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学 第六章水稻种子生产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3.26 MB
- 文档页数:77
水稻种子生产技术分析水稻种子生产技术是保障水稻良种生产和推广的重要环节。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水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
下文将从选种、繁育、田间管理、采收、储藏和加工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选种选种是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的第一步。
选种的原则是选择高产、抗逆、抗病、抗虫害的良种。
选种要尽量避免同源育种,避免品种退化。
同时,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选种,依照国家品种审定林中公告及品种认定条件,这样才能确保选出的良种符合国家的标准和规定。
二、繁育繁育是种子生产的核心环节,也是种子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
繁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孕穗选择:应选择完整、无病虫害的孕穗,不要使用受渗水病、褐飞虱等害虫危害的孕穗;2、育种单元:一般以每栋四行为一育种单元,每个育种单元内孕穗应为同品种同源苗;3、杂交组合:选取的杂交组合应合理。
通过准确计算杂交组合的优劣程度,从而选择出优良的杂交组合。
4、管理管理好育种单元内每个孕穗的配号、标志、记录可达到质量可靠的目的,并为杂交种子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种子生产的关键环节,对种子的产量和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田间管理要做到科学施肥、掌握适宜收获期、注意草害、病虫害的防治等。
具体措施如下:1、施肥:需掌握合理施肥的方法和时期,一般以育秧期和抽穗期为主要施肥期。
2、灌溉:应根据水稻生长期要求,掌握适宜的灌溉质量和量。
3、田间管理:应实行科学、合理、严格的田间管理制度,保证种子产量,控制有害生物,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种子品质。
4、防治草害:可以通过合理选择草农药,按时进行喷洒,清除沟壑等方式进行有效防治。
四、采收采收作为种子生产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种子的成熟度和品质。
采收时应选择适宜的时间,一般在水稻颗粒成熟至黄熟期采收。
「1、采收时机:应选择水稻颗粒成熟至黄熟期时进行采收;2、采收方式:应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采收,将成熟的穗放入篮子中,避免磕碰,同时不要将发生病虫害的穗混入种子中。
《水稻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水稻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学时:90学时课程学分:6学分一、课程信息本课程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核心课程。
在一年级二学期和二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总学时90学时。
本课程是在认识和掌握植物遗传育种程序、植物生产环境、植物生理及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的种子生产基地,按照水稻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水稻种子。
在本课程学习之前,需要开设遗传学、作物育种技术、种子生产基础、植物生产环境、植物与植物生理、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等课程。
本课程内容主要对应种业企业的水稻种子生产岗位。
(一)教学设计依据《水稻种子生产技术》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是本课程在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培养目标中的课程定位与课程任务。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以水稻种子生产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基于水稻种子生产岗位工作过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实现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利用水稻种子生产田,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水稻种子生产技术标准,进行水稻种子生产的相应技术操作,边教边学边做,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
2、课程改革思路充分利用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时,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参与水稻种子生产全过程,通过翻转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
考核以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教学实施条件1、教学团队具体来说,课程组成员构成情况如下:有作物生长分析实训室、作物营养诊断实训室、测土施肥实训室、作物病虫诊断实训室、种子检验实训室、植物与生理实训室、农业气象实训室等八个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有袁隆平农业高科技园,校企合作共建的隆平种业、亚华科学院、希望种业、贺家山原种场17个种业企业,其设备和基地完全能够满足本课程的所有能力训练项目。
水稻种子生产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水稻种子生产技术,这可就像一场超级神奇的魔法秀呢。
首先啊,选种就像是在给水稻王国选国王。
那些种子得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就好比从一群人中挑出最聪明、最强壮的当领袖一样。
每颗种子都得饱满圆润,像是一个个吃饱喝足准备大干一场的小胖子。
要是种子选不好,那就像让一个还没学会走路的小娃娃去跑马拉松,根本没法完成后面的使命呀。
接着就是整地啦。
把土地整得平平整整的,这就像给水稻种子铺了一张超级柔软舒适的大床。
泥土要松软适度,要是太硬了,种子种下去就像把人塞进了石头缝里,肯定不舒服,根本没法茁壮成长;要是太松了呢,就像睡在棉花堆里,虽然柔软但没有支撑,也不行。
然后就是播种啦。
播种的时候,那些种子就像跳伞运动员一样,从播种机这个“飞机”上纷纷落下,精准地降落在自己的小地盘上。
想象一下,那场面就像天上下起了一场小小的“种子雨”,每一颗种子都带着希望开始自己的新旅程。
育苗期就像是种子宝宝的幼儿园时光。
它们在小小的苗床上,被精心呵护着。
工作人员就像幼儿园的老师,一会儿看看温度,一会儿看看湿度,就怕这些小宝贝们受了委屈。
这个时候的种子就像脆弱的小嫩芽,一阵大风过来,就可能像吹倒小树枝一样把它们弄倒,所以得万分小心。
再之后就是移栽啦。
把育好的苗移栽到大片的稻田里,这就像把幼儿园的小朋友送到了大学校园。
它们要开始真正独立成长啦。
一株株小秧苗在水田里站得整整齐齐,就像一群等待检阅的小士兵。
在生长过程中,施肥就像给水稻加餐。
各种肥料就像美味的食物,氮磷钾这些元素就是米饭、肉和蔬菜。
水稻吃了这些“美食”,就像人吃了满汉全席一样,蹭蹭地往上长,变得又高又壮。
病虫害防治呢,就像给水稻请保镖。
那些害虫就像小坏蛋,总是想破坏水稻的生长。
而农药和防虫措施就是厉害的保镖,把害虫赶得远远的,不让它们靠近水稻这个“大明星”。
等到水稻成熟了,那饱满的稻穗就像一串串金色的小铃铛。
风吹过的时候,沙沙作响,仿佛在告诉全世界:“我们成功啦,我们是最棒的水稻种子的生产者!”最后收获的种子,就像一个个小金库,里面装满了来年丰收的希望。
水稻种子生产技术1. 引言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全球的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种子是水稻种植的起始和基础,良好的种子质量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耐受逆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水稻种子生产的技术和方法。
2. 水稻种子的选配种子选配是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母本,优秀的母本具备以下特点:稳定的产量、高质量的籽粒、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等。
母本的选择应根据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
3. 水稻的制种水稻种子的制种是通过选择好的母本进行种植,采用适当的种植技术来培育出优质的种子。
在制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栽培管理:根据所选定的母本特性,合理制订栽培管理方案,包括施肥、灌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疾病虫害防治:及早发现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母本的健康生长。
•早期抽穗:适时抽穗,控制生育期,以确保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4. 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水稻种子生产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种子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力、抗病虫害能力和耐逆能力。
常见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种衣、浸种和热水处理等。
•种衣:在种子表面包覆一层特殊的种衣剂,以提高种子的抗逆性和生长势。
•浸种:将种子浸泡在含有激素或抗病虫害剂的溶液中,以增强种子的发芽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
•热水处理:将种子置于温水中,以诱发抗病性。
5. 种子贮存种子贮存是为了保持种子的活力和品质,以便其在种植季节使用。
种子贮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干燥:将种子晾晒至适当的湿度,避免霉变和发芽。
•冷藏:将种子存放在低温环境中,延长种子的保存期限。
•防虫:使用防虫剂或真空包装,防止种子被害虫侵害。
6. 种子检测和验证种子检测和验证是确保种子质量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种子的萌发率、纯度、种子杂质和品种特征的鉴定等。
通过种子的检测和验证,可以确保种子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7. 结论水稻种子的生产技术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水稻种子生产技术分析
水稻种子生产技术是指通过选育和繁殖水稻种子,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的一系列工艺和方法。
本文将从选种、育种、繁殖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的关键要点。
水稻种子生产技术首先要做的是优良种质的选取。
选种是水稻育种工作的第一步,要根据目标品质和适应性选择优良的亲本种。
一般来说,选品质好、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亲本种,可以提高后代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还要考虑种植区域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应该种植区域生态环境的亲本种,以提高水稻种子的适应性。
接下来是育种工作。
育种是通过不同亲本间的杂交和选择,培育出新的水稻品种。
在育种过程中,要注意选择亲本种之间的亲缘程度,亲缘程度越远,后代水稻的适应性和遗传多样性越强。
要注意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种,以获得新品种的优良性状。
繁殖是水稻种子生产的重要环节。
繁殖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种子的高纯度和良好的生理品质。
通常采用分蘖繁殖的方法,即从母株上选择健壮的分蘖进行育种。
在选择分蘖时要注意选择分蘖数量适中、无病虫害的分蘖,以保证后代水稻的品质。
在繁殖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种子的管理,包括防虫害、防病害和保持种子的湿度和生长温度。
在水稻种子生产中,还要注意对土壤和施肥的管理。
选择优良的土壤,保证水稻种植的良好生长环境,同时根据水稻的生长需要进行施肥,保证水稻获得充足的养分。