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伴我行
- 格式:docx
- 大小:15.22 KB
- 文档页数:1
国学经典伴我成长国学经典伴我成长精选5篇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语文迷小编为您整理了有关国学经典伴我成长精选5篇,欢迎阅读!国学经典伴我成长【1】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为国学,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而成经典。
《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菜根潭》……这些都是国学,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国学是先人用尽一生而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那些沉积着一个伟大的名族不变的精魂,国学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真人,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
国学使我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位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从一句话,从一个动作,从一个事物中,我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
国学经典总是引领我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
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
《论语》使我们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一生都主张“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教会我们如何做仁人。
《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怎样才是真正地对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菜根谭》囊括了5000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
”这是世人对它的评价。
“云中世界,静里乾坤;冷静观人,理智处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
”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快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
《菜根谭》,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无穷趣味。
中华经典伴我行作文6篇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
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
好事和坏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一定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如塞翁失马中所讲的:塞翁丢了一匹母马,邻居纷纷对塞翁说道:“这真是不幸啊!”塞翁却说:“这不一定就是件坏事。
”果然过了一段时间后。
那匹母马竟带回一匹神骏的草原马,这时邻居们则对塞翁说道:“你可真是太好运了”。
塞翁却说:“这不见得是件好事。
”就是不久后,塞翁的儿子因为骑母马带回来的草原马而摔断了腿。
邻居们说:“这真是一场悲剧。
”塞翁却认为:“或许这是一件好事。
”数年后,边塞起了战争,村子里要征兵,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而得以幸免。
当打完仗后,村子里去当兵的人十有八九都死了。
记得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本来计划去四川九寨沟游玩,可我却突然发烧,且高烧不退,游玩计划只能取消,我感到十分可惜。
天有不测风云,四川九寨沟发生7。
0级大地震。
看到这则消息,我不仅十分同情那些被困的灾民,又为自己没有去九寨沟感到十分庆幸。
这不是很好地印证了老子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福与祸是共同存在的。
看起来不好的事情可能会导致好的结果,看起来好的事情也可能导致不好的结果,不要因为一点不顺就怨天尤人,说不定好事马上就会发生;也不要因为一些好事就得意忘形,说不定祸事就藏在后面。
读懂了国学,你就读懂了人生。
愿这些璀璨的“星星”永远伴我前行!第三篇中华经典伴我行作文:经典伴我行望一排排黑色四方块,沉默有端庄地坐在那儿,那些叠章反复,让人觉的这不仅仅是文字,还是音乐,还是舞蹈,亦或是绘画,一切动作感涨满其间,却又毫不鲁莽,咏之于江边白雾,舞之于田间阡陌,终由时间定格。
这才是真正的经典,这才为中国的经典。
这些充满力度又不失典雅的艺术在堆砌之下,堆砌成了一首一首小诗,一篇一篇文章,继而,经典也藏于其中。
国学经典伴我行
国学经典伴我成长,点亮了我的心灵。
前几天,老师让我读了《弟子规》这部经典,在品读过程中,我有很多的体会。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孝的那部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其意是说:父母叫唤我们,应该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
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就要赶快去做,不要拖拖拉拉。
父母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地听,并且要将话听记到心里。
父母责备我们时,要虚心倾听,不可以顶撞父母。
以前我总是不听妈妈的话,常常惹妈妈生气,做错了事也不认错。
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知道了父母教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训斥时,应当虚心接受。
现在我已经能够虚心接受批评,知错能改了。
是一个能关心、孝敬爸爸妈妈,让他们没有烦恼的乖乖女了。
与经典为友,伴幸福同行,经典是我成长的道路上最好的朋友。
让我们一起背诵经典诗文,接受经典的熏陶吧。
九年级上五单元作文苏教版:国学经典伴我行九年级上五单元作文苏教版:国学经典伴我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文明璀璨夺目。
回首历史的滚滚长河,不能磨灭的,是传承千年,经久不衰的国学文化,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体味到一种宁静和祥和。
无论你是有雄心壮志,远大理想,还是闲情雅致,修身养性,都可以从这些国学文化中得到你要的东西。
古人圣贤留下了很多的经典,它伴着我成长,犹如久旱逢甘霖的禾苗,让人感到了希望;也像严冬中的热火,让人感到温暖;又似盛夏中的一捧凉水,沁人心脾……经典文化从小伴我成长,指引着我,滋润着我。
先前我是个慢性子的小女孩,每次做作业时不紧不慢的,甚至边做边玩,妈妈的唠叨声和爷爷的教诲声不绝于耳,成为我学习、做作业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
那时的我不但没有改进,反而觉得非常反感。
自从暑假妈妈陪我重温了《论语》、《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诵读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以前错得多么的厉害。
《论语》里有一句:“学而不知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深的触动了我,它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仅靠认真,学习不会有多大的进步;而只掌握思考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
只有两样具备,才能取得好成绩。
现在我做作业时,刚想偷懒,就会想起《论语》的这句话,1 / 2马上收起了玩心,专心做作业,它为我敲响学习的警钟,时刻萦绕在我耳边伴我成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尽可能的帮妈妈做点我力所能及的家务。
放学后或周末,我主动打扫卫生、洗碗等家务……《三字经》里不是说过“香九岭,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吗!何况妈妈每天晚上抽出时间给我辅导功课,并鼓励我注意身体和学习两不误,妈妈还要上班,虽然累,却没有一丝怨言。
我的生命、智慧……都是父母给予的,难道我不应该孝顺他们吗?而现在,我学习了《论语》,与两千多年前的圣人孔子进行交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明白了“看见他的优点就向他学习,看见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的道理;学习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年级作文:国学经典伴我前行国学经典传承着悠悠古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记载了神州大地上下五千年的知识精髓,它为炎黄子孙书写出最为骄傲的一笔,是记载着我们历史的书籍。
在我还对周围一切都懵懂无知的时候,妈妈就常在我耳边经常诵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稍懂事时,妈妈又给我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从此以后我便深深地爱上了国学经典。
先前我是个慢性子的小女孩,每次做作业时不紧不慢的,甚至边做边玩,妈妈的唠叨声和爷爷的教诲声不绝于耳,成为我学习、做作业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
那时的我不但没有改进,反而觉得非常反感。
自从暑假妈妈陪我重温了《论语》、《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诵读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以前错得多么的厉害。
《论语》里有一句:“学而不知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深的触动了我,它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仅靠认真,学习不会有多大的进步;而只掌握思考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
只有两样具备,才能取得好成绩。
现在我做作业时,刚想偷懒,就会想起《论语》的这句话,马上收起了玩心,专心做作业,它为我敲响学习的,时刻萦绕在我耳边伴我成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尽可能的帮妈妈做点我力所能及的家务。
下班后,我拿出我的“秘密工具” —捶背沙铲,给辛苦了一天的妈妈捶背… …《三字经》里不是说过“香九岭,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吗!何况自从我得了“过敏性咳嗽”以来,妈妈每天晚上没睡几个小时,还怕咳嗽耽误了我的学习,每天晚上抽出时间给我辅导功课,并鼓励我注意身体和学习两不误,妈妈还要上班,虽然累,却没有一丝怨言。
我的生命、智慧… …都是父母给予的,难道我不应该孝顺他们吗? 国学经典诵读,我爱您。
你不但给我学习、生活带来了帮助,还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您是我生命里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未来的路就算再崎岖坎坷,我也会迎难而上,我相信您会温暖我一辈子的。
国学经典与我同行作文学习国学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国学经典与我同行作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国学经典与我同行作文篇一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诗经》的世界吧!相信大家都知道《诗经》吧?对!它就是由风。
颂。
雅三部分组成的,这也是按诗歌的乐调分类而成的。
《诗经》在西周初期至春秋晚期年间一直流传盛广。
孔子也将《诗经》作为教材,教授学生。
他还常对弟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经》,无以言!《诗经》可以,迩而事之,远之事君,多兽于鸟兽草木之名。
”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奚亦以为?”孔子还曾经教育过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是啊!这就是诗人们为我们现在青年留下的璀璨文化《诗》。
这本书有简单明了的词句,读起来富有诗意。
在整本书中我最欣赏的是《执竞》,他虽然不像别的文章一样易懂,但它从中却弘扬了武王的功业,并且赞美成王。
康王能继承先王的功业。
是的,国学就是我们文化的精髓!就是它,弘扬起了中国的辉煌文化!国学经典与我同行作文篇二“经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典诵读随处可见,“经典”听起来像一个年迈的老爷爷,但他会长生不老。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这些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会背一两句了,但一直不知道其中的含义。
渐渐的我们上了小学,老师就开始把这些知识传授给我们,我也慢慢的懂了。
我渐渐被诗词所吸引,我喜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洁。
我敬佩“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悲壮。
书香带我走进文学的殿堂,让我知道古人的事迹,明白人生的道理。
我们在星光灿烂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随着诗书的陪伴走向文学的殿堂,诗歌像朵花为我们展现人间美好的生活,诗歌的一半像海水,波澜壮阔诗歌的一半像火焰,明亮激昂。
国学经典伴我同行
五(2)班熊雨涵儿时,妈妈常用国学来教我做人的道理;现在,妈妈又常用国学来教我勤奋学习的方法。
从小到大,国学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帮助。
在无数个春秋里,我与国学相伴我与国学同行!五年时光匆匆多去。
国学不仅给我带来了丰富的知识,还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胆怯的时候,我会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句格言来鼓励自己,不退缩,坚持下去就是胜利!每当我学习时,窗外的嬉戏诱惑着我时,我
会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句谚语来激励自己,继续学习下去;每当我在学习方面有所成就是,我往往会想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这句格言,它控制住了我的自满情绪,让我更加努力学习。
小时候,妈妈教过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但那时的我还太小,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长大了。
有一年夏天,妈妈带我去爬山。
在上山的途中,我们停停歇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到了山顶。
站在山顶,眺望远处,密密麻麻的人小得像蚂蚁似的,其他的山
峰也变得渺小起来。
此时此刻,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览众山小”的景象。
国学,你伴我成长!经典,你伴我同行!。
国学经典伴我行
无论你是雄心壮志,还是远大理想,闲情逸致,还是修身养性,国学自然是一种好选择。
古人圣贤留下的经典,它伴随我们成长,让人感到了希望,它,像冬天里的一把火,让人感到温暖;它像夏天的一捧泉水,沁人心脾……它们伴随我们,滋润我们……
以前的我做作业总是那么磨磨蹭蹭,不紧不慢,甚至边玩边做,妈妈和外祖父的教诲声和唠叨声成为我写作业时必不可少的节目。
那时的我并不知悔改,还感到十分反感,直到我在新华书店里看到了《三字经》,《论语》啊,我才知道自己错了,还好为时不晚。
《论语》里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感受颇深,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是靠认真,学习不会有多大进步;学习又只靠学习技巧、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只有两者都具备的人,才是优秀的。
没到我老毛病又犯时,就是这句话就会出现在脑海,为我敲响学习的警钟,时时萦绕在我耳畔,伴我成长。
学习《论语》就像是在与两千年前的圣人――孔子,进行交流,对话。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懂得了“看见别人的优点就向他学习,看到他人缺点是就从自己身上找找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的道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体会到杜甫当时的忧国忧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又感悟到郑燮的峥峥傲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也看到陆游那时的爱国之心……
读书好似登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又好似播种,流的汗越多,收获越美满。
国学经典伴我成长,国学经典源远流长。
国学是先人用一生总结出的道理,那是人生的品读,那是人生的沧桑,那是历史的痕迹!国学经典伴我行!
作者:谢桥小学六年级余章嫩
指导老师:朱霞浓。
中华文化润我心,国学经典伴我行主题团课感想
通过学习国学,我体会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
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使我收获颇多。
现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谈一下两点体会:
一、学习国学提高了自身素养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完善自身,只有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
比如:工作中我要做到认真负责,无怨无悔,踏实务实:凡是能够于大事的人,都是能够坐的住的人。
很多事情失败的原因,不是行动前没有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
要善于从自身找不足,制度切实可行的计划,立足实际,向着眼前的目标奋进。
二、学习国学丰富了我做人的道理
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唯一目的。
学习国学,让我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国学,让我明白对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父母和其他长辈,关心体贴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热爱学习,与家人共同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有效的培养孩子关爱家庭、孝敬父母。
对待有困难的人,应该以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待犯了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
在教育孩子方面,从小要教音孩子讲礼貌,
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有老心,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国学是中国人的国粹,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我要继续学习国学,让国学经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的轻松而洒脱。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学习国学开始,接续国学薪火,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国学伴我行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幼年时养成的习惯、品德、性情会影响他的一生。
古时的经典、蒙书,包含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学习经典能够让孩子吸取修身、做人、治学之道,如孝顺父母、团结同学、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等,孩子在读经后变得懂事了。
在每日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孩子们要眼到、口到、心到,能够促动智力的多方面发展,同时能够锻炼孩子的表达水平。
而且,国学的语言精炼,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包罗宏富,能够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提升阅读、写作水平,锻炼记忆力,增强认知水平,扩大知识面,为孩子的一生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
诵读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国学经典伴我行演讲稿导语:国学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历史传承上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以下是为大家的国学经典伴我行演讲稿,欢送大家阅读与借鉴!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争当有志青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
悠久的岁月,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漫长的历史,凝成了经久不蓑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演练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
每当我们徜徉其中,感受国学的博大与精深,品味中华文化的优美时,我们都禁不住深深的陶醉。
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有岳飞的《满江红》,有曹操的《观沧海》,还有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瞧,那精忠报国的岳飞,力抗金兵,保家卫国,即使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却依然唱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看哪,一代枭雄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仍旧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还有那乱世漂泊的李清照,纵然帘卷西风,瘦比黄花,仍旧吟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了遥远的绝响!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青年教师,我肩负着传承中华经典文化、启迪祖国未来的重任。
工作中,我要把国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的一局部,每天早晨来到教室,面对天真的孩子们,我带着他们背一段三字经,演一段千字文,或者讲一段历史故事,让自己和孩子们伴随着清新的晨风在古书的海洋里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让国学经典拉近我们与古人的间隔的,启迪我们的心灵,充实我们的思想的。
老师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拂去历史的尘埃,共同翻开一本国学经典,用心去细细品味那古老却不陈旧、遥远却不陌生、高雅却不脱俗的国学经典吧!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刚刚,同学们通过声情并茂的经典诗文朗诵,以及快板、歌舞、话剧、相声表演等活动形式,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我校国学教育的成果。
同学们的表演高潮迭起,时而引吭高歌,时而浅唱低吟,慷慨激昂、轻盈曼妙尽在其中。
国学经典伴我行(征文8篇)市一小四(4)班庞宇景国学经典伴我成长,如黑夜中的一颗明星,点缀了夜空。
它又如沙漠中的一颗小草,点染了沙土。
而在当今,他好似一个知识宝库,点亮了我们的心灵。
刚读小学时,我就一直跟着老师读国学,国学就和普通的书没什么两样。
老师一直告诉我们读国学很好,而且初中以后也要考这些问题。
那时我特别不耐烦。
心里想:反正初中还早呢!再说了,读国学有什么好的,不就是叽里呱啦地读下去吗?为什么老师还强烈我们去读国学呢?算了,还是听老师的话去读国学吧,可能真的对我们有帮助。
随着读国学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对国学有点了解,对国学的看法也有了些改变。
奶奶正和楼下几位邻居聊天,其中一位邻居说:“现在国家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什么东西都干得有模有样。
”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想:国家这些年为了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断推出和改进各项政策,让人民拥有更大的权利,使我们收到了更好的教育。
奶奶突然说道:“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啊!”我听后连忙纠正道:“奶奶,现在这句话不适合了,现在流行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她们听了我的话,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国学,是你让我的知识一天天充实,是你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我要大声对你说:“谢谢你。
”读《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有感梁一前四(2)班某个周末的傍晚,我吃过晚饭以后,和往常一样,坐在窗边细细体会着读书的乐趣,这一次我所读的书本是《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经典”无疑是一个蕴含着情感力量与神圣感召力的字眼。
一个民族的经典是这个民族的印记,是构建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中国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对于传统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莫大的重要作用。
只有通过慢慢品味,文明才能悟出其中的妙处。
例如刘禹锡的《秋词》,诗中的“自古”与“我言”两词将作者的独见完全体现出来,整首诗立意新奇,蕴含着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我读完后感到舒畅不已。
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现了众多经典著作,其中包括了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的经典作品。
在这些经典著作中也包含了不少的国学经典,这些经典作品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国学经典伴我行,已经成为了我们今天教育、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在学生时代读书学习,国学经典就是必修课,经典在一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我们求知的主流。
因为国学经典让我们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和思维水平,读国学经典也能够帮助我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论语》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国学经典之一。
它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的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切实实行并实践了几千年的内在学孔子的礼仪、道德等文化传统。
《论语》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三报答”:犯我者,笑而不语;伤我者,吾与其奔;助我者,我以其礼。
在这一句话中,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世,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老子》是中国传统的道家经典,由黄帝、蚩尤与老子三位先贤的道家思想整合而成,受到很多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启示。
《道德经》中有著名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告诉我们许多道德宽容与包容的理念。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至宝,它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巅峰之作。
它将人物的生命深刻刻画,使读者可以真实感受到人类的复杂性。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就是一组现实人物,作为文化范本,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德,例如贤洁、友谊、正义、职业、孝道等。
在读经典的时候,不仅可以得到文学的启迪,也能够获得高尚思想和广泛的文化知识。
在经典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年代的中国文化思想、历史文化背景等等。
因此,我们可以从经典中找到启示和智慧,并感受到思想上的提升和启迪,从而成为更加完整的人。
读经典要将这些经典作品内涵好好揣摩,钻研其中的精髓,感悟生活中的道理,发现自身及周围发生的事情中的规律。
通过经典,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理性,成为干练和睿智的思想者和行动者,提高人生的质量和实力。
总的来说,国学经典伴我行的朋友,可以受到国内外文化的加持,可以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增长知识水平,受到教育或成为教育,使得文化内核越来越多地被内化在人的血液和骨骼中,总是让我们受益终生。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尊九州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
”我国拥有5000余年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国学经典伴随着每个中国人的成长,给予中国人思想的启蒙,教给我们做人立身之本。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从幼儿园起,我们就开始学习国学经典《三字经》。
上小学,我们开始背诵唐诗宋词,领略古人眼中的祖国河山,悟先人传下来的人生哲理。
进入初中,我们开始研究《孟子》《论语》等儒家文化经典。
通过学习,我领悟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真理,知晓了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明白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基本事实。
这便是国学经典给我们的启蒙。
上学期,我无意间发现了战国时期的文学作品《楚辞》,读到了其中比较有名章节《天问》,一时觉得十分有趣。
最终在兴趣的驱使下,我一咬牙用仅剩的零花钱买了本《楚辞》。
《楚辞》到手,我立马翻书阅读。
读了前言,我才知道,本书不只是屈原的作品,而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总集。
由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章句。
原收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襄、刘向等人的词赋共十六篇。
后王逸曾入已做《九思》成17篇。
这让我豁然开朗。
翻开目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著名的《离骚》《九歌》,而后是我最感兴趣的《天问》。
这三篇,是流传千古之嘉文。
我的感受是: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且句式极为整齐。
但由于是战国时作品,文中有许多现代汉语中的生僻字、古汉字,如“揽木根以结茝兮”,意思是说“手拿木根系上白芷”,里面的“茝”指白芷。
除此之外,还有“芰”“葹”“菉”等等,都是古汉语中的植物名称。
许多词语的意思也与现代汉语截然不同,如“道”在“来吾道夫先路”中是动词“引导”,而在现代汉语中则指“道路”;再比方“滋”在“余既滋兰之九畹兮”中意思是“种植”,现代汉语通常用作“繁殖”和“增添”的意思。
除了上述字形字义阅读障碍外,《楚辞》再无其他缺点。
其内容蕴含着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只因每位作者皆处于乱世之中,经历了太多世态炎凉,看透了人生。
国学经典伴我行———昭觉县工农兵小
学
指导老师:张淑娟
四川省昭觉县工农兵小学 616150
国学是黑夜中的明灯,为我指引方向;国学是阳光雨露,沐浴我们茁壮成长。
国学,它所表达的道理对每个人都有帮助。
比如:“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这句话。
它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如
果两个人同心协力,就会有切金断玉的力量。
再如“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告诉我们:玉石不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
不会懂得礼义廉耻,不能成才,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
关于学习,孔子也告诉我们“温故而知新”这个好方法。
而“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告诉我们学习上不能弄虚作假,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要不懂
装懂,不然反而害了自己。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告诉我们:出门的时候,不要忘记
告诉父母,回来时不要忘记通报一声;居住的地方一定要安稳,工作也不要随意
变动,免得父母担忧。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敬承。
”告诉我们要认真
听取父母的教诲。
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真心的去爱我们的父母。
国学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平凡体现在它常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比
如说:我们小时候读过的《唐诗宋词》、《千字文》、《弟子规》……它们无一
不是国学;伟大则体现在这些国学的精髓它们所蕴含的道理。
读国学,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它让我走正路,不走歪路。
教会我要孝顺,
讲文明,懂礼貌。
它是我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它将同我一起成长。
国学经典伴我行
时间:2017-09-18 11:05:23 | 作者:苏星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文明璀璨夺目。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人不断创作出新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犹如久旱逢甘霖的禾苗,让人看到希望,也像严冬中的热火,让人感到温暖,更似盛夏中的一捧凉水,沁人心脾。
国学经典深深镶入了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从小伴我成长,指引着我,滋润着我。
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接触到了一些国学经典。
依稀记得,上小学时在课文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当时,我不太明白,后来老师告诉我说:“这句话就是让你珍惜时间,不要等到老了,才后悔当年没用心好好学习!”我当时一听,立马下定决心要改掉贪玩的习惯,好好学习,千万不能落了个“空悲切”的下场。
国学经典就像我的启蒙老师,使我从小就定下了以后努力的目标。
记得有一次,我犯了错,不知怎么的,虽然老师没罚我,但我小小的心却总是在埋怨自己,连着好几天没有心情上课,老师见我这样,递给我一张纸条并对我笑了笑,示意我打开它。
我看了看纸条,上面是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惑?”我一子就开朗起来,是啊!人怎么可能不犯错呢?但只要我们调整心态,敢于面对错误,改正错误,那这就是一次锻炼,只有我们不断改正错误,才能更加接近完美。
这时,国学经典又像一个朋友,拉着你走出了迷惘的阴霾。
国学经典,是在古代历史文明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瑰宝,其中蕴涵的哲理为我指明了人生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将与它共同前行,走向那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