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监测
- 格式:pdf
- 大小:5.63 MB
- 文档页数:41
土壤及固体废弃物监测解决方案
综述
土壤及固体废弃物监测是指对土壤及固体废弃物进行监测,以了解其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以便确定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保护土壤的健康状况。
目前,土壤及固体废弃物监测解决方案的研究和开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保护土壤及其他重点监测区域的环境健康。
土壤及固体废弃物监测解决方案包括监测方法、技术、仪器设备、材料及处理技术等多种方面。
为了有效地监测土壤及固体废弃物,必须有合理的监测方法,以及准确、高效、灵活的技术和仪器设备。
一般而言,土壤及固体废弃物监测主要采用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以及放射性及其他特殊监测技术。
有了这些监测方法,就可以根据土壤及其他重点监测区域的特点,对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析检测,以确定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相关仪器设备的选择也是土壤及固体废弃物监测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同时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仪器设备的选择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监测方法选择。
一般来讲,采用比较复杂的仪器设备,如分析仪器,可以更准确、快速的测量和分析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固体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固体废弃物的控制,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职责2.1安全环保部负责废弃物存放和处理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2.2各部室和生产车间负责本部室和车间的生产、办公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等工作。
3、管理规定3.1固体废弃物分类3.1.1危险固体废弃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在生产、办公和生活活动中所产生的危险固体废弃物,主要由:a)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渣、沥青渣、萘渣、生产污泥以及设备检修更换下来的含油零件、废旧电瓶等。
b) 办公中产生的废旧日光灯管、废电池、墨盒;废弃油杂质、擦油布等。
c) 施工中产生的废弃涂料、沥青、油漆等。
d) 绿化中产生的残留农药及其容器等。
3.1.2不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固体废弃物;至在工程施工、生活中产生的不可回收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建筑垃圾、食堂产生的食物垃圾及生活垃圾等。
3.1.3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固体废弃物:指在工程施工、生活中产生的可回收的固体废弃物、主要设备维修产生的金属零件、废纸箱、废木箱、玻璃瓶罐、废塑料、废纸等。
3.2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存放3.2.1各单位应按照废弃物分类,设置临时放置点、废物箱,并分别设置明显标识。
3.2.2废弃物产生后,应按不同类别和相应要求及时放置到临时存放场所或废弃箱。
临时的存放场所,应具备防泄漏、防飞扬等设施或措施。
3.2.2.1 危险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及存放a)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渣、沥青渣、萘渣、生化污泥等放置在指定大棚内保存,存放一定数量后由储运车间将焦油渣、沥青渣、萘渣运到煤场配煤炼焦。
生化污泥办公室联系外单位处理。
b) 车间检修产生的废油应将废弃油装入油桶内密闭存放。
c) 施工时产生的废旧涂料、残余油漆、废沥青涂料等固废应要求承包方收集、存放在指定的有害废弃物场所。
d) 废弃灯管、残油布、废弃电瓶等应放入危险固体废弃物分类垃圾箱,统一由清洁办处理。
3.2.2.2一般固体废弃物存放a) 废纸箱、废瓶罐、废纸、金属边角料等放入可回收利用分类垃圾箱,统一由清洁办处理。
第四章固体废物监测一、选择题1.固体废物制样后一般保存期为()月。
A.1B.2C.3D.4【答案】C【解析】固体废物样品的保存方法为:制备好的样品密封于容器中保存,贴上标签备用。
标签上应注明编号、废物名称、采样地点、批量、采样人、制样人、时间。
对于特殊样品,可采取冷冻或充入惰性气体等方法保存。
制备好的样品,一般有效保存期为三个月,易变质的样品不受此限制。
最后,填好采样记录表,一式三份,分别存于有关部门。
2.下列不属于垃圾渗滤液特点的是()。
A.影响的深远性B.成分的不稳定性C.浓度的可变性D.组成的特殊性【答案】A【解析】渗滤液的特性取决于它的组成和浓度。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生活垃圾组分变化很大,并且随着填埋时间的不同,渗滤液组分和浓度也会变化。
因此它的特点是:①成分的不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垃圾组成;②浓度的可变性,主要取决于填埋时间;③组成的特殊性,垃圾中存在的物质在渗滤液中不一定存在;一般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在渗滤液中不一定有。
3.环境监测中的毒理分析属于监测手段中的()。
A.物理技术B.化学技术C.生物技术D.容易监测技术【答案】C【解析】环境毒理学是指通过用实验动物对污染物进行毒性试验,确定污染物的毒性和剂量的关系,找出毒性作用的阈剂量(或阈浓度),为制定该物质在环境中的最高允许浓度提供资料,为防治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是判断环境质量一种方法,属于生物技术手段。
二、填空题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焚烧(包括热解、气化);卫生填埋;堆肥【解析】生活垃圾是指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固体垃圾。
生活垃圾的处置方法大致有:①焚烧。
垃圾的热值是决定性参数。
②堆肥。
需测定生物降解度、堆肥的腐熟程度。
③填埋。
渗滤液分析和堆场周围的蝇类滋生密度等成为主要项目。
三、判断题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
()【答案】错误【解析】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工业固体废弃物监测分析方法及有害性鉴别思考发布时间:2022-01-04T04:41:14.688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3期作者:沙亚东[导读] 在环境保护工作当中,存在较多的固体废弃物,做好这部分废弃物的监测可以说是一项重点内容。
江苏新锐环境监测有限公司苏州市张家港市 215600摘要:在环境保护工作当中,存在较多的固体废弃物,做好这部分废弃物的监测可以说是一项重点内容。
为了能够保证监测效果,做好分析方式的选择与应用十分关键。
在本文中,将就工业固体废弃物监测分析方法及有害性鉴别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工业固体废弃物;监测分析方法;有害性鉴别;1 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快速发展,在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能够更好的做好固体废弃物处理,做好监测工作十分关键,对此,即需要能够在生产中做好方式把握,保证监测的精准性。
2 样品监测方式2.1 样品采集在该项工作当中,使用到的采样工具包括有采样探子、钢锤、真空探针、采样帖等。
在实际采集当中,要结合固体废弃物大小做好采样单元个数的确定,根据废物的最大粒度确定采样量。
而对于不同固体废弃物赋存状态的不同,可以对不同的采样方法进行使用,在采样点上做好一定物料的采取,做好对应的记录工作。
其中,做好采样单元的确定十分关键,其主要同两方面因素具有联系:首先即物料的均匀程度,如果目标均匀程度不高,则需要具有较多的采样单元。
其次为准确度,当具有较高准确度要求时,则具有较多的采样单元。
采样量方面,同固体废物颗粒的粒径具有密切的联系,当具有较大颗粒时,在均匀性方面则存在不足,也需要具有较多的采样量【1】。
2.2 样品制备在该项工作当中,使用到的工具包括有十字分样板、机械缩分器、钢锤与药碾等。
在制备工作进行前,需要将样品在干燥、通风、洁净的房间当中平铺均匀干燥。
如果房间当中同时存在多个样品,则可以使用干净滤纸在盘表面遮盖,避免样品发生受到环境污染或者交叉污染的情况。
危险废物环境监测制度摘要:危险废物的排放和处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危险废物环境监测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危险废物环境监测的相关概念、法规和制度,并对监测的目标、方法、数据分析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加强对危险废物排放的监管,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 引言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大量增加,它们排放和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健康风险。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危险废物环境监测制度,对预防和控制污染、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2. 相关概念与法规2.1 危险废物的定义危险废物是指因其特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的特性,经过鉴定,具有或者可能具有以下危害特性的废物:毒性、刺激性、致敏性、发热性、易爆性、腐蚀性或感染性等。
2.2 环境监测的概念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要素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量、观测、调查和评价,以获取环境质量、资源状况和环境影响信息的过程。
2.3 危险废物环境监测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 监测目标和体系3.1 监测目标•监测危险废物的种类和数量•监测危险废物的处理过程和方式•监测危险废物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3.2 监测体系危险废物环境监测体系包括监测网络、监测站点、监测设备和数据管理系统。
•监测网络:建立覆盖全国各地的监测网络,包括城市、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监测站点:确定监测站点的位置和数量,站点应涵盖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危险废物处理设施。
•监测设备: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包括气象站、废气监测仪器、废水采样器等。
•数据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全面、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用于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
4. 监测方法和指标4.1 监测方法危险废物环境监测主要采用定点监测、定期监测和临时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定点监测:在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周围设置监测站点,定期对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进行采样和监测。
1第六章固体废弃物监测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2工业废物;3生活垃圾;4危险废物;5急性毒性;6腐蚀性;7浸出毒性;8垃圾热值;9高热值;10低热值;11渗沥水;12传染性废弃物;13病理性废弃物;14反应性;15放射性;16易燃性二、填空题1根据固体废物的来源和特殊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类,其一为________________;其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废物按化学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按它的危害状况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危险固体废物特性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易燃性指含闪点低于_________的液体,的液体,或经摩擦、或经摩擦、或经摩擦、吸湿和自发的变化具有着火倾向吸湿和自发的变化具有着火倾向的固体,着火时燃烧剧烈而持续,以及在管理期间会引起危险的性质。
5固体废物的腐蚀性是指含水废物,或本身不含水但加入定量水后浸出液的pH ≤____或pH ≥____________的废物。
6含有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废物,比放射性活度大于__________________者称为放射性废物。
7废渣堆采样法要求:在渣堆两侧距堆底________________处划第一条横线,然后每隔______________划一条横线;划一条横线;再每隔再每隔_____________划一条横线的垂线,其交点作为采样点。
8制样工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1、目的对公司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管理、清理,减少环境污染,特制订本规定。
2、范围适用于全公司。
3、要求3.1固体废弃物收集3.1.1固体废弃物分类a)一般固体废弃物(具体见固体废弃物分类标准)b)危险固体废弃物(具体见固体废弃物分类标准)3.1.2各部门要明确标识收集固体废弃物的桶和袋。
将生产和生活各环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存放。
每天集中送至标识固体废弃物类别的收集棚。
应采取措施防止泄漏或混放。
3.1.3生产、修机所产生的废手套、废纱布等集中用桶盛装,并送至指定点存放。
3.1.4废塑料框等辅助材料由该车间的负责人组织收集后运送到指定的废弃物存放处存放。
3.1.5存放化学品的空桶收集后送到指定的危险固废存放处。
3.1.6其他的固体废弃物由各部门收集后,存放在指定的收集箱内。
3.2固体废弃物贮存3.2.1存放棚由仓库管理,保证各类固体废弃物正确分类堆放。
仓库管理员应每天检查。
如发现有混放现象应立即通知车间或生产部进行教育处理。
3.2.2固体废弃物存放棚应对各类固废进行标识。
3.2.3仓库每天对来料进行登记。
3.3固体废弃物处理3.3.1一般固体废弃物贮满后由综合办统一进行处理。
3.3.2可回收的一般固体废弃物由办公室与物资回收单位联系,以废旧物资出售。
3.3.3不可回收的一般固体废弃物由办公室与环境保护部门联系运送到指定场所处理。
3.4固体废弃物分类标准为便于员工识别而不致将固体废弃物混放,本公司特在各相关场所设立固体废弃物收集。
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2)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法律法规:一个国家或地区通常会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包括废物的分类、处置方式、环境保护要求等,以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
2. 废物分类: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通常会要求将废物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别存放、处理和处置。
常见的分类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
3. 废物收集和运输: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会规定废物的收集方式和运输要求,确保废物能够安全、高效地从产生点运送到处理点,包括设定收集点、收集车辆的要求等。
污染物排放监测方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污染物的排放成为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
为了有效监测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各行业普遍采用了一系列的监测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污染物排放监测方法,包括废气排放监测、废水排放监测、固体废弃物排放监测等。
一、废气排放监测方法废气排放监测是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以评估废气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废气排放监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排放气体成分分析:通过气体分析仪器对废气中各种气体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种类和浓度。
2. 温度、湿度和流速的测量:通过温湿度计和流速计等工具,对废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进行准确测量,以确定废气排放的物理特性。
3. 烟尘浓度测量:采用光学原理的烟尘浓度仪器,对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浓度测量,以评估废气的固体颗粒物排放情况。
4. VOCs排放监测:针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采用气相色谱仪等仪器,对废气中的VOCs成分和浓度进行分析。
二、废水排放监测方法废水排放监测是指对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的过程进行监测和调查,以评估废水排放对水质的影响。
废水排放监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水质分析:通过取样并使用多参数分析仪器对废水样品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测量,以评估废水的污染程度。
2. COD和BOD测量:通过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等测试方法,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进行定量测量,以评估废水的有机物污染程度。
3. 水量和流速的测量:通过流量计等仪器,对废水排放量和流速进行准确测量,以确定废水排放的物理特性。
4. 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仪器,对废水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以评估废水的特定污染物排放情况。
三、固体废弃物排放监测方法固体废弃物排放监测是指对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过程进行监测,以评估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固体废物综合监管解决方案一、解决方案简介固体废物综合监管解决方案建立对固体废物从产生、申报、审批、运输、处理、销毁全生命周期监管。
运输是固废废物处理过程中重点监控、监管局部。
本方案承受 GPS、GPRS、GIS 技术,实现监管中心对车辆的运输路线、运行状态、运行时间等实时在线监控、跟踪,不仅保障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在环保局监控状态下进展,也能够保障固体废物中心能够在运输车辆消灭突发大事时第一时间内确定车辆地点。
通过网络申报、审批、处理、销毁等流程信息,建立了固体废物全生命周期档案。
固体废物档案的建立实现固体废物去向有据可查。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准时了解当前产生固废废物数量、需要转移数量,关心环保局监管人员合理的部署运输车辆。
实现固废治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和有序化。
二、解决方案特点⏹承受 GPS、GPRS、GIS 技术,实现了固体废弃物运输全程监控⏹多种监控措施保障运输车辆安全运输⏹固体废物全生命周期档案建立⏹监控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自动预警功能,保障运输车辆的安全运行。
三、解决方案内容固体废弃物综合监管包含固体废物申报信息系统、固体废物转移把握系统、固体废物处置保障系统、固体废物综合分析系统、固体废物应急指挥系统、固体废物信息公布系统。
能够从固体废弃物的从产生、申报、审批、运输、处理、销毁进展全生命周期监视治理。
1.固体废物申报信息系统企业可以通过网上申报的方式将企业的固体废物信息进展上报。
在节约人员工作量的同时,能够便利对固体废物申报信息进展统计。
能够完成中心人员对企业上报状况的统计与治理,准时的反映出企业固体废弃物产量,为宏观减排目标供给数据支撑。
2.固体废物转移把握系统依据各企业上报的固体废弃物数量,依据企业处置方案、转移过程方案进展全程跟踪把握。
通过 GPRS 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完成车辆运输过程中的实施监控。
在运输过程中通过给车辆安装车辆黑盒子,保障监管中心对车辆的运输全程监控。
对于车辆车特别状况,即车辆超速、车辆紧急刹车、车辆未依据预定路线行驶等进展报警处理。
固体废物主要检测项目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不可再利用或不易处理的固态废弃物。
为了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对固体废物进行检测,以了解其组成、性质和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以下是固体废物主要检测项目的介绍:1. 检测项目:重金属含量固体废物中常含有重金属,如铅、汞、镉等,它们具有高毒性和累积效应。
通过测定废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可以评估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
2. 检测项目:有机物含量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可以产生臭味、产生毒性物质或引发火灾。
检测有机物含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废物的危险性,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检测项目:pH值固体废物的pH值可以反映其酸碱性。
过高或过低的pH值可能导致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土壤和水体的生态系统。
测定废物的pH值可以为环境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4. 检测项目:湿度固体废物的湿度可以影响其稳定性和可处理性。
湿度过高可能导致废物腐烂、发酵或产生有害气体。
通过测定废物的湿度,可以确定适宜的处理方法,并减少环境风险。
5. 检测项目:颗粒大小固体废物的颗粒大小可以影响其处理和处置方式。
大颗粒废物可能需要机械处理,而细颗粒废物可能需要特殊的处理方法。
测定废物的颗粒大小可以为废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固体废物进行上述检测项目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废物的性质和潜在风险,为环境保护和废物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废物的源头减量和分类处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第六章固体废物监测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并包括危险废物。
2 工业废物:是指各种工矿企业在生产或原料加工过程中所产生或排出的物质。
3 生活垃圾:是指各种生产、生活制品在进入市场流动中或消费后所产生或抛弃的物质。
4 危险废物:是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或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5 急性毒性:一次投给试验动物的毒性物质,半致死量(LD50)小于规定值的毒性。
6 腐蚀性:含水废物,或本身不含水但加入定量水后其浸出液的pH≤2或pH≥12.5的废物,或最低温度为55℃以下时对钢制品每年的腐蚀深度大于0.64cm的废物。
7 浸出毒性:是指固体废物按规定的浸出方法的浸出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规定从而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特性。
8 垃圾热值:是单位量(克或千克)生活垃圾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
9 高热值:垃圾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总热量,包括水的汽化潜热。
10 低热值:垃圾的高热值扣除水蒸发和燃烧时加热所需的热量。
11 渗沥水:是指垃圾本身所带水分,以及降水等与垃圾接触而渗出来的溶液或溶出了垃圾组成中的污染物质甚至有毒有害物质。
12 传染性废弃物:指人暴露在足够的量或浓度下能导致疾病的各种病理性废弃物。
13 病理性废弃物:从病房扔出的各种药剂和化学药剂,过期的或被污染的或未用而废弃的药品。
14 反应性:是指在通常情况下固体废物不稳定,极易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或与水反应猛烈;或形成可爆炸性的混合物;或产生有毒气体的特性。
15 放射性:含有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废物,比放射性活度大于1×10-7Bq/kg者;含有人工放射性元素的废物或者比放射性活度(Bq/kg)大于露天水源限制浓度的10-100倍(半衰期>60天)者。
16 易燃性:含闪点低于60℃的液体,经摩擦或吸湿和自发的变化具有着火倾向的固体,着火时燃烧剧烈而持续,以及在管理期间会引起危险。
岩土工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岩土工程作为土壤力学与基础工程学的交叉学科,在建设和维护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岩土工程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本文将重点探讨岩土工程中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及其影响。
一、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固体废弃物是指在岩土工程中产生的、无法再利用的固体材料。
主要包括挖掘、爆破、拆除等工程活动产生的石方、砂砾、矿渣等。
固体废弃物的产生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还可能对工程质量和工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合理处理固体废弃物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二、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方法1. 填埋法填埋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以挖掘坑体为主,将固体废弃物填埋在坑内,并通过覆盖土等材料对其进行封闭。
填埋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以及有害物质渗漏等。
2. 破碎利用法破碎利用法是将固体废弃物进行粉碎处理,再利用于不同的工程中。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选用适当的破碎设备将固体废弃物破碎成颗粒状,然后混合到水泥、沥青等材料中,制成新型建筑材料。
这种方法不仅能减少对资源的消耗,还能降低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3. 热解气化法热解气化法是将固体废弃物加热至高温,通过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气体或液体产品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高温裂解和热解反应进行,能够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能源或化工产品。
热解气化法虽然技术要求较高,但其处理效果较好,对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环境影响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直接关系到岩土工程所涉及的环境影响。
不当的处理方式可能会导致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进行固体废弃物处理时,应注重以下几点:1. 合理选址:选择合适的填埋场或破碎利用基地是确保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影响合理的前提。
2. 环境监测:对于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应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