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基本概念1

  • 格式:pptx
  • 大小:600.08 KB
  • 文档页数:7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毒性及其分级
➢ 1.毒性:也称毒力。是指某种毒物对机体 的损害能力。某种物质对生物机体损害能 力越大,说明其毒(性)力也越大。
➢ 以什么来衡量这种损害能力的大小? ➢ 衡量毒物毒性大小的指标是剂量。某物
质引起动物机体中毒反应的剂量愈小,说 明其毒性也就愈大,反之,相反。
毒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结构有关
➢功能团与毒性的关系 : 卤素有强烈的吸电子效应, 在化合物结构中增加卤素就会使分子的极化程度增 加,更容易与酶系统结合,使毒性增强。 ➢基团的电荷性与毒性的关系:电负性基团如硝基(NO2)、苯基(-C6H5)、氰基(-CN)、醛基(-CHO)、酮 基(-COR)、酯基(-COOR)、乙烯基(-CH=CH2)、乙 炔基(-C≡CH)、三氟甲基(-CF3)等,均可与机体中带 正电荷的基团相互吸收,从而使毒性增强。 ➢(3)光学异构与毒性的关系:动物体内的酶对光学 异构体有高度的特异性。当外源化学物为不对称分 子时,酶只能作用于一种光学异构体。
影响毒性的其它因素
❖ 剂量; ❖ 接触途径(经静脉、经口、经皮等); ❖ 接触期限、接触速率和接触频率; ❖ 外源化合物对机体的选择性
影响毒性的其它因素
➢ 接触途径:
静脉注射 腹腔注射 肌内注射 经口 经皮
影响毒性的其它因素
➢ 接触期限(强度差别和性质差别):
急性毒性试验 24小时内一次或多次染毒 亚急性毒性试验 在1个月或短于1个月的重复染毒 亚慢性毒性试验 在1个月至3个月的重复染毒 慢性毒性试验 在3个月以上的重复染毒
一、毒物及其分类
➢ 1.毒物
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 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 起暂时或永久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毒物和非毒物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同一种化学物质,由于使用剂量对象和方 法的不同,则可能是毒物,也可能是非毒 物。 例如,亚硝酸盐对正常人是毒性物质,但 对氰化物中毒者则是有效的解毒剂。
2.毒物的分类
➢ 按毒物在生物体中的毒理作用分: 腐蚀毒:指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如硫酸、盐
酸、氢氧化钾等。 实质毒:指能引起脏器病变及损害的毒物,如砷,
铅,汞等重金属盐和无机磷等。 酶系毒:指抑制正常的生理活动的酶系的毒物,
如有机磷氧化物,二氧化磷等 血液毒:指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如一氧化碳、
亚硝酸盐等。
影响毒性的其它因素
➢ 接触频率: 对于具体外源化学物而言,接触间隔时间 短于其生物半衰期时,进入机体的量大于 排出量,易于积累至一个高水平,从而引 起中毒。(相反)
影响毒性的其它因素
➢ 选择性毒性 指一种化学物只对某种生物、
某个靶器官组织或者某些高危 人群产生毒性作用,而对其它 种类生物、其它器官组织或者 其他人群无害。
2.毒物的分类
➢ 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 挥发性毒物:氰化物,醇类,有机磷等。 非挥发毒物:吗啡,生物碱等。 阴离子毒物:硫酸、亚硝酸、氢氧化钠等。 金属毒物:砷、汞、镉等。
2.毒物的分类
➢ 按毒物用途和分布范围分:
工业化学品:如生产原料、辅料、中间体等; 食品添加剂:如食用色素、香精、防腐剂等; 日常化学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等; 农用化学品:如化肥、杀虫剂等; 医用化学品:如药物、消杀剂等; 环境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废渣中的各种学物质等; 生物毒素:如动物毒素、植物毒素等; 军事毒物:如芥子气等战争毒素; 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元素等。
在自然界中,物质的有毒有害特性同有 益特性一样,都是同剂量紧密相联系,离开 剂量便无法讨论其有毒有害或有益性。
如:微量元素硒
外源性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
外源性化学物
酒精 (血中乙醇水平)
“无毒”或“有益” 剂量
0.05%
一氧化碳 (血浆蛋白结合%)
<10%
中毒剂量 0.1%
20~30%
致死剂量 0.5% >60%
司可巴比妥(镇静药) (血液浓度)
0.1mg/dL
0.7mg/dL
>1mg/dL
阿司匹林
0.65 gm(2片) 9.75 gm(30片) 34 gm(105片)
异丁苯丙酸(布洛芬) (抗炎、镇痛药)
400 mg(2片) 1,400 mg(7片) 12,000 mg(60片)
Principles of Clinical Toxicology (T.Gossel and J.Bricker)
➢ 3、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亲和力的差异 如CO与血红蛋白的二价铁具有高度亲和力,浓集 于红细胞中阻断氧的摄取和释放,发挥其毒性。
除草剂百草枯主要蓄积在肺内,导致肺组织损伤并 纤维化,丧失通气功能。
➢ 4、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所致损害的修复能 力的差异
如脑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差,一旦发生实质性的损害 就很难恢复。
化学物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
➢ 1、物种和细胞学差异 如细菌有细胞壁,而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利用这 些差异研制出来的各种抗菌药物,可以杀死致病菌 而对人体细胞无害。
➢ 2、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 如细菌不能直接吸收叶酸,而是利用对氨基苯甲酸、 谷氨酸和蝶啶来合成叶酸。而磺胺类药物在分子结 构上类似于对氨基苯甲酸,可以竞争性拮抗对氨基 苯甲酸参与叶酸的合成,故对细菌有选择毒性。 哺乳动物能从食物中直接吸收叶酸,故磺胺药对人 体细胞无害。
本章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掌握: 毒物、毒性、毒作用、靶器官概念;
量反应与质反应概念及剂量-反应关系曲 线;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了解:
毒物的分类、毒性的分级、毒效应谱; 安全限值的意义和安全限值的几种表示 方法
第一节 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 毒物及其分类 ➢ 毒性及其分级 ➢ 毒作用及其分类 ➢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 毒效应谱 ➢ 靶器官 ➢ 生物学标志
肝脏的再生能力很强,损伤后如果脱离接触,就可 望得到修复,恢复正常功能。
毒性的分级
➢ 我国对化学品毒性判定界限的确定,主要有国标GB/ T15098--1994、GBl5258--1999和部标GA57--1993等标 准性文件,三个标准的判定界限不尽相同。将各种物质按 其对大鼠经口LD50的大小,把毒物为为极毒、剧毒、中毒、 低毒、实际无毒和无毒6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