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各入江河流汇水面积调查结果
- 格式:docx
- 大小:14.77 KB
- 文档页数:3
二、淮河水系淮河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豫、皖、苏三省。
古淮河“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黄河夺淮以后,淮阴以下淮河河床被黄河侵占,一度黄淮合流,于云梯关入海。
由于河身淤高,加之人工“蓄清刷黄”,沂沭泗诸河逐渐和淮河分离,淮河在淮阴以西壅塞潴积成洪泽湖。
黄淮交相侵犯,洪泽湖大堤不断溃决,洪水又泛滥于里下河地区入海,并逐步南移泄入长江。
清咸丰元年(1851年),淮水冲决洪泽湖大堤礼坝,经三河穿高宝湖、邵伯湖南下入江,逐步形成淮河入江水道。
咸丰五年黄河北徙,黄淮分离,留下一条废黄河,成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的分水岭。
淮河从源头经洪泽湖入江或入海,全长都在1000余公里,流域面积19万平方公里。
江苏淮河水系的范围,为北界废黄河,南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面积3.79万平方公里。
洪泽湖承接淮河干支流来水,洪泽湖以下称为淮河下游。
经过建国后的治理,淮河下游有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简称“灌溉总渠”或“总渠”)、淮沭新河(淮沭河段)分泄淮河洪水入江、入海。
里运河以东的里下河腹部及滨海垦区各河,直接排水入海。
江苏淮河水系分为洪泽湖上游入湖水系、洪泽湖下游水系、里下河腹部水系、滨海垦区水系和废黄河水系等5个水系。
(一)洪泽湖上游入湖水系洪泽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拦洪蓄水库。
淮河干流过浮山后,经泊岗引河南下,在盱眙老子山入湖;南岸有池河、北岸有漴潼河(现怀洪新河)、新汴河、新老濉河、徐洪河等支流直接入湖;周边沿湖地区还有10多条引排河道直接入湖。
洪泽湖是在黄河夺淮期间,黄淮水不断壅积,由破釜、白水、万家、泥墩、富陵等湖逐渐串连扩大,至明万历七年(1579年)基本形成。
洪泽湖大堤经历代修筑,成为淮河下游防洪屏障。
大堤南自盱眙县张大庄,经洪泽县蒋坝、高良涧,至淮阴县码头镇老坝头,长67.25公里,控制淮河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
湖底高程10~11米。
在湖水位13米时平蓄不破圩,水面积为2152平方公里(1957年资料);最高水位17米时沿湖破圩后最大水面积为4222平方公里。
南京市梅龙湖汇水区入湖污染负荷估算及对策研究何湖滨【摘要】通过现场调研和水样分析,估算梅龙湖汇水区入湖污染负荷量,明确主要污染负荷来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水环境质量提升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梅龙湖水体为IV 类水,其中TN和TP严重超标,为中度富营养化;从上游污水处理厂出水口至湖体,污染物浓度沿程逐渐降低,总体表现为污水处理厂出水浓度>新林村附近河道水样浓度>国道北侧湿地出水水质>梅龙湖湖体水质;农田面源污染物和污水处理厂出水是梅龙湖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污水处理厂出水中TN、TP、CODcr和NH3-N负荷量均占总负荷量的72%以上;通过布置“雨水蓄积装置”、厨余垃圾堆肥器、分散式人工湿地和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等,可以大幅提升梅龙湖水环境、生态环境质量,并有效削减梅龙湖汇水区入湖污染负荷量.【期刊名称】《江苏水利》【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6页(P30-35)【关键词】水质现状;污染负荷;富营养化;面源污染;点源污染【作者】何湖滨【作者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1 概述湖泊是人类当前及未来发展所必须的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具有防洪、供水、养殖、生态系统维系及气候调节等多种功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
长期以来,人类在开发和利用河湖时,侧重于满足人类社会对水的多种需求,而忽视了保护河湖自身生态系统的需求,日常的生产、生活均加重了对河湖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给水环境治理带来巨大压力。
由于湖泊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快速,污染治理设施落后,氮、磷等污染负荷削减难度较大,致使我国众多湖泊长期处于“水华”频发的高生态风险状态之下[1]。
根据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监测营养盐的109个湖库中,中营养和轻度富营养湖库分别占了61.5%和26.6%。
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直接影响其周边及下游城镇、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危及人民的健康安全。
南京市河西应天大街片区排水口排查成果浅析摘要为解决江心洲污水处理厂的高水位运行问题,开展了河西应天大街片区排水管网检测排查。
本文主要针对应天大街片区内河道排水口进行调查,通过观察排水口有无污水下河及河水倒灌,查清排口设施现状,并对排查成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建议,为上游雨污混接点位排查提供方向。
关键词排水管网;检测排查;排口;南京市1、排水口排查概况1.1 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概况江心洲污水处理厂位于建邺区江心洲,处理规模67万m3/d,是南京市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南京市主城区约60%的污水处理任务。
污水厂设计进水COD浓度为230mg/L。
自2005年以来,江心洲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一直处于偏低状态,年平均值均低于155mg/L,严重影响了南京市水污染减排工作,伴随着进水低浓度的,还有高水位问题,污水管道普遍存在满管运行的情况。
为解决江心洲污水厂收集系统高位水运行问题,根据《河西应天大街片区排水管网检测排查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河西应天大街片区排水管网检测排查工作。
1.2 排水口排查区域本次检测排查的片区位于河西中北部的一块区域,北至积贤街—幸福河,东至南河,南至河西大街,西至扬子江大道,范围面积约15.5km2(图1-1)。
该片区是按照雨污分流规划建设的城市新区,片区内的所有排水口均属于分流制排水口。
根据图面分析和现场调查结果可将试验片区内排水口分为分流制雨水直排排水口、分流制雨污混接雨水直排排水口、分流制雨污混接截流溢流排水口。
本次排水口排查的重点对象是雨污混接雨水直排排水口和雨污混接截流溢流排水口及其上游管网。
图1-1试点片区范围示意图1.3 排水口排查方法前期调查阶段,主要根据规划局提供的地下管线图结合现场查勘确定河西片区内的沿河排口共计279个,依次进行编号并圈出相应的汇水范围,从而为现场问题排口对上游雨污混接点位的分析提供思路。
排水口具体分布如表1-1。
表1-1 排水口分布河道名称(排水口编号前缀)排水口数量/个奥体北河(ATBH)31向阳河(XYH)96沙洲西河(SZXH)52沙洲东河(SZDH)14怡康河(YKH)39朱二河(ZEH)14红旗北河(HQBH)19胡家闸河(HJZH)7忠字河(ZZH)7合计279现场排查阶段为期4天,在市水务局调度及建邺区相关单位全力配合下,对河西中南部河道实施了调排。
南京市水利局第三季度督查情况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0.10.08•【字号】宁水办[2010]410号•【施行日期】2010.10.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南京市水利局第三季度督查情况通报(宁水办〔2010〕410号)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三季度以来,局机关各处室紧紧围绕我局季度工作重点,有序推进防汛抗洪、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重点项目立项、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全市九大城市功能区服务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有关督查情况通报如下: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全面完成防汛抗洪工作。
7月10日至8月7日,我市受本地强降雨和长江中上游洪水影响,全市主要江、河、湖全面超警戒水位,长江、石臼湖、固城湖均创11年来最高水位。
汛情发生后,市防指按照防汛预案,及时启动Ⅳ级防汛应急响应。
7月16日和18日我市六合区划子口河船闸引航道隔堤和浦口区高旺河江滩圩埂先后发生破口和管涌重大险情,市防办加强组织调度,积极实施应对,各级防汛组织全力以赴,物资、器材保障到位,及时有效地控制了险情。
完成了汛期防汛积石储备任务。
结合汛期暴露出来的问题,我局以“总结、反思、机遇、大干”为主题,先后组织区县水利局长、局机关主要业务处室负责人对全市防汛基础设施建设、汛前检查、遇险处置等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反思,并就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水利资金投入,消除险工隐患,加快推进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建设和滁河近期防洪治理等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掀起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形成了共识。
(二)较好地完成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任务。
湫湖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形象进度87.8%,完成了水下工程验收;二干河整治三期工程江宁段和溧水段分别完成形象进度80%和35%;汤水河、云台山河、新桥河3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目前全部进入施工阶段;完成了龙墩河、金牛山、中山、姚家、老鸦坝、山湖、河王坝7座中型水库的竣工验收;大泉、大河桥、方便、卧龙山、赭山头5座中型水库和59座小型水库水下阶段验收按计划完成;在建的16座小型水库尾工全部完成。
南京市主城区河\湖引水补源概况及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资源的索取越来越多,造成环境每况愈下。
本文介绍南京市主城区目前主要河、湖引水的情况,并分析现在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给其它城市正在开展引水补源工程建设的城市以借鉴。
关键词:城市河道;引水补源随着南京主城的不断发展,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不断开采利用及早期截流式排水体制的建设,城市内河的补给水源不断减少,部分未纳入污水管网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城市面源的污染,造成内河水质每况愈下。
同时由于南京内河水位较低,河道上闸控设施较多,阻断了河流的自然留到,使城市内河水流滞缓,加剧了水质的恶化[1]。
南京于2009年开始对主城内河、湖进行引水补源,经过5年的稳定运行,目前已建立了河湖引水体系,极大的改善了城市河道水环境。
1、南京市主城区河、湖引水概况目前南京市主要引水河道可分为八大水系,分别是:1、玄武湖引水;2、内秦淮河水系引水;3、内金川河水系引水;4、小桃园及西北护城河引水;5、河西北部片区引水;6、外秦淮河水系引水;7、城北护城河及外金川河水系引水;8、南湖片区引水;9、城北地区南、北十里长沟等河道引水。
南京市江南六区市政管养的河道约123公里,其中约49公里河道实施了引水冲洗,非市政管养河道中约48公里实施了引水冲洗。
引水冲洗覆盖河道总长度约97公里。
8、9两项水系引水工程,正在施工建设中或调试中,没有计引水河道长度。
1.1玄武湖引水概况引长江水经上元门自来水东、西水厂经初步沉淀后,通过管道输送至玄武湖6个出水口,对玄武湖进行引换水。
东厂最大供水能力20万m³/日,西厂最大供水能力8万m³/日。
景观水位非汛期时控制在10.0—10.30m,汛期时控制在9.80—10.0m。
玄武湖是内秦淮河水系、内金川河水系引水的重要水源地,通过武庙闸、太平门闸、大树根闸可向内秦淮河、内金川河实施引水冲洗。
1.2内秦淮河水系引水概况内秦淮河水系引水线路主要有5条:①通过武庙闸引玄武湖水冲洗珍珠河、内秦淮河北段、东段、中段、南段,水从西水关、铁窗棂泵站排出;②通过太平门闸引玄武湖水冲洗香林寺沟、清溪河、东、西玉带河、明御河,最后汇入内秦淮河东段;③通过七桥瓮引水泵站引运粮河水冲洗月牙湖,再经铜芯管闸冲洗明御河、东、西玉带河、清溪河,最后汇入内秦淮河东段;④通过新象房村泵站自流涵闸或机泵引外秦淮河水冲洗外秦淮河副支、护城河七里街段、内秦淮河南段、中段,水从西水关、铁窗棂泵站排出;⑤夫子庙泮池可放自来水临时改善内秦淮河南段核心景区的水质。
南京玄武湖水污染调查报告第一篇:南京玄武湖水污染调查报告南京玄武湖水污染调查报告玄武湖,位于南京东北,是古都南京国家级钟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AAAA级旅游区,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名胜古迹荟萃。
湖光山色,景致迷人。
但随着流域内工业化、城市化和养鱼业的发展,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昔日的美景已不复存在。
1986年南京玄武湖首次爆发蓝藻,水质已由超富营养变为异常营养,而后就发生了1989年的死鱼事件。
10年后,1998年,玄武湖再次出现了大面积死鱼,而那次死鱼事件之后,2005年的蓝藻再次爆发了。
2006 年3 月玄武湖又发生了死鱼事件, 5 月出现水草疯长现象。
如此三番五次的折腾即使经过多年治理,玄武湖也已不是最初的玄武湖了。
我们只能重新分析各种污染源、找到对策以进一步控制水污染的严重程度。
一、玄武湖流域污染源调查分析1.外源污染1.1入湖沟渠污染玄武湖主要入湖沟渠收纳的主要是锁金村地区和紫金山地区的雨水和污水。
目前, 入湖沟渠主要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
但是, 该系统并不能杜绝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当雨量较大时,会发生管渠溢流。
溢流的混合污水不仅含有部分旱流污水, 而且夹杂有沉积在管底的污物。
所以, 溢流的混合污水一旦直接排入水体就会对湖泊造成极大的污染, 而且其污染程度随着工业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而日益严重。
这几条入湖沟渠的污水中含有的大量磷和氮也大大加重了玄武湖的富营养化进程。
1.2湖面降雨据南京市多年统计降雨资料,玄武湖湖面年均降雨水量为383 万m 3, 占玄武湖库容的76.6 %。
降雨污染包括雨、雪冲淋大气中的悬浮尘埃降落到地面成为污染物。
1.3点源污染(生活污水)玄武湖点源污染主要是指湖内和外围的公厕、餐饮、游乐等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
这些相当数量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入湖的生活污水, 对湖水水质产生严重威胁。
由于受动物园搬迁、环湖路开通等因素的影响,20 世纪90 年代游客数量减到200 万左右, 而近年减少到50 万~60 万。
长江南京段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及探讨王文辉;陈文权【摘要】长江南京段上起江宁区和尚港、下迄栖霞区大道河口,全长98km,江面宽阔,一般都在2000m以上,水深超过15m,水流较平缓,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
长江南京段水量丰富,两岸工厂林立,支流众多,河上舟楫穿梭,水运繁忙,在为南京市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的同时,也接纳着来自全市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期刊名称】《江苏水利》【年(卷),期】2012(000)008【总页数】3页(P32-34)【关键词】长江南京段;水质变化趋势;城市生活污水;黄金水道;工业用水;工业废水;江宁区;栖霞区【作者】王文辉;陈文权【作者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210008;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4长江南京段上起江宁区和尚港、下迄栖霞区大道河口,全长98km,江面宽阔,一般都在2000m以上,水深超过15m,水流较平缓,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
长江南京段水量丰富,两岸工厂林立,支流众多,河上舟楫穿梭,水运繁忙,在为南京市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的同时,也接纳着来自全市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自《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2005年6月5日起施行后,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长江干流的水质监测,近年来对长江南京段的监测力度也在逐步加大。
为研究长江南京段水质污染的变化趋势,以控制水体污染和保护水环境,本文采用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方法,对长江南京段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1 断面布置及分析项目江苏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在长江南京段共布设了25个常规监测断面,根据水质断面的分布及监测资料的完整性情况,本文选取12个断面进行分析,各断面分布见图1。
根据长江南京段水污染特点,确定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和总磷等4项指标为分析项目,并选用2005年~2009年的系列实测水质数据。
图1 评价选取水质断面分布图2 季节性肯达尔检验原理季节性肯达尔检验的原理[1-8]是:将历年相同月(季)的水质资料进行比较,若后面(时间上)的值高于前面的值记为“+”号,否则记作“-”号,如果加号的个数比减号的多,则可能为上升趋势;如果减号的个数比加号的多,则可能为下降趋势;如果相等则为无趋势。
玄武湖调研报告篇一:关于玄武湖新建茶室调研报告关于玄武湖茶室设计调研报告班级:环艺一班姓名:王佩亮学号:1701100129目录?、?????题目??、?????目的??、?????地点??、?????时间??、?????背景??、?????内容??、????地形分析??、????交通分析??、?????总结题目:关于玄武湖茶室设计调研报告目的:因课程作业需求在玄武湖边设计一特色茶室地点:玄武湖靠南湖边时间:2012年2月23日背景:玄武湖是位于南京供游客游玩观赏休闲娱乐一体的旅游公园。
公园以玄武湖湖面为主体,以公园为陪衬,满足游客观湖游玩需求。
内容:与2012年2月23日上午,我和同学集体到玄武湖靠南湖边建设用地地段经行实地考察调研。
经调研发现位于靠南湖边地段视野开阔,能直视湖心小岛及大面积湖面,右侧有一游船售票点,左侧有玄圃,背靠环湖公路,整个地段地理环境优越,充满着玄武湖的历史性、特设行、便捷性。
如下图所示,改地段面临大面积玄武湖湖面,与对面湖心小岛隔湖相望,并且右边新建的桥直通小岛,方便游客游客游玩时光顾该地段,并且能够满足游客在该地段休息时依然能一览玄武湖美景及风貌的需求。
再者,该地段背椅古城墙,历史文化气息浓郁,与茶室饮茶的品位的氛围相得益彰。
另外,在玄武湖这个相对较大的公园里,休息区不少,但像茶室这样有一定私密温馨空间的地方不多。
所以不论从环境角度还是商业角度,该地段都非常适合新建一茶室。
1、该地段东面就是解放门,玄武门距该地段也不远,因此进入该地段很方便。
2、对步行人群来说玄武湖公园本就是旅游公园,因此步行道很多,该地段东面还有通向湖心小岛的桥,更加方便步行人群来往。
3、对乘车人群来说,玄武湖公园车辆虽然不能进入,但公园内设有游览公车,而该地段正是公车路线必经之路,所以对乘车人群来往也非常方便。
4、对驾游船乘客也非常方便,该地段东面桥下就是一游船售票点,因此对水路人群来说也非常方便。
河水污染调查报告河水污染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让住在河边的居民和所在的单位注视“护河、爱河”这一点。
二、调查时间:__年3月9日三、调查对象:秦淮河等几条南京的大河四、调查结果:1、南京龙潘中路通济门桥(原九龙桥)上一幅贯通南北的巨大公益广告牌气势宏伟,广告语也十分温情动人——让南京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但刚刚绕过广告牌,一阵恶臭便扑鼻而来。
30多米宽、50多米长的河面已被密密麻麻的生活垃圾掩盖,许多蚊虫飞舞其上,阵阵恶臭就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来。
附近一家酿酒厂的一根直径达40多厘米的排污管,正在排放夹杂着酒槽的黑色污水。
“这河里的酒槽足有3米厚。
”住在这里60多年的沈大妈说:“臭气熏得我们这里的住户白天也不敢开门。
2、东水关是外河与内河的交接口,外河的河水污染严重已是不可争论的事实,这些污水从东水关进入内河,造成内河东水关附近水质较差。
中华门城堡外的秦淮河河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油污,乱七八糟的漂浮物,翻肚皮的死鱼随处可见,而长干桥下一粗大的水泥管正向外河排放污水。
目前秦淮河主要靠疏泥和引玄武湖水冲洗来治理。
每天8万吨的自来水看来还不够用,导致秦淮河目前主要出现段落差异:即越靠近玄武湖,水质越好,而鱼类也会越大越丰富。
在东水关段,则只能见到野生的鲫鱼、杂鱼,在水中不平游,而是仰头游动,这正是水中缺氧的标志。
五、调查建议:希望市政府能真正正视这些问题,使用职权去封住那些排污口,让它们不要再去伤害居民的身体健康。
河水污染调查报告2一、背景我的家乡是青州市,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水网纵横,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本清澈见底的小河不见了,代替它的是垃圾漂浮在水面上,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绿色水生植物,也可能其中一部分是微生物。
总之,那种绿色很不自然,让人看着不舒服,通过上网查资料我知道这是水体营养化而造成的污染所引起的。
原本活泼可爱的小鱼儿已很难再见到它们的踪迹了。
沿着小河一直走到村民的住房前,你不时会发现河面上漂着体积较大的生活垃圾,那些体积小的垃圾就不用说了,小河中的颜色更是鲜艳。
长江南京段六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变化及原因沈乐【摘要】The variation tendency of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drinking water source regions of six waterworks in the Nanjing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was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The causes of pollution in the drinking water source regions with poor quality of water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pwing: (1) The water function zone where the water intake of Shangyuanmen waterworks is located has the worst water quality, followed by the water source regions of the Yuangu and Pukou waterworks.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water source regions of the Pukou, Shangyuanmen, Chengbei, and Yuangu waterworks has seriously deteriorated since 2008.(2) The causes for the deterior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drinking water source regions mainly include the construction of drainage pumping stations, industrial sewage discharge, and the standard-exceeding discharge from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3) Total phosphorus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pollution of the drinking water sources, and it has had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water quality.%对长江南京段六大水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并对水质较差的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上元门水厂取水口所属水功能区水质最差,其次是远古水业、浦口水厂的水源地水质.长江南京大厂工业、渔业用水区(左岸),长江南京浦口饮用、渔业用水区(左岸),长江南京上元门燕子矶饮用水水源、渔业用水区(右岸)这3处水源地2008年以来水质较往年明显降低.②造成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恶化的污染源主要包括排涝泵站、工业企业排污和污水处理厂不达标排污.③总磷是六大水厂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污染因子之一,其对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影响权重越来越大.【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年(卷),期】2012(028)001【总页数】5页(P71-75)【关键词】长江;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总磷;南京段;水质评价【作者】沈乐【作者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江苏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4长江是南京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地。
南京市水资源和中水回用现状及前景摘要分析了南京市水资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回顾了南京市中水回用现状,分析了限制中水回用的因素,通过水源、技术、资金等多方面分析南京市发展中水回用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水资源;中水回用;市场培育;江苏南京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现实。
全国用水量从1949年的1 030亿m3增加到2011年的6 080亿m3 [1],人均综合用水量从不足200 m3增加到2011年的452 m3 [1]。
目前600多个中等以上城市中不同程度缺水的达400多个[2]。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全世界都在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技术,以获取足够的淡水资源。
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污水回用和雨水利用是目前普遍受到重视的开源措施。
而中水的开发利用不仅使得污水成为城市第二水源,缓解了水资源短缺问题,而且减轻了对水环境的污染,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已成为各国解决水问题的优选策略。
我国各地在中水回用发展上不尽相同,下面就南京市水资源和中水回用情况进行分析。
1 南京市水资源现状1.1 水资源量南京境内共有大小河道120条,分属两江(长江、青弋江—水阳江)、两湖(固城湖、石臼湖)、两河(滁河、秦淮河),以跨省、市的流域划分水系,可划分为长江南京段、滁河、秦淮河、青弋江—水阳江四大水系。
南京市水资源量包括降水量、当地水资源量和客水资源量。
南京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 068.8 mm[3]。
当地水资源量:多年平均总水资源量26.62亿m3,人均占有量320 m3 [4],其中地表水19.7亿m3、地下水6.92亿m3。
客水资源量:过境水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9 200亿m3。
1.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年实际用水量已超过59亿m3。
当地水资源量远不能满足需水量的要求,通过利用长江水,基本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生活的需要。
沿江地区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若水旱危害频繁,遇干旱年份,部分县、丘陵山区缺水严重,只能靠从外地提水或引水。
南京市某入江河流水质提升方案浅析作者:程涵金哲刘军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第14期摘要:该研究通过开展河流水质提升方案编制工作,对水质及污染源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识别南京市某入江河流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在确保断面水质达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质提升实施路径及各阶段整治重点任务。
关键词:南京市;入江河流;水质;提升方案中图分类号 X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4-0088-03Abstract: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river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and pollution source status are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the main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s in a branch of Yangtze river in Nanjing. On the basis of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section, the implementation route of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the remediation of each stage focus on the task.Key words:Nanjing city;Branch of Yangtze river;Water quality;Improvement program1 M河水系概况为严格落实江苏省及南京市“水十条”考核要求,实现断面水质目标,根据《关于做好水体达标方案编制和实施工作的通知》(宁环委办〔2016〕26号)文件要求,对市考断面水质不达标的,应通过编制断面水质提升方案,采取相应整治措施保障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持续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
南京市地表淡水资源分析作者:郑红旗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第16期文/ 郑红旗、张建忠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 210014【摘要】本文总结分析了南京市地表淡水资源的状况,对利用地表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该空调系统的应用,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
【关键词】地表水源热泵;水温;可行性研究近年来,随着建筑节能的呼声越来越高,对降低建筑内空调系统的能耗的技术越来越重视。
地表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作为一种节能的技术应用越来越多。
本文从河水、江水、污水等方面对南京全市地表水资源的可利用状况进行分析,以期对地表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1、地表水资源总量分析南京城内主要河流有长江和秦淮河。
长江南京段从江宁铜井镇南开始,至江宁营防乡东为止,境内长约95 公里。
秦淮河全长103 公里,到南京武定门外分两股,分别称为外秦淮河与内秦淮河;南京市北部有滁河,干流全长110 公里,河道弯曲,集水面积7900 平方公里。
南部有淳溧运河和天生桥河。
南京市主要有玄武湖、琵琶湖、紫霞湖和莫愁湖等,湖泊水面积分别为3.7 平方公里和0.37平方公里;城市南部有石臼湖和固城湖,湖泊水面积分别为201 平方公里和24.3 平方公里,地表水资源18.6 亿立方米。
过境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可达9222 亿立方米,是南京市本地区水资源总量的360 倍,其中南京市长江段流量达到3 万m3/s 的流量,从长江过境的水资源总量年平均9200 亿立方米。
根据南京市水利局提供的数据,综合南京市境内主要河流的数据,秦淮河、滁河南京段、朱家山河、马汊河、高旺河等主要河流水质PH/ 浊度约7.5~8 之间,年平均水温约17 ~21℃之间,最高水温约31~33℃之间,最低水温约5~7 之间,如果项目所在地靠近河流,且水量水位稳定的话,可以利用河水源地源热泵空调。
2、南京市地表淡水资源开发的适用性分析2.1 长江南京段水温度分析由图1-1,分析夏季水温频率,水温30℃以上天数不足8%,水温在26 ~30℃的时段在65% 左右;由图1-3,分析冬季水温频率,冬季水温6℃以下天数不足6%,水温在7 ~11℃的时段在65% 左右。
长江南京段水污染现状及限排总量沈乐【摘要】Based on a five-year variation trend of the water quality of 18 water function zones in the Nanjing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main pollution sources and the quantity of pollutants discharged into the river were evaluated and analyzed.Suggestions on permissible pollution bearing capacity and pollutant reduction of the water function zones are made.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e following: The up-to-standard rates of 83.3% of the water function zones decreased with tim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5 to 2009.The monitored water quality in 83.3% of the water function zones in 2009 did not reach standards.The main pollution sources were the rivers connecting with the Yangtze River, where the discharge of COD and NH 3-N were, respectively, 65.7% and 49.9% of the total discharge into the river.The discharge of COD and NH 3-N at industrial sewage outlets were, respectively, 20.9% and 25.0% of the total discharge into the river.The permissible pollution bearing capacities of COD and NH3-N in the Nanjing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were 6.59 ×10 4 tons per year and 0.26 ×10 4 tons per year, respectively.Pollutants need to be reduced in the water function zones , including five drinking water source regions, one reserved area, and three fishery,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water use areas.The pollutants in the drinking water source regions need to be reduced to as large degree as possible .The reduction rates of COD and NH3-N ranged from 87.0% to 99.0%, and 17.8% to 97.4%, respectively.% 通过长江南京段18个水功能区水质的5 a 变化趋势,分析主要污染源及其入江排污量,提出了各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和入江污染物削减建议.结果表明:长江南京段2005—2009年期间,83畅3%的水功能区达标率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2009年83畅3%的水功能区所有的水质监测点均没有达到其水质目标;主要污染源头为通江河道,其 COD、NH3-N 排放量分别占入江排污总量的65畅7%、49畅9%;工业、企业排污口的 COD、NH3-N 排放量分别占入江排污总量的20畅9%和25畅0%.长江南京段水体 COD 限制排污总量为6畅59万 t/a,NH3-N 限制排污总量为0畅26万 t /a;需要削减污染物的水功能区包括5个饮用水水源区、1个保留区和3个渔业、农业、工业用水区;削减任务最重的为饮用水水源区,其 COD 和 NH3-N 削减率分别在87畅0%~99畅0%和17.8%~97.4%之间.【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6页(P55-60)【关键词】长江南京段;水污染;限排总量;通江河道;水功能区【作者】沈乐【作者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江苏南京 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X2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长江南京段开发利用程度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