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课件 第十二章 情绪型犯罪
- 格式:ppt
- 大小:412.50 KB
- 文档页数:9
一篇(较浅显《略谈情绪犯罪》)根据犯罪心理学对情绪犯罪的研究,情绪犯罪倾向的发展,可分成九个梯级。
一般学者认为,只有发展到第六梯级以上,才有可能进入激情性犯罪的危险领域。
第六梯级以下的愤怒,一般是不可能产生激情性犯罪的(这是激情性犯罪与其它犯罪不同之处)。
因为愤怒发展到六级、七级以上时,人就会被强烈的激情情绪所支配。
这时人的理智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及其后果,也不能正常地约束自己。
愤怒情绪就能导致自己进入狂乱状态。
此时如没有人加以劝阻与约制,就能发生狂乱的犯罪行为。
现将这种愤怒发展的九个梯级名称列述于下:①不满,②气恼,③温;④怒,⑥忿;⑥激愤;⑦大怒;⑧暴怒;⑨狂怒。
这愤怒上升过程中的九个梯级,是一些犯罪心理学者根据情绪分化的研究。
经过多次实验确定的,有一定的科学与事实根据。
一般认为愤怒处于三、四梯级时,自觉控制还有一定把握。
四、五梯级时,旁人劝阻也极易成功。
并往往能获得片言解纷的效果。
此后的愤怒梯级,便需要用人拉、半强拉、强拉等方法来帮助他进行控制了。
为了提供旁观者帮助劝阻别人愤怒发展时的参考,将九个梯级的内容及其外部表现等略作说明如下。
二篇(《略论突发性犯罪》)通常情况,杀人和伤害案,除因报复、盗窃、强奸等引起,多数是因情绪恶性激发而产生。
情绪体验的维度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人们必须能够熟练地协调情绪的强度、快感度等。
犯罪主体正因为缺乏基本的协调能力,经常处于整个自我为情绪支配的倾向,把社会消极因素中适合情绪反映的刺激信息纳入意识活动,频繁体验消极情绪,经强化的无意识记,如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积累起反社会意向。
很明显,这种反社会意向盘的累积和质的转化一一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犯意,必然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瞬间形成犯意实际上是累积反社会意向在适当时机突然性总爆发,唯其如此,突发性犯罪才成其为质变,才成其为犯罪。
否则,囿于犯意形成的突然性,孤立地看间题,很难得出科学结论。
犯罪心理学课件一、引言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者心理活动的学科。
它旨在探讨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犯罪者的心理特征以及犯罪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犯罪现象、制定有效的犯罪预防策略和提高司法实践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犯罪行为的心理原因犯罪行为的心理原因复杂多样,包括个体心理、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等。
个体心理因素包括心理障碍、心理创伤、认知偏差等。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会压力等。
文化因素包括价值观、道德观念、法律制度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犯罪者的心理特征犯罪者通常具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
他们往往具有冲动性和缺乏自控能力。
他们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缺乏理智的思考和决策能力。
犯罪者往往具有较低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他们可能缺乏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和关心,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规则。
犯罪者可能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创伤,导致他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认知和情感存在偏差。
四、犯罪行为的预防和干预犯罪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是犯罪心理学的重要应用领域。
预防犯罪的方法包括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改善社会环境、加强教育和培训等。
干预犯罪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社会支持等。
通过对犯罪者进行心理评估和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改变不良行为,重新融入社会。
五、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心理评估可以帮助司法人员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犯罪动机,为案件审理和判决提供参考。
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可以帮助犯罪者解决心理问题,改变不良行为,促进其重返社会。
犯罪心理学还可以帮助司法人员制定合理的刑罚和矫正措施,提高司法实践的效果。
六、犯罪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犯罪心理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包括深入研究犯罪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探索犯罪行为的遗传和环境影响、发展有效的犯罪预防和干预策略等。
同时,犯罪心理学也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如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以形成更全面、综合的研究体系。
情绪型动机犯罪名词解释摘要:一、情绪型动机犯罪的概念二、情绪型动机犯罪的特点三、情绪型动机犯罪的原因四、情绪型动机犯罪的预防与应对正文:一、情绪型动机犯罪的概念情绪型动机犯罪,是指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主要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以情绪为导向实施的犯罪行为。
这类犯罪通常是由于犯罪人在特定情境下,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情绪型动机犯罪的特点1.犯罪动机强烈:情绪型犯罪者往往在情绪波动较大时,犯罪动机变得强烈,难以自制。
2.犯罪行为冲动:情绪型犯罪通常发生在短时间内,犯罪人在情绪驱动下,不顾后果地实施犯罪行为。
3.犯罪对象随机:情绪型犯罪往往没有明确的犯罪目标,犯罪对象往往是身边的亲朋好友或陌生人。
4.犯罪手段残忍:犯罪人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可能会采用残忍的手段对待犯罪对象。
三、情绪型动机犯罪的原因1.心理因素:个体心理素质、性格特点、心理承受能力等,是情绪型犯罪的重要原因。
2.社会环境:家庭暴力、校园欺凌、职场压力等不良社会环境,可能导致个体情绪失控,进而犯罪。
3.心理疏导不足:个体在面对情绪困扰时,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可能导致情绪型犯罪。
4.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的无知和无畏,使得犯罪人在情绪波动时,不考虑犯罪后果。
四、情绪型动机的预防与应对1.加强心理辅导:个体应主动寻求心理帮助,提高心理素质,学会情绪调节。
2.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应关注个体心理健康,减少不良影响。
3.提高法律意识:加强法治教育,让个体明白犯罪的法律后果,增强自律意识。
4.及时干预:发现身边人有情绪困扰时,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防止情绪失控引发犯罪。
总之,情绪型动机犯罪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严重影响。
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1罪犯心理矫正OFFENDERS’ MINDS CORRECTION犯罪心理罪犯心理罪犯心理矫正罪犯行为矫正罪犯心理干预*罪犯心理概述*罪犯危险性评估*罪犯心理矫正1. 罪犯心理概述*罪犯心理是在违法犯罪心理的基础上,经过服刑/劳动教养及被剥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等外界刺激而形成的心理。
*违法犯罪心理:前提与基础*拘审与判决:强烈刺激*监禁服刑:终端环节犯罪心理+非犯罪心理!不同年龄犯罪人的心理少年犯:受暗示性强情绪波动性大交互感染性行为模仿性改造反复性不同年龄犯罪人的心理中年犯:心理稳定性心理隐蔽性心理顽固性行为确定性改造复杂性不同年龄犯罪人的心理老年犯:心理凝固性价值凝滞性情感麻木性行为孤独性改造艰巨性反改造心理反改造心理表现: 对抗性顽固性欺骗性原因分析:恶习顽固不化对惩罚错误评价正常需要受阻对前途绝望监禁管理不当恶习交叉感染管教方法不当2. 罪犯危险性预测2.1 监禁心理危机预测 CRISIS目标:防止演变为更严重的精神疾病防止发生攻击行为(内外攻击性)对象: 监狱适应的情绪问题/障碍:手段: 心理健康普查档案心理检测量表:SCL-90 /MMPI/16PF/SAS/SDS/PDQ COPA-PI(1994-2006)2.1 监禁心理危机预测反应性抑郁症自杀可能性高[病态自杀] 自杀预防 : 自杀高危人群行为观察: “三低”联症 /双相情感障碍检测工具: SDS /BDI /QSA(自杀态度量表)反应性妄想症攻击可能性高偏执被害妄想暴行预防》妄想识别 /冲动行为观察/ AQ 检查罪犯自杀预测预防*罪犯自杀者特征:*病理性自杀/理智性自杀*原有自杀经历: 心理档案记录*监禁情绪障碍: 高焦虑/高抑郁《心理咨询/量表测定*躯体化症状: 偏头痛/失眠/浑身不适*久治不愈的身体疾病*偏执与敌对:无助状态/LH“获得性失助”*幻觉妄想表现:行为古怪/心境混乱*经常谈论生死问题,情绪不定,如咨询中可现*隐蔽地探望亲友:如亲情电话,赠送物品*写有遗书:放置易找处,或频繁寄信*曾扬言自杀/暗示自杀*禁闭处罚时(孤独体验)*遭遇重大挫折事件,如亲友亡故/意外亡故/脱逃未遂2.2暴力行为预测罪犯暴行类型:对他人身体伤害强迫性行为/性虐待勒索钱财欺诈/恐吓信息时代新特点:电话/手机/网络控制2.2暴力行为预测对罪犯通过暴力手段实施危险行为可能性的评价。
情绪型犯罪成因初任教师是指参加教师工作年限未满(包括)三年的年轻教师。
在工作中这个群体或刚刚开始适应节奏和工作内容,或仍然在探索从学生至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及生活形态的转变,他们作为未来教师骨干的主体在工作初期的适应和健康心理状态的培养应该一直受到足够的重视。
其中情绪问题尤其是愤怒情绪则直接影响着初任教师的工作绩效和心理健康。
而目前我国对初任教师的愤怒情绪问题的研究以及干预仍然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愤怒情绪是指为由于对某人的价值、信念、权利有侵害或与之相矛盾而激发的一种强烈而不舒适的情绪反应,是对敌意的直接反映。
愤怒在狭义的概念阐述上可以直接理解为“生气”一词。
愤怒情绪会引发不良后果,比如社交不良,低自尊,人际冲突和职业适应不良等。
同时愤怒情绪在某些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偏头痛、肿瘤、进食障碍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对治疗效果的潜在影响也得到了相关研究的验证(Boergers,1998)。
目前大多愤怒情绪的研究都集中在少年罪犯或者A型人格的群体上。
因此,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某三个市的139名初任教师进行了状态一特质愤怒表达量表(STAXI)的施测以及半结构化访谈,对问卷的数据以及访谈的定性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完成了目前我国初任教师愤怒情绪的现状描述,同时讨论成因和具体应对政策。
一、初任教师愤怒情绪的具体表现(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的浙江省某三个市的各个高中初任教师139名,其中男性为59名,女性教师为80名。
同时抽取某市高中教龄超过三年的老教师98名,其中男性为31名,女性为67名,作为愤怒情绪的对照组别。
研究工具: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STAXI),STAXI是由Spielberge等(1988)发展的测量愤怒情绪的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量表,包含三个维度:特质愤怒、状态愤怒和愤怒表达。
该量表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广泛的常模己建立,初步的效度也已被验证,为愤怒的经历、表达和控制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且客观的记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