
亚洲两个国家(日本、印度)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的欣赏。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欣赏法、演示法、引导表现法、交流讨论法。
教具准备:
CAI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一、导入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音乐的殿堂,领略音乐的魅力。
世界的音乐是多
元化的。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一起来聆听亚洲几个国家的音乐,来感受不同国家音乐的美。
(打出亚洲的地图课件)。
二、新课教学
(一)日本音乐
1、师:先听老师来唱,猜一猜,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呢?(师边弹边唱《樱花》)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环球之旅(一)──亚洲之声(初中音乐七年级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对日本略知一二,对日本音乐及人文没有系统了解。
3.教学内容分析:1、通过本章图文、曲谱、音响、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形成生动、直观的亚洲音乐教材内容。
2、结合地域知识、风景名胜、风土人情、学生熟悉的作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体现“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获得审美愉悦的过过程中,了解喜爱亚洲音乐,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4、通过《樱花》了解日本都节调式。
贯彻“重视参与实践,鼓励探究与创造”的课程理念,鼓励学生一起探究乐曲旋律、调式、节拍特点,从而掌握日本、朝鲜的特征。
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音乐表演活动,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喜悦,锻炼学生分析、表达、团结协作的能力。
4.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歌唱、律动听辨等教学活动,启发学生体验感受对日本朝鲜民歌的美,体验音乐无国界的魅力,对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能主动探索、比较其独特的个性。
通过音乐活动拓宽学生对日本、朝鲜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丰富艺术涵养。
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特征,熟练演唱《樱花》。
通过感受、体验等了解日本、朝鲜的不同音乐风格,初步掌握和了解日本所具有的独特的都节调式。
5.教学难点分析:演唱日本著名的民歌《樱花》。
感受、体验、辨别日本、朝鲜明的音乐特点。
1.出示图片:(富士山、穿和服的日本女子、樱花等)课件6请学生做导游,简介日本。
说出日本著名的富士山、民族服饰和服、樱花等。
樱花是日本最为著名的花,春季开花,十分美丽,为日本国国花观赏樱花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民俗风情活动。
师:日本人不光爱花、赏花、还唱花,著名的日本民歌《樱花》就以春平白流畅的语言描述了暮春三月人们愉快地相邀,在晴朗的日子里去看美丽的樱花的情景。
2.学唱《樱花》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堂课,我们了解了日本及朝鲜的民族文化和各自独特音乐风格,其实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音乐是没有国界的,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音乐会和我们永远相伴,祝愿同学们在快乐音乐声中,茁壮成长。
《亚洲之声》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一音乐教材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亚洲之声第一课时。
本课我选用了朝鲜民歌《清津浦船歌》,大长今的主题曲《希望》和具有浓郁日本音乐特点的民歌《樱花》。
这是学生首次接触朝鲜音乐和日本音乐,扩充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二)三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唱、欣赏等活动,启发、调动学生体验、感受亚洲国家各具特色的民歌之美,唤醒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践等学习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3、知识与能力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背唱日本民歌《樱花》,并体会其独具特色的五声音阶的音调特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背唱日本民歌《樱花》,日本、朝鲜音乐风格的把握。
2、难点:歌曲《樱花》中6与4的音准及作品风格的表现二、学情分析初一年学生想像力丰富、好动,有强烈的求知欲。
通过小学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对歌曲情感表达的认知,也储存了一定信息量的其他知识,但他们对朝鲜、日本的音乐不够熟悉。
怎样才能让他们在一种比较自然的状态下掌握知识,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教法、学法1、情景法。
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贯穿虚拟的“亚洲之旅”,使学生处于富有乐趣的情景中,这样既陶冶了情操,又不知不觉地体验到音乐表现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
2、启发式。
通过启发,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音乐中的各要素,理解表达音乐。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在学法上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思”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和乐曲的情绪。
四、说教学程序五、教学预测:本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图文、曲谱、音响等形式使整节课充满艺术美,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环球之旅——亚洲之声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亚洲不同国家的文化和风俗;•学会描述亚洲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概况和特点;•进一步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延伸学生的历史、地理、社会科学的知识。
2. 教学内容2.1 亚洲之声(1)•学习亚洲之声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了解亚洲之声不同语种的节目类型和特点。
2.2 亚洲之声(2)•分组讨论,选择一款亚洲之声的节目,并简单介绍其内容和主题;•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节目,进行听读练习和角色扮演。
2.3 亚洲旅游•介绍亚洲不同国家的旅游资讯,如旅游景点、美食、住宿等;•学生通过听、读、练习交流彼此的旅游经验,并从中学习有关亚洲国家的知识和文化。
2.4 亚洲文化•分析亚洲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如日本的动漫文化、韩国的流行音乐(K-pop)等;•组织学生开展亚洲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如中国的传统绘画、泰国的舞蹈等。
3. 教学过程3.1 导入介绍本堂课的主题:环球之旅——亚洲之声,让学生了解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3.2 学习亚洲之声首先,讲述亚洲之声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然后,介绍亚洲之声不同语种的节目类型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亚洲之声的推广和影响。
3.3 学习亚洲之声(2)将学生分组,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亚洲之声节目,并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听读练习等方式深入了解节目的内容和形式。
3.4 学习亚洲旅游介绍亚洲不同国家的旅游资讯,如旅游景点、美食、住宿等;让学生通过听、读、练习交流自己的旅游经验,并从中了解亚洲国家的知识和文化。
3.5 学习亚洲文化对亚洲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进行分析和讲解,以中国传统绘画、泰国舞蹈等亚洲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体验活动,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加深对亚洲文化的了解和理解。
3.6 总结对本课程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归纳整理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巩固。
4. 作业让学生以本堂课的学习为主题,撰写一篇反思文章或制作一份亚洲知识手册,以此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019-2020年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本单元,了解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洲音乐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以及亚洲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2)、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背唱日本著名民歌《樱花》,并体会其独具特色的五声音阶的音调特征。
(3)、解印度尼西亚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学唱《划船曲》,了解印度音乐的主要特征。
(4)、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歌曲教唱,展开联想与想象,从中进行思考探索与体验。
(2) 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艺术表达的不同形式。
(3) 、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能在与他人共同创造演练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
(2) 引导学生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教学重点: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同的表达施教策略:1、过本章图文、曲谱、音乐相结合的形式学习,形成生动直观的亚洲主要国家的音乐教材内容;2、以知识讲授、唱歌、欣赏结合的形式学习,了解亚洲音乐;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教学难点: 1、各国音乐特征。
2、印度音乐。
突破策略:每个主要亚洲国家或选一首歌、或选一支乐曲、或选一至二幅图;以不同的表达形式的教学内容表现有关国家乃至东亚、东南亚、南亚的音乐。
[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室的有关装置等。
2、投影仪、幻灯机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合本单元开头的图片,请学生讲述对亚洲和亚洲音乐的了解。
(二)东亚:朝鲜半岛、日本半岛音乐与中国有着悠久的联系。
日本的雅乐、朝鲜的乡乐都受到中国唐代以来音乐的许多影响。
中国的琵琶、、筝、三弦及其它音乐作品传往东亚成为对日本、朝鲜传统音乐有重大影响的部类。
环球之旅——亚洲之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亚洲各国的文化、历史,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和食品文化。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
3.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使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亚洲各国的文化、历史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
2.学生能够在小组中进行有效合作,创新思考,完成任务。
三、教学内容1.了解亚洲各国的文化、历史2.学习亚洲各国的风俗习惯和食品文化3.加强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训练,提高交流和表达能力四、教学过程1. 暖身活动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有趣的文化问题,让学生一起猜测、讨论,帮助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例如:•日本的国花是什么?•中国的国家象征是什么?•你知道什么是韩国泡菜吗?2. 亚洲之声听力练习老师可以准备一些亚洲各国的音乐、歌曲、广播节目等,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并针对听力内容深入了解音乐和歌曲中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例如:•以伊朗音乐《我在那儿》为例,在听完这首歌之后,请学生了解关于伊朗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当地的音乐文化。
3. 合作小组活动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亚洲国家,从文化、历史、风俗习惯、食品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
完成任务后,每组派出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其所选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食品文化等方面。
例如:•小组成员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了解某个亚洲国家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学习该国的当地口音,以更好的表达该国的文化和习俗。
4. 口语训练和总结学生可以按照小组代表的介绍,就其所选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食品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和讨论。
老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适当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并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例如:•让学生通过口语表达,分享自己对亚洲各国的认识和想法,创造一个自由、多元的亚洲文化交流的空间。
五、教学评估1.对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进行评估;2.对合作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3.对学生对亚洲文化和历史的认知水平进行评估。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环球之旅──亚洲之声》教案,欢迎大家浏览查看。
更多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环球之旅──亚洲之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背唱日本著名民歌《樱花》,并体会其独具特色的五声音阶的音调特征。
2、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重点与难点:1、各国音乐特征。
2、日本及朝鲜音乐。
教学过程:(一) 结合本单元开头的图片,简说亚洲和亚洲音乐。
导入本课的方法,可以教师说,也可以师生共同参与。
(二) 介绍《樱花》1、由歌名--花名--名花--日本国花;春日赏樱的民俗,民间名歌、国之名歌;歌词内容与风格。
对樱花的喜爱与赞颂、赏花的欢乐。
2、旋律特色。
都节调式的特色:五声、两个半音,三种级进:大二度67(76);小二度34(43),71(17);大三度64(46),31(13)。
音与音连接的特色:乐句内各音级进的连接;乐句之间连接要么级进式连接,要么大跳连接。
C大调,4拍子。
3、一字对一音为主。
质朴的语言与简单的词曲结合、从容不迫的节奏。
(三) 学唱《樱花》1、教师播放《樱花》的录音和VCD,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介绍或想象春日赏樱的户外活动。
2、学生可边打拍子边听唱,注意句末长音的长度。
3、可以让学生先自由地朗诵诗歌,启发形象,注意情景;而后注意诗歌与旋律对应的长度、念读。
4、可先由女生唱旋律或唱歌,清澈的女声与这首歌的情景更吻合。
然后,全体同学合唱。
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先后歌唱组合。
歌唱熟了,尽量在课内背唱。
(四) 听赏《春之声》(五) 欣赏朝鲜半岛音乐听歌曲《清津浦船歌》。
注意这首歌的6/8拍特色,采用这种节拍起到描写行船、渔业劳动的具体形象的作用。
歌曲中的衬词模仿锣鼓乐的声响,使歌曲增添了民间生活的情趣,反映了渔人的快乐的劳动生活与乐观精神。
组织学生配合歌曲打出其中的锣鼓乐节奏。
让学生听伽倻琴音乐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