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文明村镇考核细则共100分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4
乡风文明评分规则
乡风文明评分规则是用于评估一个乡村的文明程度的一项指标体系。
一般来说,评分规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卫生:评分指标包括村庄的垃圾清理情况、河道污染情况、道路清洁程度等;
2.道德风尚:评分指标包括居民的行为规范、友善待人的态度、文明用语等;
3.公共设施:评分指标包括村庄内公共厕所、健身设施、文化
活动场所等;
4.交通秩序:评分指标包括道路交通标志是否完善、交通流畅
情况、驾驶员的遵守交通规则等;
5.社会治安:评分指标包括村庄的治安情况、犯罪率等;
6.文化传承:评分指标包括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文化活动开
展情况等。
根据以上评分指标,可以给乡村的每个方面综合评分,得出最终的乡风文明评分。
评分结果可以用来鼓励乡村改善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的乡风文明氛围。
平塘县文明乡(镇)测评标准考核细则(试行)受检单位:受检时间:测评得分:测评人员:平塘县文明乡(镇)测评标准考核细则(试行)说明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与文明乡(镇)评选:①申报前12个月内班子成员发生违法犯罪、被双规或追究刑事责任尚未结案或从结案之日起到申报之日不足1年的;②申报前12个月内发生特大事故或生产经营性重大事故;③违反计划生育政策;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达标的。
⑤多次发生越级上访情况;⑥群众满意度年度测评综合满意度低于85%;⑦“整脏治乱”半年中被通报批评(或媒体曝光)3次,或年度综合成绩低于85分。
二、申报文明乡(镇)检查验收实行百分制,基础分100分,特色工作加分3分。
三、考核办法检查验收全县文明乡(镇)工作主要采取“听取汇报、审核材料、实地查看、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听取汇报:主要听取近两年来创建活动的综合情况汇报(包括乡镇情况、创建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经验与作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步工作打算等,形成3000字左右的文字材料)。
审核材料:主要审核基础档案材料和工作指标完成及各项活动的方案、总结。
基础档案材料包括:创建乡(镇)基本情况、创建工作的整体规划;相关的工作文件、计划、工作安排;精神文明建设的机构设置、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情况;创建工作的记录、照片、音像资料等。
实地查看:主要看乡镇政府驻地、景区景点、辖区公路沿线村寨“整脏治乱”效果;宣传栏、墙上制度等。
问卷调查:干部群众对创建文明乡(镇)的知晓率及对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群众满意度测评。
征求意见:对涉及到一票否决的项目,由县文明办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五、本标准由县文明办负责解释。
平塘县文明乡(镇)评选考核细则(表二)平塘县文明乡(镇)评选考核细则(表三)平塘县文明乡(镇)评选考核细则(表四)。
乡镇文明评选实施方案一、背景。
乡镇文明评选是对乡镇文明建设工作的一种激励和表彰,也是对乡镇文明程度的一种客观评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文明建设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因此,制定乡镇文明评选实施方案,对于推动乡镇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的。
本实施方案的目的在于规范乡镇文明评选工作,明确评选标准和程序,提高评选公正性和权威性,激励广大乡镇居民积极参与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评选标准。
1. 社会秩序,评选对象所在乡镇的社会秩序是否良好,治安情况如何,是否存在违法乱纪现象。
2. 文明风尚,评选对象所在乡镇的居民是否具有良好的文明素质,是否存在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
3. 环境卫生,评选对象所在乡镇的环境卫生状况如何,是否存在环境污染和脏乱差现象。
4. 文化建设,评选对象所在乡镇的文化设施建设情况,文化活动开展的频率和质量如何。
5. 社会公益,评选对象所在乡镇的公益事业开展情况,是否有志愿者服务队伍,是否有帮扶困难群众的活动。
四、评选程序。
1. 提名推荐,乡镇各单位和居民可以自荐或推荐候选对象,提名时需提交相关资料和材料。
2. 考察评议,评选委员会成员对提名对象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评议,形成初步评选结果。
3. 公示投票,将初步评选结果公示,广泛征求乡镇居民的意见和投票,确定最终评选结果。
4. 颁奖表彰,对评选出的乡镇文明示范单位和个人进行颁奖表彰,并给予奖金和荣誉证书。
五、评选奖励。
对评选出的乡镇文明示范单位和个人,将给予一定的奖金和荣誉证书,同时在乡镇文明建设工作中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倡导。
六、落实措施。
1. 加强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乡镇文明评选工作,营造浓厚的评选氛围。
2. 完善机制,建立健全乡镇文明评选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评选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
3. 强化监督,加强对评选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评选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山东省文明村镇考核标准(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省级文明村镇推荐、评选和考核工作,加强对全省各级文明村镇的管理,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根据《山东省文明村镇建设管理条例》制订本标准,供各市文明委在省级文明村镇复查、推荐中使用。
1、根据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实际,考核标准共设置组织领导、经济发展、道德风尚、社会事业、文化生活、基础设施、生活方式、社会治安、环境卫生、文明创建10个测评项目,40条测评内容,满分为100分。
2、省级文明村镇考核主要采用实地考察、材料审核的方法。
3、申报前12个月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省级文明村镇:
(1)领导班子成员发生违法违纪问题的;(2)发生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事件;(3)发生刑事案件或重大治安案件;(4)发生较大以上级别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5)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6)发生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7)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8)发生其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事件。
文明创建考核细则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文明创建考核工作,促进全社会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全社会范围内的文明创建考核工作,包括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
第三条文明创建考核是通过对各方单位和个人的综合评估,对其在文明创建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判和激励,以推动全社会形成文明创建的良好氛围。
第四条文明创建考核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第五条文明创建考核工作应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衔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文明传统相融合,与文明创建工作相契合。
第六条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文明创建考核机制,确保文明创建考核工作有序开展。
第七条文明创建考核工作应当充分调动各方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文明创建格局。
第二章考核指标第八条文明创建考核指标应包括政府责任履行指标、单位文明创建表现指标、个人文明行为指标等方面。
第九条政府责任履行指标主要包括政府组织推动文明创建的工作开展情况、政府在公共设施建设、城市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成效等。
第十条单位文明创建表现指标主要包括单位文化建设、员工文明行为、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第十一条个人文明行为指标主要包括个人遵守公序良俗、个人道德行为、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等方面的行为评估。
第十二条考核指标应具体明确、可操作,并可能定期修订,保持与实际情况的相适应。
第三章考核程序第十三条文明创建考核工作应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程序应具有公开、公正、公平的特点。
第十四条考核的程序主要包括申报材料收集、考核指标量化、考核结果评审、考核结果公示、奖惩措施确定等步骤。
第十五条申报材料收集应确保各方单位和个人提供的材料真实、准确,并经相关部门审核确认。
第十六条考核指标量化应根据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进行量化得分,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第十七条考核结果评审应通过专家评审、社会评议等方式进行,确保评审结果的公正和科学。
第十八条考核结果公示应主要通过公告、报纸、电视等方式进行,确保考核结果的透明化。
文明城市创建考核细则
1. 城市规划:考核城市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包括建筑物布局、设施规划、绿化景观等方面。
2. 环境保护:考核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包括垃圾分类处理、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
3. 资源利用:考核城市资源利用情况,包括能源使用效率、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
4. 交通管理:考核城市交通管理是否高效有序,包括交通拥堵缓解、公共交通发展、交通安全等方面。
5. 公共服务:考核城市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方面。
6. 社区建设:考核城市社区建设情况,包括社区设施建设、社区活动开展、居民自治等方面。
7. 经济发展:考核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包括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就业率等方面。
8. 社会治安:考核城市社会治安状况,包括犯罪率、治安设施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
9.文化保护:考核城市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情况,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
10. 居民满意度:考核城市居民对城市发展的满意度,包括居民幸福感、生活质量、安全感等方面。
以上细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综合考核结果作为评判城市创建成效的重要依据。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考核细则为推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深入开展,更好地调动各单位、各部门的创建工作积极性,使我县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结合《***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实施方案》,制定本细则。
一、考核对象及内容1、考核对象:各乡镇场,各创建责任单位。
2、考核内容:《***县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实施方案》、《***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目标任务分解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任务分解表》和《***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任务分解表》中各项责任指标落实情况;日常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单位庭院卫生绿化等自身创建活动开展情况。
二、考核办法采取百分制考核方式,从领导重视、宣传氛围、精神文明创建、责任路段创建和部门职能责任落实情况及所取得的创建成效六个方面进行检查,考核方式主要是:1、听取汇报、查看档案、实地检查情况;2、县创建办明查暗访情况、阶段督导情况;3、问卷调查情况;4、省、市、县文明单位(文明村镇)评选情况。
三、评分标准(一)对责任单位的考核细则及评分标准(总分100分)1、领导重视(15分):(1)班子对部门承担的创建工作内容进行了专门研究,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会,成立了专门机构,有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人员。
(2分)评分标准:召开动员大会给1分,成立了机构,有分管领导何固定工作人员给1分。
(2)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责任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分工明确,落实到位,建立台帐。
(2分)评分标准:无工作方案扣1分,无台帐扣1分。
(3)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在规定时限内整改。
(6分)评分标准:未按时整改的每次扣1分,扣完为止。
(4)工作中积极配合,没有推诿扯皮现象。
(5分)评分标准:发现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
2、创建氛围(10分):(1)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充分利用墙报、板报、宣传栏等载体,在本单位内开设创建文明县城专栏,并每月定期更新。
(3分)评分标准:有宣传专栏给1分,每更新一次给0.5分,最多2分。
市级文明村(乡、街道)考核评审办法说明一、制定办法的依据按照《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文明委…2003‟9号)和《中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文明村镇建设与管理办法>的通知》(渝委办…2010‟51号)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二、申报文明村镇(乡、街道)范围和条件1、市级文明村镇(乡、街道)的申报范围。
①全市区县(自治县)的乡镇(街道); ②村民委员会;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与市级文明村镇(乡、街道)评选。
①申报前12个月村镇(乡、街道)主要领导成员有违纪违法,被双规或追究刑事责任尚未结案或从结案之日起到申报之日不足1年的;②申报前12个月内村镇(乡、街道)有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刑事案件的;③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未达到100%的;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志愿服务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达标的;⑤申报前一年度目标考评在区县(自治县)排名后三名的;三、考核验收说明1、市级文明村镇(乡、街道)考核验收采用“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听取汇报”四种方法进行。
2、市级文明村镇(乡、街道)考核验收实行100分制计算,其中“材料审核”45分、“实地考察30分”、“问卷调查”10分、“听取汇报”15分,总分在90分以上的为合格。
3、考核验收中,被考核村镇(乡、街道)不必涉及某项指标的,应书面简要说明情况。
4、被考核验收村镇(乡、街道)提供的档案材料必须符合下列要求:①提供的档案材料应为考评前两个年度的资料;②档案资料为电子文档或纸制文件。
5、各种荣誉称号的计算时限,从考核之年起前推两个年度;同一名称不同档次的荣誉称号,只能享受一次最高荣誉称号的奖励分。
6、本细则由市文明办负责说明和解释。
四、考核验收结果各考评组审查考核结束后一周内,要将考核验收结果报市文明办调研处,包括考核验收“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听取汇报”四种情况汇总,同时提供考核验收的现场照片10张。
“法治乡镇(街道)”创建百分考核标准第一篇:“法治乡镇(街道)”创建百分考核标准“法治乡镇(街道)”创建百分考核标准一、组织领导(20分)1、建立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乡镇(街道)创建领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做到人员落实,职责明确,制度健全,协调有力,运行正常。
(2分)2、有法治乡镇(街道)创建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2分)3、法治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考核。
(2分)4、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做到年初有部署,年内有检查,年度有总结。
(2分)5、人大、政协加强对法治乡镇(街道)创建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视察创建情况并听取工作汇报。
(2分)6、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法治乡镇(街道)创建中,纽带和桥梁作用发挥好。
(2分)7、年度对辖区各村、社区、单位等法治创建工作进行考核考评及总结表彰,形成激励机制。
(2分)8、普法依法治理经费落实,人均不低于1元,并随经济发展逐年增加。
(2分)9、所辖村(居)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专人负责,职责明确,责任落实。
(2分)10、乡镇(街道)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每半年对各村(居)督查一次,督查要有通报或记录,督查指导工作落实情况好。
(2分)二、法制宣传教育(30分)1、党委理论中心组学法和学法讲座制度落实。
每年集中安排不少于2次的有针对性的学法活动。
(3分)2、根据“六五”普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学法计划。
机关工作人员每年针对性的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考评制度落实。
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干部培训内容,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形式多样、效果好。
(3分)3、加强对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公职人员、村(居)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青少年、重点人口和帮教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
(3分)4、所辖村(居)干部学法要有制度、有内容、有笔记、有考核、有记录。
(3分)5、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五个一”建设,即:每个乡镇(街道)有一个法制辅导站,所辖每个村(居)有一个法制宣传栏,一个法律图书室(角),一支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法制宣传队伍,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说明
一、文明乡镇(村),是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绩突出、在全市农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由××市委、市政府批准命名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二、根据创建文明乡镇(村)工作实际,设置9类20个考核项目,满分为100分。
三、数据采集主要使用实地考察、材料审核、问卷调查、听取汇报等方法。
四、乡镇(村)在评选年度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参加申报评选:
1、领导班子成员有严重违纪违法的;
2、发生重大治安案件、重大刑事案件的;
3、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的;
4、严重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
5、违法占用土地、砍伐树林、排放废气废水、套取农业补贴等,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的。
文明创建考核细则按照街道“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要求,为更好地建立文明创建考勤考核机制,依据街道实际,制定此考核细则。
一、考核对象网格内全体机关干部,各社区干部及网格服务团队。
二、考核方式1、督查。
2、考勤。
3、积极参加文明指数测评,到岗履职情况良好,以网格路段责任守点签到情况为主,____次未签到扣____分积极参加季度文明指数测评,督促社区(村)网格成员到岗履职,问题整改及时,各级督查台账无通报。
城管数字化平台、督查通报批评____条次扣____分。
(____分,目标分解部门:文明办、城管办各占____%)文明创建考核细则(2)1. 考核目标:考核文明创建工作的整体情况,包括城市环境、市民素质、交通秩序等方面。
2. 考核项目:(1)城市环境整洁度:考核城市各个区域的环境整洁度,包括街道、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
(2)市民文明素质:考核市民的文明意识、文明行为,包括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等。
(3)交通秩序:考核城市交通秩序的良好程度,包括交通规则的遵守、交通拥堵情况等。
(4)环保意识和行动:考核市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行动,包括垃圾分类、能源节约等。
3. 考核办法:(1)实地考察:由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城市各个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记录考核项目相关情况。
(2)问卷调查:对市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市民的文明意识和行为。
(3)统计数据:收集相关统计数据,如垃圾清理量、交通事故数量等。
4. 考核评分:针对每个考核项目,根据考核办法得出相应的评分,然后综合各项评分得出最终的文明创建考核评分。
5. 考核结果应用:根据考核结果,对文明创建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考核结果可作为市政府决策的参考依据,用于奖励先进单位和个人,同时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批评教育和惩戒。
6. 考核周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考核周期,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文明创建考核。
7. 考核公示: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和评议。
附件镇街考核分项考核细则一、目标考核1.共性项目(1)主要经济指标(2)发展重点工作指标名称考核责任单位考核内容要求和评分办法仙岩街道49.8亩、丽岙街道150亩、茶山街道73.8亩、泽雅镇376.3亩。
5.没有任务的镇街取平均值(平均值=被考核单位总分/被考核单位个数)。
土地开发、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农田质量提升(20分)1.完成土地开发任务,得5分。
2.完成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得10分。
3.完成本年度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地力培肥任务,得5分。
4.没有任务的镇街的取平均值(平均值=14个被考核单位的总分/14)。
招才引智区招才局按照《关于印发2015年度镇街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2015年镇街招才引智考核办法的通知》(瓯组〔2015〕55号)进行考核。
科技创新(“八倍增”指标)区科技局区统计局1.企业R&D(研发)经费支出(25分)分别按四项指标总量和增速对有科技创新考核任务的镇(街)、经济开发区进行统一排名和赋分。
得分=[(本值-最低值)/(最高值-最低值)×30+70]/100×25。
指标总量和增速两项得分分别以30%和70%的权重计入该指标最终得分。
四项指标最终得分之和即为各镇街考核得分。
2.发明专利授权量(25分)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分)4.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数(25分)审批制度改革区审管办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60分)1.窗口设置完整,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每有一个镇街服务事项未纳入便民服务中心的扣1分。
2.每月按时上报区审管办要求的便民服务中心审批办件月报表、工作人员信息等各类报表的,每出现一次迟报、漏报、错报的扣1分;3.审批服务实行“一事一评”制度。
各便民中心应在服务窗口安装电子评价器,让办件群众前来取件时对该项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等进行评议。
未配置电子评价器的扣1分,发现一起未实时评价的扣1分。
4.出现办事群众投诉至区审管办或区纪委的,经查实,每次扣2分;出现不文明、不规范服务被媒体曝光的扣3分,被各级检查通报批评的扣5分。
村文明创建积分兑换制度
一、积分制
1、家庭院落卫生整洁,不乱丢垃圾,不乱排污水,加2分(每月评一次)。
2、家庭成员穿着干净,精神面貌好,生活习惯健康,加2分(每月评一次)。
3、主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及公益活动的,每小时记2分。
4、家庭成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被村、街道、区、市、省、国家层面评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好人”“文明家庭”等,分别给予5分,10分,30分,100分,300分,1000分的加分。
5、积极配合各级督查和检查验收的,积极配合包户干部工作的,每次加5分。
6、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满月、庆生、祝寿、升学、入伍、乔迁、开业、买车等喜事一律不办,自觉破除陋习,树文明新风的加5分。
二、兑换制
1、积分可一次兑换,也可累积多次积分统一兑换,积分一分等于一元,农户持“积分兑换证”,到村“积分兑换超市”兑换等价物品。
2、“积分兑换超市”包含香皂、洗衣液、洗衣粉、毛巾等生活物品。
3、积分兑换最终由村民委员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