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潮州的习俗作文

潮州的习俗作文

潮州的习俗作文
潮州的习俗作文

潮州的习俗作文

【篇一:潮州风俗作文】

潮州春节习俗

春节前一两天,家家户户大宰鸡鹅鸭。经过煮熟后,浸泡在“红槽”里。两天后,经过酒渍腌制的食物,色泽鲜红、味道醇香,既美观

又可口,谓之“甜槽肉”。所谓“鸡碗”,就是取鸡头、鸡尾和两个鸡翅,在圆碗四边摆成“四点金”,鸡脚按首末平放于碗底。“四点金”

的中间则填上切块的鸡肉,鸡肉即要摆得匀称又要放得好看。不管

鸡肉多或少,都同样算是“鸡碗”。请客的时候,八仙桌的四个角端

放上装着豉油的四个碟子。桌上的菜应该凑成双数,这叫“好事成双”。这“鸡碗”的位置一定要摆在桌子上方的中间,鸡头朝向客人,

以示礼重。请客进席时,要按辈分从大到小、由高到低逐一安排入座。有的时候来的客人亲眷有好几户,为求方便起见,在一户人家

的桌上摆上好几个“鸡碗”,宾主同坐一席,主人家们争着给客人送

鸡肉,你一块我一块,推推递递,欢声笑语,十分热闹。倘若“鸡肉”吃完了,填在“四点金”中间的块肉就以其它肉类代替。这“鸡碗”

十分器重,有的人家还精心保留到春耕插秧时节请“师傅”,以示风

调雨顺、五谷丰登。?

【篇二:潮州风俗】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是除夕,俗称“过年”。

除夕之前,全城百姓都在忙着四件事,这是过年的前奏曲:谢神、

备粿料、扫舍和买年货。

潮俗,年冬至过后,家里要谢神。

备粿料做粿,是将大米和糯米,分别浸于水中几小时,使米质松疏

捞干后于石臼中舂成细粉,晒干。这是做(米旁加果)的主料。小户人家,家里没有石臼间,就要到邻居大户人家“借臼”。那时,邻居之

间的人情味很浓。

扫舍要选择吉日,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是日,各家的主妇最忙,把

屋子的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对一些常年少用之物,都要清洗。此种

民俗,与现在提倡的爱国卫生运动很一致。

买年货视家贫富而定。一般的年货为京果海味,家禽蛋品和豆制品。鲜活的年货,则留在过年时购买。供送礼用的江浙食品,如南京的

板鸭脯,金华的火腿,都很畅销。

在忙完这四件事之后,十二月二十四日,传说是“神上天”之期。是日,家家户户都要拜“糖桃”。一方红纸,上面用软糖摆成一粒桃子

的形态,称为“糖桃”。此物沾住“灶王爷”的嘴,让其“上天说好话,

落地保平安”。

“神上天”之后,从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小月推前一天),这三天是各家制(米旁加果)馅和做(米旁加果)之期。

过年的粿品有三,鼠壳粿,又称乌粿,挲粿包和菜头粿。粿的粿馅

有绿豆、红豆、芋呢和花生糖四种。有人说:“潮州妇女好做粿”,

其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为风俗如此,你就是不吃粿也得学

会做粿。新媳妇若不会做粿,逢年过节时日子就不太好过了。过年

祭祖,要到除夕日下午。

过年,家里已成年有收入的小辈,要给长辈送“压岁钱”,长辈也要

对未成年的小辈给“压岁钱”,户户如此,体现了尊老惜幼的美德。

除夕之夜,一家人要团聚吃年饭。若是开商店之家或受雇于人者,

则在店里吃年夜饭。年夜饭要吃蚶,意为“合赚”(盈利成倍)。要吃猪

血煮蒜,吃猪血意为“发财”,吃蒜,顺口溜说“食蒜有钱囤(潮音劝有钱可藏之意)。”

店里的年夜饭,在吃得觥筹交错,杯盘狼藉之后,店主就给员工发“压岁钱”。(当年还没有发明“奖金”一词)按一般规矩,“压岁钱”相当

于一个月的工资额,也有发相当于二个月的工资额的,叫做“双压岁”。酒足饭饱钱拿,店主就宣布店中员工或提职,或提薪,或辞退。对被辞退的员工,说了“请另谋高就”和“店小水浅养不起大鱼”的门

面话,被辞退的员工就陷于失业的群体之中。商店对办事得力人员

或掌握技术的师傅,年终还要再送一笔钱,叫做“食青”。这是一笔

白用免还之款,店主发“食青”钱,就是要留此人在店,不让其“跳槽”之意。

除夕之夜,全城家家户户都在门口贴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

户更新”。这对春联最常见,但对其义能周知者却不多,主要是“桃符”二字。古时,新年以二桃木板悬门旁,上书“神荼”“郁垒”二神名

藉以压邪,谓之桃符。后来渐次演变为将此四字分左右写于大门之上,省去桃木板。现在,潮州城里有些百年以上的老屋,大门上尚

有此四字。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这对联语是明朝嘉靖壬辰科

状元林大钦在未及第之前,写给孙畔村的孙员外六十华诞之期的贺

寿联,后来渐次演变为春联。此联在民间已经流传了四百多年,现

在街上的任何春联摊子,都可见到,但多数人却不知此联的来由。

这是联坛佳话,不可不记。除夕贴春联,除旧布新,图个吉利。市

上的春联,都是吉祥如意的话。此俗在建国后仍盛行不衰,但对联

语的平仄已不大讲究,把春联的下联错贴为上联的随处可见,人们

对联语的认识正在日渐淡化。

除夕之夜不睡觉,称为“守岁”。是夜家人团聚,共话家常,其乐融

融也。若聚族而居者,大厅之上,叔伯兄弟,妯娌姑嫂,共叙亲情,亦一乐也。现在此民俗为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所取替。

新年正月初一日,亲戚朋友就要相互贺年,还要带小孩向亲朋家的

长辈“拜年”。受贺的长辈,要给小孩每人一个红包,用红头绳札住,挂在胸前,叫做“栽须”,祝小孩快长快大和长寿之意。红包里的钱

有多少?视亲疏而定厚薄,没有定规。

贺年之俗,从正月初一日可延续至初三日,视亲疏而定贺年先后。

新女婿给岳家贺年,都是初一日清晨就到,若生下一个胖娃娃,外

祖父和外祖母会笑到合不拢嘴。

街上贺年的人流,络绎不绝。有身份者穿上三尺六(长衫),着上一尺二(阔裤管),头戴瓜皮小帽,外加一个马甲,这是清代的服装。到了

民国年间,脱去马甲,换上一顶毡帽,长衫阔裤如前。小孩随长辈

去贺年,穿上新衣服好不高兴,边走边放小炮仗,雀跃非常,此太

平年月之风光也。

潮州城里的开元镇国禅寺,在正月初一日,城里的青年,三五成群,纷纷到该寺去比赛手劲力。比赛之法,在开元寺大雄宝殿前的大埕,画上一界线,比赛者站于线外,用右手把一粒柑子抛上大雄宝殿,

能越过殿脊者胜,越不过者负。此一群刚走,另一群又至,开元寺

里欢呼高喊之声不绝,唯有寺僧苦笑。此俗至民国初年消失。

正月初四日“神落天”,潮州城里辞旧岁迎新春的各种活动,至此日

也就结束了。

正月初一,乡里有诸多禁忌,如忌扫地、倒脏水、倒垃圾、洗衣服、忌向人家讨债务、忌打骂小孩……最特别的是女性不能随便到新婚

之家串门,就是做客也必须男在前女在后;还有初一崇尚食斋,祭

拜祖先的供品也一律讲究清淡,这主要是考虑到过年夜的丰盛晚餐(潮谚:俭俭五月节,富富过年夜)。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戏台广场有文艺表演,以少儿节目为主。说打念唱,应有尽有,尽展家乡少儿的灵气。去年学前班小朋友更

是表现不俗,一曲《长大了》博得观众阵阵喝采,引来无数闪光灯。

正月初二,戏台广场设有灯谜台,供乡人猜射。灯谜,雅称文虎、

灯虎,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潮州灯谜以其浓郁的

地方特色(表现在谜目与谜种)、独特的开猜方式(表现为“击鼓导猜”)著称中华谜坛,蜚声海内外。可惜此种集思想性、艺术性、知

识性、教育性于一身的文娱活动,历年来参与者就是不多。

这里必须指出,过年夜到初三这四天里,乡里赌风甚盛,公开摆赌

参赌,“拍铁间”更是颇具规模,暗宝大细鱼虾蟹,各取所好。近年

来“牌九”后来居上,大有席卷之势。俗话说“大赌伤身,小赌怡情”,乡里大部分人都是凭着“小耍”(小玩)的态度,跋(即博)顺,跋

个好运,伤身的毕竟是极少数。但赌博终归不是好事,期待着乡里

有一种崭新的健康的大众的活动将其替代,活跃节日气氛,丰富群

众生活。

初四是“神落天”(此神乃灶神,即司命公,农历十二月廿四神上天

述职,乡人烧纸马、纸鹤给灶神当坐骑),乡里的妇女摆上供品再

祭拜。潮谚中的“无用姿娘看唔见初三月”从一个侧面也反映“神落天”准备工作之繁琐。

初四神落天,接下来“问平安”(乡里称“问岁君”的不多)的活动陆

续进行,一直延续至二月初一。“问平安”就是卦问年运,求个心安。为什么要选择神落天后问平安呢,听老辈人说,神落天后,求问诸

事才会灵验。

初五弦径开,就是说出嫁的女儿,在这一天可以返回娘家,带着手

信(即礼品)与娘家的人话家常,叙天伦。不过此俗已日渐消退,

只有上了年纪的人继续践行。另外此日也是乡里妇女忙于拜祭“众神公”的时刻,人来人往,施孤埕上香火旺盛。

初六大坑营竹槌,不知道谷饶大坑乡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活动?但

把外乡的的民俗载入本乡的民谣,正好说明内輋与大坑两乡之间传

统友谊,只是现在的大坑已蔚然成为工业乡,内輋的经济发展还任

重道远。至于“营竹槌”会不会就是英歌表演?如果是的话,家乡可

以从毗邻的“英歌之乡”尖山请来英歌队,借他山之石,搞本乡特色

的“营竹槌”活动。

初七七样羹,就是说“人日节”这一天要吃上七种蔬菜同煮的杂烩,

潮州人有食七样羹的习俗,内輋人也不例外。所谓七样羹一般是芹菜、葱、蒜、春菜、大(芥)菜、莞荽、厚合(即百合)。芹菜,

谐音勤财,勤能生财;葱,谐音聪,聪明之义;蒜,谐音算,取能

计算之意;莞荽,音缘随,取有缘之意;春菜谐音春财,即新春发

财;芥菜潮州话叫大菜,谐音大财,发财是也;百合,就是百事合想。如果换入韭菜,则义同“久久发财”。内輋人食七样羹同所有潮

州人一样,不仅出于对饮食文化的传承,也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初九天地生,“天地生”即“天公生”。传说是女娲娘娘开天地,造万

物时,初九开地,初十辟地,所以正月九日便称“天公生”日。另有

一传说正月初九是明朝崇祯皇帝的诞生日,潮人眷念亡君,讳之天

公生,遂成祭拜习俗,世代相沿。内輋人拜天公恐怕其中的意义早

已淡薄,无非求个平安吉利。top 2#大中小发表于2009-2-4 08:35

只看该作者初十老爷跋杯,“跋杯”即掷杯,就是乡里的老大(主持

神事的长者)要到老爷宫(即三山国王庙)掷杯,请示老爷出游路线。乡里的老爷宫很是特别,一共供奉着四位老爷,传说其中的四

王爷是在某个清晨从“美女之乡”龙溪(龙溪俗称“马厝寮”,在以内

輋为主体的内八乡有两句人所皆知的俗话:欲食好鱼马脚鲳,欲娶

娇妻马厝寮乡;马厝寮是山仔地,雅雅姿娘出唔离。“出唔离”,无

穷尽之意)化身雏鸡跑到内輋。内輋人诚心的供奉他,并恭称其为“四王爷”。这事实与传说正好印证内輋与龙溪的亲密乡谊。从龙溪

到来的四王爷职责很特殊,一般都是呆在庙中,极少出游,所以乡

里演化出“四王爷无理事”、“四王爷缀(跟)食、四王爷掌(看)宫”等俗语。

初十这一天,拉开了内輋游神赛会的序幕。老爷出游时,马头锣开道,几个小孩扛着安路牌,然后就是小型的潮州小锣鼓相伴。不过

这小型的场面,却能勾起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遥想儿时仅有的一

次为争扛安路牌在老爷宫前等了好长时间,终于得以扛着“肃静”牌

威风凛凛的走街串巷,虽然奖赏的只是两粒潮州柑,却是我在父母

面卖乖的最大本钱。近几年来,老爷出游增加了“扛标”一项,成为

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今年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把去年训练出来的

近200名7—15岁不等的少年儿童组成的“内輋大锣鼓队”拉出来展

示一番,那就更锦上添花了。到时女子标旗秀出内輋姿娘的清纯秀丽,潮州锣鼓打出内輋少儿的英姿飒爽,将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附带一点,三山国王这一天在乡里哪个片区过夜,是要通过掷杯决

定的。而老爷歇息何处,将决定着乡里此年的“年鸡”(即年运),

或风调雨顺,或发大水或起台风,充满着傩一样的神秘。小时候,

曾目睹过上年纪的长辈或叹气或欢呼老爷所歇之所,让人牵挂的总

是农作物的收成。内輋是纯农地区,在以前科学不昌明,信息不流

通的年月里,农作物的丰收与否跟自然环境的变幻息息相关。天有

不测风云,内輋人在勤耕力作的同时,对神灵投以虔诚的寄托不难

理解,无可厚非。

十一老爷歇顶寨,即是正月十一,三山国王将在内輋顶寨过夜,这

一天是顶寨乡亲的重要节日。迎神寨会同时在顶寨的大园社、白浮树、石牌社、大宝社四个社区举行,其间有彩神厂的布摆,烟花的

放射,电影的开演。规模不是很大,但也有可观之处。

十二东西烧激,“烧激”乃赛会之意。其实就是内輋主要发源地华寨

的东西门姿娘仔(未婚女子)的迎神赛会,赛会是以装扮东西门神

厂为主,以华塭仔空旷地埕放演露天电影为辅。东门(亦称东社)

为华寨属地东门郑氏与东门林氏两姓,西门(亦称西社)为蓝氏、

李氏、龙颈林三姓,女子同样争强好胜,不甘落后。这就不难理解

为何谷饶祭社时要求我乡女子帮他们手工制作两只海豚的请求会被

婉拒了,更不难理解为何2008娘妈十年大庆的彩神厂会如此巧夺天工,备受赞誉了,一切都如唐代诗人贾岛一首非常出名的诗《剑客》里所说的“十年磨一剑”。

十三暝仔走绕街,“暝仔”,是夜里的意思、“走绕街”即老爷由人抬

着按传统路线穿街走巷,巡游乡境。十三夜完全可以称之为内輋10

姓(即吕、蓝、李、郑、林、游、刘、张、陈、王)乡民的狂欢夜,这一天各个片区都有电影放演,乡亲们分别在各个片区内摆上供品,恭迎圣驾。

【篇三:潮州民俗文化】

潮州民俗文化

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出花园的风俗,

独具韵味的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州锣鼓、潮

州曲社、潮绣、抽纱木雕、潮安木偶戏、建筑等处处散发出悠扬的

潮风潮韵。潮州民俗文化独特,无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蕴涵浓

郁的中古遗风,潮州因而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潮州工

艺巧夺天工。潮州古筝是中国六大流派之一,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

中粤绣的重要一支,潮州木雕是中国两大木雕体系之一,潮州的工

艺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细如丝,声如罄”见长,潮州

因而成为中国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

潮州民俗文化概览

潮剧

潮剧俗称潮州戏,是全国十大百种和八个出国剧种之一。它是由宋

元南戏演变而成的,有500多年的历史。潮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广泛地吸收潮州音乐和民间舞蹈的精华,同时博取其他剧种的长处,终于形成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戏剧。潮剧产生于潮州,而后流

行于潮汕及福建南部、台湾及香港,在东南亚诸国有深远的影响,

很多潮剧刻本如《荔镜记》、《金花女》、《苏六娘》,在美国、

英国、奥地利和日本等国的图书馆均有收藏。在潮侨最多的泰国,

潮州戏班竟有30多个。

潮安木偶戏

木偶戏也称纸影戏,因为它是台面蒙上白纸的皮影戏演变而来。木

偶红的偶像木质身、泥塑头,潮绣服装,身上安铁枝,由纸影赏操

纵表演。木偶戏的剧目、唱腔、音乐均同于潮剧,做笠也模仿潮剧

的程式,凡举手投足、身段、水袖以至扇子、溜梯、刀枪格斗,都

能表演得生动自然。

1954年2月,潮安县枫溪新乡源香纸影班赴京参加全国13省木偶

汇演,受到好评。1993年9月,金石镇龙阁木偶剧团应邀参加第15届国际木偶艺术节,在德国和奥地利十大城市进行表演,其独特的

艺术风格受到高度赞扬,赢得“中国第一团”的美誉。苏锣鼓

以苏锣、苏鼓演奏得名,脱台于外江戏(即广东汉剧)的伴乐形式,别具一格。潮州锣鼓中算唢呐大锣鼓和小锣鼓最为普及,分布最广。凡有潮人足迹的地方,就有这种锣鼓。人们常说的潮州大锣鼓,指

的也就是这一种。它被国外音乐界人士誉为东方交响乐。潮州大锣

鼓已从本地传播到华侨居住众多的东南亚各国,成为人们喜见乐闻

的一种文化艺术。

潮州弦乐

以苏锣、苏鼓演奏得名,脱台于外江戏(即广东汉剧)的伴乐形式,别具一格。潮州锣鼓中算唢呐大锣鼓和小锣鼓最为普及,分布最广。凡有潮人足迹的地方,就有这种锣鼓。人们常说的潮州大锣鼓,指

的也就是这一种。它被国外音乐界人士誉为东方交响乐。潮州大锣

鼓已从本地传播到华侨居住众多的东南亚各国,成为人们喜见乐闻

的一种文化艺术。

潮州花灯

元宵张灯风俗起源很上。潮州素有元宵闹花灯的民俗,纱灯(花灯)是节目里耀眼的明珠。纱灯分“企灯”和“活灯”企灯把人物、亭台数

阁固定在灯屏上,活灯则安装上不同的机关,使人物的头与手能转

动,以至全屏走动。纱灯的特色是:工艺细致,造型美观,比例准确,举手投足,极富舞蹈动感;物饰华丽,一折一皱,皆自然洒脱,栩栩如生。潮州曲社

潮州戏曲,几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是中国地方戏曲诸多优秀剧

种之一。不仅在粤东、闽南各地,而且港、澳地区以至东南亚各国

有潮人的地方,人们喜闻乐见。在日常娱乐以至年节、庆典活动中,每被作为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享受而广为推崇、颂扬。

潮州自古是潮府治所,往昔在拓展中华文化中有过举世瞩目的建树,被誉称为“海滨

邹鲁”、“岭海名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诞生潮州戏的“摇篮”。固此,潮州曲(包括潮州戏曲、潮州民间乐曲、潮州方言歌曲、潮州大锣鼓,下同)是名城丰厚文化积淀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影响

深远,堪称潮州文化之瑰宝。当前,在加强潮州文化建设中,应有

足够的重视而得到发展、提高、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多姿多彩的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促进

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饶平布马舞

饶平布马舞是融民间舞蹈、民间音乐和民间工艺于一体的艺术瑰宝,流行于饶平新丰、上饶等地。源于宋末元初,相传是南宋时一江西

瓷工所传授。其舞蹈形式最初是扮演《状元游街》,人物是状元、

榜眼、探花、进士及其夫人、童子等9骑,后来又加进一对武士夫妇,并以本地音乐伴奏。

现在每逢新春佳节,饶平北部山区仍盛行排演“布马游村”节目。当

时的布马制作相当简单,只用竹篾扎成马身裹上白布彩绘而成。而

现在经过造型设计后的饶平布马舞,成功地脱胎换骨,让这一盛行

于山区的民间舞蹈焕发异彩。

鲤鱼舞

民间舞蹈。流行于潮汕各地,尤其以潮州市为盛。相传盘古开天辟

地之时,到处干旱,鲤鱼带领芸芸众生寻找水源。后世,逢正月初

四时,民间便以舞鲤鱼作祭神娱乐,也取自鲤鱼跃龙门之吉兆。

潮安烧瓦窑

烧瓦窑是潮汕民间游乐之一,相传元朝末年,为推翻胡人的野蛮统治,各地志士密谋,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以月饼传送情报,

以烧瓦窑烟火为号,揭竿起义。后人于每年中秋夜,皆做月饼、烧

瓦窑为纪念。此项游乐一直为潮人延续至今。烧瓦窑时,往瓦窑里

撒一些盐,即现金光四射景象。

出花园

潮州人为孩子举行的一种成年仪式。民俗认为未曾成年的孩子一直

是生活在花园里的,孩子长到15岁,就得择日举行“出花园”仪式。

拜神时供有三牲(鱼、猪头、三鸟),男孩供的三鸟是一只公鸡,

象征朝气勃发,女孩供的是一只母鸭,祈求将来能生儿育女。家里

要邀来亲朋,盛宴接待。“出花园”的孩子要以大人相待,坐到席上

的首位,象征着孩子已成为家中的栋梁。

潮安荡秋千

“秋千”潮俗又称“千秋”。昔时乡村有一习俗,如喜添男丁,正月初

一合搭秋千棚,摆喜酒请人,有“添新丁长寿千秋”的祝颂之意。

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说法。广义上说,工夫茶指以乌龙

茶类为冲泡茶种;狭义上说,指讲究水、火、茶叶、茶具、冲法和

品尝的茶艺。从“茶道”上考究,潮州有一套独特的小巧工夫茶具,

讲究“高冲低洒”、“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一套冲

泡手艺和谦恭礼让的茶礼。但这还是小工夫,大工夫则指那些除此

以外的更加讲究的包含有哲理、宗教、思想修养和文学艺术等丰富

内涵的茶道。因此,潮州工夫茶不论从源流,还是对茶道的研究上,都是具有独特的风味和格调,堪称“中国茶道”的集中体现者。

潮安灯谜

灯谜是雅俗咸宜、健康益智的传统文艺活动。潮安的灯谜活动约始

于宋末,历代相沿不衰,从才辈出。民国年间的谢会心还从理论方

面编著灯谜类书《评注灯虎辨类》,成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灯谜学

工具书。翁松荪创办的《影语月刊》为已知的国内最早灯谜月刊。

当代灯谜活动遍及城乡,庵埠、彩塘二镇尤为活跃。主要灯谜组织

有潮安县职工灯谜协会、庵埠灯谜协会、彩塘灯谜组等。全县灯谜

作者数以百计,其佼佼者成为海内外知名的

谜家。彩塘郑百川更是出人头地,他潜心谜学,编著甚丰,被评为

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副会长兼学术部部长。

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是工艺美术的佼佼者,说来有趣,在卷帙浩瀚的《辞海》中,要查出“木”雕一词,必须贯以“潮”字方可查到。“潮州木雕”成

为专有名词,可见其艺术性、专访性之强,影响面之广。潮州木雕

在唐宋时已初具规模。至明清而日臻完美,如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潮州木雕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其形式有

圆雕、沉雕、浮雕、多层次的镂空雕,而外形色彩上,可分为黑漆

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三类。在应用上则大致分为建筑装饰,

家具装饰,神器装饰和案头陈设等四类。在潮州,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民居之陋,人们随处都可以见到木雕艺术的存在。所以,潮州有“木雕城”之誉称。

潮安赛龙舟

流行于庵埠、彩塘、浮洋一带。在端午节前后进行,有的在镇内溪河,有的在韩江。龙舟长20.5米,腹宽1.2米,有红、黄、青等色,每舟配37名运动员:1司鼓、1打锣、1掌舵,其余34人分坐舟身

两旁划桨。

当代的赛龙舟以庵埠镇最活跃,每次活动由镇政府组织,有秩序地

进行。还高搭龙门,布臵彩旗,场面热烈。规模较大的赛龙舟大会

有1957、1983、1986、1988诸年的端午节。全镇现有龙舟50多条,最多的时候曾出动过48条参赛。

潮州剪纸

潮州剪纸是中国剪纸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它以其精巧修理、造型优

美著称。一般采用特制的大约半厘米长的尖嘴剪刀,在一迭纸上剪成,每次大约可以剪出同样的四五张剪纸,潮州剪纸的艺术特色是

秀丽、明快、柔美、工整精巧、玲珑剔透,较为注重写实,作者依

照一定的样谱剪裁,并通过作者对自然物象的理解进行改进,体现

了细腻入微的线条和合理的疏密空间的对比关系,因而具有很强的

装饰性和工艺性。

潮州嵌瓷

潮州嵌瓷是潮汕及闽南、台湾特有的屋面(屋脊〃檐下〃垂带)和照璧等建筑装饰艺术。潮州嵌瓷大约始于明末清初(未见文字记载),现存

明末清初建筑物上的嵌瓷,多是修建时修补的,很难断定年代。清

中后期建筑物上的嵌瓷则随处可见。

嵌瓷的表现手法与石雕、木雕相似,有平嵌、浮嵌、圆嵌(立体)等。嵌瓷题材广泛,以象征威严、吉祥的龙凤狮虎、花卉、水族、历史

戏曲人物故事为主。

潮州美食小吃

潮州菜源于潮州,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潮州菜可追溯

到汉。盛唐之后,受中原烹饪技艺的影响,发展很快。唐代韩愈临

潮时,对潮菜美味赞叹说:“……章举马甲柱,所以怪目呈。其余数

十种,莫不可叹”。至明末清初,潮州菜进入鼎盛时期,潮州城内名

店林立,名师辈出,名菜纷呈。近代,由于潮籍海外华侨的往来,

潮州菜博采海内外名食之精华,菜式更加丰富多彩,质量精益求精。时至今日,潮州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南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

我国名菜之一。潮州地处亚热带,南临大海,海产丰富。潮州菜的

最突出特点,是以烹制海鲜见长。对海鲜的烹调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至于以酱碟佐料,达到新鲜美味,清而不淡,鲜而不腥,郁而

不腻。如鸳鸯膏蟹、生菜龙虾、红炖鱼翅、蚝烙、清炖乌耳鳗、清

汤蟹丸等,是潮菜海鲜类的代表名作。

潮州菜在讲究色、味、香的同时,还着意在造型上追求赏心悦目。

厨师用竹笋、萝卜薯类等,精工雕刻成各式各样花鸟造型,作为点缀或

菜垫,形成独特的“彩盘”艺术。潮州菜的筵席自成一格,大席喜用

12道菜,其中咸、甜点心各一道。喜席必有头尾两道甜菜,称为“头尾甜”。

潮州美食小吃概览

红炖鱼翅

潮州红炖鱼翅,净炖时间要6个小时,6个小时分为三个阶段:前3个小时武火,是因鱼翅胶质不浓,中1个半小时文火,是因鱼翅开

始有胶质,后1个半小时火力更弱,是因鱼翅胶质大,将近收汁,

保持火路似滚似不滚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既够火,又不烧焦。泡

发鱼翅过程是,先将鱼翅的翅尾用剪刀剪掉3毫米,然后再用清水

浸6个小时,后用沸水慢火堡,到翅皮的沙能洗得出为度。把鱼翅

连原水倾倒于盆中泡浸,候水冷至可以下手时用小刀刮洗干净。然

后再用沸水慢火把鱼翅再堡,至可以脱骨时,把鱼翅捞起落清水中

浸之。然后拆去鱼翅的硬软骨,和翅脚的皮臭肉等。鱼翅再用沸水

滚过。然后捞落盆漂冷,用清水浸之,第二天早上把鱼翅再用沸水

滚过,再漂冷,再浸清水,晚上再滚,再漂、再浸,在泡发鱼翅整

个过程中须花2~3天的功夫,这样才能使鱼翅本身够水分和去净臭

腥味。

八宝素菜

“八宝素菜”是潮州素菜中的代表菜,该菜历史悠久,远在唐宋年间,潮汕一带地区,已有人烹制类似“八宝素菜”一类的菜肴。“八宝素菜”用料讲究,它主要用莲子、香菇、干草菇、冬笋、发菜、大白菜、

腐枝、栗子等八种植物性原料,经用上汤精心烹制而成,口感嫩滑、香味浓郁。该菜冠名“八宝”,可见潮汕人民对它的钟爱和珍视。

“八宝素菜”既然是潮州名菜,在它的长期演变发展过程中,在潮汕

地区便有不少关于它的生动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流传于清

代康熙年间的一则传说。据说当时曾在潮州府城开元寺举办一次厨

师厨艺大比试,参加比试的均为在潮汕一带地区寺庙主理厨政的厨子。在比试中便有烹制“八宝素菜”这一项内容。

护国菜

护国菜是潮州风味名菜,是汤菜之上品。护国菜,汤色绿如翡玉,润滑

适口,真是名不虚传,但吃时需要小心。只因此菜油厚,上席时菜汤里滚烫,却因有一层油脂封住表面而看不到有热气升腾,所以吃时要先用汤

匙将油层拨开再舀,品尝切勿操之过急,否则会烫嘴的。笋粿

潮州地区盛产竹笋,笋这味潮州民间小食便是以竹笋为主要原料。

制作笋关键是制作皮,皮的制法是将粳米磨成粉浆,放炊笼中炊熟,再加开水揉至柔软,推成圆条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用面棍推成

圆形皮。在制成皮时,可适当加点油,使皮较柔软。

笋粿的馅是竹笋、猪肉、香菇、虾米(均切成细粒),调进盐、味精、胡椒粉、蒜头(其中味精、胡椒粉量要适当加多)。然后将馅

放在皮中间,包过来即成。

沙茶粿

潮州粿条有一种干捞的食法,因“捞”后需加入油、酱料等,故在潮

州方言称为“灌”,捞粿条在潮州称为灌“粿条”。它的吃法是先将粿

条在沸腾的汤锅中焯熟,捞起滤干水分,倒在碗中,拌以花生酱、

沙茶酱、猪油、味精、鱼露、浙醋等,再加上焯熟的肉片、生菜等。粿条润滑柔软的口感和花生酱、沙茶酱浓浓的香味使得许多的年青

人都对沙茶粿情有独钟,实是一款来潮的朋友不可不尝的小食。

蚝烙

蚝烙是潮汕的特有小食,外地人来潮汕总要尝一尝这—美食。在潮

汕城市乡村小市集,常有这种小店或摆摊小贩。这种蚝烙,是用地

瓜粉溶于水,拌葱珠,在一个平底的铁锅上煎,加上海蛎(潮语叫蚝),再下蛋花,取起蘸鱼露吃。这蚝烙有两种做法,一是农村中比较便

宜的做法,就是舀一铜匙的地瓜粉水,向宽口铁锅上一倒,再放下

几粒海蛎,就翻一翻取起来,乘热并撒上一些胡椒粉,蘸鱼露吃;

一种是把地瓜粉水倒满了整个铁锅,加上蛋拌匀,加上海蛎,下较

多猪油,像浮炸一样,使其带脆,卖时在锅里用平铲将它切成几片,

按片出售,再炒上一些海蛎加上,这样的蚝烙,价钱较贵,但很香脆。市镇酒店、小食店多有这种小食,“西天巷蚝烙”是汕头名小食

之一。蚝有助于明目,又滑润可口,蚝烙又能热胃,寒天人们更喜

欢吃。

凤凰浮豆干

凤凰浮豆干是潮州市凤凰镇闻名遐迩的一地方小食,凡到凤凰山旅

游的人,都必定要一尝这名小食而后快。凤凰浮豆干在凤凰地区已

有几百年历史了,至今仍是潮州人特别喜

爱的地方特色小食之一,吃凤凰浮豆干时,除要和“草仔”一起吃外,还可蘸辣椒蒜泥醋等酱碟进食。

春饼

新昌春饼是有名的风味特产,主产新昌县。新昌春饼形如圆月,薄

如纸张。白中透黄,略带微咸,酥脆香美,再买一根油条或一块油

氽豆腐,卷起来就可以吃,既松又香,别具风味。春饼除了用来作

点心外,还可以做菜。将带鲜肉馅或葱馅的小卷春饼,放在油锅里

一氽,即成为色泽金黄、香脆可口的春卷、是上得宴席的名菜。用

来下酒,堪称佳肴。新昌春饼因其加工火候到门,不易损坏而可作

干粮携带。

肠粉

肠粉是一种使用米作成的中国广东小吃,因其薄皮成猪肠状,所以

叫肠粉,或简称拉肠。由广州西关泮塘荷仙馆创制于20世纪三四十

年代。肠粉传统以碎肉、鱼片、鲜虾仁、鸡蛋等为馅。也是广州、

香港酒楼常见的点心,一般常见的以鲜虾肠粉、牛肉肠粉和叉烧肠

粉为主。

无米粿

潮汕自古人多地少,是个严重的缺粮区。为填饱肚子,潮汕人想尽

办法。心灵手巧的潮汕妇女更是花样迭出。“无米粿”便是婆娘们变

幻出来的无米之炊。

无米粿的皮是番薯粉做的。番薯自明代万历年间由福建陈姓人偷偷

从菲律宾传入之后,随闽南人入粤,迅速传遍潮汕大地,成为潮人

的又一项主食。番薯吃不完了,便磨粉。薯头可以养猪,薯粉作副

食及调料。著名的潮州蚝烙,夏天的“清心丸”甜汤、薯粉糕等,都

以薯粉作原料。无米粿的棵皮,更纯粹是薯粉做的。

韭菜粿

韭菜粿包的是韭菜和花生仁,包在用大米磨成的粉特制的粿皮中。蒸熟,再刷上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吃起来更加香甜润滑,还有浓浓的

韭菜香味。

卤鹅肉

潮汕出产驰名海内外的肉用菜鹅——狮头鹅,潮汕人又自古喜欢卤

味食物,两者结合,卤鹅肉便成了潮菜菜谱中的代表作之一。海内

外的潮籍乡亲在思恋家乡时,它那种独特的美味更使游子们念念不忘。上乘的卤鹅呈现金黄色,肉质松脆,咸淡适中而着卤味郁香。

它臵放在一个椭圆形盘子里,伴放进一些芫荽,芹菜等。在宴会筵

席上,它是上好的佐酒料,往往赢得外地宾客的交口称赞。

这种卤鹅肉市集上多有摊档专业经营,也有人挑着担子叫卖,以前

也有家庭式自制,近年已多见商家明窗亮几地开铺面销售,涌现了

一批享有盛誉的鹅肉店。

腐乳饼

腐乳饼用料奇特多样,它以精面粉制成饼皮,饼馅有腐乳块、酒、

白猪肉、糖、蒜头等,配料总共在十四种以上。制作上也十分考究,投料要先后有序、份量得当,烤焙也有章法。这样,饼皮才能薄而

不裂,饼馅饱而不露,干润而柔软。独特的南乳、蒜头和酒的气味,香味浓郁,芳香可口,甜而不腻。目前,腐乳饼已加上漂亮的包装,每年均有出口。红桃粿

潮州民间习俗,凡时年八节,几乎家家产户都要做红桃粿、酵粿、

白饭桃。红桃粿、酵粿做完后,要放在祖宗灵位前祭拜,白饭桃则

只是拿来吃,那是因为潮州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如意、好意头的象征,而酵粿在制作过程需要发酵,故取其“发”的好意义。

红桃粿的原料、制作方法和白饭桃完全一样,只不过在水磨粳米粉

蒸熟后要冲开水的时候,开水中调入一点玫瑰红的食用色素,使做

成的粿呈粉红色。

过去潮州人做红桃粿时,有时往开水中调入一种叫“红花末”的色素,“红花末”所含化学成份,吃后对身体稍有不利,所以我们提倡使用

食用色素,且要限量使用。猪脚圈

猪脚圈是一种油炸的粿类小食,是潮州颇具特色的一款小食。一般

猪脚圈均是卖小食的摊主,在路旁支起炉架,放上锅,边制炸边出卖。

制作猪脚圈需要有特制工具,一根铁柄,一头焊上一个直径8厘米,高 1.5厘米的圆铁盏。猪脚圈的制法是,将粳米粉和木薯粉按3比

7的比例搅拌均匀,加水调成粉浆待

潮州说明文精选五篇

潮州说明文1 别人都说:“到广不到潮,到潮不到桥,就枉走一糟了!”猜得出我的家乡在哪儿吗?没错,就是潮州了。潮州有一条美丽的广济桥,它是我国四大古桥之一,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了饱经风霜,现在依然雄伟壮观。走到桥头,映入眼帘的是两排楼台亭榭,这是广济桥的奇特之一,每个楼台都是建在每一个桥墩上的,式样不同,接着,我们就可以看到桥面上的船了,他们连在一起就好像一座浮桥,当大船开来时,它们就分散到两旁,这种开启式桥是全国桥梁独有的。 看完潮州的风景,肯定饿了吧,那么我就介绍几种潮州小吃吧!潮州小吃有很多,但最好吃的还是春饼,它是孩子们的最爱,皮酥脆,馅咸香,一口咬下去满口香,美味得令人难忘。传说清代以前,在潮州的大街小巷盛行着一种小吃薄饼卷炸浮虾,沾上甜酱吃,不过到了清代末年,这种小吃的馅由炸虾改为了萝卜丁加猪肉丁,课时萝卜的水分太多,炸后不久便软下去了,所以到了1911年,潮州名店胡荣泉的创造人胡荣顺,胡江泉兄弟俩在基础上加以改良,用绿豆碾畔,去壳蒸熟后,再加入蒜白、鱼露、味精等调料搅拌,再加入猪肉、炸虾米皮,香菇丝,卷成长方形饼再油炸,做好后的春饼皮不仅薄,而且馅也十分香,酥脆非常,所以这种小吃一直流传到今天。 潮州的风俗也很特别呢!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的开始,也叫春节。一早上,家家户户燃放鞭炮,俗称“开门炮”,辞去旧岁迎来新年,放完鞭炮,人们便会自备齐菜到祠堂祭拜祖先。每一个宗祠都要挂上灯笼,写上姓名,显示其先人的官职或贤哲家风。在潮州,说话也是很讲究的!大年初一,人人都要说吉利话,不可以恶口骂上,不准扫地,倒脏水,不可以动刀,剪,不得向人家讨债务,遇上小孩打破碗碟,应该说“无禁忌”。而且这一天不能扫地,应该把扫帚藏起来。 潮州说明文2 我的家乡——潮州,风景优美,景色迷人。不仅风景美,就连小吃也是很“美”的。你别不信,就跟我来“品尝”一下潮州的特色小吃吧。

潮州春节习俗作文

潮州春节习俗作文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地域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民族风俗也不同。北京的春节热闹非凡;闽南的春节笑声不断;东北的春节饭菜可口;而潮州的春节又是怎样的呢?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吧!那就随我一起去了解吧! 潮州人在腊月二十四那天,就开始迎接春节的到来了。潮州的特产特别多,因此,这些特产成了过年时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各家各户都要准备这些东西,其中,潮州人准备得最多的是红?。红?是由发酵?包着糯米、香菇等食料精制而成的,关于它的意思有很多,有红红火火、五谷丰登等。另外,潮州人还要拜神,以及大扫除。 到了腊月三十,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人们就早早地起了床,开始了一年中最忙碌的一天。这一天,大家都要祭祖,摆上鸡鸭鱼肉,插上香烛,便可以祭祖了。祭祖时每个人都要叩三叩,叩头时可许下来年的愿望。人们可以利用祭祖的时间,除旧布新:贴上红红的对联,传统的人家还挂上红红的灯笼。小孩子贴到别处放鞭炮,一串串鞭炮火花四溅,仿佛要把祝福送进千家万户。下午大家吃完午饭后,早早地沐浴穿新衣,开始期盼团圆饭的到来。到了晚上,大家高高兴兴地围在一起吃一年中最丰盛、最有意义的团圆饭,这一夜的团圆饭,对于在外地工作的人,除非有公务脱不了身,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饭桌上,男人们互相敬酒;孩子们开始不停地往嘴里塞食物,收红包,图个避邪求吉;而厨房里,勤劳的女人们正忙着做菜。吃完团圆饭,大家围在一起聊天、喝潮州工夫茶,唱潮剧。 正月初一,这对潮州人来说是一个崭新的一页,人人早早的起了床,有的去拜年,有的在家接待客人,有的趁假日的时间出去游山玩水,还有些女人拖儿带女回娘家看望父母。街上真热闹:鹤发童颜的老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兴致勃勃地漫步着,说笑着;高大的青年男子也一改平时的严肃,温习着儿时的功课──戴上奇形怪状的面

(完整版)中国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特点和成因?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以外最暖热的地方。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都较大。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季风气温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 (2)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使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雨热同期。 (3)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我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1.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 春季气温开始回升,地温上升,蒸发旺盛,但此时雨季还未到来。 2.中国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和原因? (1)特点:冬季寒冷、漫长; 夏季暖、湿且短; 降水适中,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2)原因: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较高,冬半年昼短夜长,获得的热量少; 靠近冬季风的源地; 处于北冰洋寒冷气流南下的通道,深受寒冷气流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冬季寒冷气流来自西北地区,冷空气从高而下,加剧寒冷。 3.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和伏旱的成因?(江淮准静止锋) 梅雨的成因:6月初至7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第一次北跳,脊线在20~25°N,雨带停留在长江—淮河地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 伏旱的成因:三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旱。 4.台风的成因? 产生台风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比较高的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三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激荡处。下层的空气受热后,就会往上升。由于低纬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如果某地区正好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而且发生了激荡,那么这个激荡地区将引起大量空气上升,上升气流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下,在北半球风向是以反时针方向旋转,这也就是台风形成前的预兆。当上升气流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助长了低层空气不断上升,使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这就形成了台风。 什么地方能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呢?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那里气温非常高,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据统计,产生台风的海洋,主要有菲律宾以东的海洋、我国南海、西印度群岛以及澳洲东海岸等。这些地方海水温度比较高,也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区域,因此台风就很容易产生。

介绍我的家乡英语作文5篇

介绍我的家乡英语作文5篇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是见证我成长的地方,家乡是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会惦念的地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介绍我的家乡英语作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篇一关于我的家乡英语作文】 Welcome to my hometown! My home town is a good place . It is near a hill. There are many big trees、beautiful flowers and nice food. There is a shopping mall in the centre of the town.There are many shops in the shopping mall.Such as: clothes shops 、shoe shops、sports shops and KFC.It also has a park.You can go walking there .You can see green trees and lakes ,too. There is little air pollution,because cars cant go into the centre of the town. Peple here are very friendly and helpful . I think my home town is a wonderful place to live. I love my home town! 【篇二My Hometown】 My hometown is Haimen. Its not very large, but its very beautiful. There is less air pollution in Haimen than in other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说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并能够正确判断某一地点是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2、能够正确说出我国季风气候的三种类型,并能根据图表正确分析出我国季风气候和干旱气候的特点 3、能够从两面举例说出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动物行为的影响 4、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说出寒潮、台风、洪水等灾害性天气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季风气候的类型及分布,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及危害 【教学难点】 我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及危害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展示图片——一组新疆和浙江的风景图 师:我国西北内陆与东南沿海地区在自然景观上有什么差别? 生:干燥,湿润 师:造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季风 2、冬、夏季风形成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季风的相关知识,季风是什么啊? 生:季风是在大范围内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 师:我们将受季风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称为季风气候。我国是一个深受季风气候影响的国家,尤其是我们浙江沿海一带,那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杭州这边夏天和冬天分别是刮什么方向的风?

师:好的,让我们一起看下夏、冬季风的形成过程,看看究竟夏季和冬季是刮什么方向的风?播放视频——冬、夏季风的形成过程 师:大家看到冬季是刮什么方向的风啊? 生:东北风和西北风 阐述:没错。冬季时,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而太平洋、印度洋气温较高,气压降低。风从西北内陆吹来,盛行的是偏北风。由于在冬季从内陆吹来的,因此寒冷而干燥。 师:那夏季刮的是什么方向的风啊? 生:东南风和西南风 师:夏季时,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较凉爽,气压较高,大陆地区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盛行的是偏南风,温暖而湿润。我们来看下冬、夏季风的差异。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师:由于季风对我国的影响,我们将我国的区域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们将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叫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区域叫非季风区。那大家知道我国哪些地方属于季风区,哪些地方属于非季风区吗? 生:西藏、新疆不属于,浙江、上海属于 师: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到底是怎么划分的呢,它们的分界线是什么呢? 师:看图,夏季风从海洋吹过来,遇到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季风过不去了,所以这组山脉以东以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以西以北地区是非季风气候区。 师: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气候又是如何的呢? 生:季风区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非季风区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师:浙江、新疆、哈尔滨分别属于什么气候区? 生 4、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 (1)读哈尔滨、上海、广州三地的年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师:我国季风气候具有哪些特点? 师:冬天温度怎么样?降水量怎么样?夏天温度怎么样?降水量怎么样?夏天气温最高使,温度也最高,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2)季风气候对工农业生产及动物行为的影响

关于潮州小吃现状的调查分析

关于潮州小吃现状的调查分析 高一(20)班徐曼纯肖桂敏翁榕榕苏佳桐林子纯 章育婷刘钰陈佳婷蔡杭刘张锟 指导老师翟海英(政治科) 一、课题提出 潮州的小吃文化,有它独特的魅力,为潮州文化锦上添花,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丰衣足食的现代,人们对潮州小吃抱着怎样的态度,潮州小吃的发展之路又将通向何方,抱着对潮州小吃的了解欲望,我们展开了此次调查。 二、研究目的 1、宣传潮州小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潮州,彰显潮州小食在烹饪界中的一席之位。 2、了解潮州小吃文化,丰富课外知识,开阔眼界,培养爱国爱乡的思想感情,弘扬潮州文化,为“旅游旺市”献计献策。 3、通过调查研究,总结潮州小吃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4、把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学会与人交流,提高语言表达的技巧;锻炼坚忍不拔的意志,懂得做事要有信心、细心和恒心。 三、研究过程 1、开会分工 小组会上,大家议论纷纷,最后确定“潮州小吃”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分三步走:社会调查、搜集资料、整理总结。 2、问卷调查 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复印了100份,并有目的地将问卷发放到各个区域,对各年龄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群进行调查,了解其对潮州小吃的满意度和购买力,征求他们的意见、看法(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86份)。 3、调查小吃店分布情况 我们实地考察了潮州小吃店的分布情况,主要包括太平路、西新路和西马路,并将具体情况记录下来,内容包括潮州小吃店数量以及地摊和店铺所占的比例,以反映小吃业的发展状况。 4、访问经营者

我们重点采访了几位小吃店的经营者,了解光顾小吃店的顾客类型、小吃店的经营方式、营业时间、销售量,各类小吃的保质期,还有经营者在竞争中所采取的策略等。 5、搜集资料 我们通过上网,浏览了相关网页若干个,下载了文章3篇,图片十多张,作为参考。 6、整理总结 我们系统地整理所有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并编辑成文。 四、研究成果 (一)潮州小食的形成 潮州小食在唐代已初具雏形,在唐代,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低下,但那时候的潮州民众,已经懂得用一些简单的烹饪方法,将自己日常所吃的五谷杂粮,制成各种各样的小食。唐代刘恂所著的《岭表录异》这部著作中,就已非常详细地记述了当时岭 南一带民众将稻米舂成 代史料《唐六典》这部 著作中,便记载了唐代 一种小食“槐叶冷 淘”。我们看今天潮州 的一些著名传统小食, 如“鼠曲果”、“朴枳 果”,其制法和“槐叶 冷淘”完全有着异曲同 工之妙,都是取田间山 野一些植物,捣汁和入面粉或米粉中,再制成各式小食。 (二)潮州小食的特点 1、和潮州民俗关系密切

介绍我的家乡英语作文

介绍我的家乡英语作文 我的家乡(My home town) Beijing is not only the city where I was born, but also the only place I've never been able to leave. 5 years ago, I moved from here to another city to begin my college life. The day I left beijing I felt as a fish out of water. beijing is the only place where I've walked past a schoolyard and pictured a future son or daughter of mine playing balls. I love this city. She’s small and quiet. Every day I live here, I could have the safety feeling which I got when my mother held me in her arms. I love this city. She is very beautiful and lovely. Everywhere you can see the flowers, grass and trees. The shops are full of all kinds of goods. When you walk in the street, you can feel the gentle wind touching your face and breathe the fresh air. I love this city. The climate here is very warm which is very suitable for people to do some outdoors activities. I love this city. She is where I have lived for fifteen years with my parents, my good friends, and my teachers who have supported me. She has almost all my memories. I love the night of beijing. People sit in the gardens of their houses or in the small restaurants, chatting, drinking and enjoying the delicious seafood which is abundant in our city.

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解析汇报版)

2017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09: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 一、单选题 1、图中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全年由信风或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D、由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2、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下题。 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下图是根据a、b、c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所作的统计图(每个区间有12个点,表示12个月),据此图判断a、b、c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a地为地中海气候,b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B、a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为热带雨林气候,c地为地中海气候 C、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b地为地中海气候,c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a地为地中海气候,b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4、该图为以北半球为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 ⑤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西风带控制下 B、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 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

5、读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完成。 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南北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6、图1是“40°N的地形剖面图”,图2是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 (1)若图乙是图甲四地中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则图乙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四地中最符合图乙所示气候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不属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A、受东南信风影响 B、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C、位于大陆西岸 D、沿岸有暖流经过

浙教版-科学-八上-我国的气候特征和气象灾害 教案

我国的气候特征和气象灾害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利用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我国气候的类型; 2.利用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我国不同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特点; 3.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动物行为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4.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及家乡的特产。 过程方法:知识技能的形成和掌握以学生讨论为主,讨论生疑、教师解疑、学会通过把已学知识延伸、联系、归纳总结,从而学习新知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形成并提高学科学、信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素养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七节,本节是在分析了纬度、海陆性质,地形和季风对气候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我国气候的一般特点。中国幅员辽阔,纬度有高有低,距海有近有远,加上地形高低错落,山脉重叠阻挡,使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和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大基本特征。我国季风气候类型多、分布广、特征典型、季节性强,干旱地区广,因此本节提出了怎样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的问题。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初步建立正确的科学大气环境观和气候资源观,树立因地因时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重点难点 重点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以及各种气候的特点,难点是季风区划分的依据及气候特点形成的原因。 4教学过程 4.1.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利用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我国气候的类型; 2.利用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我国不同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特点; 3.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动物行为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4.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及家乡的特产。 过程方法:知识技能的形成和掌握以学生讨论为主,讨论生疑、教师解疑、学会通过把已学知识延伸、联系、归纳总结,从而学习新知识的学习方法。

舌尖上的潮汕,50种美味小吃大全(二)

舌尖上的潮汕,50种美味小吃大全(二) 21.草粿 “叮叮叮叮,豆花,草粿,冻~”,草粿,也叫仙草蜜。制作草粿需用一种称为草粿草的植物。小时候总会央求卖草粿的给多些、多撒一些糖。 22.揭西擂茶 主料是大米或爆米花,但配料比较复杂,先把花生、芝麻、茶叶、金不换或者苦辣芯,放在擂钵里,用擂茶棍擂成糊糊,冲上开水,然后在砂锅里炒些萝卜干、甘蓝菜、大葱、青葱、黄豆、树菜等等。或者再配些瘦肉丝、虾仁米、鱿鱼等,最后混合炊熟的白米饭(或者爆米花)。这样的擂茶吃起来甜、酸、辣、苦、咸五味俱有,大开胃口,饶有风味。特别是到了每年正月初七,家家户户都吃擂茶,因是初七用七种菜,故称“七样菜茶”,也有用十五种菜的,则称“十五种菜茶”。

23.肠粉 肠粉也是潮汕的风味小吃。在大街小巷随处都可见大大小小的肠粉店,每天早晨,学生和上班族都纷纷光顾肠粉摊,摊主热情地招呼,忙得不可开交。一盘热气腾腾的肠粉白色的粿条好似一张薄纱包裹着各式食物——有虾仁的、有猪或牛肉末的、青菜、蛋花……,要不是为了品味这份美食,还真让人不忍心破坏它的这层雪白外衣。

24.绿豆饼 绿豆饼是选择优质面粉深加工后,配备营养丰富的绿豆馅,并运用专用的配料,加工而成,其松、香、酥、软、香醇诱人、细腻香软,是市场火爆的特色传统糕点小吃。 25.白皮饼 由面粉,豆沙或芋泥制作而成。 26.春饼 原是立春日的食品,现代潮汕春饼的用料和制法:将面料制成的薄饼皮披开,放入用鱼露、味精、胡椒粉、麻油、猪油搅拌均匀的绿豆瓣,猪肉,鲜虾肉,香茹,虾米和蒜茸,包成卷状,用稀面糊粘紧接合处,放入约180℃的油锅炸至呈金黄色。其特点是:外皮酥脆,馅料浓香。

介绍我的家乡的作文400字范文5篇

介绍我的家乡的作文400字范文5篇 秋天来了,树叶落了。果子成熟了,家乡的美景是那般的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 集关于介绍我的家乡作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介绍我的家乡的作文400字范文篇一 我的家乡很美,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但我最喜欢的就是那榕树了。 春天,榕树抽出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树下的小草探出脑袋,好像在说:“这个世 界真大呀!”花儿绽开了笑脸,好像在说:“这个世界真美呀!我要快快长大。”一阵微风吹来,榕树在向我们打招呼呢! 夏天,榕树的枝叶更茂盛、更绿了,像翡翠一样。我们常到榕树下乘凉、玩耍。 榕树为我们遮风挡雨,为我们挡住太阳的照射。榕树挡住了我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 的天空,远远望去就像一把绿色的大伞,给我们带来了凉爽。 秋天,榕树一些叶子变黄了,秋婆婆深深地吹了一口气。榕树妈妈的宝宝离开了 妈妈的怀抱,看!它们多伤心啊!每当我踩到榕树妈妈的宝宝后,它们都会“沙沙”地哭, 难道它们也知道疼?我踩上去的时候都会有些犹豫,生怕弄疼了它。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像一只只白蝴蝶翩翩飞舞。风姑姑深深地吹了口气,榕树 冷得直发抖,好心的雪姑娘给榕树穿上了一件羊皮大衣,使榕树感到温暖了许多,真 是太奇妙了!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榕树。 介绍我的家乡的作文400字范文篇二 我生长在一个山清水秀的乡村,那里有一片漫山遍野的竹林,那里的竹子既挺拔,又茂盛,竹叶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秋冬时,竹芽还没长出地面,这时挖出来的就叫 冬笋。春天时,如果下过一场大雨,竹芽就会以极快的速度破土而出,它们一个个探 出了小脑袋,向大地展示着自己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春笋。竹笋不仅味道鲜美,而 且营养丰富,它还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的天然食品。竹子的样子很美观,一节一节、长 长细细的。竹子还可以编制各种农具,也可以加工成各种工艺品,这片竹林是当地农 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大家把它当宝一样爱护着。 每年的暑假,我都会回到家乡。早晨,我会和小伙伴们搬着小竹椅,来到这片美 丽的竹林中,小伙伴们有的在享受着新鲜的空气;有的听着那唧唧喳喳的鸟叫声,快乐 的小鸟也好像在为我们歌唱着快乐的暑假;还有的把自己的小秘密刻在竹子上。傍晚,

北京天气气候特征

北京市天气气候特征 北京市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岸边缘,虽东濒海洋,但海洋对本市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夏季,其它季节主要受西风带大气环流的影响,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了北京气候的以下特点: 1)降水集中且降水强度大。北京处在大陆干冷气团向东南移动的通道上,每年从10月到翌年5月几乎完全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团控制,只有6-9月三个多月受到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所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尤为集中。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丰水年和枯水年雨量相差悬殊。 2)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来自东南的暖湿空气受燕山及太行山的抬升,在山前迎风坡形成多雨区,而背风坡形成少雨区。 3)山前平原增温显著。冷空气由于受到山脉阻挡以及下沉增温作用,致使北京平原地区冬季气温比临近的同纬度地区偏高,形成山前暖区。 4)风向日变化显著。“北京湾”的特殊地形使得北京地区山谷风明显,平原地区午后多偏南风,午夜转偏北风。南口、古北口等地,沿山间河谷形成较周围地区风速明显偏大的风口。 5)四季分明,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短促。 北京各季的气候特点如下: 春季:冷暖空气交替活动频繁,气温回升快,干旱多风。春季降水只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升温快,昼夜温差大是春季气候的显著特点之一。春季短促,约两个月左右即进入夏季,这也是北京大陆性气候的一个特点。 夏季:炎热多雨是其显著特点。夏季平原区平均气温在25℃左右,7月平均气温最高,在26℃左右。夏季三个月中,最高气温在30℃以上的日数为53天(观象台,1951~2008年),极端最高气温曾高达40℃以上;夏季雨量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而7~8月降水量要占65%左右。经常出现强对流天气,造成暴雨、冰雹和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秋季:冷暖适宜、少风少雨,秋高气爽的时光甚短,平均只有50多天,10月底开始,寒冷的西北气流逐渐控制本市,逐渐进入冬季。 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季节漫长。各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下。冬季降水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左右,以降雪为主。 气象要素的气候特征 1、北京的气温 北京地区气温年、日变化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季升(降)温快;而且南北气温差较大。 (1)气温的空间分布 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北京地区的气温空间分布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平原区在

广东潮汕小吃——肠粉作文500字_作文

广东潮汕小吃——肠粉作文500字范文一:广东肠粉作文500字 今天我们起的很早,就去了早餐店吃米粉,那粉非常奇怪——一边是蛋一边是面粉,我问陆老师那是什么粉,他说是肠粉。我们吃了觉得味道非常好,他叫我们先吃,自己去买面包。我们吃完了回到家里,陆老师还没有回来,我们就在家门口那等开门。让我来告诉你肠粉的由来。 肠粉起源于广州,早在清代末期,广州街头上就已经听到卖的叫肠粉卖声。那时候,肠粉分咸、甜两种,咸肠粉的馅料主要有猪肉、牛肉、虾仁、猪肝等,而甜肠粉的馅料则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肠粉的制作很简单,在大网筛子上铺一块白布,将磨好的米浆浇在白布上,隔水蒸熟成粉皮,再在粉皮上放上馅料,卷成猪肠形,置于盘上,淋上熟花生油、生抽、辣酱便成。由于味道鲜美,价钱便宜,所以在广州十分畅销,成为一道大众化的小食。 心灵手巧,且善于做生意的潮州人,见到肠粉的这些优点,便将肠粉的做法移植到潮州来。潮州人制作肠粉,大概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但潮州人制作肠粉,并不是照搬广州肠粉的做法,而是结合潮州人的口味,改用潮州地区的原料。如在馅料上,主要用白菜丝或竹笋丝、猪肉末、鸡蛋,再撒上潮州土特产菜脯粒,肠粉卷好后,也淋上潮州人喜爱的花生酱。 范文二:潮汕特色小吃——猪肠粉 你听过猪肠粉吗?猪肠粉是广东的一道特色小吃,很多人或

许听过肠粉,但未必听过猪肠粉。为什么叫猪肠粉呢,因为像猪肠一样卷起来,亲亲宝贝小编为你介绍这道广东名小吃吧! 肠粉是一种米制品,传统做法是将米浆置于布上蒸成,所以又叫布拉肠粉。广州市最为出名的当属银记肠粉店。正宗地道的肠粉,应是白如雪,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吃起来鲜美软滑,又有一点点的韧性。在广东,从不起眼的食肆茶市,到五星级的高级酒店都可以吃到这种小吃,肠粉有加馅的,比如牛肉拉肠、叉烧拉肠、鲜虾拉肠,什么都不加的叫斋肠。加入糖的叫甜肠,比如美味的芒果肠粉,皮薄滑溜,加入椰奶和新鮮的芒果,带来一种别样的香甜。 肠粉还有另一种做法,用抽屉式肠粉机做出来的肠粉,这个在早餐粥粉最常见,一般在档口摆上一个抽屉式肠粉机,先在抽屉内薄薄刷上一层油,浇上粉浆摇匀,可以加肉沫、鸡蛋或者油条,或者什么都不加,放入肠粉蒸熟了,用特质的铲子刮入碟中,再浇上酱汁和少许熟油,这种肠粉虽卖相不佳,但吃起来细腻滑嫩、满嘴余香。 猪肠粉,因卷起的形状似猪肠,故得名,不熟悉的人容易将它与肠粉混肴,同是用米浆蒸制而成,猪肠粉皮更为厚实,吃入口中爽滑不腻,虽然没有肠粉那种软滑的口感,但是浓浓的米桨味也别具风味。 范文三:风味猪肠粉作文500字 猪肠粉是湛江人爱吃的一种特色小吃,也是湛江大小茶楼、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备之品,所以肠粉成为不少湛江人早餐必选的食品。湛江最负盛名的“好记”肠粉坐落在南桥河畔(市区有四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教材分析: 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能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读出各种气候的分布,知道季风的含义,了解季风气候的范围和特点,能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说出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认识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明白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教学教法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气候特征,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讲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

普宁最全特色小吃大全详解

普宁最全特色小吃大全详解 对于吃我都是好不绝口地想去尝试一下,在前几天我跟朋友去吃夜宵,发觉我们潮汕人普宁特色小吃,普宁豆干,真的很好吃,很香很脆,入口之后就还想要再吃多一块,让我爱不释 口! 在这里的潮汕学霸哥分享一下,潮汕普宁特色 的小吃。 当然,普宁特色小吃方面有很多,我在这里举了几个小吃给大家看一下,普及一下普宁特色小吃的一些美味,在哪里?

普宁豆干 名扬海内外,普宁豆干特点是外皮柔韧,内肉嫩滑。普宁市人烹调豆干的方法主要有煎、焗、炸等3种。油炸豆干更是普宁的民俗风味。其皮酥脆,肉嫩滑,清中有香。蘸以辣椒醋,更觉可口。有侨胞把普宁豆干的制作工艺带到国外,经营 此项生意。 薯粉饺 也称小米.多可爱,透明,小巧,像一颗颗透明的桃子.好象深圳很难看到,但是在我们老家人们都是当宵夜或者午餐吃的.外皮是用薯粉做的所以熟了之后是 透明的,里面有肉及调味料.沾上辣椒酱还有蚝油吃是最棒。

洪阳尖米丸 把大米浆放锅内加温搅拌成糊状,再配生浆揉捏成团,然后取凿满小圆孔的木板置沸水锅上,将浆团放在板上挤压成小段坠入锅中,煮熟便成两头尖,形似尖米“尖米丸”。尖米丸柔韧润滑,可煮可炒,以之泡煮猪骨原汤,味道尤为醇香鲜美。 无米粿 顾名思义,无米粿不含大米成分。它的皮用薯粉加工后做成,无米粿的馅多用蔬菜杂粮来做成。

猪肠涨糯米 有碟糖浆,就很细腻,有碗咸菜汤,吃完就不会太甜腻,这三样真的是绝配。

洪阳蚝烙 以炒为主,煎为辅,添加香菜,非常嫩滑爽口,和汕头的煎法不一样!蘸的是一种由豆酱水加辣椒拌成的酱料。洪阳税务局对面的蚝烙一级棒!流沙平湖,桥头那家吃起来不错!

介绍自己的家乡精选作文300字

介绍自己的家乡精选作文300字 介绍自己的家乡 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小导游靳子怡,今天,我带各位参观的是江西。这是一个有山有水的美丽城市。同时,这里也是我的家乡。 家乡的景德镇,景德镇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旅游资源非常独特,内涵丰富,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尤以陶瓷旅游资源对外界的影响力占优势。历史上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在世界的影响非常深远,慕名而开的各地游客川流不息,大到的无独有偶的青花机场,青花塔,小到遍满瓷都的各类陶瓷灯柱,雕塑。中国瓷都景德镇遍地是景。 如此美丽的地方令我们沉醉、恋恋不舍。这就是我的家乡,就介绍到这儿,剩下的地方还得由大家自己渐渐欣赏,领略一下我们南京的美丽!最后,希望你们都能有一个愉快的旅程! 【写作指导:从思维分析写作失分的原因】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任何物化产品形成前都有一种思维在活动。精选作文,尤其是高考精选作文,是考生思维外化和物化的产品。笔者年年参加高考精选作文阅卷,总的来看,考生失分点很多,但根本原因是考生的思维“失分”了—— 以为话习题精选作文只要扣上话习题就行,不注重审习题立意。 近几年来,高考精选作文以“话习题”为主,并且被普遍叫好,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话习题精选作文给不同的考生提供了有话可说的空间,不会闭塞思路,不会让考生写不出文章来。但话习题精选作文也日益显现出其弊端,那就是高考精选作文产生了大量的套用文、克隆文,甚至有些得了高分甚至满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高考失去了信度和公允,也产生了不良的导向。(next88)为了克制这一缺陷,命习题者在命习题上加强了限制,提示语更具标准和科学,再也没有“可以编故事、写寓言”等宽泛的要求,就连“文体不限”也改成“文体自选”了;另一方面拟定了更加实用到位的评分细则条例。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再也不能“扣上话习题,信马由僵”了。 从精选作文阅卷实践操作来看,阅卷者大都看重审习题立意,将是否切合习题意作为一条重要规范,假如偏习题或者离习题,精选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今年的精选作文习题提高了审习题立意的难度,习题意立得准,自己就体现了一种精选作文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得分的重码。得低分者大都是离习题和偏离习题意的。有位考生写了一篇习题为“眼里容不下沙”的文章,语言表达相当不错,本应往高分里打,因为偏离习题意,只得了40分。 追随上年高考精选作文思路行文,不注意变化。求新、求变是人们所追求的,高考精选作文也不例外。但若按上年或前几年的高考精选作文思路行文,就是“黄胖夯年糕——吃力不讨好”,这也是失分的点。因为阅卷者大都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以前的高考精选作文非常熟悉,你想“轻车熟路”——偷懒,那给你的回报就是低分。今年阅卷中还是发现了此类考生,这些考生拟的习题目就是过去考过的,

小学生介绍家乡的风景作文4篇

小学生介绍家乡的风景作文4篇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镇,那里风景优美,绿树成阴。 春天,树枝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小草懒洋洋地睁开眼,花儿们也纷纷盛开了,红的、蓝的、黄的、紫的,千奇百怪,五光色。花儿们发出阵阵醉人的芳香,引来一大群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那景象可真美! 夏天到了,树叶更绿了,那一棵棵树像威武的战士一般。花儿们也更加芬芳诱人。枣花也开了,枣叶是翠绿的,枣花是淡黄色的,花虽小,却很香。蜜蜂也来了,成群的蜜蜂嗡嗡的在枣园里飞舞。大沙河里的水更清了,一条条鱼在水中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一被我们捉上来,就“活蹦乱跳”,看它乞求的样子,真可怜! 秋天,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又排成一字形。天空湛蓝湛蓝的,家乡的田野到处是丰收的景象,高粱是红的,谷子是黄的,稻子是黄的’,玉米是黄的,树叶也是黄的,一片一片树叶离开大树妈妈的怀抱,独自一人“旅行”。农民伯伯在这个季节可乐了,也很忙,因为他们辛勤的汗水培育的庄稼成熟了,他们都忙着收玉米呢。 冬天来到了,一片片雪花从天上飘落到地上,整个世界一片洁白,雪花是花状的,白白的,一捏在手中就融化成晶莹的小水珠了。

我的家乡真美丽,我爱我的家乡!小学生介绍家乡的风景作文2 我的家乡非常美,有山、有水、有河……。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建筑和花草树木,因为,它们太美,太可爱了! 我先介绍家乡的建筑吧!我家乡的建筑最可爱了,有高的,有矮的,有胖的,有瘦的,像一堆堆的小积木砌成的,真是五彩缤纷呀!哦,我家的高楼大厦也很美,它们是奇形怪状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火箭样子的,它把我们家乡变得更美了! 现在,向大家介绍的是家乡的花草树木了。我家乡的花草树木非常美,非常绿,非常茂盛,非常直。那花儿是早晚都开着的,像美丽的霓虹灯,把家乡打扮成了五颜六色。那草儿都青得刺你的眼,把大地的头发染成了鲜艳的青绿色。那树茂密得把人们的视线都给挡住了。 我的家乡真美,我爱家乡!小学生介绍家乡的风景作文3 各位游客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美丽富饶的涟水,我们这里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还有美味的捆蹄、嫩滑的鸡糕、香醇的大曲…… 我们涟水还有一块风水宝地、人间仙境呢,它就是座落在我们涟水城中央的一颗掌上明珠五岛公园。五岛公园四季分明。春季,五岛公园繁花似锦,争奇斗艳,眼前一片明艳的景色。夏季,五岛公园树木成荫,水平如镜,看着那娇柔多姿的荷花,我不禁想起一句古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

潮州传统小吃发展现状及前景

潮州传统小吃发展现状及前景 广东省潮州市金山中学高一(7)郭欣洋王俏镟许晓岚陈侨沈彦煌庄少菀 指导老师:蔡晓洁 一、课题提出 古老的城墙蜿蜒于韩水之滨,昭示着潮州源远流长的历史。潮州,以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吸引八方来客。城墙之外,韩水悠悠;城墙之内,阵阵飘香——这是百年老店胡荣泉里飘来的香味。看,店中游人如梭,吃客如云,各种小吃琳琅满目,令人垂涎三尺——“吃在潮州”这句话确实不假,尤其是潮州的小吃文化,更有它独特的魅力,为潮州文化锦上添花,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由于各种原因,潮州小吃行业长期停滞不前,特别是近年来外地小吃的冲击,对这个传统行业而言,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我们决定对潮州小吃的现状及前景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 1、通过调查研究,总结潮州小吃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2、与外地小吃比较,吸取其成功经验,研究怎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3、了解潮州小吃文化,丰富课外知识,开阔眼界,培养爱国爱乡的思想感情,弘扬潮州文化,为“旅游旺市”献计献策。 4、把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学会与人交流,提高语言表达的技巧;锻炼坚忍不拔的意志,懂得做事要有信心、细心和恒心。 三、研究过程 1、开会分工 小组会上,大家议论纷纷,最后确定“潮州小吃”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分三步走:社会调查、搜集资料、整理总结。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分工:第一小组负责调查,第二小组负责查找资料并整理。 2、问卷调查 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复印了200份,并有目的地将问卷发放到各个区域,对各年龄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群进行调查,了解其对潮州小吃的满意度和购买力,征求他们的意见、看法(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60份)。我们对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并制成统计表,从中提取宝贵意见,总结各类人对小吃的不同看法。 3、调查小吃店分布情况 我们实地考察潮州小吃店和外地小吃店的分布情况,主要包括太平路、西河路、西新路、新桥路和西马路,并将具体情况记录下来,绘制成表格(潮州几大街道小吃店分布表)进行比较。内容包括潮州小吃店数量、外地小吃店数量以及地摊和店铺所占的比例。我们对比较典型的小吃店进行摄影,以反映小吃业的发展状况。

四年级作文:介绍我的家乡嘉兴作文800字

介绍我的家乡嘉兴 我的家乡在嘉兴,那里虽然没有巍峨雄伟的高山,没有波澜壮阔的大海,也没有绵延无边的大草原,但是我爱这多姿多彩的家乡。 家乡有许多风景宜人地方。革命圣地南湖,遍地桃花的梅花洲,碧波荡漾的湘家荡,还有我最爱的月河。喜欢月河那里的热闹,喜欢那里的小桥流水,喜欢那里的白墙黑瓦,喜欢那里的美食佳肴…… 踏进月河街,最先吸引我的便是“糖艺人”。做手艺的师傅那技术真叫绝。瞧,他身旁放着一块板,边上一口锅,锅中烧着一些像油不是油的东西,还散发出阵阵甜香,稠稠的,透出淡淡的黄色,后来我才知道那是麦芽糖。只见师傅一手拿着锅勺,舀了一勺糖水,微微倾斜,糖水像瀑布一样垂直流到板上。他的手一会儿左右摆动,一会儿忽高忽低,忽快忽慢,像杂技演员在表演;一会小心翼翼像姑娘在绣花,一会儿疾速飞舞,像书法家在写狂草。常常吸引路人来围观,还没等我看清,一只猴子活灵活现的在板上了,师傅拿出一根小棒按在上面,用铲子四周一铲,一只糠猴子就递给了一个小朋友。每次去月河,我都要去观看一下这位高人,欣赏一下他的绝活。 来月河那一定得尝尝各色美食:梅花糕、凉粉、煎饼等等,还有我最爱的臭豆腐。每次到月河,臭豆腐是我必点的美食。虽然它比不上北京的驴打滚,也没有陕西肉夹馍有名,但我偏爱月河的特色小吃——臭豆腐,它对来说好比是皇家级别的佳肴了。金皮白肉,冒着热气,闻一闻,包你口水直流,要是再放上一点辣酱,那是太诱人了!我经常猴急得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一块就往嘴里塞,每次都烫得我

哇哇直叫,但叫归叫,吃归吃。 我也喜欢月河的老房子,那古色古香的建筑,诉说着它古老的故事,一排排,一座座,连成一片。走在这些小胡同里,一下子就安静了,告别外面的热闹,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如果大声说话,还有回声呢!绕着胡同走,你会来到新的天地:鱼池、花鸟坊、古玩店等等,又是一番新的天地。 我爱月河,一个美妙、热闹、神秘的地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