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10.64 MB
- 文档页数:49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旅游景观的两大类审美形态,并理解两者的区别。
2.掌握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理解其含义。
3.了解古典园林、古建筑等的美学特征。
4.了解自然景观中人文景观的作用。
5.初步形成正确、科学的审美观。
一、自然美1.概念: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①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②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1)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③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色彩美:颜色不同的④岩石、土壤、⑤水体、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
(3)动态美:飞瀑、流水使自然景观富有⑥动感。
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也使自然景观展示出⑦动态美。
(4)朦胧美:⑧烟、雨、云、雾,以及晨曦、⑨暮霭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
思维活动1.旅游景观的自然美是如何形成的?答案答案如: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说。
二、人工美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⑪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思维活动3.旅游景观的人工美是如何形成的?答案探究点一旅游景观中自然美的表现及形成探究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朦胧美等,图中既有形象美又具有朦胧美的是________。
(2)能够体现“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的景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幅景观图中,从形成原因上看属于断层一侧抬升形成断块山体的是________。
答案(1)②(2)③(3)①解析该题通过四幅景观图反映了旅游景观的自然美,“华山天下险”主要展示的是形象美,“峨眉天下秀”体现的主要是色彩美,“黄山天下奇”既有奇松、怪石的形象美,又有云海滚滚的朦胧美,而瀑布景观给人以动态美的感受。
反思归纳自然美的表现及形成迁移应用1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全山面积1200km2 ,其中风景区面积154km2 。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是世界级旅游胜地。
境内自然景观优美,景观类型丰富多彩。
人文景观荟萃,黄山文化绚丽多姿。
景区特色明显,景点集中,吸引力大;旅游设施初具规模,有一定的接待能力;客源丰富,旅游前景广阔,近年来每年接待游客约72 万人次。
正确理解和欣赏黄山的旅游景观的美,不仅对旅游者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宣传黄山,使黄山走向国际旅游市场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我对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的几点见解。
一、旅游景观美学特征1.宏观美与微观美相得益彰黄山旅游景观宏观美包括山峰峻秀美,云海、雾凇、雪景奇特美,森林景观葱郁美等方面。
景区整体美也体现宏观美特征,全区共分六个景区。
温泉景区山水相映,楼台亭阁错落有致,尤以水景引人入胜;玉屏景区山峰雄奇,巧石玲珑,云海壮观,奇松多姿;北海景区风光绚丽,犹如盆景大观园;云谷景区茂林修竹,环境幽静;松谷庵景区松林葱郁,古木参天,环境清幽,以水景著称;钓桥庵景区峰、石、潭、洞俱全,名寺(钓桥庵,翠微寺) 典雅。
黄山旅游景观微观美表现在景点及组成要素上。
景点和组成要素一般具有拟人拟物的特点,形象逼真, 耐人寻味。
它们有各种组合,主要包括峰峰组合,山石组合,石石组合,石松组合,云松组合等,它们构成黄山主要自然奇观。
主要有钵盂天障(钵盂、紫石两峰间) 、冰雷报春(水帘洞) 、彩泼莲花(莲花峰) 、烟云万状、风壁涛声(天都峰东南面) 、云海万千(清凉台) 、黄岳宝光(天都峰) 、松趣万象(始信峰) 、黄海松涛,蒸蒸日上(狮子峰头) 、排云霞海(桃云亭) 、蟾宫玉树(莲花峰顶) 、石笋擎天(石笋石工) 、巧石天成,峰挂百练(雨后黄山) 、白龙腾飞(白龙桥、五龙潭、九龙潭) 、通天之路(天都峰南侧) 、西海幻境、月夜观潮(玉屏楼前) 、丹青秋色等。
黄山宏观常态美具有博大、粗犷、线条清晰,概貌全景的特点。
第二章风景美[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风景美的各种表现形式,理解风景美的审美属性,掌握风景美的特征,应用风景观赏的基本原理。
同时,结合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中《全国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相关考点的要求,通过小知识、小资料和案例拓展的形式,补充“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丹霞”、“中国四大鸣沙”、四大佛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雾凇、雨凇、佛光、蜃景、日食、月食、流星雨、极光、“四君子”、文(武)赤壁等风景内容的简要介绍,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教学内容]本章介绍了以大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风景美的形态、特征和观赏方法,并探讨了风景美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关系。
[教学重点]风景美的形态和特征。
[教学难点]风景美的审美属性。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要点讨论。
[实训环节]寻美西湖——探寻西湖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完美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节风景美的形态把风景作为审美对象加以欣赏,由来已久。
孔子曾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南朝陶景宏说:“山水之美,古来共谈。
”自然风景是旅游者游览过程中的主要审美对象。
按照构成要素来分,我们可以把风景美的形态概况为两类:自然美和人工美。
其中,自然美指的是自然景色的美;人工美是指人类赋予自然景色的某种内涵,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装饰与点缀。
一、自然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景名胜。
这些自然景观呈现的审美状态就是自然美,或自然景色的美。
按其性质,自然美大致可以分为山水美、生物美、气候美三类。
(一)山水美山水是大自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
”青山隐隐水迢迢,山水相连,更增添无穷魅力。
清澈的漓江,正因为两岸一座座奇特青峰的沿途相送,才构成山青青、水清清,人在青山梦里行的百里画廊。
1.山之美山之美,在其形、在其色、在其态、在其声、在其魂。
(1)山之形。
在山体景观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具有一定造型的地貌形态。
如江西龟峰就因“无山不龟,无石不龟”,整个景区就像一只硕大无比的昂首巨龟而得名。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理解旅游审美的发展历程,掌握提高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美的界定关于美的定义的三种流派:1、客观派:认为美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客观存在的,美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美与和谐、对称、色彩、比例等客观形式因素有联系;2、主观派:这种理论偏重于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心理,认为美在于心而不在于物,是人的审美情感和心理活动的结果,是一种审美判断的结果,具有相对性和易变性,依赖于审美者的愉快经验和个人素质,是随着审美主题和时代审美趣味而变化;3、关系论派:这种理论从审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美不在于客观对象,也不在于主观意识,而在于两者结合或统一的关系中,美是客体作为一种美的“潜能”与主体审美知觉相结合的结果。
西方人眼中的美侠义之美:凡经由感官而能引起感觉和精神的快感者。
广义之美:则不限于此,还包含崇高、悲壮、滑稽等其他各种美的范畴,这种美不仅提供形式上的快意,还包括美感对象的內在性质。
中国人眼中的美一是指感官的快适。
用于生理需要满足时的感叹和对满足生理需要的对象的肯定性评价,如对食物、酒称之为“美食”、“美酒”,这里的美是“好”的意思。
二是用于伦理评价,是对人的行为、思想、言论符合规范的一种赞同,这里的美是“善”的意思,体现了我国文化中“美与善同意”的传统观念。
美的种类自然美:自然美指大自然中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中存在的美。
社会美:社会美指存在于社会活动中的美。
艺术美:艺术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进行艺术创造,把审美意象物化出来而形成的美。
一、旅游美学的概念旅游审美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于一体。
旅游美学是以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旅游审美对象的美学特征,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旅游者与旅游观赏对象的审美关系,以及旅游审美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
论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
旅游景观是指被旅游者所欣赏、观赏、游玩的景象,它是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融合,是人类通过对外界环境的改造和过程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美学特征的景观。
以下是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
1. 多样性:旅游景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景观等,不同种类的景观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魅力,因此旅游景观能够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2. 壮丽性:旅游景观中往往有着宏伟的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如高山、大峡谷、古城镇等等。
这些景观通过其雄伟壮观的气势,在旅游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 优美性:旅游景观中往往具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
美丽的景观能够带给旅游者舒适和愉悦的心境,让他们享受美好的旅游体验。
4. 历史性:旅游景观中一些历史悠久的建筑和遗址,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和历史发展,同时也代表了人类历史的积淀和沉淀。
这些景观中的历史特征,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旅游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5. 独特性:旅游景观中的一些景象可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如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等。
这些景象的独特性可以直接吸引并留住旅游者的心。
综合而言,旅游景观具有多样性、壮丽性、优美性、历史性和独特性等美学特征,它们的结合体反映了旅游景观的独特魅力和美学意义。
旅游景观审美与旅游观赏原理主讲人:陈璇“旅游,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活动。
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
”旅游审美是旅游审美者和观赏对象共同构成的复合系统。
作为旅游审美的客体,应是具有审美价值或者说具有审美潜能的环境综合体。
旅游审美活动的进行离不开旅游景观,抛开旅游活动,也就没有所谓的旅游景观。
其次,旅游景观是旅游活动发展的概念性产物,旅游景观本身早已存在,只是单纯地以“景观”出现而已。
随着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并越来越普及化、大众化,一些“景观”中能够满足旅游者审美需求的部分便成为旅游景观。
第一节旅游景观一、旅游景观的概念旅游景观概念的提出是在旅游业全面兴起之后,根本上来说,是“景观”概念的延伸和细化。
为此,有必要先了解“景观”概念的演变及基本含义。
“景观”(Landscape)是一个随时间发展演进和学科认识不断深入而内涵、外延逐渐丰富的概念。
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时代、不同学科、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对“景观”的含义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审美的角度,一是系统的角度。
就审美的角度而言,“景观”是指对主体有审美影响和吸引力的各种审美对象,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它们是审美情趣产生的基础。
就系统的角度而言,亦即学科研究的角度,“景观”就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表景象或生态系统。
事实上,基于美学欣赏的景观理解,是“景观”最初的、最朴素的含义。
从“景观”一词发展、演变来看,有着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
地理学家将其视作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地表景象;艺术家则将其视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生态学家视其为一个生态系统;旅游学家视其为旅游资源等等。
1、艺术家眼中:景观是指有观赏价值的空间综合景象或将其视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
2、近代地理学中:(1)作为一般概念,泛指地表自然景色;(2)作为自然地理区,指发生学上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同一的区域;(3)作为类型概念,是类型单位的通称,指相互隔离的地段按其外部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类型单位。
旅游美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旅游美学的概念1.1 旅游美学的定义旅游美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美的情感和审美活动的学科,它包括旅游者的美的体验、旅游目的地的美的特征、动植物的美、人文景观的美等多个方面。
1.2 旅游美学的意义旅游美学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审美情感的需求,还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喜爱度,提升旅游体验的质量。
第二章旅游美学的基本理论2.1 美的认知理论旅游美学的认知理论主要包括感知、想象、记忆、情感等要素,旅游者通过对景观、文化、历史的感知和想象,产生美的情感体验。
2.2 美的表现形式旅游美学的美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山水、花卉、古建筑、人文景观等,在旅游中人们通过这些美的表现形式感受到美的情感。
2.3 美的价值观旅游美学的美的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美的认知、欣赏和评价,在旅游中人们会对目的地的美进行评价和欣赏,促进美的传承和发展。
第三章旅游美学的体验要素3.1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旅游者在旅游中最直接感受到的美的要素,包括山水、湖泊、草原、森林等,人们在欣赏这些自然美时会产生愉悦和放松的情感。
3.2 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旅游者感受到的历史、文化、传统的美的要素,包括古建筑、宗教场所、民俗文化等,人们在欣赏这些文化美时会产生对历史和传统的敬畏和热爱。
3.3 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指人们在旅游中感受到的人文风情、民俗风情等美的要素,包括民间工艺、民间艺术、民俗表演等,人们在欣赏这些人文美时会产生对人文情感的共鸣和认同。
第四章旅游美学的实践方法4.1 美学旅游的规划美学旅游的规划包括景区规划、景点规划、景观设计等,通过合理的规划可以提升景区的美学价值和旅游体验。
4.2 美学旅游的设计美学旅游的设计包括景点设计、路线设计、标识设计等,通过美学设计可以提升景点的美学价值和吸引力。
4.3 美学旅游的营销美学旅游的营销包括宣传推广、形象塑造、产品设计等,通过美学营销可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五章旅游美学的发展趋势5.1 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旅游美学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包括自然美、文化美、人文美等多个领域。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引言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是指旅游目的地或景点所拥有的吸引人的美学属性和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是景观的独特之处、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建筑和艺术的壮丽之美,以及其他与旅游相关的审美元素。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对于吸引游客、提升目的地形象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以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1. 自然景观的审美特征自然景观是旅游资源中最常见的一种。
自然景观的审美特征主要来源于其独特和壮丽的自然形态。
以下是自然景观的几个常见的审美特征:•壮丽的山脉壮丽的山脉可以给人一种宏伟和恢弘的感觉。
有些山脉还有美丽的峡谷、瀑布和湖泊,增添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宜人的河流和湖泊宜人的河流和湖泊给人以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清澈的湖水和缓流的河水在阳光照射下会形成美丽的光影效果,增添了景观的美感。
•壮丽的海岸线壮丽的海岸线常常是旅游资源中最受欢迎的一种。
海浪拍打在岩石上,形成壮观的浪花,海天一色、云影斑驳都给人以广阔和神秘的感觉。
•秀丽的田园风光秀丽的田园风光有着丰富的自然元素,如绿色的稻田、金黄的麦田、五彩斑斓的花田等。
这些景观给人以温馨和宁静的感觉,常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和拍摄风光照片的理想选择。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它们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文化遗产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历史建筑的魅力历史建筑是文化遗产中最引人入胜的一部分。
这些建筑物通常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如古代宫殿、寺庙、城堡等。
其精美的雕刻、壮观的结构和独特的设计都使其成为瞩目的审美特征。
•古老的文化传统和节日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建筑物,还包括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节日。
民间艺术、传统音乐、舞蹈和节庆活动都能展示当地人民的审美价值观和独特的文化特征。
•博物馆和艺术收藏品博物馆和艺术收藏品是文化遗产中最直观的审美体验之一。
这些收藏品通常由具有历史和艺术意义的艺术品、文物和手工艺品组成。
参观博物馆和欣赏艺术收藏品可以让人们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